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防范系统总结
安全防范系统一、安全防范系统概述
1、安全防范系统(SPS)由人力防范、物理防范和技术防范
2、安全防范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延时和反应
3、安全防范主要内容:①防盗报警系统②出入口控制系统③访客对讲系统④闭路电视监控系统⑤电子巡查系统⑥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
二、防盗报警系统
1、防盗报警系统基本结构:①报警控制中心②区域控制器③探测器和执行设备
2、防盗报警探测器一般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转换输出电路组成,其中传感器是核心器件
3、防盗报警探测器的种类、特性及应用,探测物理量不同分为微波、红外线、激光、超声波和振动等方式;按信号传输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
4、探测器及特性和应用场合(并说两种工作原理):①开关报警探测器(将防范现场传感器的位置或工作状态的变化转换为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变化,并以此来触发报警电路)②声控报警探测器(用传声器做传感器,用来探测入侵者在防范区域内走动或作案活动发出的声响,并将此声响转换为报警电信号经传输线送人报警控制器)③微波报警探测器(利用微波能量的辐射及探测技术构成的报警器)④超声波报警探测器(与上个类似,换成超声波)⑤红外线报警探测器(利用红外线的辐射和接受技术构成的报警装置)⑥双技术防盗报警器(把两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组合起来组成所谓的双技术组合报警,超声波、微波、红外中任意两个组合)⑦玻璃破碎报警探测器⑧场变化式报警探测器⑨周界报警探测器(泄漏电缆传感器,当入侵者进入探测区时,使空间磁场分布状态发生变化,因而使接收电缆收到的电磁能量产生变化,此能量变化量就是初始的报警信号,经过处理就可以触发报警器工作)
5、电信号的传输通常有两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
6、有线传输有多线制、总线制和混合式三种方式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ACS)
1、出入口控制系统管理方法∕控制方法划分有独立控制型、联网控制型、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三种
2、按出入口控制系统联网方式分有总线制、环线制、单级网、多级网四种
3、出入口控制系统一般分为卡片出入控制系统、密码识别出入控制和人体特征自动识别出入控制三大类
4、身份识别卡片常用的有磁卡、射频识别卡(RFID)、智能卡(IC卡)、5、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及识别系统①指纹对比识别②掌形比对③视网膜比对与虹膜识别④手掌静脉识别⑤人脸识别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约40’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摄像、传输分配、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等四个部分组成
6、视频分配器,将一路视频信号分配为多路输出信号,供多台监视器监视同一目标,或者用于将一路图像信号向多个系统接力传送。
2.视频电缆补偿器,在长距离传输中,对长距离传输造成的视频信号损耗进行补偿放大,以保证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而不影响图像质量。
3.视频放大器,用于系统的干线上,当传输距离较远时,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4.摄像机参数指标(举出八个以上)①成像元件②有效像素③分辨率④扫描方式⑤镜头⑥光圈⑦信噪比⑧最低被摄体照度⑨动态范围⑩遥控、信号输出、报警、电源要求、工作温度、工作湿度 5.摄像机主要类型及优缺点:①内置镜头一体化摄像机②快速球型摄像机③宽动态范围摄像机④高分辨率摄像机⑤低照度彩色摄像机⑥夜视摄像机⑦自动跟踪球型摄像机⑧半球摄像机 6.云台的参数和功能,参数:输入电压、输入功率、负重能力、转角限制、水平转速、限位定位功能,外形及安装尺寸重量、环境适应能力 7.视频图像传输有以同轴电缆、光缆等线缆的有线传输方式和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无线传输方式两大类;按基带信号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时间特性上状态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通信和在时间特性上状态变化是离散的数字信号通信。
8.数字信号的传输又有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类
9.视频图像的主要传输方式:同轴电缆传输,双绞线传输,光纤传输,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以射频RF传输,无线传输,网络传输
10.监视器在性能上主要反映在图像清晰度、色彩还原度、整机稳定度三个方面 11.硬盘数字录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①采用的图像压缩标准②图像回放的清晰度③可同时输入摄像机的路数④图像回放的显示速度⑤可记录图像的时间⑥硬盘录像机的可靠性⑦联网性能⑧本身具有的或可控制的图像切换能力⑨性能价格比
12.解码器的功能:前端摄像机电源的开关控制、对来自主机的控制命令进行译码控制对应云台与镜头的运动、通过固态继电器提高对执行动作的驱动能力、与切换主机间信息的传输控制
五、访客对讲系统与电子巡查系统
1、访客对讲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单对讲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
2、对讲系统主要由传声器、语言放大器、振铃电路组成
3、可视对讲室内机功能:监看、免提开门、音乐、对讲、警卫
4、电子巡查系统的类型: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
六、停车场管理系统
1、对于办公楼,按建筑面积计每10000平方米需设置50辆小型汽车停车位;住宅为每100户设20个停车位;对于商场,则按营业面积计每1000平方米需设10个停车位
2、当停车场内车位数超过50个时,往往需要考虑建立停车库管理系统(PAS)
3、停车库管理系统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分散式的集散控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①车辆出入的检测与控制。通常采用环形感应线圈方式或光电检测方式。②车位和车满的显示与管理。它可以有车辆计数方式和车位检测方式等。③计时收费管理。有无人的自动收费系统、有人管理系统等
4、停车库管理系统主要设备及作用:①出入口票据验读器(对入口票据验读器,驾驶人员将票据送入验读器,验读器根据票据上的信息,判断票据卡是否有效)②电动栏杆(如果栏杆遇到冲撞,立即发出告警信号)③自动计价收银机(自动计价收银机根据停车票据卡上的信息自动计价或向管理中心取得计价信息,并向停车人显示)④车牌图像识别器(当车辆驶入车库入口,摄像机将车辆外形,色彩与车牌信号送入计算机保存起来,当车辆出场前,摄像机再次将车辆外形,色彩与车牌信息送入计算机与驾车人所持票据编号的车辆在入口时的信号相比,若两者相符合即可放行)⑤管理中心等(对停车场营运的数据作自动统计、档案保存、对停车收费项目进行管理)
5、若干车库管理类型:入口时租车道管理类型,时租、月租出口管理型,硬币或人工收费管理型,验硬币进出∕自由进出管理型,读卡进∕自由出管理型
七、安全防范系统集成
1、系统集成是同一平台上对各自系统进行集中的控制与检测,它综合利用各子系统产生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情况,让各子系统做出相应协调动作。
2、要实现系统的良好集成要注意:①网络通信协议的统一化②接口标准化③组成模块化④设计并行化⑤产品安装工程化⑥使用和维修的简单化
3、安防系统的集成的三个层面:一是单个安防子系统内各个环节的集成,二是安防各子系统(如:闭路电视检测,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等)的集成,三是安防系统与智能建筑系统间的融合。
4、典型的安防系统集成方案:①计算机连接视频矩阵切换控制器组成的系统②基于计算机的CCTV系统③网络式结构系统
第二篇:安全防范系统解决方案
安全防范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节 技防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技防工作是公安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也日趋严峻,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盗窃、入屋抢劫、盗抢机动车辆等刑事案件不断增多,在总发案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金融、文物、经营珠宝等单位或部门更是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对象,使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侵害和威胁。
