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重庆市考籍管理工作细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重庆市考籍管理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管理工作,保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的合法权益,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下称自学考试)的考籍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考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考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管理工作规定》(教考试《2006第3号》)(下称工作规定)的有关原则,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自学考试的考籍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由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市考办)、区县(自治县、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区市县考办)和主考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下称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管理办公室(下称助学园区)具体组织实施。
本细则是市考办、区市县考办和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考办组织实施考籍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考籍档案管理,考生资格审查,考生基本信息管理,考试、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成绩管理,转考,毕业审定、学历证书颁发及其电子注册,非学历证书颁发,证书查询认证管理及毕业证书、考籍材料的翻译审核等。
第四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籍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 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和由自学考试机构承担的其他考试的考籍工作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章 考籍档案
第六条 自学考试考籍档案是考生的基本情况、考试课程合格成绩和考试期间表现的原始记录,是办理考生转考、免考手续、颁发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考生取得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合格证书,即应为其建立考籍档案。
第七条 考生考籍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自然信息、考试信息、奖惩记录、转考、免考、实践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成绩、毕业信息等。
第八条 考籍档案管理
考籍档案管理实行市和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分工负责的两级管理制度。从二○○八年起一律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
一、电子档案由市自考办负责建立并管理。市考办保管加封的考籍库(正本)、实践环节考核成绩库、转免考记载册、违纪作弊奖惩材料;区市县考办保管本地区的考籍库(副本)、转免考材料、违纪作弊奖惩材料等。
电子档案的存放必须实行异地备份,保证安全。
二、纸质档案由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负责建立并管理。纸质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册、转免考材料、违纪作弊奖惩材料、毕业生名册等。
第九条 非考籍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查询或者调用考籍档案。因工作需要确需调用时,须经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领导批准,履行相关手续并在指定地点查询。第十条 考籍库不准私自改动。如经查证核实确需更改的,由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备齐材料,在上传报名信息时向市考办提出书面更正申请。经市考办分管领导批准后,由考籍管理员、微机操作员共同处理,有关人员必须在更正材料上签名(见附表一)。
第三章 考试成绩
第十一条 考试成绩登录工作在市考委领导下,由市考办负责组织实施,考试成绩由市考办统一管理。成绩管理主要包括:成绩登录、成绩发放、成绩保存、成绩统计分析等。
第十二条 考生考试合格后,发给《课程合格证书》(见附表二)。课程合格证书由考生本人保存,考生可通过市招考办公众信息网(http:// www.xiexiebang.com)上查验毕业证书的真伪。
第二十六条 毕业证书或毕业生登记表遗失、损毁,不予补发原毕业证书或毕业生登记表,可补办《毕业证明书》 或《考籍证明单》。《毕业证明书》具有与毕业证书同等的效力。
一、遗失毕业证书者,须在市级以上报纸上登报声明作废,然后由本人申请,出具单位证明,持有效身份证件(以下证件之一:身份证、户口本、护照、军官证、警官证、士兵证)及缴纳有效证件的复印件,二寸照片一张(黑白、彩照均可),向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提出申请,经核实无误后填写《补办自学考试毕业证明书申请表》(见附表六),由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统一送市考办审查批准,方可补发《毕业证明书》(见附表七)。
二、遗失毕业生登记表者,须由本人申请,出具单位证明,持有效身份证件(以下证件之一:身份证、户口本、护照、军官证、警官证、士兵证)及交纳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向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填写《办理自学考试各类证明申请表》(见附表八),由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统一送市考办审查批准,方可补发《考籍证明单》(见附表九)。
三、凡须办理有关自学考试各类证明者,必首先向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提出申请,经核实无误后填写《办理自学考试各类证明申请表》(见附表八),由区市县考办(或主考学校考办、助学园区)统一送市考办审查批准,方可办理。
第二十七条 毕业证书、考籍材料的翻译审核工作由市考办组织办理、主考学校签章。
第八章 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八条 经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市考委同意实行其他学业证书的专业,方能办理学业证书。其他学业证书包括专业证书、资格证书,上岗证书及其他有关证书。
第二十九条 考生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有关专业证书课程,并且成绩合格,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准考证、课程合格证书向主管部门和单位申请办理专业证书手续,填写《专业证书申请表》(见附表十),并交纳办理专业证书的工本费和审定费。
第三十条 对办理其专业证书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鉴定的要求,可参照毕业生政治思想品德鉴定要求办理。
第三十一条
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填造有关专业证书名册(见附表十一)并加盖公章,连同部门验章的专业证书申请表,送区市县考办审查盖章后,报市考办。
第三十二条 经市考委审查,符合条件和手续者,方能发给专业证书。专业证书由市考委颁发,主考学校副署。
第三十三条 专业证书获得者,继续参加对口专业考试,全面达到该专业考试计划要求的,可以申请办理该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第三十四条 办理专业证书的时间与办理毕业证书的时间相同。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各级考办在执行本细则过程中,必须贯彻从严治考的精神,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努力做好考籍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自考质量,维护自考信誉。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由市考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此前制定的相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一律以本细则为准。
第二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范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 确保考试质量 ,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则。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 “ 省考委 ”)举行的各项考试的考务、考籍工作, 适用本规则。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准确、规范的原则。
四、各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 “ 自考办 ”)的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应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 “ 教育部自考办 ”)的业务指导。
五、各级自考办要根据考试规模的发展配备与考务、考籍管理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各级自考办的工作人员和参与考试工作的兼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 认真负责,符合保密工作的条件,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六、教育部自考办与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自考办”)要有计划地培训考务、考籍管理工作人员,并应经过必要的考核。
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原则上一年实施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第二章 报名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性别、年龄、民族、信仰、职业、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自考办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名。
九、首次报名者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含军人、武警人员证件)报名。报名时须按规定填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登记表》(以下简称“《考生登记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登记卡》(以下简称“《报名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课程卡》(以下简称“《报考课程卡》”)缴纳照片和报名、考试费、领取省自考统一印制的《准考证》。
十、非首次报名者经核验已发的《准考证》及规定的有关证件外,只须填写《报考课程卡》
十一、准考证号在首次报名时确定 , 并由报名点在考生 报名时按全国统一规定的十二位数字编排 , 格式如下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第一、二位:地〈市〉代码;第三、四位:县(区)代码;第五、六位:报考号 第七位:四月份考试为 1、十月份考试为 2、上半年其它考试为 3、下半年其它考试为 4第八至十二位:考生序号。
