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早积累 第二周(3.28-4.1)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数shǔ 数说 数伏 不可胜数 数典忘祖 B、识shí 识别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C、横héng 纵横 横行 妙趣横生 专横跋扈 D、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 2015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10 】
答案: A
解析: B项“博闻强识(zhì);C项“专横(hèng)跋扈”;D项“模具”、“装模(mú)作样”。
故符合题意的只有A。综上,本题答案为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下定决心要用我的脚步量完长城,用笔和相机出长城的历史与现状。②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了。
③兔子的脚印先是从从容容、不慌不忙的,在没有觉察有灾祸追随着它时,它的步态是的。A、绘画 逃散平和 B、勾画 逃脱平和 C、绘画 逃脱平稳 D、勾画 逃散平稳
【 2014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期末测试上学期13 】
答案: D
解析: “绘画”的意思是“作画,用笔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物、墙壁等表面上画图或作其他可视的形象。”“勾画”的意思是“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 描写”,结合语言环境,第一句用“勾画”更合适。“逃散”指逃跑离散;“逃脱”指逃跑,逃而脱离。根据句意选择“逃散”。“平和”指(性情或言行)温和。“平稳” 指没有波动,平安稳当;根据句意选择平稳。
3.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龟(jūn)裂 洁癖(pì)成吉思汗(hán)通缉(jí)令 B、提(dī)防 戏谑(xuè)一哄(hòng)而散 横(héng)行霸道 C、下载(zăi)倔(juè)强 汗流浃(jiā)背 锐不可当(dāng)D、吞噬(shì)匍(pū)匐 悄(qiāo)无声息 呕(ǒu)心沥血 【 2015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模拟二模试题1 】
答案: B 解析: A选项,通缉 jī,洁癖 pǐ ;C下载zài, 倔jué强;D选项,悄无声息 qiǎo,匍匐 pú。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东一穗西一串
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A、倚靠 稀落 伶仃 B、倚靠 零落 伶俐 C、依傍 零落 伶俐 D、依傍 稀落 伶仃
【 2014北京市市辖区西城区期末测试上学期3 】
答案: D
解析: 学生对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选出正确的答案D。
5.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工作中,我们不能____,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所取得的成就。
②经过艰苦的高强度的新兵训练,这些被冠上“骄娇”标签的90后新兵们,不仅炼就了一副钢筋铁骨,而且磨砺了意志,可谓____。90后新兵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子弟兵优良的风貌。
A、①句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句填“精雕细刻” B、①句填“斤斤计较” 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C、①句填“斤斤计较” ②句填“精雕细刻”
D、①句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 2014北京市市辖区昌平区中考模拟二模试题2 】
答案: D
解析: ①句根据句中的“小的失误”来判断应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句根据句中“不仅炼就了一副钢筋铁骨,而且磨砺了意志”来判断应选“玉不琢不成器”,故选D。
6.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我国文化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国外同行在这方面拥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②2014年2月,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的索契召开。来自88个国家或地区的5000多名运动员,向98枚金牌发起冲击,用他们的激情,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A、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B、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句填“各行其是” C、①句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句填“各行其是”
D、①句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2014北京市市辖区丰台区中考模拟一模试题3 】
答案: D
解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根据①句内容可知,我国可以从国外吸取经验,因此应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排除AB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各行其是”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根据②句内容可知,各国运动员各凭本事进行比赛,因此应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故选D。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
B、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到了末日。
C、写诗作文,要有丰富的积累,应当广泛阅读经典文章,并寻章摘句记录下来。D、他喜欢吹毛求疪,抓住别人工作中的一点缺点大做文章。【 2014重庆市县开县期末测试上学期3 】
答案: C
解析: C中“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此处使用不当。
8.2014 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 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学生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难道不该牢记历史吗?
