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毛泽东概论题库

时间:2019-05-15 10: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毛泽东概论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毛泽东概论题库》。

第一篇:第毛泽东概论题库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C)。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和谐 D.生态文明 3.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D)。A.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缺陷 B.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4.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B)。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5.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A.本质 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党代会提出来的(D)A.党的十五大报告 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解概括是在(A)。A.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C.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D.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8.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

A.保持政治稳定 B.实现祖国统一 C.加强国防建设 D.把发展放到首位 9.实现 “四个现代化”最早提出的时间是(A)A.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 C.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毛泽东时代最杰出的科技成果是(A)A.两弹一星B.鞍山钢铁厂 C.武汉长江大桥D.大庆油田 11.共同富裕意味着(D)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D)的轨道上来。A.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B.引进技术,吸引人才 C.科学研究与市场经济结合 D.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 14.我国提出到什么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B)A.2015年 B.2020年 C.2050年 D.2030年 1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 的首要基础地位(A)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17.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8.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C)A.实现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人们思想觉悟提高

1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C)的思想。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中国梦是在(C)A.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D第一次出访俄罗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A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提高综合国力 D.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2.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AB)

A.发展生产 B.共同致富 C.公有制 D.按劳分配

3.邓小平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ABCD)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4.科技创新有(ABC)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再创新 D.产学研三结合 5.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ABCD)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BCD)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E.发展先进文化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8.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A.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9.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曾经指出(ABCD)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贫穷 10.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ABCD)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决定性条件 C.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的需要 E.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11.2002—2012年十年,我国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是(ABC)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大台级;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大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大台阶。D.军事实力、环保水平、绿化面积迈上大台阶 12.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13.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ABC)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1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重大理论意义在于(BCD)A.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B.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它对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ABCD)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6.党的十八大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经济方面提出(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AB)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C.财政收入翻一番。D.外汇收入翻一番。17.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ABC)

A、农业 B、能源和交通 C、教育和科学 D、第三产业 18.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主要是(ABCD)A.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江泽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胡锦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19.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CD)A.两弹一星计划 B.863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人才强国战略 20.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发展,集中体现在(ABCD)A.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

B.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胡锦涛时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D.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错)2.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对)3.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错)4.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5.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对)6.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尺度。(对)

7.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难以把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区别开来。(错)8.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错)

9.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本质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错)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

11.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12.发展才是硬道理。(对)

1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有机统一的。(对)1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对)

15.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思想,难免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错)16.在世纪之交中国已经总体上实现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目标。(对)17.中国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是在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对)18.“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在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错)19.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对)20.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对)

第二篇:第毛泽东概论题库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2、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C)A、剥夺地主、富农的工商业 B、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官僚资本 D、赎买民族资本主义

3、l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D)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C)A、加工定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5、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是(A)A、保存富农经济 B、没收其土地,保护其工商业

C、消灭富农 D、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6、在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A)A、“四马分肥” B、定息 C、核价收购 D、无偿没收

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8、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B)

A、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B、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

9、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B)A、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B、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有认识

C、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D、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实践

1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C)A、把圈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照着马列本本去做

1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不可调和的 D、针锋相对的

12、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D)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C、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生产

13、毛泽东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的理论著作是(A)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不要四面出击》

14、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D)

A、发展生产力 B、变革生产关系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15、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是(A)A、计划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16、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A)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C、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7、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8、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B)A、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9、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ABCD)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BC)A、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

3、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ABCD)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4、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ABC)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家庭承包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ABCD)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ABCD)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建成和巩固的首要条件是(AB)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9、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ABCD)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1O、毛泽东晚年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最主要错误是(AC)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C、阶级斗争扩大化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种缺陷,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AB)

A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1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CD)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CD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ACD)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进入了过渡时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1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BCD)

A、委托经销代销

B

C、计划订货 D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BCD)

A、没收官僚资本 B、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7、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ABCD)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18、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有(ABCD)

A、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B、国营经济的壮大

C、个体农民有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愿望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19、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BC)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 20、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ABCD)

A、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证明了马列主义的真理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错)

2、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人民民主专政。(错)

