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素材

时间:2019-05-15 10:4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倾听素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倾听素材》。

第一篇:倾听素材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晚年的时候声望很高,拥有上千名学生。一天,这位两鬓花白的老者蹒跚着走进课堂,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纸张。他对学生说:“这堂课你们不要忙着记笔记,凡是认真听讲的人,课后我都会发一份笔记。一定要认真听讲,这堂课很有价值!”

学生们听到这番话,立刻放下手中的笔,专心听讲。但没过多久就有人自作聪明——反正课后老师要发笔记,又何必浪费时间去听讲呢?于是开起了小差。临近下课时,这些学生觉得并没听到什么至理名言,不禁怀疑起来:这不过是一堂普通的课,老师为什么说它很有价值呢?

课讲完了,阿那克西米尼将那摞纸一一发给每位学生。领到纸张后,学生们都惊叫起来:“怎么是几张白纸呀!”阿那克西米尼笑着说:“是的,我的确说过要发笔记,但我还说过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你们刚才认真听讲了,那么请将在课堂上所听到的内容全部写在纸上,这不就等于我送你们笔记了嘛。至于那些没有认真听讲的人,我并没有答应要送他们笔记,所以只能送白纸!”

学生们无言以对。有人懊悔刚才听讲心不在焉,面对白纸不知该写什么;也有人快速地将所记住的内容写在白纸上。后来,只有一位学生几乎一字不落地写下了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他就是阿那克西米尼最得意的学生,日后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的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西米尼满意地把毕达哥拉斯的笔记贴在墙上,大声说:“现在,大家还怀疑这堂课的价值吗?”

阿那克西米尼一贯主张,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倾听。只有乐于并善于倾听,才可能成为知识的富翁,而那些不愿意倾听的人,其实是在拒绝接受财富,终将沦为知识的穷人。

第二篇:倾听素材

初一中中考作文复习

1【唯有倾听】

如果有人问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情感”。

如果有人问我:“情感世界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倾听”。

或许,正是有了倾听,才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深厚情谊。

或许,正是有了倾听,才造就了阿炳《二泉映月》泉水呜咽,催人泪下的凄清。

倾听,一个清新又纤丽的名词,像云烟般的呓语,又如阳光般明丽,春风拂面般温馨。但更多的时候,它像生命中一枚沉甸的果实,带着情感甜蜜的芬芳,悬结在最低的枝头。

倾听,很微妙。

倾听闲适,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使人也变得闲适。这是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

倾听悲壮,如“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使人也变得悲壮。这是一种肝肠寸断的苦楚。

尽管后一种倾听常常使心灵不堪重负,但我们仍满心欢喜地接过这杯渗着历史血泪的酒,一饮而尽,倾听着岁月长河中,灵与肉的世界漫长而悠远的心语。而后,任凭泪水在脸上肆流,直至滑落心湖,激起不绝的回响。

不为别的,仅仅为了证明自己对世界纤微、敏感而深沉的爱。因为,只有乘着“倾听”的翅膀去感受古人的悲喜,历史的沧桑,才能亲历那“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的情深意切。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但只要流过就会留下痕迹,往日的刻骨铭心,有的成了日后的云淡风轻,有的则成了回忆中不可更改的风景。这时,我们需要倾听自己,借“倾听”的手法掀开尘封往事的面纱,将回忆沏成一杯浓茶,重新体验曾经的激情与渴望。于是,倾听便成了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寻找成长足迹的路。

遗憾的是,有的人一生都不懂得倾听,相反他们将自己裹成一个茧,只不过,这茧中飞不出充满灵性之光的蝴蝶,而成为一个令心灵窒息的牢笼。于是,当白发霜染,蓦然回首,竟留有一生的凭栏长叹,泪湿襟衫。

人生的驿站中,堆满了零乱的脚步,沉淀了所有的欢笑和泪水,却填不满两汪秋水中灵动的渴望,唯有倾听,才能充实灵魂,拍打着心岸,引起灵魂的颤栗。/ 5

去吧,放飞倾听的翅膀,用敏感、细腻的心去倾听微风对绿叶的低语,小桥对流水的低语,蓝天对大地的低语。唯有透过倾听,才能享受一个个如诗如画的春天,如丽如阳的夏天,如泣如诉的秋天,如飘如絮的冬天。

