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九大重点名校
关于择校推荐: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九大重点名校
股票、房市让金融经济火了,百家讲坛让中文历史热了,超女快男把新闻传播推到风口浪尖了。新闻传播学一直以来都是考研大军的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考生都选择了综合性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在开设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点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数量上占有优势,全国共有70所学校、机构拥有新闻学硕士点,其中综合性大学就占了一半。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水平高。在10个设置有新闻学博士点的单位中,除去南京政治学院是军事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属于社科院系统,其余8所普通高校有4所是综合性大学,而10个传播学博士点授权单位中,有7所院校是综合性大学。
“综合”看点
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看点之一:知识结构强
在日益讲究新闻报道质量的今天,写出好稿子不仅要靠勤奋,扎实的专业基础,“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也非常重要。综合性大学学科配置齐全,各个专业的人都能接触到,适合新闻人汲取不同类型的思想,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讲座也可以让自己迅速融入专业融合的知识海洋中。有人戏称武汉大学的新闻学“单波是用哲学与文学研究传播学,张昆用史学研究传播学,张金海用经济理论研究广告学”,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新闻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专业学问,多点综合性思考对研究不无
裨益。
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看点之二:人脉资源广
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人才很全面,科技、政法、文教、卫生等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校友分布,在一些和新闻业联系密切的政府机关、文化系统里,综合性大学的校友优势也最明显。而且,综合性大学往往在社会研究、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占有学术优势,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点评的常常是那些综合性大学的专家学者。在综合性大学读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除了能培养自己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外,更重要的是
能够培养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看点之三:发展潜力足
综合性大学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心,在当地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得到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较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有发展优势。2005年10月17日,在国务院学位办第10次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学科评审中,新增了8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单位:新增的新闻学博士点是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增的传播学博士点是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领先优势。虽然新闻学硕士点已经在理工、财经、政法、师范类院校中遍地开花,但要继续深造,还得向综合性大学的门槛迈进。综合性大学对外交流机会多,海外的知名度也相对较高。对那些今后想去海外“镀金”的同学而言,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文凭更
有含金量。
院校推荐
南国明珠——暨南大学
推荐理由:地处广州,中国新闻业最活跃的区域,近水楼台先得月;实力强劲,博士点授权单位,学
术力量雄厚。
院校小记:
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公布了中国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评估排名,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位列13,为重点优势学科单位。虽然暨大的名气没有同城的中山大学响亮,可是暨大早在1986年就成为我国第三批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2001年又获准建立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同年升格为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年,暨南大学新闻学成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两年之后成功申报新闻学博士点,成为广东省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
回望历史,暨南大学作为中国最早成立新闻学专业的5所高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与北京的人大、上海的复旦有中国新闻学“金三角”之美誉。暨大新闻学集中体现了南方新闻界务实的特色。暨南大学的名师很多,中国第一位留学法国8年之久的传播学博士陈卫星就首先在这里收徒讲学;黄匡宇教授提出了电视新闻“声象双主体论”,并首次从符号学角度对电视新闻学理论进行立体建构。2002年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童兵先生来暨大讲座时,曾将暨大新闻专业提高到与复旦、人大齐名的程度来褒扬。暨南大学新闻学为广东乃至东南亚的传媒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如《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即毕业于暨
大的新闻学专业。
报考难度:
2007年暨大新闻学共有336人报考,最终录取50人,其中包括9名推免生,录取分数线为367分,其中单科线为55分和90分,上线人数92人;传播学共有221人报考,最终录取26人,其中6人是推免生,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单科线为55分和90分,上线人数52人。跨考咨询师建议:相比传播学,暨大新闻学专业报考热度更高些,但录取人数也更多。暨大新闻传播学的录取分数线不低,这可能和同城的中山大学没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有关,想考暨大新闻学的考生需早做准备。
古都学老——西北大学
推荐理由:办学历史相对较长,人文底蕴深厚,在西北地区有一定影响。
院校小记:
西北大学是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其新闻传播教育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为陕西乃至全国培养了众多新闻与文化传播专门人才。1972年西北大学就开设了新闻课程,2000年获批设立新闻学硕士授权点,西北地区最早一批科班出身的新闻人大多出自西北大学。当前全国业界许多单位的重要岗位上,均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如新闻学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副总编张满丽、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刘雅鸣、陕西《三秦都市报》总编朱冰尧、《陕西工人报》总编刘鹏等。
西北大学新闻学的特色和优势是,对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新闻文化学、新闻媒介批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等方面进行广泛研究。最近,西北大学在广告学方面的影响日益扩大,这和学术带头人杨立川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6年10月,国内广告教育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全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5届学术年会在西北大学举行,这进一步提高了西北大学
在广告界的知名度。
报考难度:
西北大学是首批列入全国重点大学名录的高校,是西安唯一的综合性大学。西北大学2007年的录取线遵循国家划线B类地区的标准,即:总分345分,公共课53分,专业课80分。跨考咨询师建议:考生只有通过国家规定的录取分数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内容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需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相关
信息。
陇西明月——兰州大学
推荐理由:西北地区唯一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培养出了水均益等传媒界人才,在全国有一