3、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土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错)

4、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完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错)

5、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错)

6、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错)

7、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对)

8、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错误的,因为70年代末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错)

9、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剥削阶段制度被消灭的标志。(对)

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对抗性的矛盾。(错)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错)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对)

13、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错)

14、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错)

15、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对)

16、“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错)

17、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土地所有权从农民私人所有转化为集体共同所有。(对)

18、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对)

19、“一体两翼”也是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20、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对)

第三篇:毛泽东概论期末考题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创新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2.(c)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a.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3.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d)

a.研究

b.客观事物

c.从实际出发

d.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4.1930年1月,毛泽东在(a)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a)

a.无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b)。

a.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

c.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d.独立的社会形态

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b)

a.个体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9.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思想。(a.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b.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a)

c.“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d.“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d.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11.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b)。

a.斯大林

b.列宁

c.毛泽东

d.马克思

1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d)

a.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开放性

b.长期性

c.多变性

d.差异性

1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a)。

a.教育

b.改革

c.竞争

d.管理

15.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这要求我国大力实施(b).a.依法治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保护环境战略

16.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c),与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的。

a.整体推进

b.摸着石头过河

c.顶层设计

d.重点突破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b)。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18.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a)。

a.全面深化改革

b.勇于创新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可持续发展道路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要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关键是(d)。

a.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b.处理好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c.处理好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1.(c)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a.合资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有经济

d.外资经济

22.1984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签署文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a)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0月1日

c.1987年10月1日

d.1999年9月1日

23.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果断地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主要内容是(d)。

a.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b.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新中国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d.联合日本、欧洲国家、美国和第三世界各国,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24.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劳动、知识、人才和(d)。

a.管理

b.生产关系

c.科学技术

d.创造

25.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不包括(b)。

a.服务型政党

b.革命型政党

c.创新型政党

d.学习型政党

26.4月11日上午,84岁的劳尔·卡斯特罗参加了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这也是美国和(b)两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举行的首次最高领导人会晤。

a.委内瑞拉

b.古巴

c.玻利维亚

d.智利

27.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b)。

a.心中有党、心中有家、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b.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c.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得、心中有戒

d.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忧

28.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c)

a.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d.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29.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b)

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核心是(c)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1.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3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3.领导者是中国力量的源泉。×

34.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进行过准确的判断。×

3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36.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7.必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1.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b.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c.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d.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42.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b 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解决中国问题。

43.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 b c d)

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b.敌强我弱的形势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d.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4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而“一化三改”反映的历史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一化三改”是(a c d)

a.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b.实现祖国统一的经济保障和政治要求

c.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然条件

4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在于(a b c d)。

a.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b.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a b c d)

a.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b.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冒进情绪,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

c.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d.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47.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 b c d)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48.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 c d)

a.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

b.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主动权

c.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

d.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

49.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a b d)。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d.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0.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a b c d)。

a.改革和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b.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c.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d.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b)作为根本工作路线。

a.与时俱进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2.党的早期领导人(a)曾经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的思想。

a.李大钊

b.周恩来

c.陈独秀

d.毛泽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d)。

a.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b.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c.创造新理论

d.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c)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5.1930年1月,毛泽东在(d)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d)。

a.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b.封建性质的社会

c.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7.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b.工农联合专政

c.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专政

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a 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c.《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9.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 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a.民主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明确地规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法治

1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c)

a.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b.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不要四面出击

11.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d)及时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a.叶剑英

b.胡耀邦

c.江泽民

d.邓小平

1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c)。

a.差异性

b.多变性

c.长期性

d.开放性

1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消灭私有制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5.在我国,(c)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走共同富裕之路

16.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a)。

a.全面深化改革

b.勇于创新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17.(b)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8.(a)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a.摸着石头过河

b.整体推进

c.重点突破

d.顶层设计

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a.可持续发展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a)

a.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b.公有制经济量的优势

c.抑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国有经济掌控所有行业

21.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我国的国体、政体分别是(c)。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

