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时间:2019-05-15 01:4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第一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美丽宜居乡村内涵及意义

(1)涵义: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的核心是宜居宜业,特征是美丽、特色和绿色。

(2)美丽宜居乡村的指标体系 田园美 村庄美 生活美

(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美丽宜居小镇、村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创造性地做好有关工作。

第二篇:宜居乡村和美丽乡村

宜居乡村

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2014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规划及工作情况要及时报有关部门备案,接受监督检查。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城乡统筹、突出特色。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

(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

(三)合理确定整治重点。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

(三)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创新投入方式。

(二)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四)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5月16日

为此,辽宁省政府下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12号)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结合辽宁实际,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工作目标

继续治理农村(含国有农场)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污染,改造房、水、路等设施,提升绿化、亮化、生态化等水平。从2014年开始,实施“百千万宜居乡村创建工程”,到2017年,全省创建100个“宜居示范乡”、1000个“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10000个“宜居达标村”,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三、主要任务

(一)治理乡村环境

1.开展垃圾治理。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设施布局,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

2.开展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开展污水治理,原则上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收集管网并有效运行。村庄主要建设种植净水植物的氧化塘,配套分户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3.开展畜禽粪便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都要建设畜禽粪便污水综合治理与利用设施。加强分散家庭养殖户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便还田利用。

4.开展秸秆治理。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青贮,鼓励秸秆能源化利用。村内柴草堆垛进院,规整垛放,不占道路。

(二)改造乡村设施

1.实施农房改造。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棚户区改造,建设宜居小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开展农房抗震和节能改造。

2.实施道路改造。乡镇政府所在地要完善道路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排水、路灯等附属设施基本完备。实施村庄道路硬化,主要街路全部硬化并有边沟。

3.实施饮水改造。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供水设施,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实施厕所改造。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逐步推行厕所水冲化,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厕所进户。

(三)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1.抓好村庄亮化。村庄主要道路、街口和广场实现亮化。

2.抓好乡村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乡镇建设优美绿化景观带、公园或水系。村庄路边屋旁有树木。

3.抓好乡村美化。乡镇建设景观街路和景观节点,开展建筑立面改造。村庄要进行农房、院落等风貌整治,鼓励农房平改坡。

4.抓好生态优化。保护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提升村落和田园景观,创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

5.抓好服务优化。强化、完善农村社区公用设施和乡村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加强银行网点、综合超市、餐饮住宿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6.抓好管理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

7.抓好特色打造。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打造具有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温泉疗养、沟域经济等特点的特色乡村。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分别成立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乡镇要明确责任部门,村庄要有专人负责。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宜居乡村建设作为当前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确保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乡村保洁长效机制,设立保洁员队伍,原则上农村执行每400人左右1名保洁员的配备标准。要建立保洁队伍组织体系,原则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各县设立专门保洁公司,乡镇设分公司,做到聘用、考核、责任制度化。各地要积极组织护林员、水管员等行业人员参与宜居乡村建设。

(三)统筹规划实施。完善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集中资金和力量发展重点乡村。组织编制宜居示范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不搞大拆大建,满足农民要求,体现乡村特色;要把房屋、街路、设施、景观等整治和改造内容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出必要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时序安排,建立项目库。要制定宜居乡村建设标准。

(四)落实经费保障。将保洁员工资及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经费原则上执行农村居民每人30元标准,其中省以上财政承担40%,市财政承担30%,县财政承担30%。运行维护资金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管理。逐步建立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宜居乡村建设。

(五)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督察考核通报制度,制定工作考评办法,加强日常统计和调度督察,评选先进市县,考核结果向全省通报。建立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制度,加强省对各市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全过程指导。抓好省级示范,组织专门队伍开展规划编制,建立投入、工程建设和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深入开展宣传,设立专报快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4年6月9日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我部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四)明确“美丽乡村”创建的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加强工作指导,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把握“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强化主体。

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三、切实抓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的重点工作

(六)制定“美丽乡村”目标体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功能拓展、农民素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乡村建设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美丽乡村”目标体系。

(七)组织“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3-2015年,在全国选择产生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

(八)推介“美丽乡村”创建典型。

(九)强化“美丽乡村”创建的科技支撑。

(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十一)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十二)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

四、大力加强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的组织落实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十四)创新工作机制。

