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1: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

第一篇: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

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

邓宗华 杨菊香(鄂州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鄂州

436000)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6月份腹部清洁手术1503例,均为女性,年龄20岁-56岁,平均28岁,发生伤口感染2例;2011年7—12月份,腹部清洁手术2001例,均为女性,年龄19—61岁,平均28岁,无伤口感染;与上半年相比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下半年采取干预措施,强化术者手的消毒规范。

1.2感染病例:

病例一:王某,女,45岁,子宫肌瘤,2011年5月27日作子宫全切术,术后第七天发现伤口深部化脓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全愈出院。

病例二:吕某,女,23岁,2011年6月6日作剖宫手术,术后14天伤口深部化脓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全愈出院。

1.3调查结果:

1.3.1 伤口为金葡菌感染;及时抽吸伤口深部的脓液送检,培养为金葡菌。

1.3.2 回顾性调查:当时手术医生、护士手指表面的采样检测结果,四人有一人不合格,检出致病菌金葡菌,术中使用的消毒液、手术器械均为合格。

1.3.3 外科手消毒不规范:跟踪监测手术者洗手程序,发现有的医生洗手时。简化洗手程序;缩短洗手消毒时间,先用消毒液涂擦双手及前臂,立即用清水冲净,再用无菌小手巾擦干,然后涂擦消毒液,整个过程不足3min,没有刷洗手、臂。消毒液擦拭时间不足。

1.3.4 手术医生接连进行下一手术时,没有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1.4 采取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4.1 针对性培训:立即召集手术室人员、手术科室主任、医生进行外科手消毒的重要性及规范的培训与考核。

1.4.2 督促监测:不定时对术前手术医生手指表面进行抽样监测,监测不合格者给予经济处罚,2011年7-12月份共采手术者手指表面样品36件,经检验,合格36件。

结果

2011年1-6月份手术室共做I类切口手术1503例,伤口感染2例;

2011年7-12月份手术室共做I类切口手术2001例,无伤口感染。

讨论

病例一:为无菌手术切口,切口术后第七天深部化脓感染,调查结果与当时手术医生手带菌有关,检出了致病菌金葡菌,原因是手术医生手外科消毒不规范,没有按程序刷洗。刷洗过程中可清除90%以上的细菌,有的医生有一种误区,误认为新型的高效手消毒液可取代刷洗过程,新型的消毒液只能替代传统的消毒液,但不能取代外科洗手的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章节中外科手消毒规定:消毒液刷洗手、臂法:在流水肥皂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消毒剂约5ml涂抹手、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刷,注意指甲沟、指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约2min,无菌水冲洗,换无菌刷子蘸消毒液约5ml刷手、臂2min后待干或取无菌擦手巾擦干。先刷洗后消毒手、臂法:刷洗手、臂:取无菌刷蘸肥皂液,按一定顺序无遗漏地刷洗三遍,共约10min。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至上臂下l/2段,每遍3min,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问、腕部。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完用流水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完用无菌小毛巾同手向肘部擦干。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刷洗。消毒手、臂擦拭法: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毕.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将主要成份为洗必泰一醇(异丙醇或乙醇)速效消毒液3ml涂擦于手和前臂,过1min左右即干,然后戴上灭菌手套。接连进行下一手术时,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病例二:调查结果为接受连台手术的产妇,手术医生连续进行手术前,只是脱下洗手套,手在流水下冲洗一遍擦干涂擦速效消毒液于手和前臂。没有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实践说明:新型的高效消毒剂的使用只取代传统的浸泡法消毒手,不能取代刷洗程序,为保障手术病人安全,防止伤口感染,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规范是关键。强化手术医生手的消毒规范,严格刷洗,可控制I类手术切口的感染。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二篇: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张慧

摘要: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应从各环节积极预防及处理剖宫产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做为剖宫产的一个并发症也随之上升,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随着无菌技术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腹壁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肥胖

肥胖患者切口感染率可达13.5%[1]。因皮下脂肪过厚影响手术术野的暴露和操作,难以避免缝合缺陷,容易导致脂肪液化、坏死和渗血等,使切口愈合延迟导致感染。因此,对肥胖患者多选择下腹沿脂肪横褶行横切口,此处脂肪层较腹壁其它处薄,有利于愈合;缝合脂肪层时避免多次操作,钳夹脂肪破坏脂肪细胞,造成脂肪液化。合并糖尿病的孕妇术前应控制好血糖。

1.1.2营养不良

围手术期所需较大量的蛋白质;此外,贫血也是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如果是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中重度贫血,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输红细胞悬液和白蛋白。

1.1.3 绒毛膜羊膜炎

宫腔内感染也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产程过长,胎膜早破时间过长,阴道检查次数多相应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1.2 医源性因素

