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典型学困生情况及转化策略
小学语文典型学困生情况及转化策略
司奉梅
我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学困生,典型的案例有:在学习适应上存在一些问题,其父母的“高压政策”是造成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卑,自甘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的主要原因;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差,造成语文学困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忙于做生意,无暇督促、辅导;接连的失败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有恐惧和排斥心理;对语文繁琐的作业很厌倦;家长的漠不关心难以使其产生学习动机,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以上学困生情况,我尝试了以下应对策略:
1、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具体分析班级语文学困生形成的成因,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明确了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是有效转化的基础。学困生转化工作一开始,根据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然后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一学期进步计划,使之“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2、调整课堂结构,针对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寻找一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教师少讲、精讲,留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才能走下讲台有机会与语文学困生交流、指导。
3、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语文学困生转化以课堂为主渠道是关键。教师备课时,多为学困生着想,课堂上尽可能的给语文学困生创设一些提问和板演练习的机会,在他们做课堂练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辅导,课上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其效果比课后补课要好得多。
4、对学困生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些学生不只是学习困难、后进,这些学生往往行为表现也比较差,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一个学风不正的班级,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5、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语文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语文学困生搭配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语文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更牢固。兵教兵、一帮
一、小组内合作帮教、家庭辅导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
6、改革作业批改方式,对于语文学困生增加有针对性指导作用和鼓励意义的批语,增加学习自信心。
7、改变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课堂上教师要当着全班同学,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作业批改时,多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给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能促进他们尽快的转化,摆脱学困的处境。
8、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课题组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9、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成长记录袋每一名语文学困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的本学期学生成长计划;语文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只有“功”的积累,才有“成”的希望。以成功转化一个学困生为起点目标,继而教育和影响一批学困生,这样我们教师也成功转型,由教书匠转为育人工程师。
第二篇: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语文教研组发言资料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基本情况: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当前应重视语文学困生学习问题。从语文教学现状看,普遍存在忽视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现象。在一些教师眼中语文学困生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群体,往往对他们不加培育、浇灌、修枝、剪蔓,任其自由发展,结果造成优生一天天好起来,语文学困生一天天“烂”下去的不良现象,造成一个班级语文水平两极分化问题。
我校虽地处城区,但规模小生源差,外来打工子女多,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多为养家糊口而奔波,忙碌一天来,没有多少时间与自己的孩子接触,更无时间想一想怎样有效地管理孩子。即使有时间,又有多少家长有能力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呢?学困生日益增多,已呈现上升趋势。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不同,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故老师如果不对症下药,不分层次教育,满堂灌,势必引起一部分落后的同学跟不上,若教师不注意研究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方法,那么整个班级的语文学习困难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多。语文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成为制约学校教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由于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是一种人力资源,研究其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显得更为迫切。
二、转化进展与措施
1、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具体做法
(1)制定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明确转化的目的和措施。
在充分分析学生来源构成状况和广泛争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目的,那就是,以转化语文学困生缩小学困生群体比例为切入点,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我们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发动动员,传达了“小学语文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方案”。充分分析了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2)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会后,教师以班级学科为单位,具体分析班级语文学困生形成的成因,通过讨论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明确了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是有效转化的基础。学困生转化工作一开始,根据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然后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一学期进步计划,使之“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3)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语文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各班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语文学困生搭配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语文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更牢固。兵教兵、一帮
一、小组内合作帮教、家庭辅导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
(4)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课题组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5)建立语文学困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成长记录袋每一名语文学困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的本学期学生成长计划;语文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
2、对教师的管理、培训措施及要求
(1)与学困生交流,及时了解转化动态。经常召开本年级助学计划专题会,交流课题研究工作经验,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2)搜集大量国内外学困生转化方面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策略论文,以理论学习活页的形式发给老师。丰富的学困生转化理论与实践内容,在老师们的工作中起到了及时的指导作用。
(3)组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指导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通过网上学习与交流,鼓励探索更加有效的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转化策略。
(4)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语文学困生转化以课堂为主渠道是关键。教师备课时,多为学困生着想,课堂上尽可能的给语文学困生创设一些提问和板演练习的机会,在他们做课堂练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辅导,课上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其效果比课后补课要好得多。
(5)对学困生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些学生不只是学习困难、后进,这些学生往往行为表现也比较差,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一个学风不正的班级,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7)改革作业批改方式,对于语文学困生增加有针对性指导作用和鼓励意义的批语,增加学习自信心。
(8)调整课堂结构,针对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寻找一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教师少讲、精讲,留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才能走下讲台有机会与语文学困生交流、指导。