B、学生乙:我非常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C、学生丙: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增强国家实力。
D、学生丁: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 2014北京市市辖区丰台区期末测试上学期4 】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对俗语的理解和掌握。B项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与学生乙的话语语境不符。故答案选B。
9.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2012山东省泰安市会考7 】
答案: D
解析: A项,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本句中虽为问句,但表达的是确定的意思,即“能”,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选项对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
B项,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本句把“江南”比作“玻璃”,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选项对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
C项,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句把“布谷鸟”当作人来写,说它会歌唱,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选项对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D项,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以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 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 道理加以说明。本句连用两个“一会儿……”句式,并没有构成排比句式,没有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但是本句把“鸟儿”“乌云”当作人来写,使它们能够叫喊和 听,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本句中“箭一般地”,把鸟比作箭,突出了鸟灵敏的姿态和飞快的速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选项对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 误。
本题要求选择对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D项。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2015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3 】
答案: B 解析:
A句中“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 C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D句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第二篇:初中语文人教版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精)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一、课标要求,考点分析。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材内容读音无错误。重点考查声母的掌握。
2.汉字书写正确、规范。能正确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会写通行的行楷字。重点考查教材篇目中的易错、易别字,考查汉字书写在方格中的大小、结构与重心的平稳。
3.能正确理解、运用常用现代文词汇和浅易文言文词汇,掌握词义的类别(同义词、反义词)、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及其作用。重点考查教材篇目中实词的理解。
4.能正确判别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及其作用。重点考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类别区分及其作用。
5.能够判别词语的类别、短语的结构类型、单句的基本成分以及简单的复句,能够运用语法知识判别病句并能够修正。(词语类别: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短语结构类型:并列、偏正、动宾、后补、主谓)(单句结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复句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重点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单句的基本成分的判别。
6.能够判别修辞格类别及其作用。[比喻(明喻:本体、喻体、喻词)、拟人、夸张(扩大、缩小)、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重点考查修辞格运用的作用。
7.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8.掌握语言、文学、文化、历史、绘画、书法等常识。重点考查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常识。
9.会默写教材要求所有背诵内容。
纵观近几年泰安中考语文试题,在积累和运用部分,试题类型大致考查字词的音形义,成语,病句修改,文学常识,语法等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来体现和完成。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二、备考策略,典例剖析。
① 准确识记,正确朗读。把自己容易读错的形声字形近字加以收集比较,注意多音字的比较。
② 注意辨析近义成语和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掌握成语的出处、感情色彩、意义。③ 修改病句要找准病因比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用词不当,重复累赘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④ 加强所有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特别是课标要求背诵的,重点落实到默写上。⑤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 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在复习时在复习时应强化以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 , 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书写要规范。
【例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山岚(lán)叫嚣(xiāo)别居匠心 苦心孤诣 ..B、眩目(xàun)忸怩(niē)悲天悯人 见异思迁 ..C、狼籍(jí)休憩(qì)无所事事 温文尔雅 ..D、皲裂(jūn)惬意(xiá)未雨绸缪 不屑置辩 ..[分析]从各地近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往往把对词语的书写和字音的拼读与识记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比单纯考查汉字的注音难度要稍大,而且考查的面广、选词灵活,因此备受青睐。此题中A项中,“居”应该为“具” ;B项中“眩”的注音应该为“xuàn”, “怩”的注音应该为“ní” ;D项中的“惬”应该为“qiâ”。正确答案选C。【例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一晚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C.人生就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意义。....D.法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分析]本题中,将成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辨别其含义,这就要求考生掌握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更要结合语境来辨析用在句子中是否恰当。选项D中的“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遇到灾难。用在这里很显然不合适。【例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在学习中,我们要即使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分析]本题中A项中缺少主语,把“通过”和“让”去掉其中一个。C项中应把“发现”放在“解决”的前面。D项搭配不当,看到欢呼声不搭配,应改为听到欢呼声。【例4】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形散神聚”。C.朱自清,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春)(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孔乙己》《风筝》都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分析] 文学常识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主要考查中国作家的生活朝代年代,外国作家的国别,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重要的文体常识,课文中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本题中的D项《孔乙己》出自《呐喊》。