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副主任医师考试案例分析题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2015年副主任医师考试案例分析题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题型:单项选择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多选题、案析分析题;试题量:2215道。
山东、广东、安徽、内蒙古、黑龙江、湖南、山西、云南、辽宁、新疆、浙江、江西、湖北、广西、甘肃、陕西、吉林、福建、贵州、青海、四川、宁夏、海南、江苏、河南、河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军星网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副主任医师
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至少有3个提问,每个提问有6~12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有1个或几个,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得1个得分点,每选择一个错误答案扣1个得分点,扣至本提问得分点为0。
某男,38岁,工人。因言行反常,睡眠差2个月就诊。近2个月来,患者出现不睡觉,不吃饭,脾气大,经常与妻子发生争吵,自语,乱语,说在白天看见鬼,说家里人和周围的人联合起来害他。说街上的人讲话都是针对他的,疑妻有外遇,打骂妻子。患者起病来无发热、抽搐,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入院体查未见异常,神智清楚,定向力准确。
1.该患者的病史提示患者可能有哪些症状()A.关系妄想 B.幻听 C.幻视 D.被害妄想 E.嫉妒妄想 F.感知综合障碍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答案:ACDE
2.仔细追问病史,发现患者20年前开始喝酒,每日酒量最多可达一斤多,高酒精含量的白酒,近10年出现早晨起床,首先饮酒,然后再上班或干别的事。不喝酒,就出现乏力,心悸,手足颤抖:为了喝酒,经常撒谎骗钱。家族史无特殊。此时,患者应考虑哪些诊断()A.精神分裂症 B.酒依赖
C.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D.柯萨可夫综合征 E.酒精性妄想症 F.人格改变
答案:BCEF
3.患者目前的治疗应该包括()A.纳曲酮 B.乙酰高牛磺酸钙 C.苯二氮类药物 D.对症支持治疗 E.停止饮酒
F.使用抗精神病药控制精神症状
答案:CDEF
更多题型,题库请复制网址到《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下载:
http://gaoji.medzcks.com/tiku/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4.针对该患者的社会心理干预包括()A.小组心理治疗 B.家庭治疗 C.个人心理治疗 D.暗示治疗 E.认知疗法 F.参加戒酒互助会
答案:ABCEF
某男性,患者,35岁已婚。一年前可能因工作挫折致内心不愉快,经常忧虑,精神紧张,始后渐有失眠,每月有数次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强烈心慌、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和莫名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不等。曾住某医院作全面检查,血压正常,EKG示“偶发性房性早搏”,脑CT、EEG、超声心动图、血糖、尿24小时17KS、VMA、儿茶酚胺均无阳性结果。患者偶感胃肠不适和腹痛伴腹泻,曾经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会诊,均已初步排除该科明确疾病。但患者心境忧愁,自感身患重病,不敢远途出差,曾提出不担任领导职务。用过多种正规抗癫痫药治疗无效,连续服用阿米替林75mg/日,2周疗效亦不明显。追溯少年时已偶有易惊慌感,但学习、工作能力良好。无精神活性物质嗜癖史。
详细阅读病历摘要: 病历特点可归纳为:
1)发病于青壮年,有一定精神诱因,病程超过一年;
2)以阵发性强烈心慌、心悸、胸闷、呼吸不畅、胃肠功能紊乱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诉;
3)EKG示“偶发房性早搏”,但超声心动图正常;
4)情绪忧愁,自信心降低,但无怪异思维及感知障碍;
5)脑CT、EEG未获颅内器质性病变征;
6)内分泌方面,基本排除肾上腺病变、糖尿病;
7)经过正规抗癫痫冶疗无效,基本上排除癫痫;
8)抗抑郁治疗不正规,未以完全排除非典型抑郁,如MaskedDepression(隐匿性抑郁);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9)消化系统检查资料不足以完全排除消化系统疾病。
5.本例初步考虑什么诊断()A.癫痫 B.癔病 C.抑郁症
D.其它型精神分裂症 E.抑郁性神经症 F.延迟性心因反应 G.焦虑症 H.疑病性神经症 I.恐怖性神经症 J.焦虑症伴惊恐发作
答案:GJ
6.下列资料中,哪些具有诊断价值()A.脑CT正常
B.心境忧愁,但未绝望 C.病后工作能力受损
D.发作性心慌、心悸、胸闷、呼吸不畅伴面色苍白 E.起病于精神刺激之后 F.服用阿米替林疗效不明显
G.EKG示“偶发性房性早搏”而超声心动图正常 H.胃肠功能紊乱
I.尿24小时17KS正常,VMA、儿茶酚胺正常
更多题型,题库请复制网址到《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下载:
http://gaoji.medzcks.com/tiku/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J.起病一年以上
答案:BDEGHI
7.结合临床资料、病史,宜先考虑属于哪些方面的症状(提示:本例每月有数次不定期发作性并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的强烈心慌、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体征。)()
A.脑供血不全 B.心肌梗塞 C.间脑癫痫
D.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 E.癫痫小发作 F.焦虑症
G.焦虑症伴惊恐发作 H.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I.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J.甲状腺功能亢进
答案:DFG
8.本例宜首选哪些治疗()
A.行为治疗 B.电休克治疗
C.阿普唑仑(Alprazolam)D.碳酸锂 E.三氟噻屯 F.森田疗法