(9)改变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课堂上教师要当着全班同学,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作业批改时,多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给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能促进他们尽快的转化,摆脱学困的处境。
(10)定期召开转化语文学困生经验交流会,加大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经验互通。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随着研究氛围的浓厚,教师研究能力的增强,今后的研究工作主要是:
1、积极发展教师素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全体的教师成员能积极投身到研究中来,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2、积极推进研究的深度。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在原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研究,带领教师成员对自己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自己在过去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使自己对研究目的逐步明朗,充分认识研究的意图,从而为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题性案例收集。当我们对“研究的内容”有所突破的时候,需要整理与收集。争取分类总结出研究的成果,以便推广运用。
最后重申,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好,在每一个年段都没有语文学困生。
镇江市蒋乔小学朱国民
2009年3月4日
第三篇: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存档编号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教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届 别 2015届
专 业 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
学 号 111207012
姓 名 刘璐
指导教师 曾素林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10日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赣南师范学院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 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作者学号 : 111207012 作者签名 :
年 月 日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刘璐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Liu Lu
2015年5月10日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目前,小学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为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忽视任何一名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且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他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完成作业较为被动、学习成绩较落后,因此被称为“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学校均普遍存在,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转化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乐学,既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论文以小学语文学困生为例,从学困生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多角度论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本文认为,学困生的成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主要从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自身等几个角度展开。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循善诱,就一定能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对策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chool education presents the good development situational;the Chinese subject teach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Chinese course standard” clearly put forward: “Chinese course must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all students, make students obtain the basic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o every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dea embodied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love each student, don't ignore any a student.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the teacher will often ignore those who have difficulty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s not too good students, their basic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weak, they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finish the homework more passive,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refore is called “poor student”.Poor student in every school are widespread, and has a certain proportion.Poor student abound, not only re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Make poor stud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rase willing, is not only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 before the teacher, and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or student, for example, 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for poor student,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or stud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As long as we persevere, coaxing, will be ab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Keywords: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Poor student;Cause analysis;Conversion of countermeasures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摘要 ·········································································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绪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四)文献综述 ···············································································-2-
(五)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3-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 ······················································-3-
(一)内部原因 ···············································································-4-
(二)外部原因 ···············································································-5-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7-
(一)创设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 ·························································-7-
(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9-结语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附录一: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15-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16-致谢 ····························································································-17-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绪 论
(一)选题背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品质,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致使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在认知、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偏差,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课程内容,造成学校困难或障碍的人。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课堂缺乏积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困难。
教育界对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及其转化对策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学困生研究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困生仍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积极有效转化学困生,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二)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的学术价值