定知名度。
院校小记:
兰州大学这座西北学术重镇,在新闻学方面也有着不平凡的过去。兰大的新闻学曾经红火一时,培养了大批人才,不少毕业生分配到新华社系统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在全国新闻院系可比性排名中位居第四。在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单位和地县的新闻单位中,兰大新闻系的大批毕业生常年工作在艰苦环境中,青藏高原、戈壁沙漠、卫星发射基地均有他们的身影。
兰大新闻系系主任段京肃教授长期致力于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1999年被确定为甘肃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副主任李文副教授致力于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及西北新闻事业研究,1998年当选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杨魁副教授长期从事应用传播和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在公共关系学领域的研究颇受全国同行关注,现任兰州大学现代咨询策划研究所所长;王天定副教授对新闻传播道德与法规颇有研究;王作人副教授在基础写作和报告文学创作与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曾获全国报告文学创作大奖。
兰州大学新闻系专家重点研究的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史,填补了中国新闻联播事业史研究的空白,丰富了我国的新闻理论。兰大新闻系的科学研究注意紧密结合西北地区实际,在边远地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
方面作了认真研究。
报考难度:
兰州大学新闻学2007年共有232人报考,录取29人;传播学有237人报考,录取 32人。2006年新闻学有266人报考,录取30人;传播学247人报考,录取31人。跨考咨询师建议:和东部学校相比,报考热度明显低于其他重点大学,近两年报考录取状况基本持平,变化不大。
天府学宫——四川大学
推荐理由:西南地区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授权单位,在西部有广泛影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龙头
地区,已被划为经济开放区,发展潜力巨大。
院校小记:
提起四川大学的人文学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宗教学,其次是中文。仔细看以下相关介绍:中国语言
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位及新闻学博士点研究领域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内容还是偏向中文,所以报考川大新闻学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有较好的文学功底。
四川大学新闻学名师汇聚。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宏生,是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1996年开始作为高级理论专家客座中央电视台,从事了一系列课题研究;蔡尚伟教授是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是大型电视系列片《毛泽东在四川》、《巴蜀四帅》、《邓小平与四川》的主摄像、发起人、策划人,制作过百余部(集)电视专题片;吴建教授在新闻摄影、广告学、新闻传播教育、媒介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努力,构建了较有特色的新闻摄影和广告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报考难度:
四川大学新闻学2007年的复试分数线为345分,单科成绩为55分和83分;2006年的复试分数线为350分,单科成绩为56分和84分。总体来说在全国重点大学中竞争激烈程度处于中游。2007年新闻学报名人数为286人,录取人数为45人,其中8名为推免生;传播学报名人数为313人,录取人数为51人,其中9名为推免生。2006年新闻学报名人数为281人,录取44人,其中7人为推免生;传播学报名人数为329人,录取60人,其中9名为推免生。跨考咨询师建议:这个报录比虽然低于东部的综合性重点大
学,但在西部地区却是最高的。
华北精英——河北大学
推荐理由:临近京畿,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学术方向新颖,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院校小记:
如果说新闻学的传统强校以丰厚的学术底蕴吸引青年学子,那么,一些地方大学则开辟了专业研究与实际结合、与时代结合的新道路。河北大学新闻学虽然在全国名气不大,但在本省却是一块金字招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了实习基地,双方共同发起成立“河北省媒介发展研究所”,建设本省传媒业科研基地,针对传媒业发展和传媒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开展科
研攻关。
河北大学新闻学方向齐全,近几年关于媒介经济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鹏,曾经是经济日报社《中国书画》总编辑,现在担任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媒介经济学与报刊市场营销研究,是国内媒介理论界权威的学者之一,也是少壮派报业实干家。河北大学新闻学着力打造开放的平台,每个学期都会请北京的知名教授来校专门为研究生开讲座。
河北大学位于保定,距离北京仅“一步之遥”,所以更多的人把这里当作研究、修炼的场所,以期毕业后到北京大展身手。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崔艳1995年从河北大学新闻系毕业四年后又回到母校攻读新闻学研究生,随后顺利地进入中央电视台从事导演工作。
报考难度:
河北大学新闻学遵循国家划线标准。复试时初试成绩为500分,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总成绩为
300分,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其中外语笔试占100分,专业考核笔试占100分,专业面试及实践环节占70分,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占30分。跨考咨询师建议:初试成绩占的比重很大,考生在初试时的排名很重要。
华东新秀——安徽大学
推荐理由: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综合性大学,地处华东,与江苏、上海、浙江临近,但报考热度
远小于这些地区。
院校小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安徽大学中文系新闻本科班,新闻学硕士点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算起来全国办学历史超过20年的新闻系并不太多,安徽大学新闻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上公示的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入选名单上,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芮必峰教授主持、姜红、吕萌、蒋含平、刘勇等老师主讲的《新闻学概论》课程名列其中。2003年安徽大学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签署协议,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与此相配合,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在安徽日报及其所属的子报刊及网站建立了自己的实习基地。其实,安徽大学新闻学院不仅在本地有着绝对优势,其影响已经波及全国。北大方正在全国仅捐助了5家高校建立实验中心,安徽大学新闻传
播学院便是其中之一。
安徽大学新闻学的名师中,院长芮必峰教授是代表。新闻系系主任蒋含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闻史,1997年参与复旦大学宁树藩教授主持的中华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研究。
报考难度:
安徽大学执行国家B类划线标准。新闻学的录取线,2007年为345分,单科为53分和80分;2006
年为345分,单科为55分和83分。
盛世潜龙——上海大学
推荐理由:地处上海,文化产业发达;上海唯一市属综合性大学,上海市重点建设,本地资源丰富。
院校小记: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4月7日,是上海大学的特色学院之一,新闻传播系建院伊始就有。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培养资格,2003年获新闻学硕士培养资格。如今,上海大学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国际传播、文化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等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一直被复旦的光环遮掩,不过上海大学的名师也很多。张咏华曾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1995年作为国家公派美国富布赖特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大众传播社会学研究一年,其研究方向与国际问题联系密切;戴元光现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社会学、文化传播等;吴信训是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传媒经济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走的是务实路线,前不久由学院毕业生导演、学院自主制作的影片《上海公园》,作为2007年度国家正式出产的400余部电影之一,开创了上海大学的历史先河。随后,“当代中国影视批评现状的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也设在这里。在中国的电影之都,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正走出一条与实际
