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献检索实习-会计造假的成因与对策
《文献检索》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黄
琪
2012年4月14日
会计造假的成因与对策
一、检索策略:(8分)
1、课题分析: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对策一直困扰当今会计界,我们应该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为企业和国家财政做出本职应该做出的贡献。会计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种,是会计信息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经过对会计活动事项的人为处理而故意造成信息虚假行为。对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会计造假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来优化公司治理、完善公司财务治理,从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考查性。
2、中图分类号:F-233;F-275
3、【关键词】 :会计造假
成因
对策
【Key words】 :Accounting fraud
Genesis
Countermeasure
二、检索步骤和结果:(72分)
(一)运用工具书{字词典、百科全书、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http://baike.baidu.com/)、CNKI工具书、爱问搜索(http://www.xiexiebang.com/)等}检索所选课题的主题,并写出其主题意思:(2分)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
(二)根据所选课题选择以下中文数据库检出其相关文献,并写出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70分)(民60)
1、《馆藏书目公共检索系统》或《超星电子图书》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或《中国国家图书馆》或《中国高等教育馆图书》(要求3-5条)(5分)
检索式:(词=会计造假)(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图书: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①《会计造假防范与经济凭证鉴别》 尹平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 ②《会计造假的伦理概述》 叶文刚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③《会计造假逃避税案例与对策》 郭大焕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读秀学术搜索》(15分)
检索式:会计造假 *(成因 + 对策)
(1)图书: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①《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对策》 吴敬华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②《会计造假成因分析》 方磊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4-8-1 ③《会计造假的对策》 吴浩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2)期刊论文:
题名 作者 刊名 发表时间 检索式:(会计造假+成因)+(会计造假+对策)
①会计造假的成因浅析 周民良 创新 2011,第1期 ②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王学梅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1,第2期 ③会计造假的道德模式分析 李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第2期
(3)学位论文:题名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名称 学位年度
检索式:(全部字段=会计造假)*(主题=成因+对策)(中文搜索)(精确)
①浅谈会计造假的成因与对策 郭影 新疆财经大学 硕士 2007 ②会计造假与会计信息失真 王乐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 2009 ③会计造假的成因与对策模式 万长华 湖南农业大学 博士 2010
3、《中国知网》:(20分)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检索式:(主题=会计造假)* 全文=成因)* 题名=对策)(精确匹配)
①会计造假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金虹霞 学术交流 2009年03期 ②会计造假的成因探析 王艳艳 江苏会计信息 2005年S1期 ③会计造假的对策
刘苍劲
会计论坛
1997年04期 ④会计造假的诚意与对策浅析
张萍
当代经济
1998年04期 ⑤会计造假治理存在的问题
师晓燕
科技创新
2007年25期
(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式:(主题=会计造假)* 全文=成因)* 题名=对策)(精确匹配)
①我国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对策 何文举 湖南大学 博士 2008年 ②会计造假的对策研究 陈厚义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 2009年
(4)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检索式:会计造假+成因+对策
①会计造假问题的研究 陆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2003.01 ②会计造假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分析 张钦 时代金融 2010.01
(5)在《中国知网》检出的相关文献中选2-5条运用追溯法检出其相关文献: A、根据“有限灌溉对荒漠绿洲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国虎;罗湘宁 中国沙漠 2010/04”
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8篇)的相关文献:
①刘恩民,于强,谢贤群.水分亏缺对冬小麦冠层温度影响的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2000(01)②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庞洪喜,院玲玲,宁宝英,宋波,张宁宁.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 沙漠.2008(06)③苏培玺,陈怀顺.荒漠绿洲区花生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变化及光合生理特性[J].作物学报.2005(12)
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337篇)的相关文献:
①魏琦.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②张荣合.不同的施肥措施对新造梯田土壤质量和作物作物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③王学兰.全膜双垄沟播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1(19)
B、根据“有限灌溉对荒漠绿洲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国虎;罗湘宁 中国沙漠 2010/04”
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8篇)的相关文献:
①丁荣,张德玉,梁俊宁,周瑛兰.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近45a来大风沙尘暴气候背景分析[J].中国沙漠.2006(05)②李鸣骥,石培基.黑河流域张掖市近38a以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7(06)③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沙漠.2008(02)
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337篇)的相关文献:
①①王婧.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09 ②纪荣花.重盐渍化弃耕地滴灌条件下芨芨草生长发育与土壤水盐分布的关系[D].石河子大学 2011 ③薛澄.西北旱地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土壤与植物营养基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C、根据“有限灌溉对荒漠绿洲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国虎;罗湘宁 中国沙漠 2010/04”
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8篇)的相关文献:
①黄子琛,沈渭寿编著.干旱区植物的水分关系与耐旱性[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②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教研室 编.作物的合理用水[M].农业出版社,1978 ③李林,王振宇,汪青春.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06(01)
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337篇)的相关文献:
①孙希科,周立华,陈勇.疏勒河流域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对策[J].中国沙漠.2011(05)②柳娜.全膜垄作沟播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1(07)③胡五龙,黄宁.溶质降解和生成对水盐运移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1(03)
4、《万方数据库》:(15分)
