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花机安全作业要求
火花机安全作业要求
一、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注意项中有偶发的火灾,有人为事故及机械的故障,为了防止人身和机械的意外,必须牢记安全事项。
机械本身装置了许多保护人身和机械的设备,但如果依赖安全设备而忽了防范,也会发生危险,所以操作时不能掉以轻心,请于每一次加工前须检查确定各项安全设备,且注意下列各项安全措施。
二、机械操作时注意事项:
1.特别警告!在电源开启执行时放电加工期间,有可能性的致命电压,严禁接触任何在绝缘板以下的部位包括电极。2.必须使用放电加工专用油。
3.每6个月或使用4500小时,检试主轴传动皮带的张力度是否正常。4.机台上方有皮带,每6个月或使用4500小时应请代理商或指定公司更换,以防断裂,Z轴主轴向下滑,压伤人员之危险,更换时应将电源关闭,且电极及工作物亦取下,主轴下方应用木块顶住,防止主轴下落。5.更换过滤网须先开关主控制开关。6.加工时小心火焰。
7.当放电加工时未浸油加工易使放电弧、油、空气接触而产生燃烧,液温升高至燃点或外来燃烧源而使加工液燃烧危害财物及生命安全,因而严禁未浸加工,且液面至少高于放电位置50MM以上。
8.工作槽有液温检知系统置于油槽中,工作中液温度超过55℃即停止放电加工。9.于工作槽上方配备防火系统,当检知火光时,机器停止工作,并有发声音与灯光警示。一旦发生警告与警报讯号应采取防卫措施,关闭机器与通风系统电源,关闭废气排放管,关掉工作液控制阀开关,使用灭火器等行动。
10.当放电加工进行时,须注意排渣不良,所引起之放电加工表面积碳累积,工作电极主轴因积碳升高而往上升,当高出加工液时因积碳产生的电弧引燃加液体导至为火灾,因而加工时须将积碳检知监视打开,当检知到放电积碳时就停止放电加工的进行,且引为点至少高于72℃以上。11.放电加工必须在专人严密监视下进行。12.工作平台上有加工液易滑,严禁人员站立于上方。13.电源箱内部有风扇转动,请勿将手指伸入,以防手指掣伤。14.机器及电源内部有电,请勿将任何盖子打开以免触电。15.机器及电源箱内部有E及PE之接线,严禁拆下,以防触电。16.工作区内禁止吸烟,以防引燃加工时产生之瓦斯、烟气。
17.操作放电加工机之前,请检查安全设备,如防火探测器及液面开关是否正常。18.机器放电加工使用中,不得以手接触电极头,以免触电。19.易燃品不得放置于加工槽内。
20.PVC油管及橡胶管不得置于电极上方以防引火燃烧。
21、在机器周围2公尺内,应“严禁烟火”与“慎防火灾”。
三、人员安全作业及场所
1.机器周围要打扫干净,地上的油渍、铁屑要及时清除。2.须戴安全眼镜保护眼睛和穿安全鞋防止压伤及滑倒。3.工件物移入移出工作台时,须防止掉落,防止掣伤。
2010年06月01日修订
第二篇:火花机常见问题
1、电极的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电火花机加工的过程中,电极会因为脉冲放电而受电腐蚀发生损耗,这样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电极的损耗规律,应当尽量采取多种方法以减少电极的损耗,以保证模具的加工精度会更高。电火花加工时,电极的不同部位其损耗情况也是不同的,通常在尖角、棱边等凸起部位的电场强度较高,容易形成尖端放电的现象,所以其损耗也要比平坦部位要快,损耗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加工精度的下降。
同时电极的损耗还受到电极材料的热学物理常数影响。电极材料的熔点、沸点、比热容、熔化与气化潜热越高,导热系数越大,其耐腐蚀性越好,传热能力越强,这样就可以降低电极的损耗。
2、放电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电火花机在加工时,电极和工件之间发生脉冲放电需要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沿加工轮廓上要相差一个放电间隙。放电间隙主要控制加工的稳定性,一般增大脉冲放电间隙的时间可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而提高峰值电流可以使生产率提高,但电极损耗将会加大。
表面变质层的加深,粗糙度也会变大。要使放电间隙保持稳定,必需使脉冲电源的电参数保持稳定,除此之外还应当使机床精度和刚度也要保持稳定,同时要特别注意电蚀产物引起的二次放电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3、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电蚀表面的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a是随着脉冲宽度和电流峰值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加工条件时,脉冲宽度和电流峰值的增大会使单个脉冲的能量增大,从而使得电蚀凹坑的断面尺寸增大,因此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单个脉冲能量的大小。要减少表面粗糙度Ra的值,就必须减少单个脉冲的能量。
4、表面变化层对模具表面质量的影响
模具在经过电火花加工之后的表面将会产生表面变化层。凝固层是工件的表层材料在脉冲放电的瞬时高温作用下发生熔化而没有被抛出,在脉冲放电结束后迅速冷却、凝固而保留下来的金属层,该金属层的金属晶粒非常细小,都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凝固层与工件材料之间有热影响层,由于受到放电点传来的高温影响,使材料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因为所选用的电参数,冷却条件及工件材料的热处理状况不同,变化层的硬度变化情况也就会有所不同。表面变化层的厚度和工件材料及脉冲电源的电参数有关,脉冲能量的增大表面变化层的厚度就增厚,凝固层硬度也比较高。因此,电火花加工后的模具表面耐磨性比普通的机械加工要好。
第三篇:高处作业安全要求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
高处作业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建设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外,并应遵守下列要求:
1、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格检查,经医务人员证明后,方可登高操作。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或因病精神欠佳和其他原因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禁止进行高处作业。
2、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格检查,经过高处作业的通道必须经常保持畅通,不得堆放与操作无关的物件。
3、超过2m的高处或悬空作业时,如无稳固的立足点或可靠防护措施,均应扣挂好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应绑在稳固的地方,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4、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有效的安全隔离和安全网,下方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好安全帽。
5、高处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或光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楼层上的零碎砖、瓦、灰渣、木条等均应用溜槽滑落地面。
6、凡未搭设外脚手架平桥而必须探身进行外墙面工作或靠近墙顶操作者,应在外墙挂设安全网,必要时扣紧安全带。如外墙脚手架平桥距外墙面超过200mm时,其空间也应挂设安全网。
7、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屋架上弦、支撑、桁条、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8、乘人的外用电梯、吊机、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除指派的专业人员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和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
9、梯子不得缺档,不准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cm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如须加长使用,应绑扎牢固。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安全要求
1、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操纵前应检查基坑土壁和支撑是否牢固。
2、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操纵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柱、墙、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3、高处绑扎和安装钢筋,留意不要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特别是悬臂构件,应检查支撑是否牢固。
4、应尽量避免在高处修整、扳弯粗钢筋,在必须操作时,要配挂好安全带,选好位置,人要站稳。
5、在高处、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无操作平台应配挂好安全带。
6、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脚手架或安全网,绑扎时要配挂好安全带。
7、安装绑扎钢筋时,钢筋不得碰撞电线,在深基础或夜间施工需使用移动式行灯照明时,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
混凝土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砼的运输
1.1临时架设混凝土泵道输送砼时,管道接头、安全阀必须定位牢固,输送前又须试送,检修时必须减卸压,在脚手架上检修输送管道,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2用塔吊输送时,小车必须焊有牢固的吊环,吊环不得少于3个丝绳,应符合起重规定质量安全要求。
1.3临时架设混凝土浇筑通道,以能容纳两部手推车来往通过,通道宽度一般不少于
1.5米,架设要牢固,桥板接头要平顺,严禁人员和车子同道。
1.4车子向料斗或坑槽倒料,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
1.5用井架运输时,车把不得伸出笼外,车轮前后要挡木,稳定车身。
2、砼的浇灌
2.1浇灌混凝土使用的溜槽及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平直,输送溜槽混凝土人员,不得直接站在溜槽操作。
2.2浇灌梁、柱、框架混凝土,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梁、柱、框架上操作,分开浇灌大模板,纵横墙混凝土时,可在两道墙的大横板的平台搭设走道或其他安全措施,禁止操作人员在外墙行走。
2.3浇捣拱型结构,应在两边拱脚对称同时进行,浇捣料仓下口应先行封闭,并铺设临时脚手架,以防人员跌落。
2.4使用振动棒应穿胶鞋,接线及接触开关、电源线,电源开关应由电工操作,震捣预
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应防止震动器震动预应力钢筋。
2.5预应力孔道灌浆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压力进行。
3、砼的养护
3.1禁止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在其上面行走、堆放机具。
3.2采用自然养护要保证湿水充分,用皮管浇水养护注意管口到砼表面距离要短,水压要小,不要猛冲晒,移动水管时,不得猛拉皮管,以防接头处拉脱,身体失稳造成事故。
砌砖施工安全要求
