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00

时间:2019-05-15 10: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0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00》。

第一篇:教案00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教材简析:

《毕业赠言》这篇文章是胡适先生1929年在中国公学18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它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给人以启迪。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不要抛弃学问。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即:提出赠言→论说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表达希望与祝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3)学习课文针对性强,用语得体,有真情实感等表达方法。

2、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不要抛弃学问,树立终生学习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不要抛弃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终生不要抛弃学问。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采用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提出赠言,揭示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

第2段: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在这段中,能凸现全段的主要意思的句子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第3--6段提出怎样做学问。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总分式,就做学问表达的看法是: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第7--9段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出示教师的毕业纪念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老师的毕业纪念册,里面有我的老师和同学送给我的毕业赠言,其中包含了他们对老师的美好祝愿。有的祝老师能够继续深造;有的祝老师工作顺利;还有的同学祝老师天天开心。同学们,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在这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先生给学生的《毕业赠言》。看看大家会有怎样的启示。

2、揭题、读题

《毕业赠言》这篇文章是胡适先生1929年在中国公学18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二、走近作者

1、师生互相交流所搜集的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出示胡适的资料。

胡适(1891.12—1962.2),字适之,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做事,严肃做人”的做人之道。

三、读悟结合,理清层次

1、检查预习,这些字音你能读准吗?

zhū tài zǔn zhù

诸位淘汰撙衣节食铸器

2、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

3、汇报朗读,向大家展示自己读得好的段落。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积累读好书的方法。

4、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教师进行点拨,多媒体出示:

A、你认为胡适这篇《毕业赠言》的主题是什么?板书:“不要抛弃学问”

B、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几部分内容?

5、师生共同梳理,理清层次。

(见解读与提示。)

四、讨论探究,理解文章内容。

1、引导质疑,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总结。

(“学贵有疑。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A、为什么不能抛弃学问?

(少年一去不复返,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就来不及了;三五年不学习,就会被后来少年淘汰,到那时想补救就来不及了。)

B、怎样做学问?

(主动创造条件做学问;抓紧时间做学问。)

板书:创造条件珍惜时间

2、感情朗读文章,谈启示。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境遇都不要放弃学问;学习要趁年轻,要珍惜时间,多做学问。)

3、写作渗透:按一定的顺序表达真情实感。

五、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提炼警句。

如“不要抛弃学问”“抛弃学问便是毁了自己”等。

2、多媒体出示故事,创设情境,学生讨论。

小沙弥对老方丈说:“方丈,我己经读了许多经书,肚子里的学问己经满了。”老方丈并不答话。他拿出一个瓶子,先用大石块把瓶子填满,然后问小沙弥:“瓶子满了吗?”小沙弥说:“满了。”老方丈又把一些小石子放进瓶子,问小沙弥:“满了吗?”他说:“满了。”老方丈又把一些沙土放了进去,继续问:“满了吗?”小沙弥想了想,小心地说:“满了。”老方丈听了,又往己满的瓶子里倒了些水,转身而去。

小沙弥望着老方丈远去的背影,看着眼前的瓶子,似有所悟。

质疑:你看了这个故事以后,结合所学文章和自身经历,你有什么感悟,谈一下启示。

(瓶子就像我们的脑子,当你认为学问放满了的时候,其实还没满。

做事要认真,当你认为做好了的时候,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要做。„„)

六、出示警句,课堂总结,提出美好祝愿。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亲爱的同学们,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没有谁能够不学习,还能在竞争中生存的。学习是终身的,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希望大家铭记胡适先生对大家的寄语“不要抛弃学问。”希望大家能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祝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毕业之际,写下对你的母校、老师或同学的赠言。

例: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你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板书设计:

毕业赠言

胡适

创造条件

珍惜时间

(附课时作业设计)

一、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诸(zhū zhù)位淘汰(tái tài)辜(gǔ gū)负

撙(zǚn zūn)衣节食仪(yí yì)器铸(shoù zhù)器

二、形近字组词。

赠()淘()即()撙()铸()衰()

增()陶()既()遵()祷()蓑()

三、为下面的加线部分换个词语。

1、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2、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3、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己太晚了。()