22.周恩来曾经把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下列不属于这“四目”的是(b)。

a.台湾回归后,除外交外,蒋介石拥有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

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互约不派特务

d.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c)的和平外交政策。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独立自主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d)。

a.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25.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危险不包括(c)。

a.脱离群众的危险

b.消极腐败的危险

c.能力太强的危险

d.精神懈怠的危险

26.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相关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d)专题教育作出安排,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

a.”三讲”

b.“八荣八耻”

c.”三个代表”

d.“三严三实”

27.4月11日上午,84岁的劳尔·卡斯特罗参加了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这也是美国和(d)两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举行的首次最高领导人会晤。

a.玻利维亚

b.智利

c.委内瑞拉

d.古巴

28.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a).a.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b.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c.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29.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d)

a.按单位分配名额

b.按党派分配名额

c.实行等额选举

d.实行差额选举

30.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a)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a.社会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建设

d.资本主义革命

31.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3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3只要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34.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3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6.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37.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它们是对抗性的,不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9.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4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1.关于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c.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42.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基本内涵是(a b d)。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改革开放

d.人民幸福

4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b c d)

a.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44.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a b c d)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公私合营

d.经销代销

45.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b d)

a.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因素

b.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

c.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d.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

46.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a.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b.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c.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d.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47.以下说法中,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有(b c)。

a.要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比如大量建高档商品房

b.要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要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d.先把经济搞上去,再发展教育也不迟,没有经济发展,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48.(b c)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a.同步推广与重点推进相结合b.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c.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

d.全面改革与逐步推进相结合4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 b c d)

a.集体经济

b.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集体成分

c.国有经济

d.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

50.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a c d)a.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它规定中国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d)。

a.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b.创造新理论

c.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d.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毛泽东思想这一独特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a)。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列宁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b)。

a.价值追求

b.根本指针

c.理论指导

d.思想基础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是(b)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大前后

d.八七会议

5.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b)

a.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

b.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6.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确立的宗旨是(c)

a.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7.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c)三个阶段。

a.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b.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8.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

a.四马分肥

b.统筹兼顾

c.劳资两利

d.公私兼顾

9.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d)

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10.党的(c)提出了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a.九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八大

d.七届二中全会

1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d)。

a.差异性

b.开放性

c.多变性

d.长期性

12.四项基本原则是(a),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立国之本

b.力量之源

c.执政之基

d.强国之路

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d)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两个凡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斗私批修”

d.“以阶级斗争为纲 ”

14.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b)

a.是否做到消灭了剥削

b.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d.是否做到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公平

15.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b)。

a.消灭贫困人口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实现共同富裕

d.消除贫富差别

16.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d),与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的。

a.重点突破

b.整体推进

c.摸着石头过河

d.顶层设计

17.1941年5月,毛泽东在(b)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实践论》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矛盾论》

d.《反对本本主义》

1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b)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a.改革

b.市场

c.计划

d.法律

19.关于生态文明理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人对自然要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

b.人类是自然的征服者,自然完全属于人类所有

c.人的实践活动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d.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应该呵护自然

20..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b)。

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个体经济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外资经济

d.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私有制经济

21.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d)

a.科学文化技术水平

b.受高等教育程度和比例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思想道德素质

22.周恩来曾经把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下列不属于这“四目”的是(a)。

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互约不派特务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d.台湾回归后,除外交外,蒋介石拥有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

2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我国新的外交战略是(a)。

a.真正的不结盟

b.一条线

c.一边倒

d.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2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b)。

a.民族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民族平等

25.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不包括(b)。

a.执政考验

b.党员人数太多的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改革开放考验

26.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a)。

a.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b.心中有党、心中有家、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c.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得、心中有戒

d.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忧

27.4月22日至24日,李克强在厦门、泉州、福州考察时指出,希望福建发挥沿海近台的区位优势,抓住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把(a)作为稳增长的利器,增添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的动力。

a.改革开放

b.经济刺激

c.宏观调控

d.价格放开

28.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a)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c.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d.没有推翻帝制

29.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c).a.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30.1930年1月,毛泽东在(c)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31.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3.领导者是中国力量的源泉。×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5.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36.任何政党都有阶级性,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

