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库差错事故处理细则(2015年)
血库差错事故处理细则
为了加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任务顺利完成,制定本制度。
1.差错事故的认定
(1)一般差错:血型鉴定错误、漏报、错报、误报检测结果,但在复核时就已经发现,未引起不良后果。罚款50.00元
(2)严重差错
1)错发血液并已发给临床或已给患者输入,未发生严重反应,罚款500.00元;
2)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将污染血液发给临床或已输入患者体内但未引起严重反应,罚款500.00元;
3)误将过期血已发给临床或用于患者未发生严重反应。500.00元(3)事故
1)
错发血液已输入患者体内发生严重反应,并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
2)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污染血已用于患者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
3)事故的认定、性质、等级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2.报告及处理办法
(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指定专人负责差错事故登记,每月在月报表中如实填写;(2)凡发生差错事故均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凡属严重差错,科室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部门;
(3)差错发生后,科室领导及相关人员应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迅速处理,防止差错发展为事故;
(4)事故发生后,科室领导或事故责任者(包括在场者)必须立即协同临床科室处理,竭尽全力减轻事故所导致的危害,同时先口头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5)差错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于3天内提交书面分析材料,说明事故经过,分析原因及教训。科主任(负责人)应于1周内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主管部门。
宜宾县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血库
2015年1月1日
第二篇:差错事故处理预案
检验科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
二、编制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所有组室。
四、组织机构
(一)人员构成:
组长:田永丽
副组长:李阳,段弘 张建强 凌海峰
成员:何斌
兰宁
王元霞
李建雄
邓小英
董敖渤
贾姝洁
段立志
刘晶
(二)工作职责 1协调和处理工作,2组织科室人员加强学习,增强预防意识。
五、应急处置程序
(一)原则
各组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预防措施
1、各种检验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检验设备共享的原则,医教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2、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3、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加强对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等。
5、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检查。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6、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7、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己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8、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9、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本科室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1小时内内出具结果(个别检查项目除外)。
(三)差错、事故认定原则
1.事故: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科内如此类事件发生、按国家和医院内相关规定处理。
2.差错:由于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造成需重新采集标本或因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影响临床及时治疗的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差错按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两类。一般差错:
A不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血液标本管在离心时破损或工作中,损坏标本,影 响检验者。
B漏做、错做一般标本的检验项目,错编试管号码、写错姓名、采错标本、写错检验结果并已发到病房或患者手中者。(未发生,如在科室内自己发现不在其内,但如其他人发现,则给予发现者表扬。)
C由于计算错误,报告已发出而无法挽回者。
D工作前不检查试剂,因试剂过期、失效、变质造成结果不准确者。E其他不属于严重差错和事故的差错者。严重差错:
A因责任心不强,丢失或损坏重要标本。如脑脊液、心包积液、骨髓等标本以致造成不能检查者。
B重要标本漏查或错查项目,标本已处理,造成重新采集标本者。
C血型定错或交叉配血错误,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为造成严重后果者。D重危、抢救病员的检验标本,因无权拖迟结果报告时间而影响抢救治疗者。E仪器保管不当,遭受损坏而影响检验工作正常进行者。
F采集标本和处理标本时因未严格消毒,造成病员感染或污染环境者。
(四)处置流程
1.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需立即通知科室主任,同时报告院医政管理人员,白天为院医务科,夜间为院总值班人员,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保存好患者的标本。
2.由医务科组织科室负责人查找原因。
3.科室主任与医务科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指定专人进行病情解释。4.确定科室负责人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它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参与处理。
5.医务科结合情况,是否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内容。6.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在职能部门人员、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院保管。7.如患者死亡,应动员家属进行尸解,并在病历中记录。8.如患者需转科治疗,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
9.当事科室须在24h内就事实经过写出书面报告,同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上报医务科。
10.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减免患者住院费用。
六、应急预案落实措施
发生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后,科室马上启动此应急预案,员按预案相关措施
进行处理,并对资料进行了保存,进行追踪监测。
第三篇:医疗差错事故处理程序
规范医疗差错(事故)的重点措施
一、防范措施
1.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执行医疗护理行为,质量监控。
2.责任到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3.规范医疗行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4.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常规,操作常规。
5.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向患者本人或家属说明患者诊疗情况和可能发生的结果,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
6.病重、病危患者应由科主任主持诊疗工作,并向医务科报告,必要时有医务科负责协调工作,包括外请会诊或转院。
7.发现医疗差错或事故倾向,应及时有效地制止事态的扩展,做好善后补救工作,并向医务科书面报告,必要时由医务科会同科主任参与调查、处理工作。
8.对医疗纠纷,先由主治医师负责接待,及时化解矛盾,并向科主任书面报告。如协调有难度,应逐级调查处理,程序为主治医师→科主任→医务科→院务委员会。
9.院办室或医务科接待投诉、来信、来访、工作,负责调查、协调、处理、解释、咨询工作。
医疗差错事故处理程序
1.执行部门:医务科或院务委员会。
2.要求相关科室负责人提交书面报告及相关材料。
3.事件发生(接报告后)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阻止损害后果扩大,协助接待家属,妥善做好处理工作。
4.进行调查、核实,召集相关人员分析、讨论,明确性质,提出整改措施。
5.指导家属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进行(鉴定、调解、法院),参与调查工作。
6.制定或修改相关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7.在医务人员中举一反三,展开讨论,吸取教训,强化环节教育,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8.根据医疗事故(事件)的性质、轻重,对相关科室负责人,责任人提出处罚意见,提交院务委员会讨论。
9.对隐瞒不报,造成后果或补救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科室负责人,责任人提出加重处罚意见,提交院务委员会讨论。
第四篇:差错事故处理的通报
差错事故处理通报
各科室:
XX同志在为患者换药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将病人的药物换错,幸未造成严重后果。事件发生后,该科室即对事件进行了内部处理,积极取得了患者的谅解并主动上报。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原则,医院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核实。为严肃纪律,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根据医院相关规定,经院支部、院委会研究决定,给予相关科室及当事人以下处理:
一、对XX科提出全院通报批评,科主任、护士长写出书面检查。并责令其立即开展科室内部质量整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二、对XX同志本人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并处罚款100元,要求其写出深刻的书面检讨 各科室应以此为鉴,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查摆本科是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在医务人员中举一反三,展开讨论,吸取教训,强化环节教育,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XX医院
二〇一X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五篇:县广电局事故差错处理制度
**县广播电视局事故、差错处理制度
1、凡因工作失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仪器、财产受到损坏、报废、人员伤害,视其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分别列为差错或事故。
2、凡发生错转、错播、迟播、停播等现象均应作为事故处理。
3、事故或差错发生后,应及时报告领导或有关部门,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和影响。
4、对每起事故或差错,有关领导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勘察现场实事求是地进行定性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制订对策,同时做好登记报告工作。
5、在处理责任事故或差错时,应以教育为主,使犯错误的人从中吸取教训,增强责任心,做好工作,要按事故情节,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情况给予适当处理,情节严重者给以必要的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