(1)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道健康发展;
(2)落实新课标相关要求,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融合
学生只有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评价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积极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
2.研究的现实意义
(1)摆脱语文课堂学习的困境,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重视学困生,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有效转化,使学困生摆脱语文课堂学习的困境,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积极心理,培养健康人格,逐步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性的评价对待学生,积极转化学困生,对他们充满爱心和耐心,不断寻求有效的方法,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
(三)研究方法
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小学语文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述,是一部对差生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方法论的总和①。
国内外学者对学困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转化学困生都提出了较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例如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中强调统一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转化对策,苏霍姆林斯基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转化对策。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家庭和社会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合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学校、课堂、学生自身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课堂案例进一步说明课题,使其更加有说服力。
(五)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目前关于学困生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界定认为,学困生是指在感觉器官、智力发展存在严重障碍以致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例如自闭症儿童、先天脑损伤儿童等,这类学困生的转化比较困难;第二种界定认为,学困生是指在感觉器官、智力发展较正常的前提下,由于教育背景、学习方法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学习大态度和积极性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这类学困生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转化的。
本论文的学困生研究是以第二种为对象进行研究的。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
为了更好的客观掌握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针对教师的访谈提纲,问卷调查从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内部因素和学科原因、教学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等外部因素等进行设计,其中,第一至第三题为智力因素,第四至第六题为学习兴趣,第七至第八题为学习方法,第九至第十题为学科原因,第十一至第十三题为教学原因,第十四至第十七题为家庭原因,第十八至第二十题为学校原因,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五题为社会原因。
由于调查对象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此问卷的设计较为简单易懂,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566份,收回540份,有效问卷425份。
以下是对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
该数据是学生每一模块选择否定性选项占其他选项的百分比,通过分析数据可得,学困生的成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以学习兴趣低下和教学方法原因为主。以此作为依据,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见表一所示:
①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56-168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困难的一个原因。
2.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低下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所占百分比为87.2%,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位居第一。由此可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转化学困生意义重大。
学困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差,接受知识较被动,不是自己想学,而是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学。他们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显得冷漠,不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敷衍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在教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这些学生会觉得课文枯燥无味,对班集体的朗诵、听写也毫无兴趣,更别说主动理解邱少云的伟大革命精神了。他们不是不会,而是心底里对学习语文有一种抵触情绪。
语文学困生可能只是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可能在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上。由于语文成绩较差,考试屡考屡败,因此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一般都较自卑,自卑心理严重,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对学习语文越来越没有兴趣。
3.学习方法不当
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又一重要原因,所占百分比为67.3%,仅低于学习兴趣和教学原因。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他们学习机械、呆板,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知道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也不善于比较、总结,不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加上理解不深,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从而影响了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这些学困生大都依赖心理较强,在课堂上随便听听,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能抄则抄,不愿意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把对语文的学习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二)外部原因
1.学科原因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其学习范围广,设计面大,因此也是造成小 学生觉得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所占比例为45.8%。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等特点,语言表达较为灵活,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小学语文主要是拼音、识字、简单的写作教学,字母的发音较为难记,相同的字母可以组成不同的拼音,比如用“a、p、o”三个字母组拼音,可以组成“po”、“ao”、“pao”;同一个拼音可以写成不同的汉字,比如“po”,可以写成“破”、“婆”、“坡”、“泼”、“颇”、“迫”等多个音调不同的汉字;同一个汉字往往又有不同的拼音,即多音字,比如“和”,有拼音“he”、“huo”、“hu”等。对于刚刚接触语文的学生而言,这些繁杂多变的拼音汉字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扰,在认知能力发展一定的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深受其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父母只顾着挣钱,认为只要经济上满足了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他们整日都为生计奔波,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关爱,忽略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成绩,甚至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作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这些学生和其他学习环境较好的学生相比,学习和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①,形成恶性循环。
4.学校原因
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中,学校原因所占比例为54.9%,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味追求成绩和升学率,重视智育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等,例如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安排有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几乎都是被用来上语文课、数学课。学生一整天基本都是语文、数学课,在校生活枯燥单一,更加讨厌学习。学校没有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氛围,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相应的语文角、语文朗读比赛、语文趣味性知识比赛(成语接龙、听写大赛)等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社会原因
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中,社会原因所占比例为33.4%,社会原因的比例虽然较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低,但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净化社会环境,提倡学习型社会对促进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小学生价值观尚处于塑造时期,他们不能辨认网络上东西的好坏,智能机、游戏机、网吧的泛滥让很多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一天到晚都想着上网、玩游戏,学习兴趣日益低下,最后导致学生厌学、弃学。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一)创设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