(1)《期刊论文数据库》
检索式:(主题=会计造假)
①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王清炜
华北电力大学
《社会科学家》
2010,(6)②会计造假的经济学分析 兰素娥 杭州商学院 《数量经济技术研究》 2002,19(2)③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分析 韦秀仙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社会科学家》 2005,(5)④论财务会计造假与打假
谢新安
南通广播电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3,16(3)⑤会 计 造 假 原 因 及 其 防 范 措 施
张晶 吉林省煤田地质
价值工程 2009,(6)
(2)《学位论文数据库》硕士 / 博士
检索式:(主题=会计造假)
①会计造假的伦理学分析 何小红 硕士 厦门大学 2006 ②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监管体系研究 汪小琴 硕士 南昌大学 2007 ③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研究 杨凯文 博士 同济大学 2008
(3)《科技成果数据库》
检索式:(主题=会计造假)
①会计造假的对策监控系统 陈中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8 ②会计造假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欢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③会计造假的技术鉴定分析 张月芳 东南大学 2011
5、在以上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中选择最相关的两篇文献写出其中文摘要项:(5分)
①
题名: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研究 作者:杨凯文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会计系,上海 文献出处:同济大学学报
关键词:会计造假 目的 特点 治理对策
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会计造假现象,剖析了各类企业会计造假的目的,会计造假的特点、手法及会计造假得逞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督、堵塞会计造假漏洞;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规范社会审计、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等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②
题 名:会 计 造 假 原 因 及 其 防 范 措 施
作者:张晶
作者单位:吉林省煤田地质203勘探公司,四平,136000
文献出处:价值工程
关键词:会计造假 原因 对策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理论界对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缺乏深度,满足于理论上推理;二是提出的对策缺乏系统性、可行性,特别是对会计管理体制没有提出大刀阔斧的改正.本文从产生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会计造假的成因、治假的对策作以下粗浅的探索。
6、选择外文数据库检出其相关文献题录信息(10分)
检索式:(key words= Accounting fraud)
(1)、Accounting Fraud at CIT Computer Leasing Group, Inc.Jeffrey E.Michelman;Victoria Gorman;Gregory M.Trompeter,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Teaching Notes,2011
第二篇: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近年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频曝造假丑闻。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会计行业的公信力下降,甚至还干扰着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本文着重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
(一)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给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空间。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占5%的大股东控制了70-85%的股权,这些股权多数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且国有股东还存在缺位的情况,所以不少大股东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并不十分关心。而对于数量占95%,却只拥有15-30%股权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少人觉得股票收益是最重要的,只要有炒作机会,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就行,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他们也往往采取姑息的态度。而若连上市公司的股东都不关心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那么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只是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即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这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一些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受托审计变成由管理层(或董事会)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和监督自己的行为,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一些上市公司中,监事会作为专门约束董事会的机构,其监督作用也微乎其微,有的监事会没有检查过公司的财务,许多监事会没有明示过 董事会的违规行为。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完全文配了监事会,监事会的人选和报酬均由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造成的。(三)信息不对称及缺乏有效的业绩评价制度为造假提供了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者比股东及监管部门掌握更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创造了客观条件。在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相当多的经营者采用虚增资产、虚构经济业务或利用关联方关系、资产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手段任意调节会计数据,人为操纵利润。从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来看,衡量上市公司经营各项财务业绩的指标主要有利润(或亏损)的完成情况、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并根据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确定公司是否具备增资配股的资格。这些以利润为基础计算的指标,不仅受到存货估价、费用摊销和折旧计提的不同方法的影响,而且也容易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提供途径。由此可见,信息的不对称加上利润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使公众股东难以分清所获得会计信息的真伪,难以看清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
(四)会计和审计制度的滞后是财务造假的制度根源。
整个会计制度的建设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现有制度看,一些上市公司对其提供的财务信息有意隐瞒或弄虚做假,可以审计准则相抵触。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来看、现行的会计确认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因此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面向过去,而不是面向未来,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投资者非常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外。例如,投资者所关心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得以诠释。又如在新经济下,大量的资产重组都要涉及到无形资产、表外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等,但由于现行会计制度采用货币计量的局限性,相关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或准则)无法对这些新业务做出明确的规定。显然,这将为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埋下隐患。
(五)现行审计制度的缺陷,造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
首先,在现行审计制度下,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承担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被审计单位自行聘用的,被审计的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实质上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驱使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雇主(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审计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
