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艺评论-评骆驼祥子
文艺评论
评《骆驼祥子》
——从幽默中感受悲凉
《骆驼祥子》叙述了一个本是有理想,有目标,懂得奋斗进取的大好青年,但经过“三起三落”的波折,车没了,老婆去了,就连最后唯一根支撑他精神世界的支柱也倒了——小福子的自杀,这时他彻底的堕落了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作者在这一书中描写祥子的悲惨遭遇时不乏幽默,在幽默中表现悲凉的情怀更令人感伤。在小说中有许多地方出现幽默的因素。
如在语言描写方面:“哼,你这个傻小子。你个傻骆驼!地道窝窝头脑袋!受苦的命!”从这一简单的口语中,能让读者在脑海中形象地浮现这么一副画面:祥子正拖着骆驼,人与骆驼并立在一起,而且两者都呈现傻傻呆呆的样子。这生动的语言描写,刻画出的这么一个愣头青的画面,令读者禁不住想笑,但在笑了之后,再想想当时祥子的生活,不禁泛起了对祥子深深的同情。
在心里描写方面:在祥子拉曹先生的车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小子骑着自行车在后头跟行着,“好几次,祥子很想抽冷子闸住车,摔后头这小子一交,但是他不敢,拉车的得到处忍气。”这一心理描写会令读者不禁产生一种联想,想象那小子无缘无故被摔出去时,那身在半空三百六十度打转,最终头朝地,嘴吃泥得摔在地上的狼狈样,不禁会令人捧腹大笑。但祥子不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阶级制是多么的严重,穷人面对有钱人时总是要忍气吞声。
还有在虎妞欺骗祥子说自己有了身孕,并威逼利诱他,要
祥子娶虎妞。当祥子陷入这个陷阱之后,作者以这么一句话描写了他当时的心情:“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象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祥子这一心理想法显示,他为了摆脱这丑妞的纠缠,他宁愿当一条冻在冰里的死鱼,也不愿娶虎妞。这一想法不禁令读者觉得有点可笑,同时又对祥子的遭遇感到无奈与怜悯。
在行动描写方面:祥子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挣钱的青年,他凭着自己年轻力壮又能吃苦,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他向人力车厂租车拉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但这个普通的愿望却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实现。好不容易拉上自己的车,又遇上军阀抢车,自己也被抓了去,当他逃回来之后,一切又重头开始,愿望依然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当祥子攒够钱的时候,钱又被侦探骗了去。落魄无奈的祥子被逼娶了车厂主的女儿虎妞,一个比自己大十五岁的老姑娘。看着这一切倒霉的事都接二连三发生在祥子身上,会使读者产生一种像是在看倒霉熊的经历,不觉地笑了一下,之后回顾到祥子的悲惨结局,笑变成了苦涩的笑。在修辞手法方面:祥子与虎妞新婚之后“他想不起哭,他想不起笑,他的大手大脚在小而暖的屋中活动着,象小笼里一只兔子,眼睛红红的看着外边,看着里边,空有能飞跑的腿,跑不出去!”作者将新婚后的祥子比喻成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兔子,既形象又贴切,兔子本是擅跑的动物,正好形容祥子喜欢拉车到处跑,但很不幸,兔子被关在笼子里,极其生动的描绘出祥子渴望出去劳动但又被虎妞困住的无奈。读者可从这一比喻感到一定的幽默感,但同时也体会到祥子心中的无奈。
在虎妞的帮助下,祥子又拥有了一辆车,可是好景不常,虎妞难产而死,为了料理后事,祥子卖掉了车子,一切又回到原始状态,只不过经过这一次的打击,祥子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充满希望,富有朝气的祥子了。虎妞死后,祥子被夏太太再次引诱而染上疾病,加上自己一直暗恋着的小福子在痛苦中死去,祥子的生命里已经看不到一丝希望,他被社会无情地抛弃,他只能在别人的社会里游离、堕落。这就是祥子的命,也是穷人的命。小说中写到:“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了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作者将穷人的命比喻成一个枣核,命与枣核,两者本来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很难想象如何把两者用比喻联系在一起,于是读者会以此来嘲笑作者的比喻,觉得其牛头不对马嘴,但看完比喻的解释后,笑容消失了,换来的是一脸的凝重与沉思。祥子的遭遇是悲惨,小说的描述是幽默,在幽默中突出悲凉的情怀,更令人感同身受。这是《骆驼祥子》一书的特点。
第二篇:评《骆驼祥子》
评《骆驼祥子》
读着老舍的《骆驼祥子》,渐渐觉得文字变得沉重起来了。文字的沉重反映是老舍手里握着一只沉甸甸的笔,胸中揣着一颗沉甸甸的心。面对三十年代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怀着对旧中国愤世嫉俗的心情,老舍写下了这部对腐朽黑暗社会的控诉书。
这部小说塑造了祥子这一人物,他是普通的人力车夫。健壮、体面、要强的他也有好梦想,但是,他却身处那个世界的最底层。老舍就是从这样一个小人物入手,以他的命运为线索,真实的反映了一个大世界。祥子身为社会最下层的劳动者,也就自然成为了吃人社会中被吃的对象。被肮脏腐朽的浊流同化了,老舍在这里描述出了一只十足的野兽,他贪婪、狡诈、懒惰。祥子之所以从一个人退化成走兽,原因显然不在他自己,小说的末尾喊出了最后的控诉:祥子是这个社会病胎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腐朽社会的殉葬品。
这部小说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在文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语言。老舍在这一部小说的语言带着一股很浓的地方特色,语言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媒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沟通的质量,有滋有味的语言更好的表现了作者创作小说的主旨,读者读着也想品着一杯好茶,而不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
《骆驼祥子》上演了一幕悲剧,控诉了一个世界,成就了一个作家,这就是《骆驼祥子》。
六.二刘孟
第三篇:《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去年暑假读过,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灿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绍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儿跻身文坛的人之一,而始终保持平民风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们常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可惜我只读过《骆驼祥子》,且对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来我得补习一下空缺了。那今天我就来谈一谈《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骆驼”两字,是因为是骆驼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车,所以因此得名,可见起名也有个技巧呀!如果此书定名《祥子的生活》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生趣了。
