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二模考试补偿练习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一.多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1、同中求异
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示例 1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异中求同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 2]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3]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4]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二.2015届模考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一: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二: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中心明确不少于300字的议论片段,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1.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②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抄袭。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近日,某报社对3629人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80.8%的人认为我国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其中52%的人认为,危机的原因是“人们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成为方案的亮点。2016年北京高考总分750分,语文增至180分,英语减为100分。
首届“中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掀起的汉字书写热超出教育部的预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
(2)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的,就如同幼芽是生长在绿枝上一样。
——歌德
(3)当前不少媒介,无论电影、电视,还是网络、报刊等都有一种低俗化倾向。不少文化人,他们仅仅将文化当作一种消遣娱乐。于是,人们在武侠、言情、八卦、野史、演义等低俗与搞笑中消磨了斗志,侵蚀了灵魂,从而解构了仅有的文化储存。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说:“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三.审题立意参考
1.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2.通过求同可以发现,两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面子,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躁奢华。绕耳,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通病。
面子关乎尊严、荣誉,当然要讲,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用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带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
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3.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前一句话是泰戈尔的话,强调要一路前行,不必为采路边的花朵而逗留;后一句萨拉的话批判匆匆赶路而放弃欣赏路边风景的行为。两则材料内容相反,各有侧重。写作时,既可以根据其中某一则材料确定立意,也可以将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确定立意。由材料(1)可得出以下立意: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把目光放远些、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处处有风景等等。由材料(2)可得出以下立意:生命之美在于过程;享受生命的过程;抛弃幻想,把握现在;活在当下等等。综合两则材料,可得出以下立意:在赶路时不忘欣赏风景、追求梦想而又注重过程等等。当前,国人浮躁有余,心静不足,尚快而怕慢,求速度而轻质量,重物质而轻精神,考生如关注此现实,文章便有了现实针对性。4.【立意提示】从丰子恺等几位作家的的话语中,可以产生这样的立意—— ①童心是美好的,我们要永葆童心;
②今天的社会,是什么让少男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 ③我们如何不让自己的心灵硬化?
④摒弃成人世界的影响,在沉重而压抑的现实里要坚守自己本真情怀 ⑤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成人(社会)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⑥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应有怎样的反思?
5.材料中的“执着坚持与顺应自然”是不能并列的,二者只能选其一。从材料第二段开头的“而”字可以看出命题人的思想倾向性,后文进一步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
确定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1)顺应。顺应自然的变化,万物才得以生存繁衍。大自然物种的进化规律是适者生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固执己见、冥顽不灵而导致悲剧者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立意为“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等。
(2)变通。对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灵活应对,变通处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上多次成功的变法,新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变通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立意为“学会变通”、“走出固执”“革新与守旧”等。
6.题目形式为新材料作文,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可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在三类、四类中打分。
7.①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竭尽全力去奋斗。
②人生要有正确的方向,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③人要成功,既要有正确的方向,也要奋斗不止,二者缺一不可
8.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聚焦汉语的现状,第一段是一项民意调查;第二段是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所发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北京市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增加到180分,而英语减为100分;第三段是说汉字书写大赛受到热捧。不管这些材料的着眼点如何,他们都围绕汉语而展开,重点在汉语的危机和补救措施,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⑴保护汉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⑵学习英语,不能忘记母语;⑶学习汉语,人人有责。写作时,可从当前全民学英语而忽视汉语的社会现象入手,然后就如何保护汉语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联系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来写重视英语,或者重视汉语的故事。当然,不管写什么,观点不可偏激,比如,认为“当前不需要学习英语”,那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偏题了。
9.这是一篇由三个非连续性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亦称命意作文),三则材料,谈到了一个共同的关系:生活方式、文化修养、文化氛围等与人的思想的关系。其中,第一则材料是名言,从正面列举文化修养的可行途径,具有形象性;第二则材料也是名人名言,以比喻形式,从正面阐述文化修养对思想的影响;两句名言从文化到思想,从形象到抽象,具有层进性。第三则材料是现象概述,从反面说明不良文化对人思想的冲击。
基于以上分析,本次写作有以下几个角度。
正面立论,一个人如果胸怀家国,志存高远,他就会做高雅之事,读高雅之书,成高雅之人。论据提供:诸葛亮,王羲之、李白、苏家,归有光等。
联系现实:当我们看到西方的青年陶醉于欧洲古典音乐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无数白皮肤黄头发的青年在讨论《理想国》的时候,当西方的世界在梵高、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前留恋往返的时候,我们却看到:
中国的影视银屏:穿越、演义、后宫、揭秘、探疑等充斥其间,娱乐着大众,也麻醉着大众,在醉生梦死中人们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世界。
走进校园,学生沉网络、游戏、手机、漫画、庸俗小说不能自拔,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忘记了家国的责任,淡薄了师生的期望,僵化了的本应活跃的思想,当然也远离了幸福快乐的未。
当越越多的青年远离的了高雅的文艺,也就丢掉了作为人的基本的义务,再也承担不起振兴家国的责任。则,民族的未堪忧,国家的前途堪忧。
10.作文解读:能够抓住其中一个方面立意并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应重在精神层面,比如思想独立、人格独立或志同道合、守望相助等。
立意参考: ①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不盲目从众。
②提倡独立思考,内心充实,以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内心充实。
③生活中人们应该志同道合,在陷入困境时相互守望。
④既保持独立人格,又能做到团队协作,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保证。
第二篇:高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高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主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是“整体感知”,就是全面理解材料,把握其意义。接下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求本法”,抓住材料的本质即材料的中心寓意。阅读本段材料,有两个方面的提示必须抓住:一是“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这句话,它是理解材料中心寓意的线索。橘子有大有小,有酸有甜,这就如同人生也有顺利有坎坷,有挫折有失败,有如意有不如意,有句常言不是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另一提示是“一些人” 会“抱怨酸”“抱怨小”,“而我”“庆幸它是甜的”“感谢它是大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方面的提示相结合,中心寓意就出来了,人生状况不同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要想活得轻松快乐,只能选好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寓意。
本题有以下两个较好的立意: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立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高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