生命乐趣,唯有倾听;生命真谛,唯有倾听。

2【雨夜思绪】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拧亮台灯,黄色的灯火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地品,静静地听„„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听这大自然的雨声。

春雨细密,她妩媚而不妖娆,纤小而不失强劲,她总是细细地诉说,诉说春的温暖和煦;夏雨豪爽,她像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又如崇山纳壤、大海吞流,让人畅快淋漓;秋雨凄凄怨怨,让人爱怜,她浅吟低唱,如行云流水;冬雨不再矜恃,她仪态端庄,雍容典雅。倾听着四季的雨声,不觉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通晓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是温柔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娇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去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事迁移,红尘变幻,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脱尘之境。

杯中的茶已尽,不愿再倒一杯。妙玉说过:“一杯为品,再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风属烈性,雨属智性。

风属艺术,雨便近乎哲学了。

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倾听这自然的旋律。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在我心灵的上空,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所谓的机智,多一分机智便少一份高雅。我倒宁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醉心于这皈依自然的高雅。

夜深人静,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莞尔。

3【风雨中,请侧耳倾听】

风雨中,我侧耳细听,听见心泉汩汩的声音。

南方的雨总是那么绵啭多情,连风也是轻悄悄的,怯生生的。一阵风,一阵风,那时江南轻柔安稳的呼吸。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仿佛一个南宋的女词人在满腹心事地轻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润窗棂湿绫绡,这时叩在回家的青石板路上的木屐声便急促起来。一阵清脆的车铃声划过田野无边的静谧,还有一大群半大小子欢快的笑声。他们的头发微微扬起,他们的衣服被雨水氤氲成一幅古旧的水墨画。于是家家紧闭的门便“吱呀”地随之洞开,然后就是炒菜声和一阵阵的吴侬软语,演绎着千百年不变的安详和美丽。

风雨中,请侧耳倾听,可曾听见游子心中的啜泣?

风雨中,请侧耳倾听。我听不见很多的声音,但我可以听得很远。此时心与自然,与书墨香气超常的尉贴,执一卷在手,或沉思,或微笑,只须一杯清茶,一盏豆灯,便可以让心灵得到丰富的安静。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亘古不变的忧伤与苍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没齿难渝的爱国与忠贞。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中年听雨江舟中,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突然想起《听听那冷雨》,虽是粗头乱服,但终究不掩国色啊!

又想起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瓦片翻飞,落下雨檐,飞入手心,若苍然的蝴蝶,没有雨的雨季。”

上帝说:“我用灯红酒绿换你的风雨声。”我说:“不换。”

上帝说:“我用车水马龙换你的风雨声。”我说:“不换。”

上帝说:“原来你是幸福的。”

风雨中,请侧耳倾听,可曾听见心的声音?

4【声音的旅程】 万物之声,皆有灵性,不一样的声音,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其实,声音的旅程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只要你想听,你就是旅游之人。时刻不停的旅行,都不会让你烦闷,因为这正是让你轻松的时刻。

晚上,天刚刚阴下来,就听见“轰-,轰-”之声从天而降,像是一阵阵怒吼,又像是有人在用炮弹,恨不得把天都炸下来。巨响之后,一阵“哗-,哗-”之声从天袭来,像涛涛江水,绵绵不绝;又像瀑布声浪,声响犹如男高音,让人听了就害怕。

渐渐的,雨有些小了,细小的雨丝像绒线一般,我刚想去接住它,但它却一溜烟似的逃走了,悄悄的落在地上,但还是能听到„沙沙‟的声音,还是那么的清脆。我想它令愿变成一丝融入土中的声响,是因为它想要去保护植物,成为植物的食物,去享受帮助别人的美妙。