老舍先生写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写车夫是以知识分子来面对车夫,而他是平民对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写得真,也容易感动人。
我喜欢这一段文字: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颜,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向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与生活的环境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平实,但又不似白描手法干燥无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由于各方面的局限,使我不能再大加评论老舍先生的作品了,等到有时间再来探讨吧!
第四篇:《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讨论
——第七组
1.为什么祥子把自己生日定在买车当天?
答:他满怀憧憬,以为那就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就像重生的日子。
2.祥子为什么向曹先生提出辞工?表现出祥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当祥子在曹宅拉车,由于意外的事故翻了车,车把摔断了,主人摔伤了,虽然他伤得比曹先生还重,但他却十分过意不去。他想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给主人作赔偿,表现祥子是个有责任心和荣誉感的人。
3.曹先生为什么会被告发?
答:曹先生给一个叫阮明学生不及格分数,阮明告他是革命党。
4.虎妞是因为什么而导致难产死?
答:贪吃油腻食品,缺少运动,(好吃懒做)
5.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娶的虎妞?
答:虎妞诱惑祥子,她使计策骗祥子说自己怀孕了,祥子信以为真,并在她父亲的大寿上和她与她父亲闹翻了,虎妞便和他住了出来,在一起了。后来祥子才知道是她骗了他,但此时已没办法了。
6.祥子对拉车的态度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答:在万恶的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法通过自身的辛勤努力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7.祥子到最后以什么来维持生计?
答:最后靠给做红白喜事的人打杂来维持生计
8.《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9.祥子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为了争取起码的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10.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
第五篇:《骆驼祥子》
我看《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摘要:《骆驼祥子》这部悲剧性很强的小说,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在金子塔的底端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主人公祥子就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最后彻底堕落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还与他自身的不能主宰自己有关。
关键词:努力、奋斗、堕落、行尸走肉、残酷
提纲:
一、看《骆驼祥子》的观后感,结合祥子的悲惨遭遇提出论点:骆驼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
二、举例子结合社会实际论证骆驼祥子的命运悲惨的原因。
三、由分析得出结论,骆驼祥子的命运之所以悲惨,除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外,还与他自身的不能主宰自己有关。
四、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正文: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一本较薄的小说,只有15万多字,数日便可读完。看完的第一感觉便是:不过瘾,实在好短,但意味深长,含义深刻.
我对骆驼祥子的总体评价是什么呢?一句话,他的命运太悲惨了。祥子是旧北京三十年代的年轻车夫。他相貌一般,个头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职业拉车。他有追求的目标买车。流了三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那是军阀混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莫名其妙地被兵抓去打杂。车子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夺走了。有一天,炮声把营里的兵吓住了,他们决定迅速转移。祥子趁乱带上兵营里的几匹骆驼,逃走了。他卖了骆驼,凑了三十几块大洋,又回到“仁和厂子”拉车。厂主刘四爷的闺女虎妞,都三十多了还没找到婆家,就是因为太泼辣了。虎妞看上了祥子,诱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怀里,祥子后悔,准备一刀两断。可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是丢不掉她了,最终与她成了亲。虎妞死于难产,祥子所爱的小福子也因不堪忍受妓女的生活而离开了人世,祥子人财两空。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没有劲了,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祥子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彻底地向命运屈服了。
他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北平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命运与遭遇。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骆驼祥子的命运是那么悲惨,那么让人同情。
在读完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悲剧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祥子一生梦寐以求的洋车终在无数次颠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确,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造就了无数的遗憾。多少莘莘学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学;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内外在的原因不能进入各自专长的领域。光靠幻想,梦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样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悲剧。同时,祥子最终的堕落与社会之堕落是分不开的。有些人因出身贫寒,所以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却无果。除了与自身有关,还与社会现实有关.