1.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智力的训练
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征。教师要适应和遵循小学生发展的这些基本规律和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顺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如果能以游戏的形式加强对学习的巩固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完声母“b”时,可以在下一课堂以小游戏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随堂练习的方式来巩固教学内容,只要是玩游戏,小学生一般都能积极踊跃参与,这与他们的年龄发展特点相符合,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让每个学生按 ①王卓群.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2-13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比如,在教学修辞手法时,个别学困生总是把“好像”、“仿佛”等表示猜测的句子当作比喻句,分不清这些表猜测的词语与比喻句之间的关系,只要看到这些词语,就马上断定是比喻句。针对这种学习困惑,教师可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比较,“她的脸红得好像苹果”,“她好像生气了”,前面一个句子将“脸”比作“苹果”,这里“脸”是比体,“苹果”是喻体,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因此第一个句子是比喻句;第二个句子的“好像”表示一种推断,一种猜测,并没有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在句子中找不到比体和喻体,因此第二个句子不是比喻句。
这个时候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学习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关键是看这个句子有没有将一物比作另一物,有没有比体和喻体,而不是单纯地以有没有出现比喻词为参考。如此分析比较之后,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修辞手法时就不会显得那么吃力了。
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增强自信心,使学困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1.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好拼音及汉字的正确用法对于整个阶段及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拼音汉字的学习确实有点繁杂,这是由拼音汉字的特点决定的,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规律,善于分类整合,一样可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比如在教学声母韵母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的识别声母韵母,不能很好的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将声母韵母分开识记,并且每个字母都辅之以汉字的发音,具体做法见图一。再比如,在教学多音字的时候,除了反复说明一个多音字有多种拼音的同时还要重点对不同拼音的使用方法加以解释,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多音字“和”,当使用“hé”音时,表示“连同”的意思,组词“我和你”;当使用“hè”音时,表示“和谐跟着唱”的意思,组词“曲高和寡”;当使用“huó”音时,表示“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的意思,组词“和面”;当使用“huò”音时,表示“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的意思,组词“和药”;当使用“hú”音时,表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的意思,组词“和了”,见表二。
图一
声母韵母表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表二
多音字分类教学 以“和”为例
2.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1)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
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满堂灌的讲 课方式忽视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40分钟的课堂让他们如坐针毡,他们好动且容易开小差,如果教师能时不时地与他们进行互动,比如让他们小组比赛朗读课文,在黑板上比赛听写汉字,让他们参与教学,那么将会有效改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困生这一群体,学困生本就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因此教师可设置些较容易的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提问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简单的问题要多让学困生作答,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忽视的角落,自己于班级也是有价值的。小学生大都比较积极好动,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的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能让学困生踊跃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2)注重教学导语的设计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教学语言要有撩人心智的、激人思维的功效。”①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上课的前5-20分钟是一堂课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段,若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巧设导语,用富有情感、富于启迪、诙谐动听的语言设计导语,在上课伊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进入课文的学习②。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中,可设计如下语言导入课文,“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法国作家法布尔观察了蟋蟀的住宅,那么今天我们书中的主人公又观察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那么一幅世界地图到底引出了什么样的发现呢?让我们开始走进课文,跟随着作者的步伐去发现世界地图隐藏的玄机吧!”
这简短有意义的导语,不仅回顾了旧知,对以前所学课文进行简要复习,而且概括性的导出了即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带有探索性提问性的导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促使他们顺利进入整篇课文的学习当中。
(3)精心设计作业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学困生,分层设计,既要让他们轻松完成作业,不会在作业面前一筹莫展,又要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在基础知识掌握牢靠的情况下,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循循善诱,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真正喜欢做作业。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口耳目》一文中,学习了生字“兔、耳、羊、鸟、火、竹”,针对学困生可先布置较基础简单的抄写生字、拼音的作业,在学困生掌握了每一个生字及其拼音之后,可设计生字与拼音的连线题,将生字与拼音进行组合,在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试着组词并通过说句加以运用,检验学困生学习效果。
此外,设计作业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拘泥于单一的书面作业。可将书面 ①赵仁祥.小学语文学困生作业减负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2:07-14 ②覃霞峰.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学位论文,2007:15-16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可开设学习日、读书日等活动。
结 语
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如果缺少了爱,就不会有教育。小学生有其固有的 特点,好动、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是小学生阶段发展的特征,学困生的这些特征表现则更加明显。
在分析学困生成因的时候,不仅要从学生内部找原因,更要从学生外部找原因,从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找原因,反思我们平常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态度、教育行为、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只有将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共同分析,才能真正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
当然,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学困生的成因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时而向好,时而向坏,反反复复,这是正常现象。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有满腔的热情,需要教师有十足的耐心和爱心,需要教师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多方面多角度地转化学困生,因势利导,不放过任何机会,不放过每一个学生。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让家庭提高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营造积极尚学的家庭氛围,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孩子共同进步②。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①
参考文献
①乔继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法[N].科学教育,2007:10-11 ②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34-57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附录一
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为了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更好帮助你们解决学习问题,特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请将符合你们情况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里,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如实填写,不必署名。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参与!