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导写】
从鲁人角度:以鲁人的特长到越国将产生什么结果,一般说,他们的特长在越国无用,去越国自然会穷
(1)办事不要脱离实际(2)要讲究经济效益
可以设想,鲁人听了劝告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越国,各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亏本生意做不得(2)无用武之地焉能生财
从劝告者角度:他劝鲁人不去越国的理由,是越人赤脚不带帽,所以去越必穷
(1)办事不要脱离实际(2)要讲究经济效益
从综合的角度: 从全文的角度分析,与当前实际联系来进行类比,农民进城办企业,要发挥自己特长,扬长避短,掌握信息,才不会亏本
(1)扬长避短,生财之道(2)动机与效益(3)信息与致富
【思路点拨】
此题可作多角度立意。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来看,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受穷。这表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反过来,正因为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里的鞋帽会大有市场,这就要求人们做事情要勇于尝试、敢于冒险,学会革新,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又需明白,做什么事情,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当然,从另一角度看,有时候劣势也是一种优势,优势与劣势只是相对而言;从鲁人的特长与发挥看,材料又让我们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找对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如果将这件事情扩而大之,这又告诉我们,事情能否成功,知己知彼才是前提……至于选择何种角度写作,这要看自己……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馆闲坐。一位先生走进咖啡店,点了两咖啡,然后指一指店内的一面墙,对侍者说:“一杯贴墙上。”侍者恭敬地为他上一杯咖啡。客人结了两杯咖啡的账走后,侍者在墙上贴了一张写着“一杯咖啡”的纸条。墙上有很多这样的纸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这让我们感到惊奇和不解。
后来有天我们又在这个咖啡店里享受咖啡时,一位拾荒者从容地走进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侍者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为他上了一杯咖啡,拾荒者用完后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只见侍者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条,扔进了纸篓。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角度】
(1)买咖啡的先生角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心存悲悯,关怀天下
施舍
与尊重
(2)侍者角度: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平等的眼光
(3)拾荒者角度: 有尊严地接受
(4)咖啡馆 提供奉献爱心的平台
(5)社会角度
举手之劳让世界更美
让社会传递正能量
关注弱势群体 公民素养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高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3)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你对“正能量”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一)并列式 例如:《焕发正能量》
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
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 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①是高尚者的人生追求 ②是企业家的发展愿望 ③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①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二)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焕发正能量》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对照式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
总是积极向上的; 总是自信自强的;
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总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很重要啊!”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4)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苏格拉底讲一讲集市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我们是该追赶太阳呢,还是该守候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作文导写】
【审题】新材料作文是广东本(20122013)主攻的方向,紧跟2012高考各次模拟考将是材料作文的天下材料作文的类型有几种,从材料的数量上有单一型的,有多则型的;从材料的内容看,有新闻故事类、寓言诗歌类、漫画类等,在众多的材料(包括话题、命题)作文中有一种比喻象征性的作文,这类材料或文题本身某个关键词除字面的意义外,还隐含着某种喻义,而揭示出这样的喻义就成为这种文题写作的前提写作这类作文,不可逗留于题意表层,应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喻中求义,方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这样的文题题旨深藏,意蕴深厚,意趣丰满,有着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立意】本次材料作文就属于这种具有比喻意义的作文其中关键词是“追赶”“守候”“太阳”,而“太阳”是比喻的说法,其意义是什么,这需要同学们自定义其实“理想”“梦想”“时间”“信念”等都可以入意从考场写作实践来看,大部分同学也都如此立意;另外“追赶”和“守候”也是重要的信息,不能丢弃,选择那个写都没有高低之分,“追赶”有追赶的勇气和信念,“守候”有守候的美丽和期待,但也有部分同学只写这两个动词,又不见了太阳,偏题!
【标题】从命题(标题)上看,材料作文的命题最好从原材料中找信息,结合“关键词”命最好
如:《生命的追逐永远的阳光》《追赶心中的太阳》《追赶之途绽放鲜花》《守候心中的太阳》《趁着年轻追吧》《在追逐中守候》等,鲜明准确的标题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占据有利地形,给“疲倦”(批卷)的老师好的印象标题不能模糊或给人有另起炉灶的感觉,如《抓住机会》《争分夺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人生如太阳》《时间就是生命》《利用规律通向成功》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写材料作文开始,我们就面临着命标题,平时也可多积累一些好的标题,以备应试之需
【结构】太阳是什么——为什么要追赶或守候——怎样追赶和守候
第三篇: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0413
云南师大作文补丁训练2018-4-13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一.多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1、同中求异
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示例 1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异中求同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 2]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3]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4]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二.2018届模考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一: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二: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中心明确不少于300字的议论片段,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1.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②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抄袭。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近日,某报社对3629人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80.8%的人认为我国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其中52%的人认为,危机的原因是“人们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成为方案的亮点。2016年北京高考总分750分,语文增至180分,英语减为100分。
首届“中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掀起的汉字书写热超出教育部的预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新人。
——罗斯金
(2)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的,就如同幼芽是生长在绿枝上一样。
——歌德
(3)当前不少媒介,无论电影、电视,还是网络、报刊等都有一种低俗化倾向。不少文化人,他们仅仅将文化当作一种消遣娱乐。于是,人们在武侠、言情、八卦、野史、演义等低俗与搞笑中消磨了斗志,侵蚀了灵魂,从而解构了仅有的文化储存。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说:“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三.审题立意参考
1.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2.通过求同可以发现,两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面子,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躁奢华。绕耳,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通病。
面子关乎尊严、荣誉,当然要讲,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用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带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
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3.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前一句话是泰戈尔的话,强调要一路前行,不必为采路边的花朵而逗留;后一句萨拉的话批判匆匆赶路而放弃欣赏路边风景的行为。两则材料内容相反,各有侧重。写作时,既可以根据其中某一则材料确定立意,也可以将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确定立意。由材料(1)可得出以下立意: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把目光放远些、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处处有风景等等。由材料(2)可得出以下立意:生命之美在于过程;享受生命的过程;抛弃幻想,把握现在;活在当下等等。综合两则材料,可得出以下立意:在赶路时不忘欣赏风景、追求梦想而又注重过程等等。当前,国人浮躁有余,心静不足,尚快而怕慢,求速度而轻质量,重物质而轻精神,考生如关注此现实,文章便有了现实针对性。
4.【立意提示】从丰子恺等几位作家的的话语中,可以产生这样的立意—— ①童心是美好的,我们要永葆童心;
②今天的社会,是什么让少男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 ③我们如何不让自己的心灵硬化?
