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教学论文《教育叙事》
教 育 叙 事
[教学事件]“问题”学生,这是我教的初三某个班,同学们对“阿雄”的呢称。因为自从新学期开始,他——身高一米八的“阿雄”,曾经是上课要么一语不发,要么说写无关紧要的话,而现在变得非常喜欢向我这个数学老师提问。大家亲切的叫他“问题”学生。
记得那是刚刚开学不久,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到尾声,我问到学生们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有的孩子会侃侃而谈,都听懂啦!没什么问题!有的学生会静静的做在那里,用充满疑虑的眼神看者我。这时候,不知道从哪个角落传来一个闷头闷脑的声音:“张老师,我、我有个问题,刚才的十字相乘法解方程,那个十字相乘怎么弄出来的,您能再讲一遍吗?”全班被这个声音镇住了,我凝视着这为小伙子,他的眼神充满焦虑、困惑,圆圆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眉头紧锁,一只大大的手撑在桌子上,另一只用力的抓着板寸,身体向前探过来。周围的学生用好奇的目光看者他,有的人小生嘟囔:这么简单的十字相乘都看不出来,怎么问这么可笑的问题?
这时侯的我,深深被“阿雄”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神感动着,我走到学生们中间,面对着“阿雄”说到:“同学们为“阿雄”勇敢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来鼓掌!“大家抱以热烈的掌声。我又接着说:“你们真的都没有问题了吗?能够自己独立应用十字相乘法,解决这类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吗?哪位听懂了的同学当一回老师,过一把教课的瘾,来讲讲刚才的例题!”只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表示愿意讲题,特别是刚才侃侃而谈的学生低下了头.于是我找了一名学生为讲解“阿雄”了刚才的例题,此时的他还没等同学讲完,有开始提问了:“你哪个后边的一元一次方程怎么求的?你说慢点儿。”那位学生有仔细的解答了“阿雄”的疑问,他拍拍脑门,开心的笑了,又用那独特的声音回答:“哦这回全明白了,你们别笑我,不明白就要问,没错吧老师!”我什么都没回答,用力的为他---可爱的喜欢刨根问底的“阿雄”鼓掌!教师内第二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后面,从满了我对他的鼓励与信任,从满了同学们对他的关心与敬佩。此时什么话语都无法形容大家的心情。不知道是谁在说:“阿雄”真会提问,学的还挺快,你整个就是数学课上的“问题”学生!哈哈!“阿雄”笑了,我也笑了,全班都笑了。
[归因分析]我非常欣赏这个“问题”学生!因为在我的数学课上,他经常能提出一个个很恰倒好处的问题,正好是这些基础不牢固的孩子们共性的问题,以便于教师及时发现事实学习方面,学生的弱点,加以指导和帮助。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教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因为数学课堂活动就应当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再把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即“是什么?”,“用什么?”,应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解决问题,即 “怎么用”“为什么用?”最后回到实际生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这就是“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问题能激活学生思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发展与问题意识。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教师,培养学生首先要勇敢的提问,教师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次培养学生喜欢提问,在小组自主学习活动中,互相设问、质疑,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第三,作为教师要在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为了把设疑与质疑有机的整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巧妙设置问题。问题的巧妙性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在问题的深度上,教师的设疑要能够使学生感到与其对现有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在问题的强度上,教师的设疑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问题的结果上,教师的设疑要体现多元性,答案可以不固 1 定,不惟一,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的质疑中得到满意的结果。善于发现问题和恰当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前提。教师如果能巧妙设置问题,就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我总是期待数学课上,象“阿雄”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越来越多,在这个师生共同营造的充满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共同成长;在我们共同构筑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师生携手,共创辉煌!
