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用医学影像学检查的配合及注意事项
常用医学影像学检查的配合及注意事项
CT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一般平扫不需禁食,要求病人去除 关键部位饰物、药膏,余无特殊要求, 腹部检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检查,尤其不能用钡剂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肠内残留的造影剂形成伪影,影响CT图像质量
CT增强,是从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再进行扫描,可以使某些病变显示更清楚 注意事项 :行CT增强前了解患者病史及一般情况:
1、询问过敏史,严重多种药物过敏者不宜做,防碘剂过敏;甲亢、哮喘、怀孕是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慎做.CT增强者检查前空腹3小时,但可以进食少量流质、水,切记降压药照常服用,最好把血压控制140/90mmhg以内,如果病人超过160/100mmhg,放射科会拒绝行增强检查,所以检查前给病人测个血压。如HR110次/分,考虑增加过敏几率,会遭拒绝。增强CT需要签告知书,80岁以上老人不能本人签署,需要家属陪同检查,无家属者需医生陪同。糖尿病患者临检查前先测个血糖,要求控制在10mmol/l以内,有胰岛素注射者暂不要使用; 服用二甲双胍患者检查当天、当日、后一天暂停服药; 上腹CT检查要求空腹8小时。告诉病人检查后多喝水,以促造影剂排出(放射科护士建议100ml/h连续2天)检查后当天、次日会影响血糖水平,事先做好宣教,以免患者疑惑。血管CTA是要增强的。前列腺CT需要留尿。建议所以做增强CT的患者均有肾功能检查报告。
MRI检查注意事项 了解病史:体内有无金属支架、起搏器、义眼;女性盆腔、腰椎MRI要了解有无放环。(支架放置半年以后方可行MRI,金属支架不可做MRI,钛合金可做;盆腔有放环一般均不能做;有支架植入的请在申请单内注明预约1.5T的MRI。)前列腺MRI排空尿 检查前告知病人去除所有金属物件(手机、手表、首饰、金属钮扣、女性胸罩 检查时间比较长,烦躁、危重、不配合患者不宜,或请医护陪同 MRCP(胰胆管成像)需增强,需严格空腹 MRA(血管成像)一般不需要增强 身上背有其他仪器设备切不能行MRI,以免损坏仪器;胰岛素泵不易发现,病区护士检查前及时取下。预约单预约时间前往等候,否则会造成等候时间太长
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 US检查 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 需要空腹的检查:检查上腹部,如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动脉、左肾静脉、腹部血管、腹膜后、上腹部肿块等,需要空腹后检查,通常在前一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以保证胆囊、胆管内胆汁充盈,并减少胃肠道食物和气体的干扰,否则检查结果可能会受较大影响(咨询超声科主任:如果病人因特殊原因少量饮水服药可允许)需要憋尿的检查:检查盆腔、膀胱、前列腺、精囊腺、输尿管下段、下腹部包块、子宫、附件、早孕等,需充盈膀胱。可在检查前1-2小时喝水 或各种饮料 1000-1500毫升,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充盈以利于检查。怀孕3个月以上者无需特殊准备,但妊娠中晚期疑有前置胎盘者,仍需饮水充盈膀胱后再做检查。胃镜、结肠镜检查者需两天后再做超声检查,临床如果预约空腹B超与胃镜在同一天,要先做B超在做胃镜 腹部胀气者影响胆囊、胆管及胰腺图像的观察,可服用乳酶生片剂三天后检查
胃镜检查 是应用最广、进展最快的内镜检查,通过检查可直接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或肿瘤等的性质、大小、部位及范围,并可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病理检查,以及镜下治疗。电子胃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内镜、视频处 理器和电视监视器,检查所获图像清晰,具有操作简单灵活、病人不适感降低,提高诊断能力的优点 胃镜前准备 护士:
1、了解病人进行胃镜的目的、病人基础疾病(诊断?止血?息肉摘除?,有无心肺疾患、服药情况,检查前生命体征)
2、宣教:检查目的、方法、配合,检查中不适时如何缓解,了解心理状态,缓解紧张情绪 有假牙者告知检查前取下假牙
3、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检验: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肝功能、乙肝三系等;心电图、X线等 患者准备 ?检查前禁食、禁水、禁药6-8小时,胃排空延缓者适当延长禁食时间;有幽门梗阻者应检查前2~3天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应行抽尽胃内容物,必要时洗胃,检查前三天内不宜作钡餐检查。做活检和息肉摘除术者停服阿司匹林、波利维等抗凝血药1周 糖尿病人检查日禁食餐暂停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告知如有头晕、饥饿感、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可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检查日通知嘱病人遵预约单时间携带检查单、利多卡因胶浆、小毛巾前往,虚弱者、老年病人轮椅护送 注:如同天进行空腹B超与胃镜检查,告知患者先做B超再行胃镜 胃镜室操作流程 患者先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多卡因胶浆缓慢咽下 ? 