其次,低廉的审计收费使注册会计师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去支持其所发表的审计意见。我国的审计收费本来就偏低,加上一些事务所采取支付佣金、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的恶性竞争,使事务所收费越来越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低廉的收费使事务所对该执行的审计程序不执行或无法执行,严重影响审计质量。
再次,尴尬的社会地位使注册会计师无法保持“独立”。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中介机构中,注册会计师的地位最为尴尬。公司上市主要靠券商、律师的包装,注册会计师要听券商、律师“指挥”;在中介机构中,注册会计师收费最低,承担的责任最大。上市之后,注册会计师要承担“经济警察”的职能,却又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权力,常常要屈服于外界的压力。独立性受损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其公信力必然大打折扣。
最后,从审计理念看,我国注册会计师实行的审计理念是建立在假定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原始凭证是真实的,或者说,审计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是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当今市场经济不完善,企业普遍缺乏诚信的环境下,一旦上市公司采取伪造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舞弊或恶意欺诈,必将导致审计失败。
(六)法律监管不力使得造假的成本低廉,是当前造假泛滥的重要原因。
纵观我国现有法律,对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种。从目前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看,行政处罚是当前追究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但行政处罚对遏制上市公司造假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投资者状告上市公司往往演变成用股东的收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而不是由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来承担造假的责任。从民事责任看,由于民事责任的追究过程相当复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无一例集体或个人状告上市公司索赔成功的案例。因此就上市公司而言,其造假的收益往往要远远大于造假的成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方面看,促使某些注册会计师敢于放弃职业操守,成为上市公司造假“帮凶”的,也是由于违规造假成本的低廉。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从源头上消除“泡沫”引发的财务造假。
1.加大修订《公司法》的力度,建立产权清晰、代理关系明确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降低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比例,使股东结构更趋合理,从而形成强大的理性投资者群体,使上市公司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力量,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效力。同时让国有股、法人股逐渐流通,将市场收购兼并的功能发挥出来,形成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约束力。
2.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下设置专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以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合法及完整。在股权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建立起对经营者约束与激励的双重机制,一方面股东可以通过业绩评价,或通过董事会利用公司章程规定经营者的经营范围,以维护股东权益;另一方面对经营者可以尝试采用股票期权与年薪制等激励机制。使经营者行为与股东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一致。
3.规范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条件,再融资的条件除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限定外,还应扩展到主营业务利润率水平、主营业务利润在净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等指标,以保证所筹集的资金投向公司的主营业务。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度应以公司当前净资产额为基础、以投资项目实际资金需要量为依据、从而降低上市公司无限筹资的诱惑力。应建立健全合理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淡化利润性指标对公司价值判断的影响,逐步建立一套分析现金流量的标准体系,强调“现金”概念,分析考核“经营现金流量”及“自由现金流量”等现金流量指标,帮助注册会计师和投资者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二)改革现行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改善执业环境,重塑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1.会计界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会计政策,减少上市公司盈利性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范围。尽快制定和完善与新经济交易相关的会计准则及审计规则,压缩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上市公司造假的可能性。
2.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计单位的现状。可以通过来用由监管机构招标方式,综合考虑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实力、内部管理水平、有无违规记录及以往承担的审计工作量等综合因素,为被审计的上市公司选择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加强自身的信誉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会计师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同业监督,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
3.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力并加强其风险意识。尽快改革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架构,由目前的有限责任制度过渡为合伙人制度,使会计师以无限责任的形式承担过失或欺诈造成的风险。同时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风险审计机制,将企业管理层的道德行为、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经营能力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等一律纳入审计的视野,努力降低因被审计单位有意蒙骗会计师、做假账带来的风险。
(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舆论监督力量,建立信誉记录制度。
杜绝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上市公司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制度建设,还涉及到政府监管、行业规范、舆论监督、执业人员培训、充分竞争、诚信教育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当前遏制上市公司造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造假风险与成本,使造假者得不偿失。为此,应加大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法律责任,实行刑罚无期和罚款无限额制度,并启动民事赔偿责任追究机制,以巨额赔偿制度充分刺激市场的各种力量,增强对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造假行为的威慑力,使造假者最终付出惨重的代价。应建立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利用新闻、出版、电视等媒体,使造假者无处遁形,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为企业和会计人建立“信用记录”资料档案。使“信用记录”成为企业和注册会计师立足经济社会的通行证。最终使真实、公允披露会计信息成为普遍接受的社会规则。
第三篇:浅谈_会计造假_与诚信
浅谈“会计造假”与诚信