第二篇:初中教育叙事
初中教育叙事
能够“妙语连珠”肯定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大有裨益。案例
一、有个班主任,发现他们班的女学生有点爱哭,就决定在班会上就此谈点看法,他是这样引出问题的。首先,在课堂上,他先问了个问题:“大家看过《红楼梦》吗?”大家立刻回答:“看过!”他看了看大家,挺神秘地说:“现在,我想悄悄地问一个男同学一个问题,也请他悄悄地回答我。”说着,这位班主任走到一位挺勇敢的男生跟前悄悄地问了两句话,那男生笑笑,也悄悄地回答了两句。然后,班主任笑眯眯地走向讲台,对大家说:“现在,我可以公开答案了。我问他的问题是„你喜欢林妹妹吗‟,他的回答是„不喜欢‟;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回答是„因为林妹妹爱哭‟。”听了班主任的介绍,全班同学都快活地笑了起来,而这位班主任也就立即借题发挥,恰到好处地讲起了哭意味着无奈、软弱和缺乏信心等道理。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恰到好处地引出所要议论的课题 案例
二、有一次,某班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团体第一,教数学的班主任就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表了“演说”:“这回咱们班得了第一,为什么?因为大家听课特别认真;为什么特别认真,是因为本班主任讲得特别生动!”哄的一声,大家全都快活地笑了,可班主任却一点也没笑,反而推了推眼镜,接着又来了一句:“大家笑得太好看了,太迷人了,为什么?因为本人的演讲太成功了,太出色了!”哄的一声,又是一串欢乐的笑声。
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创造明快欢乐的课堂气氛 案例
三、有一次,某班主任裤子后面剐了个窟窿,可他一点也没发现,仍然那么投入地上课。坐在第一排的两个学生十分心疼他们的老师,绝不情愿大家看见班主任的这个小小的不雅,就紧急磋商想了个办法,这就是瞄准他每回落座的位置,在那张椅子上反放了一块橡皮膏,可是,一向准确无比的班主任这回却偏偏没坐准位置,以至那块橡皮膏不仅没有贴准,反而“生动无比”地挂在那了——一走一扇乎,引得全班人大笑……可也就在这时,发现这一切的班主任不仅一点也不慌乱,反而极幽默地说了一句:“这叫什么?这就叫异峰突起,这就叫意想不到,异峰突起的直接效果是笑,而对付意想不到的最佳策略就是随机应变——这就是,既然这个不雅的地方出了一个不雅的故障,我就有了百分之百坐下来讲课的理由,请多关照,本人这就座!”说着,教师从容落坐,教室里也随之响起一片愉快的笑声!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巧妙摆脱某种不期而至的窘困与尴尬 案例
四、有一次物理考试,有几个一向拔尖的同学因为骄傲考砸了,班主任曾在总结时发表了如下的一段演说:“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大学生放假回到乡下老家,为了说明他见解深刻,就在吃饭时大谈哲学,还特意指着桌上的烧鸡对爸爸说:„哲学上讲究具体与抽象,说得明确点,鸡也有抽象的与具体的之分,比如这儿——这只盘子里的烧鸡就是具体的,此外还有一只抽象的鸡在。‟老父亲见他滔滔不绝,听得挺烦,就立刻顶了他一句:那好!这只具体的鸡我吃,你吃那只抽象的去!”听到这,大家果然哈哈大笑,而这位班主任也就恰到好处地接着说:“大家笑了,说明大家知道骄傲不好,也知道该让骄傲者吃点„抽象的鸡‟!那么,这次物理考试,应该让谁吃„抽象的鸡‟呢?大家猜猜?对了,就是那些骄傲轻敌的人,说得具体点,有几位同学一向拔尖,可这次却偏偏只考了七十几分!因此我建议,„具体的鸡‟,请谦虚者吃,„抽象的鸡‟,就留给他们!”见大家听了有默默含笑的,也有低头深思的,这位班主任接着说:“不过,我也要补充一句,如果这几位是因为谦虚才这么干的,那就另当别论,也请他们吃具体的鸡!”于是哄的一声,教室里又一次响起愉快的笑声。班主任的话既是对谦虚者的一个热烈的表扬,也是对骄傲者的一个既含蓄又明朗的批评!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把严肃的批评变得亲切得体 案例五:
一天,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同学因到校医室打针迟到了两分钟,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外,由于恰好嗓子发炎喊不出“报告”二字,便在教室外急得小脸通红,双手紧紧抓住教室的门框,好在班主任及时发现了她,于是立刻对她说了一句:“我一看就知道你特别特别地爱我们的教室,瞧,你把门抓得多紧!进来吧!”那学生笑眯眯地进来了,自然不再慌乱,并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对症下药,及时缓解学生的紧张。
第三篇:教育叙事论文
