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燃煤炉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杭州市燃煤炉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对已完成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改造工作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的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常使用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的违法行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保证大气污染物稳定达到杭州市规定的排放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加快燃煤锅炉脱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99号)等相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热电燃煤锅炉及4吨/时(含)以上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含窑炉)(上述热电及工业企业的燃煤锅炉简称炉窑,下同)的单位(包括2010年1月1日后新、改、扩建的炉窑)。
二、污染治理设施要求
本办法所称的炉窑污染治理设施,是指各相关单位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要求建设的炉窑脱硫除尘设施(含控制系统及在线监测系统)及脱硫产生的副产物、废水、废渣、粉尘的处臵设施。
(一)总体要求 1、35吨/时(含)以上炉窑烟气脱硫除尘设施脱硫率应保证在90%以上;35吨/时以下炉窑烟气的脱硫设施必须与除尘设施分开,脱硫率应保证在80%以上。2、35吨/时(含)以上炉窑污染治理设施的寿命在15年以上;35吨/时以下炉窑污染治理设施的寿命在10年以上。
3、炉窑脱硫装臵投运率保证在正常运行时间的95%以上。
4、脱硫产生的副产物必须综合利用,不得造成二次污染;脱硫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等必须妥善处臵,不得造成污染。
5、采用水煤浆技术改造的炉窑应符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等部门关于2008—2010年杭州市水煤浆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57号)要求。
6、新、改、扩建35吨/时(含)以上炉窑,其脱硫除尘设施应由具备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废气)设计乙级以上资质,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有相应投运率95%以上脱硫工程业绩的脱硫公司负责设计、建造。
(二)控制系统要求
1、所有35吨/时(含)以上炉窑脱硫除尘设施必须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或集散控制系统,简称脱硫DCS系统);所有10吨/时(含)以上35吨/时以下炉窑脱硫除尘设施必须安装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简称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
2、对湿法脱硫系统和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DCS或PLC控制系统要记录发电负荷(或锅炉负荷)、烟气温度、烟气流量、增压风机电流和叶片开启度、氧化风机和密封风机电流、脱硫剂输送泵电流、烟气旁路开启度、脱硫岛pH值以及烟气进口和出口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浓度等参数;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和炉内喷钙炉外活化增湿脱硫系统,控制系统要记录自动添加脱硫剂系统输送风机电流以及烟气出口温度、流量、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浓度等参数。在旁路烟道加装的烟气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应记录入控制系统。
3、DCS或PLC控制系统要记录布袋除尘系统的进出口压差、温度参数,要记录电除尘系统的一次、二次电压电流值等参数。
4、DCS或PLC控制系统要确保能随时调阅上述运行参数及趋势曲线并能转化为EXCEL表格。相关参数数据至少在控制系统中保存一年以上。
(三)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 1、35吨/时(含)以上炉窑烟尘排放浓度≤5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m3;35吨/时以下炉窑烟尘排放浓度≤5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400mg/m3。
2、采用水煤浆技术改造的炉窑烟尘排放浓度≤5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300mg/m3。
三、管理要求
(一)运行管理
1、炉窑污染治理设施经168小时运行调试后,企业应配备专业人员,切实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操作管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调试及运行维护的方法。严格按照除尘及脱硫系统操作规程操作,执行内部巡检制度。做到污染治理设施与产生污染物的相应设施同时运转,同等维护,同步记录。确保大气污染物稳定达到本办法规定的排放要求。
2、因炉窑或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维修或炉窑季节性停运,需暂停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企业,必须按照污染治理设施拆除、闲臵审批的要求,提前15个工作日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附件1填写《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停运、拆除、闲臵报批表》。当地环保部门在收到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不予批准的,应说明理由。逾期视为同意。
3、炉窑或污染治理设施因不可预见的故障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停运的,企业可以申请临时停运,并在设施停运后24小时内向环保部门申请并填写《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停运、拆除、闲臵报批表》。企业应迅速组织人员或通知运维单位进行维修。故障消除后,应及时将具体情况(包括故障原因、采取措施、故障消除时间、污染治理设施重新投运时间)上报至当地环保部门。企业应每月5日前以书面报告方式将上月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故障情况汇总并报送当地环保部门。
5、完成脱硫除尘改造工程的企业必须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维护记录、烟气连续监测数据、机组负荷、燃料硫份分析和脱硫剂的用量、厂用电率、脱硫副产物、废水、废渣、粉尘的产量、处臵及去向情况、旁路挡板门启停时间、脱硫增压风机电流强度、除尘器风压和电流强度、运行事故及处理等相关数据资料。上述数据的电子版至少应在企业的DCS系统中储存一年,纸质版至少保存5年。
6、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帐应根据《杭州市污染源管理工作档案归档办法》(杭环发[2003]130号)中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管理工作档案归档内容的要求,每年1月底前完成上年度动态“一厂一档”的收集整理和装订归档,管理档案必须分盒保管,并逐步建立动态的“一厂一档”电子版。
(二)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1、所有完成脱硫除尘改造工程的10吨/时(含)以上炉窑,均必须按照《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按照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安装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