4、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四、理解句子。

1、你是如何理解“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句子中的“眼睁睁”表达了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A、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学习课文针对性强,用语得体,有真情实感等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胡适的有关资料;

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教材简析

临近毕业,同学们往往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大家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示感情的平台。本文是胡适先生1929年在中国公学18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它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给人以启迪。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不要抛弃学问。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即:提出赠言→论说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表达希望与祝愿。

学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不要抛弃学问”的重要性,同时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表达情感的方法。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提出赠言,揭示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

第2段: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在这段中,有一个句子能凸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第3~6段提出怎样做学问。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总分”式就做学问表达的看法是: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

第7~9段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师生互相交流所搜集的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谈感受,师激趣:同学们,时光易逝,日月如梭。一转眼,你们就将小学毕业了,就要离开母校,离别和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了,在离别之际,一定会有许多内心的话要倾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先生给学生的《毕业赠言》。

3揭题,读题。

二、读悟结合,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归纳本文讲了哪些内容,并自由交流。

3师生共同梳理,理清层次。

三、探究课文,感受写法

1鼓励学生重点读“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和“指出怎样做学问”两部分内容。

可让学生在读中抓住有关词句探究胡适先生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从而明白应该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同时,可让学生在为3~6段分层的训练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体会这部分“总分”式的结构方式以及“事实论证”等表达方法。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学习的理解和体会用自己的话组成能浓缩全文内容的警句。如“抛弃学问便是毁了自己”等。

四、总结全文,读写结合

1交流学了本文后的收获、体会。

2说说毕业赠言可以有哪些形式:

可补充出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赠汪伦》等诗让学生诵读,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3试着从下列选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赠言。

①给最要好的同学写赠言②给最喜欢的老师写赠言

③给母校写一篇留言辞。

第二篇:家长学校教案00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灵鹫小学 陈少东

课 题: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重点:

1、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1、生动的故事进行道理的讲解

2、家庭教育方法的生动例子案例呈现

3、互动反馈家庭教育的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

1、欣赏音乐《我的父亲母亲》。

2、谈话导入。

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做优秀学生。那么作为家长,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呢?

▲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

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榜样作用(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

(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

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

三、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使孩子全面发展

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都要求孩子长大后具备大学以上学历。这种高度期望反映了当今家长对成才观念的误解。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影响极大。一个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的情绪,乃至于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抵触和接受,甚至对社会的融入与接纳。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三)和睦的心理气氛

五、积极配合社会、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总结 ▲反馈

布置作业,家长填写两份调查表。

第三篇:《再别康桥》教案00

安化一中谭丽红2009-9-8

再 别 康 桥

教学目标:

1、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2、了解诗人独特的创作构思。

3、初步掌握朗读诗歌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2课时

2、方法运用:诵读入境,引导鉴赏

3、教具: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人介绍

徐志摩是我国新诗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那么,提到了新诗,同学们就要记住三部重要的诗集:第一部是胡适的《尝试集》,这也是新诗中的第一部诗集,一部是郭沫若的《女神》,这是新诗的奠基之作,还有一部就是《志摩的诗》。

讲到新诗就不得不讲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月派。徐志摩就是这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有云中鹤,南湖,诗哲。除了创作诗歌,还写了很多同样非常著名的优美散文。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他的作品被人们久经传诵,诗歌有《残诗》、《偶然》、《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散文有《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胡适在《追忆志摩》的书中评价他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在诗人的众多作品中我们要提到的是《康桥,再会吧》和《我所知道的康桥》,以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再别康桥》。除了我们共同看到的康桥的优雅宁静的美景,让人留恋往返之外,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诗人如此对康桥情有独钟,创作出跟康桥有关的三篇著名作品呢?为同一个地方创作这么多作品这是很难见到的,这就不得不提到诗人的“康桥情节”。

(三)康桥情节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谈到,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哲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创作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由爱、自由、美这三朵鲜花编织的世界。

解题:

(四)朗读品味,感受诗歌的美。听视频朗读

1、听完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3、通过这首诗请你描绘康河美丽的图景。

哪位同学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听完这首诗的感受呢,也可以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总的感觉就是给人以美感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美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诗的排列有何特点?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6,间夹8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有建筑美。)除此以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

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那么谁来为我们描绘以下康河的美景呢?