相结合的新路。
报考难度:
2007年国家划定的复试线为350分,单科为55分和83分,而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划定线为357分,单科也为55分和83分。由此可见,虽为上海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但是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分数并不是很高。2007年招生总人数为45人,跨考咨询师建议:招生规模在上海开设新闻传播硕士点的高校中排名第一,竞争相对较小,性价比高,考生不妨考虑报考。
珞珈风光——武汉大学
推荐理由:中部地区最有威望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多元化,与国际新闻学研究接轨程
度高。
院校小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3年组建的原武汉大学新闻系。20多年来,它一直以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复合型的新闻与传播学人才为办学宗旨,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了大
量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全国各地。
“新闻传播实务与媒体发展研究”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最早、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研究方向;比较新闻学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围绕如何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这一重大问题,探讨中西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观念演变的轨迹,集合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并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术队伍;“新闻传播发展史”是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知名新闻学者何微先生是本方向的开创者,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整体的新闻历史观;传播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传播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强调运用定量的方法对媒介效果进行研究;广告传播方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兴的又一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广告理论的专著,也是珞珈广告学派的标志性著作。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罗以澄是新闻业务方面的重量级人物,现在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单波是中外新闻比较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其论著和论文的引用率比较高,石义彬在传播理论,张金海在广告理论,李敬一在传播史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报考难度:
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录取分数只有349分,看似不高,但是专业成绩却要求两科最低分都是100分。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报考人数528人,录取103人;传播学报考692人,录取109人。2006年新闻学报考463人,录取87人;传播学686人,录取121人。跨考咨询师建议:相比东部地区高校10:
1的比例,武大的传播学的录取情况颇为乐观。
海天揽胜——厦门大学
推荐理由:历史悠久的新闻学教育;东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院校小记: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 年至 1926 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的新闻学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 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厦门大学在广告学、华夏传播研究、传播史研究等领域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尤其是广告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素有“中国广告黄埔”之称。
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对台问题和广告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老师也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张铭清教授是现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台和对外宣传,近年来提出“一国两制新闻学”,参与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两个白皮书等重要文献的组织撰写工作;赵振祥教授是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东南亚华文传媒,是菲律宾《世界日报》特约评论员;许清茂教授是闽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播史、中国广告史、台湾传媒研究;陈培爱教授1983 年参与创建中国大陆高校中首创的广告学专业,主持并完成 10 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与各类社科研究课题,在广告学方面颇有建树。
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毗邻海景,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早在 1983 年,厦门大学就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了。1994 年,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2 年,又增设传播学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 2004 年的评估中,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全国排名第 5 位,标志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全国先进
行列。
报考难度:
2007年厦门大学新闻学报考人数达288人,录取28人;传播学798人,录取58人。可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来报考的同学。跨考咨询师建议:厦门大学2007年录取的最低分数为新闻学340分,传播学343分,虽然看似不高,但接近十选一的淘汰率也让许多人掂量再三。
第二篇:新闻传播学专业
新闻传播学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中国目前包括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韩国新闻传播学没有更进一步的细分,大专业之内,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修课学习。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专业评价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好一些。毕业后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对新闻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他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本科专业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我的专业课程中有:新闻放送学概论,新闻论,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放送论即传播学,都在新闻学的范畴之内。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考生应该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摄像等。广播电视新闻方面,我的专业课程没有涉及。
广告学