为贯彻全国治安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的要求,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一方面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策略,巩固和发展群防群治;另一方面,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技术防范,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防范手段在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和严重治安灾害事故中的作用,对防护部位和目标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地监控,及时、准确地发现、记录犯罪,使人防、技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治技防范网络,以增强社会治安的整体防范能力和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打击与防范是公安工作的两条主线,把技防工作做好了,可以体现向科技要警力,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打击犯罪的成本,有利于改善社会治安秩序,也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我省技防工作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技术防范是公安机关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治安环境好了,投资环境也就好了”。技防工作要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由各级人民政府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公安机关作为技防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协作,以社会安全为中心,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做好各项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二节 常用术语和常识
1、安全防范与安全技术防范
“安全防范”是公安保卫系统的专门术语,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采取的各种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防火、防暴和进行安全检查等措施与手段。这些措施与手段从大的方面分类,可分为“人防”(如巡逻人员、警卫人员、保卫人员及公安干警完成的安全保卫工作)、“物防”(如防盗门、围墙等)和“技防”。所谓“技防”也就是为了达到防入侵、防盗、防破坏等目的我们采用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制造的安全防范使用的器材设备,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将其构成一个系统,使其比传统的人防与物防更加先进、可靠和严密;成为一种全天候、全方位、全自动的安全防范体系。这样的一种防范方式与防范手段,国家有关部门将其定义为“安全技术防范”,简称为“技防”。而由此应运而生的安全防范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公安技术学科。
安全技术防范使用的器材、设备以及其组成的系统能对入侵者做到远距离和隐蔽地发现或觉察,能快速反应,并及时抓获罪犯,对犯罪分子有强大的威慑作用。而安全技术防范又能达到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预防破坏,减少事故和预防
火灾发生的作用,所以它是公安保卫工作中很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隐蔽,加强现代化的安防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安全技术防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上的重要单位、要害部门,如党政机关、军事设施、国家的动力系统、广播电视、通讯系统、国家重点文物单位、银行、仓库、百货大楼等等,这些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极为重要,所以也就是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重点。
党政机关,存放着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和科学技术等重大决策性文件和资料,是绝对机密的材料,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些机密同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一旦被盗、被窃,将会给党和国家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党政机关又是党政领导人的工作场所,他们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程,所以公安保卫部门就把确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用人防和现代化的技术防范来保证其人身安全,主要做好外围防线的周界防范,出入口的人防与技防,档案库、资料库、办公室的防入侵、防盗、防火的安全防范的系统工程。
在军事要地、国防科研和生产单位,那里存有或正在研制各种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或战略性武器,如核武器、导弹、飞机及其配套的电子或机械产品,它的研制成果直接关系到国防现代化和国家的安危,其本身就是一项机密,一旦泄密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些单位的周界、出入口、生产线和库房,资料档案室是安全防范的重点。
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技术先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财政收入,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重点建设项目规模大、投资大、工期长,所以建设的全过程也是我们保卫工作的全过程,所有的原材料、设计图、资料、档案、重点关键设备、资金等都是我们防范的对象。国家的重要文物单位、场所保存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遗产,它反映了我国各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是研究历史、继承革命的最形象的实物,具有永久性的保存价值。许多艺术品,工艺品反映了各历史阶段的艺术水平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所以这些文物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通常称无价之宝。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深入,文物的盗窃和反盗窃的斗争日趋激烈,坚决执行国家颁布的“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的规定”,保护文物安全,反盗窃、反破坏是我们安防工作重点之一。
银行、金融系统、金库,历来是犯罪分子作案的重要场所。这些单位是制造、发行、储存货币和金银的重地,如果被盗、被破坏,不仅使国家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也会影响国家建设和市场稳定。储蓄所,尤其地处偏远的储蓄所是现金周转的主要场所,建立电视监控、报警、通讯相结合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行之有效的保卫手段,实践证明取得了明显的防范效果。
大型商店、库房是国家物资的储备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商品、资金集中、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数以万计的人员流动,犯罪分子往往把此作为作案的重要场所,因此这些场所的防盗、防火是安防工作的重点。居民区的安全防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社会安全防范的重点,决不能掉以轻心。社会治安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每个公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安定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基础条
件,所以加强防火、防盗的职能,安装防撬、防砸的保险门,建立装有门窗开关报警器为主的社区安防系统是行之有效的防范手段。
利用安全防范技术进行安全防范首先对犯罪分子有一种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作案。如小区的安防系统、门窗的开关报警器能及时发现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和地点,使其不敢轻易动手。商店、自选市场的电视监控系统使商品和自选市场的失窃率大大减少,银行的柜员制和大厅的监控系统也使犯罪分子望而生畏,所以对预防犯罪有相当作用。
其次,一当出现了入侵、盗窃等犯罪活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能及时发现,及时报警,电视监控系统能自动记录下犯罪现场以及犯罪分子的犯罪过程,以便及时破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重要单位,要害部门安装了多功能、多层次的安防监控系统后,大大减少了巡逻值班人员,以提高效率,减少开支。
安装了防火的防范报警系统就能在火灾发生的萌芽状态及时得到扑灭,以避免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将防火、防入侵、防盗、防破坏、防暴和通讯联络等各分系统进行联合设计,组成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安防控制系统是我们从事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2、安全防范产品、安全防范系统与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安全防范产品
用于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领域的特种器材或设备。
安全防范系统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结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它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通常也称为技防工程。
安全防范系统通常包含的子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出入口控制系统
