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工作方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未成年人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未成年人工作方案》。

第一篇:未成年人工作方案

榆中县金崖中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根据<<2016年榆中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内容及目标

加强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服务育人效果,形成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深入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等主题活动,推进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德育科研,将德育融于课程改革过程中,加强德育工作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力度。

三、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中,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2.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深入开展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开发德育资源,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实践环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参与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促进学生把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结合庆祝“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讲座、演讲、文艺表演等系列活动。依托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活动、道德讲堂等载体,举办“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大力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三)积极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1.开展党在我心中等道德实践活动。

2.组织开展 “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等,学生参与面要求达到80%以上。

3.进一步加强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创新“道德讲堂”活动形式,丰富“道德讲堂”活动内容与形式,将道德讲堂延伸到教学课堂,不断扩大道德讲堂覆盖面,努力创建“精品”道德讲堂。

(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1.加强校园内宣传栏、墙报板报、电子屏、广播站等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音乐、舞蹈、书画、经典诵读、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推进优秀传统美德进校园工作,抓好友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抓好孝心教育,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抓好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守时、诚信、知错就改。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设计活动主题和载体,通过礼仪宣传教育和践行养成,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组织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

4.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5.组织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特别要深入开展“杜绝浪费文明餐桌”主题教育,营造劳动光荣、节约光荣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6.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凝练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精神,提升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保障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同学、家校关系和谐。

(五)净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创造优良社会文化环境

1.认真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排查。认真落实教育部门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排查工作,如影像制品、非法出版物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读物,及时清查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并将情况及时报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

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加强德育课程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内容,充分利用“我们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家庭、社会教育的作用,各级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我与文明同行”、“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作品展、经典诵读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六)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室的作用,以学校心理咨询室为依托,不断完善辅导中心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家校合力,加强家庭教育和养成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新的认识,以德为先,注重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凸显家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家庭、家长营造民主的家庭教育气氛,使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要以创建文明乡镇为契机,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进一步明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作措施,拓展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利用社会新闻媒体、校园广播站、宣传栏、QQ群、微博、微信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三)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迎检测评的材料准备工作,按照一事一档的要求,为每次活动建立完备的电子档案和文字档案,档案包括行动计划方案、活动图片、活动总结以及媒体报道等相关内容。具体活动时间安排

三月份

1.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双学活动(学雷锋、树新风,学《守则》、《规范》)养成良好习惯。

2.学雷锋,做好事。到镇敬老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到镇文化站打扫卫生。

3.感恩教育 四月份:

1、借助“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参加扫墓活动。

2.开展“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周、月”系列活动。3.法制教育。邀请派出所的民警做法制安全教育。五月份:

1、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

2、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完成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心理活动等的测试工作。

4.入团仪式 六月份:

1、举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2、进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3对九年级学生进行考前教育 七、八月份: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我为爸妈洗洗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要求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并把活动过程以照片形式上交。

九月份: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建立留守孩子档案,邮寄“给留守孩子家长的一封信”,召开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会议。

2、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讲故事、黑板报、手抄报、征文比赛)。

3、利用安全第一课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开学初的安全教育。

4、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

5、开展“向国庆献礼”的主题班会。十月份:

1、观看爱国影片,开展一系列迎国庆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心教育活动,亲子教育活动。

3、组织“向国庆献礼”黑板报、手抄报评比。十一月份:

1、开展以预防流行病(呼吸道、手足口等)为主的班会课。

2、密切家校联系,召开期中家长会。十二月份:

1、举行庆元旦系列活动。

2、为学生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完成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心理活动等的测试工作。

一月份:

1、举行总结会,评选出“文明礼仪班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并举行表彰大会。

2、开展“我的压岁钱我做主”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不乱花压岁钱,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3、做好安全教育,特别是春节期间的饮食、消防(放鞭炮)等

榆中县金崖中学

2016.3

第二篇: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

根据《—县20—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为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工作方案。

通过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完善落实分片到人市场巡查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加大对督导工作,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的营业性网吧,坚决取缔黑网吧,确保的经营秩序明显改善,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成立由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_、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具体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和实施。

(-)加大网吧监管力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落实日常巡查登记。要针对网吧营业特点,调整执法检查时间,把中小学中午、下午放学时间及节假日作为检查重点时段,把校园周边、人口集中居住区作为检查重点地段,特别是在中考、高考、暑假期间要加强对网吧的巡查力度,切实加大市场检查的密度和频度。