广告学在我国刚刚萌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流通日趋频繁,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如今很多高校在中文或新闻系设立广告专业,还有少数高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我的专业课程中广告学概论,广告宣传计划论(PR), Copywriting等都属于广告学的课程。
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学习的主要课程分五大类:1.文学文化类;2.写作类;3.编辑类;4.出版及文化经营类;5.现代传播技术类。韩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里没有此板块,韩国的编辑出版归入了国语国文专业之内,因此暂无涉及。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看好,收入也比较可观。新闻是年轻人的事业,是锻炼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富有刺激性与挑战性的事业。如果你对时事政治很有兴趣,对新闻热点也比较敏感,同时文笔较好,又善于和人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相信记者生涯会让你受益终生。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全国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
广告学
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本行业的收入颇丰,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国内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缺少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门人才。广告学属于热门专业,竞争比较激烈,录取分数较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目前政府对出版发行支持力度很大,一是沿袭了历来重视文化的传统,二是目前国—内人均购书额较低,市场潜力很大,还需要政府和出版界进一步挖掘。
成绩证明书 说明如下: 首先,2010.0 1 편입학 인정학점为编入学认证学分 30分。
其次,2010.0 8 편입학 인정학점为编入学认证学分 35分。
最后,剩下的全部为课程名称.依次为
2010.1 4 신문방송학개론新闻放送学概论 2010.1 4신문론新闻论
2010.1 4인간커뮤니케이션(Human Communication)人类的通讯2010.1 4대중문화와 문화산업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 2010.1 4광고학원론广告学概论 2010.1 4영상커뮤니게이션(Visual Communication)映像的通讯 2010.2 1 실용한자实用汉字 2010.2 1 Academic Korean Writing韩国语写作 2010.2 1 Academic Korean Reading韩国语阅读 2010.2 4 방송론放送学
2010.2 4 언론윤리법제론言论论理法制论 2010.2 4 동서언론사상东西洋言论思想 2011.1 1 Practical Korean Writing实用韩国语写作 2011.1 1 Practical Korean Listening实用韩国语听力
2011.1 4 조직커뮤니케이션组织的通讯 2011.1 4
2011.1 4
2011.2 1
2011.2 4 광고홍보기획론广告宣传计划论(PR)카피라이팅(Copywriting)文案철학의 이해哲学的理解 언론의 역사言论的历史 2011.2 4 매스컴통계학新媒体统计学 2011.2 4 뉴미디어론(New Media)新媒体论 2011.2 4 방송편성기획론放送编程计划论
课程之后相对应的为每门课程的学分以及成绩,平均学分分别为(100分 4.3)2010.1 :87.603.162010.2 : 94.103.81
2011.1 :93.203.722011.2 : 89.203.32
其中,2010.1 4 为专业课程,2010.2 1 为教养课程。
2010.2 4 为专业课程。
2011.1 4 为专业课程,2011.2 1 为教养课程。
2011.2 4 为专业课程。
最后,TOTAL CREDITS=131 为修课总分为131分。(修满130分毕业)G.P.A.=3.50/4.3 为学分总平均分为3.50。
第三篇: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新闻传播学专业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传 媒 学 院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郭静 学号:104170269 专业:新闻传播学类 班级:2010级新闻B班 实践单位:丽江市华坪县电视台
实践时间:2011年8月2日至2011年8月15日
二零一一年 制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更加真切深入的了解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和细节,体会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学习、领悟和锻炼的过程中,将理论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融入实际的新闻采编工作当中,并为将来的记者工作积累经验。
2、通过实践,能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家乡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民情,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积累社会认识,丰富人生阅历,并增进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3、通过实践,学习如何待人接物,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践内容
在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中,首先是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了县级电视台的新闻采编、校稿、后期制作等流程。其次是在编辑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校改电视新闻稿。然后是在老记者的带领下,深入到采编第一线,并先后参与报道了县委领导深入基层慰问群众、下乡调研、推广技术;政府召开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调研组到县里调研文化产业情况和通达乡的傈僳族文化等新闻,期间掌握了不少采访的技巧以及怎样写作电视新闻稿;最后则是在老记者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像机,并知道了在新闻现场,应该怎样选取镜头、串联镜头以及怎样使用同期声。
三、实践总结及体会
面对现如今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环境复杂、让人“鸭梨”山大的世界,还处在大学初期、还未正式踏入社会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除了学好校内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利用好长假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古人有云:“著书数百万言,大都精考索,务实践。”短短十四言便已说明了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这话对于著书立说者而言需如此,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更需如此。
通过一年的新闻理论学习以及在校报通讯社担任学生记者的经历,不仅让我对新闻专业充满热情,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相比其他专业,新闻学科的实践特征更明显也更强烈。所以,此次暑假,我选择了在华坪电视台进行为期13天的实践锻炼。期间,不论是深入到采编第一线,参与新闻采访报道,还是在办公室校改新闻稿件、整理案头公文都让我受益良多。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态度决定一切
关键词:做好准备 积极主动
还记得刚来电视台申请实习的情景:只身一人,带着学生证和学院开的介绍信,就那么懵懂而忐忑的走进电视台的某间办公室,在礼貌的向一个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后,对方却告知我,负责这事的台长出差了,让我过两天再来,到时候除了要带学院证明、学生证和身份证的复印件外,还需要写两份实习申请书,一份要交给广电局的局长审批,另一份则交给台长审批,两人都同意了才能进台实习。
“怎么还要这么复杂呀?!”我在心里感叹。台长还未回,申请书也还未写,看来只有先准备好了再来。于是向那工作人员说了声感谢后,便颓然回家了。
后来,便按那工作人员所说的带好各种证件,一连去了几天,才等到台长的归来,经历了多番曲折后,才终于申请成功,才终于能够进台实习。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在那等待的几天中,受不了那些麻烦事和不如意,只要稍有放弃,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实习经历了。有时候面对这种考验,除了做好实物的准备也要做好心态的准备。
正式实习后,我突然发现,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一切的工作都需要自己主动去问、去观察、去适应、去争取。如果自己不积极主动,那么所有摆在眼前的锻炼机会都会消失殆尽。也许正因为心中存有这份积极做事的态度,才会觉得实习的每一天都有学到新的东西,收获新的经历。
我想,无论校内校外,我们都该少些态度的散漫、多些心境的认真,少些放纵玩乐、多些艰苦奋斗,少些抱怨“愤青”、多些客观冷静,少些畏惧怯懦、多些敢为人先,也许,经历如此,执着如此,我们的未来才会朝我们呼啸而来!