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电子巡查系统
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检查有关人员、行李、货物是否携带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违禁品的电子设备系统或网络。
安全管理系统
对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进行组合或集成,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有效联动、管理和/或监控的电子系统。
3、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人力防范(人防)
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组织和管理等)。
实体防范(物防)
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技术防范(技防)
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第三篇: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总结
建筑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概述
安全防范系统(SPS)由人力防范、物理防范和技术防范 安全防范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延时和反应 安全防范主要内容:①防盗报警系统②出入口控制系统③访客对讲系统④闭路电视监控系统⑤电子巡查系统⑥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基本结构:①报警控制中心②区域控制器③探测器和执行设备
防盗报警探测器一般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转换输出电路组成,其中传感器是核心器件
防盗报警探测器的种类、特性及应用,探测物理量不同分为微波、红外线、激光、超声波和振动等方式;按信号传输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 探测器及特性和应用场合(并说两种工作原理):①开关报警探测器(将防范现场传感器的位置或工作状态的变化转换为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变化,并以此来触发报警电路)②声控报警探测器(用传声器做传感器,用来探测入侵者在防范区域内走动或作案活动发出的声响,并将此声响转换为报警电信号经传输线送人报警控制器)③微波报警探测器(利用微波能量的辐射及探测技术构成的报警器)④超声波报警探测器(与上个类似,换成超声波)⑤红外线报警探测器(利用红外线的辐射和接受技术构成的报警装置)⑥双技术防盗报警器(把两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组合起来组成所谓的双技术组合报警,超声波、微波、红外中任意两个组合)⑦玻璃破碎报警探测器⑧场变化式报警探测器⑨周界报警探测器(泄漏电缆传感器,当入侵者进入探测区时,使空间磁场分布状态发生变化,因而使接收电缆收到的电磁能量产生变化,此能量变化量就是初始的报警信号,经过处理就可以触发报警器工作)电信号的传输通常有两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 有线传输有多线制、总线制和混合式三种方式 传输方式除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程》(GB 50348-2004)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防区较少,且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米得场所,宜选用分限制入侵报警系统②防区数量较多,且探测器与报警器之间距离不大于1500米的场所,宜选用总线制入侵报警系统③布防困难的场所,无线设备不应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各种可能的相互干扰,宜选用无线制入侵报警系统④防区数量很多,且现场与监控中心距离大于1500米,或现场要求具有布防、撤防等控制功能的场所,宜选用公共网络入侵报警系统⑤当出现以上四种情况均无法独立构成系统时,可采用以上四种方式的组合,即组合入侵报警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ACS)
出入口控制系统管理方法∕控制方法划分有独立控制型、联网控制型、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三种
按出入口控制系统联网方式分有总线制、环线制、单级网、多级网四种 出入口控制系统一般分为卡片出入控制系统、密码识别出入控制和人体特征自动识别出入控制三大类
身份识别卡片常用的有磁卡、射频识别卡(RFID)威根卡、智能卡(IC卡)、光卡、OCR光符识别卡等
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及识别系统(并说两种原理)①指纹对比识别(以生物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人类的生物特征-指纹来鉴别用户的身份)②掌形比对(三维空间来测试手掌的形状、四指的长度、手掌的宽度及厚度、各指的两个关节部分的宽与高等来作为辨识的条件)③视网膜比对与虹膜识别④手掌静脉识别⑤人脸识别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约40’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摄像、传输分配、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等四个部分组成
视频分配器,将一路视频信号分配为多路输出信号,供多台监视器监视同一目标,或者用于将一路图像信号向多个系统接力传送。
视频电缆补偿器,在长距离传输中,对长距离传输造成的视频信号损耗进行补偿放大,以保证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而不影响图像质量。
视频放大器,用于系统的干线上,当传输距离较远时,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组成形式:①单头单尾方式②单头多尾方式③多头单尾方式④多头多尾方式
摄像机参数指标(举出八个以上)①成像元件②有效像素③分辨率④扫描方式⑤镜头⑥光圈⑦信噪比⑧最低被摄体照度⑨动态范围⑩遥控、信号输出、报警、电源要求、工作温度、工作湿度
摄像机主要类型及优缺点:①内置镜头一体化摄像机②快速球型摄像机③宽动态范围摄像机④高分辨率摄像机⑤低照度彩色摄像机⑥夜视摄像机⑦自动跟踪球型摄像机⑧半球摄像机 摄像机从焦距上区分有短焦距广角镜头、中焦距标准镜头、长焦距望远镜头三类 焦距(mm)=定位系数*物距(m),焦距f=aL∕H,视场H=aL∕f,W= bL∕f,H为市场高度(m),W为视场宽度(m),通常W=4H∕3,L为镜头至被测物体的距离(视距)(m),f为焦距(mm),a为像场高度(mm),b为像场宽度(mm)
云台的参数和功能,参数:输入电压、输入功率、负重能力、转角限制、水平转速、限位定位功能,外形及安装尺寸重量、环境适应能力 视频图像传输有以同轴电缆、光缆等线缆的有线传输方式和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无线传输方式两大类;按基带信号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时间特性上状态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通信和在时间特性上状态变化是离散的数字信号通信。数字信号的传输又有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类
视频图像的主要传输方式:同轴电缆传输,双绞线传输,光纤传输,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以射频RF传输,无线传输,网络传输
监视器在性能上主要反映在图像清晰度、色彩还原度、整机稳定度三个方面 硬盘数字录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①采用的图像压缩标准②图像回放的清晰度③可同时输入摄像机的路数④图像回放的显示速度⑤可记录图像的时间⑥硬盘录像机的可靠性⑦联网性能⑧本身具有的或可控制的图像切换能力⑨性能价格比 解码器的功能:前端摄像机电源的开关控制、对来自主机的控制命令进行译码控制对应云台与镜头的运动、通过固态继电器提高对执行动作的驱动能力、与切换主机间信息的传输控制 访客对讲系统与电子巡查系统
访客对讲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单对讲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 对讲系统主要由传声器、语言放大器、振铃电路组成
可视对讲室内机功能:监看、免提开门、音乐、对讲、警卫
电子巡查系统的类型: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对于办公楼,按建筑面积计每10000平方米需设置50辆小型汽车停车位;住宅为每100户设20个停车位;对于商场,则按营业面积计每1000平方米需设10个停车位 当停车场内车位数超过50个时,往往需要考虑建立停车库管理系统(PAS)停车库管理系统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分散式的集散控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①车辆出入的检测与控制。通常采用环形感应线圈方式或光电检测方式。②车位和车满的显示与管理。它可以有车辆计数方式和车位检测方式等。③计时收费管理。有无人的自动收费系统、有人管理系统等
停车库管理系统主要设备及作用:①出入口票据验读器(对入口票据验读器,驾驶人员将票据送入验读器,验读器根据票据上的信息,判断票据卡是否有效)②电动栏杆(如果栏杆遇到冲撞,立即发出告警信号)③自动计价收银机(自动计价收银机根据停车票据卡上的信息自动计价或向管理中心取得计价信息,并向停车人显示)④车牌图像识别器(当车辆驶入车库入口,摄像机将车辆外形,色彩与车牌信号送入计算机保存起来,当车辆出场前,摄像机再次将车辆外形,色彩与车牌信息送入计算机与驾车人所持票据编号的车辆在入口时的信号相比,若两者相符合即可放行)⑤管理中心等(对停车场营运的数据作自动统计、档案保存、对停车收费项目进行管理)