配合护理: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头稍向后仰,两腿屈曲,放松腰带及领扣。张口轻咬牙垫 插管。?胃镜达到咽部时应嘱患者作吞咽动作,以助胃镜顺利通过,恶心时可嘱病人深呼吸。?检查过程中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脉搏等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检查者,停止检查并做好相应处理。胃镜检查后护理 检查后病人咽喉部麻醉尚未消退,嘱其不要吞咽唾沫,以免呛咳。不要反复用力咳嗽,以免损伤咽喉部黏膜。检查后2小时麻醉作用消失后,咽部无麻木感后方可饮水,如无呛咳可进食,进食温凉流质,当天进食清淡半流或软食,避免过热饮食。行内镜下治疗如摘除息肉、异物取出者遵医嘱进食。检查后几天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叮嘱患者检查后注意大便颜色,发现呕吐发热、腹痛等不适及时处理 注:胃镜检查前勿忘开胃镜饮食单,营养室配置一天饮食中午流质,晚餐面条 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主要用于诊断炎症性肠病以及大肠的肿瘤、出血、息肉等,并可行切除息肉、钳取异物等治疗 肠镜检查前准备 护士 了解基础疾病,检查前病情,检查目的,目前用药; 宣教:检查目的、过程、注意事项;检查前饮食要求;肠道准备方法,需要达到的清肠标准表现 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检验(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肠镜检查患者饮食准备 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如上午行检查,检查前晚晚餐后禁食,如下午行检查,检查日早上可进食易消化流质,中餐禁食。检查前不要补充铁剂、停服阿司匹林;检查前24-48小时不要吃甜菜和冷冻的红肉,以免引起肠道变红 特殊病例 息肉摘除术检查前一周停服阿司匹林、波利维等抗凝药; 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检查前正常服药 糖尿病者检查日禁食餐嘱暂时停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检查日监测血糖,低于3.8mmhg或出现低血糖反应报告医生给予注射高糖,高于16.7mmhg可注射短效胰岛素 患者肠道准备 肠道准备方法很多如聚乙二醇法、磷酸钠盐法,、口服硫酸镁法、口服甘露醇法、平衡电解质液法、口服蓖麻油法、番泻叶法、便塞停法
肠道准备要求:清水便,无粪渣 护士必须了解病人肠道准备情况,询问或观察大便是否还有粪渣,肠道准备不充分通知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清洁灌肠
配合护理:
1、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肝门有无异常
2、肠镜前端涂润滑剂后缓缓插入肛门,注气等腔进镜,熟练配合医生进镜退镜,变换患者体位,按压腹部。
3、指导病人深呼吸、腹部放松,术中配合,必要时变换体位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检查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倾向,2、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及肠鸣音是否活跃,3、观察大便情况,4、卧床休息,5、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6饮食护理,7、做好并发症的观察。
第二篇:医学影像检查中注意事项
医学影像检查中注意事项
我们在进行X光、CT、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检查时,有的病人一次性成功,而有的病人却来回好几趟,由此可见,病人在做医学影像检查时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除去异物
当你打算进医学影像科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时,首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除拍摄部位的一切异物。比如,你要进行胸部X线照片时,就要去除项链、玉佩,以及钮扣、拉链、胸罩和所有带有金光闪闪的衣物,甚至带有油漆的字、画衣物,膏药、敷料都得去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异物伪影阻碍影像诊断。同理,拍摄骨盆时要去除拉链、钮扣、皮带,甚至是松紧带;颈椎拍片时,要去除拉链、项链、玉佩、耳环;拍手时要去除戒指。如果你是进行CT、磁共振检查时,这些金属异物不仅能严重影响影像质量,而且在做磁共振检查时会因金属异物产生一定的热量,灼伤你的肌肤。因此,在做盆腔检查时,就连节育环也需要取出后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饮食
