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共5篇)

时间:2019-05-15 10:4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

第一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以下简称清算中心)以及系统参与者运行维护部门。

第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网银中心,即负责在参与者之间转发业务信息,并对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的系统节点;

(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接入节点,含部署在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应用和设备);

(三)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参与者前臵机(以下简称参与者前臵机);

(四)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备份系统;

(五)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

(六)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用安全子系统(以下简称应用安全子系统)。

第四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网银中心、网银中心备份系统、支付系统骨干网络以及应用安全子系统(网银中心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对系统运行、维护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清算中心负责接入节点及其备份设备、应用安全子系统(接入节点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辖区内业务处理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负责对辖区内参与者提供运行、维护指导和技术支持。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参与者负责本单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 岗 位 管 理

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及参与者应当合理安排运行维护各岗位人员,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条 网银中心应当设臵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业务操作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数字证书管理岗。

接入节点应当设臵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业务操作岗。

参与者前臵机应当设臵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应用安全子系统应当设臵注册中心(以下简称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地方注册中心(以下简称L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

第七条 业务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可兼任,但不得与其他岗位兼任;系统管理岗、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不得兼任业务主管岗;RA/LRA审核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不得相互兼任。

第八条 系统管理岗负责增加、更改和注销用户。第九条 业务主管岗负责系统业务运行,监控业务运行状

况;设臵业务参数,维护基础数据,处理或授权处理业务运行异常;组织业务操作员正确处理业务,对用户业务操作授权;提供业务咨询、协调服务等。

接入节点业务主管还应当负责设臵辖区内参与者的业务权限,管辖参与者的业务数据及状态信息,管理数字证书相关信息。

第十条 业务操作岗负责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进行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控;按照职责范围处理业务;负责有关业务清单打印等。

第十一条 系统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计算机软件、硬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设臵系统参数,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等。

第十二条

网络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网络设备;设臵网络参数;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定期备份网络配臵和系统日志;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网络问题;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

第十三条 RA录入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录入,RA审核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审核。

LRA录入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机构证书的录入,LRA审核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数字证书的审核。

第十四条 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管理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下载、证书管理密钥口令更改、制定证书存放路径等。

第十五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变动交接手续,离岗应当及时注销该用户。

第三章 操 作 管 理

第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作好相关记录。

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并报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备案。

第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严格遵守系统运行时间的规定。

参与者业务处理系统不对外提供服务的,应及时退出登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调整系统运行时间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授权,并应当提前3个系统工作日通知清算中心和参与者。

第二十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二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授权进行下述操作:

(一)设臵参与者的业务权限;

(二)设臵业务金额上限;

(三)设臵计费费率;

(四)设臵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五)设臵系统停启运;

(六)开启、关闭系统维护窗口;

(七)设臵参与者加入、退出系统;

(八)设臵参与者故障状态;

(九)设臵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二条 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清算总中心的规定或授权设臵参与者的业务权限以及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三条 各岗位人员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当根据岗位要求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

各岗位人员发现未按时登录、核验数字签名失败、未收到日切通知、报文丢失、日终对账不符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监控业务轧差、资金清算情况。

清算总中心应当监控轧差净额的提交及处理情况。第二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可根据管理需要向参与者提供行名行号等基础数据。

第二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加强系统用户管理,在完成系统投产工作后应当及时注销本节点系统初始用户。

第二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及时处理各待办业务事项,确保在日切前当日待办业务事项全部处理完毕。

第二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

第四章 维 护 管 理

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统计参与者在线情况。

第二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对系

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合理安排系统维护窗口开启时间。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对多系统共用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当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 清算总中心变更网银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照规定经书面审批后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

清算中心变更接入节点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规定报经清算总中心批准后实施。

参与者变更前臵机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事先向接入地清算中心报备;影响业务处理的,应同时向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备。

第三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三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请外部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应当经本单位(或责任部门)负责人批准,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作好检查维护记录。

第三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分别制定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确保应急预案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定期检查清算中心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检查参与者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 安 全 管 理

第三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所有用户应当严格权限管理,相关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原则。

第三十八条 操作人员获取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用户口令进行操作。

第三十九条 操作人员权限设定应与岗位管理保持一致。操作人员应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岗位时应当退出登录。

第四十条 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的各种口令应当严格管理,不得外泄;口令应当具有一定复杂度,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

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十一条 系统使用的电子签名服务由清算总中心委托合法、专业的认证管理机构提供。

第四十二条 数字证书的申请、补发、换发、撤销、冻结和解冻等管理操作由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负责。

第四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应指定专人配臵和管理网银中心的数字签名服务器。

第四十四条 参与者应妥善保管数字证书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如发现数字证书文件、USB-Key丢失或被非法复制,以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丢失或泄漏,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四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与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连接时,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清算中心负责防火墙等网络边界设备的维护和监控,并按有关规范进行配臵。

第四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做好系统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定期查毒,外来数据应当进行病毒检

测,发现病毒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备。

第四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参数、配臵信息,以及业务和账户信息。禁止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存储其他业务系统相关配臵信息。

系统设备需外送维修时,应对外送设备数据做彻底清除。第四十八条 禁止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开发和培训,禁止使用非系统专用的存储介质。

第四十九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需要通过后台对业务数据进行变更操作时,应当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由至少2名系统维护人员共同实施,并详细记录;事后由业务主管及时核对业务数据,并向本单位(或责任部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臵制度,确定报告流程。重大安全事件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清算总中心。

第六章 机 房 管 理

第五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

参与者前臵机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本单位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