G.阿普唑仑+氯丙咪嗪+β-受体阻滞剂 H.氟哌啶醇 I.奋乃静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答案:CG
9.对该病人的消化系统症状宜采取哪些检查(提示:偶感胃肠不适和腹痛伴腹泻。)()
A.胃肠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 C.大便常规 D.肝功能检查 E.直肠镜检查 F.检查血糖、尿糖 G.直肠指检
答案:ACDG
10.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提示:心电图示“偶发性房性早搏”,而超声心动图正常。)()
A.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B.颅脑MR C.脑血管造影 D.脑电图诱发试验 E.MMPI F.T,T
G.Hamiltom焦虑量表 H.Hamiltom抑郁量表 I.踏车试验
更多题型,题库请复制网址到《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下载:
http://gaoji.medzcks.com/tiku/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J.血电解质
答案:EFGHJ
11.若经2-4周正规治疗效果不佳,应优先考虑()
A.停药观察
B.合并使用抗抑郁剂与抗精神病药物 C.住院治疗
D.是否合并其它躯体疾病 E.申请神经内外科会诊 F.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 G.药物剂量是否足够 H.药物选择是否恰当 I.治疗周期是否恰当 J.加强解释性心理治疗
答案:DFGHIJ
某患儿,6岁,家长发现双眼视力不良就诊。查双眼视力0.1,双眼前段无明显异常,晶状体玻璃体透明,双眼底以+8D视及。视乳头色潮红,略隆起约1D,鼻侧边界欠清,C/D=0.2,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无出血渗出。FFA未见视乳头及视网膜荧光素渗漏。
12.患儿的初步诊断是()A.远视、视乳头炎 B.近视、视神经炎 C.远视、视乳头水肿 D.远视、假性视神经炎 E.远视、视乳头血管炎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答案:D
13.该患儿应采取的措施是()A.阿托品散瞳验光 B.美多丽散瞳验光 C.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D.随访观察 E.以上均可
答案:A
某患儿,6岁,家长发现双眼视力不良就诊。查双眼视力0.1,双眼前段无明显异常,晶状体玻璃体透明,双眼底以+8D视及。视乳头色潮红,略隆起约1D,鼻侧边界欠清,C/D=0.2,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无出血渗出。FFA未见视乳头及视网膜荧光素渗漏。
14.患儿的初步诊断是()A.远视、视乳头炎 B.近视、视神经炎 C.远视、视乳头水肿 D.远视、假性视神经炎 E.远视、视乳头血管炎
答案:D
更多题型,题库请复制网址到《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下载:
http://gaoji.medzcks.com/tiku/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15.该患儿应采取的措施是()A.阿托品散瞳验光 B.美多丽散瞳验光 C.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D.随访观察 E.以上均可
答案:A
某男性患者,因兴奋话多与少语少动交替发作10月余入院。患者在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第一次出现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不让他做的事情偏要做,别人阻止他时,他却说在做好事,自己在纸上写了数字就变成了支票,可以拿去给别人治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尚能坚持工作,在出院后的2个月,因与女友吵架后出现不愿说话,不愿上班,家人反映变懒了,在当地医院给予米帕明治疗半个月后恢复正常。住院前半个月,患者变得话多,易激惹,容易发脾气,讲自己能当公司总裁,工作能力强,将来可以组建一个跨国公司。
16.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复发性躁狂症 B.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C.精神分裂症
D.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 E.反应性精神病
答案:B
17.此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A.心境稳定剂
B.心境稳定剂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C.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D.心境稳定剂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E.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答案:B
18.患者经碳酸锂和奥氮平治疗后,兴奋症状渐控制,在住院后20天出现了少语心情不好,少语少动。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复发性抑郁症 B.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C.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 D.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E.环性心境障碍
答案:C
19.此时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
A.加用丙戊酸钠 B.加用阿米替林 C.加用帕罗西汀
D.阿米替林和丙戊酸钠、E.帕罗西汀和丙戊酸钠
答案:A
更多题型,题库请复制网址到《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下载:
http://gaoji.medzcks.com/tiku/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某男性患者,60岁,某公司总经理。近1个月来渐起心情不好,感觉有些空虚,时有头痛、腰背不适、乏力,时而叹气,坐立不安。食欲减退、夜间睡眠不好,但从无轻生念头。