(十五)抓好创建试点。

(十六)加大宣传引导。

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2月22日

为此,辽宁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

(辽政发〔2013〕11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全省要完成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处理工作有关要求,有效改善村容镇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治理任务。到2015年末,全省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等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实现村容镇貌整洁有序;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环境治理任务,村容镇貌达到美丽村镇标准。通过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巩固和提高辽河等省内重点流域的治理成果。

(二)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施农村村内道路有硬化、道路两侧有排水边沟、路边屋旁有树木、有垃圾收集池、有保洁员、有村规民约,镇(乡)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有养殖粪便处理设施,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经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

三、采取有效工作措施,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一)统筹规划,制定标准。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先支持集中连片、整乡镇推进的原则,完成全省农村以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制定全省农村环境治理标准和农村垃圾、污水、养殖粪便等治理设施建设标准。三是各市、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农村环境治理规划,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实施计划。

(二)明确任务,严格考核。各市、县(市)要依据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考评,对所辖区域农村环境治理进度、质量等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取得实效。省对各市、县(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负责对口联系的单位要派专人负责,指导对口县(市)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省将对各市、县(市)工作进展和资金使用、对口联系帮扶工作情况,定期组织检查考核通报。

(三)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各市、县(市)依据规划和治理标准,抓好本地区治理典型。要总结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和经验做法,以典型为突破口,全面推开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省将适时召开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动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加大投入,优先治理。农村环境治理是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各市、县要将农村保洁员和环境治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予以保障。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2013年优先支持辽河干流区域和大伙房、桓仁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2014年优先支持大浑太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2015年优先支持凌河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市、县(市)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农村环境治理第一责任人。要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规划的前提下,以县(市)政府为平台进行项目和资金整合。同时建立以乡镇政府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省政府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和严格的责任体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农村环境治理牵头和指导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省环保厅负责指导全省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省农村综改办、省交通厅、省农委负责指导全省村内道路和边沟整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省水利厅负责指导全省村镇河塘、农田沟渠治理工作;省林业厅负责指导全省村屯绿化工作;省卫生厅负责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省畜牧局负责指导农村养殖粪便治理工作;省财政厅负责农村环境治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筹集和管理;省农垦局负责指导国有农场的垦区环境治理工作;省政府督察室负责配合省直部门做好全省农村环境治理督查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完成对口联系工作。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13年4月12日

大连提出的口号: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第三篇: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盐城乡村实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逐步提升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市现有行政村2000个,自然村庄13756个。农村现有农房总户数145.83万户,总人口452.59万人,已建成61个省级美丽乡村,2017年成功申报2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正按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建设。

一、创建美丽乡村,美化人居环境

2011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要求,积极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亟需、最受益、最直接的设施配套和环境卫生入手,加强村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水平。

(一)注重总体布局。以“生态绿化环境优美、特色风貌景观显著、城乡空间品质优越、居住环境质量优良、生产生活便捷高效”目标,编制完成了《盐城市“十三五”美丽宜居城乡建设规划》,提出了城乡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构建了“美丽宜居新盐城”建设指标体系,为全市“十三五”期间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按照市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制定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和方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二)彰显地方特色。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差别化发展。通过典型示范效应,全市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持续改善,农村垃圾收运、生活污水治理等设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一是结合产业特色发展。东台市新街镇方东村,发挥苗木基地优势,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休闲观光和农家乐等产业,将生态效应和产业特色有机结合,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积极打造美丽药材乡村。二是结合宜游娱乐发展。盐都区大纵湖镇三官村突出服务乡村旅游的特色,将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相结合,扎实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服务体系;大丰区草堰镇三元村坚持乡村特色旅游,实现旅游和农业的有机融合,打造了七彩花田、三元农庄、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要素,实现了三元乡村一日游的目标。三是打造宜居环境发展。阜宁县罗桥镇晓光村立足村情特点,积极打造竹林文化,建立了竹文化墙绘、竹林氧吧等休闲娱乐场所;滨海县东坎镇新安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服务强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注重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各村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着手,通过规划设计,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示范(精品)样板村,如以挖掘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阜宁县板湖镇孔荡村,围绕孔子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以保护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建湖县宝塔镇宝塔村,围绕朦胧宝塔、古街村落积极打造历史村庄特色旅游,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另外,重点加强了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我市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收成庄,盐都区楼王镇丁马港村丁马被列入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二、立足盐阜特色,打造田园风光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2017年,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联南村和官苴村成功入选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2018年,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新街镇方东村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