2、企业应承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和维护的责任,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及《浙江省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工作。确保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在线监测数据、视频图像及时、准确地传输至杭州市及各区、县(市)环保部门的监控中心。上传数据的完整率和准确率须达90%以上。
3、已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企业,必须建立在线监测设施管理制度及运行台帐。管理制度应包括:仪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人员培训、岗位责任制度;设施故障预防和应急措施制度。台帐记录内容应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巡查原始记录、仪器设备的检修、易耗品的定期更换等维护保养、监测设备校准、零点和量程漂移校准等工作的原始记录(一式两份,一份留厂一份归档);设备异常情况发现(包括远程和现场)和报告处理过程原始记录;企业和环保部门、其它运维单位故障发现后移交和处理过程记录等。上述台帐纸质版至少保存5年。
4、已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企业,必须接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检查和指导;不得擅自拆除、闲臵或不按规定使用自动监控设备;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自动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数据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于6小时内联系运维单位修复并上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锅炉烟气采样口应当设臵明显标志,必须具备采样和监测条件(如搭建监测平台和扶梯)。
(三)监测管理
1、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承担杭州市热电企业炉窑及10吨/时(含)以上工业企业炉窑的监督性监测任务,至少每季度对上述炉窑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及一次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监测项目应包括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监测日煤炭含硫率;对安装有在线监测系统的锅炉,监测当日必须同时记录在线监测数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应向杭州市环保局定期报送上季度监督性监测及比对监测数据汇总结果。
2、各区、县(市)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承担本区域内4吨/时(含)以上、10吨/时以下炉窑的监督性监测任务及根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委托,承担部分热电企业炉窑及10吨/时(含)以上工业企业炉窑的监督性监测任务。至少每季度对4吨/时(含)以上、10吨/时以下炉窑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监测项目应包括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对安装有在线监测系统的锅炉,监测当日必须同时记录在线监测数据。
3、完成脱硫除尘改造工程的企业应每月向当地环保部门上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月报表。
4、具有35吨/时(含)以上炉窑的企业应建立煤质分析实验室,及时分析、记录本单位煤炭含硫率状况,并将煤质分析报告整理归档,同时按月编制煤炭分析报告汇总统计表。其它企业对每批进厂煤炭都必须附有煤质化验单。
(四)监察管理
1、属地环保部门至少每月对本区域内热电企业炉窑及10吨/时(含)以上工业企业炉窑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一次现场监察及监测。现场监察监测时应按附件
2、附件3的表格填写现场监察记录。现场监察时的监测项目应包括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同时记录在线监测数据。
2、属地环保部门每个工作日应至少网络巡检本区域内炉窑在线监测数据和监控视频一次,分析数据和视频情况,对脱机、数据异常和超标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联系运维单位和企业。
3、市环境监察支队每个工作日应至少网络抽检全市炉窑在线监测数据和监控视频一次,分析数据和视频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以工作联系单的方式下发至各县(市)、区环保局或运维单位、企业,相关单位必须在工作联系单要求时间内处理和反馈。
4、对不正常使用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或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拆除、闲臵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无故停运在线监测系统,不按规定处臵脱硫副产物、废水、废渣、粉尘,在线监测数据连续超过本办法规定的排放浓度12小时以上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污染物稳定达到杭州市规定的排放要求。
5、各级环保部门应强化对污染治理设施已经通过验收的企业的违法信息统计记录,将其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定期通报环境违法行为相关信息。对具有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应按照《关于在新闻媒体开设环境违法企业曝光台的通知》(杭环发„2008‟137号)的规定予以披露,同时按照《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的要求,抄送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并取消其财政公共扶持、奖励资金及相关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
四、本办法由杭州市环保局负责解释,未尽事宜,仍按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执行。
附件:1.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停运、拆除、闲臵报批表
2.杭州市热电炉窑污染治理设施现场监察表 3.杭州市非热电炉窑污染治理设施现场监察表
第二篇:08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办法
临城县泜河污水处理厂 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能力,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中污染治理设施是指用于防治废水、废气(烟尘、粉尘、恶臭)、废渣、噪声、等污染物的处理和防护措施,以及其它基于环保要求建成的治理设施、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等。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生产运营科
负责本单位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维护,保证正常运行;负责设施运行状态的日常监测、测量,确保治理效果符合排放要求。
第三章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
第五条 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以满足:
(一)经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染物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治理设施的污染物处理量应大于生产系统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
(三)治理设施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污泥、废气等)应予以妥善处置;
(四)各单位的治理设施必须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一般情况下要随着生产设备的停产大修进行检修。
第七条 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由本单位负责,应做到:
(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治理设施操作规程、运行费用核算、监视监测、设备维护和保养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治理设施操作人员需经过环保基础知识及相关业务培训方允许上岗;
(三)做好治理设施运行台帐及监测记录。台帐包括:操作人和记录人姓名、生产
状况、治理设施运行时间、药剂用量、污染物处理量;日常监测记录,包括中间控制和总排口分析记录、厂界噪声监测记录、环境监测报告。治理设施停止运行的要注明原因和时间。
第八条 污染治理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各单位必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批准。
(一)检修设备需要暂停运转治理设施的;
(二)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治理设施的;
(三)需要改造、更新治理设施的;
(四)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去向、处理方式等需要作重大改变的。
第四章 治理设施的运行检查
第九条 生产运营科要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关键工序进行日常监测,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第十条 安全环保科每月对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各单位针对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主要检查一下资料:
(一)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二)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操作和管理情况的台帐资料;
(三)监测仪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校验情况;
(四)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记录;
(五)其他与污染防治及设施运行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第五章 治理设施的事故管理
第十二条 污染治理设施事故包括以下几类:
(一)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处理效果;
(二)污染物排放量大于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影响处理效果;
(三)污染治理设施异常排放;
(四)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第十三条 制定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应采取有效措施,43 防止、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放,并及时向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通报。
第十四条 若因污染治理设备停运而造成污染事故或不良后果的,应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并负责提出恢复设施运行的措施和时间。同时组织制定抢修和恢复方案。
第六章 排污口规范化要求
第十五条 废水、废气排口应规范建设,按要求建设污水明渠和监测站房、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悬挂标志牌。具体要求参照公司《污水排放口规范化管理办法》、《废气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执行。
第七章 罚 则
第十六条 操作管理人员由于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操作规程,致使治理设施损坏或停运,造成较大以上污染事故的,依据公司《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公司安全环保科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会下发了《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本文由江西金阳钢艺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脱硫设备用搪瓷钢)提供。
制定《办法》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加快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设施建设,提高脱硫设施投运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办法》从脱硫设施建设安装、在线监测、脱硫加价、运行监管、脱硫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措施。
《办法》规定,新(扩)建燃煤机组必须按照环保规定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其上网电量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燃煤机组脱硫标杆上网电价;现有燃煤机组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要求完成脱硫改造,其上网电量执行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的脱硫加价政策;煤炭平均含硫量大于2%或者低于0.5%的省(区、市),脱硫加价标准可单独制定,具体标准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办法》要求,发电企业安装的烟气脱硫设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并安装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由省级环保部门和省级电网企业负责实时监测。
《办法》规定,发电企业要保证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得无故停运。脱硫设施投运率达不到要求的,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扣减脱硫电价,并向社会公告。
《办法》鼓励新(扩)建燃煤机组建设脱硫设施时不设置烟气旁路通道;鼓励专业化脱硫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脱硫设施运营并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规定了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省级环保部门、价格主管部门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措施;要求加强对电厂脱硫的监督检查和新闻舆论监督,鼓励群众举报。
据悉,《办法》是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发后第一个贯彻落实的文件。此前,《办法》曾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办法》的制定,将为实现“十一五”二氧化硫削减10%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马涧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目的和范围
第一条 为规范马涧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农村生活潜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切实改善全镇农村水生态环境,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障污水处理高度正常运行,出水水质达到规定排放标准。
第三条 设施维护主要指对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终端处理系统的维护,接户管墙内部分(以外墙或围墙为界)由住户自行维护管理,不在本管理办法范围内。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马涧镇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自然村)。
第二章 相关部门职责
第五条镇治污办负责制定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政策和办法;监督指导设施运行维护,负责设施运行维护考核工作。
