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大本科论文格式参考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四川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 院 四川中科信息技术专修学院 学习形式及层次
成人教育本科//自学考试本科 专
业
销售管理 年 级 2014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时间 2016年 月 日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目 录
摘 要................................................3 前 言.................................................5 第一章 中国移动公司简介...............................5 第二章 移动行业服务营销市场概述.......................6 2.1移动行业服务的特征.................................6 2.2移动服务市场的特征.................................7 第三章 中国移动服务营销解决方案.......................8 3.1营业厅服务管理整合.................................8 3.2提升现有客户满意度.................................9 3.2.1提升现有客户忠诚度的原则.........................9 3.2.2把握关键性环节...................................9 3.3发展优质增值业务..................................10 3.4 挖掘新客户.......................................11 3.5进行组合营销......................................12 结 论...............................................13 参考文献.............................................15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摘要:中国移动业连续经过几年的分割重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实力最为雄厚、品牌价值、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电信运营商。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2008年中国电信重组,伴随而至的市场竞争愈发凸显,随之3G牌照的发放及上市,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3G自主知识产权品牌TD-SCDMA与中国电信的CDMA2000及中国联通的WCDMA制式相比失去了明显的竞争力,加之国家政策的非对称管制,中国移动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关键时期更是无法施展,只能眼看着集团市场、政企市场一步步被竞争伙伴蚕食捆绑,语音收入也逐步减少,新增客户的争夺更是举步维艰;当初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返,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在产品不如他人、优势逐步减弱的严峻市场环境下,要想保住及拓展市场,只有放大自身的网络优势、渠道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服务优势,避其锋芒谋求发展,在诸多的不利因素面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对自身的要求及定位更高,在困难面前敢于打硬仗,克服困难谋出路,一方面根据客需不断推出新业务,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本身服务营销水平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策略体系建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移动;服务质量;服务营销;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Research on service marketing of China Mobile
Abstract
China mobile industry after several years of consecutive division reorganization,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has developed into the most abundant, brand value, revenue and market share in the lead of the telecom operators.With rapid growth of the global deman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with the 2008 restructuring of China telecom, with it to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highlight, the issuance of 3G licences and subsequently listed, China mobile group of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brand TD-SCDMA or CDMA2000 with China telecom and China unicom WCDMA system lost obvious competitive, compared with the asymmetric regulation of national policy, China mobile in the key period of the Internet era is unable to put to good use, can only watch group, market, enterprise market step by step by competitive partners eating into bundles, voice income also gradually reduce, the race for new customers is difficult;At the beginning the dominance of gone, China mobile group company in the product is inferior to others, advantage gradually weakened the severe market environment, if you want to keep and develop the market, only enlarge its own network, channel, customer, scale advantage and service advantage, avoid its abilities to seek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many unfavorable factors, China mobile group company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locating higher to own request, dare to fight, in front of difficulties to overcome difficult job, on the one hand, according to the guest need to continuously introduce new business, enhance the brand core value;On the other hand, improve the overall service leve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to build the core marketing ability;So the study itself, the level of service marketing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articl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mobile's service marketing strategy system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China Mobile;Service quality;Service marketing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前 言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10几年的飞速发展,据资料显示至今已经拥有用户数近4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高达30.8%,并且呈逐渐上升态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业连续经过几年的分割重组,已经发展成为实力最为雄厚、品牌价值、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运营商。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本身的营销水平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一章 中国移动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159”、“158”、“157”、“152”、“151”、“150”、“182”、“183” “187”、“188”、“147”等号段。中国移动通信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己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到2013年,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规模达7.1亿户,与206个国家和地区的27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01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短信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彩信通达6个国家和地区的2l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图1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收入增长情况以及占营运收入比
第二章 移动行业服务营销市场概述
2.1移动行业服务的特征
为了将移动服务同其他有形商品区别开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产品特征的角度来探讨移动服务的本质。对于移动服务而言,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和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是移动服务的主要的三个基本特征:
不可感知性首先包括服务与实体商品相比较,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许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视觉感到其存在;其次是消费者消费服务后所获得的利益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消费服务的享用者才能感觉出利益的存在。服务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服务前,不能以对待实物商品的办法如触摸、尝试、嗅觉、聆听等去判断服务的优劣,而只能以收集信息的办法,参考多方意见及自身的历史体验来做出判断。移动服务业为了变不可感知为可感知,常常通过服务人员、服务过程及服务的有形式展示,并综合运用服务设施、服务环境、服务方式和手段来体现。中国移动设立了各级服务渠道和设立各种服务处理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来达成用户的好良好感知,变无形为有形。