1.2.1 消毒

手术间应减少人员进入、流动,加强手术室空气管理。手术人员严格进行外科消毒。术前充分清洁手术区皮肤,消毒要达到消毒范围,用碘复合剂,消毒三遍。

1.2.2 手术技巧与手术时间

纵切口感染多于横切口,缝合方法直接影响到切口的愈合。缝合过紧影响血运,过松会造成死腔。Chelmow等[2]对剖宫产皮下缝合与切口愈后进行系统评估,887例皮下脂肪>2cm的患者,切口裂开及切口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切口异物也可能造成切口感染,如缝线,坏死组织,缝合材料。剖宫产手术中由于羊水,胎脂等异物接触腹壁切口,需特别注意保护及彻底清洗切口。手术时间过长也可能影响到切口的愈合故手术人员应有顺进行,缩短手术时间。

1.2.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正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切口感染,Constantine等[3]对预防性抗生素的给药时机进行分析发现,与断脐后使用抗生素相比,手术开始前使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产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包括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1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

切口出现感染时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术后体温一般高于38度,切口处扪及硬块,触痛,可有波动感。2.2 切口感染的处理

2.2.1 早期感染

剖宫产术后第二天检查切口情况,如有红肿现象,可用95%的酒精冰敷,每天敷2~3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可以减轻局部炎症。若发现脓性分泌物则表示已有感染,应及时拆除缝线,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2.2.2 已形成脓肿的处理

及早拆除缝线,扩大创口,充分引流,同时注意有无窦道,可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注意清除切口周围的腐烂组织,换药后切口填塞碘伏纱条,防止切口表面愈合。此外,特别注意清除扩创内的所有异物,包括线头,可吸收线。如果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后,必要时可行二期缝合。

参 考 文 献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2] Chelmow D,Rodriguez EJ ,Sabatini MM.Suture closure of subcutanous fat and wound disruption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a metaanalysis[J].Obstet Gynecol,2004,103(5):974-908.[3] Costantine MM.Rahman M,Ghulmiyah L,et al.Timing of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s for cesarean delivery:a metaanalysis[J].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3):301.el-6.

第三篇:42 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防治

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防治

何光林 王 波 夏芝炳

(四川省万源市罗文中心卫生院 普外科 6 3 6 3 5 4)

【中图分类号】R 7 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 7-8 2 31(20 11)0 9-1 34 6-0 2

近年来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逐渐增多,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也有增多趋势。分析4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观察对象和内容

我从2000年4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和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病例共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岁,上腹部手术1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12例,胃大部切除3例)、下腹部手术27例(阑尾切除10例,剖宫产术17例),均为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度4.5-11cm。所有病人于术后4-7天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液,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

防治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将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拆除部分缝线,内置盐水纱条,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切口愈合,如切口有大量的渗出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拆除全部缝线,用甲硝唑盐水纱布湿敷每天一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所有病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讨论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术后5-7天大部分病人诉切口有较多渗出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农村基层医院无法做细菌培养)。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于体型肥胖有一定关系,切口血运较差,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其次切口暴露时间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根据切口愈合的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渗液少,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剪去1-2根缝线,内置盐水纱条引流,通过多次换药切口顺利愈合,不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用甲硝唑盐水纱布湿敷,待新鲜肉芽组织行二期缝合缩短愈合时间。

建议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缝合腹膜和切口大量用生理盐水冲洗,将已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打结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液化物,48小时后拔除引流片。少数肥胖病人,术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出液,尽量避免切口脂肪液化。作者简介

何光林,男,1955年12月,四川省达州市卫生学院,四川省万源市罗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治医生,普外科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四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

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500例腹部手术产妇,依据是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各12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153

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护理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方面,而是更加全面的、完整的、细节性的护理工作逐渐得到开展[1,2]。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引入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现对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2500例产妇进行观察分析,拟探讨优质护理对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2014年1月~2015年1月2500例腹部手术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各12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6.1±5.4)岁,体质量指数(BMI)20~24 kg/m2,平均BMI(21.6±1.1)kg/m2;麻醉风险评分(ASA)Ⅰ级650例,Ⅱ级600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7.7±5.9)岁,BMI 20~25 kg/m2,平均BMI(20.7±1.2)kg/m2;ASAⅠ级710例,Ⅱ级540例。两组腹部手术均为剖宫产手术。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有效的配合和出院指导[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措施,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加强产妇术前心理指导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缓解产妇的负性心理情绪,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②术中护理:腹部手术过程中不仅需要向产妇及家属交代手术方式,同时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提供舒适性护理配合和人性的护理措施,进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手术[4]。③术后护理:主要是加强产妇术后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提高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加强生活、饮食习惯的指导,做好腹部手术产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小结