【例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分析]答案B。A句引用的话是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逗号应在引号外;C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句话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句中表推测的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例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分析]答案A。A中虽然有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但在此句中表示的是情况有相像,并无本体,也无喻体,所以不能看做比喻。【例7】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分析]答案C。“十几年来” 表示时间,是限制性状语;“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是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在眼前”是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故正确答案选C。
三、直击中考,沙场点兵。
1.(2010泰安)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撰(zhuàn)写 附和(hâ)人情事故 趾高气扬 ..B.造孽(niâ)踽踽(jǔ)独行 首屈一指 冥思苦想 ..C.颀(qí)长 横亘(gâng)消声匿迹 怒不可遏 ..D.倔(juã)强 重峦叠嶂(zhàng)优柔寡断 按布就班 ..2.(2013临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炫耀 决别 逢场作戏 苦心孤诣 B.荣膺 诓骗 人情炼达 一泻千里 C.奥秘 凌驾 转弯抹角 进退围谷 D.驻足 屏障 恪尽职守 闲情逸致
3.(2013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王安石《伤仲永》)..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刘禹锡《陋室铭》)..C.又间令吴广之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D.万钟则不辩(辩论,争论)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4.(2013天津)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2012泰安)对下面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A.一重复句,转折关系。B.一重复句,因果关系。
C.二重复句,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是因果关系 D.二重复句,第一重是因果关系,第二重也是因果关系 6.(2013泰安)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渔家傲》)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D.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何其芳《秋天》)7.(2010天津)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8.(2013重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老舍,著名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秋天》。
D.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热爱生命》讲术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的故事。
四、精选习题,巩固提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栖息(qī)
倾泻(xiâ)窥视(kuì)
官衔(xián)
....B.震憾(hàn)
滑稽(jī)
轻蔑(miâ)
琐屑(xiâ)
....C.阔绰(chuî)胆怯(qiâ)贿赂(lù)
吝啬(lìn)
....D.惋惜(wǎn)忌讳(huì)酝酿(niàng)取缔(tì)....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秽(huì)干涸(gù)惟妙惟肖(xiào)...B.丑陋(lòu)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C.襁褓(qiàng)朔方(shuî)
锐不可当(dǎng)...D.匿名(nì)称职(châng)
恪尽职守(kâ)...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轻盈
筹画
人声鼎沸
B.蜿蜒
烦躁
物竞天择
C.决别
骄奢
恪尽职守
D.恻隐
懊悔
义愤填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C.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杰伦的新专辑《跨时代》先后曝光三首歌曲,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每首歌的面世都引发了试听热潮。
B.明年起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D.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A.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果断而大胆)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张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那么(何尝)不美丽? ..D.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呈现)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8.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短语类型一致的一组是()
A.纯洁高尚
全面衡量
热烈响应
热切希望
B.灿烂异彩
重放光明
热情鼓励
放射光芒
C.分析成分
巩固胜利
战胜敌人
散发香气
D.感觉良好
完全彻底
修饰限制
搭配适当 10.对加点词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霞升起来了。(助词)
.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
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
.D.我在房间里读书。(动词).1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们头顶五六丈的上空,发出一声可怕的霹雳,天空被彻底震裂了,震碎了。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霹雳的威力之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C.天边几颗调皮的星星,时隐时现,似乎在不知疲倦地和月亮捉着迷藏。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星星时隐时现的情态。
D.看着眼前的木槿,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半截了,还开花!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木槿的顽强精神,表达了作者的震撼与赞美之情。
1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
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1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C.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D.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
1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的《水浒传》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的形象,武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C.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作品,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
16.下列对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
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作者保尔·柯察金在这部作品中展示了在党的教育下,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钢铁战士的过程。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参考答案
三、直击中考,沙场点兵。
1.B 2.D 3.D 4.D 5.C 6.D 7.B 8.C
四、精选习题,巩固提升。
1.C 2.B 3.B 4.B 5.D 6.C 7.C 8.C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B 16.D
第三篇:基础知识积累
第五单元提纲
基础知识积累
一、字词积累:
(一)熟记下面的汉字并注音。