(二)强化分级管理、属地管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制,签定网吧监管责任状。加大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对违规场所进行行政处罚,切实加强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网吧的管理。

(三)深入开展净化文化环境工作。

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稽查和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书刊、口袋本、卡通书。要严厉打击含有反动、色情、淫秽、赌博、暴力等禁止内容的网络游戏和网络信息,有效防止含有国家禁止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及服务通过互联网传播。

(四)积极接受社会对市场的监督检查,加强与“五老”人员的协调配合,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五老”开展网吧治理情况督查。

积极接受市民监督,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未成年人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五)加大对网吧的安全检查力度。

要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认真开展网吧安全检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排除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妥善处置网吧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降低影响和减少损失。

(六)严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

严格依照文化市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和与文化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确保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七)疏堵结合,积极创建“绿色网吧”。

创建“绿色网吧”是为了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文明、安全、绿色上网。要充分发挥好

“绿色网吧”的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少儿新闻舆论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每年“六一”前后,开设新闻专栏,报道我县上下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欢度儿童节的情况。平时也关注青少年方面的动态报道。通过动态新闻报道、新闻性专题等形式加强青少年教育引导。特别在暑期,报道了青少年禁入网吧、暑期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大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丰富青少年教育宣传内容。要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专项行动和

“绿色网吧”的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营造舆论声势,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大力宣传文化市场有关政策和工作进展情况,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升网吧管理工作在群众心中的满意度。

(二)加强—举报电话接听、反馈管理。

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认真记录举报内容,迅速安排执法调查,并作出妥善处理,及时回复。

(三)强化依法履责。

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中,文化市场执法部门要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打击,对违规达到吊证标准的网吧,要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取证,坚决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强力推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四)严格责任追究。

对动作迟缓、工作不落实、成效不明相关人员实行问责。对巡查不到位的责任人和在整治行动中违反工作纪律或有关规定的公职人员,追究相应的纪律或法律责任。

(五)建立长效机制。

要将专项治理同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要积极发挥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作用,努力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规范全县网吧经营秩序。

第三篇: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方案

(3篇)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施方案1

为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结合XX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着眼于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立足于源头保护、预防保护、主动保护和全面保护,以提升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围绕幸福XX建设,全面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探索具有XX特色的新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为社会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政策措施。

2.突出重点,合理延伸。在重点做好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向困境家庭延伸。通过采取生活帮扶、医疗救助、就业扶助等具体措施,使困境未成年人及困境家庭困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从源头上消除导致未成年人外出流浪的因素。

3.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坚持从源头抓起,构筑基层防线,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加强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困境家庭的救助帮扶和指导监督,努力实现预防保护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发挥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保护工作合力。

5.量力而行,适度保护。结合我县实际,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逐步提升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水平,努力做到先行先试、分级保护、重点突破和稳步推进。

三、具体内容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着眼于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具有XX特色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在做好社会散居孤儿和福利机构养育孤儿社会保障基础上,实施对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和流浪儿童等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并逐步向父母重度残疾或重病的儿童、父母长期服刑在押或强制戒毒的儿童、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因其他情况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等困境家庭未成年人延伸。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社会保护工作。

(一)救助保护

1.建立弃婴、孤儿发现机制。由民政部门牵头,会同公安机关将育婴、孤儿及时送到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完善孤儿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弃婴、孤儿的养育标准,2.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组织和动员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3.建立流浪未成年人随访和定期回访制度。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要子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报公安机关依法给子行政处罚。定期回访护送返乡的流浪未成年人,对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困境家庭进行帮扶,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流浪到社会,对确实无法寻找到其亲属的流浪未成年人,有户籍的由流出地政府妥善安置,无户籍的由流入地政府妥善安置。对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以及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由民政部门负责将其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4.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和学校的促进机制。在做好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劝导、日常生活救助,提供人性化、拓展性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流浪儿童回校园”活动,为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回归学校提供有利条件.5.建立残疾儿童、重病儿童、流浪儿童等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制度。对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及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设立临时应急救助基金,对因突发意外事故或因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临时困难、且又不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家庭,给予临时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确保基本生活.整合资源,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与医疗救助,完善各类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配套政策,先天性残疾儿童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主要责任部门:县民政局、县残联、县总工会、县慈善会、各乡镇

(二)教育保护

1.建立孤儿就学制度。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的适龄孤儿,可送到省孤儿学校上学,或采取就近就便的方式就学,保障其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2.建立残疾儿童就学制度,采取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对无法进入校园的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困境残疾儿童入托给予补贴。