20.患者目前要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应激障碍 B.PTSD C.适应障碍 D.抑郁状态 E.焦虑状态 F.躯体化障碍
答案:CDE
21.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内容有助于诊断(A.发病诱因 B.病前性格 C.既往的精神状况 D.既往的躯体情况 E.药物过敏史 F.家族史
答案:ABCDF
22.以下哪些资料有助于鉴别诊断()
A.测血压 B.心电图 C.肌电图 D.脑电图 E.头部MRI)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F.脑脊液
答案:ABDE
23.如果躯体及辅助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可作以下哪些处理()
A.予以心理支持 B.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抗抑郁药物治疗 D.抗焦虑药物治疗 E.暗示治疗
F.鼓励参加娱乐活动,转移注意
答案:ACDF
24.进一步了解到,患者1个月前刚从领导岗位退休。3个月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消失,现在正值女儿生孩子,能帮助打理家庭事务。患者的诊断主要考虑()
A.急性应激障碍 B.PTSD C.适应障碍 D.抑郁症 E.焦虑症 F.躯体化障碍
答案:C
天宇考王高级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开创单机版,手机版,网页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更多题型,题库请复制网址到《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下载:
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 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http://gaoji.medzcks.com/tiku/
第二篇:儿科f副主任医师考试题之案例分析题
儿科高级职称考试题之案例分析题
A3/A4题型(案例分析题)
患儿,10月,因呕吐、频繁水样便4天、发热半天于11月底入院。12小时未解小便,大便为蛋花汤样便。查体:体温39度,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前囟凹陷,皮肤弹性极差,可见皮肤花纹。心音低钝,腹稍胀,腱反射阴性
(1)最可能的病因诊断为:
A.产毒性大肠杆菌性肠炎B.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C.轮状病毒性肠炎
D.腺病毒性肠炎E.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2)最可能合并的水、电解质紊乱为:
A.轻度脱水并低钙血症B.中度脱水并低钠血症C.重度脱水并低钾血症
D.轻度脱水低钠血症E.重度脱水并低钙血症
(3)首先应该补充何种液体:
A.2:1的等张含钠液B.2/3张液体C.1/3张液体
D.1/4张液体E.1/2张液体
正确答案:CCD
A3/A4题型(案例分析题)
一正常小儿身高80cm,前囟已闭,头围47cm,乳牙16枚,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
(1)此小儿的年龄最可能是
A.1岁B.1岁半C.2岁半D.3岁E.3岁半
(2)按公式计算此小儿的体重约是
A.15kgB.13.5kgC.12kgD.10.5kgE.9Kg
正确答案:B D
试题解析:
第一题考查小儿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过程。身高出生时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约为25cm,第二年增长减慢,约10cm/年左右,即2岁时身高约为85cm。前囟约在1~1.5岁时闭合。头围出生时相对较大,约为33~34cm,1岁时为46cm。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小儿在12个月时已会跳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由以上规律估算该小儿超过1岁,但没有到2岁,可能为1.5岁,故选B。
第二题小儿体重出生时平均值3kg,1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2岁时约为
出生时的4倍(12kg),该小儿1.5岁,体重应介于9~12kg之间,故选D。
A3/A4题型(案例分析题)
男婴,8个月。腹泻3天,大便10余次/日,蛋花汤样伴少量粘液,呕吐,4~5次/日。嗜睡,口干,尿量少。体检: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血钠132mmol/L,血钾4mmol/L
(1)该患儿诊断为婴儿腹泻合并
A.轻度等渗脱水B.中度等渗脱水C.重度等渗脱水D.中度高渗脱水E.重度高渗脱水
(2)该患儿第一天选择的液体种类是
A.1:4含钠液B.2:3:1含钠液C.ORS含钠液D.1.4%碳酸氢钠E.2:6:1含钠
(3)第二天如需静脉补充生理需要量,液体应选择
A.10%葡萄糖B.0.9%氯化钠C.ORS液D.1:4含钠液E.1:1含钠液
正确答案:C B D
试题解析:
第一题根据该患儿临床表现,尿量少,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符合中度脱水诊断标准;又等渗性脱水血清钠为130~150mmol/L,该患儿血清钠135mmol/L,考虑为等渗性脱水,综合判断该患儿为重度等渗性脱水,故选C。
第二题根据临床表现该小儿为腹泻所致中度脱水,血钠132mmol/L,为等渗性脱水,综合考虑该患儿为中度等渗性脱水。此类脱水第一天使用1/2张含钠液,即2:3:1液,故选B。
第三题一般生理需要量用1/5张含钠液,即1:4含钠液,故选D。
A3/A4题型(案例分析题)
女孩,12岁。发热14天,体温38~390C,双手指指指关节和掌指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两侧膝关节肿胀,以右侧明显,被动活动受限。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明显肿大。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白细胞13X109/L,尿常规检查正常
(1)诊断首先考虑:
A.风湿热B.过敏性紫癜C.小儿类风湿病D.关节结核E.化脓性关节炎
(2)膝关节X线检查,无骨质破坏和关节积液,应做哪种检查发现早期关节病变
A.关节CTB.关节核磁共振C.关节分层X线片D.同位素骨扫描E.B超检查
(3)为了排除风湿热,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A.X线胸片B.肺功能C.心电图D.心脏超声和血抗O检查E.头颅CT
(4)如果初诊类风湿性关节炎,首先应给予哪种药物治疗?