第五十二条

机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机房管理、门禁系统管理和进出审批登记等相关制度,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照执行。

第五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保持机房的清洁、整齐、有序,禁止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和与

运行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明火或可能影响运行的设备。

第七章 设 备 管 理

第五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场地设备等。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对系统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并定期检查,做到账实相符,禁止挪作他用。

第五十五条 系统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并填写记录,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备份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第五十六条 系统机房应配备必要的办公和通讯设施,以满足系统运行维护需要。

第八章 文 档 管 理

第五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包括操作手册、运行维护手册等相关业务、技术资料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等。

第五十八条 运行文档的入库保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簿。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当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十九条 运行文档应当妥善保管,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潮和防蛀。

第六十条 电子文档应当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因存储媒体损坏而丢失资料。

第六十一条 查阅、借用运行文档应当按规定进行登记,禁

止私自或越权复制、外借运行文档。

第六十二条 运行文档应当比照同类会计档案确定保存期限。

废弃或过期的运行文档比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处理。

第九章 故 障 处 理

第六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在处臵系统故障时应当遵循“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尽快恢复运行”的原则。报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瞒报、漏报。

第六十四条 网银中心发生重大故障时,清算总中心应当及时处臵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通知各清算中心。

接入节点发生故障时,清算中心应当向清算总中心报告,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并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通知参与者。

参与者前臵机发生故障时,影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的,参与者应当向接入地和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告,清算中心应当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六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

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有明确描述的故障。

非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没有描述的故障。

第六十六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臵机发生常规故障时,应当由其系统维护人员按照故障处理规定和处臵方法进

行处理。

第六十七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臵机发生非常规故障时,其操作人员应当立即记录或复制故障信息,依据故障程度逐级上报,同时由系统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短时间不能排除的,应当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请求技术支持或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六十八条 参与故障处理的人员,未经本单位(或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不得查询、调用、修改和复制业务数据。排除故障时如需外来人员在系统上进行操作,应当经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人批准,由运行维护部门系统维护人员陪同并配合,同时作好记录备查。

第六十九条 系统发生故障时,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相互配合排除故障,必要时可组织外部资源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故障排除后,应当记录故障时间、现象、处理过程、分析结果以及专家咨询意见,重大技术故障应当编写故障处理和分析报告。

第七十条 故障相关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披露。

第十章 纪 律 与 责 任

第七十一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七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擅自修改系统基础数据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伪造、篡改数据盗用资金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应履行保密职责,不得擅自查询、泄露系统和业务相关信息。违反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以下简称清算中心)以及系统参与者运行维护部门。

第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网银中心,即负责在参与者之间转发业务信息,并对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的系统节点;

(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接入节点,含部署在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应用和设备);

(三)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参与者前置机(以下简称参与者前置机);

(四)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备份系统;

(五)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

(六)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用安全子系统(以下简称应用安全子系统)。

第四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网银中心、网银中心备份系统、支付系统骨干网络以及应用安全子系统(网银中心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对系统运行、维护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清算中心负责接入节点及其备份设备、应用安全子系统(接入节点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辖区内业务处理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负责对辖区内参与者提供运行、维护指导和技术支持。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参与者负责本单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 岗 位 管理

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及参与者应当合理安排运行维护各岗位人员,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六条 网银中心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业务操作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数字证书管理岗。

接入节点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业务操作岗。

参与者前置机应当设置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应用安全子系统应当设置注册中心(以下简称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地方注册中心(以下简称L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

第七条 业务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可兼任,但不得与其他岗位兼任;系统管理岗、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不得兼任业务主管岗;RA/LRA审核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不得相互兼任。

第八条 系统管理岗负责增加、更改和注销用户。第九条 业务主管岗负责系统业务运行,监控业务运行状况;设置业务参数,维护基础数据,处理或授权处理业务运行异常;组织业务操作员正确处理业务,对用户业务操作授权;提供业务咨询、协调服务等。

接入节点业务主管还应当负责设置辖区内参与者的业务权限,管辖参与者的业务数据及状态信息,管理数字证书相关信息。

第十条 业务操作岗负责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进行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控;按照职责范围处理业务;负责有关业务清单打印等。

第十一条 系统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计算机软件、硬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设置系统参数,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等。

第十二条 网络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网络设备;设置网络参数;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定期备份网络配置和系统日志;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网络问题;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

第十三条 RA录入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录入,RA审核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审核。

LRA录入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机构证书的录入,LRA审核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数字证书的审核。

第十四条 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管理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下载、证书管理密钥口令更改、制定证书存放路径等。

第十五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变动交接手续,离岗应当及时注销该用户。

第三章 操 作 管理

第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作好相关记录。

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并报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备案。

第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严格遵守系统运行时间的规定。

参与者业务处理系统不对外提供服务的,应及时退出登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调整系统运行时间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授权,并应当提前3个系统工作日通知清算中心和参与者。

第二十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二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授权进行下述操作:

(一)设置参与者的业务权限;

(二)设置业务金额上限;

(三)设置计费费率;

(四)设置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五)设置系统停启运;

(六)开启、关闭系统维护窗口;

(七)设置参与者加入、退出系统;

(八)设置参与者故障状态;

(九)设置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二条 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清算总中心的规定或授权设置参与者的业务权限以及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三条 各岗位人员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当根据岗位要求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

各岗位人员发现未按时登录、核验数字签名失败、未收到日切通知、报文丢失、日终对账不符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监控业务轧差、资金清算情况。

清算总中心应当监控轧差净额的提交及处理情况。第二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可根据管理需要向参与者提供行名行号等基础数据。