(一)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市根据《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专门成立了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李逸浩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作协同,市城乡建设局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市政府定期召开会办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

(二)深入调研稳步推进。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以来,我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能,扎实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的协调配合,开展现场督查和指导服务工作。去年十月份,市田园办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专题对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进行调研督查,积极了解各地村镇建设现状、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培育工作,研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的政策、措施及方法,帮助各地分析村庄建设情况,提出改进方案,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挖掘本地村庄发展潜力,有力推动了各县(市、区)职能部门抓建热情。

(三)积极推动试点建设。认真指导东台市做好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探索创建模式和建设经验,力争在全市起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协调矛盾问题,并与省、市相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资金、政策对东台市试点村庄的支持。督导东台市定期报告试点建设进展情况,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一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试点建设的步伐。

(四)开展培育创建工作。我局结合省试点方案和我市农村实际,研究起草了《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草案,上报市委、市政府批准。2018年4月,方案获得批准,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实施。“十三五”期间,利用我市农村现有建设基础和特色资源,以行政村为单元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力争打造培育30个左右“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体现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立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村庄储备库,择优推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三、下步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8年5月9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提出了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我局牵头负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打造盐城美丽乡村升级版。要想统筹推进我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培育创建工作。

(二)召开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打造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按照《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计划6月份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启动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18年计划每个县(市、区)先行启动培育试点1-2个村,形成一批示范性、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面上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市级要设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各县(市、区)也要设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专项经费,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列入建设的村庄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上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两篇

篇一

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一、依据现有特色科学规划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策原则,依据村庄现有布局和特色,科学谋划。以青龙岗村为例,根据村庄现有“一村一园和一路,两水围绕五条街”的特色布局,规划“一心一带压三轴,五区遍布多节点”空间结构。依据村民现有风貌进行规划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围合式”等院落,实现美观与实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础探索新型发展模式。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统筹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龙岗木制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木材加工产业优势,推进村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产业的支撑。将村庄污水管网同园区污水管网统筹规划施工,实现生产生活双服务。三是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延伸村庄发展脉络,打造宜居环境,并同步推进企业“三化”提升。

三、结合多种举措打开乡村建设新局面。

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同宅基地改革相结合,以宅基地改革为突破口,整治空心院、空闲地,利用收回的空心院、空闲地打造微地形。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三捐”活动,利用活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村已收回征收半亩以上宅基地42家,腾挪土地21.6亩。筹集三捐资金14.5万余。已拆除门楼、破旧房屋256间,拓宽主次干道22条共8600米。在青龙岗木制品工业园区已加铺柏油路面5000平方米,改造外立面1.8万平方米,厂区外建设生态停车场1.2万平方米,并新种乔木、灌木及草坪等绿植,园区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篇二

绿水青山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也是自然资本。我镇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推动生态与农业、工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稳妥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构建保障群众稳定收益的长效机制。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环境成为未来生态经济增长的资源。生态与经济共赢,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干驿绿色画卷正徐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精品指数

我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域乡村建设规划、中心村布点规划;科学编制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乡村自然肌理,因地制宜,突出村庄特色,打造出了一批个性彰显、特色各异、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美丽乡村。

二、以植绿见绿为平台,提升绿色指数

xx镇历史悠久,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我镇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着力打造特色村,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同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将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建设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民安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规划。

为保证植树绿化工作顺利进行,xx镇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分头实施”的工作格局,多次深入到各村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对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规划晴滩、八团、蒋三台等村村庄绿化;其次因地制宜确定植树任务,加大各村荒沟、荒坑的植树绿化工作,确保植树造林工作圆满完成。

二是突出重点、应绿尽绿。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标准和要求开展植树造林,做到应绿尽绿。大力开展“绿满干驿行动”,全年植树造林1114亩,栽植景观树80000余株,栽植果树500余株,确保植树造林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三是加强管护、保证质量。

认真把好“管理关”,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切实做好栽植苗木的后期管护工作,组织护林员从树苗筛选、树坑规格、树干涮白、树木浇水等一系列环节抓起,把好“树苗关”、“栽植关”、“管理关”,与林业部门加强衔接,加强技术指导,保证成活率,努力实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四是广泛宣传、积极发动。