《准考证》中的考生序号必须以县〈区〉为单位不分专业依次排列。
十二、报考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考生量按有关规定报名考 试。
十三、报名结束后 , 省自考办按地〈市〉或县(区〉随 机编排考场及座位号 , 地(市)或县〈区〉自考办根据编排 结果发出《考试通知单》。
第三章试卷的印制、运送与保密
十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保密局的教密字 [001] 的有关规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包括副题,下同)在使用前属国家绝密级材料。
十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由教育部自考办或省自考办负责印制。
十六、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印 制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如有疑问 , 须用密码传真向 教育部自考办报告。
十七、试卷印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
(一)省自考办须根据《印制、复印等行业复制国家秘 密载体暂行管理办法》 [ 固保〈 1990 〉第 83 号〕的有关规 定 , 选定试卷保密印刷厂 , 办理《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 证》 , 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局注册备案 , 并将保 密印刷厂基本情况报教育部自考办。
(二)保密印刷厂白开始印制试卷至启用前全部过程 中 , 必须实行全封闭操作 , 每天二十四小时安排人员内外值 班巡逻。所有接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人员应全部 入闸 , 隔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入闱期间 , 严禁将各种无线 通讯工具带入印刷厂。
(三)保密印刷厂指定专人保管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 标准的清样、校样、成品、印版、纸型或底片等物品 , 各道工序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要特别警惕非试卷、参考答案 和评分标准的交叉 , 印刷和错装事故;印刷期间废页要妥善存放, 严禁销毁 , 待印刷全部结束后 , 由省自考办监印人员监 督 , 在对废页与成品数量核对无误后 , 采取安全措施 , 妥善 处理。
(四)省自考办由一名主任或副主任负责 , 并派专人监 印、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和试卷印制质量
(五)保密印刷厂要保证试卷印制质量,装袋科目和数 量要准确 , 密封牢固 , 封章耍清楚。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 标准封面须标明绝密字样 , 并注明解密日期。
十八、试卷要用密封车运送,三人以上押运 , 必须有公安(或武警)人员协助;与试卷运送工作无关人员,不得搭乘;运送途中,试卷现场押运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十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运抵试卷保密室时 , 押运员必须同时与分管保密室铁门及保 险柜钥匙的工作人员当面履行交接手续 , 并做书面交接记录。
二十、试卷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
(一)各级自考办都要建立保密室。保密室必须安装防盗门窗、报警装置 , 备有防火器材。并要经公安、机要部门及省自考办检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必须存放在保密室内。考试期间的试卷存放必须有公安(或武警)及自考办人员昼夜值守。任何情况下,试卷现场值班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保密室铁门及保险柜的钥匙要分别管理。
(三)地(市)自考办在开考前保存试卷不得超过三天。边远交通极不便地区必需超过三天以上保管时间的 , 应 由省自考办审批,并要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
(四)试卷运送必须由专人专车,确保试卷安全;与考点交接试卷时间为每科考前两小时 , 交接工作必须有两人以 上共同履行交接手续。
(五)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启用前 , 任何组织或 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启封。
第四章考试实施
二十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试组织与实施工作必须 革作到严密、严格、严肃。根据教育部自考办的部署 , 各省自考办在省考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 组织实施与管理本地区的考试实施工作。
二十二、地〈市〉为考区,考区内可设若干考点,考点 内设考场。考点原则上设在地〈市〉所在地 , 考生过于集中的地区,需增设考区或考点至县一级的,由县(区〉级政府 提出申请并报省自考办批准。
二十三、考区设考区委员会 ,负责领导、组织、管理本 考区的考试实施及处理考试期间本考区发生的问题。考区委员会设主任一人 , 副主任若干 , 主任由当地政府负责人担 任 , 副主任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 , 并请公安、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区委员会人员名单报省白考办 备案。
二十四、考点以承担考试的学校为单位,承担自学考试工作是全日制中学的职责和任务。考
点不得设置在自学考试的助学、办学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将考点设在自学考试的助学、办学单位的 , 经省自考办批准后 , 必须做到办学单位的考生不在本单位设立的考点参加考试 ,监考工作人员也必须由当地自考办进行统一调配。
二十五、考点设考点主任一人 , 副主任-3 至二人。考点 主任和副主任由考区主任委任并报省自考办备案。考点主任 一般由考点所在学校校长担任。
二十六、考点应设立考务、保卫、医疗等小组 , 以保证 考试正常实施。
二十七、考试期间考点内应划出考试区域 , 并设置明显 的警戒线 , 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二
十八、考场应安全、安静、通风、采光条件好 , 考场 内除必备物品、文字外 , 不得留其它任何物品和字迹。
二十九、每个考场考生数为二十五或三十人考生座位须单人、单桌、单行排列 , 间距八十厘米以上
三
十、每个考场内应配备二至三名监考人员 , 考场外设 若干流动监考人员。
三
十一、监考人员由考点主任选聘责任心强 , 作风正 派 , 有一定监考经验的教师、干部担任。参与办学、办班工 作的教师和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考试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回 避制度 , 不停担任监考工作。监考人员的名单应报当地自考 办备案。
三
十二、省自考办要加强监考人员上岗培训制度 , 监考 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 不经培训不能上岗。监考人员要明确监 考工作的程序、要求和所承担的权利与义务;监考人员要严 格执行《监考人员守则》(见附件二〉及考试实施程序。监 考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考场记录。三
十三、考生本人凭《准考证》、《身份证》和《考试 通知单》等规定的证件参加考试。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严格遵 守《考生守则》(见附件一)。违反考试规定和《考生守 则》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
十四、考试结束后 , 地(市)自考办应立即整理、清 点全部答卷、答题卡和考场记录单 , 并迅速送省自考办指定 地点。答卷及答题卡的运送、保管与交接均按第三章试卷的 运送与保密所规定条款执行 , 确保安全。统一评阁答卷前,除指定人员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拆启密封答卷。
三
十五、考试期间 , 各级自考办应安排昼夜值班 , 值班 电话应在考前告知上下级自考办。遇失密、泄密、考场大面 积舞弊等重要情况 , 应立即报告上一级自考办。
三
十六、考试期间省自考办必须派巡视员到考区监督、检查考试的实施情况 , 协助作好考试工作。
三
十七、各省自考办在考试期间要加强对考试的监督、检查工作 , 并应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三
十八、因试卷丢失、被窃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失密、泄密 , 省自考办必须立即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扩散范围 , 芥向教育部自考办和省、自治区、直 辖市保密局报告 : 如尚未破案 , 考前应立即停止在失密、泄密范围内的考试 : 考后在失密、泄密范围内的本次考试由教 育部自考办宣布无效。
三
十九、由于试卷印刷有误或一般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 拖延开考时间的 , 必须经省自考办批准方可顺延考试结束时间。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 必须更改考试时间的,由省自考办报教育部自考办处理。
第五章评卷与分数报告
四
十、评卷工作由省自考办组织实施。
四
十一、评卷工作由省自考办确定 , 在有关高等院校内集 中统一进行。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应成立评卷领导小 组 , 学校主管领导任组长 , 省自考办派人参加。各课程评卷 组应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该课程骨干教师担任负责人 , 以 确保评卷的质量。
四
十二、评卷教师应聘任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作风正派的教师。有直系亲属参加本 次考试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 不得参加本次评卷工 作。四
十三、答卷、答题卡按国家秘密级材料管理。答卷保 密号的编排与管理是省自考办的职责 , 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 以任何理由介入。
四
十四、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应按规定时间向省自 考办运送答卷 , 运送答卷时要做到专人专车 , 履行严格的答 卷交接手续 , 确保答卷安全。
四
十五、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要设立答卷保管室 , 保管室应在二层楼以上 , 且要昼夜值班 , 值班人员不得少于 两人 ,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四
十六、评卷场所设专人保卫 , 出入须凭《评卷工作证》。《评卷工作证》不得转借他人 , 丢失须及时报告评卷点负责人。评卷人员不得擅将试卷带出评卷场所。评卷工 作人员离开评卷场所时 , 必须将所有答卷交答卷保管室保 管。
四
十七、评卷期间的答卷保管、收发必须有严格的清 点、检查、登记手续。如发现有密封不严 , 倒装等现象 , 应 及时交答卷保管室处理。
四
十八、评卷前应对全体评卷教师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 保密纪律的教育和评卷规定的培训。评卷工作人员要严格执 行《评卷工作人员守则》和《评卷注意事项》
四
十九、评卷前各课程评卷组负责人应组织评卷教师认 真研究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 并对部分答卷进行试 评。应在试评基础上制定评分细则 , 评分细则应报省自考办 备案。五
十、凡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有误须更正的 , 应由承担 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向省自考办报告 , 经批准后方可执行。凡全国统考课程 , 须经教育部自考办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