A.非甾体类抗炎药物B.激素C.病情缓解抗风湿药物
D.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E.胸腺肽
正确答案:C B D A
试题解析:发热伴对称性小关节肿胀及被动活动受限是小儿类风湿病的临床特点。目前国内对类风湿病的治疗有两种方案,金字塔方案和下台阶方案。对于初发者,关节病变较轻的患儿,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于关节病变较重的患儿应选择病情缓解抗风湿药物,可选用氨甲蝶呤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对于浆膜严重受损如发生心包炎、胸腔积液和心脏炎者和长期发热难以控制,可小剂量激素治疗。对合并严重感染也可应用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
A3/A4题型(案例分析题)
男孩,4岁。因咳喘2天,气喘加剧半天就诊。体检:体温正常,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微绀,听诊两肺广泛哮鸣音,心率140次/每分,既往有哮喘发作史5次,有过敏史,其母亦有哮喘史
(1)应立即采取哪项措施?
A.吸氧B.X线检查C.肺功能D.痰培养E.喷雾吸入
(2)若不能缓解,立即选择哪种药物喷雾吸入?
A.小剂量激素B.糜蛋白酶C.B1受体激动剂D.抗生素E.干扰素
(3)应立即做哪项检查
A.血气分析B.肝肾功能C.定血型D.PPD试验E.血沉
正确答案:A C A
第三篇:考试——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一、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问题:
甲的行为应如何评价?
一:在这个案例中,甲为了躲避乙的追杀,情急之下夺了丙的摩托自救,属于紧急避险行为。
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 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的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法益。
三:权衡权益的大小,人身权利要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要重于任何一起健康权。
四:本案中,甲的生命权大大重于丙的财产权以及身体权,甲为避免乙的追杀,不得已给丙造成损害,属于刑法中的紧急避险行为。
五,当然,给丙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引起危险的人,也就是乙来赔偿,这属于民法的范畴了。
二、张某和赵某长期一起赌博。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问题:
张某推赵某的行为,以及对于赵某死亡的结果持何种心态?(故意?过失?意外事件?)
答案:
1、张某推赵某的行为,在主观上属于犯罪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
2、从理论上讲,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就本案而言,从认识因素来讲,张某应当能够预见到在工地上推人的行为,有可能造成他人由于身体失去重心而跌倒受伤,乃至发生死亡的可能性,从意志因素来讲,张某对赵某死亡的结果持根本反对的态度。因此,符合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成立条件。
无期徒刑假释的实际执行期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还是十年?书上是十年才可以适用假释?
是这样的,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的,才可以适用假释。另外,请格外注意“实际执行”这四个字,即犯罪分子真正服刑的时间必须在十年以上才行。根据刑法修正案
(八)中第十五条
将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这个是今年2月25日颁布,5月1日开始施行
五、李某深夜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意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李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未能将保险柜打开,感到十分沮丧。正要离开时,恰逢保安员巡逻至此。保安员发现财务室的门虚掩,即进去查看,与李某撞个正着。李某用撬棍将保安员打昏后逃走。回到家中后,李某恐保安员醒来后认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刚刚返回单位大门,即被接到报案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现问:
(1)李某的盗窃保险柜的行为属于犯罪的哪种形态?试结合案情与该犯罪形态构成要件作具体分析。(10分)
(2)李某返回作案现场(本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于犯罪的哪种形态?试结合案情与该犯罪形态构成要件作具体分析。(10分)
答:(1)李某的盗窃保险柜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未实施终了的未遂、能犯的未遂。(2分)犯罪未遂指的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2分)根据这一规定,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3分)
结合本案具体分析:着重把握上述三个特征。(3分)(2)李某返回作案现场(本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2分)
犯罪预备指的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2分)根据我国刑法的这一规定,在理解犯罪预备的概念时,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把握犯罪预备的特征。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就是行为人具有为完成犯罪而进行预备活动的意图。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就是具有为进一步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3分)
结合本案具体分析:李某具有杀死保安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活动(拿了匕首,返回单位。)李某还未正式“着手”实施杀人犯罪,未与保安进行身体接触而由于抓获使行为陷于停顿。故是犯罪预备。(3分)
六“老公安”黄局长和小字辈们在讨论三个“累犯”:一个是许某,许某因犯罪盗窃罪曾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1994年被假释,1996年12月假释期满,可是2000年3月又犯抢劫罪。另一个是向某,向某1997年11月犯危害国家安全类罪,2001年11月又因过失犯交通肇事罪。再一个是李某,李某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到1993年5月10日考验期满,可是1994年6月又犯诈骗罪。试问:
(1)许某构成累犯吗?如果构成,结合案情分析其构成何种累犯?(7分)
(2)向某构成特殊累犯吗?向某构成一般累犯吗?分析之。(7分)
5(3)李某构成累犯吗?如果构成,结合案情分析其构成何种累犯?如果不构成,说明理由。(6分)答:(1)许某的行为构成一般累犯。(1分)
所谓一般累犯是指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分)其条件是前后两个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是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又是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是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的罪。(2分)本案中,许某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后罪又是抢劫罪,也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两罪都是故意犯罪,并且是在原判刑罚执行完结以后5年内又犯的,许某在假释期间没有犯新罪,假释期满就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许某犯抢劫罪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内犯的,所以构成一般累犯。(2分)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向某不构成特殊累犯,(1分)因后罪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特殊累犯定义: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2分)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是:前罪和后罪必须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后罪可以发生在前 6 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任何时候,不受两罪相隔时间长短的限制。(2分)
向某亦不构成一般累犯,因后罪不是故意犯罪。(2分)(3)李某不构成累犯。(1分)
不符合累犯的条件。李广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到1993年5月10日考验期满,在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根据刑法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而李广是在1994年3月即考验期满后再犯罪的,累犯的构成条件是必须原判刑罚执行完毕以后5年内再犯罪的,才构成累犯。李广原判刑罚不执行了,所以不构成累犯。(5分)
第四篇:现代金融业考试案例分析题
现代金融业务考试: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信用贷款违规发放
信用贷款是仅靠借款人而发放的贷款,因而风险较大,通常只发放给信用评定等级比较高的借款人。如果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违规操作,将会增大贷款风险,造成不良贷款损失。
2006年1~6月,我国某商业银行共发放信用贷款185笔,共计480万元,其中违规向某建筑材料厂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贷款日该借款人的资产总额81831363.10元,负债总额88543895.00元,所有者权益-6712 53190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8.20%,说明该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财务状况较差,不具备还贷的能力;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30万元;违规向某水泥厂发放信用贷款48万元,该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为BB级,不具备发放信用贷款的条件。该银行贷款中的违规操作使得当年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增长了5%。