在做好任务分配、扎实推进植树造林进度的同时,注重宣传发动工作,多渠道宣传植树护林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干群携手植绿美化家园,营造“镇村联动、全民参与”,“人人都植树,村村都造林”的氛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及林下种植、养殖,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大力鼓励、支持村民建设“小五园”,在房前屋后的空白地种植蔬菜、果树、花草等,植绿见绿,见缝插绿,提升乡村绿化覆盖率,让乡村真正绿起来、美起来。

三、以乡村建设为支撑,提升富民指数

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全年签约并建设项目3个、投产项目2个。盘活干驿天东工业园存量厂房和土地,湖北天顺干驿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光伏项目积极推进。

二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投资40万元消灭镇区泥巴路、投资15万元完成农民街和白马路的路灯延伸、投资18万元完成中转站扩建工程和相关配套设施、投资377万元完成五处空闲地绿化及老风景河拆迁、排水、绿化等工程。三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活动广场1600㎡,安装体育器材18台套,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休闲运动场所。美化村级道路25.2公里。全年共疏浚渠道15条,总长度达45.256公里,完成市布小农水建设任务的150%。刷新房屋立面300余户,绘制文化墙近5000平方米,改造小三园500余户。同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四、以环境整治为载体,提升健康指数

xx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十宜十不宜”要求,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方向,3个整治村、2个示范村。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工作专班赴多地参观学习,大力开展环境整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由镇党政一把手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对镇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调整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

要求镇村干部全员上阵,党员干部先行一步,带头干、亲自干、主动干,以点带面,率先垂范,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全民参与整治活动,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全员出动、合力攻坚治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是综合治理,消除死角。

以清理生活垃圾、整治杂物乱堆乱放为重点工作,把房前屋后、沟渠全部、村里村外和河道沿岸等纳入管理范围,对积存垃圾进行及时集中清运,着力清理村内、村外的柴草堆、垃圾堆,清除河道、沟塘内积聚的垃圾渣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确保垃圾有处放,清理及时。

2020年共拆除老旧废弃房屋140栋,拆除旱厕300余座,安装路灯200余盏,清理房前屋后积存垃圾、杂草杂物200余吨,启动建设桥梁2座,新建及改造、加宽道路20.2公里,建设村级小游园9座。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核,镇区环境得到提升,城乡垃圾统筹治理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十户联创”,提升村民环境卫生意识。配备村级保洁员106名,合理分配保洁区域,扎实开展积存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进展顺利,已完成农村改厕6767户,新建农村公厕21座,实现23个村(居)公厕全覆盖。不断改善镇村居民环境,提升群众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以文化传承为导向,提升文明指数

干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之乡”。勤劳、勇敢、智慧的干驿人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绵延千年史册的历史文化。如何适应时代,开辟新途径,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干驿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是以建设镇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为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建成集文化传播、图书阅览、教育培训、健身娱乐多功能、多用途于一体的干驿全民健身文化服务中心,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极大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能力,激发了群众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热情。

二是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带动农村文化发展一盘棋。

按照“一村一舞台、一村一图书室、一村一文化广场、一村一广场舞队”的基本要求,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农民和居民开展多姿多彩的健身娱乐活动。通过“一盘棋”的带动,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

三是以建设文化美食名镇为重点,激发餐饮文化促消费。

我们通过“小龙虾美食文化节”活动,评选“干驿蒸菜名馆”12家,授“干驿锅盔”名点6处,在各个媒体上广泛宣传,极大的提升了干驿美食知名度,推动了干驿餐饮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四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接点,奏响乡贤文化大合唱。

我们在建立“干驿乡贤文化馆”的基础上,通过建“状元桥”、铺“天官路”、立“尚书楼”等形式,弘扬干驿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并以周天官为例,推进励志文化;以鲁祭酒为例,宣示廉政文化;以陈尚书为例,激励爱国文化;以李天禧为例传播美食文化。规划松石湖文化创意工程、陆羽东冈草堂、茶文化纪念馆,推动书法之乡、民间文艺创作等。2020年干驿李长茂香醋酿造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湖北经视录制干驿米醋制作过程,并进行专题报道,为擦亮干驿文化古镇名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展示平台。

第五篇: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管理办法

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农村

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宜居乡村建设,加强村容镇貌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村镇环境,促进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行政村、涉农街道和社区(以下简称村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适用本办法,应当服从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卫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村镇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村镇环境卫生保洁部门,具体负责本村镇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