3.建立适龄未成年人辍学、失学、逃学信息通报制度,所在学校要将未成年人的辍学、失学、逃学信息及时通报其家长或监护人,由学校和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做好辍学、失学人员的劝学、返学工作,对沾染不良习气的未成年人,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正行为偏差,确保健康成长。

3.建立困境家庭子女教育全程资助制度。进一步提高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幼儿幼教补助标准,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子女接受中小学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入学;对应届中高考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子女、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资助;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小学生实施营养午餐补助政策。

4.落实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随迁入学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如鼎就地就“保障当人学,保障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妈妈”制度。针对留守儿童长年处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的问题,开展“代理妈妈”活动,实行“一对一”结对教育保护和帮助扶持.主要责任部门:县教育局、县创图县秀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残联、县慈善会、各乡镇

(三)司法保护

1.加大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综合运用救助保护信息系统、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信息库等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严厉打击操纵、胁迫、诱骗、唆使利用残疾儿童或未成年人以乞讨、偷盗为手段的敛财和拐卖、猥亵、残害、惩罚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解救未成年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并对非法雇佣未成年人残疾人做工的当事人依法严厉处理。

2.完善未成年人正常入籍政策。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和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要按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对在救助保护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的流浪来成年,经过2年以上仍查找不到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公安机关要按户籍管理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

3.完善未成年人延伸保护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和使用,保护犯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轻微犯罪、有悔改之意的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4.建立社区矫正帮扶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托社区矫正工作,采取适应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的工作方法,针对未成年人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身份保护问题、思想情绪问题和就学就业问题,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帮助解决其心理和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其及早顺利回归社会。

主要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教育局

(四)就业保护

1.实施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免费就业培训制度.对困境未成年人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人员,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提升自我生存能力。

2.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就业扶持制度。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妥善安排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人员充分就业。

3.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就业创业免税制度。鼓励和扶持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积极就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创业贷款帮扶力度。主要责任部门: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国家税务局、县地方税务局。

(五)医疗保护

1.落实流浪未成年人疾病定点治疗制度。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急、危、重病患者和急性传染病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对流浪未成年人医疗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先救治后结算.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收或延误救治流浪未成年危重病人,并不得收取押金,任何单位或公民在发现流浪未成年人时,有责任和义务通知120急救中心或将其就近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2.建立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及时为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办理相关医疗保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及时予以医疗救助,确保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人员病有所医,主要责任部门:县人社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

(六)精神保护

1.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大对包括留守儿童、低保家庭子女、残障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心理支持和关注,提供专业社工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在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卫生院设立心理咨询室,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解压疏导工作,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2.建立党群组织和专业社工定期访问制度。各级党群组织、社区(村)、广大志愿者和义工组织要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和志愿服务,有针对性的对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未成年人实行心理抚慰、精神慰藉,努力做到精神慰藉社会化、经常化、专业化。主要责任部门: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团县委、各乡镇四、推进措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保护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我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长远规划、政策制定、协调推进和监督落实.全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政府办主任和县民政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主管副局长兼任。

二是明确责任主体。

要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各项任务,按照部门职能分工进行分解落实,由各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并抓好组织实施。

三是强化家庭保护,要进一步明确家庭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履行第一保护人职责和义务。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尊重并平等对待未成年人,确保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对问题家庭进行监督干预,对家庭成员没有尽到保护责任的,依法予以责任追究.四是强化社区保护.成立社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站,按照网格化、属地化管理原则,对各类保护对象进行入户走访、摸底排查、评估介入,使之成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根据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需求,社区可以提供未成年人临时监护、监学服务、心理疏导、政策咨询、帮扶转介等针对性服务。

五是鼓励社会参与。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工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社会组织搭建参与平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体系建设,积极动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业组织等方面的资源,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热心人士提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六是广泛宣传动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善、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提高道德素质,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政策,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七是加强科学评估。定期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第三方中介组织,对全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进行科学评估,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查遗补漏,完善提升,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奖惩,对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五、方法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X年X月至X月).依托乡镇、村组力量,通过对辖区内居民的全面摸底筛查,获得困境未成年人及困境家庭的详细情况和实际诉求,并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及困境家庭的专项档案,为后续开展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

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搭建我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框架,召开全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落实指标任务,出台相关政策,并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共同研究,科学设计,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X年X月至X月)。

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整体提升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水平,构建具有XX特色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方案2

一、工作目标

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以村为基础,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络,积极探索搭建一个集预防、发现、干预、回归安置、持续跟踪等为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和转介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最终达到帮助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监护缺失、遭受家庭暴力等困境未成年人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扫除侵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级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区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属于阶段性工作机构,试点结束后即撤销。