在做有的医学影像前要做到不吃、不喝,如:在做上消化道钡餐时就得这样,相同的还有PET/CT,DSA检查。此外,当大夫怀疑有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及做CT血管成像或怀疑结石存在时也是不吃、不喝。有的医学影像检查要喝“水”足量才能进行检查。例如:腹部的CT检查,喝水的多少以及在时间上都很有讲究。上腹部CT检查时,就得喝稀释的造影剂300毫升,且喝完后片刻即可进行检查。而对肾脏进行CT检查时,分次喝的量累计达800毫升,且要等20分钟方可进行检查。如果是为了检查盆腔,包括膀胱、前列腺、妇科等,要分次喝到1200毫升,等上2个多小时才能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前再喝上200毫升。做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泌尿系时,也得喝水;甚至在做妇科超声时就得多喝水,且使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男科前列腺、膀胱检查也是一样。
辅助检查
为了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时,有时还得在此检查前要加做一些其他的辅助检查,以保障影像学检查的安全性。如,当你做DSA检查前,就得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有时就是肝功、肾功也得检查。在做PET/CT检查前,还要做血糖试验,一旦血糖过高要将其控制在适合的范围之内方可进行检查。如果利用多排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时,要测量心率,通常,把心率控制在65次以下,其检查的效果较好。
牢记禁忌
乱做医学影像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你要牢记医学影像检查的相关禁忌证,更主要的是,要如实地向大夫反映自己的病史。如:是否有过敏史,包括打青霉素过敏的历史、吃海带等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时有否过敏,这就会提示大夫能否为你进行造影检查,包括:X线造影检查、CT增强及造影检查。当你装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有弹片、金属植入物、胰岛素泵等是磁共振检查的绝对禁忌证,千万不能大意。
配合医生
以上工作都做了,下面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配合医生为你合理地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在拍摄胸片时,大夫会下达:吸气、摒气的口令,你要照做。吸气的目的是为了让肺被气体充盈,以形成良好的对比,摒气是为了避免呼吸移动产生移动模糊伪影,相同的还有腹部拍片。而CT、磁共振的胸、腹部检查不仅仅是为了减少移动模糊伪影,更是为了避免因为你无规律的呼吸,造成扫描层面的改变,以致于遗漏病灶。超声检查时也是一样。再如,你在做胃肠道造影检查时,医生请你在检查床上来回转角度时,动作一定要慢,不要一闪而过,让医生什么都没来急看,什么都看不清。让含一口钡剂放在嘴里,请你往下咽时你再咽,且身体不能动,否则你俩配合不好,医生抓不住动态检查的效果。当然,在做检查时更不能做小动作,甚至就连吞咽动作都不能做,谨防产生移动伪影。
善后工作
医学影像检查完毕不是就没事了,你还有不少善后工作需要做。例如,当你注射过对比剂进行X线造影,或CT增强扫描及造影后,你必须在检查完毕后,在休息室休息15分钟后方能离开医学影像科,谨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回到家中,需换衣、洗澡,去除放射性污染。再一点就是多喝茶水,促进代谢、利尿、排泄。而对于做介入诊治的病人来讲,为防止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存在往往需留院观察24小时,并遵从医嘱用药。
第三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试题A卷
广东医学院继教学院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考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MR水成像:
3.造影检查:
4.增强扫描:
5.伪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医学影像技术包括、、、、等。
2.头部摄影的基准线有、、、、。
3.普通X线检查主要指和。
4.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
5.优质X线照片条件有、、、、。
6.静脉肾盂造影时,注药完毕后于,和时各摄肾区片一张。
7.CT值的单位,取窗宽为100,窗位为0时,其CT值范围为,当窗位
为40时,其CT值范围为。
8.按显示回声方式,将超声仪器分为、、、、等。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栓塞物中那一种是可吸收的栓塞物()
A.明胶海绵B.无水乙醇C.螺圈D.可分离球囊
2、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最好发部位为()
A.基底节区B.丘脑C.颞叶D.脑桥
3、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B.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D.不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4、肾脏平片,肾轮廓能显示的原因是()
A、密度比周围高B、密度比周围组织低C、肾周围包有脂肪垫D、肾脏内有尿液
5、在肝脏的影像检查中,下列哪一方法为首选?