移动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指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之时,也正是顾客消费、享用服务的过程,生产与消费服务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移动服务是一个过程或一个系列的活动,故而在此过程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必须直接发生联系,消费者不参与服务生产过程,即不能接受服务。这一特征要求服务消费者必须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服务生产过程,只有参与才能消费服务,否则便不能消费服务。其中,中国移动的用户在消费过程中最直接感受就是中国移动网络覆盖广、信号好,让用户在通话过程享受不断话的服务。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服务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是指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的转移。服务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所拥有的对服务消费的权利并未因服务交易的结束而产生像商品交换那样获得实有的东西,服务具有易逝性。如中国移动语音通话服务,只是解决客户语言交流之需,也未导致任何东西所有权的转移。
2.2移动服务市场的特征
移动市场作为国家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充实、完善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移动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移动市场的性质、种类,还是从移动市场服务范围的广度来看,都产生了深层次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移动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正逐步转向买方市场,由过去主要为党政军服务转变为经济发展服务。由于移动企业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所以移动市场除具有商品市场的统一性,如商品性、价值性、系统性、可控性外,还具有自身的客观职能,即为商品生产和流通传递信息。移动市场的特征如下:
(1)移动市场服务范围的深度和广度是普通市场无法比拟的,凡是具有法人和自然人资格的消费者都有资格享受移动服务。移动企业在组织市场营销活动中面对的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群体。移动沟通国内外,联系千家万户,为社会、为企业、为个人传递信息,其消费者既有社会团体也有个人;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既有固定的,也有流动的。
(2)移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从国家角度讲,经济发展离不开移动,移动是未来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国家一直把通信作为战略重点。移动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无论市场竞争多么剧烈,其稳定性因素是不可动摇的。
(3)从社会经济方面讲,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通信的发展,通信技术水平依赖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移动市场的发育成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社会的支持。实践证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社会购买力水平的高低,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等,都将直接影响移动企业营销效果。
(4)移动市场的营销渠道具有单一性。在一般市场中,大多数商品是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再到消费者手中,一般要经过许多环节和分销渠道,其基本过程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由于移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不可分割,所以,移动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渠道单一,环节较少,消费者直接参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直接结合,没有中间环节。
(5)由于移动产品的非实物性和技术密集性,在一种新产品出现之前,虽然用户可能有这种需求,但往往是朦胧的,而不是具体的、意向明显的需求。只有当新产品出现后,在新产品的直接刺激下,才能产生具体、实际的需求。特别是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很多通信产品只有在提供时才能为用户所接受,程控电话的许多功能。移动市场的朦胧性给移动市场调研、市场机会分析和促销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提出了高标准和严格要求。移动市场调研、市场机会的分析以及促销宣传工作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必须善于揭开移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动市场的“面纱“,并善于对市场进行引导。
(6)用户对移动产品的需求是由于内部和外部刺激引起的。刺激因素的随机性决定了需求的随机性,购买动机的随机性决定了购买行为的随机性。如果某地突然发生强烈地震,用户在这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很快想到异地亲人的安危,于是产生了沟通信息的需要;在这种需求推动下,产生了打长途移动电话的动机,于是便拨通长途电话互问安危。由此可见,移动业务的时间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开展移动市场营销工作,必须重视有关移动市场需求随机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整个移动服务产业链不断的完善成长,新业务、新技术不断的涌现,使移动服务营销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移动运营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水平都有了大的提高,这在用户数量基准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在一定层面上要求中国移动的营销服务水平也要不断提高,在市场竞争加剧和外国移动巨头的进入,将要求中国移动不但在国内营销服务水平方面有卓越的能力,而且在进入世界其它国家竞争时也要有国际化的行销水平。第三章 中国移动服务营销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移动业服务质量,促进移动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在移动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使国内移动市场形成了多家移动服务运营商竞争格局。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将成为竞争焦点,优质的服务理念是现代服务企业最重要的生存保障。作为中国移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而,通过对服务营销的深层次理解,增强企业的服务理念,实施服务营销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国移动服务营销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才能增强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
3.1营业厅服务管理整合
在营销服务中服务质量太差、服务人员难以管理的社会服务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控制。众所周知,大量社会服务渠道,是为了在业务产品的可获得性、相关服务便利性而建设的,这也是服务机构取得入行的资格因素。因此,大量裁减社会服务渠道是不现实的,需要的是搞好监管,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利润分配体系进行管理。第二是加大自有营业厅的建设。相对来说,自有渠道对服务机构的策略、制度、规范、标准的执行和贯彻力度较强,加大自有渠道业务量和服务量的承担工作,有利于提高服务的总体水平。第三是加大营业厅渠道建设是服务机构加强营业厅营销服务功能的需要。营业厅的有效差异性、信息的传达真实性、多功能性以及视觉效应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服务渠道中的特殊位置——营销服务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对于经营战略正经历转型的运营商服务管理部门来说,营业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四是在营业厅建设加强的同时,不同品牌功能厅的建设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比较现在全国各地兴建的动感地带品牌店,将营业厅理解为是中国移动的服务区时,可将动感地带品牌店理解为是动感地带用户的体验区。在当前各营业厅中的大客户服务专区在将来的发展中也必将独立于营业厅之外。
其次是品牌文化宣传及内涵展示。存量市场的经营和维系,需要通过品牌的建设来达成。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通过品牌宣传,提高品牌认知和美誉度,从而提高顾客的品牌归属感和忠诚度。再次是新业务的测试、推广和体验。增值业务的不断推出,需要现场操作吸引顾客,同时收集顾客体验后的反馈意见,以及时针对顾客需求修改业务产品。最后是“3G”定制手机的营销。3G时代运营商对终端的控制将得到加强,使得营业厅在职能上承担了终端销售商的功能。终端销售对营业厅人员提出了新的信息服务要求。
3.2提升现有客户满意度 3.2.1提升现有客户忠诚度的原则
忠诚度是建立在对特定企业的服务或产品长期使用的满意基础上的一种习惯性消费,这说明忠诚度的建立和维系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因此中国移动需要站在战略角度上,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老客户忠诚度规划,其规划思想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之上。简单说就是企业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用户获得高度的需求满足。一个客户在一个企业生命长短与企业为其提供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企业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运用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投其所好,解决不同用户不同阶段的消费需求,这是维系这种经济利益关系活动保持持久的法宝。二是细分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忠诚度规划。这种主要是基于客户需求利益取向来细分用户忠诚度,挑选有价值的用户忠诚细分市场,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忠诚服务计划。一般来讲,对低端用户,忠诚度的来源形式就是价格忠诚、激励忠诚,企业给予他们的额外经济利益,如价格刺激、促销政策激励等所产生的,如中国移动对老用户的定制终端的回馈活动;而对于高端用户,则是来自于更高层次的忠诚,主要表现在服务忠诚、品牌忠诚和公司忠诚等,如全球通的钻石、金、银卡服务体系。三是考虑实施成本。由于企业的逐利性的内在要求,为了更好的在成本与收益间达成平衡,需要根据客户价值的不同,优化营销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营销资源服务于企业最大的客户价值组合。在实施忠诚度规划时要进行预算评估和成本控制,根据不同忠诚程度、顾客的不同需求和潜力,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忠诚服务策略。例如,预存话费送积分活动,不但对用户进行了销售捆绑,而且对忠诚用户进行了回馈。