④摒弃成人世界的影响,在沉重而压抑的现实里要坚守自己本真情怀 ⑤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成人(社会)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⑥在道德失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应有怎样的反思?
5.材料中的“执着坚持与顺应自然”是不能并列的,二者只能选其一。从材料第二段开头的“而”字可以看出命题人的思想倾向性,后文进一步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
确定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1)顺应。顺应自然的变化,万物才得以生存繁衍。大自然物种的进化规律是适者生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固执己见、冥顽不灵而导致悲剧者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立意为“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等。
(2)变通。对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灵活应对,变通处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上多次成功的变法,新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变通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立意为“学会变通”、“走出固执”“革新与守旧”等。
6.题目形式为新材料作文,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可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在三类、四类中打分。
7.①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竭尽全力去奋斗。
②人生要有正确的方向,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③人要成功,既要有正确的方向,也要奋斗不止,二者缺一不可
8.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聚焦汉语的现状,第一段是一项民意调查;第二段是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所发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北京市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增加到180分,而英语减为100分;第三段是说汉字书写大赛受到热捧。不管这些材料的着眼点如何,他们都围绕汉语而展开,重点在汉语的危机和补救措施,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⑴保护汉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⑵学习英语,不能忘记母语;⑶学习汉语,人人有责。写作时,可从当前全民学英语而忽视汉语的社会现象入手,然后就如何保护汉语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联系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来写重视英语,或者重视汉语的故事。当然,不管写什么,观点不可偏激,比如,认为“当前不需要学习英语”,那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偏题了。
9.这是一篇由三个非连续性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亦称命意作文),三则材料,谈到了一个共同的关系:生活方式、文化修养、文化氛围等与人的思想的关系。其中,第一则材料是名言,从正面列举文化修养的可行途径,具有形象性;第二则材料也是名人名言,以比喻形式,从正面阐述文化修养对思想的影响;两句名言从文化到思想,从形象到抽象,具有层进性。第三则材料是现象概述,从反面说明不良文化对人思想的冲击。
基于以上分析,本次写作有以下几个角度。
正面立论,一个人如果胸怀家国,志存高远,他就会做高雅之事,读高雅之书,成高雅之人。论据提供:诸葛亮,王羲之、李白、苏家,归有光等。
联系现实:当我们看到西方的青年陶醉于欧洲古典音乐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无数白皮肤黄头发的青年在讨论《理想国》的时候,当西方的世界在梵高、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前留恋往返的时候,我们却看到:
中国的影视银屏:穿越、演义、后宫、揭秘、探疑等充斥其间,娱乐着大众,也麻醉着大众,在醉生梦死中人们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世界。
走进校园,学生沉网络、游戏、手机、漫画、庸俗小说不能自拔,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忘记了家国的责任,淡薄了师生的期望,僵化了的本应活跃的思想,当然也远离了幸福快乐的未。
当越越多的青年远离的了高雅的文艺,也就丢掉了作为人的基本的义务,再也承担不起振兴家国的责任。则,民族的未堪忧,国家的前途堪忧。
10.作文解读:能够抓住其中一个方面立意并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应重在精神层面,比如思想独立、人格独立或志同道合、守望相助等。
立意参考:
①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不盲目从众。
②提倡独立思考,内心充实,以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内心充实。
③生活中人们应该志同道合,在陷入困境时相互守望。
④既保持独立人格,又能做到团队协作,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保证。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了解多类型,探究审题方法
(注:以下审题题目只出现文题材料,作文要求与高考题基本相同,统一省略。)
(一)内涵相同型——同中求同
阐释: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找出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审题示例:
①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②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④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⑤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审题分析: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
即时巩固1:
(1)泾溪石险人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2)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审题分析: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题旨是: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
难点突破:内涵相同型----
(二)同中求异
阐释: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可能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审题示例: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审题分析: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内涵相反型——异中辨异
阐释:对同一问题提供两组相反的材料,材料内涵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比较出其相异点,再从这相异点提炼出准确合理的观点。一般正反皆可立意,也可对立统一。如果能够辩证思考,做到对立统一,立意往往会更深刻些。
审题示例1: 1、1915年,大洋洲北面一原始部落民族。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益。不料,其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这回天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富起来。
审题指导:第一则材料的原始部落的人观念不更新,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枉然;第二则材料中日本小山村的人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即使没有外界帮助也会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富裕。由此可得出立意:改变观念是关键,解放思想是根本。
(三)内涵相对型----互补叠加
阐释: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话题相同,但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科学合理。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分歧点,进而整合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审题示例: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审题指导: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有抱负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因而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即时巩固2: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内涵多向型——异中求同
阐释:材料的内涵各异,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有的材料还可能在审题时给同学们的思维形成干扰。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一方面要逐则分析材料,排除或化解干扰项;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归纳整合,探究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相通点),进而提炼出全面准确的立意。
审题示例: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3.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
审题指导:第一则材料强调安贫乐道;第二则材料强调保持心灵纯净,这句内容含蓄,很容易成为理解主题的干扰项;第三则材料的核心是要保持生命的本真,或崇尚简单、自然的生活。第一则材料是从正面提出观点,第二、三则材料是从反面提出观点。第三则材料中,“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意为没有自己的价值操守,“听不见灵魂的声音”意为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其实这三则材料里,第一则与第三则很容易理解,内涵也相似:坚守本心。第二则却似乎是一个干扰项,讲的是孩子的本真。可如果我们排除这一项,那我们的立意必然不够全面,所以我们要化解这则材料,把它和其他两则材料结合在一起,主题就成为:回归本心,用孩子的心境来与世界接触,以最单纯的动机做人。即时巩固3: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20年,他记录了约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
审题指导: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三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
四、课堂小结
(一)审题原则
1、逐则分析。读懂材料,把握各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对比分析。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同向关系、对立关系、互补关系、多想关系。
3、综合分析。归纳材料最终主旨:同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辨异、互补叠加,逻辑整合。
(二)温馨提示
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各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一事论一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关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
1、整体考虑。切忌割裂几则材料,就事论事。
2、理清关系。寻找材料间联系点,多法分析。
以上我们归纳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面对写作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一、了解审题误区——断章取义
顾此失彼
材料: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某户户主为增改家中电视机频道,寻踪购得增频器回家。老伴问:“你买了什么洋玩意儿?”户主答:“洋玩意儿?是广州产的好东西!”老伴细看后说:“广州出产,怎么没有中文,尽是洋文?”