第二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加强系统用户管理,在完成系统投产工作后应当及时注销本节点系统初始用户。

第二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及时处理各待办业务事项,确保在日切前当日待办业务事项全部处理完毕。

第二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统计参与者在线情况。

第四章 维 护 管理

第二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对系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合理安排系统维护窗口开启时间。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对多系统共用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当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 清算总中心变更网银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照规定经书面审批后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

清算中心变更接入节点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规定报经清算总中心批准后实施。

参与者变更前置机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事先向接入地清算中心报备;影响业务处理的,应同时向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备。

第三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三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请外部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应当经本单位(或责任部门)负责人批准,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作好检查维护记录。

第三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分别制定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确保应急预案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定期检查清算中心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检查参与者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 安 全 管理

第三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所有用户应当严格权限管理,相关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原则。

第三十八条 操作人员获取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用户口令进行操作。

第三十九条 操作人员权限设定应与岗位管理保持一致。

操作人员应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岗位时应当退出登录。第四十条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的各种口令应当严格管理,不得外泄;口令应当具有一定复杂度,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

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十一条 系统使用的电子签名服务由清算总中心委托合法、专业的认证管理机构提供。

第四十二条 数字证书的申请、补发、换发、撤销、冻结和解冻等管理操作由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负责。

第四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应指定专人配置和管理网银中心的数字签名服务器。

第四十四条 参与者应妥善保管数字证书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如发现数字证书文件、USB-Key丢失或被非法复制,以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丢失或泄漏,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四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与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连接时,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清算中心负责防火墙等网络边界设备的维护和监控,并按有关规范进行配置。

第四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做好系统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定期查毒,外来数据应当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备。

第四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参数、配置信息,以及业务和账户信息。禁止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存储其他业务系统相关配置信息。

系统设备需外送维修时,应对外送设备数据做彻底清除。

第四十八条 禁止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开发和培训,禁止使用非系统专用的存储介质。

第四十九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需要通过后台对业务数据进行变更操作时,应当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由至少2名系统维护人员共同实施,并详细记录;事后由业务主管及时核对业务数据,并向本单位(或责任部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确定报告流程。重大安全事件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清算总中心。

第六章 机 房 管理

第五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参与者前置机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本单位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

第五十二条 机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机房管理、门禁系统管理和进出审批登记等相关制度,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照执行。

第五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保持机房的清洁、整齐、有序,禁止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和与运行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明火或可能影响运行的设备。

第七章 设 备 管 理

第五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场地设备等。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对系统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并定期检查,做到账实相符,禁止挪作他用。

第五十五条 系统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并填写记录,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备份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第五十六条 系统机房应配备必要的办公和通讯设施,以满足系统运行维护需要。

第八章 文 档 管理

第五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包括操作手册、运行维护手册等相关业务、技术资料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等。

第五十八条 运行文档的入库保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簿。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当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十九条 运行文档应当妥善保管,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潮和防蛀。

第六十条 电子文档应当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因存储媒体损坏而丢失资料。

第六十一条 查阅、借用运行文档应当按规定进行登记,禁止私自或越权复制、外借运行文档。

第六十二条 运行文档应当比照同类会计档案确定保存期限。

废弃或过期的运行文档比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处理。

第九章 故 障 处 理

第六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在处置系统故障时应当遵循“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尽快恢复运行”的原则。报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瞒报、漏报。第六十四条 网银中心发生重大故障时,清算总中心应当及时处置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通知各清算中心。

接入节点发生故障时,清算中心应当向清算总中心报告,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并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通知参与者。

参与者前置机发生故障时,影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的,参与者应当向接入地和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告,清算中心应当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六十五条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

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有明确描述的故障。

非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没有描述的故障。

第六十六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置机发生常规故障时,应当由其系统维护人员按照故障处理规定和处置方法进行处理。

第六十七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置机发生非常规故障时,其操作人员应当立即记录或复制故障信息,依据故障程度逐级上报,同时由系统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短时间不能排除的,应当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请求技术支持或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六十八条 参与故障处理的人员,未经本单位(或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不得查询、调用、修改和复制业务数据。排除故障时如需外来人员在系统上进行操作,应当经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人批准,由运行维护部门系统维护人员陪同并配合,同时作好记录备查。

第六十九条 系统发生故障时,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相互配合排除故障,必要时可组织外部资源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故障排除后,应当记录故障时间、现象、处理过程、分析结果以及专家咨询意见,重大技术故障应当编写故障处理和分析报告。

第七十条 故障相关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披露。

第十章 纪 律 与 责 任

第七十一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七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擅自修改系统基础数据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伪造、篡改数据盗用资金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应履行保密职责,不得擅自查询、泄露系统和业务相关信息。违反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业务处理,保障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加速资金周转,防范支付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逐笔实时处理支付业务,轧差净额清算资金。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的系统参与者和系统运行者,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对系统运行者及参与者进行管理和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参与者业务系统在线情况实施监控。

第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分为直接接入银行机构、直接接入非金融机构和代理接入银行机构。

本办法所称直接接入银行机构,指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连接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清算账户,直接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直接接入非金融机构,指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连接,直接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的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

本办法所称代理接入银行机构,指委托直接接入银行机构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代为收发业务和清算资金的银行机构。

第六条

系统参与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时,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和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共享清算账户。

本办法所称清算账户,指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用于资金清算的人民币存款账户。

第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规定金额以下的网上支付业务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需要,对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支付业务金额上限进行设定和调整。