十一、评阅主观性试题(非选择题)的教师必须由本学科业务水平较高的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
五
十二、评卷中发现的违纪、舞弊 , 省自考办要及时按 有关规定处理。评卷中发现大面积违纪、舞弊及雷同卷 , 要 详细记录 , 报省自考办迅速查处 , 省自考办应及时报告教育 部自考办。
五
十三、评卷工作中必须建立复查制度。复查一定要严 格 ,不得随意加、减分。凡复查后不及格的试卷 , 应加盖“ 不及格 ” 章。涉及到分数更动时 , 应在题首分数处改动,并由复查教师签名; 因分数更动涉及及格与否时 , 应交课程评卷组长审查签名并加盖 “ 分数复核变更章 ”。
五
十四、省自考办负责评卷检查验收工作 , 检查验收应 在试卷密封情况下进行 , 质量检查结果应作出报告。
五
十五、评卷工作应实行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办法。凡 能按教育部自考办及省自考办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卷 , 所评试 卷经省自考办检验符合要求、质量较好 , 或能积极发现雷同 卷的评卷单位和人员应给予奖励 : 对边反评卷纪律或没达到 有关评卷质量要求的评卷单位和人员 ,由省自考办视情节轻 重 , 分别采取扣发评卷费、通报批评、取消评卷资格等处罚 措施 , 或对责任者进行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五
十六、评卷结束后 , 由省自考办对成绩合格者发给 《课程合格证》; 成绩不合格者 , 不进行补考 , 可参加下一 次该课程的考试。
第六章 考籍管理
五
十七、考籍管理工作由省自考办负责 , 实施计算机管 理。
五
十八、考籍管理工作按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所有合格课程有效期为八年。五
十九、考籍管理以准考证号为序进行管理 , 跨考其它 专业的考生〈包括因专业停考需报考其它专业的考生〉不办 理新的准考证 , 只填写《报考课程卡》 , 即可参加另一专业 的课程考试。跨考专业的考生成绩均记录在考籍库准考证号 码下 , 以防止一生多证的现象发生。
六
十、因户口迁移或工作变动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转考者 , 应按有关规定办理转考手续。
由省自考办视情节轻 重 , 分别采取扣发评卷费、通报批评、取消评卷资格等处罚 措施 , 或对责任者进行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五
十六、评卷结束后 , 由省自考办对成绩合格者发给 《课程合格证》; 成绩不合格者 , 不进行补考 , 可参加下一 次该课程的考试。
第六章 考籍管理
五
十七、考籍管理工作由省自考办负责 , 实施计算机管 理。
五
十八、考籍管理工作按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所有合格课程有效期为八年。五
十九、考籍管理以准考证号为序进行管理 , 跨考其它 专业的考生〈包括因专业停考需报考其它专业的考生〉不办 理新的准考证 , 只填写《报考课程卡》 , 即可参加另一专业 的课程考试。跨考专业的考生成绩均记录在考籍库准考证号 码下 , 以防止一生多证的现象发生。
六
十、因户口迁移或工作变动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转考者 , 应按有关规定办理转考手续。
责 , 非在职人员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人民政府负责。
六
十七、考籍档案必须由专人负责 , 建立严格的保管制 度。毕业资格审核时 , 考生的课程成绩和奖惩记录要严格与 省自考办计算机的记录相符。
六
十八、考生能提供全部课程的有效《课程合格证》, 完成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 经思想品德鉴定 合格 , 即可申请办理毕业手续。全部材料经审核符合要求 者 , 由省考委发给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一印 制的毕业证书。
六
十九、省自考办要加强对办理毕业手续工作的管理 ,建立严格的证书、印章保管措施和必要的内部制约机制。
七
十、毕业生的毕业时间为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
七
十一、本科毕业生可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主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 ,授予学士 学位。
第七章 考试信息管理
七
十二、各省自考办必须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 , 建立国家与省、省与地(市)生县〈区〉的多级考试信息采集管理、通讯网络系统。
七
十三、考试信息包括考生自然情况、考区、考点、考场设置、各课程考试情况及成绩、各专业合格人数及毕业生 情况等。各级自考办根据考试工作需要应及时公布各种统一 规范的考试信息及代码。
七
十四、各级自考办对考试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要建立严 格的管理制度 , 制定严肃的工作纪律 , 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涂 改 , 保证考试信息的准确性。
七
十五、省自考办向教育部自考办上报考试数据的截止 时间为: 每年的七月底和一月底。考试信息公布前属国家秘 密 , 并应采取相应的保管、传递和安全保密措施 , 每的考试信息必须要有备份 , 确保考试信息资料的安全管理。
七
十六、省自考办应定期发布考试分数 , 任何单位和个 人末经考试主管部门同意 , 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考试信息。
第八章附则
七
十七、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可依照本规则 , 结合本地区 的实际情况 , 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考籍工作参照本规则执。
七
十八、本规则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则不一致的其它规定均以本规则为准。
第三篇:关于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的通知
关于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的通知
(考委〔199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厅、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学考试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工作,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工作实践,制订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一九九八年四月三十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考试质量,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则。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举行的各项考试的考务、考籍工作,适用本规则。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准确、规范的原则。
四、各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自考办”)的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应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教育部自考办”)的业务指导。
五、各级自考办要根据考试规模的发展配备与考务、考籍管理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各级自考办的工作人员和参与考试工作的兼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负责,符合保密工作的条件,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六、教育部自考办与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自考办”)要有计划地培训考务、考籍管理工作人员,并应经过必要的考核。
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原则上一年实施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第二章 报名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性别、年龄、民族、信仰、职业、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自考办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名。
九、首次报名者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含军人、武警人员证件)报名。报名时须按规定填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登记表》(以下简称“《考生登记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登记卡》(以下简称“《报名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课程卡》(以下简称“《报考课程卡》”)。交纳照片和报名、考试费,领取省自考办统一印制的《准考证》。
十、非首次报名者经核验已发的《准考证》及规定的有关证件外,只须填写《报考课程卡》。
十一、准考证号在首次报名时确定,并由报名点在考生报名时按全国统一规定的十二位数字编排,格式如下:
地(市)县(区)报考年
四月份考试为1 考生序号
代 码
代 码
度 号 十月份考试为2 上半年其它考试为3 下半年其它考试为4 《准考证》中的考生序号必须以县(区)为单位不分专业依次排列。
十二、报考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考生,按有关规定报名考试。
十三、报名结束后, 省自考办按地(市)或县(区)随机编排考场及座位号,地(市)或县(区)自考办根据编排结果发出《考试通知单》。
第三章 试卷的印制、运送与保密
十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保密局89教密字[001])的有关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包括副题,下同)在使用前属国家绝密级材料。
十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由教育部自考办或省自考办负责印制。
十六、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印制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如有疑问,须用密码传真向教育部自考办报告。
十七、试卷印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省自考办须根据《印制、复印等行业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暂行管理办法》[国保(1990)第83号]的有关规定,选定试卷保密印刷厂,办理《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局注册备案,并将保密印刷厂基本情况报教育部自考办。
(二)保密印刷厂自开始印制试卷至启用前全部过程中,必须实行全封闭操作,每天二十四小时安排人员内外值班巡逻。所有接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人员应全部入闱,隔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入闱期间,严禁将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带入印刷厂。
(三)保密印刷厂指定专人保管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清样、校样、成品、印版、纸型或底片等物品,各道工序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要特别警惕非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交叉印刷和错装事故;印刷期间废页要妥善存放,严禁销毁,待印刷全部结束后,由省自考办监印人员监督,在对废页与成品数量核对无误后,采取安全措施,妥善处理。
