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概要

时间:2019-05-15 01:5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概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概要》。

第一篇: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概要

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

为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维护正常的建设用地管理秩序,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5]166号)和省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5]12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5]166号)精神,贯彻严而又严的土地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组织领导 这次清理整顿活动,在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市国土资源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集中清理整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清查组、处理意见组、完善手续组三个工作组。清查组主要负责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清查摸底,制作调查材料。处理意见组负责对全市范围内清查出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拟定处理意见并依法做出处理。完善手续组对已经处理到位、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用地按最高标准缴纳各项规费后,完善用地手续。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清理整顿工作自9月26日开始至12月31日基本结束,按照集中清查、研究处理、完善手续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清查阶段(9月20日至10月20日)各分局对所辖区域的各类农村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对“以租代征”项目用地的性质、面积、时间、用途等情况逐宗查清,形成调查材料并登记造册。各分局将清查登记台账于10月20日前报清查组。

(二)研究处理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对清理出的“以租代征”项目用地,根据其性质、用途,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别拿出处理意见或处理决定,并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三)完善手续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在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后,根据部、省文件要求,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按最高标准收缴有关费用并附具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后,依法补办用地手续。

四、清理整顿的原则和法律、政策规定 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中要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办事,边清查、边处理、边整改,不走过场,不留后遗症的原则。处理问题的政策规定是:

(一)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受让、租用等方式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各类非农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文件精神,国家允许单位和个人以租用、承包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农林开发或参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治理开发,禁止以征收方式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农用地的,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利用年度计划;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依法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用于农林开发的农民集体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三)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应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依法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处理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必须附具对违法违规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用、耕地开垦费按违法用地期间最高标准支付和缴纳。有关地方要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这次清查整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各分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分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抽调专门人员,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清查和处理工作。

(二)建立清查台账,对清查情况登记造册。要全面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完善好调查材料,对所辖区域范围内“以租代征”建设项目的地类、用途、面积、性质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

(三)坚持边清查边整改。要把清理整顿过程做为一次执法的过程,严厉打击顶风而上、“以租代征”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所有在建项目,凡是没有合法用地手续的,一律先下停工通知;对继续施工的一律查封设备或强行拆除。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分局、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明确责任。要积极发挥国土资源所的作用,自下而上全面彻底地清查处理到位。要严格标准、严格纪律、不弄虚作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第二篇: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工作实施方案

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工作实施方案

为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维护正常的建设用地管理秩序,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5]166号)和省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

〉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5]12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5]166号)精神,贯彻严而又严的土地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组织领导

这次清理整顿活动,在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市国土资源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集中清理整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清查组、处理意见组、完善手续组三个工作组。清查组主要负责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清查摸底,制作调查材料。处理意见组负责对全市范围内清查出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拟定处理意见并依法做出处理。完善手续组对已经处理到位、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用地按最高标准缴纳各项规费后,完善用地手续。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清理整顿工作自9月26日开始至12月31日基本结束,按照集中清查、研究处理、完善手续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清查阶段(9月20日至10月20日)

各分局对所辖区域的各类农村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对“以租代征”项目用地的性质、面积、时间、用途等情况逐宗查清,形成调查材料并登记造册。各分局将清查登记台账于10月20日前报清查组。

(二)研究处理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

对清理出的“以租代征”项目用地,根据其性质、用途,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别拿出处理意见或处理决定,并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三)完善手续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

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在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后,根据部、省文件要求,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按最高标准收缴有关费用并附具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后,依法补办用地手续。

四、清理整顿的原则和法律、政策规定

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中要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办事,边清查、边处理、边整改,不走过场,不留后遗症的原则。处理问题的政策规定是:

(一)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受让、租用等方式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各类非农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文件精神,国家允许单位和个人以租用、承包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农林开发或参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治理开发,禁止以征收方式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农用地的,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利用计划;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依法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用于农林开发的农民集体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三)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应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依法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处理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必须附具对违法违规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用、耕地开垦费按违法用地期间最高标准支付和缴纳。有关地方要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五、几点要求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这次清查整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各分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分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抽调专门人员,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清查和处理工作。

(二)建立清查台账,对清查情况登记造册。要全面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完善好调

查材料,对所辖区域范围内“以租代征”建设项目的地类、用途、面积、性质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