3.2.2把握关键性环节
在明确制定提升老客户忠诚度规划原则基础上,就能很好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实施老客户忠诚度计划。从主动举措来看,中国移动可以通过提供让用户满意的业务和服务来赢得用户持久忠诚的心,而被动的措施可以让中国移动可以采取加大离网成本的原则对用户进行捆绑,同时建立一定的监督预警机制,了解老用户动态信息,及时调整老用户忠诚度计划。
(1)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通过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保持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供差异化业务和服务,可以将潜在忠诚转化为现实忠诚,并且还可以利用其差异化和独特性,形成垄断忠诚。中国移动目前有三大品牌体系,但三大品牌主要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业务功能进行划分的,其中中国移动在神州行的品牌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3亿中国用户2亿用神州行品牌,其品牌的维系主要靠低资费和各种促销手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段,导致较高的离网率,作为神州行的服务特点,客户策略应与用户保持一定的联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实时让客户感知企业为其提供持续的服务,提高客户感知价值。
(2)制定不同的差异化忠诚度计划。根据中国移动客户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量大小不同,可以简化地将用户分为低端用户和高端用户,实施忠诚度计划时要细分这两类客户,抓住其忠诚度主要影响因素,做到有的放矢。低端客户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群体,一部分群体是对移动业务需求量本身就不大,这部分群体比例虽不大,但是忠诚度相对高,且忠诚度维护成本不高;另外一部分是一批有很大需求欲望但受经济支付能力所限的群体,其为典型的资费敏感型,这批用户在初期需要以低价策略满足其基本业务需求,随着其经济支付能力增强,开始及时灌输其原来尚未满足的业务,并加入忠诚度培养及业务捆绑等策略,顺利实现将该类用户消费类型在中国移动内部的转化,这部分客户忠诚度维护成本较高,且风险也较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高端用户对于资费不是非常敏感,但对质量和服务关注高,进而对产品的心理满足预期较高,需要中国移动提高服务质量来巩固这些客户,这部分用户是中国移动实施客户忠诚度的战略要点。
良好的客户服务是建立高端客户忠诚度最佳方法。通过建立一套通畅的客户服务流程,让客户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以及获得服务的途径,针对企业重要大客户还要采取积极主动提供“贴心式“服务。另外,还要考虑到企业对低端客户采取的价格刺激会对高端用户产生一定心理冲击,中国移动加大类似积分赠送等方式给予适当回馈。具体实施是,针对低端用户和高端用户,可以考虑分别制定不同业务组合,用户组合,业务和其他服务相捆绑的空间结合方式,还可以考虑诸如积分计划等以时间概念为基础业务的连续销售计划,将移动用户紧紧地锁定在本网内。
(3)建立不同阶段量化预警监督指标。客户忠诚度的建立,培养和维修是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管理规划指标来量化实施。一般来讲,初级指标为离网率,用来测试移动企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留用户,中级指标是客户满意度指数,用来测试现有用户对移动企业所提供的业务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程度,高级指标是直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指标,即每个用户每年给企业带来的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率。另外,可以通过对经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用户消费业务量变化,及时发现客户出现异常消费隋况,做到事前预警。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客户的忠诚拥护,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也是如此。因此,提升老客户对中国移动的满意度,方能提升老客户对中国移动的忠诚度。
3.3发展优质增值业务
目前中国移动除四大数据业务使用人数较多外,其他更多的增值业务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增值业务的开发在用户群中使用不够广泛和缺乏竞争力,业务推广与用户需求脱节。发展增值业务关键在业务创新,业务创新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生活方式决定用户需求,所以发展增值业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从用户的生活方式入手。移动业务创新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满足用户多元化、综合化的需求为最终目标。所以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研究客户的需求,进行客户细分,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业务是增值业务发展的根本保障。语音业务对用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给运营商发挥的空间有限。但是增值业务属于基础业务的附加值,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对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业务本身的好坏,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直接决定业务的市场推广效果。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除了要重视和挖掘个人用户市场之外,还要与行业市场紧密结合。在专业信息领域推出移动增值服务,将是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提高中国移动服务用户的能力,发展增值业务,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用户为宗旨,只有这样,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才能取得用户的青睐,获得更大的发展。
3.4 挖掘新客户
农村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移动下一个增长支撑点。从中移动2007年上半年财报可知,中国移动用户总数有一半新增用户来自农村市场。移动推出单向收费后,使话务量攀升,话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
中国移动将此业绩归功于新市场和新业务(增值业务)。2007年上半年新增用户3115万,由于今年加紧发展农村市场,农村地区新增用户占新增用户总数的一半。因此在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主要需突破五大瓶颈:一是观念突破,着力培育农村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通信发展严重滞后,农村移动通信普及率不高,通信质量不好。因此长期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营销意识。然而在城市用户业已饱和,在农村市场无疑是移动发展的新“蓝海’’。二是产品突破,追求多元化经营。随着市场的培育,电子产品在农村的普及,农村市场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语音业务需求,但在大城市的业务产品不一定适合农村市场,于是针对农村市场的产品开发就较迫切。例如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农村VPN网就给予农村用户更多的实惠了。三是技术突破,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新业务。农村地区一些基础条件较落后,有些偏远山区连道路都未开通,但正是因此特殊条件,一定移动业务畅通无阻就更增加对移动业务的偏好,这正是移动市场的优势所在。四是渠道突破,创新营销观念。农村市场需求不大,用户素质不高,渠道建设较为困难,因此以小型的且功能较普遍的渠道建设较为理想,在营销观念也应注重实惠和居家型的促销活动。五是追求服务突破,突出个性服务。农村对通信的需求重在实用而非娱乐,其电信需求与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紧密相关。为此,在农村推进移动的普遍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追求服务突破,是要在普遍服务的基础上突出实施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农村通信市场占有率。随着通信业务的深入及同质和异质业务兼容替代,传统客户的概念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很难绝对地说某客户就是某电信运营商的既定用户。客户可能随着时间、空间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们也可能既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同时又是中国电信的用户。企业的农村用户,很容易受行业间的服务竞争影响而流失。因此,随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和业务共享程度的逐步提升行业间的服务竞争影响而流失。客户概念不再仅仅是已接入并使用自身网络和业务的客户,也涵盖其他运营商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的客户。这样,我们的客户资源就会多得多,通过营销努力,可以使客户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必须突破独家用户的概念,时时绷紧服务好客户的弦,实施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和管理,让更多的客户真正成为我们的忠诚客户、永久用户。
3.5进行组合营销
随着移动市场重组的来临,各运营商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今中国移动在由传统网络提供商向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如果能将相关业务进行捆绑,进行组合移动服务营销是中国移动凸显竞争力的法宝。培养全面人才与发展业务组合对中国移动而言意义重大,透露出运营商市场策略的变化,适应移动市场风云突变的能力相应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首先,业务组合有利于中国移动拓展市场,避免用户分流。中国移动是多业务经营,如何使其中一项业务的用户同时也成为其他业务的用户对中国移动非常重要。业务组合策略为中国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业务组合提供的优惠能吸引用户尝试并且使用中国移动的其他业务,同时又不退订当前业务。比如手机上网业务很容易扩展为铃音下载或者网上炒股业务,这种策略可以在有效地避免用户分流的基础上,稳步地拓展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新业务的推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原有业务的ARPU值平均每月每户话费收入,为中国移动产品的组合营销与组合品牌设计提供思路。