第二天早上,画眉展翅高飞,黄莺婉转啼叫,第一束阳光穿窗而入,一缕晨风悄然而进。我听见了,我听见了风的美妙,阳光在叫我起床的声响,还有黄莺在树枝上的窃窃私语和画眉鸟振动翅膀飞翔的声浪,好一个挂着彩虹的早晨!走出门,就听见大雨过后的雨珠为我们哼唱昨夜的歌谣,我们和这些音符相伴,去倾听,那些不一样的语言、话题,去倾听人与人之见心灵的波动与畅谈,去倾听大地妈妈心中最深的愿望,去倾听天空哭泣过后开心的笑脸,去倾听一场雨后世界的余韵。

山山水水,只有心知道它们在想什么,我们要用心去倾听大地的一切,用心去交流的是愿望,是希望,是暇想,也是快乐。小溪流水源源不断,去倾听它所叙述的故事,让我们细细体会它„叮咚‟的声音为何如此甜美?高山峻岭曲折起伏,去倾听它告诉我们的过去,看世人为何对此终身不忘?景秀山川,不如花海鸟林。当百花争奇斗艳之时,去请教它们为何如此美丽?去倾听它们成长的经历。清晨之季,去鸟林一览旷世奇观,去倾听它们的歌喉为何如此动听?远远望去,一群美丽的蝴蝶正在开比舞大会,去问问它们为什么有如此美丽的翅膀?它们一定会说:“因为我们曾经历过考验,因为我们曾不嫌弃自己是一只很丑很丑的毛毛虫,因为我们坚强的破茧而出。”

声之乐,不在于自己是否能快乐,而是因为和大家一起分享才换回的感受,去倾听别人的喜怒哀乐,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这不只是帮助了他人,更安慰了自己。这难道不能算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吗?

第三篇:作文素材:倾听来自课文的声音(18篇)

作文素材:倾听来自课文的声音(18篇)

作文素材:倾听来自课文的声音 目录

1、《劝学》(荀子)

2、陶渊明

3、在生命里与鲁迅相遇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6、《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7、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8、《勾践灭吴》(《国语》)

9、《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10、《边城》(沈从文)

11、《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12、《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3、《离骚》(屈原)与《屈原列传》(司马迁《史记》)

14、《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15、李白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

16、《声声慢》与李清照

17、《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与苏轼

1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劝学》(荀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环境的影响与习俗的熏陶。荀子认为,人所处的环境与风俗对人性也有巨大的影响,他举例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劝学》)因此,荀子十分强调社会风气与习俗的重要性,他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即认为社会习俗与风气不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甚至由于人们安于所习而可能变化其本性,即所谓的“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儒效》)

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

2、陶渊明

陶渊明出身於没落的官僚家庭,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已面临瓦解,人民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都使社会环境愈加混乱污浊。由於受传统的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因而有著“ 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当他带著“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象,於是他只好一次次地辞官而去。但是,他仍然希望寻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於是又再三地出仕,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陷入应该选择“仕”还是“隐”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终於,他因为不愿奉承位轻权重、跋扈非常的督邮,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了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彭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

“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所以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是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羁鸟——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借安祥静谧的田园村居生活,烘托有翅不能伸的“羁鸟”,借“困守笼中”的“羁鸟”隐喻“误落尘网”的作者的心绪。“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毫不经意地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行为人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欢颜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实的金丝笼里。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的陶渊明难堪处境的写照。可怜的诗人不也正象那只哀哀无告、苦苦挣扎的“羁鸟”吗?正如山林是羁鸟的渴盼一样,田园也是诗人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拥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拥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归鸟 ——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众多“归鸟”诗篇中最能体现诗人回归自然,回归性情,保持真我思想的诗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游目骋怀,参透自然,却故意把自然“真意”说得如此飘缈朦胧,其实稍加玩味,便不难发现真意是什么。秋菊自开自谢,保持一份洁白淡泊;南山自古及今,保持一份肃穆庄严;太阳朝升暮落,保持一份秩序宁静。自然万物,各随其分,各安其道,消长生息,穷通演化,莫不自自然然,实实在在。飞鸟投林的描写更是充分强化了这一天地观念。像天地万物一样,飞鸟早出晚归,远近觅食,有困顿劳碌的疲惫和紧张,也有安顿休息的轻松和愉悦,有呼朋引伴的热闹,也有失群掉队的孤单,该去则去,该回则回,一切随顺自然,和山林、夕阳、南山、秋菊、东篱构成了一幅天然纯美、自然静谧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在投林归鸟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影子。作者游历南山,参阅天地,猛然间,豁然开朗:自己不也正如一只疲倦归飞的鸟儿吗?山气弥漫,日落西山,该回家了,家在哪儿呢?不在宦海官场,不在利达富贵,不在荣辱沉浮,家在山水田园,家在南山秋菊,家在山林夕阳