教育叙事论文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课堂,班主任和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而班主任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生教育的联系纽带,如何去做好学生以及家长的工作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与学生一道学习成长
1、主动沟通,走进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我是学生的老师,而课下我力争做他们的益友。生活中我主动与学生多沟通,多交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贴近你。在与学生交流中还要善于观察,抓住机会,适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2、重视学生的品行教育
常言道,做人先立品。学生的品行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知识学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和规矩,将来也很难获得成功。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决定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因此我时常告诉学生,做人要正直、善良、诚实、富有爱心,凡事从正面教育,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好坏,培养良好品质。
3、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学习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对后进生不冷落也不另眼看待,而是更加关心和爱护,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抽空辅导补课,并帮助他们找原因,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每天进步一点点。特别是对调皮的学生、多次犯错的学生,更是主动和他们谈心,先表扬优点,然后指出缺点和犯错造成的不良后果,鼓励他们只要改正缺点和错误,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4、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注重培养班级干部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老师,他们是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又是班级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他们是班级向心力的所在,是学生的代言人。因此,从班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我都做到严爱相济,不偏袒不优待,鼓励他们大胆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认真负责的为班集体做事情,为同学们服务。
二、与家长一道管理班级
1、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
我们班建立了一个学生家长电话通讯录,包括了爸爸、妈妈以及经常联系亲人的电话,保证随时能与家长联系上。如果某个学生在学习、课堂表现或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我便及时与家长沟通,查找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一般来说,学生在学校有异常反应时,在家里也会有所表现,与家长一道,很快就能找到问题所在。而且家长也能体会到班主任强烈的责任心,体会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必定会想办法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2、请个别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沟通
对于班级中个别用常规方法教育而效果欠佳的学生,我把家长请到学校,与家长一道分析学生的问题,统一口径,互相配合,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家长都在关注他的行动表现,从而进行自我约束。
3、帮助家长解决困难
有一次,我已经下班回家了,一个学生的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她的孩子还没有回家,我先稳定她的情绪,让她立刻去找孩子,而我马上打电话联系询问同班同学中谁放学路上见过他,一直到家长找到孩子,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件事情虽然耽误了我的休息,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在家长遇到困难时,班主任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协助解决家长的困难,家长就会对老师更加信赖。