A.MRI
B.DSA
C.ECT
D.CT6、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常用的对比剂是()
A空气B钡剂
C碘化油D泛影葡胺
E盐水
7、右前斜位时,X线从患者的()侧摄入体内。
A 右前
B 右后
C 左前
D 左后
E 右侧
8、以下哪项是CT的后处理技术()
A增强扫描B 造影检查
C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 多曲面重组
E 窗宽窗位
9、结肠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有()
A 碘过敏实验B清洁灌肠
C 镇静安定D肌注654-2
E 无需准备
10、腰椎侧位摄影时,X线经()射入。
A髂嵴向上6厘米处B髂嵴向上3厘米处
C脐孔向上6厘米处D脐孔向上3厘米处
E脐孔
11、不属于股骨检查体位的是()
A股骨正位B股骨侧位
C股骨轴位D股股颈前后位
E 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
12、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加压B、使用单乳剂胶片
C、使用高速增感屏D、常规摄取轴位和侧斜位
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
13、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
A、颅底侧位B、颅底颌顶位
C、头颅汤氏位D、头颅半轴位
E、高颈椎颅底侧位
14、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腰椎正位B、腰椎侧位
C、腰椎双斜位D、胸腰段斜位
E、胸腰段侧位
15、CT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
A、氧气B、硫酸钡
C、碘油D、二氧化碳
E、非离子型有机碘制剂
五、简答题(共10分)
1.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哪些?(6分)
2、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有哪些?(4分)
六、问答题
胸部后前位摄片时的摄影要点有哪些?(11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又称标准姿势,是指:人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MR水成像:是指对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
3、造影检查:是将对比剂引入缺乏自然对比的人体脏器,以显示其结构情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4、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称增强扫描。
5、伪影:CT图像中与被扫描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
二、填空题
1、医学影像技术包括:(普通或数字)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
2、头部摄影的基准线有:瞳间线、听眦线、听眶线、听鼻线、听口线
3、普通X线检查主要指:透视和X线摄影
4、数字X线检查技术主要包括:CR、DR5、优质X线照片条件有:符合诊断学要求、较少的影像噪声、适当的影像密度、恰当的影像对比度、良好的锐利度。
6、静脉肾盂造影时,注药完毕后于7min、15min和30min时各摄肾区片一张。
7.CT值的单位Hu,取窗宽为100,窗位为0时,其CT值范围为土50,当窗位为40时,其CT值范围为-10~+90。
8.按显示回声方式,将超声仪器分为A型、B型、M型、D型、DCFI等。
三、单选题
AAAADC D D B BC C B C EA C C D E
四、简答题
1、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哪些?(6分)
多层面重组和曲面重组或MPR和CPR(1分);容积重组或VR(1分);表面遮盖显示或SSD(1分);CT仿真内镜或CTVE(1分);CT血管造影或CTA(1分);CT血流灌注成像或CT perfusion imaging(1分)
2、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有哪些?(4分)
1>子宫病变,如炎症、结核、肿瘤(1分);2>子宫、输卵管畸形,子宫位置或形态异常(1分);3>确定输卵管有无阻塞及阻塞原因和位置(1分);4>各种绝育措施后观察输卵管情况(1分)
五、问答题
胸部后前位摄片时的摄影要点有哪些?(11分)
(1)体位:病人立于摄影架前,前胸紧贴摄影架面板,头后仰,下颌置片盒上缘,双肩下垂,两手背放髂骨处,上臂及肘内旋。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面板中线重合,并垂直。暗盒包两侧胸壁及肋膈角。(6分)
(2)中心线:经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中心水平射入。深吸气屏气曝光。(3分)(3显示部位:显示肺叶及肋骨与纵隔心脏正位影。(2分)
第四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总论
1.X线的产生条件:电子源、两端有高电压、阳极靶面。
2.X线图像的特点: A.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图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
B.X线检查的特点:操作简便、检查速度快、经济
3.X线的主要用途: ○1骨关节疾病的诊断 ○2胸部疾病的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 ○3胃肠道疾病的诊断○4泌尿系统的疾病○5其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 4.X线的特性:穿透作用、感光作用、荧光效应、电离作用。