2、每一条电视新闻的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汗水 关键词:电视新闻 制作流程
来电视台实习之前,因为在学校的校报通讯社做过一年的校园记者,所以对平面新闻较为熟悉,其产生的过程无非是如下几个环节: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前往第一线,拍照,收集信息→写稿→编辑审核校改新闻稿、选取照片(至此便可发布到校园网上)→美编组对新闻进行排版→印刷出版。
而电视新闻又是怎样采编制作的呢?跟纸媒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对此我只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成长至今,尽管坐在电视机前,看过许多电视新闻,但从来都不知道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条新闻其产生的全过程是怎样的。于是总觉得电视新闻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真正来电视台实习后,才觉得它少了份神秘,让人多了份敬意,因为每一条电视新闻的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汗水。其制作流程比起纸媒复杂得多: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前往第一线,摄像,收集信息→写稿→编辑审核校改新闻稿→主播在演播室里面对镜头播报新闻导语→在录音室里对正文内容进行配音→后期制作人员根据新闻内容选取影像画面,将播音内容与画面进行非线性编
辑,并配上字幕、同期声、片花等→台长审核→准点播出。
若仅从制作流程来将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做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较之平面新闻制作环节更长(平面新闻仅需六个环节,甚至四个环节就能完成,而电视新闻则需要9个环节),所需工作人员更多(一般的平面新闻仅需记者、编辑、美编、印刷工作者等四人左右,而电视新闻则需记者、编辑、播音员、后期制作人员、把关人、导播等六人左右),制作设备更多样(平面新闻只需三个设备就能制作完成,即用于获取图片的像机、用于编辑排版文字的计算机、印刷纸媒的印刷机等等,有时甚至不用像机;而电视新闻则需要更多的设备,即用于获取视频资料的摄像机,编写及校改文字初稿的计算机、打印机,用于录取播音员声音的录音器、用于后期制作的线性、非线性编辑系统,用于传输、转播新闻节目的信号发射器、接收新闻节目的数字接收机或有线网络、观看新闻节目的电视机等等),技术要求也更高(正因为制作电视新闻的设备更多,所以其技术要求也更高)。
此刻,我才知道它的产生过程是那么不简单,那么不容易。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都将重新来过,甚至要将辛苦制作的新闻弃之不用,所以,真该向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致敬!
3、于细微处见精神,点滴用心皆学问 关键词:采编第一线 获取信息
对于一名优秀的记者而言,其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前往采编第一线,获取第一手的信息。
在跟随老记者跑新闻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身处第一线时,除了要从宏观出发、从大视野的角度把握整体外,还需要从微观处找点、从细节上获取信息。比如实习的第二天,我便跟着一名老记者随县委领导下乡调研。到达目的地后,老记者便迅速扛起摄像机选取要拍的角度和镜头,而我则拿起纸和笔记录调研的整个过程。期间,不但要把看到的内容记下来,还要在细节方面多向基层负责人、技术人员等询问,以获取更为详尽、真实的信息。还记得,县领导一行在视察完某农户家的芒果种植情况后,便匆匆赶赴下一个目的地。而那家农户叫什么名字、种植面积是多少、种植的主要品种是什么却不得而知,对此,只有向最熟悉这些情况的村支书打听了。
自那次下乡采访后,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细节对于新闻的重要,只有越保证细节的无误,我们所报道的新闻才越接近真实,而真实才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之一。很多事情往往在细微处见精神,对于新闻而言更是如此。许多新闻点也正是在细微处才得以发现,就如著名的“水门事件”一样,《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从看似一般的盗窃案中层层剖析、逐步深入,从种种细节背后挖掘线索,最终才还事实真相于受众!而此事也对美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我们更要懂得发现细节,把握细节!