第九条

支付业务经付款清算行确认后即具有支付效力。

本办法所称付款清算行,指付款人开户银行所属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

第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一经轧差即具有支付最终性,不可撤销。

第十一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遵循“实时入账、定时清算”的原则。收款行收到支付业务已轧差通知后应实时贷记指定收款人账户,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定时完成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的资金清算。

本办法所称付款行和收款行,包括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和代理接入银行机构。

本办法所称收款清算行,指收款人开户银行所属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

第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贷记支付业务,其信息从付款清算行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收款清算行;收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网银中心轧差后分别通知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

本办法所称网银中心,是指负责在参与者之间转发业务信息,并对支付类业务进行轧差处理的系统节点。

第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借记支付业务,其信息从收款清算行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付款清算行;付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网银中心轧差后分别通知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

第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其信息从第三方机构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付款清算行;付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经网银中心转发收款清算行;收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网银中心轧差后分别通知第三方机构、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机构是指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和直接接入非金融机构。

第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账户信息查询业务,其信息从查询机构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被查询机构;被查询机构实时将查询结果按原路径返回至查询机构。

本办法所称查询机构,是指根据查询人委托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发起账户信息查询请求的系统参与者。

本办法所称被查询机构,是指接收网银中心转发的账户信息查询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或代理接入银行机构。

第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各参与者与网银中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应当采取联机方式实时处理。

第十七条

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传输的业务信息,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信息格式,并采用数字签名方式保障数据安全。

第十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对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分别设置净借记限额实施风险控制。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发起的支付业务只能在其净借记限额内支付。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共享同一净借记限额。净借记限额通过清算账户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本办法所称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是指集中存储管理清算账户、处理支付业务资金清算的支持系统。

第十九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行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系统工作日为自然日,其资金清算时间为清算账户管理系统的工作时间。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管理需要调整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资金清算时间。

第二章

网上支付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

第二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下列支付业务:

(一)网银贷记业务;

(二)网银借记业务;

(三)第三方贷记业务;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支付业务。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网银贷记业务,指付款人通过付款行向收款行主动发起的付款业务。网银贷记业务可支持下列行为的资金支付:

(一)网银汇兑;

(二)网络购物;

(三)商旅服务;

(四)网银缴费;

(五)贷款还款;

(六)实时代付;

(七)投资理财;

(八)交易退款;

(九)慈善捐款;

(十)其他。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网银借记业务,指收款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协议,通过收款行向付款行发起的收款业务。网银借记业务可支持下列行为的资金支付:

(一)实时代收;

(二)贷款还款;

(三)其他。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贷记业务,是指第三方机构接受付款人或收款人委托,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知付款行向收款行付款的业务。第三方贷记业务可支持下列行为的资金支付:

(一)网络购物;

(二)商旅服务;

(三)网银缴费;

(四)贷款还款;

(五)实时代收;

(六)实时代付;

(七)投资理财;

(八)交易退款;

(九)慈善捐款;

(十)其他。

第二十四条

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网银借记业务,付款行应与其客户签订授权支付协议。

本办法所称授权支付协议,指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的合同,合同约定开户银行在收到指定机构发来的支付业务时,根据协议内容对支付业务有关要素核验通过后即可从指定账户进行付款。

第二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收到网银中心转发的支付业务后应实时处理并返回回执。

第二十六条

收款行收到网银贷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时,应检查指定收款人账户是否存在且具备收款条件,并将检查结果实时返回网银中心。

第二十七条

参与者发起网银借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应基于收、付款人之间真实的商品或服务交易,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第三方机构发起第三方贷记业务时应指定付款账户的类型,付款行应确保支付业务从第三方机构指定类型的账户中进行支付。第三方机构指定的付款账户类型包括:

(一)仅限个人借记卡(存折)账户支付;

(二)仅限个人贷记卡账户支付;

(三)仅限个人借记卡(存折)账户或个人贷记卡账户支付;

(四)仅限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

第二十九条

第三方机构应妥善保管第三方贷记业务有关交易凭证,并有义务配合其他参与机构对交易数据进行查询。交易凭证及电子数据自交易日起至少保存5年。

第三十条

第三方机构应负责协调解决第三方贷记业务的收、付款人因商品或服务交易产生的纠纷。

第三十一条

付款行收到网银中心转发的第三方贷记业务,应通过在线认证或协议认证方式由付款人对支付业务进行确认。

本办法所称在线认证,指付款行向付款人提供在线认证界面,依据付款人在线提交的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后确认付款。

本办法所称协议认证,指付款人与付款行事先签订授权支付协议,由付款行根据支付协议对第三方贷记业务中的业务信息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后确认付款。第三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在预定时间内未收到支付业务处理结果的,可主动发起业务撤销指令。参与者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发起业务撤销指令。

撤销指令应由原支付业务发起方发起。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未纳入轧差的业务立即办理撤销,已纳入轧差的业务不能撤销。

第三十三条

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账户信息查询业务,账户所有人应与开户银行签订账户信息查询协议。

本办法所称账户信息查询协议,指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的合同,合同约定开户银行在收到指定机构发来的账户信息查询业务时,根据协议内容对账户信息查询业务有关要素核验通过后即可提供指定账户的余额或交易明细信息。

第三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支持对下列账户的信息查询:

(一)个人借记卡(存折)账户;

(二)个人贷记卡账户;

(三)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第三十五条

账户信息查询内容包括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信息。

本办法所称账户余额是指被查询账户在查询时点的余额或可用额度。

本办法所称交易明细是指被查询账户在指定期间发生的业务明细。

第三十六条

被查询机构收到网银中心转发的账户信息查询业务,应实时进行协议核验并将查询结果通过网银中心返回查询机构。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管理需要对参与者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种类进行控制。