(三)坚持边清查边整改。要把清理整顿过程做为一次执法的过程,严厉打击顶风而上、“以租代征”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所有在建项目,凡是没有合法用地手续的,一律先下停工通知;对继续施工的一律查封设备或强行拆除。

(四)明确责

任,狠抓落实。各分局、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明确责任。要积极发挥国土资源所的作用,自下而上全面彻底地清查处理到位。要严格标准、严格纪律、不弄虚作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附: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办公室成员名单

第三篇: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范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2005)

国土资发[2005]1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

近两年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深入开展以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园区为重点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有效地遏止了一些地方乱征滥占农民集体土地的势头。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及缴纳有关税费,“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干扰了建设用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为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受让、租用等方式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各类非农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允许单位和个人以租用、承包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农林开发或参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治理开发,禁止以征收方式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农用地的,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依法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用于农林开发的农民集体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二、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应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处理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必须附具对违法违规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用、耕地开垦费按违法用地期间最高标准支付和缴纳。有关地方要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进一步规范有关改革试点工作

当前,我部和一些省(区、市)正在进行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和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根据部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两项试点只限定在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必须根据批复的试点方案内容开展试点工作。以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的,必须是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必须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同意;必须按规定签订流转合同,报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有关改革试点工作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同时要把握方向、循序渐进。试点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部,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

上述要求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部。部将结合有关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环保违法违规企业清理整顿政策解读讲义

环保违法违规企业清理整顿政策解读讲稿

各位领导、企业负责人,上(下)午好,下面我就环保最新政策及补办环保手续的各项要求来为大家作一个讲解,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企业为什么要办理环保手续及法律依据,企业需要办理的环保手续;

二、最新环保法律法规的解读,第三点也是我要讲的重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国家、省市各级对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的工作政策,及肇庆市对环保违法违规企业的清理整顿具体方案,及企业如何完善环保手续,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也大都属于整顿的范围,这一点我将做为一个重点来为大家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企业需要办理的环保手续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我们常说的“环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就是我们所说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都是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基本上属于编制报告书和报告表的类别,具体编哪一种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来确定,环评报告需要由具备环评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编制,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才可以开工建设,建设完成经环保主管部门验收通过后才可以正式生产。环评文件未经审批就开工建设,或环批通过审批未经验收就投产的,就是我们说的“未批先建”或“未验先投”,都属于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也是在座各位所关注的问题,下面第二点,我就对最近出台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对于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处罚力度上的变化和最新的要求做进一步的解读。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相对于旧环保法对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有了更严厉的规定,我摘主要的念一下:

新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从以上条文分析,新环保法的诸多条文都较旧法更为严苛,从企业角度来理解,尤其从违法违规处理的力度来看,环评未批的要被责令停建、罚款,甚至拆除设备,恢复原状;环保部门有权责令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企业停业、关闭;罚款金额更高,对拒不改正的按日连续处罚;未批环评被责令停建,或未取得排污许可证违法排污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或暗管、渗井、渗坑等排污的等情况,对企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这些处罚是旧法里没有的或比旧法里处罚更重。

自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再次明确“未批”不得“先建”,未批先建罚款原来最高为二十万元,改为总投资额的1%至5%,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新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也会在近期内正式颁布,届时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具体的处理规定也会更加严厉。以上讲的是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对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政策,可以看出较之前更为严厉,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新《环评法》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接连进行,“限产停产”、“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办法陆续推出,均对“未批先建”等项目提出严厉的处理要求。但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尚还遗留着一批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针对这一现状,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也已出台相应的清理整顿政策,也是我开头时提的第三点,在此要重点解读的。

针对存在的环保违法违规企业的历史现状,国家层面、广东省层面、肇庆市层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历史环保违法违规企业的清理整顿问题,从2015年9月国家转发最早开展环保违法违规企业清理整顿工作的山东省工作方案,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开展环保违法违规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到广东省环保厅答复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已建成项目完善环保手续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再到肇庆市发布具体的环保违法违规企业清理整顿工作政策,分成三步,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市级,已经形成了一致的清理整顿政策。