第六条 市环保局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质检测工作。
第七条 市财政局落实和拨付运行维护管理资金,审查资金使用情况。
第八条 镇政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运行维护监管主体,负责监督各行政村(自然村)正常开展设施运行维护工作。组织做好对村设施维护运行工作的考核,做好检查记录及考核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九条 行政村(自然村)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工作。
第三章 管理模式
第十条 各行政村(自然村)根据本村实际,选择设施维护管理模式,可委托专业公司维护管理或者由村自行维护管理,建设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 各行政村(自然村)根据本村处理设施,制定具体运行维护计划,明确日常维护内容,并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台帐记录。
第十二第 各行政村(自然村)落实专门运行维护管理员,管理员应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负责日常巡查,管理员可同时兼顾村庄保洁、自来水和供电等工作。
第四章 管理维护工作内容
第十三条 设备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内容
(一)做好管网收集系统的巡查和的处置。每周应对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及其相关构筑物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对管网中出现的一般的漏、坏、堵、溢、露等异常现象,尽快处理和修复;对出现的较严重的影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应及时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市主管部门报告,尽快修复设施。
(二)做好污水处理终端系统及其配套机电设施的运行维护。
1.水质管理
每周对终端进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查检修,必要时上报市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2.格栅、清扫口、检查井、提升泵
(1)每半个月对格栅、清扫口、检查井等进行一次清理,以免堵塞管井;夏秋季节每月应对清扫口、检查井进行一次杀虫消毒;
(2)每周检查回流泵、提升泵、潜水泵、风机运行是否正常,按照设备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并记录水泵、风机的运行情况;每年应检测电机线圈的绝缘电阻;
(3)每半年至少对集水井清淤一次,每年应至少一次吊起潜水泵,检查潜水电机引入电缆;长期不用的水泵应吊出集水池存放;
(4)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3.厌氧池和化粪池
(1)每周应检查厌氧池和化粪池盖板的完整性、安全性,发现盖板上有垃圾、污物、杂物等应及时清理;
(2)视厌氧池和化粪池的使用情况,定期清运,防止满溢;
(3)每年对厌氧池和化粪池池底进行人工清渣,打捞出的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并运至指定地点处置,禁止随意堆放,杜绝二次污染;
(4)日常维护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特别要注意防止跌入厌氧池。厌氧池下人清理时,须在白天进行,并应有人在池外配合。清理前须用清水冲洗干净池子,确保池内无危害气体后方可进入。
4.人工湿地
(1)定期检查植物生长状况,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补种和修枝剪叶,清除杂草、杂物、垃圾等,保持植物长势良好;及时进行收割,杜绝有机物及氮磷回流。
(2)定期检查过滤系统是否堵塞,如遇堵塞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证出水畅通。
5.电器设备
(1)电气设备日常检查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应每月巡视,并填写巡视记录,特殊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电气设备运行中若发生跳闸,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重新合闸运行;
(2)电力电缆定期检查与维护
电缆的绝缘必须满足运行要求,电缆终端连接点应保持清洁,相色清晰,无渗漏油,无发热,接地应完好,埋地电缆保护范围内应无打桩、挖掘、种植树木或可能伤及电缆的其他情况。第十四条 其他维护工作内容
(1)做好新建住户污水接入村管网系统的监督工作;(2)禁止违章占压、违章排放、私自接管以及其他影响管道排水的施工情况发生;
(3)注意对管网保温、防护材料及设施的检查,发现人为破损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维护;
(4)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共同保护处理设施资产安全,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 市环保局每年对水质进行二次常规监测。
第五章 运行维护管理费用
第十六条 市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运行维护管理费用支出。运行维护管理专项资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运行电费
(二)人工费用
(三)设施设备维护费用
第十七条 运行维护管理费用根据试运营期间发生的实际支出测算,由市农办(市治污办)和市财政局联合统筹计划报市政府另行决策。
第十八条 运行维护管理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镇治污办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杭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杭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废渣、污水、恶臭以及丢弃的畜禽尸体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第四条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第六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畜禽养殖业发展及污染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专项政策及工作方案,鼓励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进行污染治理,促进畜禽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污染综合整治。
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区,引导畜禽养殖户向集约化畜禽养殖区集中,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相关分工,做好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七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萧山区、余杭区、各县(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区、县(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合理规划本辖区内畜禽养殖业的产业布局,并会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控制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
发展改革、规划、财政、卫生、林水、国土资源、工商、城管、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第八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域环境容量及合理调整、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布局和规模的需要,划定禁养区、限养区。