三、机构设置

设立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负责全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各乡镇、村设立相应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站、点,并各明确一名同志负责本辖区内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四、保护对象

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家庭贫困、重病、监护缺失、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孤残儿童、困难留守儿童;失学、辍学未成年人;其他遇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

五、保护措施

救助保护

1.建立受侵害未成年人早期预防、及时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彝家新寨建设成果,整合资源,在村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点,依托家庭、村,开展辖区内未成年人评估摸底工作,掌握未成年人底数和生存现状,按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家庭暴力等情况,确定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困境类型,建立乡镇困境未成年人基本信息档案。在此基础上,宣传、民政、教育、公安、司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联合建立辖区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基础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开展相应的救助保护工作。建立乡镇未成年人随访和定期回访制度,及时发现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可能遭受侵害、外出流浪的因素和迹象,采取主动介入、积极干预的措施,预防侵害行为和外出流浪行为的发生。村委会要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与格化管理有机整合起来,组织动员辖区居民密切关注困境未成年人的生活状态,一旦发现有侵害行为发生或发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依法及时处理,对未成年人采取保护措施,并根据救助需要护送其到救助保护机构、医疗机构。

2.建立家庭监护指导服务和监督机制。以“法律七进”为载体,通过在村举办法制夜校等方式,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贯彻力度,强化家庭保护责任意识,明确家庭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发动全社会监督家长依法履行第一保护人的职责和义务。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能力和寄养、收养家庭监护抚养能力评估工作。教育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确保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对问题家庭进行监督干预,任何个人或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报告其所在单位或者村委会,由其对当事人予以劝诫、制止,不听劝阻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予以告诫,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屡教不改的,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委会协助相关当事人按照法定监护人顺序完成监护权转移;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由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撤销、转移监护权诉讼申请,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3.建立失去依靠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社会回归机制。落实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各项救助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流浪儿童回校园”活动,对确实无法寻找到亲属的流浪未成年人,有户籍的由流出地政府妥善安置,无户籍的由流入地政府妥善安置。对因父母服刑或失踪、患大病、重度残疾等其他原因无力抚养而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以及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由民政部门协调相关监护责任人或监护责任单位妥善安置。

4.完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机制。界定救助保护对象、服务范围,本着“适度普惠、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分区域”的理念,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未成年人生存与发展需要,全面建立以困境未成年人为重点保障对象,覆盖全体未成年人的适度普惠型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福利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因突发意外事故或因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临时困难、且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按规定给予临时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牵头部门:区民政局

责任部门:区委宣传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综治办、区委编办、区发改局、区教科局、区民宗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计局、区审计局、区文广新局、区城管局、区扶贫移民局、区地税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各乡镇。

教育帮扶

1.建立适龄未成年人辍学信息通报制度。所有学校要将未成年人的辍学信息及时通报其家长或监护人,由学校和父母或监护人共同做好辍学、失学儿童的劝学、返学工作。对沾染不良习气的未成年人,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确保健康成长。

2.建立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制度。对低保边缘家庭幼儿幼教纳入资助体系,对参加中高考的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子女、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资助。

3.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制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确保每位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4.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制度。针对留守儿童长年处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的问题,开展“爱心妈妈”活动,实行“一对一”结对教育保护和帮助扶持。

牵头部门:区教科局。

责任部门: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各乡镇。

司法保护

1.加大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综合运用救助保护信息系统、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弃婴、被拐卖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严厉打击操纵、胁迫、诱骗、唆使、利用未成年人以乞讨、偷盗或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为手段的敛财,以及拐卖、猥亵、残害、暴力惩罚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漠视、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等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及时解救未成年人,收集保存相关证据,评估未成年人受伤害程度,为其提供及时保护、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落实国家监护责任。

2.完善未成年人正常入籍、就学等政策。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婴幼儿和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要按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对救助保护机构安排在社会福利院等服务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的流浪未成年人,经过2年以上仍查找不到其父母或监护人的,公安机关要按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

3.落实和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权益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审前社会调查、法律援助、不公开审理、附条件不诉等特殊保护制度,积极实施管护帮教和社区矫正,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意见相关规定,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实施轻微犯罪、有悔改之意的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4.完善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制度。在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时,应适应其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需要,进行针对性教育矫正,在生活救助、就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社会同等待遇,帮助其解决生活、心理及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其尽早顺利回归社会。