其次,有利于提高用户忠诚度。在现阶段,由于用户普及率提高,移动业已迈入成熟期,行业增长速度趋缓。如何持续、稳定保持增长是摆在各个运营商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特别是中国移动处于向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期,通过多业务的组合、多项资源的整合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在竞争中制胜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业务的组合与捆绑有利于老用户尝试新业务,从而提高用户忠诚度。因此,组合营销策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一些地区所采用的中国移动短信组合拜年给用户带来了全新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展现出中国移动组合营销的巨大魅力。对中国移动而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整合资源,将各种业务进行组合有利于运营商进一步拓展市场,是新形势下运营商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结 论
对移动现有业务进行组合服务营销是移动企业凸显竞争力的法宝,服务组合营销对运营商而言意义重大,使适应移动市场风云突变的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整合有限的资源,将各种业务进行组合有利于运营商进一步拓展市场。通过对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的深层次理解,增强企业的服务理念,实施服务营销管理,建立和完善移动服务营销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才能增强服务企业的竞争实力。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参考文献
[1] Guo Tiyun, WuGuoYang, jiandong.Mobile.Xi 'an: xi '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1.6 郭梯云,邬国扬,李建东.移动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6 [2] YunHong Hu Mingzhu: mobile communication customer value promotion strategy research [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5)云虹胡明珠:移动通信的客户价值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5)[3] JiAiHua CAI sweet: Chin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marketing strategy innovation research [J].Technology economy, 2011(1)季爱华蔡甜甜:中国移动通信业的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11(1)[4]Boyd,Harper,Wmiam and Massy.Marketing Management.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2012 博伊德,哈珀,Wmiam Massy.Marketing Management.New纽约:哈考特撑Jovanovich 2012 [5] Ma Pengcheng, Chen wei.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development trend of mobile operators.Information network, 2011, 1 马鹏程,陈伟.浅谈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趋势.信息网络,2011,1 [6] Li dandan, zhu lei.Mobile operators differential marketing service process and strategy study [J].Guangd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012,(8)李丹丹,朱蕾.移动运营商差异化营销服务流程与策略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12,(08)[7] ZhaiYueXiang.Mobile service product marketing strategy study [J].Coastal enterpris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5)翟跃翔.移动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5)[8] Ma Feng Yang Yufeng.Mobile communications market raise alienation [J]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policy, 2013,(12).马丰,杨玉凤.移动通信市场的筹异化服务策略【J】移动通信,2013,(12). [9] Mr.Lane, Lv Wei Sun Sa.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monitor sea strategic analysis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2,(01).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研究
李恩,吕巍,孙飒.移动通信行业监海战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01). [10]shi Jin Jiang.China mobile industry competition problems [DI.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 2011 时金强.我国移动业竞争问题研究[DI.中国石油大学,2011 [11] zhang li.China mobile servic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D].Heilongjiang, 2012 张列.中国移动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黑龙江人学,2012
第二篇:川大公开信
给川大校长谢和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大一新生对校园网络的些许看法
给川大校长谢和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大一新生对校园网络的些许看法
尊敬的谢和平先生: 您好,我是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从踏进川大的第一刻到现在已半年有余。百年川大,不可否认,这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学,川大人在近百年来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本人作为川大人的一员,在过去这六个月来,发现了现今学校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最近关于“校园网络”的事件以来我更是觉得了有些问题的严重性。不可否认,四川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在国家西部首屈一指,在全国来看也享有盛誉。然而作为名校的学生,却远远少了名校学生的自信和气质。与同类学校相比,清华北大的同学先不说,学校更多的优势以及个人能力素质的卓越能让他们在每次说话时更有底气,与复旦、南开、武汉大学等同类学校相比呢?甚至我们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排名上还略胜一筹,但我们的学生远远没有跟他们同等的名校气质,因为当每次我们说出“我是川大人”时底气都不那么足。这个问题不是我第一次提出,我校学生会主席早曾提出此问题,并且我们同学也广泛赞同。
而究其这一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四川大学从来就不是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大学。
我们有川大学生会,但这从来不是学生自己的学生会,它只是一个有着大量所谓“学生干部”,机构臃肿,组织松散,官僚气息严重的官僚体制;我们有学生权益部,它每次活动都会在青广上宣传,教育同学们怎样维护自身权益,而当学生权益真正收到侵犯时,权益部的“干部”根本没有能力出来担当;我们有志愿者队,但为了迎接校级组织的考核,它必须要昧着爱心做很多大家都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
从始至终,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从来都没有过地位。而这次中国电信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更是体现出了川大学生在这所学校弱势群体的尴尬处境。
以现在引起公愤的电信封网为例:作为垄断川大宽带业务财力雄厚的电信集团要求我们学生每台电脑必需配备唯一的账号,否则无法使用电信宽带。诚然川大江安校区莘莘学子有我们方便的校园网,可是在用网高峰期我们零点几k的网速连百度都刷不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须要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那么每个被迫选择电信宽带的学子需要承受高额的经济负担!按照电信的说法算每个需要用网的学子一个账号一个最低80元,即一年960元的网费!这从市场的定价上来看都绝对不算便宜,更况且是在川大这样一个区域总开户量为万级的并且打着“优惠学生”幌子的地方!!大学,大家的家庭情况是有较大差距的,我们中的有些同学家庭并不富裕(就算富裕也忍受不了这种霸王条款),他们竭尽全力背负全家甚至全村人的希冀来到川大为的是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开阔眼界——为了未来更好的建设家乡为国效力——而这在当下这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最基本的网络生活。本来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路由器来由大家分担网络费,同时也能减少手机话费并方便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然而中国电信这一家霸王公司依靠在川大的垄断地位,设立霸王条款,对学生寝室的路由器进行强制封号。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支付高额的网络费用,这样手机和电脑不能共享网络,手机的流量费用要另作收费。面对这一赤裸裸剥削的不平等条款,数万川大学子竟然选择忍气吞声,宁愿忍受每天无数次用算号器破解网络的悲惨生活。缘由何在?兴许这不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地方。
从这个星期开始,中国电信无情地对使用大一寝室开始了断网封号,同学们试图采取一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我们拨打了12315市工商局举报侵权,但投诉杳无音讯;我们拨打了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也没有结果;我们拨打了12345市长热线,而回复居然是叫我们找中国电信;当我们到中国电信找到投诉科时,客服告诉我们“套餐就是这样,爱用不用”的话语,并且声称“校园宽带”技术不支持路由器的使用,那么几届川大学子大一都能使用路由器的事实谁来解释解释?而当我们找到辅导员想要学校人大代表的电话时,辅导员也只有告诉我们不知道。
校长先生,这也是今天我给你写信的原因。我觉得校方应该为自己学生权益受到侵犯时做些什么。
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利益为主。
我不知道当初把川大这块“肥肉”划给电信是学校怎样做出的决定;我也不知道在每月如此之高的网络费用背后校方是否能分得几层;我也更不想探究四川大学与中国电信是怎样的合作关系。我只知道此时此刻,谢校长,您的学生在这里遭受欺压,每月被坑爹的黑店剥削上百元的高额费用。您是否知道万名川大学子怨声载道,只能每日在寝室破口大骂电信和学校,而此时此刻的校方为何总是沉默?