5.软X线定义:管电压在40kV以下时所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故为~。
6.CR:(计算机X线摄影)是以X线成像板IP作为载体记录X线曝光后形成的信息,再由激光读出信息并经图像后处理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7.DR:(数字X线摄影)是将X线穿过人体后由平板探测器FPD探测的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8.X线检查技术应用的限度:○1X线照片是2D影像,组织结构相互重叠。重叠的结构不容易辨别,易漏诊。○2X线的密度分辨力有限,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和器官、病变不容易分辨。○3造影检查时,少数患者对对比剂有不良反应,有绝对禁忌症。○4X线有辐射作用,对于剂量过大,或检查频率过多、检查时间长的项目受到严格的控制。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1.构成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失真度
2.X线照片影像质量受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照片的密度: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
4.X线照片的特性曲线的组成: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
5.最适于人眼观片的照片密度值是1.0左右,一般照片的影像密度值在0.7~1.5。
6.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是:管电压值、管电流量、摄影距离、探测器和图像处理参数。
7.影像的对比度包括:物体对比度、X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光学对比度、人工对比度。
8.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X线的吸收系数、物体厚度和密度。
9.影响光学对比度的因素:X线质、X线量、胶片γ值、灰雾。10.X线照片密度范围一般是:0.25~2.0
11.照射野:指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入射于被检体的曝光面。
12.照射野<2cm*2cm时,散射线产生很少。30cm*30cm时散射线达到最大值,严重影响照片质量。
13.除去散射线的方法:○1抑制其产生(准直器和滤过板)○2消除已产生的散射线(空气间隙法、滤线栅法)
14.滤线栅法的工作原理:在摄影时,将滤线栅(Grid)置于胶片和肢体之间,焦点至grid的距离与grid的铅条平行,一部分穿过铅条间隙到达胶片,另一部分照射到铅条上而被吸收。被检体发出的散射线因与铅条成角而不能通过铅条间隙,故而大部分被吸收掉,从而降低了胶片上接受的散射线量大大改善了照片的对比度,提高了照片的影像质量。
15.滤线栅定义:是将薄铅条(一般厚0.05~0.1mm)夹持在易透过X线的填充物(厚约0.15~0.35mm)中,使其固定在相互平行或形成一定斜率的状态,两面再附加铝板或合成树脂板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成为有一定厚度能吸收散射线的铅栅板。
16.X线照片感光效应的影响因素: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和一些固定因素。
17.感光效应:指在X线摄影中,X线经过身体部位不同程度地吸收后,到达X线胶片而使胶片感光的作用。照片密度值是对胶片感光效应的定量记录显示。
18.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1变动管电压法○2固定管电压法○3自动曝光法○4对数率法及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
第二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
1.解剖学标准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下肢并拢,足尖及掌心向前,两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
2.头颅体表定位线:○1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2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
3.颈部体表标志:舌骨--第4颈椎;甲状软骨--第5颈椎;环状软骨--第6颈椎 4.摄影技术操作中呼气与吸气的应用:○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2深吸气后屏气:肺部及膈上肋骨○3深呼气后屏气:腹部及膈下肋骨位置○4缓慢连续呼吸:胸骨斜位○5平静呼吸不屏气:躯干部位
5.拍摄部位厚度超过15cm时要用滤线器。
第三节 普通X线检查技术
1.优秀骨骼片的条件:要求对比度好,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周围软组织等影像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关节及其间隙清楚显影;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病变范围、程度及各种X线征象显示清楚。
2.头颅后前位中心线:枕外隆凸
3.头颅侧位中心线:瞳间线垂直台面,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
4.腰椎前后位中心线:脐上方3cm处,通过第3腰椎
5.腰椎侧位中心线:第3腰椎棘突前方约8cm处,通过第3腰椎