市区范围内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农业、规划、国土资源、林水、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区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县(市)辖区内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县(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规划、国土资源、林业、水利、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九条 下列区域应当划定为禁养区:
(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二)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三)市区范围内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
(四)各县(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饲养畜禽的区域;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十条 下列区域应当划定为限养区:
(一)市区绕城公路外沿500米以内的区域;
(二)国道、省道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
(三)集镇规划区;
(四)禁养区以外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需要,应当限制畜禽养殖的其他区域。
第十一条 禁养区内禁止一切畜禽养殖。
限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本办法实施前限养区内已有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十二条 在禁养区、限养区外新建、改建、迁建和扩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或者在限养区内改建、迁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复意见,应当规定畜禽废渣和污水的综合利用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十三条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合格,不得投入生产。
畜禽废渣和污水的综合利用措施应当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投产的同时予以落实。
第十四条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当依法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并按照污染物排放许可的管理要求排放各类污染物。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放的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向环境中排放经污染治理后的污水的,只能设置一个污水排污口,污水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技术规范。
第十五条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应当保持环境整洁,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硬化储存场所地面等措施,防止恶臭和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施清洁养殖。
第十六条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对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畜禽尸体应当按有关规定作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对随意丢弃畜禽尸体的,农业、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对畜禽废渣应当采取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
第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清洗畜禽废渣运输工具产生的废水应当妥善处置,不得污染环境。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挠或隐瞒。
第二十条 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由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或其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限期治理。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当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
限期治理期限届满后,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禁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属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由所在地区、县(市)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其中本办法实施前已建成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因搬迁或关闭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所在地区、县(市)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偿。
(二)属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内的畜禽养殖户的,由所在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予以没收;未实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县(市),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予以没收。
(三)属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外的畜禽养殖户的,由所在地区、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予以没收。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限养区内新建、扩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或已有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未按照有关规定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由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未设置畜禽废渣储存场所、设施或未采取硬化储存场所地面措施的,由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管聿棵旁鹆钕奁诟恼⒖纱σ?lt;SPAN lang=EN-US>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由所在地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畜禽养殖是指从事猪、牛、羊、兔、鸡、鸭、鹅、肉鸽等家畜、家禽人工饲养的活动,不包括经批准登记的信鸽养殖及犬类等家庭宠物养殖。
(二)畜禽废渣指畜禽养殖活动中产生的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三)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是指存栏量在200头以上的猪(25千克以上)、6000只以上的鸭、6000只以上的蛋鸡、12000只以上的肉鸡、40头以上的成年奶牛或80头以上的肉牛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种类畜禽的集约化养殖场标准按照国家、本省的有关规定进行换算后确定。
(四)畜禽养殖户,是指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外的其他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
(五)禁养区是指禁止畜禽养殖的区域。
(六)限养区是指实施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