第四篇:倾听

聆听那声音

记忆深处,常会回荡一种声音,使我悠然升起一种苍凉。听,又响了起来:“卖甜酒酿小丸子喽!”一遍又一遍,把我的思绪牵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时,卖小丸子的那辆三轮车常在我们小区里溜达,很少有人买,但车的主人却日复一日,锲而不舍地吆喝着。天真的我往往会对着那辆几乎无人问津的三轮这呵呵地傻笑,也不知自己在笑什么。

直到有一天……

“卖甜酒酿……”这带着浓厚方言的吆喝又响了起来,可到一半却戛然而止。我背着书包站在原地,回过头,看到三轮车旁有了一个人,显然是来买小丸子的。我感到惊讶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欣慰,三轮车主人的心血终于有了回报。此时,我也看清了那位三轮车主,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瘦骨嶙峋,枯柴似的手紧握着一把大勺子,微微发抖地向一个塑料盒里倾斜,盛满了一碗后,老人却坚决不收过多的钱,只收了五元钱。

这位顾客愣了一下,说:“老人家,你每天辛辛苦苦地卖丸子,我多给的又不多,您就收下吧。”老人微微一笑:“卖丸子对于我来说,虽是谋生之道,但是人再清贫,也不能贪财呀!”阳光照在老人含笑的眸子里,反射出一缕明亮的光,像一弦清泉,在我心窝里流淌。我情不自禁地捏着两张五元钞票,跑上前去,买了一碗小丸子,一尝,很是好吃。临走,我悄悄地把另一张五元塞到老人的钱箱下,满怀感慨地走开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至今我却还记忆犹新,每每想起这件事,眼前都会浮现老人乐观自信的笑容,耳边回响起“不能贪财”这四个苍劲的声音。

突然有一天,放学路上,身后又传来“卖甜酒酿小丸子喽!”的吆喝,夹杂着雨声,促动了我的心弦。回头一看,是那老人。他的身影越发佝偻,雨点打在他的脸上,顺着面颊往下流,可他,全然不顾。我看他的目光,相必一定多了几分崇敬。

“买酒酿小丸子喽!”这声音划过我心中的苍穹,久久回荡……

聆 听

记忆深处,总是会有一种声音,牵引着我,克服重重困难,穿过片片森林。长长的尽头,是一片缀满星星的夜空,等待着我们的发现„„——题记

耳畔常常会回想起一种声音,它带着我越过千山万水,寻找自己的梦想。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只要播种就会开花。相反,人生往往会遇到困难、挫折,想要开花,就要看你去如何面对。

记得在我小学六年级时,也曾遇到过人生必有的困难。为准备参加“希望杯”竞赛,考前做了许许多多的竞赛题,但都还算简单,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许是妈妈看出了我这种骄傲自满的心情,又跑到书店给我买回了一本较难的练习题,命令我必须在一个月内看完。“这有什么难的嘛,我两个星期就能看完。”我兴高采烈地向妈妈许下保证书,可转眼间就被一道题给难住了。本来想去找妈妈问一下,可转念一想:刚刚才想妈妈许下保证,现在回去问,岂不是太没面子了。打好主意,我又坐在桌前,眼睛死死地盯住这道题,似乎想要把它看透一般。十五分钟过去了,三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我认输了,准备去找妈妈。正巧,饭好了,我放下一身疲惫,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打开房门,准备吃饭。饭桌上,我问妈妈可不可以问她一道题?但妈妈说:“不行,必须要把这些题自己做完才行。”没办法,吃过饭后,我只得按照妈妈的话,再一次回到房间,看着那道难解的题。