方瑞华(日肃省引人入秦}一程建设指挥部计则处,日肃兰州730000)摘要:第一部分卞要阐述了会计造假的危害。第一部分,阐述会计造假存在的原因,其中利益是诱因,制度法规的不完善及审计监督的不健全是导致会计造假有了存在的可能。第二部分,卞要阐述通过于}一么途径来防止会计造假,分四个方面来说明:首先,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审计体系;其次,要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充分运用法律乎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第二,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培植诚信,以此来增加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结论,会计活动必须有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依托的基础上,以诚信原则为道德准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会计欺诈和会计造假,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词:会计;造假;诚信中图分类号:F233.2F231.6
会计是以货币为卞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竹理工作。日前,任何企业都要借助于会计来反映其则务状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而目会涉及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或者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竹理阶层要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来评价经营业绩,预测和计划未来的经营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的相关各方也要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例如,政府要根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宏观调控,银行要根据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投资者要运用会计信息来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等。由此可见,会计活动的诚实、守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实经济活动中,会计行为人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损害其他各利益方所采取的肆意操纵会计方法和篡改会计数据的不诚信行为严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使得据以决策的各方失去了赖以决策的基础,误导了会计资料使用人,使投资者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近儿年在国内发生银广夏、麦科特和蓝川股份等造假案件余波未了之际,海外以安然公司为序幕的另一场造假黑幕也被揭开了,环球电讯、世界通讯、施乐、泰科,乃至法国的威旺迪环球,一家家种经声名显赫的企业巨头们相继爆发了造假且闻。会计造假i1,牵动着全世界投资者的神经,会计诚信也成了会计资料使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会计资料的失实,使资料的使用者不可避免的掉入了资料提供者精心设计的陷阴一。例如银广夏、蓝川股份的造假使数以万计的中小投资者多少血汗钱化为鸟有,欲哭无泪;自银广夏造假事件被曝光以后,银广夏便被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催收欠款,据银广夏公告称,其有关偿还银行债务和连带责任的多宗法律判决均己生效,涉及金额高达4.2亿余元。公司策秘禹万明先生也表示,这些仅仅是银广夏己经判决的巨额借款,加上那些尚未诉讼的借款,银广夏的借款数额远远不止这些。同样,因蓝川股份的造假使银行的数亿资金成为呆账无法收回,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同时,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使投资者对中国的股市失去了信心。因大量不诚信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危害到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进行。另外,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卞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资料的失真,将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股民的血汗钱在股市中缩减,又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表现为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会计造第6期方瑞华:浅谈“会计造假”与诚信179假的危害是有日共睹,它的影响小至个人,大至国家,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经济建设。对大量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于}一么原因,产生了如此多的会计造假,归结起来卞要有以下儿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于那些准备上市或者己经上市的公司来说,想要上市或者再融资,其营业业绩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否则,上市或者再融资只能是空想,但
是对于那些急需要资金来维持企业i1 :'常运转或者扩大企业再生产的企业来说,只需要在会计资料上动动乎脚,梦想便变成了现实,股民的钱便流入自己的腰包,巨大的利益诱惑便使相关人员挺而走险,制造假账簿、假报表。而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来说,按照规定的标准“造”出一份会计报表,欺上瞒下,其收益远大于造假的成本。而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会计报表是企业纳税的依据,私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少缴所得税,就会丁„方白计在报表中多报勺„损,少报盈利,致使国家利益受损,个人却从中得到好处。
其次,会计制度和法规的不完善是会计造假成为可能。会计制度规范和约束会计行为的首要条件是会计制度的完备性。但事实上,即使会计制度最发达的国家,其会计制度也存在不完备性。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使人们不能完全准确地记录过去、了解现在、预测未来,在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下,会计制度制定者也不可能制定出完备的会计制度。例如,对于国营企业的领导来说,经济利益是衡量他是否称职的标准。想升迁,就必须达到上级领导部门制定的效益标准,即使不想升迁,也得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无法保住既有位置。企业领导也十分委屈,经营打不开局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供大于求,但是效益指标却是年年涨,不造假,任务能完成吗?只能是瞒一时算一时了,总比马上就丢了官帽好!更有甚者,上一任领导留下一个造假的烂摊了,后任领导只得跟着造假,否则,怎么给相关部门解释?当前,我国i1,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会计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还不能和变化的新情况相适应,有的制度落后于经济现实,往往是会计问题出现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会计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普遍化,才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但是,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因准则体系的不完善,必然使会计造假有可乘之机。
第二个原因是审计独立丧失,会计监督不利,导致大量会计造假产生。审计产生的基础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所有者为了保护资源则产的完全完整,并力求增值,就需要对经营竹理者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的结果实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经过与双方不存在经济利益的第二者对经营竹理资料独立进行审查和评价,才能对经营竹理者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客观的确认。而事实是,许多审计机构并不是所有者聘请的,而是企业的经营竹理者请来的,或者说是经营竹理者打着所有者的旗号请来的,由企业出资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做法,存在的卞要问题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会受到同行竞争威胁,为了保住业务,哪敢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这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假账隐瞒、包庇甚至卞动帮助造假的根源。同时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这极大的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审计监督更无从谈起。审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所保障,不可能会对竹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来,相匀_之间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既然不能超越经济利益的制约,那么会计诚信的缺失、假账的泛滥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杜绝。现阶段,会计造假己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阻碍,要防止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儿个方面着乎:
首先,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审计体系。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竹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区分开,防止因会计卞体不明确而使会计造假有机可乘的情况,可以使企业真i1,实现自卞经营,加强自身的竹理,建立健全则务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会计造假。在外部审计方面,国家审计中政府审计机关要真i1,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十涉;在社会审计方面,要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尽快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数量充足、客观公i1: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同时则政部门应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熟悉注册会计师行业队伍的监竹队伍,对会计师行业进行有序竹理,做到监督工作的前移,加强对事务所事前、事中的监督,建立网络监控分析机制,包括事务所业务报批制度、谈话提醒制
度等,及时掌握和了解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在内部审计方面,内部审计师应该独立于受审业IRO日一肃利技第20卷务活动之外,这种独立性表现为两点: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应足能使其超然履行本身的审计责任,内部审计师应能客观地执行内部审计任务,必须运用熟练的专业技能,并烙守应有的职业关注。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应包括审查和评价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及履行指定责任时的工作质量,审查制度的适当性n在确认所建立的制度是否满足既定日的和日标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应包括审计计划、证据的审查和评价、传达结果和后续追踪。从而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并增强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技能。要建立一个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匀_为卞体、匀_为基础、匀_为补充的完善审计体系,以此来防止会造假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充分运用法律乎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因此应尽早形成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使之与国际接轨,明确会计造假的第一责任人为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相关则务人员依次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目让造假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其收益。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民事索赔制度上,我国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虽然也无法完全杜绝,但有一套严厉的处罚制度。违法违规者最怕的并不是J fIJ事诉讼或监竹部门的处罚,而是丁„白一万受骗中小股东提出的民事索赔诉讼。小股东的民事索赔诉讼成为美国证券监竹的强大力量,是对证券违法者最具威慑力的重磅炸弹。而在我国,当前急需尽快建立和完善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民事索赔制度,加大司法介入的力度,建立会计法规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打„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利用法律的威慑作用和惩治作用来规范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
第二,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培植诚信。会计职能是否有效、真实、全面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水平,会计职业道德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信息的核算并披露,真I I,做到客观、公II :,廉洁自律。但要使会计活动能披露真实、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仅仅靠有关的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是不够的。要有效的遏制会计造假,还应当在会计领域中培植诚信思想。在会计活动中,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固然必要,但诚信思想更是不可缺少的。培植诚信思想不是替代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而是对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超越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的会计行为人的自律观念。由于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和规则也并不是总是十分明确和全面。因此,提倡诚信精神不仅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消除会计造假的更为有效的方法,而目也是避免更多的监竹措施、降低竹理成本的明智策略。
诚信是一个社会良好秩序的基石。不仅会计领域需要诚信,整个社会都需要诚信。所以,诚信不能仅依靠良知的呼唤,更需要法制的培植。一方面,要培植诚信意识,让诚信成为一个民族的性格,让诚信少戊为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律对失信的处罚,让失信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在单位利益、单位领导层利益和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会遇到各种压力,然而越是在这中环境,会计从业人员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提高自我保打„意识,做到诚实守信,II}持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诚信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公司上市、债券投资、债务担保、商业合同签定都以会计信息作为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保证市场经济II :'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生命。如果不能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从业人员,会计社会团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整体行业的威信是靠个体行为的点滴积累建立起来的,个体信誉的丧失也会影响到整体行业的形象,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会计行业能否杜绝
失信,告别虚假,按照《会计法》和有关会计规则运行,关系到中国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总之,会计活动必须有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依托的基础上,以诚信原则为道德准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会计欺诈和会计造假,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参考资料一11}关}弗兰利一莫迪利亚尼著一林少宫等译:《莫迪利亚尼文萃》首
都经济贸易人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21}关}AL.埃巴著一凌晓东等译:《经济增加值一如何为股东创造
则富》.}信出版社_2001年版一3童逝驰:”关国公司治理的革命性变革”一《则经》2002年第12
期。
第四篇:银行会计差错成因及对策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留存查考的重要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银行会计核算操作的起点和基础,在任何情况下,没有审核合格,真实有效的会计凭证就不能处理业务、记载账务———这是银行会计核算的一条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会计凭证任何一个细小差错都可能影响银行资金安全和相关责任认定。随着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承诺的日期到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柜面人员岗位职责在现金收付和帐务核算的基础上普遍增加了产品营销职责。客户的满意度和会计凭证规范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的扩大。会计凭证差错的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加大。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简要分析一下银行会计凭证差错的类型,原因及对策。
一.会计凭证差错类型:
1.会计凭证不合法,不真实。这主要是指在内外部欺诈行为下产生的假票据,假印章等。
2.缺少会计凭证。这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柜员在无真实会计凭证的情况下,自我想象或在领导的授意下任意处理帐务。第二种是由于柜员疏忽丢失会计凭证或将会计凭证交由客户带走。最后一种是由于柜员不熟悉相关文件规定和疏忽未留存客户提供的相关原始凭证。例如挂失业务未留客户身份证复印件,单位通知存款设定和支取时客户未提供书面申请等。
3.会计凭证要素不全,格式不规范。主要有大小写不一致,支取人签章与被背书人名称不符,印章不全,授权人未签章以及错用会计凭证等等。
二.会计凭证差错的形成的原因:
1.部分柜员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受金钱的诱惑或为个人,小集体的利益“挺而走险”而形成的“故意犯错”。