(四)省自考办由一名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并派专人监印,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和试卷印制质量。
(五)保密印刷厂要保证试卷印制质量,装袋科目和数量要准确,密封牢固,封章要清楚。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封面须标明绝密字样,并注明解密日期。
十八、试卷要用密封车运送,三人以上押运,必须有公安(或武警)人员协助;与试卷运送工作无关人员,不得搭乘;运送途中,试卷现场押运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十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运抵试卷保密室时,押运员必须同时与分管保密室铁门及保险柜钥匙的工作人员当面履行交接手续,并做书面交接记录。
二十、试卷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级自考办都要建立保密室。保密室必须安装防盗门窗、报警装置,备有防火器材。并要经公安、机要部门及省自考办检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必须存放在保密室内。考试期间的试卷存放必须有公安(或武警)及自考办人员昼夜值守。任何情况下,试卷现场值班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保密室铁门及保险柜的钥匙要分别管理。
(三)地(市)自考办在开考前保存试卷不得超过三天。边远交通极不便地区必需超过三天以上保管时间的,应由省自考办审批,并要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
(四)试卷运送必须有专人专车,确保试卷安全;与考点交接试卷时间为每科考前两小时,交接工作必须有两人以上共同履行交接手续。
(五)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启用前,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启封。
第四章 考试实施
二十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试组织与实施工作必须作到严密、严格、严肃。根据教育部自考办的部署,各省自考办在省考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与管理本地区的考试实施工作。
二
十二、地(市)为考区,考区内可设若干考点,考点内设考场。考点原则上设在地(市)所在地,考生过于集中的地区,需增设考区或考点至县一级的,由县(区)级政府提出申请并报省自考办批准。
二
十三、考区设考区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管理本考区的考试实施及处理考试期间本考区发生的问题。考区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主任由当地政府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并请公安、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区委员会人员名单报省自考办备案。
二十四、考点以承担考试的学校为单位,承担自学考试工作是全日制中学的职责和任务。考点不得设置在自学考试的助学、办学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将考点设在自学考试的助学、办学单位的,经省自考办批准后,必须做到办学单位的考生不在本单位设立的考点参加考试,监考工作人员也必须由当地自考办进行统一调配。
二十五、考点设考点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考点主任和副主任由考区主任委任并报省自考办备案。考点主任一般由考点所在学校校长担任。
二十六、考点应设立考务、保卫、医疗等小组,以保证考试正常实施。
二十七、考试期间考点内应划出考试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二十八、考场应安全、安静、通风、采光条件好,考场内除必备物品、文字外,不得留其它任何物品和字迹。
二十九、每个考场考生数为二十五或三十人。考生座位须单人、单桌、单行排列,间距八十厘米以上。
三
十、每个考场内应配备二至三名监考人员,考场外设若干流动监考人员。
三
十一、监考人员由考点主任选聘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有一定监考经验的教师、干部担任。参与办学、办班工作的教师和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考试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不得担任监考工作。监考人员的名单应报当地自考办备案。
三
十二、省自考办要加强监考人员上岗培训制度,监考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不经培训不能上岗。监考人员要明确监考工作的程序、要求和所承担的权利与义务;监考人员要严格执行《监考人员守则》(见附件二)及考试实施程序。监考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考场记录。
三
十三、考生本人凭《准考证》、《身份证》和《考试通知单》等规定的证件参加考试。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严格遵守 《考生守则》(见附件一)。违反考试规定和《考生守则》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
十四、考试结束后,地(市)自考办应立即整理、清点全部答卷、答题卡和考场记录单,并迅速送省自考办指定地点。答卷及答题卡的运送、保管与交接均按第三章试卷的运送与保密所规定条款执行,确保安全。
统一评阅答卷前,除指定人员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拆启密封答卷。
三
十五、考试期间,各级自考办应安排昼夜值班,值班电话应在考前告知上下级自考办。遇失密、泄密、考场大面积舞弊等重要情况,应立即报告上一级自考办。
三
十六、考试期间省自考办必须派巡视员到考区监督、检查考试的实施情况,协助作好考试工作。
三
十七、各省自考办在考试期间要加强对考试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应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三
十八、因试卷丢失、被窃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失密、泄密,省自考办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扩散范围,并向教育部自考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局报告;如尚未破案,考前应立即停止在失密、泄密范围内的考试;考后在失密、泄密范围内的本次考试由教育部自考办宣布无效。
三
十九、由于试卷印刷有误或一般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拖延开考时间的,必须经省自考办批准方可顺延考试结束时间。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
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须更改考试时间的,由省自考办报教育部自考办处理。
第五章 评卷与分数报告
四
十、评卷工作由省自考办组织实施。
四
十一、评卷工作由省自考办确定在有关高等院校内集中统一进行。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应成立评卷领导小组,学校主管领导任组长,省自考办派人参加。各课程评卷组应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该课程骨干教师担任负责人,以确保评卷的质量。
四
十二、评卷教师应聘任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作风正派的教师。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考试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不得参加本次评卷工作。
四
十三、答卷、答题卡按国家秘密级材料管理。答卷保密号的编排与管理是省自考办的职责,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介入。
四
十四、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应按规定时间向省自考办运送答卷,运送答卷时要做到专人专车,履行严格的答卷交接手续,确保答卷安全。
四
十五、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要设立答卷保管室,保管室应在二层楼以上,且要昼夜值班,值班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四
十六、评卷场所设专人保卫,出入须凭《评卷工作证》。《评卷工作证》不得转借他人,丢失须及时报告评卷点负责人。评卷人员不得擅自将试卷带出评卷场所。评卷工作人员离开评卷场所时,必须将所有答卷交答卷保管室保管。
四
十七、评卷期间的答卷保管、收发必须有严格的清点、检查、登记手续。如发现有密封不严,倒装等现象,应及时交答卷保管室处理。
四
十八、评卷前应对全体评卷教师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纪律的教育和评卷规定的培训。评卷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评卷工作人员守则》(见附件三)和《评卷注意事项》(见附件四)。
四
十九、评卷前各课程评卷组负责人应组织评卷教师认真研究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并对部分答卷进行试评。应在试评基础上制定评分细则,评分细则应报省自考办备案。
五
十、凡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有误须更正的,应由承担评卷工作的高等学校向省自考办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执行。凡全国统考课程,须经教育部自考办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
十一、评阅主观性试题(非选择题)的教师必须由本学科业务水平较高的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
五
十二、评卷中发现的违纪、舞弊,省自考办要及时按有关规定处理。
评卷中发现大面积违纪、舞弊及雷同卷,要详细记录,报省自考办迅速查处,省自考办应及时报告教育部自考办。
五
十三、评卷工作中必须建立复查制度。复查一定要严格,不得随意加、减分。凡复查后不及格的试卷,应加盖“不及格”章。涉及到分数更动时,应在题首分数处改动,并由复查教师签名;因分数更动涉及及格与否时,应交课程评卷组长审查签名并加盖“分数复核变更章”。
五
十四、省自考办负责评卷检查验收工作,检查验收应在试卷密封情况下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应作出报告。
五
十五、评卷工作应实行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办法。凡能按教育部自考办及省自考办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卷,所评试卷经省自考办检验符合要求、质量较好,或能积极发现雷同卷的评卷单位和人员应给予奖励;对违反评卷纪律或没达到有关评卷质量要求的评卷单位和人员,由省自考办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扣发评卷费、通报批评、取消评卷资格等处罚措施,或对责任者进行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五
十六、评卷结束后,由省自考办对成绩合格者发给《课程合格证》;成绩不合格者,不进行补考,可参加下一次该课程的考试。
第六章 考籍管理
五
十七、考籍管理工作由省自考办负责,实施计算机管理。
五
十八、考籍管理工作按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所有合格课程有效期为八年。
五
十九、考籍管理以准考证号为序进行管理,跨考其它专业的考生(包括因专业停考需报考其它专业的考生)不办理新的准考证,只填写《报考课程卡》,即可参加另一专业的课程考试。跨考专业的考生成绩均记录在考籍库准考证号码下,以防止一生多证的现象发生。
六
十、因户口迁移或工作变动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考者,应按有关规定办理转考手续。六