又是一个小时,我实在坐不住了,拿起书,冲到妈妈的房间,一推开门边说:“妈,这什么题呀!这么难,根本就不是六年级的嘛!”我不满的说着。妈妈转过头,看了我一眼说:“是这道题难,还是你没有毅力,不能战胜它?相信自己一定行,你就肯定能成功的!”像是受到了启发似的,我转过身,在愣神中,已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耳旁还在响着妈妈刚才说过的话:“相信自己一定行,你就肯定能成功的!”再次翻开书,看着那道我解了许久也没有答案的题,突然发现:它死活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了。很快,我解出了这道题,只因为这一次,心中装着妈妈鼓励的话语和我坚定的信念。

竞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获得了一等奖,妈妈所说过的那一句话,也称为了我最难忘的声音。

人生中,面对困难,最重要的便是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毅力与坚持,克服困难,冲破阻碍。正如一粒种子,不经过风吹雨打,是不可能坚强的活下去,开出鲜艳的花朵。

再一次看着眼前的一道难题,耳畔又回想起了那难忘的声音„„

后记:那难忘的声音伴随着我走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它牵引着我,克服重重困难,穿过片片森林,最终寻找到一篇缀满星星的夜空。瞻望未来,发现那难忘的声音将鼓励我走过一生!陈嘉庚的故事

陈嘉庚,1874年出生于一个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僻静渔村——福建同安县集美镇。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少有大志,九岁就读于南轩私塾,十五岁辞学赴新加坡,在父亲开设的米店学习经商。他早起晚睡,勤于学习,目光远大,艰苦创业,涉足食品、橡胶、航运等领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拥有上千万资产,成为南洋华侨中的首富。

陈嘉庚身在海外,心系祖国。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筹款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爆发,他担任南洋华侨总会主席,捐资抗日,不顾危险,亲身回国考察战事、慰劳将士。他冲破阻拦访问延安,当他了解中国共产党真正能挽救祖国的危亡时,就倾囊相助。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陈嘉庚先生做事的最高原则。

他深知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在于人才,因此在关心祖国革命事业的同时,非常关心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早在1894年,陈嘉庚就开始资助家乡的教育。1913年,他在故乡创办新式集美两级小学。为了改变女子受教育的落后局面,1917年,他又增办集美女子小学。以后又根据社会需要,他先后办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业学校,并创办幼儿园、幼儿师范学校。这些学校统称集美学校。1921年陈嘉庚又捐巨资创办了福建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他在筹办厦门大学的一篇文章中说:“久居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又说:“民心未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的中华民族绝无甘心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他把中华民族的复兴寄希望于四万万人民的子孙的教育上。满腔热情,感人至深!从这样的办学目的出发,他十分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发展,并亲自确定以“诚毅”二字作为校训。

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硕果累累,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厦门大学创办七十年来,毕业生数万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化学家卢嘉锡,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都出自该校。集美学校也培养了很多各类人才,仅在香港,就有一百多位船长毕业于集美航海学校。

陈嘉庚捐资办学花了多少钱,人们已经很难算得清了。“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至1934年,陈嘉庚经商三十年获利一千九百万元,仅资助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就花去八百万元,约占获利总额的42%。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陈嘉庚先生宁可停掉其他产业,甚至卖掉别墅,也按时资助办学。

然而,这位手握巨资的富翁自己却过着异常简朴的生活。据亲属回忆,在新加坡时,陈嘉庚先生每天五点钟起床,白天在公司工作,夜晚到怡和轩俱乐部处理社会事务,夜间十二点才回家休息。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块酱豆腐而已。他平时身上的现款不超过五元,从不在外头乱花一分钱,连怡和轩附近的菜馆、咖啡屋也从未光顾过。

叶落归根,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1961年在北京逝世。首都两千多人举行公祭大会,周恩来总理主祭,沉痛悼念陈嘉庚先生。