手术属于应激源,会引起产妇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剧烈的应激性反应,从而对产妇的神经、循环、内分泌系统等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进而对产妇的手术、麻醉造成不良影响。优质护理是一种以现代护理价值观作为指导,以产妇为中心,以手术室护理程序作为框架,针对手术产妇术前、术中、术后的生理、心理变化,结合社会、精神、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制定的一种护理措施[5]。优质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阅读产妇的病历,护理人员可以充分的掌握产妇的个人特点,了解围手术期产妇可能潜在的风险性事件,为产妇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进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优质护理还可以向产妇提供手术、麻醉和护理方面的各项信息,提高了产妇对于手术的了解程度,进而提高了产妇的手术应激能力[6,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平,张兰梅,任杰平.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3,27(7):2237-2238.[2] 陈美琴,潘慧英.术前个体化护理访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142-144.[3] 魏革,胡玲,祝发梅.手术产妇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580.[4] 杨继兰,王风云.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吉林医学,2015,36(15):3381-3382.[5] 张春兰,莫佩妙.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吉林医学,2011,32(1):159-160.[6] 张培华.92例普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96-97.[7] 吕芳.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23):128-129.[收稿日期:2015-09-25]

第五篇: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选取年2009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与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并总结处理措施。结果 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表现为脂肪液化(30例,60%)、切口感染(15例,30%)、腹内压升高(5例,10%),原因比例从高到底分别为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及线结反应等。结论 影响妇产科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很多,临床要谨慎查找原因有针对性积极处理,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愈合不良;原因;处理措施

妇产科临床治疗中手术频率较高,因术中患者需要开放腹腔,且操作过程中伴有麻醉、牵拉等刺激,会致使患者术后热量散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肠胃蠕动消失、脂肪液化、腹胀腹痛等问题,引发肠胃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承受痛苦,影响切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康复,造成患者预后下降,这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非常不利[1]。因此,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处理办法,对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患者并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术后伴有切口愈合不良现象,签署同意书,手术方式主要以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和卵巢囊肿剥除术为主,并均在术后1w左右发生切口红肿且有血性分泌物或脓液流出。50例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27.8±5.6)岁,切口长5~13?M,平均长度(7.2±2.4)?M。两组患者在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伤口红肿疼痛现象,手术切口可见脓性分泌物者血象居高不下。

1.2方法 选取临床同类研究文献,大量查阅资料,根据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整理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补充验证,逐一对照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与原因,做好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1.3统计分析 临床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见表1。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表现为脂肪液化(30例,60%)、切口感染(15例,30%)、腹内压升高(5例,10%)。讨论

妇产科治疗经常需要应用手术方式,手术无论大小对于机体来说都会有一定损伤,尤其是腹部手术,患者出血量多,范围大,因手术暴露腹部切口时间较长更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及患者身体的康复,因此,针对较长出现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现象,分析影响愈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是确保患者得以早日康复,恢复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2]。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最典型的几大表现是脂肪液化、切口感染、腹内压升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及线结反应等,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处理措施如下。

切口愈合不良主要分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主要是细菌污染伤口造成抵抗力下降,一般常见的感染细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等为主,由于女性常见手术部位子宫、阴道等存在大量菌群,因而感染几率高,所以术前加强检查、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术后无菌护理是关键,通过加强器械消毒、环境消毒等措施减低感染率,适当应用抗生素,尤其是针对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引发切口愈合不良要做好防范措施[3]。对于术后血象较高者要积极查找原因。术前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非感染性因素诸如营养不良和肥胖引起的切口愈合不良,前者要加强营养,及时营养补充,做好忌口与饮食指导,积极纠正贫血,后者较容易引起脂肪液化现象引发感染,皮下脂肪层肥厚患者更易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切口缝合时要彻底止血,皮下脂肪层有出血或渗血也是切口愈合不良常见的原因。对于有过手术史的患者,术前要询问有否切口愈合不良及其原因,若为线结反应,缝合腹壁皮下脂肪层及皮肤要用丝线全层间断缝合,术后7d拆线。除了要做好切口缝合,避免影响血运,选用合适疗法(微波疗法等)改善液化症状也是有效措施[4]。

临床工作中,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比如肥胖患者,除术中要仔细缝合,更彻底止血,其术后切口状况更要严密观察,对有无渗液情况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更换敷料,选择合适抗生素[5]。如营养不良患者,术前术后做好营养评估,积极纠正贫血,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并根据患者营养状况选择输注血浆、红细胞、人体蛋白等,提升手术耐受,降低感染发生率。术后患者多使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食物。无论是术前术后,无菌操作和定期消毒都是降低患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在专业技能磨练方面要下功夫,更好的缝合伤口,仔细操作,认真总结,仔细分析促使患者伤口更好的愈合,让患者能平顺预期出院,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影响妇产科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很多,临床要谨慎查找原因,实行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让患者能如期出院。

参考文献:

[1]王海平.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10例原因及诊治体会[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10,8(5):29-30.[2]陈怡欢,吴素芳.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l):4 5-47.[3]刘晓敏.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15(11):709-710.[4]于宝茹.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910-2911.[5]朱吉红,张广亮.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8(3):86-87.编辑/苏小梅

下载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例腹部l类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调查及对策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