十一、凡专业停考或跨省转考的考生,可免考有效期内的名称相同、考试成绩合格,且学分等于或低于原所学专业中的课程。
六
十二、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及自学考试专科以上(含专科)的毕业生(及肄业生、退学生),可免考有效期内的名称相同、考试成绩合格,且学分等于或低于原所学专业中的课程。
六
十三、报考独立本科段专业的考生,需提供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证书的原件,并根据有关规定参加考试。
六
十四、考籍档案应包括考生的《考生登记表》、各科合格成绩、首次办理准考证的同底片照片(毕业证用)、考试期间的奖惩记录等有关材料。
不合格课程的答卷在成绩发布三个月后销毁。
六
十五、省自考办对自学考试毕业生,应置备毕业生名册(后附《考生登记表》),毕业生名册应长期保存。毕业生合格试卷一般保留半年后销毁。
六
十六、考生的思想品德鉴定,在职人员由所在单位负责,非在职人员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人民政府负责。
六
十七、考籍档案必须由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毕业资格审核时,考生的课程成绩和奖惩记录要严格与省自考办计算机的记录相符。
六
十八、考生能提供全部课程的有效《课程合格证》,完成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经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即可申请办理毕业手续。全部材料经审核符合要求者,由省考委发给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六
十九、省自考办要加强对办理毕业手续工作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证书、印章保管措施和必要的内部制约机制。
七
十、毕业生的毕业时间为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
七
十一、本科毕业生可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第七章 考试信息管理
七
十二、各省自考办必须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建立国家与省、省与地(市)县(区)的多级考试信息采集管理、通讯网络系统。
七
十三、考试信息包括考生自然情况、考区、考点、考场设置、各课程考试情况及成绩、各专业合格人数及毕业生情况等。各级自考办根据考试工作需要应及时公布各种统一规范的考试信息及代码。
七
十四、各级自考办对考试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严肃的工作纪律,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涂改,保证考试信息的准确性。
七
十五、省自考办向教育部自考办上报考试数据的截止时间为:每年的七月底和一月底。
考试信息公布前属国家秘密,并应采取相应的保管、传递和安全保密措施,每的考试信息必须要有备份,确保考试信息资料的安全管理。
七
十六、省自考办应定期发布考试分数,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考试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考试信息。
第八章 附则
七
十七、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可依照本规则,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务、考籍工作参照本规则执行。
七
十八、本规则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则不一致的其它规定均以本规则为准。
第四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题目: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成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白城师范学院本科二学历 毕业设计(论文)准考证号:251412100012 学生姓名:王秋实 二学历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09级2班 联系电话:***2013年 3 月 5 日
第五篇: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问题及对策
主考学校:武汉大学
专 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吴湘玲
考生名称:张垚鑫
工作单位:
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学习与发展的过程,阐述了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目前的主要现状以及改革以后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再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该党组织日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关键词:市直工委,学习型党组织,党建工作
目录
引言1
一、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及学习过程1
1、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1
2、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基本情况2
二、河南省鹤壁市直工委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及成功经验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0
四、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15
五、此次活动的意义 结束语21
引 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新要求,指导市直机关党组织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强机关党建的新途径、新方法,鹤壁市直机关工委于八月上旬,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浚县、淇县、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等5个县区和市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等22个市直单位,就各单位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党员”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鹤壁市直工委结合市直机关实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鹤壁市所辖的五个县区和市直机关五百多个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及学习过程
1、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
鹤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接管理市直单位56个党委,32个党总支,557个党支部,10187名党员。其中在职党员7496名,离退休党员2257名,离退休党员占党员总数的22.2%; 35岁以下的党员2461名,占党员总数的24.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5680名,占党员总数的64.5%。2009年,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我市加快“两个构建”,实现“两保”目标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精力战危机,争分夺秒抓落实,切实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2、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基本情况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鹤壁市直工委结合市直机关实际,在鹤壁市所辖的五个县区和市直机关五百多个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下发了《中共鹤壁市委市直工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的通知》和《中共鹤壁市委市直工委关于印发“全民阅读集中活动月”方案的通知》,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及时出台了《市委市直工委2010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的安排意见》。特别是结合今年四月份的集中读书月活动,我们在市直机关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推荐优秀书目、带头上党课或作专题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季读一本好书等活动。市直工委向市直基层党组织推荐了《中南海历史文化讲座》、《资政全鉴》、《中国大趋势》和《金融的逻辑》等书籍,定购下发《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1800本供各基层党组织学习,安排组织收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光盘讲座等,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二是6月下旬在市民政局召开了由市直40个单位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参加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经验交流会,采取影视介绍、现场观摩、经验介绍等形式,推广市直机关创建活动好的经验做法。三是
建立学习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成立督促检查组,对市直机关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行“明查暗访”,定期抽查学习笔记,并将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年底对市直机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情况进行总评和表彰。四是要求市直各单位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增加学习创建内容。如市民政局5月中旬召开了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等单位领导和各县(区)民政局长参加的鹤壁民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论坛,全面总结了该局近年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做法。市检察院建成以“礼仪文化、行为文化、法律文化、廉政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长廊”,通过宣传检察文化,陶冶了干警的情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市粮食局坚持在“新”字上求突破,“载体”上求新颖,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在基层广大党员中开展了以“我参与、我承诺、我奉献、我光荣”为主题的“立足岗位做贡献,奋发有为当先锋”演讲比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教于乐。五是由市直工委牵头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相配合,在全市开展了《关于评选“十佳学习型机关”、“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十佳学习型党员”》活动。活动方案明确了评先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方法标准和组织领导等,并对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
