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哲之浅谈大学生价值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摘要:价值观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当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关于价值观
1.价值观的意义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对人具有导向作用。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他对人的思想、感情、言论和行动起着普遍的整合和驱动作用。而这一功能,最重要的就在于价值观念构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2.价值观的特性
价值观的主体性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即价值观因人而异。
价值观的超知识性价值观念的存在和作用往往表现于已有知识的范围以外,不是知识所能包含或代替的。构成价值观念的信念、信仰、理想等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二者有交叉关系,但不重合。即价值观是无关于人的知识水平的。
价值观的多元性在一定范围(指并非只有一个主体的)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现实主体的存在是多元的,而每一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每一主体那里,价值观念能够是一元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不能彼此等同或替代,因此总体上就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即在一个团体里,个体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3.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和共产党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区别。现在的大学生更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而放松了对理想和精神的追求。下面是几种病态的价值观表现:
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是为了“谋生”而学习,这本来应该是被人们所鄙视的,而所谓对理想的追求,对科学的追求早已被抛到脑后。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风气,早已见怪不怪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虽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人格的退化已在当代大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去想明日该何去何从。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幸福的标准。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一些人甚至大言不惭“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原本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中发生动摇,使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这些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不稳定局势。
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以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这一点在大学生的择业上主要体现是在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自我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处于党、政府、祖国和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出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大学生的价值本位观念转向自我性。他们自信、朝气、独立、个性张扬;他们也迷茫、叛逆、惶恐、自我崇尚;他们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注重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他们自认为是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的一切都带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不得不说,国家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导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光光宣传和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国家集体更好地来关心和爱护个人,人们才会看重国家的利益。
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观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部分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此现象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更为明显。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而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属于“高不成,低不就”,追求物质过多,不是想着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些大学生的想法固然不对,但他们别无选择,这个社会的风气引导着他们的选择。纵使有人不想那么务实,想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满足,但来自父母、社会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把追求物质放在第一位,而对以后的生活“有用”的知识就学,“没用”的就不学,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者。就像很多同学不喜欢马哲课就不来上课,而其他专业课却不会缺席一样。这样的价值观看轻了个人的品德修养,自然就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
4.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爆发者已高消费为荣,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此冲击。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影响到其它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的犯罪道。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国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改善社会的整体风气,逐步形成一代与下一代的良性循环。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注意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纳税、受教育和服兵役三个方面。在纳税方面,大学生对此没有概念,其实联系国家与公民的纽带就是纳税,只有纳了税,才能感觉到这个国家是自己的国家。在受教育方面,目前学生的学费依然是自己承担,这也是让学生与国家越来越疏远的一大原因。在服兵役方面,中国取消了强制的兵役,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军训,但大学军训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让人诟病,它与公民意识的建立毫无瓜葛。在引导大学生对国家的正确价值观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无疑是重中之重。
3.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
4.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年学生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通过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国家,作为一个祖国的未来栋梁,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严于律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第二篇:马哲论文(大学生的价值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摘要:价值观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当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关于价值观
1.价值观的意义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对人具有导向作用。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他对人的思想、感情、言论和行动起着普遍的整合和驱动作用。而这一功能,最重要的就在于价值观念构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2.价值观的特性
价值观的主体性
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即价值观因人而异。
价值观的超知识性
价值观念的存在和作用往往表现于已有知识的范围以外,不是知识所能包含或代替的。构成价值观念的信念、信仰、理想等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二者有交叉关系,但不重合。即价值观是无关于人的知识水平的。
价值观的多元性
在一定范围(指并非只有一个主体的)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现实主体的存在是多元的,而每一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每一主体那里,价值观念能够是一元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不能彼此等同或替代,因此总体上就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即在一个团体里,个体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
3.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和共产党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区别。现在的大学生更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而放松了对理想和精神的追求。下面是几种病态的价值观表现:
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是为了“谋生”而学习,这本来应该是被人们所鄙视的,而所谓对理想的追求,对科学的追求早已被抛到脑后。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风气,早已见怪不怪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虽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人格的退化已在当代大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去想明日该何去何从。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幸福的标准。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一些人甚至大言不惭“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原本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中发生动摇,使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这些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不稳定局势。
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以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这一点在大学生的择业上主要体现是在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自我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处于党、政府、祖国和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出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大学生的价值本位观念转向自我性。他们自信、朝气、独立、个性张扬;他们也迷茫、叛逆、惶恐、自我崇尚;他们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注重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他们自认为是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的一切都带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不得不说,国家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导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光光宣传和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国家集体更好地来关心和爱护个人,人们才会看重国家的利益。