2.报载,有的国家规定,无本国文字说明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口。而我国市面上出售的商品中,完全没有中文标识和中国文字说明的,已非个别现象。
3.据报载,从1996年9月1日起我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将不再配备英文翻译。根据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发表议论。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多则材料作文是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综合这些材料立意作文。多则材料,不管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首先都必须先将各则材料进行对照分析,或者求同综合,即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论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或者求异比较,即看这几则材料有哪些不同点,由此说明什么问题,再扣住论题写作。
不管求同还是求异,所提出的论点都要覆盖几则材料,如果只涉及部分而舍弃其他,那是不符合要求的。
立意误例:
1.新闻发布会,将不再配备英文翻译。这一措施符合当前形势,对提高全民族的英语素质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由此我也看到,提高全民族的英语素质,势在必行。
2.上述材料中,猛一看上去,那些“有的国家”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好像让人觉得失去一种尊严,失去了民族精神一样,但仔细想一想,却另有韵味,如果你要发展了,自然你的标志——文字也会被人们所采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不论哪个国家的人见了面都可以正常交流了,因为他们懂得同一种文字。
3.看罢上述材料,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它使我猛然惊醒:请保护保护我们的民族企业吧。误例评点:
上面三例都偏离了题意,都是仅仅根据其中的某一材料得出自己的论点,进而盲目引申、分析论证。[误例1]的病因在于脱离原材料。我国外交部发布新闻不再配备英文翻译,与提高全民族的英语水平毫无关系。这一举措,并非针对中国人,而是针对外国记者而言的。[误例2] 7 的病因在于盲目运用逆向思维,结果适得其反,脱离题意。[误例3]的病因在于只包含部分材料,不能涵盖全部材料。
二、审题训练:以下给出几组作文材料,请审题,并说说审题方法和技巧。
第一组: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审题分析:以上三则材料内涵相同,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
第二组:
(1)鲁迅: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2)沈从文: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地翻。
(3)伊朗谚语:疾驰的快马,往往只能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兼程。审题指导:第一则材料是说慢不可怕,只要驰而不息,就可以达到目标。第二则材料是从“为什么要慢”的角度说的,人生是一本书,内容多,分量重,值得慢慢看,也必须慢慢来看。第三则材料是说慢才能持久,欲速则不达。它们都探讨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慢”。本题的核心问题是在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快与慢”的辩证关系,并呼唤在适当的时候“慢”。三句话合在一起看:达成目标是一个慢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不放弃、慢而不息、风雨兼程,就一定能达成所愿!第三组:
(1)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于丹)(2)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易中天)
审题分析:材料一中于丹强调志存高远,勇攀高峰;材料二中易中天则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两个人的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我们可以采用互补法实现二者的统一,立意为: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踏实地。第五组:(2014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2.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进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第一则材料旨在阐述黑白照片少却承载更多的生活记忆,但是不易储存;第二材料旨在阐述数码照片多却易忽视生活精彩,但是容易储存。二者各有千秋,也各有弊端。第二则材料有了更深层的内涵,时代在进步,照片越来越多,回忆却越来越容易被稀释,对第一则材料有着引导的作用。两则材料结合在一起,可知这道作文题主要是在谈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片所承载的生活和记忆,正在被模糊和稀释,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单写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立意太浅,将二者合并起来,互相补充就可以立意为科技给生活带来便捷,也给生活带来烦恼,如何将科技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不让冷冰冰的科技挤兑热情的生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互补叠加)
第四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教师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一
师
一、【解读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说理性。
高考作文题,之所以都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说到底,就是这种“国考”本身,既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更应该是一种体现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品格的表征。看这些年轻的中国公民是否心智成熟,在特定时代的社会洪流下,能否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与责任使命,拷问我们的教育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会不会陷于过度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误区,是否能为这个时代培养出具有健康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公民。