4、教会学生关心父母
每到“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来临的时候,我会特别提醒同学们,让他们为爸爸妈妈做一件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家长们非常赞赏这样的活动,并提到平时只想着孩子学习好,从不让孩子做家务,通过这样的活动,转变了一些家长的育人观念,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第四篇:教育叙事论文
老师眼中没有“主课”“副课”
古城小学 刘学芳
学生时代的我们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盼星星盼月亮最终盼来的“副课”被“主课”给占用。时光飞逝,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即大家眼中的“主课”教师,当初作为学生的我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使我切身体会到了学生对“主课”老师占“副课”的不满情绪。
我清晰的记得前段时间考试前的一个情形:快要考试了,“主课”老师们都忙透了,都在要“副课‘老师的课,给学生讲解题目,看着同事们个个忙的不亦乐乎,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也不例外,想要点课给孩子们“补补”。可是当我要走到班级门口想对孩子们说要课的时候,让我突然想起了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上学期的期末,那天星期五,离期末考试还有几天的时间,我们的复习已经差不多了,说实在的那几天的复习不仅仅对学生对我来说都已经是筋疲力尽了,而且作为数学老师都是教两个班级,什么内容都是讲两遍,身体的能量几乎已经发挥到了极限。临近下午,我自己把整本书的内容又看了一遍,发现还有几个地方要再跟孩子们讲一讲,这是几个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不讲的话放心不下。但是这时候是下午,已经没有我的课了,怎么办?要课吧,行!就这么定了,我看了看课程表,好家伙,二(2)班是美术课,美术老师跟我关系还不错,再说我把美术课上了,美术老师也轻松,她应该会同意的;而且二(2)班的学生比较的听话,不会有什么意见。再看看二(1)班,是体育课,我有点犹豫了,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体育,二(1)班的孩子还是比较有思想的,要课的话可能会有意见,那这节课要还是不要呢?这时候我心里又想了想,马上就要考试了,还是要吧,希望孩子们能考得好一点,学生们应该也能理解的,我自己这样认为的,就下了决心,两个班级下午的课我都要。下午一上课,我就走进了二(2)班的教室,刚在讲台上站定,班级里的有个角落就传来了一片“啊!——”的声音,一听到声音我知道孩子们不愿意了,当时我的态度很坚决,就当没有听见,反正今天我肯定是要上这一节课的。二(2)班讲完,我又迅速的跑到二(1)班,这时的二(1)班还没有下课,语文老师还在非常投入地讲着题目。好不容易等到语文老师结束了,我立马迫不及待地说,“下课同学们休息一下,下节课体育老师有事我们来上数学课”,这时我发现二(1)班级的几个男生没有出去玩而是围在一起,在说着什么,于是我就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慢慢转到他们旁边想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还没到旁边的时候我就听见有几个学生说:
“这节课真的上数学啊?”
“数学老师要的课呗!”
“不上体育拉?”
“就会要我们最喜欢的课!”
“唉......”
“......”
听到这里我有点听不下去了,心里一团怒气冲了出去,心想学生们的胆子真大,敢在我面前说我的坏话,于是我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凑上前去,面带笑容地说:“你们几个说什么呢?下课也不出去玩玩”。孩子们一看我走了出来,有几个同学走开了,但是还有有几个同学站在原地没有动,这时,我又笑着说:“你们以为老师愿意讲啊,体育老师真有事,再说了还不都是为了你们好,过几天就要考试了”。
“但是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啊!”
“老师最会要我们的课了。”
这时一个平常比较调皮的孩子嬉皮笑脸的看着我说: “老师最坏了!”
“这是我们这学期最后一节体育课了啊!”
“„„”
天哪,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大,附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时的我几乎成了罪人,不甘心的我又问了一句:
“你们真的很想上体育课吗?”
“是的。”
“可是下周你们就考试拉。”
“我们就是要上体育课!”