第三章

在线签约管理

第三十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支持客户通过在线方式与其开户银行签订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信息查询协议。

第三十九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授权支付协议时应议定下列事项:

(一)支付业务的发起机构,该机构应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

(二)支付业务的付款账户,指定支付业务收款人的,还应明确收款人的账户信息;

(三)需要议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在线签订或解除授权支付协议后,开户银行应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时通知协议约定的支付业务发起机构。

第四十一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账户信息查询协议时应议定下列事项:

(一)查询机构,该机构应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

(二)查询人,查询人可以是账户所有人或账户所有人授权的其他主体;

(三)被查询账户;

(四)需要议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二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在线签订或解除账户信息查询协议后,开户银行应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时通知协议约定的查询机构。

第四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标准建立协议数据库,保存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信息查询协议信息,并支持按协议信息对支付业务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进行自动核验。

第四章 轧差与资金清算

第四十四条

网银中心负责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逐笔实时进行轧差。

第四十五条

网银贷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以收款清算行返回的确认回执为轧差依据,网银借记业务以付款清算行返回的同意付款回执为轧差依据。

第四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通过净借记限额检查的支付业务进行实时轧差,对未通过净借记限额检查的支付业务做拒绝处理。

第四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提交清算的场次和时间由网银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的规定设置。

轧差净额提交清算的场次和时间可以在日间调整,即时生效。

第四十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应在每场清算时点发送清算账户管理系统进行资金清算,但在发生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时,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将轧差净额作暂存处理,待故障恢复后提交清算。

法定节假日期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继续对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轧差净额待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清算账户管理系统工作日提交清算。

第四十九条

已提交清算账户管理系统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必须在当日足额清算,不得撤销或退回。

第五十条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收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后立即进行清算处理。如清算账户头寸不足,按以下队列排队处理:

(一)错账冲正;

(二)特急大额支付(救灾、战备款);

(三)日间透支利息和支付业务收费;

(四)票据交换及同城清算系统轧差净额;

(五)小额支付系统轧差净额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

(六)紧急大额支付;

(七)普通大额支付和即时转账支付。

第五十一条

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应当合理设置和调整净借记限额,保障支付业务及时处理,并保证其清算账户中有足够的资金满足日常清算。

第五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对直接接入银行机构的清算账户实行借记控制。

清算账户借记控制时,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停止受理借记该清算账户的支付业务,但对已轧差的支付业务应当提交清算。

第五章

日切处理

第五十三条

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日切时点,网银中心将当日最后一场轧差净额提交清算。

第五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日切后进入次日业务处理,继续受理业务。

第五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全部清算完毕后,清算账户管理系统与网银中心核对当日处理的轧差净额和已清算的支付业务。

对核对不符的,网银中心以清算账户管理系统的数据为准进行调整。

第五十六条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与网银中心核对无误后,网银中心与各参与者核对所有业务信息。

对核对不符的,各参与者以网银中心的数据为准进行调整。

第五十七条

日切处理完成后,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汇总所有清算日期为当日但轧差日期不为当日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信息,并按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分发至相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收妥信息后,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延迟清算天数,分别借记或贷记差额计收或计付利息。

第五十八条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日终试算平衡后,将当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支付业务的账务信息按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分发至相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

第六章 准入与退出

第五十九条

经批准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六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以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系统互联规范,完成接口软件开发和行内业务系统改造,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验收。

第六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以代理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委托一家直接接入银行机构代为收发业务和清算资金。

第六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按照申请、审核、实施、加入程序办理。

本办法所称申请,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要求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审核,指中国人民银行审核、确认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申请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实施,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规定完成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各项准备工作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加入,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行为。第六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第六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时,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载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称、机构注册所在地、接入方式、清算方式、计划接入节点、网上支付业务状况、内部管理状况、人员配置状况等,并对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必要性进行说明;

(二)金融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三)网上支付业务内控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六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受理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同意加入的,形成初审意见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上报的初审意见后,予以审核确认,并抄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技术管理部门和工程实施部门。

第六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技术管理部门接到业务管理部门的书面意见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发布系统互联规范和前置机配置指引,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程实施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进行工程实施。

第六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到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书面批准后,应在2个月内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一)按照规定配置系统运行环境及设备;

(二)完成系统相关业务、技术培训;

(三)以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系统互联规范完成接口软件开发及行内业务系统改造;以代理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完成与所属直接接入银行机构行内业务系统连接的系统改造;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应组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备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软、硬件环境和接口软件开发等,验收合格后应出具验收报告。

第六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准备工作后,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提出正式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一)申请书,载明工程实施、业务技术培训及风险防范等准备情况;

(二)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出具的验收报告;

(三)应急处置预案;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七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收到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初审无误后,形成书面意见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确定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系统的日期,并发布具体操作流程。

第七十一条

参与者需要退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应比照本办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并说明退出原因和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受理退出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批准。

第七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准入标准和程序,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七章 纪律与责任

第七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者和参与者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七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应按规定及时发送、接收和处理业务信息,不得故意拖延支付、截留挪用客户资金。参与者因业务处理不当,影响客户资金使用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收到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书面批准后2个月内未完成有关准备工作且无正当理由的,该机构在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七十六条

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应加强净借记限额可用额度预警监控。因净借记限额不足导致支付业务被拒绝,影响客户资金使用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七十七条

参与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时,应妥善保管业务处理涉及的客户信息。因故意或保管不善造成客户信息泄露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进行通报;造成客户损失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参与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进行通报: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的;