萨 祈祷 嘀咕 卷帙 盏 滑稽 扰 糙 倔强 妥协 答 蒂 孜 汲 锲 思维 渊博 宇宙 涯 铂 灼 烁 炫 尘埃 隔 奔 广漠 锤 萤火 蝎 喙 旬 穰 傍不肯 梵天寺 塔 浙 患 喻皓 贻 钗 逐 讫 遂 实钉 矣 弥 祛()箧 履 持 皆 论语 不亦说乎 愠 罔 殆 诲女 孔圉 谥号 默而识之 哉 焉 择 善 愤 悱 隅 屠 缀 惧 窘 积薪 苫 弛担 眈 犬坐 瞑 暇 劈 毙 隧入 尻 悟 寐 诱 黠 顷刻 禽兽 诈 淑 篝 叼 崽 犯忌
(二)积累下列词语,记住写法,会释义能活用。
漫不经心 心不在焉 默默无闻 一劳永逸 狗血喷头 天高地厚 付诸行动 兴高采烈 等因奉此 窃窃私语 异端 不屑 卷帙 根深蒂固 毫不相干 自言自语 轻而易举 孜孜不倦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锲而不舍 汲取 推敲 茫无涯际 微不足道 足不出户 广漠 灼热 宇宙 真空 炫目 千万蔽地 岁以大穰 无可奈何 界 为 谓 布 密使 讫 布板 实钉 持喙 以 方 患 贻 如 盖 六幕 履 伏 精炼 故 悉 旬日 但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举一反三(这8个是成语)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子 君子 可以 是以 何以谓之 何有于我哉 焉 屠 缀 惧 窘 积薪 苫 弛担 眈 犬坐 瞑 暇 劈 毙 隧入 尻 悟 寐 诱 黠 顷刻 禽兽 诈 一览无余 不可思议 多此一举
二,名句积累(会背,理解意思,能活用)18,〈斜塔上的实验〉课文最后四节。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创造性思维的要素。(2)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3)表明本文论点的句子: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4)最后一节。20,〈宇宙里有些什么〉宇宙的特征。21,〈〈〈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1)写傍不肯形状的句子。
(2)写傍不肯消灭子方虫的办法的句子。
〈梵天寺木塔〉(1)匠师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2)喻皓的语言。
(3)解释“塔定”原因的语句。
(4)侧面突出喻皓在建筑方面高明的句子。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1)讲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2)讲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讲教学的方法: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4)讲教学的态度:诲人不倦
(5)讲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我们常引用的句子。(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引用的句子。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表明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
(7)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来表达这种喜悦的句子。
〈专题—狼〉 〈狼〉(蒲松龄)(1)写狼贪婪的句子。
(2)写狼狡诈的句子。
(3)写狼凶残的句子。
(4)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三.内容梳理:
18,〈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全文按“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议论文,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紧紧围绕论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20,〈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说明文(科学小品),课文采用了由近及远、有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恒星、行星、星云、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特征(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21,〈〈〈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记住孔子、〈论语〉和“四书”的常识。
〈专题—狼〉 〈狼〉(蒲松龄)选自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传闻。《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情节,寄托了作者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启示: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积累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谜语、故事
成语: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豺狼成性(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豺狼当道(比喻坏人当权。)
杯盘狼藉(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子野心(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狼心狗肺(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狼戾不仁、、与狼共舞
狼心狗行(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外貌阴险。)鼠窜狼奔(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赃污狼藉(谓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狼贪鼠窃(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狼奔豕突(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豕突狼奔(豕:猪;突:猛冲。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虎狼之势(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羊狠狼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如狼牧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谚语
1、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2、狼披羊皮还是狼。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5、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
6、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
7、狼行千里,改不了吃人。
8、不开猎枪,打不住狼。
9、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10、狼到天边不改性;
11、狼狗打架,两家害怕;
12、狼窝里少不了骨头;
13、狼是铜头铁脚麻杆腰;
14、狼有狼道,蛇有蛇踪;
15、狼最喜欢离群的绵羊;
16、狼剩一口气时,还想吃羊;
17、狼的头伸进羊圈,决不会谦虚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18、不能请羊管菜园,不能请狼管羊圈。
19、狼众食人,人众食狼。
20、狼终究是狼,即使它不吃你的狼。
21、和狼在一起,就学会吃人。
22、灰狼其为吾人之口令。
23、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谚语(英)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伪善者)
When the wolf grows old, the crows ride him.狼老遭鸟欺。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跟狼一起,就会学狼叫 A sheep among wolves.落入狼群.歇后语
狼吃狼——对着嚎;
狼吃狼装样(羊)狼啃青草不怀好意
狼装羊笑装羊(羊)狼行千里吃肉性命难保
狼不吃死孩子没影儿 狼狗打架-两头害怕 山里的狼崽子——喂不熟 狼吃困猪——不管下顿 狼吃诱饵——自上圈套 狼和平互拜——善恶难分 狼狐断道——又狠毒又狡猾 狼给羊送寿礼——用心险恶 狼钻羊群里——反正没好事 名言警句:
兵马不离阵,虎狼不离山。雪打芭蕉心不死,豺狼本性要伤人。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强盗喜欢天黑,豺狼喜欢雨夜。不怕虎狼当面做,就怕人前两面刀。
英国: 当你认为狗可信,狼已偷偷把羊圈进。苏联: 豺狼要是饿肚,总是羊有罪过。
淮南子: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培根: 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五代·冯道: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雨果: 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故事:
《大灰狼》《小红帽》、《东郭先生与狼》、《狼外婆》、《狼与小羊》。性格:
狡猾、凶残、贪婪,为人所厌恶、憎恨、鄙弃。
谜语:
【农业词语谜】 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猜:农药一)谜底: 敌杀死
【地理词语谜】 四塞忽闻狼烟起(猜:外国地名)谜底: 朝鲜宁边
【其它】 不辨东西,杯盏狼藉。(猜:打5字生理学名词一)谜底: 生物钟紊乱
【棋牌】 狼吞虎咽(猜:打象棋术语一)谜底: 吃相过急
【成语谜】 黄鼠狼与狐狸结亲(猜:打成语一)谜底: 臭味相投
【动物】 老家住在弯里弯,前门后门都不关,狮子豺狼全不怕,只怕猫咪下山来。(猜:打动物一)谜底: 老鼠
【数学谜】 狼烟四起(猜:数学名词一)谜底: 周角