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观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部分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此现象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更为明显。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而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属于“高不成,低不就”,追求物质过多,不是想着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些大学生的想法固然不对,但他们别无选择,这个社会的风气引导着他们的选择。纵使有人不想那么务实,想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满足,但来自父母、社会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把追求物质放在第一位,而对以后的生活“有用”的知识就学,“没用”的就不学,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者。就像很多同学不喜欢马哲课就不来上课,而其他专业课却不会缺席一样。这样的价值观看轻了个人的品德修养,自然就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
4.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爆发者已高消费为荣,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此冲击。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影响到其它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的犯罪道。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国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改善社会的整体风气,逐步形成一代与下一代的良性循环。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注意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纳税、受教育和服兵役三个方面。在纳税方面,大学生对此没有概念,其实联系国家与公民的纽带就是纳税,只有纳了税,才能感觉到这个国家是自己的国家。在受教育方面,目前学生的学费依然是自己承担,这也是让学生与国家越来越疏远的一大原因。在服兵役方面,中国取消了强制的兵役,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军训,但大学军训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让人诟病,它与公民意识的建立毫无瓜葛。在引导大学生对国家的正确价值观时,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无疑是重中之重。
3.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
4.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年学生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通过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国家,作为一个祖国的未来栋梁,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严于律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4版
【2】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3】刘继农 李志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gaodeng/101122/09270943-2.html
工程力学班
唐一萌
05311118
第三篇:马哲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学生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摘要:本文首先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再论述现今大学生价值观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同时指出了这样做的现实意义并提供了怎样去实施的路径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价值观
Abstract: The passage first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Then it said that nowadays the college students need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s leading and it also told the sense of it and how to put it into practice.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college students;value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最近的十八大更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进行了凝练。核心价值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新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必须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用积极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一方面接受着传统价值观念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经受外来的各种新观点、新思想的影响,强烈的冲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在现今形势下,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趋弱,价值取向多元化。我们所提倡的主导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可是,作为社会进步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中只有极少数人关注国家大事和民族安危,也只有极少数人以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为学习动力。还记得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伤人有故意杀人吗?他不仅没有服务社会,还给社会带来了危害。诚然,我国现阶段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文化的巨大冲击以及人精神的极度空虚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多元化以及主流文化的削减。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构建存在问题。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呈现出另一个特点——个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趋于淡薄。市场功利泛化及利益机制的重建均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在市场配置中,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尺度也极易被大学生引入自身的价值体系,使得当今大学生对于自我重要性的认知日益加深,更加关注个人得失,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而集体意识却趋于淡薄,对集体和一些公益活动的认识上也表现出了一种自我价值体现感。大学生目前的价值观还表现在过分崇尚自我,理想信念逐渐削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断地困扰着大学生,根本的问题就在于理想的庸俗和缺乏高层次高境界的人生追求。另外,大学生道德标准宽松,道德标准更趋务实。对于涉及社会道德的问题,大学生表现出宽容性。这样下去,一旦大学生没有了免疫力,就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按照如上分析,我们要在大学生中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正需要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指引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和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对中国社会的一般价值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而成的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体现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涵盖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不同诉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有利条件
大学生目前处于青年时期,正是价值观确立之时。价值观是一个由浅到深逐步积累、加深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熏陶,与他人沟通,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过去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大学生还是具有是非辨别能力和积极向上心态的。此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必然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其整个价值体系也就建立,其价值观就会相对成熟和稳定。
再者,经过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运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学生作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更能意识到其优越性与建设的必要性。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以一定会得到大学生的热情支持和大力拥护。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影响
1、有利于明确大学生基本规范与信仰追求。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西方文化的大肆进入。很多不怀好意的人士就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暂且不说我们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民族精神早就渗透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血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大学生,就已经给予了大学生一种信仰和追求——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十八大提出的新的24字凝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信仰和追求,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整个中华民族出发。
大学生一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拥有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目标。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取得生活、事业的成功,促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同时,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来完善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
2、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价值体系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是根本,坚持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塑造崇高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环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和影响,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高等学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促进校园和谐。这不仅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为把社会主义大学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提供了文化氛围。