2.部分柜员自身业务素质不强,主动学习业务的意愿不够。由于银行系统优化较快,制度变化较多,部分员工受年龄,教育程度的限制,接受新业务的能力有限以及现有我国现有的“只进不出,多学少学一个样”的用人体制而形成的“因不知而犯错”。
3.部分柜员责任心不强,细心度不高。“粗心大意而犯错”。由于受产品直通车的影响以及对服务观念的错误理解,部分柜员存在重营销轻风险防范的思想。另外由于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柜面人员工作压力加大,部分员工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工作时间等原因而随意简化操作流程。具体体现在对会计凭证审核不够细心,日末勾对流水流于形式。
三.降低会计凭证差错率的对策:
1.全面提高柜员自身业务素质,完善用人体制,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培训模式,实行以考代训的方式,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组织专人定期(一般为每月)将培训内容整理成册下发给每一个员工,先由柜员进行自学,然后进行一次集中考试,对于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下员工再进行一次有偿培训。85分以上的可以不再参加培训,并适当进行物质奖励。形成柜员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另外实行一定程度的退出机制。只有这样,柜员才会熟悉业务,理解业务。柜员理解了,差错率也就降低了。
2.加强管理:业务管理部门、基层营业机构会计主管要加强柜员管理,不能听之任之。管理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了解柜员思想动态,对有“挺而走险”倾向的柜员重点关注。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对于办理的业务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利用假凭证或不合法的凭证进行作案。对于其他柜员重点引导柜员加强责任性,引导柜员对自己经办的业务要细心,对接收会计凭证审核要做到速度快、要素全、质量高,在处理帐务前基本上把凭证要素审核齐全。另外日终流水进行换人勾对,对会计凭证进行再审核,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出现缺少凭证及要素不全等现象。
另一方面建立业务量、核算质量长效考核机制,对业务量大,核算水平好的柜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反之,则进行经济处罚和违规积分。处罚标准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高难以承受会造成柜员心理负担,影响工作积极性,处罚标准太低,又不能起到震摄作用。
总之只要措施到位了,降低会计凭证差错率的目标才能实现。
3.加强事后稽核,会计凭证每天经„柜员办理业务前认真审核————日末勾对流水时再次仔细核对——————-换人勾对流水由勾对人再次审核“流程后,第二天早,会计主管还应抽出一定时间对所有柜员凭证进行最后一次把关审核,对缺少要素的凭证进行弥补,对可疑凭证和业务进行询问调查。
第五篇:浅谈会计造假毕业论文
郑州科技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 文 题 目: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所 在 系 : 经济贸易学院 专 业 名 称 : 会计电算化 学 生 姓 名: 付俊 学 号: 201007094 指 导 教 师: 申一飞
完 成 时 间: 2013年4月18日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摘要
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会计造假有多种方法,会计与会计造假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会计造假的人为因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是构成会计造假的制度因素。以上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致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而治理会计造假及其审计方法,既要改革制度也要提高人为素质。
关键词:会计造假 伎俩 审计方法
I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Abstract
The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eriously disturbed our economic order, accounting fraud have many kinds of methods,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fraud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certain relationship, produce false accounting practice human factors;A certain period of the legal environm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factors that constitute the system of accounting fraud factors.Above two aspects interact each other, the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duction.Thus management accounting fraud and audit method, is to reform the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Keywords:
Accounting fraud
trick
Audit method
II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III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IV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会计造假的概述 1.1会计造假的含义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
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会计造假表现为两种类型:会计事项造假和会计报表造假。会计报表造假是故意谎报某些财务价值,造成增强获利能力的假象,从而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会计事项造假通常旨在方便盗窃,或将公司的资产转变为个人所有或使用。1.2会计造假的类型
目前,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二是虚增负债,隐瞒利润。前者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后者主要是私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这类企业不注重业绩,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少接收政府有关部门的摊派。
1.2.1.资产虚增
(1)费用资产化
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成本或期间费用。但有的企业却将部分应该计入当期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类会计科目,使得企业当期损益不实;有的企业待摊费用不及时足额摊销,而是长期挂账,将本属于期间费用的支出列作资产。企业通过将费用资产化,虚增了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2)存货不实
有些企业积压多年的货物,或已经淘汰过时应当报废的物资不做账务处理,或存货的现实价格(或可变现价格)已明显低于账面历史成本价值却仍按历史成本挂在存货账上,存货价值不实,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谨慎性原则,虚增了企业存货价值。
(3)固定资产价值虚假
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不实主要表现在折旧不足、技术进步后造成的无形损耗不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计、已毁损及不可用或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处置等,虚增(减)企业资产。
(4)递延及无形资产摊销不足
递延及无形资产应当按时足额摊销,已经淘汰过时的无形资产不应当再挂无形资产账而应当将摊余价值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损益。而许多企业对已经没有使有价值或已经不可能再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不做相应的财务处理,却仍然作为资产列账,虚增了企业资产。
1.2.2.负债不实
(1)应付款项高估
许多企业的应付款项不及时或每年与往来单位核对确认清理,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应退未退、应付未付款项普遍存在,三年以上的应付款项(不包括长期应付款项)以及债权人已经不存在的仍挂账的也不少见,企业实际需付债务小于财务账面债务,企业应付款项高估。
(2)预提费用不实
许多企业为了调节当期损益,不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预提费用,而是根据企业调节损益的需求预提,有的企业应提的不提或不应预提及多预提的不及时冲销,致使预提费用会计科目反映不实。
1.2.3.虚报盈亏
(1)多计收入、少计费用
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将未实现的收入作为收入入账,如在服务或工程未提供完毕之前,就确认收入实现;有些企业虚构客户虚开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一些企业对已经发生的支出不计入成本,或在结转成本时不按配比原则,故意少转成本,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及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远远大于实际库存金额;有的企业则将有关费用支出单据压在银行未达账中,利用“未达账项”弄虚作假,调节利润。
(2)少计收入、多计费用