1、基础砌砖时,应经常注意和检查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和塌陷现象。当深基坑装设挡板支顶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落,不应攀爬支顶和踩踏砌体上落;运料下基坑不得碰撞支顶。
2、基坑边堆放材料距离坑边不得少于1m。尚应按土质的坚实程度确定。当发现土壤出现水平或垂直裂缝时,应即将材料搬离并进行基坑装顶加固处理。
3、深基坑装顶的拆除,应随砌筑的高度,自下而上将支顶逐层拆除并每拆一层,随即回填一层泥土,防止该层基土发生变化。当在坑内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操作地段上面要有明显标志,警示基坑内有人操作。
4、脚手架站脚处的高度,应低于已砌砖的高度。
5、不准站在墙上做划线、称角、清扫墙面等工作。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严禁踏上窗 台出入平桥。
6、砖垛上取砖时,应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7、砍砖时应面向内打,注意砖碎弹出伤人。
8、砌砖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若建筑物外边没有架设脚手架平桥,则应支架安全网或护身栏杆。
9、在台风到来之前,已砌好的山墙应临时用联系杆(例如桁条)放置各跨山墙间,联 系稳定。否则,应另行作好支撑措施。
10、砌砖使用的工具、材料应放在稳妥的地方,工作完毕应将脚手板和砖墙上的碎砖、灰浆等清扫干净,防止掉落伤人。
第四篇:特种作业一般安全要求
特种作业一般安全要求
动火作业:
凡在厂内从事任何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热和火花的工作,如:焊接、气割、燃烧、研磨、打磨、钻孔、破碎、锤击及使用不具备本质安全的电器设备和内燃发动机设备,都称为动火作业。动火作业都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取得作业许可证后方可动火。
片区安全员到现场后,首先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动火要求,对取样点、动火部位,周围的环境要做到细致检查。
一、二级动火作业取样由安全员或车间工程技术以上人员带领取样。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动火作业安全、有效性。
片区安全员收到化验单后,确认化验结果在动火指标范围内,开据动火证,申请人、动火人、监护人、审批人必须亲自确认签字。动火人接到合格动火证后,必须确认监护人在场,安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方可动火,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进入受限空间内部作业:
凡进入槽罐、塔、釜、柜、槽车、管道、地下槽、池、炉膛、沟道(指非明沟)、烟道、排风道、坑、井、涵洞、四周上下通风不良且存在死角等有限空间内从事检查、检修或其他施工作业,均属有限空间作业。
厂区内的所有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都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取得作业许可证后方可进入。
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许可证上所列的各项安全措施应由作业申请人、安全员,严格按照进入容器、设备“八个必须”要求负责落实,并逐项填写落实情况。作业许可证由专职安全员开据,安全措施未落实,审批人员有权拒绝签证。
任何人员未取得许可证均不准擅自进入容器、设备及受限空间内部,否则视为严重违章。
作业完毕后,进入容器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认真检查容器设备,确认无异常后,交容器所属车间班长验收。
高处作业:
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都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取得作业许可证后方可登高。
高处作业由各作业单位提出申请,安消办负责审核,防护的措施到位后批准其实施,并由作业单位派专人进行监护。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严格要求。
高处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要检查、作业中要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作业前,施工单位要制订安全措施,并填入《高处安全作业证》内。
登高维修带电机械设备、物件时,必须执行断电制度后,才能作业。
维修设备断电:
凡厂内任何清理、检查、维护、保养、维修电动设备的必须要执行断电确认单制度,先找电工断电、挂“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牌并填写断电确认单。电工、维修人员确认签字,由岗位人员切断物料来源。在维修完毕后由维修人员在断电确认单“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同意合闸签字”一栏签字,岗位操作人员在现场检查无误后联系电工送电去除“禁止合闸”警示牌。
压滤设备、乙炔电石库设备、硫酸供料破碎机可由生产岗位班长断电,填写断电单。电石库大班长需
签字确认。电工、调度无需签字。
施工完毕后,维修施工人员必须本人在“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同意合闸签字”一栏处签字后,电工方可进行合闸操作。无论任何原因有多人参与维修作业的必须每人在“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同意合闸签字”。没有在此栏签字或代签的,电工就合闸的一概视为违章处理。
几个岗位多台设备需要断电的,每个岗位人员都要签字或者班长负责签字。
中控室内断电由当班调度通知调度长在调度一栏与当班调度共同签字。
断电确认单由各单位安全员保存,保存期限半年。
第五篇:野外地质作业安全要求
野外地质作业安全要求(提纲)
一、野外作业前准备