案例思考
1.企业具备何类信用等级才享有发放信用贷款资格? 2.结合案例说明审查贷款企业财务三张表的作用。3.结合案例说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答案参考:
1.企业具备何类信用等级才享有发放信用贷款资格?
企业信用等级分AAA、AA、A、BBB、BB、B六级,一般前三级才享有发放信用贷款资格,如是第四级要加上月均存款余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存款大户企业的条件。
2.结合案例说明审查贷款企业财务三张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全面综合地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损益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利润或亏损情况的报表,可从总体上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流出、流入以及净流量增减变化的财务报表,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衡量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3.结合案例说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本案例中第一笔贷款发放的企业资不抵债,第二笔贷款发放的企业信用等级不具备资格,均存在风险。银行应在贷款发放过程中采取以下对策: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当前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重视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
其次,要在制度方面狠下工夫,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内控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动银行体制改革,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再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建立和完善银行系统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注意使用外部审计力量和市场中介;进一步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作用,制定专业检查制度,加大专业检查力度。
总之贷款发放的全过程要作到“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
案例二:金融监管之剑必须高悬-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1.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1995年2月17日,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以最夺目的标题报道了同一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巴林银行集团是有着232年历史的老牌英国银行,在全球拥有雇员1 300多人,总资产逾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美元,在世界1 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许多的英国王室显贵,包括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子都是它的顾客,曾被称为英国的皇室银行。巴林银行经历了1986年伦敦金融市场解除管制的“大爆炸”,仍然屹立不倒,已成为英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巴林银行长达两个世纪的辉煌业绩,却在1995年2月毁于一旦。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新加坡分行的一名交易员——尼克·里森的违规交易。里森,事发时刚刚满28岁。1992年,里森由摩根斯坦利的衍生工具部转投巴林,被派往新加坡分行。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里森得到重用,升任交易员,负责巴林新加坡分行的衍生产品交易。期货交易的成功使里森深受上司的赏识,地位节节上升,以致被允许加入由18人组成的巴林银行集团的全球衍生交易管理委员会。
里森的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套利活动。然而,里森并没有严格地按规则去做,当他认为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时,不惜伪造文件筹集资金,通过私设账户大量买进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头寸,从事自营投机活动。然而,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破了里森的美梦,日经指数不涨反跌,里森持有的头寸损失巨大。若此时他能当机立断斩仓,损失还是能得到控制,但过于自负的里森在1995年1月26日以后,又大幅增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
1995年2月23日,里森突然失踪,其所在的巴林新加坡分行持有的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超过6万张,占市场总仓量的30%以上,预计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这项损失已完全超过巴林银行约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值,英格兰银行于2月26日宣告巴林银行破产。3月6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决,巴林银行集团由荷兰商业银行收购。
2.日本大和银行事件
1995年9月26日,日本大和银行宣布一位44岁的交易员井口俊男被指控因长期非法从事以美国国债为标的物的交易,导致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美国联邦和纽约州银行管理当局联合下令,限令大和银行在美国的17家分行及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在3个月内结束在美国的一切业务,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年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大和银行数年来对经营信息特别是巨额亏损秘而不宣,导致国际金融社会对日本金融业失去了信心,竞相对日本的海外金融机构的融资征收高达1%的保险费,增大了日本海外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再加上国内大藏省对金融机构自有资本率的要求越发严格。致使日本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从欧洲金融市场撤回。
思考题
1、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金融业为何要实行审慎的监管?请举例说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3、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还是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为什么? 答案参考:
1、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由于经济、法律、历史、传统乃至体制的不同,各国在金融监管的诸多具体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但有些一般性的基本原则却贯穿于各国金融监管的各个环节与整个过程。
依法管理原则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四)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2、金融业为何要实行审慎的监管?请举例说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必须实行审慎的监管,主要得到了如下启示: 1.金融市场主体面临着越来越广泛的风险
上述两个案例表明:第一,近20年来,金融市场主体虽然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的风险。第二,金融风险并不是小金融机构的专利,一些大金融机构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第三,金融风险的成因日趋复杂,信贷风险与市场风险正呈现相互渗透的趋势。第四,不要过于迷信专家和数学模型。
2.健全的内控机制是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
巴林银行破产和日本大和银行事件不是偶然的,要想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一是要完善市场参与者内部风险防范机制。二是要堵塞监管的漏洞。三是要抑制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这有几重含义:一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必须有法律、法规为据;二是金融机构对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监管要求必须接受,不能有例外;三是金融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行事。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才能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稳健、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具有以下必要性:(1)金融监管有利于克服市场失灵,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2)金融监管有利于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及社会公共利益(3)金融监管有利于促进竞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4)金融监管有利于促进稳健的金融深化与金融开放
3、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还是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 为什么?