37.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理顺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8.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3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0.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41.新时期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 b c d)。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荣辱与共

d.肝胆相照

4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a b)的关系。

a.与时俱进

b.一脉相承

c.相辅相成d.相对独立

43.中国共产党在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b c d)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自我改造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4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而“一化三改”反映的历史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一化三改”是(a b d)

a.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然条件

b.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c.实现祖国统一的经济保障和政治要求

d.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4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a b c d)

a.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理论的依据

b.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c.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46.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b.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d.是从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47.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 b c d)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48.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c d)。

a.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c.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必须通过改革促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49.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意见,包括(a b c d)。

a.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务实进取

b.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c.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50.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为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b d)。.a.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c.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

d.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c)。

a.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客观实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c)作为根本工作路线。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群众路线

d.与时俱进

3.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这种“相联系”比喻成(c)。

a.”根深叶茂”

b.“唇齿相依”

c.”有的放矢”

d.“水乳交融”

4.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b)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a)。

a.农村

b.城市

c.军队

d.政党

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7.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b)遗留的任务。

a.过渡时期

b.民主革命

c.社会革命

d.土地改革

8.从(a)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

9.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c),要实现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a.国防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工业现代化

10.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c.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d.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11.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d)

a.依靠外援

b.加强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c)及时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a.叶剑英

b.江泽民

c.邓小平

d.胡耀邦

13.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其社会性质而言应属于(a)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资本主义社会

14.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是在(b)中。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5.党的十六大以后的10年,我国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以下不正确的是(d)。

a.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b.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d.国防投入水平、国家军事实力、国家安全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d)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a.计划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政府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7.1941年5月,毛泽东在(c)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矛盾论》

b.《实践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反对本本主义》

18.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b),与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的。

a.重点突破

b.顶层设计

c.摸着石头过河

d.整体推进

19.(d)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要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关键是(c)。

a.处理好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b.处理好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d.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a.生态中国

b.法治中国

c.美丽中国

d.和谐中国

22台湾问题产生以来,我党对台方针政策变化表述最准确的是(a)。

a.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再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过程

b.从希望于国民党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c.从不接触到“三通”

d.从武力解放到不放弃武力

23.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重心是(d)。

a.一边倒

b.两个中间地带

c.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d.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2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

a.农民阶级

b.解放军

c.知识分子

d.工人阶级

25.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危险不包括(b)。

a.消极腐败的危险

b.能力太强的危险

c.精神懈怠的危险

d.脱离群众的危险

26.刘云山出席2015宣传部长工作会议,强调要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c)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行政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和谐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7.因夺得两次大满贯冠军奖杯而在中国掀起网球热潮的退役网球名将(b),4月15日晚在上海荣获劳伦斯学会特别成就奖。

a.晏紫

b.李娜

c.彭帅

d.郑洁

28.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a)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b.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29.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a)

a.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b.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c.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联盟是(c)

a.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31.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3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3.领导者是中国力量的源泉。×

3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35.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36.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7.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38.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9.近代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 b c d)。a.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a c d)

a.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a c 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实行“耕者有其田”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44.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a b c d)

a.公私合营

b.统购包销

c.加工订货

d.经销代销

4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a d)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敌我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46.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显示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有(a b c d)。

a.依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b.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的同时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c.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成就显著,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外贸依存度较大,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d.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

47.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的目标是(a b c)。

a.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c.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d.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b)。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实现共同富裕

49.下面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是(a b c 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充满活力

c.诚信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0.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b c d)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它是在以国共合体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c.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d.创造新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主题是(a)。

a.和平与发展

b.革命与战争

c.理论与实践

d.改革与开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d)作为根本工作路线。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

4.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c)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持久战》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新民主主义论》

5.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确立的宗旨是(c)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d)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无产阶级