野外地质作业出队前应了解地质工作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交通、治安、人文和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等情况。对于工作目的地的信息,了解越多越好,如河流走向和水流流速、水的落差、当地海拔高度、山的坡度和植被、当地气温、日夜温差、社会治安和当地民俗、民风、交通条件状况等,并将地质工作区域有关安全信息向全体野外人员进行告知。
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采取注射预防针剂或其他防疫措施。
野外地质勘探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采取防洪措施。
二、野外地质作业
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食用不能识别的动植物,禁止饮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新水源泉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消除上部浮石,一般情况下,不得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确需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措施。2m以上的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野外地质勘探临时用电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电气设备熔断丝规格应与设备功率相匹配。
野外电、气焊作业应及时清除火星、焊渣等火源;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间距离应大于10m。
雷雨天气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孤立的大树下、山顶避雨。坑、井、易滑坡地段或其他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质勘探作业应设置安全标志。
在电网密集地区测量作业应避开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危险区,并禁止使用金属标尺。
三、特种区域野外地质作业
山区(雪地)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每日出发前了解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情况。
2.作业人员应当掌握在冰川、雪地等危险地段的行走方法。3.在大于30度的坡道或者垂直高度超过2m的边坡上作业应当使用带有保险绳的安全带,保险绳一端应固定牢固。
4.上或下陡坡、悬崖、峭壁应当采取长距离的“之”字型路线行进。
5.两人以上行走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并应在视线之内。
6.进入易雪崩的地区,行进中应系紧腰带并放长雪崩绳,各行进小组应保持5人以内。7.冰川、雪地作业,作业人员应成对连结,彼此间距应不大于15m。8.在雪线以上高原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作业,气温低于-30度时应停止作业或者有防冻措施。
沙漠、荒漠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备足饮用水,并合理饮用。
2.发生沙尘暴时,作业人员应聚集在背风处坐下,蒙头,戴护目镜或者把头低到膝部。
3.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寒、防晒用品,穿明显标志工作服。海拔3000m以上高原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初入高原者应逐级登高,减小劳动强度,逐步适应高原环境。高原作业,严禁饮酒。
2.艰险地区野外作业应配备氧气袋(瓶)、防寒用品用具。3.人均每日饮用水量应不少于3.5L。沼泽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沼泽地区作业应佩戴防蚊虫网、皮手套、长筒水鞋,扎紧袖口和裤脚。
2.在沼泽地行走应随身携带探测棒。
3.在植物覆盖的沼泽地段、浮动草地、沼泽深坑地段,应绕道通行,并标识已知危险区。
4.在沼泽地区作业应配备救生用品、用具。水系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水上地质勘探作业应配备水上救生器具。2.每天应对船只和水上救生装备进行检查。
3.徒步涉水河流水深应小于0.7m,流速小于3m/s,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岩溶发育地区及旧矿、老窿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进入岩洞或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探井,应预先了解有关情况,采取通风、照明措施,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2.在垂直、陡斜的旧井壁上取样应设置绫车升降作业台或者吊桶。3.洞穴调查作业时,洞口应预留人员,进洞人员应采取安全措施。
四、野外地质作业宿营
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房屋周边环境、基础和结构。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背风场地,预防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
营地应设排水沟,悬挂明显标志。
挖掘锅灶或者设立厨房,应在营地下风侧,并距营在大于5m。在林区、草原建造营地,应开辟防火道。
五、野外地质作业交通
地质勘探野外工作机动车辆应满足野外作业地区越野性能要求,并在野外作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在野外工作期间应随时检修。
野外工作机动车辆驾驶员除持有驾驶证外,需经过野外驾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