(二)未按本办法规定及时、准确发起业务回执的;

(三)未按本办法规定及时贷记指定收款人账户、延压客户资金的;

(四)发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网银借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的;

(五)未妥善管理协议数据库,影响业务正常处理的;

(六)第三方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配合其他参与机构对交易数据进行查询的;

(七)内部业务系统或前置机运行管理不善,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影响业务正常处理的;

(八)清算账户头寸不足造成支付业务不能及时清算的;

(九)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

(十)其他影响业务正常处理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形。

第七十九条

参与者有本办法第七十八条情形之一且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责令其退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参与者被责令退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自退出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加入。

第八十条

网银借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的发起机构因提交虚假业务信息导致客户资金被盗用的,发起机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一条

参与者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参与者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办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中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失误,造成客户资金损失的;

(二)伪造、篡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协议,或发送虚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盗用客户资金的;

(三)因保管、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数字证书及证书管理密钥泄露的;

(四)未经授权或违法下载泄露客户信息的;

(五)入侵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数字签名和验证由系统运行者负责实施和管理。

第八十三条

参与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应按规定及时缴纳费用。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业务收费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八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联机储存业务信息的时间至少为10个系统工作日。业务信息脱机保存时间比照同类会计档案处理。

第八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八十六条

本办法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之日起执行。

Email推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统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 邮政编码:100800 电话:010-66194114 传真:010-66195370

最佳分辨率:1024*768 京ICP备05073439号

第四篇: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银办发〔2005〕287号)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文号】银办发〔2005〕287号 【发布日期】2005-11-05 【生效日期】2005-11-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银办发〔2005〕287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为保障小额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正确办理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现将《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行)》及《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自小额支付系统上线之日起试行,同时废止《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请转知辖属各系统参与者,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附件:1.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2.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行)

3.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二○○五年十一月五日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以下简称支付系统)包含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支付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及直接参与者(含特许参与者,下同)的运行维护部门。负责支付系统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部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第四条 支付系统运行管理范围包括:

(一)国家处理中心;

(二)城市处理中心;

(三)直接参与者;

(四)支付系统备份系统;

(五)支付系统网络。

第五条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国家处理中心、支付系统备份系统以及― 81 ―国家处理中心与城市处理中心之间网络(以下简称主干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对系统运行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清算中心负责城市处理中心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对辖内直接参与者的运行、维护进行指导。清算中心和支付系统网络运行部门负责城市处理中心相关系统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配合清算总中心维护主干网络。直接参与者的运行维护部门负责本单位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 岗位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及直接参与者应当合理安排各岗位人员,确保大额支付系统在系统工作日和小额支付系统7× 24 小时不间断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条第七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员、业务主管、操作员和系统维护员岗:

(一)系统管理员负责配置运行参数,设置、监视系统运行状态,增加、更改、删除用户;

(二)业务主管负责系统的业务运行,对用户授权,设置业务参数,维护行名行号数据,处理或授权处理异常支付业务;负责保管密押操作员卡,密押设备的登录和启动操作,提供业务咨询、协调服务;

(三)操作员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负责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控;

(四)系统维护员负责设置系统参数,维护软件、硬件及网络,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负责辖内各接入系统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接入环境的建立与改善;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可根据支付系统运行管理的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增设其他岗位。

第八条第八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第九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岗位变动交接手续并在系统中注销该用户。

第三章 操作管理

第十条第十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严格执行支付系统运行操作规程。直接参与者的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支付系统运行操作规程,报清算中心备案。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及直接参与者应当严格遵守支付系统运行时间的规定。国家处理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调整系统运行时间。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在业务运行期间未经批准不得退出登录。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国家处理中心和城市处理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或授权操作下列事项:

(一)设置直接参与者的支付业务接收、发起权限;

(二)设置支付系统的业务金额起点;

(三)设置小额支付系统提交清算场次和时间;

(四)设置小额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的质押品价值和授信额度;

(五)根据设备存储容量和业务需要设置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操作人员在系统工作日应当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发现未按时登录、轧差跳场、核押错误、小额轧差净额清算报文回执丢失、日终对账不符、日切通知丢失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及直接参与者应当监控业务轧差、资金清算情况。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应当督促出现“轧差排队”和“清算排队”业务的直接参与者及时处理,并可根据业务需要对“轧差排队”业务启动撮合机制。直接参与者发现“轧差排队”和“清算排队”业务,应当主动调整额度,筹措资金,确保支付业务及时轧差、清算。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支付系统行名行号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国家处理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通知进行维护;城市处理中心可根据需要向直接参与者提供行名行号等基础数据。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不得擅自对行名行号进行增加、更改或删除。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参与者应对待办业务事项及时处理,保证在日切前当日待办业务事项全部处理完成。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统计查询查复、退回申请及应答、止付申请及应答、借记业务及实时贷记业务的处理情况。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国家处理中心应当监控轧差净额的提交及处理情况。

第四章 维护管理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应当制定支付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维护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授权,负责对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的支付系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国家处理中心对系统主机、网络、密押和存储等主要设备的硬件进行升级、更换和维修,对软件进行版本升级、配置参数调整,应当经过主管领导书面授权。城市处理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的变更,应当事先向清算总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直接参与者主要设备和系统的变更,应当事先向清算中心报备。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国家处理中心可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设置小额支付系统在国家处理中心或城市处理中心的停运或启运状态,但须提前三个系统工作日通知所有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需请外单位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作维护记录。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应当分别制定支付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备份系统测试,并记录备查。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对城市处理中心应当定期进行运行维护情况的检查,并记录备查。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支付系统所有用户应当严格权限管理,增设用户和变更业务参数等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制”原则。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支付系统岗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置:

(一)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禁止兼任业务主管或操作员;

(二)业务主管禁止兼任操作员。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操作人员在接到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用户口令仅限本人使用,不得外泄;操作人员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口令进行业务操作。用户口令应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业务主管,由业务主管通知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业务主管应记录备查。一个用户标识只能分配给一个操作人员,一个操作人员只能拥有唯一的用户标识。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操作人员应当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岗位时,应退出登录。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在第一次登录支付系统后,应立即更换登录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应采用不易破解的字符串,并定期更换。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支付系统密押设备由清算总中心统一定制配发,由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指定专人配置、维护和保管。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支付系统全国押密钥由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地方押密钥由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国家处理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授权制作、分发全国押密钥卡;城市处理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业务主管部门的授权制作、分发地方押密钥卡。全国押密钥卡和地方押密钥卡由业务主管设置和保管。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应当妥善保管密押设备和密钥卡。如有丢失,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支付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网络连接,应当采取防火墙等必要的技术隔离保护措施实现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支付系统病毒防范处理应当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在支付系统上安装病毒处理程序,及时升级杀毒程序;对外来数据应当进行病毒检测;定期查毒,发现病毒立即处理,并逐级报备。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禁止在生产和备份设备上进行开发和培训、使用非系统专用的存储介质和安装与系统运行无关的软件。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禁止泄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参数、配置信息和参与者的支付交易、账户信息。系统设备因故障需外送维修时,应当删除系统设备存储的数据。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后台业务数据进行变更操作时,须经业务主管部门授权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由至少两名系统维护员共同实施,详细记录;事后由业务主管及时核对业务数据,并向业务主管部门和本单位主管领导报告。

第六章 机房管理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支付系统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机房的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直接参与者应当制定机房管理制度、门禁系统管理制度和进出审批登记制度。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保持机房的清洁、整齐、有序,禁止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和与运行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明火或可能影响运行的设备。

第七章 设备管理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支付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场地设备等,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并定期检查,账实相符,禁止挪作他用。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支付系统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并填写记录,确保生产设备稳定运行,备份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支付系统机房应配备专用传真机、专用程控电话、拨号备份线路和专用调制解调器,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第八章 文档管理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支付系统运行文档包括技术资料、操作手册、运行维护手册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书面信息和存储介质信息等。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运行文档的保管和使用应当做到:

(一)指定专人负责入库保管,建立文档登记簿,保管人员调动时,须办理有关资料的交接手续;

(二)文档须妥善保管,并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潮和防蛀;

(三)对存储介质形式的文档,应当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因存储介质损坏而丢失资料;

(四)严格查阅、借用登记,禁止私自或越权复制和外借运行文档。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支付系统应用软件开发文档保存期限为该应用软件停止使用后5 年;其他运行文档应比照同类会计档案确定保存期限。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废弃或过期的运行文档应比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处理。

第九章 故障处理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直接参与者或城市处理中心发生支付系统故障时,应当遵循“先报告、后处理,尽快恢复运行,优先保障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的原则进行处置。直接参与者发生支付系统故障应向城市处理中心报告,城市处理中心发生支付系统故障应向国家处理中心报告。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国家处理中心发生支付系统重大故障,清算总中心应及时处置并向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支付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

(一)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其排除方法在现有运行文档中有明确描述的故障;

(二)非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其排除方法在现有运行文档中没有描述的故障。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支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常规故障,由系统维护员按照故障处理规定和排除方法进行处理。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支付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常规故障,操作人员应当立即记录或复制设备提示信息,并将故障现象报主管人员,由主管人员依据故障程度逐级上报,同时由系统维护员对故障进行排除;短时间不能排除的,应当请求技术支持或经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组织、协调外部资源对城市处理中心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当支付系统发生故障时,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直接参与者应当相互配合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应当做好故障现象、分析和处理结果的记录,并提交故障处理报告。故障发生和处理情况按照规定对外披露,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披露故障信息。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支付系统通信中断时的信息传输,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章 纪律与责任

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支付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支付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妥善保管密押设备和密钥,严防丢失泄露。因保管不善泄露密钥,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应当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故意泄露密钥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支付系统运行维护部门擅自修改支付系统基础数据,未造成资金损失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支付系统运行维护部门未做好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给系统运行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支付系统运行维护部门疏于运行维护和管理,造成小额支付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参与者贷记轧差净额无法正常清算的,经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认定,按准备金利率对延误的资金向有关银行赔付利息。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支付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支付业务中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的,应当按规定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篡改支付系统业务基础数据盗用资金的,应当没收非法所得,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五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支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有关当事人均有及时排除障碍和采取补救措施的义务。

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对管理混乱、工作失职,发生重大运行事故,造成客户资金损失或其它重大损失的支付系统运行部门,应当追究直接责任人、主管人员及主管领导的责任。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自小额支付系统运行之日起试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02]256号)

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额支付系统的业务处理,确保大额支付系统快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加速资金周转,防范支付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额支付系统逐笔实时处理支付业务,全额清算资金。

第三条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业务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统称银行)、特许机构以及系统运行者,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大额支付系统参与者分为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和特许参与者。

直接参与者,是指直接与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连接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清算账户的银行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地市级(含)以上中心支行(库)。

间接参与者,是指未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清算账户而委托直接参与者办理资金清算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库)。