例如高考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的“明星代言”两道作文就属于 任务驱动型作文。以及近期的游客在故宫文物上刻字、流行的头上长草、中国大妈广场舞等新闻,把时评的热点题目,重新拿来作为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一个对社会并不关心的人,很难写出让人叫好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特征
讲究“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任务驱动型作文发表观点的几种形式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事件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一般有三种类别:
一是赞扬式,即对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
二是批评式,即对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二、【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要求:
1.选取恰当的立意(立意新)
2.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观点辣)
3.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论据杂)
4.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语言趣)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尽量体现“五味”:
(1)新味。细心触摸社会的潮流,寻找新颖的题材。
(2)杂味。以事实说话,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材料可以信手拈来。
(3)辣味。思想深刻,讴歌时让读者喜,抨击时让读者怒,具有立场鲜明的战斗性。
(4)趣味。语言议论机智、幽默风趣,选择让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5)诗味。语言简短铿锵而又含义深刻,富于哲理,让读者读罢掩卷而长思。
◆技法点击
(1)要学会就事论事。就是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
评“事”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 游离于“事”高谈阔论。
(2)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评得文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才是好文章。
①叙事议论不蔓不枝。举例新颖,最后一句分析回扣中心。确定一个中心句,并阐明确定中心句的依据。
②论点方面。要做到论点明确,一般有两种方式:a开门见山,开宗明义。b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只有做到论点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③论据方面。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不去关注身边时事要闻,热点的科技动态等等,论据就不新颖,就做不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就不能为论点服务。
④论证方面,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例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做到叙议结合的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审题立意
1、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2、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另立炉灶,否则就会出现离题或偏题问题;
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材料示例】
1.游客在故宫大缸刻字
【审准题意】
批评游客行为,要尊重保护文物(就事论事)
根源在于文明素质低下、公德心缺失、(就事论理)
体现盲目浮躁的旅游观,进而分析整个社会的盲目浮躁(就事论理)
中国式旅游在国际上成为一种标签,直接影响国家形象。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
2)批评顾校长:
①为何不未雨绸缪-——就事论事
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借题发挥和联想(就是论理)
3.首场大学生保姆拍卖会在京举行
来自四川和黑龙江等多所高校的10名大学生在北京的中国首场“大学生保姆拍卖会”上亮相。经过两个小时的竞拍,6名大学生获得了保姆工作,年薪最高为4•15万元。
【素材点拨】
面对“就业难”的困境,只要大学生们放下架子,适应社会,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找一份工作并不是梦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从事保姆工作,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和人才的浪费。
【构思方向】
(1)适应;(2)解放思想;(3)勇于尝试;(4)珍惜知识和人才。
4.请以下面的新闻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新京报》 2月3日报道,北京731路公交车上,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与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 司机和售票员笑脸相迎,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做到了“打不还 手,骂不还口”。
一、选取角度:
1、司机和售票员的忍让态度,你持何态度?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对外国乘客的无理取闹,你有什么感想?
二、吃透材料,选取角度(选角度)(对于司机和乘务员的忍让,你持何态度?)
(一)反对忍让
1.触及到了人格及民族尊严。
2.纵恶消弭了正气,助长了邪恶。
3.《员工守则》漠视了员工的名誉权、生命健康权等基本权利。
(二)赞成忍让
1.表现了一个大国公民的气度和修养。
2.他们的行为既无损 国格”也无损人格。
3.以暴治暴不利于构筑和谐的社会环境
◆选材:要求选用富于时代性、思想性的典型素材,选用与所给材料相似或相对的素材来分析:
如高考辽宁卷的写作,就应围绕“明星代言”的相关的现象案例、前因后果来选材。
故宫大缸遭刻字的新闻类似材料:承德避暑山庄石碑遭“泼墨”、博物馆大殿门扇、楠木雕饰被割掉古床博物馆遭参观者“砸场”、埃及神庙 惊现“到此一游”、北京西便门城墙四处“海誓山盟
卢浮宫名画被游客“个性签名”
无心之失
故宫文物被科研工作者“误伤” 耶稣画像惨遭“毒手”变猴子
达·芬奇名作失色成“LED屏幕”
圆明园文物 误变“土豪金”
唐代石佛被重塑成水泥佛。
▲开头
适度描述事件主体,但切忌花大篇幅回顾。应找出事件的主题,针对主题,应用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的语言亮出自己观点。即迅捷入题,方能吸引读者,震撼人心。