我无语了。
为了一节“副课”,孩子和我吵成这样,我不累吗?这几天的上课,要课,批改作业,我不苦吗?每天早上七点钟就起来了,晚上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有时候都要到十点多,回到宿舍睡觉的时候差不多都十二点了,就这样学生还不知道珍惜,当时的我就觉的脑子一阵眩晕,心想:走吧,走吧。
我把手一摇,咬了咬牙,说了一句
“我走,上你们的体育课去吧”
“真的?哦”
欢呼声一片。
仿佛我已经捆了他们很久很久,看着孩子们,活泼乱跳,远去的背景,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被学生战胜的我默默地回到了宿舍.......期末考试很快就过去了,结果出来了:二(1)班的孩子们比二(2)班的孩子们考试成绩还好,其实我不得不承认二(1)班的成绩每次都比二(2)班的成绩要好,二(1)班的课我也基本上很少占用,而二(1)班的孩子不仅仅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也都不错。我想:我们天天说的素质教育难道不就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嘛?孩子们成绩的好坏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决定的了的,再说成绩的好坏也说明不了孩子的能力强弱,而孩子们的天性是要从童年开始培养的,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要从孩子抓起,老师眼中不应有“主课”、“副课”之分,应该注重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时间又停留在了临近期中考试这里,我该不该向“副课”要点时间呢?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我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占用孩子的时间,把童年还给孩子,给孩子的童年留点美好时光,我要和孩子们做朋友,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论文-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三则
华景小学 唐肇诞
和三8班同学相处三年了,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孩子调皮时感到气愤,孩子取得进步时感到开心,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好感觉泄气,得到孩子关心时又是多么欣慰。很多事情已经忘记了,有的事情历历在目,我想我应该更勤快地记录自己和孩子们发生的点点滴滴。感谢孩子们让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一点一滴的进步,感谢孩子们给我的喜怒哀乐,让我的人生有了更多的色彩!
一盒金嗓子喉宝
面对总是惹我生气的学生,我的方法便是“河东狮吼”。可时间长了,总不见效果。同事们告诉我,如果孩子们闹得越欢,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这样没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到教室后,我尽量压低声音。这一招果然见效,那几个淘气包似乎因为听不见我在说什么,他们也收敛了许多,也是尽量不出声。
今天没费力就把学生们“治”了一把,我心情特高兴,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包,准备明天的课。“什么东西?”我自语道。一个用纸巾包着的长方体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管是什么,拆开看看吧,总不可能是炸弹吧!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拆开了一个纸包,原来是一盒金嗓子喉宝。谁放进去的?我的嗓子又没病,我的心中画了一大堆的问号。这时,手机响了一声,打开一看,是一条短信:“老师,您看到我在您包里放的金嗓子喉片了吗?我听见您的声音沙哑了,给您买的(您的学生B)。”我的心为之一动,这是怎样的一盒药!这是怎样的一片情!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呀!她的心是那样的细,她的眼睛是那样的尖,老师的举动都在她的眼中,都在她的心中,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连忙拿起手机给B回了一条短信:“☺谢谢,真让老师感动。”
几分钟后,一条简短的信息又回复了:“不客气。” 虽然这条短信之后,我们再没有交流,但我知道这几行字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间。
今天这个小小的手段“遭遇”了一份师生间难得的真情,让我激动不已。几年了,可能我和孩子们的关系不仅仅是老师,更多的是朋友,是亲人。也许爱不是用来说的,行动才是爱的最高境界。这一盒小小的金嗓子喉宝,让我坚信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步伐,做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近年来,关于教师的“丑闻”见诸于各大新闻头版,四川“范跑跑”、顺德垃圾成绩事件等等,让社会展开了一片关于师德缺失的热议。难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当代老师没能坚守师德吗?不。环视一下周围,多的是把青春挥洒在三尺讲台的老师,他们对孩子们付出无悔的爱,用实际行动践行师德,成为孩子心中最美的教师。