其次,也许这个条款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
我作为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课业以计算机网络以及软件运用为主,没有网络的支持,学习极不方便。而我更是相信受害的绝不仅仅是我们专业,因为据我所知现在所有的专业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工作的展开都离不开网络。高额离谱的通讯费用必然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必定有一些同学的家庭是支付不起这个费用的,这是完全有悖于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利益的。
再者,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深知信息在现代社会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作为在数字化中生存的一代,信息俨然成为和食物、水一样的生活必须品。要是川大的学生在大学没有能够拥有信息社会的基本素养,川大人缺乏的就仅仅是名校生的气质和自信,欠缺的是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国人有个毛病,就是希望把自己的利益寄托在别人身上,从古代人民盼皇帝盼明君,到近代人们盼望那个“人民的大救星”,现在我们川大万名学子想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谢校长您身上。
当然,我们也深知权益不能靠别人施舍,必须自己争取,就好比为什么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北大,因为北大人自古以来就有一股傲气。所以我们希望校方努力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不放弃对自身权益的争取,如果校方不能妥善解决此事,我相信这次我们川大人会拿出我们的气节,那时候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会站出来,为自己的权益誓死力争!!!希望您能够理解学生迫切的心情。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唐梓烈 杨雨轩 2013年3月24日
第三篇:川大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221英语: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2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第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1998年。
223日语: 《标准日本语》(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224德语: 《德语速成》(第二版,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
225法语: 《法语》(第1-2册),马晓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
401经济学原理:
1.《政治经济学》(上册)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当代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3.《国际经济学》李天德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402经济学基础及应用: 《财政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张红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403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当代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地价论》杨继瑞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城市地产经济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5法学综合B: 包括刑法、民商法、诉讼法(刑诉民诉)
411人口理论基础: 《人口社会学》胡伟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4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四卷本)刘黎明等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 4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修订本)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编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修订重排本)王力中华书局;
《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供学习教材参考)杨剑桥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试科目:语言学概论参考书: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语言学概论》马学良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普通语言学教程》汪大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16新闻传播业务: 《新闻采访论》邱沛篁四川大学出版社; 《现代新闻编辑学》蒋小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摄影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学导论》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编辑学理论与实务》黄小玲四川大学出版社
复试新闻传播专题:参考书同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业务。
418英语专业综合知识:
1.Beidler, Peter G.Writing Matters,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1-4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5.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知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
419日语专业综合知识:
1.皮细庚著:《日本语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王钢著:《普通语言学基础》,湖南教育出版社; 3.叶渭渠著:《日本文学思潮史》,经济日报出版社; 4.中村新太郎著:《日本文学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5.佐岛群巳主编:《日本文化·社会·风土》,四川大学出版社; 6.《国语便览或新国语便览》,日本原版版本不限。
421俄语专业综合知识:
1.任光宣,张建华等:《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金亚娜:《俄罗斯国情》,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大学俄语(东方)》(第5-7册),外语教学语研究出版社,2002年;
5.王超臣等:《现代俄语理论》(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6.程辂生:《俄汉汉俄翻译理论与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7.科仁娜:《俄语功能修辞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423艺术思潮与流派: 《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黄宗贤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艺术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美学史》叶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艺术哲学》丹纳著版本不限;
《艺术人类学》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
424中国美术史: 《美术概论》王宏建主编高教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纲要》黄宗贤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美术简史》、《西方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高教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林木著广西美术出版
《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黄宗贤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外国美术史》吴永强著海南出版社;
《全球化与中国图像-新时期中国油画本土化思潮》彭肜著四川美术出版社;
《艺术哲学》丹纳著版本不限;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世界当代艺术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25设计史论: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东方出版中心 《工艺美术概论》李砚祖编吉林美术出版社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设计艺术的含义》赵江洪著湖南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考设计艺术理论方向的考生,还需阅读美术学方向的部分参考书目。
426中华民族史: 《中华民族史纲要》陈连开著
429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431高等代数: 《数学分析》复旦大学陈纪修、於崇华、金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几代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科目《复变函数论》,钟玉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泛函分析》曹广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常微分方程讲义》王柔怀、伍卓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常微分方程教程》丁同仁,李承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世代数基础》刘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33普通物理(电磁学、光学):
《电磁学》贾起民、郑勇令,高教出版社;
《光学教程》郭永康,四川大学出版社;
434半导体物理及器件基础:
《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
《微电子制造工程与技术》Stephen,电子出版社; 《VLSI设计基础》李伟,电子出版社。
436大学物理(电磁学、光学): 1.《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有机化学基础》蓝仲薇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39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朱圣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号:3)AUG 1 2002 12:00:00:000A
440计算机基础:
1、《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Linux基础与应用》,陈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441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周德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4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蓝仲微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45园林绿地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版)胡长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447大学物理(电学、光学): 《大学物理》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现代光学》王仕璠编
448波动光学: 《波动与光学》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光学》赵凯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49电路理论:
《电路系统分析与设计》龙建忠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电路》丘关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50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盛振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51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信号与系统》陈元亨等编川大出版社
452自控原理: 《自控原理》胡寿松编著科学出版社
459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60哲学史综合:
《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著,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小逻辑》黑格尔,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哲专业:《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21世纪教材),高教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哲专业:《中国哲学史研究参考资料》肖箑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研究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哲专业:《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21世纪教材),高教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理想国》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
伦理学专业:《伦理学概论》梯利著,人大出版社;
《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21世纪教材),高教出版社
美学专业:《哲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新编》童庆炳著,北京师范大学
461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教学参考资料》,萧箑父,北大哲学系。
462西方哲学史(含原著):
《西方哲学史》梯利,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21世纪教材),高教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商务印书馆;
463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梯利著,人大出版社
464公共行政学: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学》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外国政治制度》曹沛霖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468管理学综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工业技术经济学》傅宗骥,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469公共管理综合: 《管理心理学》(第四版)苏东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复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陈昌文,四川人民出版社;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孙柏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政策学》(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教育学》,丁锦宏(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经济与管理》娄成武、史万兵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复试:《教育心理学》张春兴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社会保障专业:
①《社会保险》邓大松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林义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复试《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穆怀中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胡君辰、郑绍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姚裕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注:以上参考书目尽量用最新版本。