7.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d)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a.世界落后国家

b.世界共产主义

c.世界无产阶级

d.世界社会主义

8.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c)道路。

a.公私合营

b.社会主义

c.互助合作

d.土地改革

9.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10.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民主

c.法治

d.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1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长期性

b.差异性

c.多变性

d.开放性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a)。

a.资产阶级自由化

b.崇洋媚外

c.改旗易帜

d.闭关锁国

13.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c)。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纲领

d.基本路线

16.为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在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b.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c.至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d.“三步走”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1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d)。

a.改革

b.管理

c.竞争

d.教育

16.(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

a.创新

b.改革开放

c.稳定

d.发展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b)。

a.中国传统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中国文化

d.中国历史

18.(c)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a.顶层设计

b.重点突破

c.摸着石头过河

d.整体推进

1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d

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外资经济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私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个体经济

d.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是(c)。

a.加强国防

b.科学技术

c.改善民生

d.发展经济)。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人民民主专政

d.可持续发展道路

22.周恩来曾经把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下列不属于这“四目”的是(c)。

a.互约不派特务

b.台湾回归后,除外交外,蒋介石拥有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23.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重心是(b)。

a.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b.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c.两个中间地带

d.一边倒

24.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

a.农民阶级

b.知识分子

c.新的社会阶层

d.工人阶级

25.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危险不包括(a)。a.能力太强的危险

b.精神懈怠的危险

c.消极腐败的危险

d.脱离群众的危险

26.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d)。

a.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得、心中有戒

b.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忧

c.心中有党、心中有家、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d.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27.4月22日至24日,李克强在厦门、泉州、福州考察时指出,希望福建发挥沿海近台的区位优势,抓住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把(b)作为稳增长的利器,增添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的动力。

a.经济刺激

b.改革开放

c.宏观调控

d.价格放开

28.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b)

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产生怀疑

c.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

d.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

29.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b)

a.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b.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c.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

d.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30.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不同。

a.革命的领导权

b.革命的动力

c.革命的目标

d.革命的对象

3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32.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

33.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3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36.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

37.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理顺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9.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是为了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4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4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 b c d)。

a.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d.民族平等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a c d)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4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d)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矛盾

c.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 b c)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b c)

a.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敌我之间的矛盾

4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b.“坚持改革开放”体现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

47.以下说法中,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有(b d)。

a.先把经济搞上去,再发展教育也不迟,没有经济发展,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b.要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要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比如大量建高档商品房

d.要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4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的支点是(b c d)。

a.法律

b.发展

c.稳定

d.改革

49.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a b c d)。

a.违法必究

b.执法必严

c.有法必依

第四篇:毛泽东概论

《概论》课程实践环节

暨暑期实践报告相关要求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组

2014年5月

一、《概论》课暑期实践环节的目的与意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马克思墓碑上的墓志铭:“哲学家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再次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毛泽东同志也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年大学生作为“早上七八点的太阳”,是国家发展之栋梁、社会建设之中坚,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参与社会调查,对于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回应社会难题,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人做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教育部通知和江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规定,特制定2013年《概论》课程实践环节相关要求。

二、《概论》课暑期实践环节形式

1、实践课程性质:必修,实践报告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完成形式:书面调研报告。通过内在自觉,围绕相关选题,利用暑期时间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或开展社会调查,完成一份有实地调查、有真实数据、有内心思考的暑期调查报告。严禁抄袭或网络复制粘贴,如发现将判低分甚至不及格。

3、报告总结:开学之后,任课教师将评阅实践报告给出分数,并将在课堂上随机组织暑期实践报告交流会。

三、《概论》课暑期实践报告参考选题方向

1、经济建设

当地个体经济发展、私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家庭收入情况、贫富差距情况、当地三大产业发展情况、当地信息化建设、三农问题、地方惠农政策、土地流转、区域发展问题等或是其他感兴趣的关于“经济”的选题。

2、政治建设

当地农村村民自治情况、基层换届选举情况、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基层政府廉政建设、党员干部教育活动、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地方法治建设、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当地司法建设、居民权利义务观念变化调研、当地西方社会思潮影响情况、当地干群关系、大学生村官、当地社会阶层情况或是其他感兴趣的关于“政治建设”的选题

3、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考察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发展、百姓宗教信仰问题、居民文化生活、居民娱乐生活、居民精神生活、婚恋家庭情况、地方文化(传统习俗、信仰)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调查、居民文化团体建设、居民道德观念、传统风俗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或是其他感兴趣的关于“文化”方面的选题