此外,在办公室校改新闻稿的过程中,我还发现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与纸媒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在结构方面,电视新闻包括标题、口播(即导语)、背景、主体(有时还需标注同期声等内容)、结语几个方面,而纸媒则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其次则是在遣词用语方面,由于电视新闻是运用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其文字稿不是画面的简单解说,而是要形象生动、易为人们接受。所以,写作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时,其语句不可过长,要尽量使用短句;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在报道时政新闻时,角度上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追求大众视角,内容上则既重人,也重事。
4、诚以待人、谦以听声 关键词:待人接物 谦逊真诚
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会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采编第一线,记者不但要记录下所看到的事实,也要通过多方询问验证事实,还要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期间,不但要和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还要与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人打交道,采访对象不同,采访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故此,人际交往能力对记者来说尤为重要。
不过,无论采访什么样的对象,其采访方式的核心总归起来只有四个字,那便是谦逊真诚。
采访对象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企业老板还是农民小贩,是县领导还是村支书,都应该不分高下的对待。交谈中,作为记者的我们应该避免自己垄断发言权,多点耐心和谦逊,多倾听他人的声音,唯有如此,采访的过程才会顺利融洽,采访的内容才会真实动人。
四、实践结果及分析
1、新闻媒介应作农业技术的助推者
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报道了县委领导下乡调研、推广技术的新闻,亲眼看到了一株芒果苗是怎样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种植的全过程,以及在缺水地区怎样使用微灌保苗技术。县领导亲自示范言传身教固然令人可喜,但其传播方式仅在人际传播的层面,传播效能十分有限。我想,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我们是否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呢?我们大可拿起摄像机将这些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拍摄下来,并制作成专题节目经常播出,甚至还可以制作成光碟发放到需要的地方。运用大众传播的方式,将农业技术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必然能起到更好的推广作用、更大的传播效能。
2、关注受众,多点软新闻
在参与采访报道以及了解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后,我发现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多以时政类的硬新闻为主,而受众喜闻乐见的软新闻则少之又少。此外,电视台的新闻线索多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提供,而观众主动打来电话提供新闻线索的情况则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才会出现收视率低、观众参与度弱的情况。对此,除了广电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外,也需要台里的记者主动寻找新闻点,在保持时政新闻播出量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一些好人好事、街头趣闻、反映百姓精神面貌的软新闻。
五、结语
十三天的社会实践,十三天的实习记者,时间虽短,却给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忆和感悟。从今以后,我将更加努力的学好新闻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学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忠实地去报道事实,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总字数:4560)
参考资料: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 郝朴宁、陈路:《传播理论》,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6年版 [3] 王金春:《提高记者的交际能力》,期刊《新闻爱好者》2006年12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水门事件”试论美国的新闻监督与反腐败》,凤凰网历史频道2010年9月22日
附:影像资料及实习证明
第四篇: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词汇
新闻英语词汇
Accredited journalist n.特派记者 advertisement n.广告 . advance n.预发消息;预写消息 affair n.桃色新闻;绯闻 anecdote n.趣闻轶事 assignment n.采写任务attribution n.消息出处,消息来源
Back alley news n.小道消息 backgrounding n.新闻背景 Bad news travels quickly.坏事传千里。banner n.通栏标题 beat n.采写范围 blank vt.“开天窗” body n.新闻正文 boil vt.压缩(篇幅)box n.花边新闻 brief n.简讯 bulletin n.新闻简报 byline n.署名文章
Caption n.图片说明 caricature n.漫画 carry vt.刊登 cartoon n.漫画 censor vt.审查(新闻稿件),新闻审查 chart n.每周流行音乐排行版 clipping n.剪报 column n.专栏;栏目 columnist n.专栏作家 continued story 连载故事;连载小contributing editor 特约编辑 contribution n.(投给报刊的)稿件;投稿 contributor n.投稿人 copy desk n.新闻编辑部 copy editor n.文字编辑 correction n.更正(启correspondence column读者来信专栏 correspondent n.驻外记者;常驻外埠记者 cover vt.采访;采写