主要是由于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结合案例说明)
案例三:人身保险中保险人有代位求偿权吗?
(下文中,原告为被保险人,被告为某保险公司)
2003年7月8日原告所在单位向被告投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被告同意承保并出具团体人身保险单,保险期限自2003年7月8日起至2004年7月7日止,保单所付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原告为该保险项下的被保险人,其所享受的意外伤害险的保险金额为5万元,附加意外伤害医疗险的保险金额为25 000元。
2003年9月11日原告与他人发生纠纷被打伤,原告就医共发生医疗费3 2015元。2004年1月经派出所调解,致害人赔偿原告医疗费、营养费、后期医疗补偿费、误工费共计18 000元。随后原告向被告提出保险金申请。2004年1月8日被告向原告出具拒赔通知书,以事故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之后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保险条款中“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的规定符合法律规定,该约定合法有效。原告在已经获得第三致害人的赔偿的前提下,其损害已得到全部弥补。“无损害即无保险”,依照保险法不得不当得利的原理和保险条款的规定,原告无权再从被告处获得保险赔偿。法院判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例思考
1.代位求偿权的内涵是什么?代位求偿的要件有哪些?
2.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相同吗?如果不同,区别是什么?
答案参考
1.代位求偿权的内涵是什么?代位求偿的要件有哪些?
代位求偿权是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条件为:
(1)保险标的所遭受的风险必须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2)保险事故的发生应由第三者承担责任。
(3)被保险人要求第三者赔偿。
(4)保险人必须事先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
(5)保险人只能在赔偿金额限度内行使代位求偿权。
坚持代位求偿原则的目的在于:既防止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产生不当得利,又维护补偿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迅速得到保险赔偿;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保险人自身的合法利益;也可使有关责任方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另外根据该案例应该说明的是:代位求偿权只适用于财产保险,而不适用于人身保险。因为财产保险的保险价值是可以确定的,财产保险合同是补偿合同。按照损失补偿原则,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只能得到补偿,而不能获得双重赔偿。而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是保险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其保险价值无法衡量,只存在保险金的给付。(2分)
在本案中,保险条款中“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的规定符合法律规定,该约定合法有效。原告在已经获得第三致害人的赔偿的前提下,其损害已得到全部弥补。“无损害即无保险”,依照保险法不得不当得利的原理和保险条款的规定,原告无权再从被告处获得保险赔偿。法院判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分)
2.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相同吗?如果不同,区别是什么?(8分)
在保险实务中,通常存在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两种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讲,物上代位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代位,因为在在保险代位法律关系中存在债权人、债务人和保险人三方当事人。代位求偿权的的实质保险人站在被保险人的地位上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者索赔的权利。而物上代位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作出赔偿后,如果赔偿金额达到受损标的的金额,即标的残值的所有权即应归于保险人。在物上代位条件下,只有两方当事人,没有第三者,显然与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大相径庭。故而,物上代位不宜作为代位求偿研究,只有权利代位才是真正意义的代位求偿。
案例四:人民币的汇率改革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外汇资源短缺,中国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培育市场机制的方向,有序地由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转变。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地浮动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一次性从8.27元调整到8.11元。相对于1997年以来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此举堪称“破冰之举”。由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
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以下历程:
1、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1953~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实行外汇集中管理制度,通过扶植出口、沟通侨汇、以收定支等方式积聚外汇,支持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1953年起,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控制的外汇管理体制。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经营,用汇分口管理。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外汇收入必须售给国家,需用外汇按国家计划分配和批给。国际收支平衡政策“以收定支,以出定进”,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办法保持外汇收支平衡。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不借外债,不接受外国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作为计划核算工具,要求稳定,逐步脱离进出口贸易的实际,形成汇率高估。
2、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1979~1993年)
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为调剂外汇的需要,1980年10月起中国银行开办外汇调剂业务,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1988年3月放开汇率,由买卖双方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人民银行适度进行市场干预,允许多种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并通过制定“外汇调剂用汇指导序列”对调剂外汇的用途(或外汇市场准入)加以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日益增强,1988年3月起各地先后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外汇调剂量逐步增加,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从1991年4月9日起,对官方汇率的调整由以前大幅度、一次性调整的方式转为逐步缓慢调整的方式,即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至1993年底调至1美元合572元人民币,比1990年11月17日下调了9%。同时,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让其随市场供求状况浮动,汇率波动较大。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入市干预下,1993年底回升到1美元合872元人民币。3、1994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1993~2007年)