第五篇:倾听

聆听世界,珍藏于心

花开花落,潮起潮汐。我们通过双目折射出万花筒般的世界;我们通过口舌表达出对世间的万种声息。可纷乱的视线,脱口而出的无心之言,便有如萤火流逝。也许我们还需要的便是聆听世界。

聆听与观看,诉说亦不相同。有时你只是静下心来,才可能听到风匆匆路过叶隙,追赶时间的声音;有时只有你耐下性子,才能听懂他人真心的走向,情感的流露。听,让声流入心田,更多的触及了内心。

古话有曰:“而得之而为声”,我们聆听了,便也应该拥有声中所蕴有的“无尽藏”。微风拂过耳畔,棱罗紧闭双目默尔不言,他总是在大自然的咏叹调中垂钓碧天里的星星;在四季变化的乐章中感受寒来暑往消长分明。无独有偶,法国雕塑大家让·卡尔多曾言“聆听世间之声让我有了美的创想”。因为聆听,他们发现了无尽宝藏,享受聆听,他们收获了心的宁静与美的灵感。

但并非每个人都怀有一颗诚意的聆听之心。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如今依然有人及走偏锋,急走险路,能力不足,终落得进退两难。或是心高气傲,乐于说明自我,而听不进一点评价教导。就之前发生的学生将沸水泼到导师脸上的事,就足见其人缺乏足够的聆听之心,不愿以聆听教诲意见,只能自取灭亡。

聆听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肯定会有人说:“反正多多益善,那我就什么都听。”此言错矣。不难发现,现在的各种网络电视广播小报,再加上周围的市井之声,连风中都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然而这些“丰富之声”却使我们趋向“耳聋”。我们所说聆听不仅要带上耳朵,更要带上心,要智慧的选择聆听的对象内容,听完后更要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才不致于别人说一就一,自己听风就是雨,才不致于被过多的噪声垃圾埋没双耳。

人是一种乐于表达的生物,就如卡尔维诺“人生是踏上就回不去的旅程。”因此我们总趋向聒噪,渐渐沦为麻雀团体。但只愿说不愿听,是贪婪的,我们要学会聆听世界,聆听他人,用一颗沉静不长的心不听懂世界,去学会成长。

聆听,虽不能给我们世事洞明的宽厚与气度,却教给我们落尽尘埃的简练从容,没有纷杂艳丽的形状,却又触动心灵的振动。聆听世界,聆听美丽,珍藏于我心。

听听这世界

上帝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容貌,却给了我们相同的五官。我们可以观,可以说,可以品,可以闻亦可以观。古人有云:“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眼力有限而听力无穷。当世界安静后,我们可以听到属于自然的轻言细语,听听这世界,用心去感受,我们将寻得不一样的恬淡心境。

炎炎夏日,我们看到的是焦灼的太阳与流淌的汗水,到处充满了烦恼与燥热。而在我们耳边萦绕的蝉声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阴凉繁茂的大树下,一股清凉潜入心底,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既而神清气爽,烦躁感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萧瑟秋日,我们看到的是满目的枯叶与一地的凋零,随处充斥着凄凉与萧条。此时一声声悦耳的虫声在我们心中响声,盘旋在耳边,使我们在满目的萧索中寻得一丝生机,使我们用心荡起波澜,让我们更加积极,更加富有生机地生活。

听听春的鸟鸣,冬的雪声;听听白昼的棋声,月下的箫声;听听山中松风声,水际唉乃声。我们便能获得截然不同的心境,用心听世界,我们将体味到不一样的奇妙世界。

多听山野之声,多听智者之言。能使我们更好地做人,更好的生活。

闭上聒噪的口舌,安静地用耳倾听,听智者之言,听自然之声方能提高自身修养,享受一份独特的安详与静谧。

音乐是专为耳朵准备的盛宴。我们无法用眼看到音乐,无法用嘴品到音乐,唯有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冲击与震撼。我们的心情随着音乐的跌宕而起伏,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低沉哀伤。古往今来,无数的音乐家都用自己的音乐荡深着自己的灵魂,所以他们活得洒脱。

音乐是耳的特权。

我们无法想象当世界失去声音后会是什么景象。麻木地重复生活或是机械地重复自身?那时我们将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妙,我们的内心将再无波澜!