牵头部门:区公安分局。

责任部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综治办、区教科局、区司法局、各乡镇。

就业扶持

1.实施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就业培训补贴制度。对困境未成年人家庭中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能力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增强就业能力,提升自我生存能力。

2.实施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就业援助制度。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援助措施,尽快帮扶就业。

3、健全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就业创业优待制度。鼓励和扶持困境未成年人家庭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按规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补助,并逐步加大创业贷款帮扶力度。

牵头部门:区人社局。

责任部门:区地税局、团区委、区妇联。

医疗保护

1.落实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疾病定点治疗制度。设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中的急、危、重病患者和急性传染病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救治定点医院,落实流浪乞讨未成年疾病患者的发现、护送、救治机制,对流浪乞讨未成年病人医疗救治,实行就地就急首诊负责制和先救治后结算。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收或延误救治流浪乞讨未成年危重病人,不得收取押金。任何单位或公民在发现流浪乞讨未成年病人时,有责任和义务通知120急救中心或将其就近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2.健全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将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纳入相关基本医疗保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及时予以医疗救助,确保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人员病有所医。

牵头部门:区卫计局。

责任部门: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各乡镇。

精神关爱

1.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心理咨询服务。加大对包括留守儿童、低保家庭子女、残障儿童、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在内的未成年人精神关爱,积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室、乡镇卫生院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解压疏导工作,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2.建立党群组织和社工定期访问制度。各级党群组织、村和广大志愿者、义工组织要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和志愿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抚慰、精神慰藉,努力做到社会化、经常化、专业化。

牵头部门:区教科局。

责任部门:区民政局、区卫计局、团区委、区妇联。

五、实施步骤

调查研究阶段。充分利用全区社会管理格化系统,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未成年人的基本状况进行摸底,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基本信息库;聘请专业人员对未成年人的需求状况和法律法规、政策执行状况进行评估,拟定具体的服务方案,提出改善建议。

具体实施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分类实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计划,搭建服务转介平台,完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络,健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机制。提出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建议,充分发挥试点的模范作用。

总结评估阶段。通过自评、专家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方式,分别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进行严格评估,查找问题和漏洞并及时修正,总结经验上报市民政局。

六、工作要求

社会参与,形成保护合力。动员和组织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各类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协作程序,建立完善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体系,确保排查分类率、干预率、救助率均达到100%,形成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合力。

延伸救助,构筑服务平台。延伸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亲属职业能力培训、帮扶转介等服务,通过实施异乡关爱行动、亲情守望、千里寻根、幸福家园—源头预防、大手牵小手、流浪孩子回校园等专项活动,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实现相关权利,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加大保障,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项目合作、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动员专业组织等方面的资源,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热心人士提供捐助和参与社会保护服务,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强化督导,确保工作实效。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和探索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践成果和规律,推广先进经验。严格监督考核,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对各责任部门、乡镇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经常性指导和跟踪问效。建立由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主持的督查、通报、激励奖惩机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贯彻落实。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等媒体,宣传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法律法规,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提高道德素质,凝聚社会共识;开展进村入户宣传,使每家每户了解救助政策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慈善捐助、实施公益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3

按照《__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__》(民函〔xx〕240号)要求,为完成试点任务,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结合**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强化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监测预防、发现报告、风险评估、帮扶干预”联动反应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试点救助保护对象由原来的流浪未成年人延伸至面临生存困难、监护困境、成长障碍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因监护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拐卖、非法雇佣等侵害的未成年人;缺乏有效关爱的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因家庭贫困难以顺利成长的未成年人;以及身体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

试点范围:各县确定不少于2个乡镇(街道)、6个村(社区)进行试点,崆峒区与市救助管理站作为市重点试点单位,确定不少于3个相对较贫困、偏远的乡镇(街道)、12个村(社区)进行试点。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社区(村)指定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专干,承担信息收集等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事宜,协同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本区域内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全面排查。按监护缺失、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精神疾病、家庭暴力和酗酒、吸毒、服刑人员子女等确定困境未成年人类型,了解困境未成年人在家庭、社区、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基础数据档案。

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咨询辅导等服务。

建立多渠道发现机制,积极发动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小区夜间保安人员、环卫工人、城管、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对发现困境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主动向公安机关和救助管理机构报告信息。以救助管理机构为工作平台,设立并公布热线电话,受理关于监护失当或监护缺失案件的举报,与公安机关、教育、医疗、司法、法院、检察院、妇联等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未成年人监护失当案件,共享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信息。