企业为了达到少缴或不缴所得税的目的,将正常的销售特别是一些不需要增值税发票的销售,不按收入确认的条件进行确认,而是长期挂在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中且金额不变;有的企业则采取虚列预提费用,多提多摊费用的方法,达到虚减盈利的目的。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3)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对借入资金需按期计提利息,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应予以资本化。有些企业工程早已完工,仍长期挂账,借款利息仍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财务费用减少,同时又可以少提折旧,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
(4)随意调整报表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如为了增大管理费用,直接在损益中多计管理费用,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时增大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金额,造成表账不符。1.3会计造假的危害
会计造假的危害性很大,具体表现在:
会计造假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个人贪污腐败行为的滋生;使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会计造假最后所导致的结果是国家受损失,少数人中饱私囊。2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 2.1会计造假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毋庸置疑,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2.1.1会计造假。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够遵守职业规范,不能坚持原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2.1.2违法乱纪,牟取私利。某些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诱惑,采取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违法行为,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之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以权谋私,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2.1.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
2.2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表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主观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对遵守职业道德没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客观上,一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弄虚作假、哄骗欺诈、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一些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使部分会计人员心理失衡,也参与到弄虚作假的行列中。二是受执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具体的惩治措施,而对坚持原则,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救济制度,使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胁迫,参与会计造假。2.3会计造假的方法
2.3.1假挂账。利用往来科目和结算科目,不结清经济业务而是挂在账上,或者将有关资金款项挂在往来账上,待时机成熟时再记账,进行“缓冲”,达到某些违法目的。
如某企业对准一商户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但经核实对方已经全额支付了货款,而该企业还在每年计提着坏账准备。
2.3.2假结账。这类手法主要是指在结账及编制报表的过程中,通过提前或推迟结账、多加增项或多加减项、结账空转等手法故意多加或多减数据,虚列账面金额,或为了人为地把账做平,而故意调节账面数据,以达到不法目的。
如某企业为了申请银行贷款,财务人员对本企业的账面进行一些“微调”,为了结出目标数字,利用倒轧的方法,虚列利润,从报表入手反过来调整账簿、凭证。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2.3.3假相符。会计凭证和账簿、账证、账实、账表看似相符,但实际上全不相符。
如某企业的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合谋,采用收入现金时账簿金额小于收款凭证金额,付出现金时账簿金额大于付款凭证金额,同时少计或多计相对应会计科目而不破坏会计平衡的手法来达到贪污的目的。另有一些单位账实不符的情况十分突出,有的商品有账无物、有的商品有物无账,有的商品账物不符。某企业仓库保管员将库中的一些物资私自盗卖,而财会账簿上这些物资却依然存在。
2.3.4假支出。通过虚拟会议费、招待费等假支出设置账外账,一些企业采用虚列费用等多种方式,套取资金,另行设账,以用于不法经济活动。主要有账外现金账和银行存款账,即小金库账;账外资产账;账外经营的收入、成本、利润账等。最常见的是以各种名目将资金套取出来,另行设账户,整个经营活动另设账簿核算,未反映在法定账册内。
2.3.5假科目。财务人员不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将发生业务记入相应会计科目,在记账过程中,不按照记账凭证的内容和要求记账,而是随意改动业务内容,故意使用错误的账户,混淆业务应有的对应关系,以掩饰其意图。
如某集团企业下属分公司年底销售任务未完成,为了实现母公司下达的销售收入目标,要求会计人员将分公司固定资产清理取得的收入“错误”计入销售收入。结果,该分公司完成了母公司要求的收入指标,分公司经理也得到升迁。
2.3.6假事故。有的中小型企业在经营一段时间后,一些账务作假处理已经掩盖不住,马脚即将露出,就有意制造一些所谓的“事故”,造成账簿不慎被毁的假象,以达到掩盖不法行为的目的。
如某税务机关决定对一企业进行检查时,该企业却发生了失窃事件,保险柜和账簿全部被偷,给检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2.3.7假收入。这类现象主要指财会人员有意隐瞒收入,对收入不记账,使账面收入小于实际收入。主要手段有:(1)对于收取罚没款、上收管理费和保险公司赔款等,不记入收入账;(2)对于业务购销中的现金回扣和银行存款,按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伺机挪用或侵吞;(3)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特别是出售废旧物资时,采取少计价款、不开发票、不入账等方式直接侵吞。
3、审计时应采取的对策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针对会计造假的不同方法应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
第一,存货不真实的审计方法
督促被审计单位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会计核算,做好存货基础工作;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严格履行存货监盘程序。试试监盘前充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做好具有可操作性的详尽计划;尽可能安排在被审计单位组织年终盘点时进行监盘工作,以减少工作和时间性差异;实施监盘时,不仅要核对存货数量,还要关注其质量状况。
第二,虚构销售,虚列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
一是检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对照企业的销售量看是否出现销售总量大于生产能力的异常情况;二是检查企业年末、季末的销售合同和发货凭证、出库记录等原始凭证,看其有无出库凭证,其手续是否完整,是否有异常情况;三是对客户单位发询证函进行函证,向销售部门索取客户明细台账和对账单,将之与财务上提供的客户欠款明细表进行核对,以确认对方单位是否欠款。
第三,少转成本,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
少转销售成本会导致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远远大于实际库存金额。对这种造假手段的审计方法,一是检查其成本结转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的原则;二是通过计价测试,看企业的期末存货单价是否异常;三是通过抽查盘点,对企业实际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账面存货的数量和金额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差异。
第四,销售收入不入账,做其他应付款或预收账款而隐瞒利润的审计方法
对此在审计中应采取的对策:一是检查进货数量及期末库存数量并与账面数量进行核对,看是否有异常;二是抽查原始凭证,看其人账依据是否合理、充分;三是对一些金额较大并长期不动的预收账款进行函证,以便对其真实情况进行确认。
第五,当期费用不计入损益,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
企业将当期发生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虚列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中,不计人损益。对此,审计时主要检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其他应收款”的列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按收益期限进行摊销。