3、有利于维护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此时刻,我们更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积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一切不良思想,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统一与安定,民族才能屹立。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路径 1.提倡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基本道德规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包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 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张岱年指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其文化的主体性,文化是为民族存在和发展服务的,文化必须具有保证民族独立、促进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些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淀,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文化传统“, 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 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而这些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持续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也是我国的各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是大学生更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价值观念
建立了极健康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应重点凸显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是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基本规范,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遵循的价值观念,应贯穿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2、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加大优秀事迹的宣传
大学生活需要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填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在 积极健康的活动熏陶下,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各方面的引领与支持,社会各界要给予尽可能多的关注与支持。
要定期做好人好事的宣传与评选,加大校园舆论宣传。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同时加大对社会上优秀事迹的宣传,经常开展相关活动。充分了利用好思想教育课的机会,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考核内容。要与当前 大学生的切实需要与利益相挂钩,不要空泛,打击学生学习兴趣。
3、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社会和家庭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不止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促进,是以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健康稳定,全体公民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自觉以其指导自身价值观的构建为基础的。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更为根本的、更为基础的前提,则是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果。
五、结束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时代提出的紧迫任务,而将其与大学生联系更是迫在眉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用心参与。这不仅仅是我们大学生塑造自我的机会,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次机会。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国家才能在激荡风云的国际世界里获得生存和发展。
第四篇:马哲论文——(原创)浅谈价值观的物质性
绝对原创
班级*** 学号****
姓名****
浅谈价值观的物质性
——大学生应如何对待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相继涌现,人们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意识,盲目的追求个性化、差异化,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人们忽略了价值观的物质性,无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当代大学生在日常交往里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就此发表作者浅显、简陋的观点。关键词:价值观;物质性;认识论
Abstract: China's society is undergoing profound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socialist mainstream ideology has been maintained and development, social life and diverse, chang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various ideas and concepts are intertwined and affect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Modern diversity of social life, people's thinking with more independence, choice, variability and differences.A wide range of value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have emerged, people obsessed with their own values, their own consciousness, the blind pursuit of individuality, differentiation, different values collide.
绝对原创
班级*** 学号****
姓名**** It ignores the values of the material, not available from other's point of view to think about solving problems, sharpen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ir daily interaction where contradi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article will be published by this shallow, simple point of view.Key words: values, material, epistemology
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相继涌现,人们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意识,盲目的追求个性化、差异化,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人们忽略了价值观的物质性,无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当代大学生在日常交往里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就此用价值观的物质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绝对原创
班级*** 学号****
姓名**** 人们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是经由出生开始,生长的环境点点滴滴的由一些小的思想,小的观念,逐渐凝结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而这些差异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更加的明显。逐渐开放的社会,也慢慢的宽容、大肚起来,包容着每一种思想。当大学生经由自己狭小的空间来到大学这个广阔的天地时,便会发现有很多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对待事都会有情截然不同的看法、做法,然而对于这点,许多大学生都无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尤其当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发生冲突时,无法换位思考,无法理解对方的生长环境导致了对方的思想,同样也无法明白自身想法的狭隘性。往往在遇到事情时,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而那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被趣说成“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赣南师范学院每年都会对刚进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被排查出来的学生里,单亲或孤儿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的生长环境,导致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来源于社会,来源于实践,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科学的认识论,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科学的看待现代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多样性。
二、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意识是人脑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类有着高级的思维能力,成为主宰万物的生灵。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到
绝对原创
班级*** 学号****
姓名**** 现今发达的科技社会,充分说明了,意思能的的反作用。当代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的力量,必须拥有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才更好的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当代大学生在充分认识到自身认识的重要性的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自身价值观是由客观实践形成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赣南师范学院今年来不断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科学的价值观,坚定的信念,远大的抱负,不断地为赣南师院创造奇迹,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争光添彩。科学的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党组织组织策划的各项活动,生活作风正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才。
大学生应如何做。
三、当代大学生应在科学的分析自身价值观的局限性、不足的同时,充分发挥意思的能动作用,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努力,为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而奋斗,为崇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代大学生应当牢记作为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清楚的意识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的任务。要认真探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认识社会意识的差异性,正确对待不同于自身的价值观,努力
绝对原创
班级*** 学号****
姓名**** 克服唯心的、片面的、呆板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意思的能动作用,用科学的价值观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在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在当代社会中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价值观中不迷失自我,才能保证不会被资本主义的思想腐化,才能全心全意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第五篇:马哲感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感受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有利于更好的完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因此想更的体会其中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的在生活中去探索、去感知。同时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过渡性。就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我觉得通过这个学期仅有的一点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有很大收获了,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总之,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对我们对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很大。让我们在应对困难,处理问题等方面给予了诸多的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