根据困境未成年人的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帮扶。对处于四级风险的困境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可通过与家庭、学校沟通,对其进行情感关怀、帮助引导,培养未成年人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融入家庭社会,步入正常。对处于三级风险的困境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可通过转介至相关部门或协调社会力量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对贫困家庭帮助或协调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__、法律援助等政策。对处于二级风险的困境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可指导村(居)委会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对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开展委托监护、替代照料等服务。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心理干预项目,通过心理咨询治疗、家庭监护服务和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专业机构及人员对干预对象实施“一对一”或“二对一”的专业心理干预与疏导,帮助其增强心理正能量,促进自身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提高自我抗压、自我解压能力。对处于一级风险的困境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应协调有关部门对其监护人依法采取行政和司法干预措施,转移监护权,落实国家监护责任。

横向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领导和协调机制,明晰各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和帮扶盲区,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纵向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整合层级资源,发挥网络优势,做到上下联动,多路合围,推动社会保护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人社部门:负责将已具备就业能力的困境未成年人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严厉打击对未成年人非法用工行为。

(一)准备阶段(xx年3月1日—3月底)。

按照民函〔xx〕240号文件相关要求,制定本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启动阶段(xx年4月1日—xx年5月底)。

各县区研究制定本级试点工作方案,确定试点区域,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开展宣传、发动。

(三)推进阶段(xx年6月1日—xx年12月底)。

组织试点社区(村委会)、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认真排查,详细掌握辖区困境未成年人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分类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信息档案。根据困境未成年人特点、工作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干预,市上定期对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重点督查。

(四)总结深化阶段(xx年1月1日—xx年12月底)。

对各单位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验收,对试点成效明显,有推广价值的,归纳经验做法,形成试点工作报告,在全市深化推广,构建具有**特色的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

第四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环境素养和思想道德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行为,从而规范青少年学生的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的行为,做到保护环境“知”、“统一”,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为了实现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学校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统一组织领导,加强环境建设

为了加强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学校成立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以及协调与泉河社区、泉河派出所的共建工作。特别要加大学校环境建设的投入,在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上加大投入,在环境卫生设施上加大投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在节电、节水设施上加大投入,推动成为节约型学校、绿色学校。

二、利用社会资源,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

1、积极与泉河社区建立共建关系,使泉河社区成为学生参加环保宣传,环保实践活动基地。定期派学生参加社区的文艺活动、环保劳动。

2、积极与泉河派出所建立共建关系,聘请副所长为法制教育副校长、董学民为法制教育辅导员。定期做法制报告,做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定期到校开展校园周边秩序的治理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局的“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鸟周”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4、积极参加EPD项目学校,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5、学校团委充分利用光荣院、刘世绥烈士墓、慕田峪长城作为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三、加大投入,提高校园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1、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建设。

2、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校园“爱护环境标识”以及教学楼后面的文化装饰。

3、加大节电设施改造以及节水设施的改造。

4、加大教室垃圾分类回收箱的设施建设。

四、开展系列保护环境实践教育活动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1、加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力度,重点为“升旗礼仪”、“师生礼仪”、“垃圾入筒”、“地无痰迹”、“口无脏话”。

2、实行“值周班”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3、每学期召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题班会。

4、开展“小手拉大手”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及创建节约型家庭的宣传活动。

5、开展“我为环保做些什么”的征文活动。

6、定期举办环保小作品展示活动。

第五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 ,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舆论环境、文化氛围、法制环境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1、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入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传统和中国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近代以来民族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进行 的英勇斗争,进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3、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工作措施:

1、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及政治思想内容。把教师关心和做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为对教师政治思想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价教师、评聘职务、表彰奖励、教师晋级的重要依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追求目标。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学校领导定期组织班主任和教师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 ,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各种法律法规,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素质。

4、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坚持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5、深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用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和民族英雄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

6、加强法制、环保、安全和健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法制专题教育影片,让学生知法守法。坚持经常性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7、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富有趣味、怡情益智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专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五个一活动”(即每周做一次家务、为班级做一次班务、为学校做一次贡献、为社会做一件好事、每月读一本好书)主题教育。

下载未成年人工作方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未成年人工作方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希望所在,关键所在,因此,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关心支......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我镇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五和镇九年制学校2018年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区教科局关于德育工......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台前县马楼镇中心小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 (2)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根据《**县20**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为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大全]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拓展我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现决定在我校非毕业班年级开展“深圳市中小学第三届未成年人道......

    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

    2011未成年人工作方案(共5则)

    东正街社区2011年度未成年人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制定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