都说耐心是作为老师最必备的素质。但是在座的老师应该有过批改试卷,感叹白费心机的经历吧?那次测验,一看到试卷我胸有成竹,孩子们应该有个好成绩,可成绩一出,完全在我意料之外,那些我上课强调过很多次的知识点,总有孩子做错,我一下子懵了,不解、愤怒、恨铁不成钢……一大堆的不良情绪无法克制,马上在我的课堂上,在孩子们面前表露无遗。每讲到一道题,我都会说:“看,这种题目你都错,要留意听讲!”两节课下来,我对教学效果特别满意。没想到,第二天,批改孩子们的试卷分析时,有一个孩子写到:“老师,我们觉得很对不起您,请您原谅!考得不好,我们都很难过,可您点名说这个考得不好,那个没记性,会给那些同学造成很大的压力。”孩子们的话,一下子触动了我:是呀,老师何苦为难孩子们呢?大发雷霆,不仅没有舒缓我的负面情绪,还可能浇灭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于是,当天我在班里真诚地宣读了“罪己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知道大家比我更难过。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够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所以一急就点名批评了某些同学,没想到给大家很大压力了。其实从你们端正的字迹我看得出来你们也很想考好的,我应该更多地看到你们的努力。”在周记中,班里有几个同学写了这件事,还提到:“A老师,您不用觉得抱歉,我们知道您的用心。”
这时,我想起了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一开始就拼命刮,企图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风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则不同,他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热得受不了,最后就脱下了大衣。结果是逞强好胜的北风却输给了温文尔雅的南风。
这则寓言给了我太多的启示:作为老师,光有教学热情和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南风那样讲究方法,蹲下身子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头棒喝
每周两次的课管,本来是让学生自修的。今天语文作业比较少,很多学生都做完了,想着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吧,于是我准备上一下学生喜欢的思想品德课。
这一节课内容是关于诚信的。我向孩子们提出一个小问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七个背囊。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年轻人看着七个背囊思来想去,究竟应该丢弃那个背囊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大家讨论后汇报。大家都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汇报时间到了,几个同学都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大家都颇有感触,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想回答。我正打算点下一位同学的名字时,这时坐在第一排的A同学看出了我下一个不会点他回答,就说出了一句话:“把船夫灭了扔到河里去!”
听到这句,同学们忍俊不禁,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抬头望去,A同学正在那儿傻笑呢。最近,班里出现了起哄的现象,带头人经常是他。我想起电访时,他父母也跟我表达过忧虑:“儿子说话不太分场合,比较喜欢抢风头。”其实为这事我在班级里也讲过,找A同学也谈过,他的态度也很好,怎么今天突然冒出这句话?
难题是明摆着的。现在所有学生的眼睛都看着我。在那电光火石之间,我必须做出选择,所有人(包括A同学)都在看我的反应,我的态度至关重要,成败在此一举!我放下了书本,低了一下眼帘,在心里默念:对不起了,A同学,是你逼我的。再次抬起眼的时候,我的眼中已是怒火外泄。我压着嗓子,说出两个字:“出去!”
这次轮到A同学震惊了。他僵在那里,已笑不出来,因为我变脸变得太快了,他一时无法适应,脸上的表情有点扭曲。全班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到A同学的身上,A同学像怀疑自己听错了一样,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出去!”我看着A同学的眼睛坚定地重复道。我凶相毕露,咄咄逼人。A同学一点点露出恐惧的眼神,只是时间太短,他脸上的笑容竟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他坐在那,不相信这瞬间变化的形势。
我走近了一步,我要让他绝望:再不出去,我们要找人“请”你出去了。A同学羞愤交加,一点点站起身来,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慢慢地走出教室。在他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用极为严厉的声音说:“到厕所里去,把你这张嘴洗干净!下次再让我听到你说的这种话,我就不让你进这个门!” A同学消失在门口之后,我平静地对大家说,把你的选择和理由写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说完,我走出教室,A同学靠在教室门外的墙上,目光呆滞,两行清泪,顺脸而下。我严肃低沉地对他说:“知道你今天的错误吗?他点点头,这个问题我以前提醒过你吗?他点点头。那为什么今天还要讲?而且还上课讲,明目张胆地讲!”我一瞬间提高了音量。A同学全身紧缩,说不出话来。我放低声音:“今天老师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如果能保证以后再不讲这种话,你就走进教室,如果不能,你就永远站着。”说完,我转身回了教室。
A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中,眼泪汪汪地回了座位,关于刚才的事情,我和他一句话也没说,大家看着我们,亦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每一次发言,所有人都很拘谨,A同学则一直呆坐着,直到下课。
对于全班同学来说,这是极其难忘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从此以后,课上起哄,哇众取宠的现象在班级里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