用耳朵来“看看”这个世界吧,你会拥有一份独特的恬静与安详,感受着音乐带给你的心灵的冲击,用心生活,用耳生活。

听听这世界,将内心的浮华除尽,只留下一片静谧,相信生活会更加美好。

倾听

看,可听万物复苏之声;夏,可听蝉鸣蛙叫之声;秋,可以庄稼成熟之声;冬,可听大雪飘扬之声。屏住呼吸,闭上双唇,用这双耳朵去倾听世界的声音。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不就在告诫我们要少言多听吗?当人们启开双唇,进入喋喋不休的状态时,谁还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呢?

从古至今不少名人都知道要善于倾听的道理,诸葛亮就曾在《出师表》中告诫皇帝:“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众所周知,连他都时刻记着要多去倾听,更何况我们这些才智平凡的普通人呢?否则还真印证了“圣益圣,愚益愚”这句话呢。

余秋雨曾说:“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但项羽乌江自刎在我看来很悲壮,是悲剧却不崇高。他听不进范增的良言相劝,硬是让刘邦在鸿门宴上躲过一劫,最终英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破灭了。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劝谏最终后悔的只能是自己。与项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一位领导者,李世民选择的是倾听忠臣志士的良言进谏,所以他治理下的唐朝可谓是盛况空前。由此可见,听与不听所产生的结果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啊!

我曾经的一位老师曾戏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啊,如果将老师的话听进耳朵,又有多少分数可以“赚”回来啊。所以我们不仅要听,还要听进去,若是左耳进右耳出,那听与不听又有何差别呢?个人是如此国家亦是如此。现在的领导者越来越重视民众,越来越重视大众的声音,政府微博的公开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声音的关注,然而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听进耳中,听进心中,不仅仅是浮于表面听了就完了,要把听取来的建议付诸实施。

学会倾听是第一步,它需要我们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一颗忍让的心,还有一颗耐得住性子的心。听进是第二步,要把倾听来的建议、忠告置于脑中,铭记于心。由此可知,倾听所蕴含的深意不仅仅是听过就行了的,还要重视听进。

德谟克利特曾说:“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应该多听少言,用双耳去倾听世界的声音。

下载倾听素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倾听素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倾听

    倾听----沟通中的重要环节 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应该成为每个渴望事业有成的人的一种责任,一种......

    倾听

    倾听:用耳朵阅读 鲁兆周 一次,参加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教研室小语教研员问我:“鲁老师,你觉得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失败的地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学生不......

    倾听

    倾听 倾听,细细的倾听;倾听,真真的倾听。原来倾听是一种美,只要你好好的倾听,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品味,人生的精彩。 细细倾听雨的声音,好美的声音!她拨开嘈杂的声音,乱哄哄的世界,轻轻的......

    倾听

    1.尽量把你的语言减到最少,因为说话和聆听是不能同时进行的。 2.建立协调关系。了解对方,试着由他的角度看问题。这是提高聆听技巧的主要方法之一。 3.表现兴趣的态度。让对方......

    倾听

    学会倾听 在夜阑人静的雨夜,你独坐不眠的窗前,放飞所有的思绪,让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雨声里,那种对世界的拥抱与投入,就是一种倾听。在风送落叶的秋林,你独立于万木......

    倾听

    高三12、13作文素材 ————关于倾听 1、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伏尔泰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唐书·魏征传》 7、倾听着年轻姑娘的歌声,老人的心也变得年轻。——......

    2009年中考优秀作文素材 倾听是一种享受

    2009年中考优秀作文素材 倾听是一种享受 2009年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倾听是一种享受 有人说倾听是一种美德;有人说倾听是一种涵养;也有人说倾听是一种胸怀;而我则认为,倾听是种享受!......

    倾听人生

    倾听人生 如果你热爱身边的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世上的每样东西都在倾诉。就像吃话梅时,它向我倾诉它的酸,就像看书时,书向我倾诉它的博大、精深,就像山溪以它清脆的水声,倾诉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