生:(略)

师:是呀,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康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的青草,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一棵棵垂柳斜依在桥的两端,矗立在岸边的是庄严秀丽的剑桥学院建筑群......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清晨或者晚上,我们的诗人在草地上或看书,或俯身观看康河水,或仰望天上的流云、星空,有时撑一支长篙在康河里划船,时而在夕阳中散步,面对如次美景,任凭思绪的翱翔......

大家说,这样的康桥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又会有什么感受? 生:(齐答)

师:对,康桥是优雅,秀丽,宁静,和谐的美,她的平静闲适会让人们有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定很舒心。(2)诵读

(五)意象情感分析

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者有没有补充?

生:还有赞美之情。

师:还有补充吗?那么这种情感在诗中是单一不变呢,还是有起伏变化?这个问题呆会我们可以

一起来看看。

对,是一首离别诗。

说道离别诗,就不禁让人想起中国传统诗歌中就有很多离别的诗歌。例如: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壮士之别。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种豪迈的送别。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相比较,我们就可以从题目上看出,徐志摩这首诗歌告别的对象是地点——康桥,而不是刚才我们所看到传统诗歌中告别的是亲人或者朋友。这就让我们首先感受到这首诗新颖独特之处。(离别的对象特别)

以上是我们单从诗歌的表面进行一个总体把握,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看。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依依不舍的深情的?你最喜欢哪种意象?

1、诗歌的第一节,一开始就用了3个“轻轻的”,诗人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点的声响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首先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美,也为全诗定下了宁静的抒情基调。这和传统诗歌的表现手法又有所区别。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告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中:“零落残魂信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多情自古伤别离,离别总有一种沉重的离愁。但“轻轻的”却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轻松宁静的氛围,没有伤心的哭泣,绘景无声,在寂静中淡化沉重感,只有淡淡的离愁,增加空灵飘逸之感,表现的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依恋。

在这一节中诗人选用了“云彩”这个意象。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一般告别对象是人,在别离时我们看到的是周围亲朋好友,建筑物,车水马龙,而在这里,诗人避开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将视线由人间转向了天空,清新飘逸之感油然而生,表现了诗人脱俗的个性选择,增加了“轻轻的”所要表现的氛围。

2、在第二节中,诗人用了什么意象?金柳。先来看这个“柳”字。在古代有一种折柳送别的习俗,柳树因此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

《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徐志摩虽然是新诗的重要代表人,但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是继承了传统诗歌的经典意象。但是,诗人是否是简单的继承吗?不是的,刚才的例子中,我们能体会到的是伤心,浓浓的哀愁。这就和第一节宁静、淡淡的哀愁的基调不一致了。因此,诗人在“柳”字前,用了一个形容词“金”。这是一个暖色调的字,和冷色调的灰、黑相比,人们看到它会有一种温暖喜欢的感觉,柳树在这样富丽而妩媚的金色的印染下,伤心低沉的心情就一扫而空了。不仅仅如此,诗人还追加了一个比喻,把“金柳”比作“新娘”。当我们看到新娘时是很开心,很高兴的心情,这好象与别离毫无相关,但诗人就以这个比喻再次淡化离别的哀愁。从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敏锐的触角,大胆的想象,将无生命的景物化做有生命的活物,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与新娘的离别没有伤感,只有甜蜜的遗憾,表现了诗人回到康桥时的欢欣。传统的意象与现代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离别。

3、第三节中诗人描写的是青荇,这是一种很普通随处在水里就可以看到的水草,这里是什么状态呢?诗人用的是“招摇”。这个词语在平常使用中是含有贬义的,比如,招摇过市。但是,它还有另外一重含义,逍遥。这是一个用来形容人的词语,在这用来形容水草,就更显得生动形象。再单重字面上看,招手又表现的是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那么,是什么让水草有这样优美的动作呢?是康河的水。因为在水中水草才会如此美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康桥任何事物都是无拘无束的,康桥是平静闲适逍遥自在的化身,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所以诗人也才会“甘心”化做水草,永远留在康河里,表现的是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对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此时此刻,诗人深深陶醉在康河里了。