例如:
蔡铭超先生拍而不买,致使天价兽首流拍,本人认为这一行为得不偿失。(《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明确提出自已的观点)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在法国举行的拍卖会上,蔡铭超先生以天价拍下圆明园文物——兔首、鼠首,但拒绝付款。有人认为这是一出闹剧,但我要为蔡先生鼓掌。
蔡先生的这一行为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为蔡先生鼓掌》——适度描述事件主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于观点,一定要掷地有声,拒绝平庸。一个平庸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观点,是没有太大价值的。相反,如果我们从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提出新颖的观点,形成自己有个性的观点。
▲主体部分
则应结合观点,剖析事件,开掘本质,辩证分析:
(1)可适当解释事件的关键词,解决“是什么”问题。但不能泛泛而谈,尽量通过具体的实例剖析出事件的本质。
(2)分析问题。(为什么)
A.要紧紧扣住论题本身。如:赞扬蔡铭超的做法,从头到尾都应该围绕赞扬这一行为而展开论述。做到中心明确,否则就会有偏题或离题之嫌。
B.要研究问题本身。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单一现象后面的本质、形成的原因、现阶段的影响、今后发展的结果、自己内心的感受。
C.在文章的行文组织上,要做到思路清晰,尽量将论据、论点等分项列出,让人一看就能理清头绪。
(3)怎样做: ▲结尾
要呼应形头,收束总结,这样才能保证论述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例文1:
拒绝“二次抢掠”
佳士得拍卖我国国宝,是无耻的,是公开的“二次抢掠”。
蔡铭超智破佳士得阴谋,他的拒绝是中华民族的觉醒。
曾几何时,国民以天朝上国自居,来者不拒,去者不拦。当英法轻松掠走数以万计的非常不容易攒得的文物,有谁敢直面他们的抢掠,站出来拒绝,说一声“不”。我们只听到慈禧的一道诏书——“量中华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
而时光流转到今日,面对同等性质的抢掠,倚仗更为强大的祖国,还是无人站出来,说一声“不”。澳门赌王何鸿燊出巨资刚得马首,本为爱国义举,却用错了方法,助长了英法侵略者后代们的贪欲。十万,不多,百万,不多,千万,仍不足以填满他们的血口,这就是纵容的恶果,这就是没有严词拒绝的悲哀。
幸而,有了不同于何鸿燊的蔡铭超——这位神秘的电约竞拍者。当罪恶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的拍卖会落下了黑幕,当拍卖行的经理仍在黑暗中窃喜,正如他们的祖辈们掠得这至宝时的肮脏心态一样,他们如掠食者一般,静待猎物的出现。他们,正编织着冠冕堂皇的“二次抢掠”。可见,民族的觉醒是不可避免的洪流,一旦它喷涌出来,任何阴险的算盘都无济于事。蔡铭超就是民族觉醒的领军式人物,他敢于运用正当的方式抨击那些非法的行为,他巧妙地运用拒绝的声音阻退这浩浩荡荡而来的“二次抢掠”。
蔡铭超的拒绝,远不只是捍卫了国宝仍在屈辱的国度中坚持操守的尊严,也远不只是为国人出了口恶气,给以佳士得为首的“二次抢掠”者们一次严肃的警告,他的拒绝,促成了民族在对文物保护上的新觉醒。
如今,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们的力量正在蓄积。百年国耻,不是单凭战争就能雪洗的,祖国的文化保护,并非用金钱就能捍卫的。它需要新的认识、新的手段,在面对变相损害我国利益的人们面前,得掷地有力的说“不”。
圆明园的烈火仍记忆犹新,佳士得的拍卖仍惊魂甫定。一次明抢,一次暗夺。
烈士的鲜血还在我们心中燃烧,战火已消弥,战斗仍在继续。当“二次抢掠”在今后重现之时,我们要异口同声说“不”。
例文2:
理性爱国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深受诗书礼仪熏陶的大国。这大国不仅仅是地域广阔的“大”,更是宽厚大度,海纳百川的“大”。生为这悠悠古国的一份子,也理应在为人处事方面体现我国人民的大度与理性。
蔡铭超的做法却没有让我们看到理性的光辉。
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我国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却拒绝付款,以此捍卫我国的利益。他的行为确实让所有中国人感到他浓浓的爱国深情,也甚至有人拍手称好,称其为民族英雄,但我却对他的做法不敢苟同。
首先,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世界对于中国商人的看法,更有损我国的大国形象。众所周知,在商人的世界里,诚信为基础。很久以前,中国商人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便是诚信缺失,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尊重,爱贪小便宜。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脚步有了改善。而蔡铭超这样的做法无疑又损害了我们尚在努力提升的诚信为商形象。史上,中国追回流失在外的国宝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的通过海外华商高价拍下,并无偿献于祖国,有的则是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协商追回。这些追回国宝的方法都让无数中华儿女骄傲自豪。而蔡铭超的做法除了向当年掠我国宝的行为表示愤慨与不满,又真切地追回了什么呢?
其二,蔡铭超的行为有违我国传统美德教育。此事自发生后已由简单的事件转变为了一种现象。引发国人讨论是应理性还是应热情爱国。这已经涉及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了。我能清楚地想起那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游行示威的韩国民众中有人毅然断指以示抗议,此举一出,震惊了无数人。我们可以很明晰地看到大韩民国激进的精神,但却要十分质疑此举是否理性、明智。
我国是至今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尊敬的泱泱大国,身为她的子民,我们是应该满怀热情去爱她,守护她,然而在理性与热情发生矛盾时应如何抉择?
我相信只有理性的爱国方式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蔡铭超的作法让新时代的青年人反思,也许只有怀仁爱国,怀理爱国,我们才有资格称为中华的子女。
理性爱国!让爱国闪烁理性的光辉!
例文1和例文2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对蔡铭超的看法,例文1认为蔡铭超的行为在捍卫祖国的尊严,而例文2则认为蔡铭超的行为有损世界对中国人商的看法,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有违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应理性爱国。虽观点不同,但两篇同样精彩。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模拟演练
文题设计1
最近,“成都名片”评选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2005年“超女”冠军李宇春获近1500票,超过武侯祠、春熙路等代表成都文化特色的景点,暂列第一名。这引起了很多专家的质疑。你对此有何看法?