470教育学:
《教育学》,丁锦宏(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经济与管理》娄成武,史万兵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1社会保障: ①《社会保险》,邓大松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林义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穆怀中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胡君辰、郑绍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姚裕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以上参考书目尽量用最新版本。
472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 《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社科信息检索》赵媛、沈治宏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档案学概论》冯惠玲、张辑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陈智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文书学》王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图书馆学专业复试:《计算机文化导论》李志蜀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情报学专业复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于SQL Server2000》李春葆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档案学专业复试:
1、《科技档案管理泶(修订本)》王传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档案文献编篡学教程》韩宝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档案保护学》杜庆坪等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473计算机应用: 《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SQLServer2000数据库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复试参考书:《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加试:参考书目:
1、《管理信息系统》王要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2、《软件工程》(第三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474档案管理学: 《档案学概论》冯惠玲、张辑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陈智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文书学》王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5运筹学:
《运筹学》徐玖平,胡知能、王緌等,科学出版社2004年;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
478工业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新论》任佩瑜、杨江考研复习资料。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
480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81宗教学原理: 《宗教学原理》(新版)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99年
482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王浦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政治科学原理》,施雪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纲,王怀超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纲要,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610体育综合: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周西宽主编,2004年第一版;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杨忠伟主编,高教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612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第一、二册,四川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清华大学数学系盛祥耀等编,高教出版社,1985年
613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三版,武汉大学,高教出版
615建筑历史与技术: 《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初步》、《建筑物理》、《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皆为中国建工出版社。
618水土保持原理: 《水土保持学》关君蔚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年版
621大学物理(热、电、光):
1.《大学物理》(热、电、光部分)程守洙江之永编高教出版社1982年;
2.《大学物理》(热、电、光部分)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
623数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同济大学出版社。
630土地经济学:
《中国城市地价论》杨继瑞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城市地产经济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632法学综合A:
1、《法理学》卓泽渊主编,法律出版社;
2、《宪法学原理》张千帆主编,2004年法律出版社(可参考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3、《中国法制史》相关书籍。
633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袁方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635文学评论写作: 《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636新闻传播史论: 《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传播学理论与实务》李苓四川人民出版社;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38基础英语:
1.Beidler, Peter G.Writing Matters,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1-4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5.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
639基础日语: 1.皮细庚著:《日本语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王钢著:《普通语言学基础》,湖南教育出版社; 3.叶渭渠著:《日本文学思潮史》,经济日报出版社; 4.中村新太郎著:《日本文学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5.佐岛群巳主编:《日本文化·社会·风土》,四川大学出版社; 6.《国语便览或新国语便览》,日本原版版本不限。
640俄语专业基础:
1.任光宣,张建华等:《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金亚娜:《俄罗斯国情》,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大学俄语(东方)》(第5-7册),外语教学语研究出版社,2002年;
5.王超臣等:《现代俄语理论》(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6.程辂生:《俄汉汉俄翻译理论与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7.科仁娜:《俄语功能修辞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642艺术学原理: 《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黄宗贤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艺术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美学史》叶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艺术哲学》丹纳著版本不限;
《艺术人类学》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
644艺术综合(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美术概论》王宏建主编高教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纲要》黄宗贤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美术简史》、《西方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高教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林木著广西美术出版
《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黄宗贤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外国美术史》吴永强著海南出版社;
《全球化与中国图像-新时期中国油画本土化思潮》彭肜著四川美术出版社;
《艺术哲学》丹纳著版本不限;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世界当代艺术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考设计艺术学专业中技法的还需参考425的参考书目。
647民族学: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649考古学通论: 张之恒主编:
《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652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复旦大学陈纪修、於崇华、金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几代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科目《复变函数论》,钟玉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泛函分析》曹广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常微分方程讲义》王柔怀、伍卓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常微分方程教程》丁同仁,李承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世代数基础》刘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54高等数学(微积分、级数): 《高等数学》(一、二册),四川大学高数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656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陈阅增主编,高教出版社1997年版
657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华东师大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658植物学: 《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教出版社99年第1版;
660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一、二册),四川大学高数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微积分)数学编写组,同济大学出版社; 《线性代数》数学编写组,同济大学出版社。
662哲学基础: 《哲学通论》孙政聿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663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学》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外国政治制度》曹沛霖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665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教程,徐杰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666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第4版;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芮明杰,上海人民出版社
667信息管理基础: 《信息管理导论》(第二版),党跃武、谭祥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70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方连庆著,北大出版社
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肖前、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政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要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672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政治学说史》,浦兴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1生物综合: 包含细胞学、遗传学、法医生物学。参考《医学生物学》
703基础医学综合: 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704口腔医学综合: 包括口病、口解生、口腔生物学、口内、口外、口修、正畸、儿童牙病、口腔预防
706药学综合: 1.《有机化学》: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5版 2.《分析化学》: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3.《物理化学》:侯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4.《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5版
828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周世勋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量子力学》上下册,曾谨言编。
829有机及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蓝仲薇、李瑛、陈华、肖有发,海洋出版社,2004。
《物理化学》一版上下册,袁永明、何玉蓉、薛英,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1998年。
831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高教出版社
833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范钦珊编工程力学教程(I)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8年
837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建筑物理》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刘加平主编;
《建筑设备》建筑工业出版社,王继明等。
838环境学导论: 《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何强主编
839环境学综合基础: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40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龙驭球编高教出版社
841环境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蒋文举、宁平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水污染控制原理》谢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843生物力学基础:
《生物力学基础》四川大学自编讲义;
《生物力学》冯元桢主编科技出版社