【成语谜】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猜:打成语一)谜底: 腹背受敌
【神话人物名】 《东郭先生和狼》后续(猜:打传说人物一)谜底: 牛郎
【武器】 穿黄袍,戴铁帽,半寸小人脾气躁,一撞屁股脑袋飞,打死豺狼狗强盗。(猜:打武器名一)谜底: 子弹
第四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一、关于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自然,有利于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对于物来说,还有拟人化作用。适合倾诉,让人感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二、关于标题
线索式:《背影》
比喻式:《紫藤萝瀑布》
点明主旨式:《完美的礼物》
一语双关式:《门边有个位置》《阳光地带》
三、赏析语句
【命题方式】请赏析文章“……”这句话;或“……”句子的表达效果很好,请做简要赏析;或“……”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技巧解密】(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复、对比等。(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3)句式: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情感强烈,引起读者深思,并且能够加强语气;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
【注意】这样的题目在回答时一定要分“三步走”:一是说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是“语言特色”,即形象生动等等;三是说这样用“表达了……”或“写出了……”。【示例】《紫藤萝瀑布》一文中:
(1)“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童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面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是的”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紫藤萝盛开时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写出来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娇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遣词用句:
【命题方式】文章中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
【答题模式】这个字(词)有“……”的意思,作者用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的感情。
【技巧解密】(1)把握其内涵,分析其在语句中的结构位置及语法成分,准确理解字义。(2)分析字
1.词的表达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从生动、形象、准确等角度分析,尤其要注意字词在文中运用效果上的“四性”:①形象性。在描写、叙事中,一些词语起着具体、生动、形象地作用。②感情性。词语表达一种思想倾向或感情色彩等。③精确性。词语表达概念上的精确恰切,起修饰限制的词语对中心词的严密表达等。④结构性。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起到照应、过渡、点题、升华等。【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
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当时“我”惶恐、紧张的心情。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等.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用.
说明方法就是在说明文中用的一些方法
举个例子:
中国有13亿人口。(这里因为有“13”,所以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有很多中,比如说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等等 打比方其实就是比喻,但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 作比较就是拿一个事物与令一个事物相比较
例如 太阳比月亮大。(这里拿太阳和月亮相比,是作比较)摹状貌就是描写一个事物的样子……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分类
2.●人物描写
⒈ 概括描写
⒉ 肖像描写
⒊ 语言描写
⒋ 行动描写 ⒌ 心理描写
⒍ 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⒈ 静态与动态 ⒉ 客观与主观 ⒊ 反衬与对比
(最主要的还是“人物描写”那一栏。至于表达作用,需要结合文章来谈。(这个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等等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没有什么分类
还有类比,作诠释,就是对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点作概括的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点。
记叙文阅读技巧:
1.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待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自然环境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一般意义+深层意义(联系上下文、主题)
3.关键词语的表达的感情:肯定了、褒扬了、歌颂了、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
4.加点词能否被替换:A能否 B、比较这两个词 C、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写作手法和作用:
环境描写:渲染或烘托某种气氛或心情
为故事的结局起预示性作用
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性格对比、反问等的作用:突出对象的特征
象征:象征该事物有某种精神
事例概括:1.必须包含的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时间、地点等
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借助有过渡性的句子,段落,词语等 赏析技巧:
描写(心理、神态、外貌、动作、语言)+表面意义+深层意义 体味词语含义与作用:
1.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的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概括的内容。
3.3.体味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情味和色彩等附加意义。
4.替换法: 用同义词替换某个词语,将形成的新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对照,通过比较,体会适当与否,分析原因,从而理解词语的意思.品析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1.从在内容上的作用来理解
2.从在结构上的作用来理解
3.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理解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 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
4.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5.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
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l)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3)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4)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6.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
◆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
7.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
8.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9.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
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10.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五、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
六、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
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
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11.C总结你的观点
七、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2.(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
13.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时要抓住哪些重点
一、……用意是什么?