6.手后前位中心线:第3掌骨头(第3掌骨远端)7.手后前斜位中心线:第3掌骨头与探测器垂直
8.腕关节后前位中心线: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9.腕关节侧位中心线:桡骨茎突
10.肘关节前后位中心线:肘关节中心(内外上髁连线中点)11.肘关节侧位中心线:肱骨外侧髁
12.肩关节中心线:喙突水平入射 13.踝关节中心线:内踝上1cm处
14.足部前后位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基底部 15.足部内斜位中心线:第3跖骨基底部入射
16.膝关节前后位中心线:髌骨下缘 17.膝关节外侧位中心线:关节间隙
18.股骨前后位、侧位中心线:被检者大腿中点
19.一张合格的胸部照片:○1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和下颈部○2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3双侧肩胛骨位于肺野外○4片内无伪影及异物等
20.胸部后前位中心线:T4水平入射
21.胸部侧位中心线:T4平面的侧胸壁中点
22.心脏及大血管右前斜位(第一斜位):40°~60°
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用以观察心脏后缘情况
23.心脏及大血管左前斜位(第二斜位):55°~65°
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观察食管及主动脉弓的全貌
24.腹部检查:立位查肠梗阻和穿孔,卧位查结石 25.MLO:乳腺内外侧斜位,最常用
CC:头尾位 26.乳腺的源像距多为40~50cm
第四节 数字X线检查技术
1.CR的成像过程: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处理→信息的存档与输出
2.CR的参数选择:协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动态范围控制、能量减影
3.DR分为: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非晶硅)、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非晶硅)、CCD X线成像、多些正比电离室(MWPC)等
4.DR一般参数的选择:脏器名称、kV自动或手动选择、固定方式或曲线方式选择、边缘增强选择、剂量选择、标记、骨的黑白显示选择、最大X线脉冲宽度选择、黑化度矫正选择等
第五节 造影检查
1.造影检查:人工将能吸收X线的物质导入体内,改变组织和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度,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称为~
2.对比剂引入的方式: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法
3.普通检查的硫酸钡剂:1稠钡剂,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3~4:1,呈糊状○2○钡餐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1:1~2○3钡灌肠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1:4 4.碘过敏试验方法:1静脉注射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2眼结膜试验○3口○含试验○4皮内试验○5口服试验
5.胃十二指肠普通造影检查要点:○1立位观察胃泡内有无软组织肿块影○2钡剂通过食管下段和贲门的情况,有无受阻、绕流、分流和走行位置的改变○3胃底壁的厚度和柔软性,在深呼吸下可看见胃泡的均匀膨大和缩小○4右前斜位观察贲门下的连续曲线是否自然○5仰卧位时胃底充盈钡剂,可显示其充盈相的轮廓;俯卧位时,胃底充气,可显示胃底粘膜,这些位置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6.小肠常规造影的一次服钡法:将混悬液200~300ml一次服下,先常规检查胃、十二指肠,后每隔15min检查一次小肠,1h后每隔30min检查一次,直至钡头到达盲肠为止(如服钡后6、8、12、24小时各检查一次,同时观察大肠,又称全胃肠造影)。
7.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适应症:患者一般状况较好,体温不超过38℃,白细胞在12*109/L以下,无明显的脱水、酸中毒者。一般发病在24h以内未绝对适应症,24~48h为一般适应症,48~72h为谨慎适应症。
8.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复位标准:可见气体进入小肠;回盲部肿块影消失;患儿症状消失,腹部柔软;安静入睡,血便消失;患儿复位后应留院观察。
9.静脉尿路造影(IVU/IVP):是利用对比剂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盏、肾盂而使之显影的方法。
10.IVP的适应症:肾、输尿管疾患,如结核、肿瘤、畸形和积水;证实尿路结石的部位,了解有无阴性结石;原因不明的血尿和脓尿;尿道狭窄不能插入导管或做好膀胱镜检查者;了解腹膜后包块与泌尿系统的关系;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检查。
11.IVP操作步骤中注意事项: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1分钟内注完;注射完毕后5~7分钟摄第一片,15min摄第二片,30min摄第三片。
第三章 CT检查技术(见陈松发的图片)
1.第四章 MRI检查技术
1.最基本的三种类型脉冲序列式:自旋回波(spin echo,SE)、翻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和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GRE)2.常用脉冲序列分类为:SE脉冲序列、IR脉冲序列、GRE脉冲序列、EPI技术。