二、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及成功经验
扎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今年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鹤壁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能够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了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一)普遍树立了科学发展理念。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刻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了全面、辩证、前瞻的思维观念,思想认识逐步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决了发展观偏颇的问题,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特别是在事关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以下共识: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鹤壁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忠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促进科学发展,较好地完成市委加快“两个构建”,实现“两保”目标的重要任务。
(二)完善了符合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使机关党员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在机关党建
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党建工作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实现党的自身建设科学发展,就必需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党建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党的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就需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市政府办公室在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中,制定了“五抓五促”制度,通过抓效能、抓责任、抓重点、抓精品、抓作风,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培训机制。党员干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体,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主体,改革创新机关党建,关键是提升机关党员干部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本领。如市发改委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科学谋划,合理安排,建立卫星远程教育培训制度,为改革创新机关党建提供了坚强保证。三是建立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听民意、顺民心,贯彻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也是对机关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为此,市教育局开展了“教育服务年”活动,建立了领导服务群众、机关服务基层、学校服务社会制度。通过帮助基层、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机关党的建设取得实效。
(三)确立了机关党建为科学发展服务的观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机关党的工作,只有扣紧谋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促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机关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才能出成效。坚持为科学发展服务,就是要着力提高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正确处理利益
关系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招商办等单位党员干部带头以“临战”状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市工商局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市质监局出台了“让利于企”八项措施帮扶企业度危机等。他们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使机关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振兴的大局之中,在服务改革发展中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活力。
(四)坚持机关党建为基层服务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空间在社会的基层,主要成效也体现在基层。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为基层服务,就必须要拓展工作内容,把机关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人才优势和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民主自治机制,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职责。通过学教活动的扎实开展,鹤壁市直机关普遍建立了联系基层组织和群众工作制度,积极构建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的工作网络,搭建思想感情双向交流平台,让机关党员干部充分了解基层工作实际和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提供客观依据,确保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如市财政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门服务,解决停产企业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支取难的问题;市工商局围绕放宽服务业市场主体准入,制定了6条措施,让创业者切实享受到更加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市建设局将供热、供
水、供气等职能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审批,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为企业、群众大大节省了时间。
(五)转变了领导干部作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建立健全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干部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明显增强,领导干部下基层多了,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多了。为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我市坚持以上带下、以下促上,既坚持领导带头、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以上带下的过程,作为转变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的过程;把以下促上的过程,转化为问计于民、典型引路的过程,敞开门面搞活动,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确保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活动期间,仅市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就确定了32个调研专题,到农村、社区、企业、项目建设一线开展调研;市公安局采取“六个一”、市发改委坚持“四个贴近”、市民政局围绕“四个促学”深入开展学习调研。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转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六)丰富创新了活动载体。市直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每个阶段都注意选择一到两个载体,确保活动内容生动活泼。如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演讲比赛、庆七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爱国歌曲大家唱暨第三届“祖国颂”合唱比赛等。尤其是市直工委开展的“我为鹤壁发展献一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党员群众与市委一道共话科学发展论题,共思科学发展良策,共聚科学发展心智,把市直机关群众的参与热情化作建言献策的具体行动。通过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建议7692条,调研报告213篇,可行性研究报告47篇。这些活动载体的设立,有效激发了市直机关广大党员积极主动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凝聚成了推进鹤壁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与“指导”倒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党的工作由本地区的机关党工委“领导”,而部门党组是“指导”机关党的工作。但从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看,机关党工委变成了指导作用,部门党组变成了领导作用,这就使得机关党工委难以进入领导角色,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以致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影响力不够,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组织设置“虚化”。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党组织的双重工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机关党组织被作为机关行政(业务)组织的附加,对行政(业务)组织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和依附,不能独立按照党章规定开展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机关党的建设被作为可有可无的、附带性的、枝节性的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党务工作“边缘化”。在抓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的同时,并行抓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业务工作更好开展。行政工作解决怎么做的能力问题,党务工作解决为谁工作的方向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现在,各单位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机关党