①内容
②结构
二、是什么是他……?
①自身因素
②他人因素(外界因素)
三、……作用是什么?(非修辞)
①气氛
②心情
③形象
④主题
四、……如何理解?
① 状况观点
②具体解说
(③表达了作者…)
五、说说你对……的理解
答:作者告诉我们……
因此我们要……
才会……
六、…用了…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①效果(以动写静、生动形象、传神恰当 等)
②内容(更突出了作者……)
14.
第五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B.一座座雄伟而风格 jǒng()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巴渝大地上拔地而起。C.别看他笨手笨脚、大腹便便()的样子,跑起来可没几个人追得上。
D.如果你能成为今晚的幸运观众,将会获得一张齐秦演唱会的入场 quàn()。
2、找出并改正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
随心所浴()步步为赢()咳不容缓()默默无蚊()
3、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吹毛求()刚()自用
沧海一()
()极泰来
4、根据提示要求填空。
某校巧用四个读音相同的“jìng”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的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______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_______”字。
5、在下面括号中分别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它前面的那个成语形成一种对偶。心里有鬼——()守株待兔——()狗仗人势——()雪中送炭——()
6、为下面的句子配上适当的关联词。(1)()工作再困难些,他()不会退缩的。(2)()主人盛情邀请,我们()不要推辞了。
7、为下面句子的 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 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 的问世
8、根据提示填写文学常识。
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中,有个因打死人被迫到五台山出家,又在东京相国寺看菜园时结识林冲,并为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的人物,这个人英勇豪爽,粗中有细,他就是________ ;在《
》中也有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他曾大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军,智擒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个人就是。
9、文章文体常识填空题。
(1)四大文学体裁主要是指:小说、诗歌、散文和。
(2)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 是中心要素。(3)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4)散文这一文体的最主要特点是:。
10、根据提供的语境默写名句。
(1)人们经常用《爱莲说》中的“
,”这两句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高尚品质。
(2)人们常常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这两句诗来形容某些人思想工作做得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
(3)只读书而不动脑筋不行,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读书也不行,关于这种说法,孔子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是:“
,”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言
“
,”来表示那些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行为。
二、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提t 提练 提防 提心吊胆 B.分f n 过分 分析 分外妖娆 C.塞s 堵塞 边塞 敷衍塞责 D.横h ng 纵横 横竖 横行霸道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他(指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长须飘胸,道貌岸然。(季羡林《怀旧集》)A.小家伙(指小鲸鱼)从鲸妈妈体内脱颖而出。(1998年6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一句话)
B.孩子们撇嘴说,不,没有谁爱我们。我大惊,循循善诱,你看,妈妈工作这么忙,还要为你们洗衣做饭。(1998年2月21日《光明日报》)
C.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核爆炸成功,蒋介石闻讯后坐立不安,惊恐万分。(2000年5月12日《中国国防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A.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这里指欣赏音乐时的一种和谐状态)B.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这里是无赖的意思)C.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这里是盘旋的意思)D.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死在他乡异国))
5、在下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海峡两岸是一个国家,绝非两个国家,这是已为()、()所证明的,是世界各国()、()客观事实。
(1)现实和法律(2)不可争辩的(3)所普遍公认的(4)全部历史 A、(1)(4)(2)(3)B、(1)(3)(2)(4)C、(2)(1)(4)(3)D、(4)(1)(3)(2)
6、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C.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D.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7、对下面句子中画线短语的类型及其充当的句子成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介宾短语作状语)B.他在16世纪初年,就认为天动学说不能成立。(主谓短语作谓语)C.爱护公物是每一个青年应有的美德。(动词短语作状语)D.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主谓短语作宾语)
8、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是
A.对同志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量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9、对下列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了多次。(主干;故事重复多次.)B、现代科学技术在抗洪斗争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主干: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C、文天样失败被俘后,被元朝统治者拘囚在一个阴湿的地牢里。(主干:文天祥拘囚在地牢。)
D、陈章良以其倔强的性格和不挠的努力进入了国际科学殿堂。(主干:陈章良进人殿堂.)