构思提示:“名片”是代表一个地方形象、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的标志。任何地方都有值得本区域人民耳熟能详、引以为傲、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文化符号和名片。就本题而言,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立意:
1.赞成李宇春作为成都的名片。李宇春是成都走出去的魅力女孩,作为中国当代的大众偶像,李宇春的影响力早已走出了娱乐圈的范畴。出道4年,她多次登上《环球》《人民画报》《TimeOut》《Glamour》等杂志封面,更是分别登上亚洲版和美国版的《时代周刊》。当然,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她还热衷于公益事业:“玉米爱心基金”是中国第一个以歌迷命名的零资源启动基金,但至今捐款已突破500万元……
2.否认李宇春作为成都名片。名片主要内涵应该是文化,要有历史的厚重感,要承载人们对其的厚望等等。
文题设计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河南省新密市工人张海超,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州大学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举揭穿了谎言。
要求:请对上述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
构思提示:这个真实的故事令人心碎。张海超的被迫自救,更像在拿健康甚至生命冒险,赌自己没病(肺结核),而是社会(郑州职防所)有病(“误诊”)。张海超自知面对的是一家大企业,“我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深信在那个企业里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工友,还另有其人。这种“一个人在战斗”的公民形象,其痛感之深,情何以堪。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类似个案时有发生?为什么自救者时常走投无路,不得不采取极端方式?为什么原本由全社会担负的自救成本,却要由一位孤苦无告的农民承担?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放弃“以暴易暴”的思维前,人们在张海超身上也看到了一种“让人含泪的暴力”,一种并不施害于他人,而是加诸自身的暴力。为证明自身清白而“开胸验肺”,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可奈何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的“自残”?无论如何,如果恶意“误诊”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法律正义能得到有效伸张,如果相关维权制度健全、维权途径通畅,张海超绝不至于要如此与“误诊”对赌,“一个人在战斗”。文题设计3 材料“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优秀作文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大妈甚至“舞出”了世界影响。
一位外国大妈说:“很佩服中国大妈的自信和勇气,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不过伴奏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在我们国家,建筑工地都要测量噪音,违规是要受处罚的。”
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股民族风
中国者,大国也。大妈者,年岁辈分类于妈妈者也。广场舞者,公共场地民间集体舞蹈也。中国大妈广场舞,因莫斯科红场、法兰西卢浮宫“被占领”而具有了世界影响,世人褒贬不
一、毁誉参半。我以为政府引导、舞者自律,方能消除其负面影响,使这股“民族风”成为新时代中国资深女性最炫的形象之风。(开篇选用长短句整散句结合,有气势有力度,观点鲜明,高屋建瓴,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的大妈们,心灵中有千百年妇女隐忍奉献的精神皈依;身体上有操劳家务、相夫教子甚至抚养孙辈的劳苦印迹;现实里有儿女奔波前程老来孤独无人陪伴的人生缺憾。她们体形要么肥胖要么瘦弱且绝不婀娜;她们步态要么生硬要么僵直且绝不轻捷;她们动作要么迟缓要么笨拙且难以准确。如果你要以专业的眼光、挑剔的心态来看待她们的话,那她们中的相当多一部分人表演的是无任何美感的走样错位的舞蹈。
但是,她们冲破了心灵的禁锢和身体的限制,凭着年轻时的激情和夕阳红的梦想,以无比的自信和勇气,舞出了火的热情,风的张扬,水的淡定,太阳的开朗。这是新时代中国资深女性掀起的民族广场舞之风。
然而,广场舞的音响实在太具有穿透力了。它单调,它冗长,它反反复复,它喋喋不休绵绵不绝。它撩起了夜班族难以补眠的怒火;它打破了莘莘学子闭门苦读急需的宁静;它让身体抱恙需要静养的那类人发狂;它让年纪尚小需要安眠的婴儿啼哭不止;它让不需要单调乏味声音打扰的人忍无可忍。它,太坏了。但是,坏的也只是那音响,而非我们中国的大妈。
要解决这个“太坏了”的音响影响,首先需要政府引导和规范。譬如避开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众聚集之地,另择场所;譬如规范跳舞时间,避开人们休息高峰时段;譬如规定限制音响分贝,使其达不到噪音的标准;譬如鼓励发明同频同步同听一首歌的范围式无线耳麦,给中国大妈们增加一个广场舞必备的装备,这装备又炫又亮不扰人,又轻又巧真方便。
总之,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政府有义务“护航”广场舞,不能只限制、只通融而不加以引导。政府的引导会使这股“民族风”更和谐。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其次,为了不使音响“太坏了”被非理性地理解为中国大妈“太坏了”,“舞者”,我们中国的大妈们应该要严格自律。起舞之时那伴奏的声音不可旁若无人,要顾及他人。老话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大妈们,广场舞的直接目的是舒活筋骨、锻炼身体,最终目的是陶冶性情。如若我们自律地控制伴音,既跳舞锻炼了自己,又不扰民方便了他人,那才是既修了身,又养了性,实现了跳广场舞的最终目的。
政府引导、舞者自律,彻底解决广场舞伴音扰民问题,就能使中国大妈广场舞这股“民族风”越跳越炫,成为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热情开朗能歌善舞的中国公民新名片。
文题设计4 材料: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鲁迅不能远去,更不能删去
中学生随便杜撰的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害得鲁迅先生不轻。有些人就借这句话,想删去鲁迅先生的作品,减少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分量(述材料),我看是一种轻率不理智的表现。(亮观点)(先破后立)
大家可以推敲一下中学生的这句顺口溜,怕文言文,我们就要把文言文给删掉?怕写作文,我们就不写作文啦?显然不能。学生所怕的,反而是最有用,最应该加强的。传统国学不要啦?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难道因为学生一句不太负责任的顺口溜就轻而易举的删去?写作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难道因为学生惧怕,我们就不训练写作,就不再运用写作?就取消平日的作文训练?显然十分可笑荒唐!学生毕竟年幼无知,其意见也不定就正确,完全跟着学生感觉走,这是很明显是愚蠢不明智的。(驳对方论据与论证,推出一个荒唐的结果。从而可见,鲁迅经典是不可删的。)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看看学生读的课外书籍,你就会明白个大概。学生喜欢智慧背囊式的精悍的小美文,学生喜欢有浅显道理的所谓哲理故事,学生喜欢让人心动的情感故事,喜欢《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选载的新潮时尚文章。如果你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喜欢的这些快餐式的美其名曰的美文,实际价值不是很大,最多给人一时的心动,不会长久的影响你。这些文章看似美,实际经不起咀嚼,也不会被历史沉淀下来。可是,由于高考、中考大量选用这类文章作为试题,大大影响了学生,给学生严重的误导。现在的高考、中考试卷中,大多是流行的时尚美文。这些文章,阅读难度不大,语言华丽精彩,学生乐意读。所以,学生在阅读学习鲁迅先生那些有一定历史感现实感的文章时,就要费一点事,就觉得有难度。学生阅读,不想费事,不想费脑子,想的是轻松。很显然,这是有害的。
快餐式文化作品,冲击了鲁迅,冲击了那些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文章。(要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论删鲁迅之原因,从反面找原因——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这样有思维。)
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被历史证明有着很高价值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属于今天和未来,所以根本不存在过时的问题。有人说,鲁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可是,有谁不是时代的产物?谁能超越时代?脱离时代?