若干车库管理类型:入口时租车道管理类型,时租、月租出口管理型,硬币或人工收费管理型,验硬币进出∕自由进出管理型,读卡进∕自由出管理型 安全防范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同一平台上对各自系统进行集中的控制与检测,它综合利用各子系统产生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情况,让各子系统做出相应协调动作。要实现系统的良好集成要注意:①网络通信协议的统一化②接口标准化③组成模块化④设计并行化⑤产品安装工程化⑥使用和维修的简单化 安防系统的集成的三个层面:一是单个安防子系统内各个环节的集成,二是安防各子系统(如:闭路电视检测,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等)的集成,三是安防系统与智能建筑系统间的融合。典型的安防系统集成方案:①计算机连接视频矩阵切换控制器组成的系统②基于计算机的CCTV系统③网络式结构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
安全防范工程根据其风险等级及工程投资金额划分工程规模
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以上,二级工程:二级风险或投资额超过30万,不足100万,三级工程:三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以下
设计任务书: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系统应具有的总体功能,技术性能,技术指标,所用入侵探测器的数量,型号,摄像机数量,型号,摄像机镜头的要求,云台的要求,工作环境情况,传输距离,控制要求等各方面的要求以文字形式写出,并作为给设计方的基本依据。传输距离远,摄像机多的情况,宜选用光钎传输,射频传输,视频平衡传输,远端视频切换方式等。黑白摄像机用视频平衡传输方式为最佳。传输距离近,选用视频传输方式。传输图像信号用电缆线,也既特性阻抗为75欧的同轴电缆。
在大型的安防系统中,根据设计任务书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图纸,方案设计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划出防区的区域;第二步根据防区的划定,画出整个系统的布防图;第三步根据布防图确定具体防范手段和采用的防范措施(报警探头,摄像机,门禁,电控锁以及其他防范方式);第四步认真检查,核对,计算布防图及防范手段的形式有否漏洞或死角;第五步根据前几步设计,绘制出由前端(探头,摄像机)至控制中心的信号传输系统以及其他所有设备,部件的系统构成框图;第六步根据系统构成框图做出设备、器材明细表及其概算;第七步做出工程总造价表;第八步根据上述各个步骤,写出设计说明书 常用制图的比例1:100,分数都用3∕4形式表示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安装步骤及顺序:①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准备齐全,这些文件和图纸应该是已会审和批准的。②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设计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③设备,仪器,器材,机具,工具,辅材,机械以及有关必要的物品应准备齐全以满足连续施工的需求,④熟悉施工现场,⑤准备好施工现场的用电,对所用各类施工材料对表清点,分类。安全防范系统的检测、验收、使用和维护
第四篇:地铁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会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实施原则、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和验收方法,是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502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13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79.1—10—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安全防范系统(SPS)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3
出入口控制系统(ACS)access control system
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4
安全管理系统(SMS)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对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进行组合或集成,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有效联动、管理和/或监控的电子系统。
3.5
监控中心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center
安全防范系统的中央控制室。安全管理系统在此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网报警接受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3.6
报警接受中心 alarm receiving centre
接受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的报警信息并处理警情的处所。通常也称为接处警中心。
3.7
防护区 protective area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区域或部位。
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和系统配置应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应能适应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4.1.2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数据备份的需要,考虑灾难性事故和人为破坏时信息传输的畅通需要。
4.1.3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软件应具有兼容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和多媒体技术。
4.1.4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应考虑与消防报警、内部业务管理等有关系统联动。
4.1.5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应考虑视频、音频、控制信号的远程传输,提供远程传输接口、传输线路和终端设备。
4.1.6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应具备全天候远程控制功能,符合公安信息网络标准,其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现有公安110报警求助及119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格式或系统结构应符合GA/T 379.1—10-2002和GB 50313的有关规定。
4.1.7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应有优先级功能,优先级顺序为:消防、公安、一级控制室、二级控制室、三级控制室。
4.1.8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在地铁电磁场和静电干扰的环境中,应符合GB 50348的有关规定。
4.1.9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4.1.10 地铁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应符合GA/T 75-1994的有关规定。
4.2 系统基本构成
4.2.1 地铁安全防范系统采用集成式构建模式,由安全管理系统、紧急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组成。
4.2.2 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管理控制中心和一级、二级、三级安防监控平台,分别设置在市技防管理控制中心和一级控制室、二级控制室、三级控制室,实施其监控功能。
4.2.3 根据安全防范的需要,在相关的管理部门设置监控终端,以便其调用浏览。应急或特殊情况,经管理控制中心授权可直接进行远程操控。
4.2.4 各相关子系统的基本配置,包括前端、传输、信息处理/控制/管理、显示/记录四大单元。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其各单元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4.3 安全管理系统
4.3.1 管理控制中心
4.3.1.1 设置在市技术防范管理控制中心,是全市安全技术防范网络系统的管理控制中心。
4.3.1.2 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各级监控平台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通过权限分配操作,实现由监控平台对各子系统的管理与监控。
4.3.1.3 应能对下级安防监控平台和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应能显示地铁沿线安防系统的所有接警信息,并可操控所有音、视频系统信息。
4.3.1.4 应设置与接处警部门联网的通信接口。
4.3.1.5 应配置数据库服务器对系统的管理控制数据进行保存。
4.3.1.6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能实现大规模的系统集成。
4.3.2 一级控制室
4.3.2.1 设置在市地铁公安部门指挥中心,配置一级安防监控平台,是地铁安全防范系统总监控指挥中心。环境噪声要求应符合GB 50348的有关规定,安装设备后,应留有50㎡面积空间。