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不在一个层面上,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建工作甚至被作为业务工作的附加,受到忽视和轻视,党务干部往往随业务工作随意调整,党建工作缺乏稳定性、连续性,针对性,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四)党务角色“淡化”。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务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淡化自己的党务工作者身份。开展工作时,更多地把自己当作行政管理者,很少从党务干部和党员身份的角度看待自己,缺乏按党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活动的意识,没有履行双重身份的责任,没有尽双重身份的义务,出现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五)人员配备“弱化”。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以“行政事务忙”、“培养年轻人”等理由不愿担任机关党组织书记,多数都由副职或非实职的领导同志兼任,这就严重削弱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力度。同时,机关党务工作大部分是兼职,“两付担子一肩挑”,没有什么待遇,或待遇得不到落实,晋升提拔不如做业务工作机会多,党务工作岗位不能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留不住人、拴不住心,更难吸引人。党务干部队伍不稳,专业不延续,后继乏人,认为做机关党的工作难度大、不易出成绩,待遇低、出路窄,没干头,想转行。
(六)阵地经费难保障。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建阵地建设薄弱,活动经费缺乏。部分单位机关党建的阵地建设比农村和社区还滞后,没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室、党员阅览室等,一些党支部活动经费难以保障,党的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支部活动多数是学习文件,读读
报纸,形式单
一、枯燥,这些都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党组织覆盖面的扩大
四、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1、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执行的还不到位,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足。三是对党务干部调整过频,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性不够,部分单位党务随着业务走,党务干部更换随意性大,导致少数党务干部在工作中应付,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能力,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组织学习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四是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部分单位的“党办”被撤消,致使部分单位党建工作出现“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现象,导致创建活动失去了阵地,出现了“真空地带”。
3、下一步的对策及建议
新时期新阶段,要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就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坚持党员、组织、干部、班子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形成人人关心党建,人人支持党建,人人争当党务干部的局面;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抓,共同作用于机关党建这个主体。
(一)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
机关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的“参谋部”,是组织实施党和政府部署的“工作部”,是为党、为基层、为群众办事的“服务部”。机关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机关党建要想有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推动机关业务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机关党建工作长期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更是新时期机关党的建设中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因为,评价和衡量一个部门机关党的建设的成效的终极标准,还是要看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是否贯彻落实了,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是否提高了,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增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否增强了,一句话,就是要看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个紧紧围绕”和“五个紧密结合”。“三个紧紧围绕”是指:一是机关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三是要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开展活动。“五个紧密结合”是指:一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二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三是机关党的工作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紧密结合;四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转变机关作风紧密结合;五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
(二)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从四个方面的主体入手,同时加强,并形成更加顺畅的联动互动机制。
1、从地方党委的角度来说,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负责、机关工委牵头抓总的机关党建领导机制。要切实把机关党建纳入地方党委的整体工作规划和计划之中,把机关党建工作成效列入部门和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负责、机关工委牵头抓的机关党建领导机制。地方党委的常委会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机关党建工作汇报,党委分管领导经常了解机关党建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逐步实行地方党委分管领导兼任机关工委书记制度,使机关党建工作不仅有人管,而且便于管,能管住、管好。
2、从工委的角度来说,进一步建立完善机关党工委直接领导,部门党组指导,机关党支部具体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要在改善领导方式上下功夫。要更多地从“加强领导”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抓全局上,放在出思路、明方向、做规划、用载体、定制度和抓落实上,放在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对全局工作有较大影响的关节点上。二是要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由抓具体事务工作转变为加强宏观指导,由忙于召开各种会议、组织各项活动,转变为着力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一般号召转变为加强督促检查、分类指导,狠抓落实。同时,要加强工委与党支部、党总支的纵向联系。通过召开机
关党建工作会议、工作调研、举办活动等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三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建章立志不可或缺。同时,制度也有一个建立健全、完善调适的过程,以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目的。就目前而言,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机关党建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探索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激励方法、途径,以及建立健全党员永葆先进性、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3、从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的角度看,要建立健全党组(党委)统一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支部书记直接抓的领导责任制。机关党组织只有依靠部门党组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依靠部门党组成员的表率作用,才能使党的建设与本部门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服务全局上才能取得主动权,才能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首先,部门党委(党组)要为关心支持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保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要重视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将机关党建工作摆上位置,纳入议事日程,要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要将机关党建纳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内部考核中,把党建责任制中党组(党委)第一责任人规定落到实处,健全党组(党委)统一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支部书记直接抓的领导责任制,要将机关党的建设作为部门党组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工作议程,建立并落实机关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列席党组会议、行政办公会议制度。机关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部门党组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做到“三给予”:即在人员