从国家级层面看,201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明确要求各地要于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务。2015年3月,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环办函[2015]389号),要求对环评违法项目进一步追究责任,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严格依法对存在“未批先建”“擅自实施重大变动”等环评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实施行政处罚。对新发现的环评违法项目不及时予以查处的,对按规定应当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的环评违法项目不移送的,对未实施行政处罚、未按要求整改到位、未按规定追究责任的环评违法项目通过环评审批或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应当依纪依规追究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责任。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办函[2015]1426号文件转发了《山东省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借鉴,要求各地对历史遗留的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并后续出台多项政策,加快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016年5月,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6〕46号),要求清理结果于2016年11月30日前在省级环保部门网站公开。这是国家级层面对环保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完善环保手续的政策。

从省级层面看,广东省环保厅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完善环保手续有关问题的复函》(粤环函〔2015〕1348号)答复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已建成项目完善环保手续有关问题的请示》(肇环报〔2015〕 82号),要求肇庆市环保局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属地负责、分类整治”的原则,稳妥有序开展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以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时间为界线,2015年1月1日之前的建设项目,依法取缔一批、整治一批、验收备案一批,2015年1月1日之后的项目,按新环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清理整顿工作要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这是省一级层面对环保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顿, 完善环保手续的政策规定。2016年6月,广东省环保厅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征求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处理意见的函》(粤环商〔2016〕465号),对环境违法行为发生于2015年1月1日前的省级以上权限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全省共清理出338个省级以上权限(含环保部权限1项)“未批先建”项目,初步判定淘汰关闭类有73个项目、整顿规范类有248个项目(含环保部权限1项)、完善备案类有17个项目,省级以上权限的未批先建项目已基本清理完成。

从肇庆市地方层面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政策来看,根据国家及省级对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的政策要求,今年初肇庆市发布了《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肇环函[2016]28号),针对这一通知要求,肇庆市环保局发布了《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落实<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肇环办[2016]15号文),规定了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具体工作方案,按照《通知》要求,要确保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任务,清理整治实行“分类处理”的原则,针对环保违法违规项目的不同类型,考虑不同项目的性质、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实际,实行补办一批、备案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整顿对象、适用措施以2015年1月1日为界线分情况进行区分。“未批先建”项目,是指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的建设项目(包含已建成项目和未建成项目);而“未验先投”项目,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经取得环评批复文件、但超期试生产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而2015年1月1日后产生的违法违规项目不纳入本次清理整顿范围,将一律按照新《环保法》的第六十一条进行处理,即“责令其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其恢复原状”。

就是说整治的主体思路是补办一批、备案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进行分类处理,2015年1月1日前的建设项目,主要实施备案、整治、淘汰的工作方案,2015年1月1日后的建设项目,按照新的《环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也就是说,2015年1月1日前的企业,有专门的清理整顿政策,解决历史环保手续缺失的问题,这个政策最迟延续到2016年底,超出这个期限,就要按照新的《环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厉的违法违规处理条文进行查处。符合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按照备案流程进行备案,目前达不到规划、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经过规划调整、产业升级、环保改造后可以达到要求的项目,整顿完成后进行备案,整治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实行淘汰关停。符合备案条件的企业,跟据分级受理条件,确定省批、市批还是县批,由相应级别的环保主管部门受理,之后跟据编制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类型进行分类备案。

在座的各位代表的企业大都属于整治的范围,也就是说目前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设施等方面还未能达到环保的要求,还需要整治达到要求后才能走备案的程序,整治企业需要委托环评单位开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估,针对环保部门的整改要求和评估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环保改进计划,并保证按期完成改进工作,并向环保部门报送项目整改报告,环保部门核查已完成整改的,按照备案类项目完善手续,对于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按照取缔类项目处理。

下面我介绍一下备案的流程,符合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完成污染防治设施整改整顿的企业,按照市批或县批的分级受理要求,向市环保局或分局递交备案文件进行备案。

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大小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分两种类型进行“备案”。1.开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估后进行备案。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编制《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告书类)》(编制参考提纲见附件2),并经专家技术评估;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编制《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告表类)》(编制参考提纲见附件3)。

建设单位向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递交《建设项目环保备案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附件5),并附上《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承诺函及其他相关支撑材料。经有权限的环保部门现场核查后,认为符合环保有关要求的,出具备案意见,并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