10、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班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11、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他昨天才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A.强调两地相距遥远,重音在“千里之外”上; B.强调回乡时间不长,重音在“才”上; C.强调离乡时间很久,重音在“北京”上; D.强调回乡的时日,重音在“昨天” 上。
12、选出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
A、望帝春心托杜鹃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竹坞无尘水槛清 D、秋阳不散霜飞晚
13、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A.蜘蛛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改为主动句:它从蜘蛛缚了几转的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人不佩服。改为肯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
C.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改为感叹句:此刻,他的心情是何等激动啊!
14、下列四个句子中,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是
A.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该经过一番思考。B.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C.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便刻苦勤奋不足。D.即使荣誉再多一些,他也不会忘乎所以的。
1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句中引号表示讽刺、否定)B.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句中分号的作用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C.我看见书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句中书名号可以不加)D.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16、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正确的项是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17、与课文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
B、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出声,而后喻。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后者呼,前者应,伛偻提携,来往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述说着一种至死不变的真爱。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说,美丽善良的姑娘,都是小伙子喜欢去追求的。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同时也透露出词人终日愁闷、无限感伤的情怀。
19、下列文句与作品及其作家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陶渊明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20、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C.我们荣幸地邀请您为我社顾问,敬望务必应允。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望欣然赏光。
三、简答题(共20分)
1、用各种修辞手法补充下列句子。2分
(1)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
(用比喻手法)(2)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正如
。(用类比或比喻手法)
2、我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十几岁时,就觉得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他说,如果把这两句话作为前提,得出的逻辑结论则不太美妙。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
3、下列句子都有歧义,请你把它们改成没有歧义的句子。2分
(1)每个公司推举出经理、办事员三名参加庆功会。答:(2)在广场上,老区人民看见老艺术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答:
4、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他引用的古诗文是否恰当得体,请略作分析。2分
(1)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答:
(2)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答:
5、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话偏离了中心,应该删去。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学贵有恒,就是说,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成就。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不仅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持之以恒是可贵的,它是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答:
6、初三刚开学,王明同学就辍学了。下面是王明家长不让他上学的理由。请你以王明教师的身份,有针对性地说服王明家长让王明重返课堂。3分
这孩子不争气,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在学校讨人嫌,回到家里什么都不肯说,打上骂上都没用。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与其让他上学白费钱,还不如让他早点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答:
7、根据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以“语文学科像„„”开头仿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以在潮起时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味海的静谧。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组数据,据此写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就上述结论表达自己的观点。4分 2001年的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50年代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这14次,90年代发生过23次。结论: 观 点:
参答及评分标准 2003、8
一、填空题(每题4分,每空1分,共40分)
1、Jiàn 迥 pián 券
2、随心所浴(欲); 步步为赢(营); 咳不容缓(刻); 默默无蚊(闻)
3、吹毛求(疵)刚(愎)自用 沧海一(粟)(否)极泰来
4、净 静 敬 竞
5、目中无人 缘木求鱼 狐假虎威 锦上添花(如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6、(1)即使 也(2)既然 就
7、依次为:。、《 》!
8、水浒传 鲁达(鲁智深)三国演义 张飞
9、戏剧 人物 抒情 形散而神聚
10、(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错漏加字均不给分)
二、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所选答案填答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D B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C A C B C A
三、简答题(共20分)
1、例句:(1)熟透了的苹果;(2)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工具来弥补;或智力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共2分,每小题1分)
2、朋友如粪土。共2分。
3、(1)每个公司推举出经理、办事员(各)三名参加庆功会。(2)在广场上,老区人民看见老艺术家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如果有与此答案不同的修改方法,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共2分,每小题1分)
4、(1)不恰当。因为“宦游”是出外做官,与此情境不符;(2)不恰当。因为诗句是以梨花来比喻冬雪,与此情境不符。(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相近即可)
5、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共2分。
6、共3分。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7、例句:语文学科像苍穹一样广袤,你可以在阳光下欣赏蓝天白云,也可以在月光下品评繁星北斗。(共3分。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只要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即可)
8、结论:强沙尘暴对我国的袭击,自20世纪中期以来呈急速上升的趋势。[共2分,时间空间(“我国”或“我国北方”)、趋势各占1分,语言表达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观点: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缓和防止土地进一步荒漠化,减少沙尘暴侵袭的次数。(2分,大意相符,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与答案的表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