1、在语文的学习上,会出现很吃力的现象吗?()A、会 B、不会 C、偶尔
2、记忆拼音的时候会有经常反复记忆但就是听写不出来的情况吗?()A、会 B、不会 C、偶尔
3、对所学的字是否很难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组成新词语?()A、是 B、不是 C、偶尔
4、你对学习语文有兴趣吗?()A、有 B、没有 C、一般
5、会自觉主动的完成作业吗?()A、会 B、不会 C、偶尔会
6、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吗?()A、有 B、没有 C、不清楚
7、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吗?()A、有 B、不没有 C、不知道
8、课后会复习所学内容吗?()A、会 B、不会 C、偶尔
9、你觉得语文难吗?()A、难 B、不难 C、一般
10、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可以理解吗?()A、可以 B、不可以 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11、老师有经常辅导你的课外作业吗?()A、有 B、偶尔 C、从不
12、老师对你的态度是()
A、经常鼓励和关心 B、很少鼓励和关心 C、从不鼓励和关心
13、老师的讲课方式能适应吗?()A、能 B、不能 C、一般
14、放学回家之后,父母会督促你们做家庭作业吗?()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A、会 B、不会 C、偶尔
15、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人辅导情况是()A、总是 B、从不 C、偶尔
16、父母会经常询问你的学习情况吗?()A、会 B、不会 C、偶尔
17、父母的辅导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A、有 B、一般 C、没太大效果
18、学校有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书写比赛吗?()A、有 B、很少 C、几乎没有
19、你喜欢学校生活吗?()A、喜欢 B、不喜欢
20、学校能让你感到温暖愉快吗?()A、能 B、不能
21、社会的读书环境好吗?()A、好 B、不好 C、一般
22、会因为喜欢打游戏而不喜欢学习吗?()A、会 B、不会 C、有时会
23、你能感受到学习对生活的重要吗?()A、能 B、不能 C、不知道
24、社会上学习氛围的好坏会对你产生影响吗?()A、会 B、不会 C、不清楚
25、手机会影响你学习吗?()A、会 B、不会 C、有时会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1、你会经常和学困生及其家长沟通吗?
2、你认为造成学困生的因素有哪些?
3、课堂上,遇到学生睡觉、捣乱等情况时你一般会采取什么措施?
4、你认为应如何转化学困生?
致 谢
617-
第四篇:小学语文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金坛市后阳中心小学韦秀兰
【问题的提出】
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根据“木桶原理”,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发展。学困生在古今中外各类学校中都存在,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对学困生的研究历史尽管久远,但并未取得丰硕的成果,原因恐怕就在于学困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教育实践界,往往从制度侧面的因素,如怎样分组教学,如何改善班级课堂教学等加以研究的居多,而着眼于非制度侧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等等的分析不力。这样缺乏理论的实践,终究只能是盲目的实践。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研究这一课题。
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促进小学“学困生”有效发展的行动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有利于建立教育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
2、通过此项研究,重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找回自尊、重塑自信、充满阳光,有利于形成学校和谐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氛围,推进学校整体发展。
3、通过本项研究,探索出一些在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意义的促进小学学困生有效发展的主要对策、途径与措施,拟建立小学学困生发展性的多元评价方案,并具有实际的推广价值。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吸收各校先进经验,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不断加深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
1本环节。促进小学学困生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同时将运用调查问卷、量化分析等辅助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对学困生研究的意识。
1、组织研究组成员学习有关学困生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有关教师总结以往工作中学困生教育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困生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课题分工任务,开展行动研究,在参与研究和行动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3、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学校课题组成员每月组织一次课题情况汇报,讨论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校际研讨、交流、现场活动。
4、编印有关如何进行学困生教育的材料。
通过上述活动更新教师观念,营造研究组成员参与学困生的教育与研究和实践的氛围。
(二)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对策与途径。
1、完善等级制评价,消除自卑心理。
所谓“完善等级制评价”就是将原来等级制评价中“不及格”或“太差”一类的评价词语改换为“加油!”“有进步!”“继续努力!”等词语来衡量“学困生”作业成绩的评价方式。我们还可利用“鼓励性评语”根据“学困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个性特长、学习态度等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精心雕琢”,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激发和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2、开展“学困生”进步评奖活动,点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学困生”中开展评奖活动,使他们在点滴进步中,通过“奖励”这一导火线,帮助他们点燃“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学习欲望。
3、建立“手拉手”辅助网络,营造互助氛围。
在采取“评价、评语、评奖”措施的同时,各班将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手拉手”辅助网络,在“手拉手”活动中,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克服消极、畏难情绪。而“学困生”则发挥其各自的长处,影响和带动优等生参加文体、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这种平等互助的
2心态下,建立“团结向上、互助友好”的班队集体,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竞争氛围。
4、寻求切入点,走进 “学困生”的心灵。
(1)采取情感倾斜,走过弱势心灵。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生。
(2)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我们研究组的老师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3)运用激励机制,体会成功的快乐。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对于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需求犹为强烈。
(4)综合分析调查,注重有效方法。教育者在引导教育的同时,要科学分析、因人而异,切忌简单粗暴。奖励学困生发展中的优势倾向,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5、丰富和完善学校学困生教育的实践活动。