2.直接备案。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环保备案自查报告》,报告应包括项目内容及规模(含原辅材料、主要设施与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周围环境简况、产排污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等内容。建设单位向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递交《申请表》、《环保备案自查报告》、承诺函及其他相关支撑材料,经有权限的环保部门现场核查后,认为符合环保有关要求的,予以“备案”,并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

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基本上属于原来要做报告书或报告表的,按照清理整顿的政策,原来要做报告书的现在编制《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告书类)》,原来要做报告表的现在编制《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告表类)》,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需要委托有资质的环评机构来编制,企业按照要求整改完成,现状环境影响评估达到环保要求后,递交《建设项目环保备案申请表》、《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保承诺函和其他要求的材料后,环保局会组织现场核查,现场核查通过的,环保部门会出具备案意见,直接发放排污许可证,完成环评备案手续,纳入正常的环境监管,具备环保合法的身份。相当于环评和验收一次性完成。

这次的清理整顿政策,是生产企业规范完善各项环保手续的一个机遇,政策上出于尊重历史的原则,相当于是对历史环保违法违规企业专门开设的一个临时窗口,环保部门也是希望这些企业能这个窗口时间内,抓紧将环保的遗留问题解决掉,以此在环保上拥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这个政策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地市的层面来看,最迟的时限都是2016年底,已经是没有办理环评手续的企业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这个缓冲的期限内还没有完善环评手续达到环保要求的,时限过后可能再没有缓冲的机会了,从政策上来看就要被取缔,或是因为环保身份不合法而面临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更加严厉的处罚。这个政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整顿类的企业需要抓紧时间委托环评单位进行环境现状评估,落实整改,完成备案,以此取得环保的合法身份。我讲的主要就是这些,谢谢各位。

都欣 2016.8.10

第五篇:白水镇违法占地清理整顿行动方案

白水镇贯彻落实

全县违法占用林地专项整治行动

方 案

我镇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林业基础,在给我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农民擅自毁林开荒,破坏林业资源,给我镇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加大整治毁林开荒力度,保护林业资源,对于我镇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镇林业资源及毁林开荒现状

目前,我镇有林地面积共11.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3%,森林覆盖率为28.7%。

近年来,受短期利益诱惑,一些农民私自毁林开荒,部分村小组较为突出。据初步掌握,截止目前,全镇约有上百亩林地被毁,全镇部分村委会都有毁林开荒行为,较为严重的有2个村委会3个村民小组,其余10个村委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毁林开荒现象。

二、近年来我镇对违法占用林地的整治办法

近年来我镇对毁林开荒 开展了一些清理工作,收回了部分林地,但由于天气连年干旱及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影响,造林后又被复耕,几年来,所采取的清理办法是:

1、①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宣传清理整顿毁林开荒。

点、面积以及造成的损失等基本情况,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摸底排查情况和《白水镇违法占用林地摸底排查情况调查表》于7月31日前上报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林业站)。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集中整治(2012年8月1日至10月30日)

在摸清掌握违法占用林地情况的基础上,各村委会要制定相应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影响较大的林业行政和刑事案件,积极邀请执法部门介入,力争快侦、快破、快捕、快诉一批典型案件,依法从快打击处理一批积案,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各村委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于8月8日上报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整改提高(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25日)

各村委会要本着“查缺补漏”的工作原则,对第一、二阶段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切实组织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在清理打击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对涉案林地限期恢复造林,切实遏制林地非法流失,依法保护好森林资源。各村委会工作总结于12月15日前上报镇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措施及建议

1、党政联系领导对联系的村委会既要安排布置,又要督

4、建议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保护林业资源工作落实到实处,出现问题要逐层追究,严格奖惩。实行重点时段打击制度,特别是清晨、傍晚,节假日、公休日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较集中时段,要加强巡逻巡查。

5、建议建立林业资源保护举报奖励机制,对乱砍滥伐、侵占林地、森林火灾等提供信息或线索的举报人员进行重奖,对所举报线索一经查实,及时对举报人进行奖励200元。

6、建议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得好、取得实效的5个村小组进行奖励,每个村小组奖励2000元。

下载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策划方案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