3.TR:SE脉冲序列中,从90°脉冲至下一次90°脉冲的时间间隔 4.TE:SE脉冲序列中,从90°脉冲至获取回波的时间间隔 5.T1加权:短TR短TE;T2加权:长TR长TE;质子密度加权:长TR短TE 6.T1WI具有较高的信噪比SNR,适于显示解剖结构;T2WI更易于显示水肿和液体,故更易于显示病变
7.在一个TR期间内由多次180°重聚相位脉冲获取的回波组成回波链,180°脉冲的次数称为回波链长度(echo train length,ETL)或快速系数(turbo factor)
8.TI(time of inversion):反转时间,在IR脉冲序列中,从180°反转至90°激励脉冲的时间间隔
9.IR的变异序列有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和STIR(短TI反转恢复)10.EPI技术是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技术,在一个TR期间内完成全部数据采集,则可达到最快的扫描速度,这一概念是EPI的基础。11.与图像质量有关的主要成像参数:○1SNR(信噪比)○2CNR(对比信噪比)○3空间分辨力○4扫描时间 12.CNR:是指图像中相邻组织、结构间SNR的差异性,即CNR=SNR(A)-SNR(B)13.空间分辨力:指图像中可辨认出相邻空间关系的最小物体的几何尺寸,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力。
14.人体内血管的流动状态有:层流、涡流、紊流和滞流。
15.时间飞跃(time of flight,TOF)包括两种现象:高流速信号缺失和进入现象。
16.伪影:指MR图像中与实际解剖结构不符合的信号,可表现为图像变形、重叠、缺失及模糊等。
17.伪影的常见类型:运动伪影、混淆伪影或包裹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化学性匹配不良伪影、截断伪影、磁敏感性伪影、拉链伪影和交叉伪影八大类。
18.常用的MRI对比剂为Gd-DTPA(马根维显,钆喷酸蒲葡胺)顺磁性 19.对比剂的分类1生物分布性:细胞内、细胞外对比剂2磁特性:顺磁性、超顺磁性、铁磁性对比剂
20.Gd-DPTA的特征:a.弛豫时间长 b.毒性小 c.安全系数大 d.细胞外分布 e.不通过正常血脑屏障 f.迅速由肾脏排出 g.在人体内结构稳定 h.具有高度溶解性 ◇◇21.MRI的绝对禁忌症:心脏起搏器、铁磁性或电子镫骨植入物、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止血夹
22.MRI的相对禁忌症:非心脏部位的起搏器如颈动脉窦起搏器、胰岛素泵和神经刺激器、导联线等,非铁磁性镫骨植入物、耳蜗植入物,怀疑在高场强MR中有可能开裂的修补后心脏瓣膜、体部止血夹以及生理依赖性监测器。还将失代偿性心衰、妊娠、幽闭恐惧症列入其中。
23.失超:超导线圈升温失去超导环境的现象。
24.MRA的主要技术包括:TOF法和PC法、CE-MRA和黑血技术。
25.MR水成像:指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具有信号强度高、对比度大,在暗黑背景中含液解剖结构如胆道、囊腔等呈亮白高信号的特点。
26.MR水成像技术包括:MRCP(MR胰胆管成像)、MRU(MR尿路成像)、MRM(MR脊髓成像)、MR labyrinthography(MR内耳迷路成像)、MR sialography(MR涎腺成像)、MR salpingography(MR输卵管成像)
27.MRS:是利用质子在化合物中共同振频率的化学位移现象,测定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检测技术。第五章 DSA检查技术
1.DSA原理:是将采集的受检部位未注入对比剂和注入对比剂的数字图像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差值信号,再经对此度增强和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从而获得去除骨骼、肌肉和其他背景组织,而只留下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
2.采像延迟:即先注射造影剂,后曝光采集图像。3.注射延迟:即先曝光采集图像,后注射对比剂。
4.注射流速:指单位时间内经导管注入对比剂的量,一般以m/s表示。5.注射剂量:指对比剂的总用量。
6.注射斜率:注射的对比剂达到预选流速所需要的时间,即注药的线性上升流速。
7.注射压力:对比剂进入血管内做稳态流动的压力,单位PSI。8.DSA检查技术分类:静脉法、动脉法和动态DSA.9.IV-DSA:经静脉注射对比剂行DSA的检查
10.IA-DSA:经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放置在靶动脉内注射对比剂来显示靶血管病变的检查。
11.颈动脉造影技术:应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导管顶端一般插至第4~5颈椎平面,然后从导管内注入少量对比剂,经证实确定为颈内/外动脉后即可造影。
12.右冠状动脉分支:右圆锥支、右房支、右室前/后支、左室后支等 13.左冠状动脉分支:前降支、回旋支 1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选用Judkins导管
第六章 超声检查技术
1.超声诊断的基础:灰阶成像 2.超声的特点:无创检查(机械波)
3.超声的分级:强回声、等回声、弱回声、无回声
4.超声选择的频率:(单位为MHz)胸腹部3.0~3.5;浅表器官:5.0~7.5;婴儿心脏及胸部:5.0;颅脑及肥胖者:2.0~2.5 5.超声扫描的方式:扇形、弧形和矩形。6.超声灵敏度的调剂有:时间增益补偿 和 总增益
7.多普勒效应:当声源与接收信号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反射的声波频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种频率的改变称为多普勒效应。