845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韩汝琦、黄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固体物理教程》吕世骥、范印哲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48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胡庚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石德珂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导论》(国外的电子影印版),化工出版社2004年4月。
851生物医学工程基础:
《生物医学工程学》四川大学讲义,郑昌琼主编。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郑昌琼主编。
852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生物医学材料》李玉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牟季美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853计算机技术: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855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高教出版社(北京)第四版邱宣怀等编;
856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计算机辅助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殷国富等编、《工业设计CAD》东南大学出版社,薛澄歧编;
857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强锡富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860工程材料学:
《工程材料学》王晓敏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赵品等主编。
866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
《高分子化学教程》,王槐
三、寇晓康编,科学出版社2003;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高分子物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867高分子物理及化学: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王淮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869电路: 《电路》邱关源编,高教出版社四版
870信号与系统: 《确定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基础》宁元中四川大学出版社。
871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第四版
874计算机基础: 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周明德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赢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875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土力学》杨进良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
876水力学: 《水力学》吴持恭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83化机力学: 《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主编或《化工容器设计》王志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薄壳理论,外压壳体稳定性,厚壁筒应力分析)
1.《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主编,(或王志文主编《化工容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过程流体机械》姜培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工程流体力学》黄卫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工程材料》闫康平主编,化学工出版社2001。
5.《化工原理》朱家骅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884化工原理:
1.《化工原理》(上、下册)朱家骅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
2.《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陈敏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年;
885化工安全设计: 《化工安全设计》崔克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887物理化学:
1《物理化学教程》周鲁主编科学出版社;
2《物理化学》(第四版)胡英主编高教出版社
888冶金原理和工艺: 《有色冶金原理》付崇说编,冶金工业出版社(修订版); 《有色金属冶金学》邱竹贤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修订版); 《分离过程化学》陆九芳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890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二版)恽魁宏编高教出版社;
《有机化学》徐寿昌编高教出版社
891纺织材料基础: ①《纺织材料学》第二版,姚穆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或
②《染整工艺原理》第一分册,王菊生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或 ③《服装材料学》朱松文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二版)。
89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张洪渊,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895鞣制化学: 《鞣制化学》陈武勇、李国英,北京轻工业出版社,修订版。
896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编高教出版社 1999; 2.《微生物学实验》沈萍等编高教出版社 1999;
3.《食品微生物学》无锡、天津轻工业学院合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组织胚胎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102免疫学(4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免疫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103病原生物学(4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4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105法医学: 《法医学》侯一平主编.高教出版社。
100120医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121医学神经生物学:
《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神经生物学纲要》,2003年8月科出版社
100122医学生理学与时间生物学: 《生物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214肿瘤学(402临床医学院): 现代肿瘤学,第二版,汤钊猷;肿瘤放射治疗学
100220循证医学(408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1.李幼平主编.循证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2.王家良主编.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83.孙振球主编,徐勇勇副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倪宗瓒主编.李晓松等副主编.医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5.David L.Sackett, Sharon E.Straus.W.Scott Richardson, William Rosenberg, et al.2000.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2nd ed.Churchill Livingstone Publish House:Toronto.6.Matthias Egger,george Davey Smith,Douglas G Altman.2001.Systematic Reviews in Health Care Meta-analysis in Context.Second edition.London.BMJ Publishing Group.7.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Revman 4.2 User Guide, 2003.8.The Australasian Cochrane Center.The Cochrane Handbook Summary Points & Libraries of Examples, 1998.100301口腔基础医学(403口腔医学院):
口腔微生物学(周学东、肖晓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风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四版)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403口腔医学院):
《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罗颂椒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年;
《口腔正畸学》赖文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年
《口腔修复学》第五版马轩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口腔材料学》第五版陈治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种植义齿学》第一版巢永烈梁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王翰章教授主编的《中华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2.邱蔚六院士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3.温玉明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4.王大章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5.田卫东教授主编的《实用拔牙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石冰教授主编的《唇腭裂修复外科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郑谦教授主编的口腔医学专业考试辅导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8.郑谦、石冰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学实习指导》2005年
《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罗颂椒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年
《口腔正畸学》赖文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口腔修复学》第五版马轩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口腔材料学》第五版陈治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种植义齿学》第一版巢永烈梁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王翰章教授主编的《中华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2.邱蔚六院士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3.温玉明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4.王大章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5.田卫东教授主编的《实用拔牙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石冰教授主编的《唇腭裂修复外科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郑谦教授主编的口腔医学专业考试辅导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8.郑谦、石冰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学实习指导》2005年
1.《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周学东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
2.《现代龋病学》岳松龄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年
3.《实用牙体牙髓病治疗学》周学东,岳松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4.《牙周病学》曹采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
5.《口腔粘膜病学》李秉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第四版倪宗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硕士用《流行病学》第四版李立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404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四版梁友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环境卫生学》第四版陈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营养学》黄承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吴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404公共卫生学院): 儿少卫生学:《儿少卫生学》第四版叶广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00405卫生毒理学(404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毒理学:张桥主编《卫生毒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00421公共卫生检验学: 公共卫生检验学: 《卫生微生物学》张朝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细菌学分册)余倩、许欣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病毒学检验》医学检验教研室自编。
《卫生化学》周学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食品理化检验学》黎源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年)。《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邹学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空气理化检验》吕昌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博士加试《现代色谱分析》傅若农主编国防科学出版。
100701药物化学(405药学院): 药学综合参考书目:
1.《有机化学》: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5版 2.《分析化学》: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3.《物理化学》:侯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4.《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5版;《药物化学》郑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5版
100702药剂学(405药学院): 《药剂学》陆彬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版《物理化学》:侯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100703生药学(405药学院): 《生药学》李萍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2005年,第1版
100704药物分析学(405药学院): 《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03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405药学院): 《药学分子生物学》史济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100706药理学(4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100706药理学(405药学院): 《药理学》李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第5版