《骆驼祥子》悲剧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物安于命运安排的性格,社会的黑暗,婚姻的不幸。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道路问题。《骆驼祥子》这一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显示出来了。
现实社会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呢?法拉第小时侯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著名的电磁学家。日本著名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改变生活,创造未来。
读这部小说,作者通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一定不会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新社会中,现在的人们,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正向小康生活迈进。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正以十二分的饱满热情,紧跟党中央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是祥子处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一名很好的劳动者,一定不会那么自甘堕落的。
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像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丢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说,祥子变成后来的祥子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祥子被剥夺掉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这里,美的好的毁灭不是表现为一个品格高尚的英雄的肉体上的毁灭,而是人物高尚品格的荡然无存,即精神的毁灭,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了去,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这就是祥子为什么会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的原因所在。
这个故事真是可悲,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这么一个像骆驼一样善良老实又魁梧健壮的年轻人,在不幸的命运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终于绝望了,沉沦了。我想说你为什么不坚持到底呢?如果坚持到底,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永不后悔。
我认为小说中讲述的这一帮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在金子塔的底端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
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画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小说里充斥着的悲凉发人深省,故事离奇感人。这部小说里所说的事情,的确离我们有几十年了,但文学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千千万万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透过它,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社会曾是那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为它毕竟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这雄鸡病危的年代。
为什么说祥子的命运悲惨呢?从小说来看,这部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
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着反抗的精神。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中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善良正直勤俭要强的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你想呀,祥子这样的好人最后也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韧,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凉,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的悲惨。与虎妞的结合到虎妞最终死去期间,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最终车卖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笔痕般,将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烙在了祥子的心上。他开始欺骗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像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被黑暗吞噬;愤怒的是以前那个勤劳朴实的祥子如今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羞耻之感。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或多或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
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高级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一生都坚韧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祥子的堕落过程是一个命运和精神向车夫群体靠拢的过程。最初他落落寡合,不愿认同一般洋车夫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的生活态度,祥子与群体的不合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格美。而当他认同车夫群体意识的时候,是祥子精神走下坡的时候,个人奋斗遭挫折,觉得以前看不惯的事情都觉得有些改变了。在认可车夫群体意识的过程中,体现了祥子对自己丧失信心之后精神的无助,只能以此来麻醉自己的精神,甚至最后变成堕落。
《骆驼祥子》这个旧中国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祥子只身一人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地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地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地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不由得感动和怜悯了,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失败了靠自己站起。
祥子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的悲剧。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微不足道。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改变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地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了骨气。这里我体会到:人的命运还受环境所左右。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轻而易举地打败了祥子。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仇恨。。。祥子的悲剧性格,充分体现了这部小说的悲剧性。从祥子身上我们看到了黑暗,冷酷,腐朽的旧制度旧社会对劳动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在这样的环境中,尚未觉悟的个体劳动者祥子,只能痛苦地活着,委屈地死去。任凭他如何挣扎,都摆脱不了吃人的社会制度给他的苦难命运。祥子的悲剧有社会批判的内涵:一个勤劳的有骨气的劳动者变成了淡而无厌的混世闲人;一个正直善良的青年变成了懒散的吹鼓手和刁滑的刺儿头;一个憨厚的无不良嗜好的男人变成了烟鬼酒鬼;一个健壮的年轻车把式变成了早衰的小老头。祥子的变化充分地揭示了他所身处的环境对底层劳动者的既是身体层面的压迫和摧残,也是心灵层面的压迫和摧残。然而,祥子对此却毫无认识,“凭什么””“我招谁惹谁了?”把阶级的罪恶,误认为是这个人与那个人过不去,把社会的必然灾难,看成是人为的偶然事件,这深化了祥子艺术形象的悲剧性。从一定意义上说,《骆驼祥子》又是一个性格悲剧。酿成这样一个悲剧,除了来自社会的压迫剥削,还有悲剧主人公自身性格上的原因。所以《骆驼祥子》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正直的青年堕落为城市无赖的悲剧。在他的身上,当个个体劳动者的追求和纯洁美好的农民品格是同时丧失的,这是祥子这个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也构成了这场悲剧的重要线索。
看看祥子再比比自己,我们应该感到很幸福很知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甜蜜,到处都有人维护着你,帮助着你。我们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和期望。我们应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今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
折,去战胜它征服它,做生活中的强者,才能登上胜利的舞台,享受成功的喜悦。《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悲剧性很浓。我应该感谢它,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上时时鼓励自己.因为它让我在悲叹祥子苦难遭遇的同时,学会了坚韧不拔,永不服输。教育了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向命运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