镇宜居管理办公室负责各行政村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市住建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各县(区)宜居办和综合执法部门的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

第六条 村镇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办法,并有权对违反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 责任分工

第七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所有村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实行属地管理,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八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工负责:

(一)主次干道、广场、绿地、水域、河道、公共厕所、垃圾收集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等,由乡镇的环境卫生保洁部门负责;

(二)乡镇内商业住宅小区由居民委员会或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三)车站、停车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单位负责;

(四)集贸市场由市场产权单位、开办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具体负责;

(五)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卫生责任区由 其自行负责;

(六)经营性门店、摊点等由经营者负责;

(七)建筑工地由施工企业负责;

(八)家庭庭院、畜牧饲养点、自用厕所以及柴草、垃圾、粪肥堆放的场地,由住户负责;

(九)农作物大棚及其看护房,由产权人或者经营人负责;

(十)村镇负责垃圾的收集及简单分类。其中,可降解垃圾运送至填埋池处理,不可讲解垃圾运送至垃圾存放点;

市环境卫生作业部门负责将各行政村垃圾存放点内不可降解垃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与临街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家庭签订责任书,实行“门前四包”责任制,明确管理内容和范围,并监督实施。“门前四包”内容和标准:

(一)包卫生

1、负责房前屋后清洁卫生,保障房屋周围无污水、无油污、无痰迹、无果壳、无纸屑等垃圾,个体商户还需负责经营门市部和摊点周围环境卫生。

2、村民门前、院内及道路两侧无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电线乱拉、杂物乱放等脏、乱、差现象。

3、保持房屋外观整洁,外墙面及时清洁、粉刷,禁止乱贴乱画。

4、牲畜和家禽一律实施圈养,圈舍整洁卫生,无污物秽气。

(二)包绿化

1、负责管护好责任区内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保持门前人行道树木、绿地无损坏、缺株和践踏、无塑料袋、纸屑、杂物等。

2、制止和劝阻攀折树木、践踏草坪、借助树木搭棚和悬挂衣物、损坏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擅自占用绿地等行为。

(三)包秩序

1、自觉做到并制止他人不乱搭建、乱堆放、乱晾晒、乱悬挂。

2、室外物品堆放整齐,车辆停靠有序。

3、不擅自设置占道标牌、灯箱及户外广告。

4、负责维护房屋周围秩序,不倚门设摊、占道摆摊、占道停(洗)车。

5、不越门占道打麻将、下棋、打牌、喝茶等,并有义务及时劝阻他人在责任区内的不文明行为。

(四)包公共设施

1、维护门前责任区内公共设施不损失、不丢失。

2、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供排水设施。

3、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边沟、入户桥、道板砖、街沿石、护栏、消防栓、垃圾收集池、路灯及通讯设施等设施完好。

临街单位和家庭应当按照责任书的规定,做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

第三章 村容镇貌管理

第十条 在村镇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符合村镇规划要求,其建筑造型、高度、色彩、外墙装饰等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和特色。

第十一条 在村镇设置雕塑或者标志物的,须经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雕塑、牌匾、标志物破损或者污染,其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及时修整,保持其完美和整洁。

第十二条 村镇居民住宅临街的围墙应力求统一、整齐、美观;倒塌的围墙,应当及时修复;现存的用秸秆和树枝形成的简易围栏,应当改造为统一、整齐的围墙设施。

第十三条 村镇道路路面、广场、公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应当保持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确需临时 占用、挖掘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出资修复。

施工单位对挖掘村镇道路、维修管道及清疏管道、沟渠产生的污泥、污物,必须及时出资清运,保持路面整洁。

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修复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修复,所需费用由临时占用、挖掘单位按照本地标准定额支付。对不能及时清运污泥、污物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清运,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按照实际需要支付。

第十四条 村镇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围挡设施和施工标志,材料、机具应当堆(摆)放整齐,渣土、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第十五条 村镇主要街道两侧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其他地段设置的废品收购站点,废品收购单位、个人应当加强场地管理,不得影响村容镇貌,污染周围环境。

第十六条 设置广告、招牌、路标、画廊、霓虹灯、站停、站牌等设施,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破损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维修;对脱落、倒塌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拆除;超过审批使用期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或者自行拆除。