4.3.2.2 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一级控制室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监控平台对各子系统的管理与监控。一级监控平台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4.3.2.3 应能对下级安防监控平台和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经管理中心授权可控制视频系统运行,应能显示地铁沿线安防系统的所有接警信息,并可操控所有音、视频系统信息。对系统运行状况、报警信息及相关的视频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保存记录不少于30天。
4.3.2.4 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应与报警信号联动,并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点位。报警触发时应有声光警示,报警区域显示的视、音频信息能自动存储纪录,视频信号帧率不少于25帧/S。
4.3.2.5 应留有与接处警部门联网的通信接口,能及时将报警信息和相关的视频信息传输到各级监控平台。
4.3.2.6 应具有有线、无线内外通讯功能,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联络。
4.3.2.7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大规模的系统集成。
4.3.2.8 可与消防系统互通资源,联动视频切换。
4.3.3 二级控制室
4.3.3.1 设置在地铁站所属辖区监控中心,配置二级安防监控平台,是地铁安防系统的分控中心。
4.3.3.2 应具有接收辖区内报警信息,辖区内警力巡逻管理和现场指挥能力。
4.3.3.3 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二级控制室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监控平台对各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监控。二级监控平台的故障应不影响一级监控平台和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4.3.3.4 应能对下级安防监控平台和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经授权可控制辖区内全部子系统运行,应能显示地铁辖区线路安防系统的所有接警信息,并可操控所有音、视频系统信息。对系统运行状况、报警信息和相关的视频信息数据、各辖区地铁站出入口视频信息等进行记录和显示,保存纪录不少于30天。
4.3.3.5 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应与报警信号联动,并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点位。报警触发时应有声光警示,报警区域显示的视、音频信息能自动存储纪录,视频信号帧率不少于25帧/S。
4.3.3.6 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能及时将报警信息和相关的视频信息传输到各级监控平台。
4.3.3.7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报警控制器应符合GB 12663通用技术条件,功能要求应符合GB 50348的有关规定。
4.3.3.8 应具有有线、无线内外通讯功能,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联络。
4.3.3.9 经一级控制室授权,可访问其它同级安防监控平台。
4.3.3.10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
4.3.4 三级控制室
4.3.4.1 设置在各站控制中心,配置三级安防监控平台,管理本站内安防系统。
4.3.4.2 连接本站内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紧急报警系统,并能联动切换视频画面。
4.3.4.3 应能对站区内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应能显示地铁站区安防系统的所有接警信息,并可操控所有音、视频系统信息。对系统运行状况、报警信息和站内采集的视频信息数据(满足进出站人员正面至少三次被有效摄录)等进行记录和显示,保存纪录不少于30天。
4.3.4.4 应能及时将报警信息和相关的视频信息传输到各级监控平台。
4.3.4.5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报警控制器应符合GB 12663通用技术条件,功能要求应符合GB 50348的有关规定。
4.3.4.6 应具有有线、无线内外通讯功能,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联络。
4.3.4.7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
4.4 紧急报警系统
4.4.1 重要机房、值班室、售票处、检票处等要害部位应分布安装紧急报警装置,紧急报警为不可撤防模式,应具有防误触发、触发报警自锁、人工复位等功能
4.4.2 紧急报警装置应有明显标志,安装应隐蔽、安全、便于操作。
4.4.3 紧急报警装置应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观察并记录报警区域和报警人的情况,应能及时将紧急报警信息传递到本站控制中心和上级监控中心。
4.4.4 紧急报警系统应采用有线和无线报警方式,系统应具有抢线发送报警信号的功能。通过公共电信网传输报警信号的时间不应大于20s。
4.5 视频监控系统
4.5.1 应使用彩色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信息采集、传输和记录宜采用数字技术。摄像信号能够同时实时传送到各级视频安防监控平台。
4.5.2 每个检票口均应安装定焦摄像机,并应能同时清楚的显示进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和背部轮廓,并在三级控制室存储纪录。
4.5.3 每个步梯、扶梯、垂直电梯口均应安装定焦摄像机,应能清楚的显示上下梯人员的面部特征或背部轮廓,并在三级控制室存储纪录。
4.5.4 地下通道、候车站台、出入口、售票区、检票区、等候大厅等场所应安装摄像机,摄像机布置应能监视全部公共空间,可使用带预置功能全方位云台和可变焦镜头。
4.5.5 地铁车厢内宜安装半球型摄像机,摄像机视角应能看清车内全景,并结合装潢特点达到美观和监控的目的。视频信号在本列车内记录,并能用无线通讯方式将视频信号实时传出。
4.5.6 每个地铁站应单独设置两台隐蔽安装的摄像机(无特许不得启用),其传输至地面并留有通讯接口。安装位置应能在特殊情况下观看站内全景,摄像机应加装防护装置。
4.5.7 宜在控制室、重要设备间、机房等要害部位安装摄像机。
4.5.8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A/T 367-2001标准的规定。
4.6 出入口控制系统
4.6.1 应根据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需要,在控制室、重要设备间、机房等要害部位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4.6.2 系统应对受控区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应有报警功能。
4.6.3 系统各部位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符合GA/T 394-2002标准的规定。
4.6.4 系统应适应地铁站点多,距离远的特点,适应系统复杂的网络结构,满足多级的管理模式,快速准确的通行授权的要求。
4.6.5 应满足信息上传到上位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标准的控制接口,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交换数据。
4.6.6 系统应采用多总线网络结构,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6.7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宜能与安全管理系统联网,与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联动。
4.6.8 出入口情况记录信息保存应不少于30天。
4.7 传输部分
4.7.1 应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可采用专网传输、公共电话网、公共数据网等多种模式。并配以有线、无线转接装置,建设基于数字通讯为主的有线、无线系统混合的安防系统网络。
4.7.2 传输线缆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线缆,线缆的衰减、弯曲、屏蔽、防潮性能满足系统设计总要求,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
4.7.3 系统布线应采用金属管槽进行保护。金属管槽必须接地,接地电阻一般小于1Ω。导线敷设后,应认证对线,并加上识别标记,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MΩ。
4.7.4 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与布线设计遵守国家标准GB 50348中第3.11条的技术要求。
4.7.5 无线传输所用的功率、频率等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
4.8 系统供电
4.8.1 系统控制室应采用独立电源供电,配备相应的备用电源装置。主电源容量按系统额定功率1.5倍设置;备用电源应根据管理工作对主电源断电后系统防范功能要求,选择配置持续时间符合管理要求的备用电源。
4.8.2 系统前端设备应由控制室集中供电。
4.8.3 电源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稳态电压偏移比大于±2%;
b)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0.2Hz;c)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d)允许断电持续时间为(0~4)ms。
4.8.4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稳频稳压、不间断电源供电等措施。5 工程施工