【研究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是人的本能,发展是终生的过程,发展具有层次性,人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学困生”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的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因此学困生的教育过程就是树立信心的过程。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叶澜教授的教育生命性理念。认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我们的学生正处在生命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于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我们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观。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本项研究,转变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努力让学校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园地,让学校成为充满幸福的精神家园,让学校中的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2、通过本项研究,培养学困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通过本项研究,努力探索出一些在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意义的促进小学学困生有效发展的主要对策、途径与措施。
4、通过本项研究,建立小学学困生发展性的多元评价方案。
【研究的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10月至2007年11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对“学困生”的内涵及特征作出界定,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
2、实施阶段:(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实施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召开两次教师及学困生的座谈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3、结题阶段:(2009年8月至2009年11月)检测研究成效,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专家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现场会,摄写课题研究资料集。
【研究的保障】
1、研究组织机构的保证:建立学校课题组。学校课题组成员曾参与的省级课题《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荣获省一等奖,组员大多富有实践研究能力和经验,较好地具备了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业务水平、健康水平、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操作能力强,教学业务水平高,成员具备双专科、本科等学历水平。
4所有成员均为学校教学骨干,是一支具有研究能力、结构合理、并具有敬业精神、素质良好,更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成员队伍。同时,除了课题组正式成员外,我们还邀请了市教科所有关领导、专家做我们的学术顾问,邀请他们定期指导,帮助我校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形成一个自上而下、民主开放、管理严密的组织机构,确保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
2、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软件的保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滚滚而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科研兴校是每个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一项基本工作,所以,我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证,用于学校教科研的经费都会尽量满足,保障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3、时间保证
本课题组争取在三年内完成课题。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每月有一次组内交流。
(2)每年有一次校内交流。
4、研究手段
(1)、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认真总结过去的成功做法,收集资料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把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2)、行动研究。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式。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边研究、边推广,使整个研究成为研究培训、学习提高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教师也在研究中进步。
【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
第五篇: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法》要求,适龄少年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办学思想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培养尖子生,必须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加强,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总结出学困生转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的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对小学学困生学习的新的认识,揭示其成因及教育对策。坚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扎实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讨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并切实促进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研究的具体目标。(1)学困生成因研究。(2)学困生学习策略研究。(3)学困生案例分析。
三、研究内容:
1.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成因研究。2.学困生学习策略专题研究。
(1)学困生教学观念的转变。(2)学困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策略。(3)学困生目标分层教学。(4)学困生学习成功教育的探索。(5)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6)学困生学法指导初探。(7)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8)学困生学习补救策略研究。(13)学困生心理健康的策略。(14)学困生学习的家庭教育策略。
3.学困生个案分析。
4.学困生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四、具体活动安排: 2011年9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组长、组员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2.对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方法的培训。
3.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同时确定自学内容。4.进行错题收集。2011年10月:
1.相关理论学习:《树立学困生的信心》 2.组员交流学困生转化心得。3.课题组进行“同课异构”活动。4.整理错题集。2011年11月:
1.结合期中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
2.对实验学生进行过关检测,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札记。4.课题组进行“同课异构”活动。2011年12月:
1.围绕专题研究,组织课题研究沙龙活动。2.学困生进步作业展。2012年1月:
1.学困生作文展评活动。
2.进行学困生期末过关检测,做好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3.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4.课题组成员完成一篇学困生转化方面的论文。2012年3月:
1.召开新学期课题研究会议,明确各自任务。2.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评选“进步奖”。3.进行课堂教学研讨。2012年4月:
1、课题相关理论学习
2、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
3、组织作文研究课,并进行课题研讨。4.收集整理错题集。2012年5月:
1、组织一次“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学术沙龙。
2、进行专题讲座。
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札记。4.收集整理课题组材料。5.申请课题结题。2012年6月:
1.学困生过关检测。设立进步奖,做好数据收集整理。2.课题组成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论文。3.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4.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5.课题结题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