上给予调配,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其次,指导机关党组织围绕部门党组中心工作抓好党建。要求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意识的给机关党组织交任务、压重担,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作用,注意发挥机关党组织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作用,经常通过机关党组织了解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动态,发扬民主,征求机关党组织对部门重要决策、改进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反映和意见,使机关党组织在参与部门党组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地位、影响力和号召性。第三,机关党组织在依靠部门党组的同时,要积极为其服务。主动围绕党组工作中心思考问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努力做到党组想什么我们抓什么,党组抓什么我们落实什么;及时向党组报告上级党组织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争取部门党组对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反映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统一党员和干部职工思想,落实部门党组意图的工作,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从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角度看,要健全支部书记总抓、委员分工负责、党员人人参与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加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发挥党支部集体领导,充分调动委员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抓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正、群众基础好、熟悉党的工作、具有一定党建工作能力的要求,选强配齐机关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以及支委一班人,尤其是要重视机关专职党务干部的选配。二是要拓宽机关党务干部的知识面,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培训和锻炼的机会,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政治上给予应有 的地位和尊重,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尤其是专职副书记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使党务干部安心本职工作,乐于为机关党的建设尽职尽责。三是要充分调动机关每个党员参与机关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设高素质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切实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坚定性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是要进一步坚持和规范理论学习制度。二是要结合实际丰富学习载体和手段。三是要完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任用的条件之一。四是要注重转化,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做好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切实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员日常动态管理机制,同时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二是要完善机关党组织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认真落实党
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三是要加大对机关党员的监督力度,坚决反对腐败。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定期通报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对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员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机关党员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转变机关党员干部的作风。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机关党建工作要始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机关党建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的要求。首先,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教育和引导机关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第三,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四,要坚持和完善“群众评议机关”活动,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评判和监督,不断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联动机制,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机关作风建设,密
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和方法,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不能安于现状、墨守陈规,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锐意进取、与时俱进。要深入研究机关党的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把握新规律,在继承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上见成效。
1、坚持和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调动机关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是党的细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发展和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调动机关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到机关党建中,主要是围绕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党章意识和机关党组织活力,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一是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均应组织党员讨论,广泛听取党员意见。二是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证机关党员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三是要实行党务公开。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党内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员通报,推荐表彰先进、发展新党员等重要事项事前必须进行公示。党组织负责人应定期向党员大会述职,机关党组织每年向党员通报工作不少于两次。
2、努力形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机关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既是发挥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又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的现实举措。要总结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各单位创造的密切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和经验。一是要深入推进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完善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及机关党员与困难群体结对帮扶的“双结对” 联系点制度。二是坚持机关党员干部下派基层挂职锻炼和帮助工作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三是要拓展党员实践宗旨的平台,在窗口部门和单位建立“党员示范岗”等制度。
3、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方式和途径。要努力适应形势任务、党员成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手段和方法。一是要注重用现代手段和科学方法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大力推进机关电子党务建设,办好机关各党委(总)支部党建网站和党建网页,组织党员开展网上学习和教育。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改进党组织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整合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和科学知识培训。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机关党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4、扩大机关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把抓机关党建工作与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群团工作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带动、联动、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要扩大覆盖面,加强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合力,积极培养和举荐优秀党外干部。
最后,要创造条件为机关党建提供经济保障。要进一步改善机关党组织的办公条件,关心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重点和
难点是要按有关规定配足人员、保障经费,建议建立机关党员干部活动经费来源保障制度,由机关工委统筹支配,各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活动经费,由各部门和单位机关党组织专款专用。
五、此次活动的意义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牢固树立了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市直机关营造和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鹤壁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结 束 语
今天,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也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只有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提高机关整体效能和工作水平,才能保证机关更好地担负起决策和执行等方面任务,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并以机关党的建设引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
[3]《大河报》 [N] 2009年8月18日 [4]《淇滨日报》[N]2009年10月15日
[5]《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2010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的安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