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日的870人民币/美元。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形成是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基础,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并轨后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外汇的银行结售汇制,作为一项临时性措施,对经常性项目设立台账制,取消国内企业的外汇调剂业务,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银行间外汇市场所形成的汇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此后人民币汇率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贬值过程,开始稳中趋升。12年来人民币汇率运行基本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1996年7月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1998年12月1日起,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我国1996年12月1日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这是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买卖价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欧元、日元、港币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为上下3%。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确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实行价差幅度管理,美元现汇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交易中间价的1%,现钞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交易中间价的4%,银行可在规定价差幅度内自行调整当日美元挂牌价格。银行可自行制定非美元对人民币价格。银行可与客户议定所有挂牌货币的现汇和现钞买卖价格。据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6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7.6427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6.11%。人民币汇率改革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这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
案例思考
1.简述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进程。
2.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结合案例说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动机和目标
答案参考
1.简述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进程。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地浮动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一次性从8.27元调整到8.11元。相对于1997年以来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此举堪称“破冰之举”。由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
2.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影响。
①刺激进口增加。
②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
③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
(2)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
②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
③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④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⑤增加就业压力。
3.结合案例说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动机和目标
(1)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动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汇率改革的目标。目标是通过相对价格的作用来促使国际收支的更为平衡,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更有力的支持。
案例五: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的要求及我国实施该协议的对策
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指标有哪些?
我国资产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什么?
我国实施巴塞尔新协议的对策有哪些?
1、我国资产质量的现状
贷款质量一直是影响中国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贷款质量,处置和剥离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1999年,我国采用央行再贷款的形式先后成立了华融、东方、信达、长城这四大国有银行资产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用于专门帮助大型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截至2006年底,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已经增加到78家,而2003年末只有8家;达标银行资产占比也从2003年末的06%上升至764%。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2006年末的709%,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52个百分点。2006年末,以境内本外币合计,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约为4395万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173%,总负债4171万亿元。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2、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指标
新的框架除了保留原有的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外,又增加了两项新的要求,即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从而构成了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新框架将维持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现有规则不变。但它同时强调指出,健全的会计政策与估值方法是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只有在稳健、审慎的会计制度下,银行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状况才能真实地得到反映,资本、储备状况才更加可靠。否则,薄弱的会计制度将有可能高估资本充足比率。就风险的衡量而言,新框架把各类风险划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尤其是银行账户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包括银行账户中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名誉风险等)。
(2)第二大支柱——监管约束。其基本原则有4个:一是监管当局应该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要求银行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二是银行应参照其承担风险的大小,建立起关于资本充足整体状况的内部评价机制,并制定维持资本充足水平的战略;三是监管当局应对银行的内部评价程序与资本战略,以及资本充足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四是监管当局应对银行资本下滑的情况及早进行干预。
(3)第三大支柱——市场约束。新框架指出,稳健的、经营良好的银行可以以更为有利的价格和条件从投资者、债权人、存款人及其他交易对手那里获得资金,而风险程度高的银行在市场中则处于不利地位,它们必须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新框架指出,银行应及时公开披露包括资本结构、风险敞口、资本充足比率、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战略等在内的信息,披露的频率为至少一年一次。
(4)新协议修改了反映计量银行各类风险的计量方法,这是新协议最主要的创新之一。该计量方法提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RB法)。该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IRB初级法,二是IRB高级法。该法以银行自己的内部评级为基础,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
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提出了以下指标性的要求:
(1)总资产净回报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总资产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为1%左右。商业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2005应达到06%;2007应达到国际良好水准。
(2)股本净回报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股本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在12%~14%之间。两家试点银行2005应达到11%,2007应进一步提高到13%以上。