cover girl n.封面女郎 covert coverage 隐性采访;秘密采访 crop vt.剪辑(图片)crusade n.宣传攻势 cut n.插图 vt.删减(字数)cut line n.插图说明
Daily n.日报 dateline n.新闻电头 deadline n.截稿时间 dig vt.深入采访;追踪(新闻线索);“挖”(新闻)digest n.文摘
Editorial n.社论 editorial office 编辑部 editor's notes 编者按 exclusive n.独家新闻 expose n.揭丑新闻;新闻曝光 extra n.号外 eye-account n.目击记;记者见闻 Faxed photo 传真照片 feature n.特写;专稿 feedback n.信息反馈 file n.发送消息;发稿 filler n.补白 First Amendment(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内容有关新闻、出版自由等)five “W's” of news 新闻五要素 flag n.报头;报名folo(=follow-up)n.连续报道 Fourth Estate 第四等级(新闻界的别称)freedom of the Press 新闻自由 free-lancer n.自由撰稿人 full position 醒目位置
Good news comes on crutches.好事不出门。grapevine n.小道消息 gutter n.中缝 Hard news 硬新闻;纯消息 headline n.新闻标题;内容提要 hearsay n.小道消息 highlights n.要闻 hot news 热点新闻 human interest 人情味
In-depth reporting 深度报道 insert n.& vt.插补段落;插稿 interpretative reporting 解释性报道 invasion of privacy 侵犯隐私(权)inverted pyramid 倒金字塔(写作结构)investigative reporting 调查性报道
Journalism n.新闻业;新闻学 Journalism is literature in a hurry 新闻是急就文学. journalist n.新闻记者
Kill vt.退弃(稿件);枪毙(稿件)
Layout n.版面编排;版面设计 lead n.导语 libel n.诽谤(罪)
Makeup n.版面设计 man of the year 新闻人物,风云人物 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学)mass media 大众传播媒介 master head n.报头;报名 media n.媒介,媒体 Mere report is not enough to go upon.仅是传闻不足为凭. morgue n.报刊资料室 News agency 通讯社 news clue 新闻线索 news peg 新闻线索,新闻电头 newsprint n.新闻纸 news value 新闻价值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闻凶讯便是吉。nose for news 新闻敏感
Obituary n.讣告 objectivity n.客观性 off the record 不宜公开报道 opinion poll 民
意浏验
Periodical n.期刊 pipeline n.匿名消息来源 popular paper 大众化报纸;通俗报纸 press n.报界;新闻界 press conference 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台 press law 新闻法 press release 新闻公告;新闻简报 PR man 公关先生 profile n.人物专访;人物特写 proofreader n.校对员 pseudo event 假新闻
Puality paper 高级报纸;严肃报纸 quarterly n.季刊
Readability n.可读性 reader's interest 读者兴趣reject vt.退弃(稿件)remuneration n.稿费;稿酬 reporter n.记者 rewrite vt.改写(稿件),改稿
round-up n.综合消息
Scandal n.丑闻 scoop vt.“抢”(新闻)n.独家新闻 sensational a.耸人听闻的;具有轰动效应的 sex scandal 桃色新闻 sidebar n.花絮新闻 slant n.主观报道;片面报道 slink ink “爬格子” soft news 软新闻 source n.新闻来源;消息灵通人士 spike vt.退弃(稿件);“枪毙”(稿件)stone vt.拼版 story n.消息;稿件;文章 stringer n.特约记者;通讯员 subhead n.小标题;副标题 supplement n.号外;副刊;增刊 suspended interest 悬念
Thumbnail n.“豆腐干”(文章)timeliness n.时效性;时新性 tip n.内幕新闻;秘密消息 trim n.删改(稿件)
Update n.更新(新闻内容),增强(时效性)
Watchdog n.&vt.舆论监督 weekly n.周报 wire service n.通讯社
第五篇:新闻传播学十二大考研名校优劣势分析
新闻传播学十二大考研名校优劣势分析
2014年10月23日来源:考研网整理
本帖将对我所考虑过的新闻传播院校进行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专业主要针对传播学,新闻学也可以参考。仅以本贴记录本人择校经历,同时回报论坛,以飨来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北京大学(北京)
优势:
1、学校名气大,牌子硬,综合实力强悍,对将来深造、工作帮助较大。
2、传播学有许多我比较感兴趣的课程。
3、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竞争相对而言不是特别激烈。
4、学校人文气氛浓厚,资源丰富,各类讲座和国际交流多。
5、地处首都北京,地域优势明显。
劣势:
1、不指定参考书目,备考复习量和难度较大。
2、题目十分灵活,而且有深度,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很难考好。
3、录取名额中只有少数能留在北京本部,很多名额第一年将发配到深圳研究院学习,可能没有奖学金(貌似有补助),两年研究生下来花费较大,经济负担较重,性价比有待考量。(小道消息,未经考证)
4、依据某版排名,新闻传播排名全国第七,专业实力不是特别优秀。
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把这两所学校并列,是因为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两所学校。但又将它们列出来,是因为它们实在让人无法忽略。
清华大学是以“新闻传播学”招生的,好像没有把“新闻学”和“传播学”分开。据考研网上的资料来看,招生人数也不多,2010年11人左右、2011年10人左右,参考书目大约有7本。但据我了解到的例子和小道消息来看,清华大学可能比较注重考生的本科学校的身份背景,对本科学校不太理想的考生似乎不太有利(小道消息,未经考证)。
人大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仅2011年传播学就招收30人,不分研究方向,参考书目有14本之多,外加参考杂志2本。号称中国北方新闻传播专业实力第一名,参考书目之多令人望而生畏,竞争态势想必也不会太低。