4、社会建设

大学生就业或创业、城市社区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空巢家庭、老龄化问题、乡土教育、“校漂族”、新农村建设情况、土地流转、城镇化战略发展、和谐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医疗状况、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或是其他感兴趣的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选题。

5、生态文明建设

当地生态环境调查、当地的环保政策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水污染情况、环保建设情况、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美丽中国建设或是其他感兴趣的关于“生态”建设方面的选题。

6、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等其他问题。大学生关心的经济社会问题,但不能脱离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框架。

四、《概论》课暑期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建议选题小切口,“小题大做”,有真正的一手数据分析或者实地访谈材料等。

1、报告格式:A4纸双面打印或手写;标题:三号黑体;班级、学号、姓名:四号宋体(非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1、5倍。如果打印稿不按此格式将影响评分,请力争做到形式与内容俱佳。

2、字数:2000以上。

3、提交时间:开学第二周课堂

4、负责人制:各班指定负责人(按序号收齐,每班加一个封面,包括课程、班级、人数、报告份数。)

第五篇:毛泽东概论

1.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国国情)

科学发展观,重在用于实践、贵在抓好落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四个方面的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才能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新时期30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开放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始终充满活力。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科学发展的道路是党领导开辟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关键在党。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把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必须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水平,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如何理解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时间被抛开了,给党和国家的形象带来很大的损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说,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党的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 1

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没有止境的过程;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民主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等等,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就是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最根本的。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并落实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包含着以下内容:其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今所有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唯独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抽象的生产力并没有阶级性,但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是具体的,从来没有脱离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力。我们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统一怕生产力,是同我们党的纲领相联系的生产力。其二,发展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因素。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其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和现状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其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中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建立新中国发展了生产力;但现在现存体制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这样就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了。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说,邓小平同志提出既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使我们在不损害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采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从分配制度方面说,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同时又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最能从目的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高水平发展的生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有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保证,社会成员可能有先富后富之别,但不至于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使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结论是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清醒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现阶段主要矛盾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

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解放生产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国家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所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消灭压迫和剥削,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消灭贫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只有当自己的物质基础充分建立起来之后,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巩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剥削和压迫及无产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决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它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但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和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是什么?如何坚持?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956年党的八大曾正确地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由于我们当时对国内和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有偏差,偏离了八大的路线,犯了“左”的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很大损失。这个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诚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百年不动摇,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的一条根本的历史经验。我们要牢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只有生产力真正发展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棗共产主义奠定基础。

5.如何理解小康社会?

基本概念

小康社会的历史由来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比如:社会主义的民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更加完备,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6.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性质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

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7.如何理解改革开放?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2.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就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特别是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把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 社会生活 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次改革过程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

4.改革每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同时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由此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8.知道市场经济体制内容和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在于,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离析,把它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提高,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内在的经济属性,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具有以下特征:

(1)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往来,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

(2)独立的企业制度。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论属于何种所有制,也不论规模大小、技术水平高低,都要具有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应有的自主权。

(3)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价值规律运行。

(4)经济手段是政府的主要调控手段。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而应通过指导性计划、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5)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证。

9.如何理解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才能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原则,现在的分配状态如何?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并作各项必要扣除后,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其中,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按劳分配,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下载第毛泽东概论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毛泽东概论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一共10题,每题1分。) 1. 【21856】 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 )。 A. 古巴比伦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C. 公元前古罗马时期 D. 公元前希腊银行业 2.......

    毛泽东概论

    1 第一,指如何正确第二,提引党和认识提人民的出马克伟大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三,倡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业不断族人民取得胜的强大利精神支 柱 2 第一,是理解马克导和体思......

    毛泽东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论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所在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通信工程 年 级: 2010级 姓 名: 张......

    毛泽东概论整理

    毛泽东概论(下)(题型:辨析题和材料题,辨析题要先判断)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毛泽东在《论十大......

    毛泽东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姓名: 学号: 班级: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邮编:400065【摘要】毛泽东,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他带领中国人民......

    毛泽东概论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及其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

    毛泽东概论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导 论 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毛泽东概论辨析题

    毛泽东概论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