4、第四节中的“潭”是指拜伦潭,相传拜伦曾经来此游玩,在这里留下了他的理想追求。

诗人也以“天上的彩虹”奇特的比喻表示自己的理想追求。诗人留学康桥的经历使的诗人思想受到西方很多的影响,在那里他有着自己一生的目标,“沉淀”正是最好的体现。在这一节中诗人对梦想的执着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5、这是一首离别诗,然而诗人好象忘记了离开,反而撑起长篙到康河里寻梦去了。在这样优雅秀丽的环境中寻梦,晚上归来,星空灿烂,面对这样的情景让人如何能不激动,诗人也要为此放歌。全诗一直营造一种无声的境界,而这个地方出现了声响。诗人是否放歌了呢?

6、紧接着第六节就告诉我们“但我不能放歌”。这一节里诗人由梦幻回到了即将离开康桥的现实。出现了“笙箫”、“夏虫”,这连续出现了全诗中会出现响声的三个地方,这就打破了全诗宁静的氛围吗?不,当这些声响出现时,诗人就使用了“悄悄”、“沉默”将声响淡化,回复康河宁静之美,生怕这样的美丽遭到任何的破坏。由此可见诗人对康桥是一种完整的至深至真的爱恋,正是这样的爱将全诗推向了高潮。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离别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在这,已经由景的宁静转到了情的宁静,诗人的别离情怀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沉默的心情印证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7、最后一节,是对第一节的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轻轻的”改为“悄悄的”,强化了“再别”的感情色彩,表现的是梦幻般的惆怅。在这样的结构中传达处更深的情义——不带走一片云彩。寻梦过后,诗人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了一个洒脱的意象,挥一挥衣袖,这一及富动态的动作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到此,诗人心情经历一翻情绪变化之后又回到了平静的开端。

(六)总结

1、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了富有个性的意象,展现了康桥的生命、性灵,让读者体会了康

桥带给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以及双方间的情感融合:热烈而有分寸,淡淡的开始,淡淡的结束。加上复杂情绪的变化,丰富的联想,让人回味无穷。在别离诗中,继承传统古典的意象,但又注入现代人对母校的深情,超越一般眷恋的人情的感叹,更具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淡淡的象征意蕴。

2、在这首诗中,诗人淡化了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对康桥自然景色的描绘,将爱与眷恋

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融为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别情,表现的更深更美,是情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七)扩充鉴赏

《雪花的快乐》、《偶然》、《沙扬娜拉》

(八)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背诵《再别康桥》。

第四篇:名著教案00

复习目标

(1)了解名著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情节

(2)结合人物描写,学习分析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复习重点:

了解名著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情节 教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的性格;

二、学习过程

(1)三国演义: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关羽,(桃园三结义),人物以及情节(2)水浒传:吴用、松江、林冲、鲁智深、武松,人物以及情节(3)西游记:孙悟空、唐僧、猪八戒,人物以及情节(4)骆驼祥子:

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②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5)繁星春水:

①以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最多。

②有许多诗托物言志,以鲜明的形象来比喻或暗示某种人生哲理。

③有的揭露学生时代的黑暗,同情涂炭的生灵,讴歌探索前进道路的先驱者。

(6)鲁滨孙漂流记:

①鲁滨孙: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去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②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土著,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7)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三部曲

童年:①阿辽沙:是一个卑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者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人民的优秀品质。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②冬尼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9)昆虫记:

三、检测题

(一)1.《水浒传》中的好汉各怀绝技:“豹子头”

善用枪,“小李广”

善用箭,吴用善用谋,黑旋风李逵善用。

2.《

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

》、《

》。

3.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号称

。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受职为

。4.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当读一读的书是

》,作者是

。5.《西游记》的作者是

,这部小说是以唐代名僧

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原始素材的。

6.《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 讽刺 小说,内容可分为哪四个部分

、、、。7.《朝花夕拾》收录了作者

1926年所作的十篇

性散文。

8、“墙头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绽放时的美丽”出自 作家的《

》。

(二)1、《西游记》写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3、仿写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A 想了想,走到树前,把直褂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沉,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四、小结