地铁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应符合GB 50299和GB 50348的有关规定。6 工程检验
地铁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应符合GB 50299和GB 50348的有关规定。7 工程验收
地铁安全防范工程验收应符合GB 50299和GB 503484的有关规定。
第五篇: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宣贯教材
行业标准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宣贯教材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00)秘书处 2002年3月
目 次 前言
一. 标准起草的背景
二. 标准的属性、级别、在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三.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及对各章节的说明
四. 对易引起歧意或误解的条款的特殊说明与解释 五. 贯彻实施该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附录: JGJ/T 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相关内容摘录
前 言
行业标准GA308— 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已于2001年8月批准发布,2001年12月1日实施。为规范和统一该标准的宣贯工作,公安部科技局委托TC100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宣贯该标准。为此,TC100秘书处组织起草并审定了该标准的宣贯教材,供各地宣贯工作使用。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是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和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是规范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重要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标准的起草历经三年之久,经过业内专家多次讨论和修改,是我国安全防范工程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结晶。认真贯彻、实施这一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对于落实“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至关重要。
该宣贯教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标准宣贯的有关要求,对该标准的起草过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标准的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和解释,是广大技防管理者和从业单位理解、掌握和使用该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地各单位在贯彻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意见与建议,可随时向TC100秘书处反映,以便标准修订时予以考虑。
TC100秘书处 2002年3月
一、标准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安全防范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已由文博、金融、军工等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逐步扩大到面向民众的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的安全防范。安全防范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急剧扩大。然而,由于安全防范工程的特殊性、从业单位素质良莠不齐、不少从业企业不了解技防行业的性质与要求、技术人员未经严格培训;加上部分企业责任心不强、片面追求利润、工程中以次充好,维修服务不落实,难以发挥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应有的作用,甚至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另外,技防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行业,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各方面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法规还不尽完善,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往往迟后于发展,管理中难免会出现薄弱环节。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TC100委员会曾先后制定了GA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74—1994、(2000)《安防工程图形符号》及GB/T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防工程设计规范》、GB/T 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防工程设计规范》等系列标准。但是关于安防工程检测、验收的标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出台。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技防设施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急需制订一个符合国内实际情况,比较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安全防范系统验收标准。
1998年3月,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立后,TC100秘书处于98年8月下达了行业标准《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范》的制订任务,由上海市公安局原社会治安防范局牵头,组织公安部三所,公安部上海及北京检测中心,上海三盾安全防范系统公司等单位,成立起草编制小组,开始了标准的起草工作。起草小组在对我国已建安防工程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同时,对我国在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实践和工程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工程验收的有益经验,于1999.2.完成了《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在TC100三届二次会议(天津)上广泛征求了委员和通讯委员的意见。根据三届二次会议的意见,起草小组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删除了与“系统检测”相重复的有关内容,突出了“验收规范”的具体要求,重点说明“验收什么”和 “如何验收”的问题,于1999年底形成了送审稿。2000年三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会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会审,原则通过了送审稿。之后,起草小组和TC100秘书处根据委员会会审的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了有关内容,于2000.8.经秘书处审查后上报。
由于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原因,《工程验收规范》应列入建设部标准系列,标准的格式、内容和审批程序都要改变。根据公安部科技局的意见,TC100秘书处又对报批稿进行了修改,将标准名称由《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范》改为《安防系统验收规则》,并将标准内容中涉及“工程”的有关叙述去掉;删除了第5章中有关管理的部分内容,并对有关表格进行了详细的修订、校对和审核。由于上述原因,本标准从起草编制经多次反复修改至2001年8月才获得批准,实施时间为2001年12月1日。
二、标准的属性、级别、在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应强制执行。本标准属安全防范标准体系中工程系列标准之一,是与行业标准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的配套标准,执行时下列所有被引用标准中的相关条文也应强制执行。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T 16676-1996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 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19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JGJ/T 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由于与本标准同时启动的其它标准,最近已经或将要相继出台,因此,除标准中所列引用标准外,在验收工作中还需参考如下标准:
GB/T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A/T 367-200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 XXX-200X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 XXX-200X 《安防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要求》