第十七条 在道路两侧和公共场所设置停车场、存车处,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应设置标志;车辆摆放要整齐,不得妨碍交通。

第十八条 临街的商业橱窗及展品陈列应当整洁、美观,不得在商业橱窗上涂写、刻划和张贴字画。残破的商业橱窗及展品应当及时改造更新。

第十九条 临街单位、门店的牌匾以单体建筑为单位,应当保持尺寸统一、色彩协调、设施完好、卫生整洁、用字准确规范。

第四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条 村镇应当制定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村镇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村镇环境卫生标准。

第二十一条 各行政村以村民组为单位,每一村民组设定一名专职保洁员,负责环境卫生作业和公用设施的养护。

村镇保洁员的经费支出在市、县(区)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村镇在进行建设和改造时,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责成建设单位设立生活废弃物的清扫、收集等环境卫生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必须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概算,由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使用功能。确需拆除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先建后拆或者价值补偿的原则,由拆迁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第二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根据村镇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数量以及公共场所等特定地区的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改造或者支持有关单位建设、改造公共厕所。

村镇居民家庭用厕所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无公害处理。

第二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总体规划建设村镇可降解垃圾填埋池,填埋池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池,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清运;无力自行清运的,由环境卫生专业组织有偿代运。

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村镇内主要道路行驶的运载泥土、沙石、水泥等易飞物和液体的机动车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密封措施,防止沿途洒漏。

第二十七条 应当保持环境卫生设施完好,对破损、陈 旧的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及时更新或者修复。

第二十八条 环境卫生管理应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废弃物的,应当交纳服务费。

第五章 禁止行为

第二十九条 村镇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临街的庭院围墙外擅自搭建厕所、猪圈;

(二)擅自对临街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

(三)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上安装突出墙体的护栏;

(四)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外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

(五)在庭院围墙外堆放柴草、垃圾、粪肥、灰堆和杂物堆;

(六)擅自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分发、悬挂经营性宣传物品;

(七)擅自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设置牌匾和从事维修等经营活动;

(八)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影响村容镇貌的地点停放各类车辆;

(九)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树木上涂写、刻划、张贴宣传品;

(十)随意倾倒垃圾、污水;

(十一)利用道路打场晒谷;

(十二)村镇内,除鸭、鹅等水禽外,其他家禽必须圈养;

(十三)向河道、水体倾倒垃圾、扔废弃物、排放污水等;

(十四)牲畜粪便等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边沟排放;

(十五)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不得乱泼脏水,乱倒垃圾,乱堆杂物;

(十六)在露天公共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它废弃物;

(十七)在垃圾筒、垃圾收集点内捡拾垃圾和在污水井内打捞溲余;

(十八)垃圾未进行分类,直接投放到垃圾填埋池;(十九)其他有碍村镇环境卫生的行为。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第八条、第九条、第二十九条第(十二)款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六)项至第(九)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 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非经营性行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行为且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对经营性行为而无违法所得的,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五)项、第(十)项、第(十一)项、第(十三)项至第(十八)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处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清除污染,并处每车次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拆除违法设施;对非经营性行为的,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行为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其损坏设施造价1倍的罚款,其中,非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无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窃取、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 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法律、法规、规章有处罚规定的,由相关部门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实施处罚。

第三十七条 侮辱、殴打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或者阻碍其执行职务,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实施行政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环境卫生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各乡镇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 月 日起施行。

下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五篇)

    申论范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

    镇 宜居乡村建设总结材料

    XXX镇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XXX镇位于盘山县北部,全镇版图面积9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耕地面积62448亩,其中,水田35419亩,旱田27029亩,总户数5603户,16427人。 在今年......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

    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镇位于**市的中部,东望涢河水,西靠白兆山,有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生态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宜......

    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镇**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村位于**镇西10公里处,国道111线路北,原**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420户1600人,有正式党员25名。全村总土地面积9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0亩、经......

    宜居乡村宣传标语

    打造宜居乡村,建设美好和谐乡村。 2、 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共谋发展,奔向小康。 3、 村庄环境整治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4、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设文明整洁新 农村。 5、 革......

    湖源乡:开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局面大全

    一溪三片谋划布局,做好产业文章 湖源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山青、水秀、空气优,生态环境好。今年,将依托资源特点、分布,准确定位,坚持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积极推动本乡传统产业转方式......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

    汇总>>>国家公务员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 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