第六,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操纵利润的审计方法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一是要检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及净值是否与使用年限相适应,如有些企业的房屋建筑物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限,而账面反映的净值还有相当大的数额;二是要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是否有随意改变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行为。
第七,通过变更投资核算方法进行利润操纵的审计方法
在被投资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将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一方面可以虚增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却无须为这些增加的利润缴纳所得税。对这种造假手段的审计对策是检查投资企业的股权占被投资企业的股权百分比,按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占被投资企业25%以上的股权时方可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
第八,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虚增在建工程支出,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将无力消化的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虚列在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支出中。对此,审计时要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核查企业的在建工程是否达到可使用状态,以此来判定借款费用的处理是否正确。
第九,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首先对资产市场进行调查,并与企业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看有无异常资产;其次检查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如有证据表明计提了用于调节利润的减值准备,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不应增加当年利润。
4会计造假的审计建议
第一,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审计管理会计制度。根据《会计法》,国家财政部门主管中央和地方会计工作,但限于人力,各级财政部门很难控制好本地区的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在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会计检察处(科),其职责:一是检查、评估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对违反会计法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由会计检察部门代表国家作为公诉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否则以渎职罪论处。
第二,明确会计责任,单位负责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责任,分散风险。《会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不是单位负责人自己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必须是通过有关制度委托、授权、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章办事。单位负责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责任,即使确实没有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造假,也应承担用人不当、管理不严之责,接受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理论界与实务界紧密配合,建立会计信息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定性上很难把握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因而很难给违规者以恰当的处罚。
第四,严惩不能诚信履职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被誉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理应依据法规和职业道德,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作出独立、客观、公正的判断。但在注册会计师队伍中少数人见利忘义,与被审计单位“合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坚持“乱世用重典”原则,对不能诚信履职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严厉惩罚。通过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来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发布。
会计造假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将来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人们无需大惊小怪,惟有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加大经济监督力度,完善经济监督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结束语
会计造假问题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探讨,但一直未能完全解决。可见,这不仅仅是会计本身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
一、两种措施,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从宏观方面讲,要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从微观角度看,应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等。总之,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不能单纯就会计论会计;它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致谢
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三个春秋,点点滴滴无不让我感怀留恋,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申一飞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为我指点迷津。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的榜样;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令我受益匪浅,一生受用。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她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舞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快乐的学习生活。
感谢郑州科技学院,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在这里的每分每秒我会永远牢记在心。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会计研究.2000.5 2.张云.浅析会计目标及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财会月刊.3.李尚荣.会计信息呼唤去伪存真—评美国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事件.中国证券报 4.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5.孙续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若干问题研究.会计研究.6.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7.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会计研究.2002.4 8.沈烈.浅析会计控制的几个问题.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会计造假的常用技俩及其审计方法
9.何建国等.会计舞弊的经济博弈思考.经济师.2001.8 10.谭劲松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11.张炎兴.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会计研究.2001.8 12.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会计研究 13.杨昌宗.会计信息揭示的博弈论分析.财会月刊.2001.22 14.范钦韶;;完善会计监管 防范会计造假[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15.孙织宇;;强化医院会计监督,杜绝财务造假[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16.廖新亚;;浅议会计造假的成因和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17.何燕仪;;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商业经济;2011年15期 18.李霞;;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19.但成蓉;;有效遏制会计造假,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J];金融经济;2005年10期
20.孙万欣;陈金龙;;会计造假博弈分析综述[J];财会月刊;2011年18期 21.彭建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