此外,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还需与其它有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规范等技术标准配合使用。
三、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及对各章节的说明
本标准的定位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验收规则,它有别于系统(工程)的检验规范,又与检验工作密不可分。它是把握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总体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据此,该标准的主要任务是说清楚“验收什么”和“如何验收”等相关内容。
标准的内容共分8章:1.范围;2.引用标语;3.定义;4.验收条件;5.系统验收的组织与职责;6.验收内容;7.验收结论与整改;8.系统移交。其中第6章和第7章是本标准的关键内容。现就各章节内容分述如下。
1.范围
基于对标准的定位,本章规定了标准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详见标准文本)。需要说明的是:本标准所指的安全防范系统是广义的安全防范系统,它既包括以固定目标为载体的安全防范系统,也包括以移动目标为载体的安全防范系统,既适用于新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适用于改建、扩建的安全防范系统。因此,本标准所提出的各项验收要求,各类安防系统验收时均应执行。
关于安防系统的分级问题,目前尚无更为科学合理的办法可供采用。因此,本标准引用了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中对安防系统(工程)分级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对一、二级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执行本标准,这是因为无论是从防范风险考虑还是从系统(工程)规模考虑,一、二级工程的质量都是必须保证的,它们应是验收工作的重点。
三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验收可适当简化。如何简化?标准中与简化有关的条款有:GA/T 75-94中的6.1、6.2.1、10.1、10.2及GA308-2001中的4.7,标准中有明确说明的,按规定执行,标准中没有明确说明的,由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决定并执行简化操作。
2.引用标准:略
3.定义:略
4.验收条件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验收必须具备验收条件,就是说验收必须要有基础。本章规定了从系统初步设计、方案论证、正式设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系统试运行、系统检测直至工程竣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其基本目的是为了规范系统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系统(工程)验收有效;同时体现“系统(工程)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验收出来的” 这一指导思想。
4.1 初步设计论证通过
“系统初步设计方案论证通过或基本通过”,是系统(工程)质量前置控制的关键环节,而“方案论证”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此,本节对此做了严格的规定:系统初部设计方案论证通过或基本通过,并根据方案评审小组(委员会)形成的《论证意见》,由系统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签署整改落实意见。该条件意味着系统工程的设计经建设单位同意,系统的初步设计经补充、修改成为正式设计。一、二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初步设计方案论证,三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不要求。
注: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会遇到安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未经论证,但工程已经完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进行验收的情况,我们建议确定一个时间界限,例如2001年12月1日以后立项的工程项目,不管什么原因,严格按本标准验收条件执行,对于在2001年12月1日以前立项的工程项目,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验收。
4.2 系统试运行:
系统试运行是验收的必备条件。试运行应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建设单位认可,出具试运行报告。
4.2.1 系统至少试运行一个月,建设单位按《标准》表1要求做好试运行记录。4.2.2 建设单位根据试运行记录,出具系统试运行报告。试运行报告内容要点见《标准》4.2.2条。
4.2.3 三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试运行报告内容可视具体情况简化。
4.3 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系统验收后正常运行的技术保证之一,也是工程承建方的重要责任。
4.3.1 培训依据、目的:根据合同要求,系统(工程)既要重建设,又要重管理。4.3.2 培训要求:
1)培训内容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2)提供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说明、方法等资料; 3)通过培训,使系统使用人员能独立操作。
4.4 系统竣工
本节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 “竣工”,给出了基本定义,见《标准》4.4.1;并对系统竣工后应完成的竣工报告等做出了规定:见《标准》4.4.2。三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竣工报告可适当简化。
当工程内容发生重大变更与论证内容变化较大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修改设计任务书; 2)申请重新论证。
4.5 系统初验
系统初验属自检范畴,是系统建设方、承建方对系统质量进行的自我检验。4.5.1 系统初验由系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提出的设计使用要求进行,初验各方人员签名。4.5.2 系统初验报告内容应符合《标准》4.5.2要求。
《标准》4.5中对系统初验有明确规定。三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可视具体情况简化。
4.6 系统检测
本节所指的系统检测是由第三方公证机构对已竣工系统所进行的全面检验和测试。检测内容应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及有关标准确定。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系统检测的具体作法将会逐步完善和规范。4.6.1 申办系统检测委托手续
设计、施工单位向公安技防管理部门领取系统检测委托书,并附设计任务书、工程合同、设计方案、系统试运行报告、系统初验报告、系统竣工报告以及按照正式设计方案施工的系统原理框图、平面布防图、器材设备清单、图纸资料送系统检测机构。
4.6.2 承担系统检测的机构,必须是经公安部授权的检测机构。4.6.3 系统检测机构出具系统检测报告。系统检测报告应符合《标准》4.6.6要求。
4.7 验收图纸资料的提供
完整、规范、准确的技术资料是进行验收的必备条件,是关系到系统正常运行和日后维护、维修的重要技术支持。因此验收用图纸资料等的提供,是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节规定:
一、二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在验收前,设计、施工单位应向验收机构提供符合《标准》4.7要求的全套竣工图纸资料;三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提供的竣工图纸资料按照《标准》表6规定可适当简化。
5.系统验收的组织与职责
本章主要内容系验收工作的组织管理内容,是根据目前我国安防工程管理的实际做出的规定。5.1 系统验收由建设单位会同公安技防管理部门组织安排,即由建设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同公安技防管理部门一起事前协商出席验收会的代表并主持召开验收会。《标准》作这样的规定是基于国内技防行业的特殊性和技防工程实践的现状。5.2 系统(工程)的验收机构由验收工作的组织安排单位根据验收系统(工程)的性质、级别协商组成。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推选主任、副主任(组长、副组长)。验收组织可由下设的施工验收、技术验收和资料审查三个组(人员)组成并具体进行验收。当系统规模较小、验收委员会(小组)人数较少时,验收机构下设的小组可以简化,有关小组可以兼任或合并。
5.3 验收机构人员:现阶段根据技防工程实践与管理现状,按照《标准》5.2条的要求协商产生,其中强调了专家比例不得低于验收组织总人数40%的要求。5.4 验收机构职责
5.4.1 做出正确、公正、客观的验收结论。本款特别强调了对国家、省级重点系统工程和金融、文博等要害单位的系统工程的验收,验收机构应对照设计任务书、相关标准、管理规定和正式设计方案严格把关,如发现系统有重大缺陷和质量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指出,并视答辩情况决定验收是否继续进行。
5.4.2 《标准》所指的不利验收公正性的人员,主要是指系统设计施工单位人员和系统(设备)供应厂商(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验收公正的人员。