8.超声观察的基本内容:定义】大小】外形】边缘轮廓】内部回声】后壁及后方回声】周邻关系】位置】活动度】多普勒超声检查。9.正常的脾脏的长泾为小于14cm,厚度男性<4cm,女性<3.8cm 10.前列腺超声检查使用的腔内探头
11.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晰的显示子宫内膜、卵巢等结构。
第五篇: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作者:陈郑达 指导教师:王世伟 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关键字:医学 影像 发展 正文: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间的电磁辐射。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因此,亨斯费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取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今,CT已广泛运用于医疗诊断上。
超声(Ultrasound,简称US)医学是声学、医学、光学及电子学相结合的学科。凡研究高于可听声频率的声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即超声医学。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所以超声医学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广泛,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中有很高的价值。每秒振动2万-10亿次,人耳听不到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影像学科,称为超声医学。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计算机X线摄影(CR)是X线平片数字化的比较成熟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CR系统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作为载体,以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或平片影像。目前的CR系统可提供与屏---
片摄影同样的分辨率。Digital Radiography,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系统.。DR 由探测器、影像处理器、图像显示器等组成。透射过人体后的X线信号被探测获取,直接形成数字影像,数字影像数据传到计算机,在显示器上显示,也可以进行后期处理。现在主要的DR探测器为非晶硅探测器和非晶硒探测器,两种探测器获取影像的效果差别不大。其它的还有多丝正比室探测器,这是一种空气探测器。还有一种CCD探测器。非晶硅探测器和非晶硒探测器都被称为平板探测器。核磁共振全名是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海扶超声刀采用超声波做为能源,充分发挥了超声波在聚焦过程中脂肪不过热、测温容易、穿透性能好、指向性强、聚焦性能好的特点,利用现在已发展应用非常成熟的设备,能准确定位,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特别的超声发射器,把数百束声波通过超声通道从不同的方向聚向同一部位(肿瘤),使其转化为热能,在0.25秒左右使肿瘤治疗点的温度达到70-100℃,造成肿瘤细胞的变性坏死。伽玛刀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外科技术于一体的治疗性设备,它将钴-60发出的伽玛射线几何聚焦,集中射于病灶,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毁靶点内的组织,而射线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几乎无伤害,并且剂量锐减,因此其治疗照射范围与正常组织界限非常明显,边缘如刀割一样,人们形象的称之为“伽玛刀”。光子刀虽然称之为刀,但实际上并不是人们日常所见到的刀。“光子刀”是“光子同位仪系统”的简称,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刀”,而是一种三维适形技术。“光子刀”能够在计算机的指导下准确定位,自动调节光束,聚焦需要毁损的病变部位,并根据病变的大小、位置、深度来选择不同能量的光子照射,使得能量照射至病灶深层,从而使病灶组织充血、水肿,直至坏死,以及死亡细胞被周围正常组织吸收、分解、排泄。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PET-CT将CT与PET融为一体,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PET/CT目前是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的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一种最先
进的医学影像技术,PET
技术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无创伤性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最佳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的设备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高超,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应该紧跟科技步伐,开阔视野,为将来走向医学岗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