100720临床药学: 《临床药理学》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2版
100721药事管理学:
《药事管理学》吴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应试指南:药事管理与法规》,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年
100722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4 版 《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主编,科学出版社,第2版合成有机化学: 《手性合成》林国强主编,科学出版社,第2版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107200生物医学工程(4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第四篇:川大论文抄袭等处理办法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川大校〔2010〕2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 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为维护学术尊严,规范学术行为,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我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在已经实施的《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和《四川大学关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规定》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
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四 川 大 学
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学术 行为 规范 办法 通知
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
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印发
打字:贾盛庆
校对:秦远清
印数:500份
附件
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
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为维护学术尊严,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加强我校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我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细则》、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文件,并在我校已经出台实施的《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四川大学关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规定》的基础上,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学位(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防范和惩治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攻读我校学位(指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研究生、本科生等撰写的以我校为著作权人单位的学位(毕业)论文。我校教职工和学生都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弘扬优良学风,杜绝学术不端。本办法专门针对学位(毕业)论文中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其它学术不端行为按《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和《四川大学关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规定》处理。第三条 学位(毕业)论文抄袭的定义
本办法定义学位(毕业)论文的抄袭和剽窃为同一概念,以下统称抄袭,是指把他人具有著作权的内容,如学术观点、数据资料、内容情节、架构或研究成果等原封不动或虽改变形式但未改变内在本质后在本人学位(毕业)论文中据为己有或采用他人成果时不注明出处的行为。
第四条 学位(毕业)论文抄袭的认定标准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原则上可认定为抄袭:
1、连续引用他人作品超过200字而未注明出处的;
2、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数据、图表等内容未经授权或未注明出处的;
3、原文复制或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及重排句子顺序复制他人作品内容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的15%的(引用法律法规,政府公文,时事新闻,名人名言,经典词诗,古籍书,公认的原理、方法和公式,通用数表等内容除外);
4、将文献直接翻译或在翻译中改变字词、重排句子顺序等用于自己的论文中,且总字数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15%的;
5、照搬他人论文或著作中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系统设计和问题解决办法而没有注明出处或未说明借鉴来源的;
6、其它由四川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认定为抄袭行为的。第五条 不属于抄袭行为的情形
具有第四条所列除1、2两种情形之外的涉嫌抄袭行为,若同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则不属于抄袭行为:
1、表现形式相同或相似,但确为两个独立的创作活动取得的;
2、翻译、评论、介绍、综述他人作品且已注明,不会被普遍误认为自己原创的;
3、借鉴采用他人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实验装置和仪器设备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和结论的;
4、能够提供详实的原始材料和数据证明作品为自己原始创作的;
5、将他人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引用该作品部分超出第四条所规定限度的;
6、其它经四川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认定不属于抄袭行为的。第六条 抄袭程度的认定
已认定为抄袭行为的论文,其抄袭程度分为轻度抄袭、中度抄袭、严重抄袭三类。
1、已认定为抄袭行为,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内容占本人论文总字数比例在30%以内(含30%)的,可认定为轻度抄袭;
2、已认定为抄袭行为,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内容占本人论文总字数比例达到30%-50%(含50%)的,可认定为中度抄袭;
3、已认定为抄袭行为,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内容占本人论文总字数比例超过50%的;或全文引用均未注明来源出处、被普遍误认为是其原创的;或不论重复字数多少,其表述的核心思想、关键论证、关键数据图表抄袭、剽窃他人的,可认定为严重抄袭;
4、难以通过以上条件认定抄袭程度的,由四川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认定。第七条 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问题的处理机构和相关处理程序
1、学位(毕业)论文的审查
各学院(所、中心)负有对本单位教师、学生进行防范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学术道德的教育责任和义务,并负责对本单位的学位(毕业)论文提交前进行审查。所有学位(毕业)论文在提交答辩申请前,须由学院(所、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审查和人工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者发给《四川大学××学院学位(毕业)论文形式审查合格证明》,凭此证明方可申请学位(毕业)论文正式答辩。教务处、研究生院须采用计算机对学位(毕业)论文送审前进行抽查。抽查中发现具有抄袭嫌疑的学位(毕业)论文,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分别委托或指定相关学院(所、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抄袭行为和程度进行认定,给出处理意见,并书面上报至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
2、举报受理机构
学位(毕业)论文被举报有抄袭行为的,受理机构分别为: 1)、教务处负责受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抄袭行为的举报;
2)研究生院负责受理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行为的举报。
3、举报要求
对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行为的举报者必须为实名举报,并提供详实的证据材料方予以受理。
4、认定机构
教务处受理的举报,可委托或指定相关学院(所、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抄袭行为和程度进行认定,并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提出书面初步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
研究生院受理的举报,可委托或指定相关学院(所、中心)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抄袭行为和程度进行认定,并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提出书面初步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
四川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为校内学位(毕业)论文抄袭的最终认定机构。对于被认定为抄袭行为的直接责任人,由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作出书面最终认定结论,特别情况下需向校学术委员会报告,由校学术委员会讨论作出决定,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作为处理的依据。
5、争议解决
举报人或当事人对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认定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在接到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起10个工作日内向校学术委员会申诉。第八条 对抄袭行为的处理
(一)、对授位(毕业)前被发现或被举报具有抄袭行为的学位(毕业)论文作者的处理 对于学院(所、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在论文审查过程中被发现或在论文送审、答辩过程中被发现或被他人举报的具有抄袭行为的学位(毕业)论文,由相关学院对论文作者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并可由相关部门根据抄袭情节轻重责令其修改论文、重新撰写论文、推迟答辩半年或一年、取消学位(毕业)申请(答辩)资格等处理;(二)对授位(毕业)后被举报具有抄袭行为的学位(毕业)论文作者的处理
1、对于毕业后仍然继续攻读我校高一级学位的在读学生,可视抄袭程度、认错态度、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对学校造成的损失等方面按相关程序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并可同时给予撤销所获学位、注销所获学历证书(包括电子注册证书)等处理;
2、对于毕业后在我校工作的当事人,视抄袭程度、认错态度、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对学校造成的损失等方面按相关程序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撤职、开除留用或开除处分,同时可给予暂停导师资格或导师申报资格一定时间、取消导师资格或导师申报资格、撤销因抄袭而获得的学历证书(包括电子注册证书)、学位证书、荣誉称号、追回因抄袭在我校获得的经济利益等处理;不适合继续在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应调离原岗位或解聘、辞退;情节特别恶劣、或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可移交司法机关;
3、对于已毕业离校的当事人,可将调查结论寄送其所在单位;严重的抄袭者或对我校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我校将按相关程序公告撤销其在我校因抄袭行为而获得的学历证书(包括电子注册证书)、学位证书、荣誉称号等,并保留追回因抄袭在我校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权力。
(三)学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有对所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学术道德、端正学术学风、防范学术不端的教育责任,并对所指导学生的学位(毕业)论文严格把关,从根本上杜绝抄袭行为的发生。对导师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或指使、放任抄袭,导致所指导的学位(毕业)论文发生抄袭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将追究该导师的相应责任;若导师指导的学生连续发生多起学位(毕业)论文抄袭行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将依据调查结果给予停止导师资格一定时间或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
第九条 学位(毕业)论文抄袭行为处理的执行机构
学校各相关管理部门(组织部、纪检监察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等)为学位(毕业)论文抄袭的处理执行机构。
第十条 各学科可结合其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相关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但对于抄袭的认定标准不得低于本办法所规定的标准。
第十一条 本办法仅针对我校博、硕、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抄袭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其它如权利人与侵害人之间的民事纠纷等不在本办法处理范围内。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四川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年申请答辩的学位(毕业)论文开始实施。
第五篇:川大企业管理简介
川大企业管理介绍
--写给07考川大的同学
1. 川大近几年的分数线:04(315,45)05(318,50)06(355,55)。
2. 专业课书:120102企业管理工业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新论》(修订版),任佩瑜等编著,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印制”一书,请于8月21日后到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10室购买。外地需求者可邮购。联系电话及联系人:028-85412709,孙琼芳老师,张寒莉老师。价格:60元
已经买了05年出的旧书可以不买新书,新书和旧书的区别只是在最后一章加了习题和复习重点,以及修改了部分书中明显的错误。
复试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外面书店都可以买的到)专业课试卷:川大图书馆有卖,但是不办理邮寄业务
3.06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725、41(其中包括保送生9个)
05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497、70(其中包括保送生14个)
04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349、60(其中包括保送生15个)
4.辅导班:川大校内工商管理学院没有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但是川大外面有办辅导班,听说也是请工商管理学院的硕导上课,具体效果不明。我的建议:可以不参加校外办的辅导班,没有任何管理基础的同学也不必心慌,有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同学自己复习专业课,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专业辅导班,专业课仍然可以拿130分以上的高分。
5.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往年考卷的作用主要是看计算和选择题,计算题出的比较容易,一定要拿分!选择题有一些会重复,所以也可以看看选择,但是没有标准答案,答案自己在书中找。
课本是专业课复习的中心,自己可以进行归纳总结,不要遗漏任何自己觉得不会考的地方,川大这几年出题都比较偏,只要是书上写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重点。书上的计算题也需要都会做,但是不需要做的非常难,比如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