5.4.3 对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的系统(工程),验收组织有责任配合建设单位和公安技防管理部门督促、协调设计、施工单位落实系统的完善、整改措施;对验收不通过的系统(工程),应在验收结论中指出问题,明确整改要求。5.5 一般验收程序介绍
5.5.1 主持人讲话:介绍出席验收会代表、验收委员会组成;介绍建立安全防范系统的目的、要求及预期效果;希望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对系统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做出正确、公正、客观的验收结论。请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主任(组长)主持验收活动。
5.5.2 验收委员会主任讲话:宣布验收会开始,说明验收过程及时间安排。5.5.3 设计、施工单位简要介绍正式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培训、技术服务等,宣读竣工报告,回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
5.5.4 建设单位宣读系统试运行报告、初验报告,回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5.5.5 宣读系统检测报告。
5.5.6 同时分组进行资料审查、技术验收、施工验收。
5.5.7 各验收组负责人根据验收情况分别填写表
4、表5及表6,并移交验收委员会主任(组长),经过充分讨论对系统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做出公正、正确和客观的验收结论(填写表7)。
5.5.8 验收委员会主任(组长)宣布验收结论,验收活动告段落。5.5.9 验收会主持人请建设单位及设计施工单位领导对验收情况表态,宣布验收会结束。
6.验收内容
本章内容是整个标准的重点,环绕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验收,重在解决验收什么和怎么验收二个问题。6.1 施工验收
6.1.1 施工验收可由验收组织指定的施工验收组(人员)具体负责检查验收。6.1.2 系统(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和JGJ/T16等相关标准按图施工。因故确需作施工变更的,应按《标准》中表3要求办理变更审核手续后方可作相应变更施工。
6.1.3 施工验收除了现场抽查设备安装质量外,强调了复核隐蔽工程随工验收的内容。
1)按《标准》中表4规定的要求与方法,抽查前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安装质量,并将检查结果填于表4。
2)《标准》6.1.2 d)所规定的明敷管线、接线盒、桥架等施工工艺应符合JGJ/T16标准9.1、9.3、9.4、9.5、9.11、9.13的相关要求。这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应按照JGJ/T16标准的第九章“室内布线”的相关内容(详见附录)进行施工,验收时应对上述内容进行抽查复核。
3)复核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标准》中表2,复核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弱电系统接地电阻测试数据,重点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结果、系统是否等电位接地、接地电阻是否符合GB50198标准要求。如发现系统无随工验收单或检查结果不合格,应在表4的安装质量检查结论栏中注明。
GB50057-19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是指建筑物防雷设计,实际安防系统(工程)的防雷接地应按GB50198-1994要求。
6.2 技术验收
6.2.1 技术验收可由验收组织指定的技术验收组(人员)具体负责验收。6.2.2 按《标准》中表5规定的要求与方法: 1)检查系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对有集成功能要求的,应按照正式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现场抽查验收;
2)按表5要求对相关分系统作现场功能抽检复查;
3)对中心控制室检查通讯设施、自身防范、防火和雷电保护措施; 4)将上述检查验收结果填于表5。
6.2.3 表5中列出的报警系统布/撤防与报警显示、电视监控系统的系统指标和图像质量三项验收内容是技术验收中的重点项目,应认真检查、严格把关。
6.3 图纸资料审查
6.3.1 对系统竣工图纸资料,可由验收组织指定的资料审查组(人员)具体负责审查。6.3.2 按《标准》中表6规定的要求与方法,重点审查图纸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并将审查结果填于表6。
l 准确性是指图纸资料所列的数据、文字表达应准确、图文表应一致并与系统(工程)实际相符;
l 完整性是指资料齐套性应符合《标准》4.7条要求,一、二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资料必须齐全配套:有封面、目录、页码并装订成册。
l 规范性是指图样绘制应符合GA/T74行业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6.3.3 《标准》4.7中指的决算报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以竣工核算报告代替,所谓竣工核算报告是指按合同工程费用和被批准的正式的设计文件,由设计、施工单位对系统(工程)费用概预算做出执行情况的报告。
7.验收结论与整改 7.1 验收判据
本节所提出的验收判据,是在对多年来我国安防工程管理和工程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提高验收工作的可操作性,设计了相应表格供验收时使用。这种办法改变了过去单纯定性判断的验收方法,是验收工作由注重“定性”向注重“定量”的一个转变,可以有效地克服验收工作的随意性。7.1.1 施工质量的验收:除按表4进行设备安装质量检查外,还提出了按表2对隐蔽工程质量进行复核的要求;
7.1.2 技术质量验收:按表5的要求进行; 7.1.3 资料审查:按表6的要求进行。
7.2 验收结论
7.2.1 验收结论一律填写通过、基本通过和不通过。7.2.2 验收通过:系统达到设计任务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和管理的规定。对照验收判据,包括Ks、Kj、Kz合格率均≥0.8。7.2.3 验收基本通过:系统虽有个别项目达不到设计任务书要求,但不影响使用并有整改落实措施。对照验收判据,达不到“通过”标准但Ks、Kj、Kz合格率均≥ 0.6。7.2.4 验收不通过:出现下述情况之一的,均为验收不通过:
1)施工质量有突出问题(包括系统无接地装置),合格率Ks<0.6的; 2)技术质量存在明显缺陷,重要项目内容不能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或不符合相关标准与管理规定,合格率Kj<0.6的;
3)图纸资料残缺,明显错差较多且不规范,合格率 Kz<0.6的; 4)《标准》表5中序号右上角打*的重点检查项目出现不合格的。
7.2.5 验收机构将验收结论汇总于《标准》表7,并附表
4、表
5、表6及验收机构名单。
7.3 整改
验收机构在做出系统验收结论时 ,对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和缺陷,应填于《标准》中表7。
7.3.1 对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的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提出书面整改措施,并经建设单位认可。
7.3.2 验收不通过的系统(工程)不得交付使用。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指出的问题,抓紧落实整改后才能进行验收;系统复测时应适当提高原不通过部分的抽测比例。
7.3.3 系统建设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应督促设计、施工单位对整改措施的落实。
8.系统移交
单从系统验收角度而言,系统移交并不包含在验收范围内。为了体现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重建设、重管理、重实效的根本宗旨,《标准》将系统移交单列一章。8.1 系统竣工图纸资料修改、整理归档要求
8.1.1 提供经修改、校对、整理并符合《标准》4.7规定的全套竣工图纸资料。8.1.2 全套竣工图纸资料应附验收结论(含验收机构人员名单)和系统整改完善措施。
8.1.3 全套竣工图纸资料修改整理后,至少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其中一套交回设计施工单位存档。8.2 系统移交的同时,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系统操作、保养、管理等制度;设计、施工单位应建立、落实维修等售后服务制度。
8.3 设计、施工单位将系统验收结论(附验收机构名单)、经建设单位认可的整改完善措施,报送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办理竣工登记手续。8.4 系统建设使用、设计、施工等各方及其人员应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并将知密面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对易引起歧意或误解的相关条款的说明和解释
1.《标准》4.1提及的初步设计论证是指方案论证必须在委托生效后(合同签定后)进行。这样规定,有利于工程建设的规范运作,也是GA/T75-1994标准的要求。
2.《标准》4.2.1提及的试运行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对重要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可同设计、施工单位协商适当延长至2-3个月,以充分观察及考核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3.《标准》6.2.3 e)提及的对电梯内摄像机的安装位置的要求可能与现行有关标准不同。实践中从安防角度考虑应按本标准的要求执行。
4.我国入世后,为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竣工验收的申报手续将会逐步改革,以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