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优势:
1、学校在传媒领域名气大,新闻传播专业实力突出。
2、学校为211院校,在中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3、传播学课程设置本人十分喜欢。
4、招生人数2011年34人(不含保送),相对较多。
5、考试内容分文史综合和传播学理论,比较纯粹,比较基础。
6、参考书目只有6本,且按类型只有文史综合和传播学理论与基础。
7、地处北京,地域优势明显。
劣势:
1、综合实力:学校综合实力可能较差,211排名比较靠后,也不是985院校。
2、综合性:专业性太强可能局限思想和视野,对综合学养的提升不利。
3、历时周期长:招生工作奇慢,效率奇低,考试考完后大约两个月后国家线才出,再等大约半个月后中传公布复试线,再等大约半个月后去参加复试,再等大约半个月才能得知最终结果。2011年大概是在五一前后公布的录取结果,长达四个月的漫长等待的确考验耐心。
4、竞争激烈:貌似不公布报录比,因此无法获悉竞争究竟有多激烈。但因其传媒优势,每年报考的人是飞蛾扑火,据说2011年仅传播学一个专业就有1000+的人报名(小道消息,未经考证),如果属实,1000+比34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5、未来发展:地处北京,气候环境较差。资源有限,人才饱和,即使考上中传将来也未必能够留京发展,即使留京发展也未必能够长居北京(热爱帝都,乐意北漂的人可以无视)。
6、学校名气:世界知名度不及985出身的九校联盟或34所等高校,对外交流机会也不是很多,出国留学深造方面学校平台似乎不够强大。
7、复习备考:《文史要览》考点既多且细,备考记忆的难度较大。传播学考试比较纯粹,知识点较多且深,只集中于传播学理论和历史,由此也可看出中传在专业深入的同时,知识面可能也不是特别宽广。
四、复旦大学(上海)
优势:
1、专业实力:新闻传播专业实力较强,名列前茅。
2、综合实力:复旦既是211也是985高校,实力雄厚,综合性强。
3、地域优势:地处上海,地域优势明显。
4、未来发展:借助复旦大学的平台和学校背景,对未来深造或工作比较有利。
5、备考复习:复旦传播学书指定参考书有5本,相对较少,复习起来相对容易。
6、硕士文凭:复旦大学传播学招生人数较少,培养质量较高,硕士文凭含金量高,业界认可度高。
劣势:
1、招生人数很少,竞争压力很大,报考风险很高。
2、题目虽然中规中矩,但有深度也有广度,不易把握。
五、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优势:
1、学校牌子:是985高校,学校在国内外都有名气。
2、备考复习:参考书比较少,考试内容也比较纯粹,备考相对容易。
3、地域优势:上海的地域优势明显。
4、国际交流:以前看过上交媒体与设计学院的网站,发现国际交流还是比较多的。
劣势:
1、学养提升:上海交大是理工类名校,文科水平有限。
2、专业实力:交大新闻传播专业排名不是很好,专业实力比较差。
3、竞争激烈:据说推免生很多,实际统招名额有限(小道消息,未经考证)。
六、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上外传播学的参考书不是很多,5本左右吧。而且考试内容也比较纯粹,没有新闻史、广播电视、新闻学什么的~只有传播理论与营销(貌似)。但是它对英语的要求可能比较高,参考书中有2本都是全英文的(貌似),而且试题中也有很多英语题目(英语题目要求英语作答)。兼之上外是偏语言类的学校,综合实力和新闻传播专业实力也受限。具体情况,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证。
七、南京大学(江苏)
优势:
1、九校联盟、34所自主划线、985名校之一,学校名气大,治学严谨,学风好,比较公平,综合实力强。
2、文科水平高,据某版排名,新闻传播专业实力排名第七,算是比较强吧。
3、我个人对南京和南京大学印象还不错,情感上比较喜欢。
4、考试内容比较基础,也比较灵活,较易把握。
劣势:
1、传播学参考书目较多,有8本,而且涵盖范围广(包括中新史、外新史、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广告、网络传播、媒介管理学),复习难度较高。2、2012年报考形势有所变化,传播学学硕名额大幅减少,竞争态势上升。
3、南大新闻传播貌似没有博士点(不过个人认为,博士点是迟早的事情)。
八、浙江大学(浙江)
浙大2011年传播学的招生人数有多少没有去查,新闻传播学有比较有名的导师如邵培仁等,浙大作为985高校,综合实力自然不用赘言。本人对浙大关注不是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九、厦门大学(福建)
起初有了解过厦门大学,厦大在国内也很有名,据说与北大、武大并列为中国最美的三所大学。新闻传播的专业实力也很强劲,因此热度一直以来也是居高不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十、武汉大学(湖北)
优势:
1、综合实力:
211、985高校,综合实力和综合性都很好。
2、专业实力:据某版排名,新闻传播全国第四,专业实力仅次于人大、复旦和中传。
3、招生规模:武大新闻传播向来是批量招生,招生人数以往差不多都有100+,名额较多。
4、环境氛围:武大作为与厦大、北大并列的中国最美的三所大学,环境氛围当然是无可挑剔的了。
劣势:
1、区位优势:武汉作为中部城市,区位优势肯定比不上东南沿海了,区位优势不佳。
2、复习难度:从2011年貌似武大新闻和传播合卷了,参考书貌似有9本左右,复习量还是比较大的。
3、文凭含金量:每年招的人太多,而导师数量有限,难免僧多粥少。而且,招的人多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每年与你拿到同样硕士文凭的竞争对手也多,文凭含金量必须加以考虑。
十一、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坊间一直都说,华科其实比武大要好,武大真正超越华科的也就是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已。看华科的新闻传播排名,没想到一个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也能排到第七,与南大、北大的新闻传播并列,这一点倒真是让我惊奇了。
查了下华科的传播学资料,主要考新闻史论和新闻传播实务,参考书较多(总计10本,其中四本是选读其一即可,也就是差不多7本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十二、暨南大学(广东)
优势:
1、工作优势:据说暨大与南方报系有合作关系,毕业后有很大机会进入南方报系工作。
2、招生人数:虽然虽然近年来暨大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总体来说招生人数也还是比较多的。据考研网招生信息,2011年暨大传播招生人数为30人,新闻为70人。
3、区位优势:暨大地处广东,地域优势明显,机会多,资源丰富。
劣势:
1、培养方案:看了暨大的课表后,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它的课表和本科的课程没有太大差别,基本上是本科的延续,个人感觉读研没有本质上的提升。而且,研究方向基本如同虚设,各方向上课基本相同,传播学与新闻学貌似也没有太大差别。
2、学习氛围:06级有一个学长考上了暨大新闻的研究生,和他聊过之后,感觉暨大的学风可能比较浮躁(未经考证)。
3、竞争因素:暨大是新闻传播的热门学校,在211院校中竞争程度相对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