五、学生将收获写在下面。

第五篇:比例尺 教案 00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例尺”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他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教学时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是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比例尺。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的阶段,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设计了需要统一作图的标准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探究新知。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动有趣的练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三、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教室的平面图,使学生体会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知道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是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了互助合作、协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投影仪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独立探究、合作生成

师:我们每 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度过,这是大家都喜欢的电脑室,可同样的教室为什么图片不同呢?你们能将长8米、宽6米的教室画在纸上么? 生:

〘设计意图:质疑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将长和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在纸上表示出来,导入比例尺的知识。〙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那我们就试一试吧!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谈一谈你 的设计过程。“〖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生:设计长4厘米、宽3厘米

}学生汇报 生:设计长8厘米、宽6厘米 „„

师:同学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可是当我把这些数据都擦掉的时候,你还能通过这些设计图知道我们学校教室的实际长和宽吗? 生:不能。师:虽然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不方便的。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就是《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逐渐抽象出图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通过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渗透比例尺的知识,图上长4厘米可以表示实际的长8米,图上的宽3厘米可以表示实际的宽6米。同时缩小了原来的1/200,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接受新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比例尺1:200你会读吗?(生读)

师:你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1:200所表示的含义吗?(生讨论、探究再汇报。)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家房屋的平面图〗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学生在认识比例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三、自然生成、进行应用

1、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你能说一说那幅图中比例尺的含义吗? 生1:在中国地图上

生2:在世界地图上 }学生交流、汇报 生3:在房屋设计上

2、练习求图的比例尺。

投影展示学生作用 师:我们现在已经初步的认识了比例尺,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比例尺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

(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为1,比例尺的前项总表示图上距离,后项总表示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决问题。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进一步理解并应用比例尺的意义。〙

四: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师:笑笑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幅片面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又蕴藏了那些数学知识!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家房屋平面图。

师:从图上了解了那些数学信息?能解释一下他所表示的含义吗? 生:比例尺1:100表示„„

师:如果量得图上距离是2厘米时,实际距离是多少呢?

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30页,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生1:先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长=4厘米×100=400厘米=4米 生2:量出卧室的宽3厘米,实际宽=3厘米×100=300厘米=3米 生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4×3=12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以此来巩固比例尺的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

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1)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逐渐抽象出图形,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通过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师:笑笑在设计图时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在父母卧室的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出示:在父母卧室的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1)学生交流想法。(2)学生独立完成。

生1:2米=200厘米

200/100=2厘米 生2:2/100=0.02米 0.02米=2厘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笑笑为我们出了道难题,大家敢于应战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比例尺的知识。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反馈汇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吗? 生:„„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比例尺的计算过程,并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并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概念的能力。〙

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特别想去北京,更想去看看奥运场馆,同学们想去吗?(想)那我们先计算一下合肥——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吧!〘点击课件,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师:如果驾车去,每小时以80千米的速度行驶,大家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几小时? 师:同学们你还想去哪些地方,请计算出实际距离。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 五:本课小结。六: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安市城北小学

张新会

六安市城北小学

张新会

下载教案00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0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琵琶行 教案 2017 00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

    00食品安全监管培训教案

    食品安全监管培训教案 一、法律法规介绍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00

    第一篇作文指导 教学目的: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重要的一项是“有文采”,学会生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精彩起来。 教学重点: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本节课主要练习生动的人物描......

    节约用水教案00(推荐五篇)

    《节约用水》教学案例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设计理念: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教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

    会计专业教案00(精选五篇)

    课 题:企业财务会计概述 教学目标: 1.识记企业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2.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 3.记住企业财务会计的分类 教学重点:企业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管......

    一班队活动教案00

    “摸一摸,这是什么”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触摸几种相近的物品来识别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和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准......

    00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绪论 第一节 语言概说 一、语言的内涵 1.语言的自然属性 符号(符号是事物的标记)系统。符号=能指+所指。 2.语言的社会属性 思维(认知)工具、交际工具、信息载......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0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