因为鲁迅关心社会,关心广大的民众,所以文章带有时代的色彩,留下了时代的烙印。鲁迅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的,揭露现实的。可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不关心现实,不喜欢看现实主义的作品。学生所喜欢的那些新潮的美文,往往不痛不痒,无病呻吟,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
而对鲁迅作品的畏惧和后怕,完全是学生以讹传讹的误导,是对鲁迅作品的误读。这句不负责任的顺口溜,伤害了鲁迅,也坑害了广大青少年。让学生远离鲁迅,不仅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无知。不是鲁迅作品失去了价值,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失去了市场,而是我们有些人的误导和错误教育,影响了鲁迅的存在。
我们已经十分无知,我们不能再错。让鲁迅留下来,不容商量!
四、小结
一、引述事件,简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点
任务驱动型文章,在开端处必先引述事件,这是写作的根源所在,立论所在。
引,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事件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
二、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围绕材料议论的最佳手法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如为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叙述这样一个故事:据说,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去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大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立志探索科学的奥秘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累累硕果。接着用探因分析法就是: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牛顿正是因为在这种“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这正是在举出事例之后,沿着牛顿为什么会成为科学家的思路,探究其根源,从而证明了“人要立志”这一论点。此类分析法常常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处是,一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绝不会发生越扯越远的偏离题意现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离材料的中心”这个高考作文的考点;第三,增强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三、探源本质,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议论空间
从根本上说,议论文的主体就是在回答 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 “为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论点也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第五篇:镇江一中2014届考前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
镇江一中2014届考前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模拟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在化缘途中路经一条小溪,走着走着,快到小溪时,老和尚忽然停下了,并示意小和尚不要作声。原来,他看到两只小麻雀正在溪水中洗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只浑然不觉的小麻雀洗足洗够,才叽叽喳喳地飞走了。小和尚不无抱怨地说:“为了两只小麻雀,居然耽误了咱们这么长时间,真急人!”老和尚意味深长地说:“世间的生物不分大小,都有它们的生活和享乐。我们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爱惜苍生。尤其是在小麻雀们沐浴的时候,它们的内心和意识中肯定蕴含着圣洁康乐的观念。双双着水,幽幽私语,洗尽它们百里飞投、千里奔波的一路征尘。这是多么动人的时刻、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海门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思路点拨]
小和尚:辩证看待目标实现与过程中有意义的事情(如要学会欣赏美好,应该适时给美好让路等;那种为事业放弃亲情、友情等做法,极端功利,不可取)
老和尚:爱惜苍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看到事物的美好;自己内心美好,以己(仁心)度人
双方结合:欣赏美好(要有欣赏美好的心灵)分享美好呵护美好(关注的热情);人和自然的和谐是最大的和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南京盐城2013届期末卷)
[思路点拨]
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材料为大科学家牛顿评述自己成就的一段话,含义丰富,引发思考的角度不少,可开掘的立意也较多。
(1)牛顿评价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卓有成就的人应有坦诚博大的胸怀;要谦卑;谦虚使人进步;
(2)浩瀚的真理的海洋---科学无止境;不可固步自封;学会敬畏;
(3)像是海边玩耍的小孩---在游戏中发现(或才能有所发现);求知、发现、创造需要童心;
(4)比寻常更为光滑的卵石---独具慧眼才能有所发现;要善于发现独特、不一样的事物;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美国哈佛大学期末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让学生回家去做,开学后交卷。老师改卷时发现有近一半雷同现象,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哈佛将家丑公布于众,一个个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最严重的要劝其休学一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无锡2013届期末卷)
[思路点拨]
分析:关键句是“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也就是说“不独立思考”等于“严重舞弊”,因此要处理。
角度:(1)从学生方面看,误把开卷考试当做合作交流;(2)从学校方面看,对造假绝不宽容,坚守教育的价值等等。
整体立意:教育要对造假说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局部立意:教育就是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独立思考就是严重舞弊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
(3)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南通期末卷)
[思路点拨]
分析:第一句关键是“乐”,安贫乐道,清贫而又快乐;第二句关键是“天国的子民”“像孩子一样”,单纯善良;第三句关键“在名利场”“折腾”,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也就是没有自己的价值操守,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角度:三个材料分两组,有正有反,合在一起,说的是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孔子是正面说,要安贫乐道,耶稣从反面表达正面的意思,要简单要天真,周国平从反面说,要摆脱名利,听从内心的呼唤。
整体立意:什么是幸福快乐,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局部立意:就是把三句话中随意抽取一句,孤立地看待材料。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
在低头看自己手机,偶尔抬头,大家会心一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届南京一模作文)
[思路点拨]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都是“一群企业高管”,难以从多个人物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从材料的自然语意层次角度立意。本段材料可以划分为四个语意段,分别对应的立意可以是:
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
“逃离”只是一个借口,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
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
分享美,是一种快乐;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融入„„
3.置身山顶,风光无限
美常存于“高处”;登高方能见美。
4.不去赏景,低头看手机
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以得到安宁;精神不解放,灵魂难自由。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具有比喻意味的文题。“雨过”和“天晴”,既可以指外在的环境或条件,也可以指主体内在的情绪或体验;“会”既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又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可能,此处偏在前者。由此,我们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如钓鱼岛事件、台海三通、农民工失业、大学生就业难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一种“雨过天会晴”的眼光去审视;也可以联系考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关注自我人生,抒写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