(3)成本收入比。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成本收入比的平均水准在35%~45%之间。从2005起,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应控制在35%~45%之内。
3.我国实施巴塞尔新协议基本原则的对策
目前我国规定了实施《巴塞尔协议》原则的如下切实可行的指标对策:
资本构成的规定。我国对银行资本管理,在资本定义上要与《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一致,即根据资本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把资本分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
(2)资本充足率规定: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1996年后资本充足率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例达到4%。
(3)资产的风险权重规定。将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业务项目区分开来,分别计算风险权重。把银行表内项目不同种类的资产,根据不同业务对象相应的信用风险,划分为5个级别(0、10%、20%、50%、100%)的风险权数,并规定了相关的具体要求。
第五篇: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模拟练习(1)
案例:
小路今年15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个继母,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小路的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1)学业问题:没有学费不能完成学业;
(2)家庭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3)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主要辅导策略:(1)与小路的爸爸及继母进行沟通,劝其承担起抚养
小路的义务和责任;(2)与小路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为小路开展补习功课等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
(3)安排一些活动,请小路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增加爸爸、妈妈和小路在一起的时间;(4)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疏导等形式,逐步树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案例:
李某,男,59岁。在非典时期,他不仅要执行自己居委会书记的工作还需从事就业援助工作。而且还要担当社区的抗击非典工作。由于年纪大,记性差,他很难适应目前的工作,但李某又很想将所有的工作做好,所以目前他的思想压力很大。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思想压力大,担心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主要辅导策略:
(1)利用社工专业的接纳、倾听的技巧使李某得到心理放松;
(2)鼓励李某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讨论压力来源,并对他所面对的压力进行分类鉴定和解析,使李某对自己的压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3)协助李某正确对待工作问题,对工作进行轻重缓急的分析。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工作观。案例:
钟某,女,某公司主要部门负责人。钟某曾作为非典医学观察者被迫居家两周,期间受到邻居的排斥,身心饱受折磨。非典结束后,钟某排斥邻里及社会人际交往,认为人际关系淡漠,助人为乐是无意义的行为。
1.上述案例中,钟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钟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钟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1)认知问题:认为人际关系淡漠。助人为乐是无意义的行为;
(2)社会关系问题:受到邻居的排斥,排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淡漠;
(3)身心问题:身心饱受折磨。
2.主要辅导策略:
(1)对疾病及其带来的身心影响和邻里关系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帮助钟某形成正确认识;
(2)进行沟通,利用诱导性的言语打开服务对象因受伤害而封闭的心灵。让服务对象在工怍员面前倾诉出自己在非典时期的痛苦经历,同时在服务对象的倾诉中寻找适当的介入点,帮助服务对象解除痛苦的心理情绪;
(3)针对服务对象封闭的一心灵,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在这次痛苦经历中所得到的社会资源;
(4)从人们对她的支持和关心出发-通过事实改变服务对象关于人际关系冷漠的错误认知。案例:
病人李女士,36岁,被诊断患有肾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捐肾者是李女士的弟弟,弟弟因此也住进了医院。姐弟俩住进医院后,李女士情绪波动很大。医生认为这样的状态对她的手术和康复都不利,要求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
问题:
李女士的困境有哪些?如果你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准备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李女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1)情绪问题:十分紧张、恐惧、担忧、焦虑、烦躁;
(2)生理问题:吃不下,睡不着,患有肾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而且捐肾者是她的弟弟。
2.主要介入策略:
(1)通过疏导的方式,缓减李女士的担心,并努力使其勇敢面对现实;
(2)通过情绪调整,减轻李女士的紧张、恐惧、担忧、焦虑、烦躁,吃不下,睡不着的情绪压力;
(3)与李女士弟弟沟通,通过姐弟情、手足谊,抚慰姐姐焦躁的心情;
案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有些病人在得知患了糖尿病后,认为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因此,整天愁容满面,唉声叹气,陷入痛苦之中;也有病人则对糖尿病抱无所谓的态度,既不治疗,也不控制饮食,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你是一位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请运用专业手段和模式,提出介入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和策略。
答题要点:
目的是为了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使患者之间结交朋友、分享经验。
1.提供咨询。知识讲解,疑难解答,经验分享。
2.互相支持。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互相支持的网络,获得解决问题的动力。
3.情感抒发。让他们共同面对困难,达到正面情绪的效果。
4.突破障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协助患者直面问题,克服心理障碍。
5.经验分享。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通过分享可以协助他人解决一些困难。
6、参与社区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案例:
“东方雅苑”近日新建了一处老年活动室并成立了社区居民康乐俱乐部,棋牌室、网吧、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却鲜有社区居民参与活动,如您是此社区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试结合“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分析这种现状并制订一份服务计划。
答题要点:
1.社会工作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不是将问题的根源简单地归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即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东方雅苑”新成立了老年活动室,却鲜有居民前来参加,问题是出在社区老年居民不愿使用还是老年活动室并不适合这一社区的需要?如果问题仅是出在居民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活动室,那就需要加强宣传工作使居民获悉。也就是说,首先应关注居民与活动室这两个系统的互动过程,然后致力于加强这两个系统的联结。
2.根据“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理论,可紧扣“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类型来制订计划,例如:
(1)通过宣传单、社区橱窗、社区广播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
(2)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来增进社区居民间的感情,从而让居民在空暇时间愿意多去活动室走走;
(3)也可考虑聘请一些专业老师,通过开办插花班、成立腰鼓队、组织烹饪比赛等来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使社区老年活动室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