特许参与者,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特定业务的机构。

第五条

清算账户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负责管理,集中摆放在国家处理中心。

本办法所称清算账户,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直接参与者和特许参与者开设的用于资金清算的存款账户。

第六条

大额支付系统处理银行发起的大额支付业务、特许参与者发起的即时转账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发起的内部转账业务,以及本办法规定的其他业务。

第七条

大额支付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其信息从发起行发起,经发起清算行、发报中心、国家处理中心、收报中心、接收清算行,至接收行止。

发起行是向发起清算行提交支付业务的参与者。

发起清算行是向支付系统提交支付信息并开设清算账户的直接参与者或特许参与者。发起清算行也可作为发起行向支付系统发起支付业务。

发报中心是向国家处理中心转发发起清算行支付信息的城市处理中心。

国家处理中心是接收、转发支付信息,并进行资金清算处理的机构。

收报中心是向接收清算行转发国家处理中心支付信息的城市处理中心。

接收清算行是向接收行转发支付信息并开设清算账户的直接参与者。

接收行是从接收清算行接收支付信息的参与者。接收清算行行也可作为接收行接收支付信息。

第八条

支付信息由纸凭证转换为电子信息,或由电子信息转换为纸凭证,具有同等的支付效力。

支付信息由纸凭证转换为电子信息,电子信息产生支付效力,纸凭证失去支付效力;电子信息转换为纸凭证,纸凭证产生支付效力,电子信息失去支付效力。

第九条

支付信息经过确认才产生支付效力。支付信息经发起清算行至接收清算行的确认,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信息格式,并按照规定编核密押。

第十条

支付业务信息的密押分为全国密押和地方密押。

支付业务信息经由发报中心至收报中心,加编全国密押。支付业务信息经由发起清算行至发报中心、收报中心至接收清算行,加编地方密押。

全国密押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管理,地方密押由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负责管理。

第十一条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工作日为国家法定工作日,运行时间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管理需要可以调整运行工作日及运行时间。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大额支付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对大额支付系统的运行及其参与者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支付业务

第十三条

大额支付系统处理下列支付业务:

(一)规定金额起点以上的跨行贷记支付业务;

(二)规定金额起点以下的紧急跨行贷记支付业务;

(三)商业银行行内需要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处理的贷记支付 3 业务;

(四)特许参与者发起的即时转账业务;

(五)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资金的移存和兑付资金的汇划业务;

(六)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国库部门发起的贷记支付业务及内部转账业务;

(七)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支付清算业务。

第十四条

大额支付业务的金额起点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并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大额支付系统发报中心和国家处理中心对参与者发起、接收的支付业务种类实行控制管理。

第十六条

发起清算行与发报中心、接收清算行与收报中心之间发送和接收支付业务信息,应采取联机方式。出现联机中断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采用磁介质方式。

第十七条

发起行发起支付业务,应根据发起人的要求确定支付业务的优先支付级次。优先级次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发起人要求的救灾、战备款项为特急支付;

(二)发起人要求的紧急款项为紧急支付;

(三)其他支付为普通支付。

第十八条

发起行(发起清算行)应及时向大额支付系统发送支付业务信息。国家处理中心收到支付业务信息后,对清算账户头寸足以支付的,立即进行资金清算,并将支付业务信息发送接收清算行(接收行);不足支付的,按资金清算的优先级次及收到时间顺序作排队处理。

第十九条

经批准与国家处理中心直接连接的特许参与者,根据与直接参与者的约定,可以第三方的身份直接向国家处理中心发起借、贷记有关清算账户的即时转账业务。即时转账业务包括:

(一)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发起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资金清算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

(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发起债券发行缴款、债券兑付和收益款划拨、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清算业务;

(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它即时转账业务。

第二十条

城市商业银行签发银行汇票,应及时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将汇票资金移存至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中心(以下简称汇票处理中心)。

代理兑付行兑付银行汇票,应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汇票处理中心发送银行汇票资金清算请求。汇票处理中心确认无误后,应及时将兑付资金和多余款项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分别汇划代理兑付行和签发行。

第二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对内部账户与所管理的清算账户之间,以及本行所管理的各清算账户之间发生的内部转账业务,将涉及清算账户的借记或贷记信息发送国家处理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对直接参与者下列内部转账业务发送国家处理中心处理:

(一)存取款业务;

(二)再贴现资金的处理;

(三)再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四)利息收付的处理;

(五)其他业务。

第二十二条

系统参与者应加强对查询查复的管理,对有疑问或发生差错的支付业务,应在当日至迟下一个工作日上午发出查询。查复行应在收到查询信息的当日至迟下一个工作日上午予以查复。

第二十三条

发起行和特许参与者发起的支付业务需要撤销的,应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送撤销请求。国家处理中心未清算资金的,立即办理撤销;已清算资金的,不能撤销。

第二十四条

发起行对发起的支付业务需要退回的,应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送退回请求。接收行收到发起行的退回请求,未贷记接收人账户的,立即办理退回。接收行已贷记接收人账户的,对发起人的退回申请,应通知发起行由发起人与接收人协商解决;对发起行的退回申请,由发起行与接收行协商解决。

第三章 资金清算

第二十五条

直接参与者和特许参与者经批准参与大额支付系统的,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将其清算账户信息发送国家处理中心,并于次日生效。

第二十六条

直接参与者和特许参与者应在其清算账户存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本机构及所属间接参与者支付业务的资金清算。

第二十七条

国家处理中心对清算账户中不足清算的支付业务,按以下队列排队等待清算:

(一)错账冲正;

(二)特急大额支付(救灾、战备款项);

(三)日间透支利息和支付业务收费;

(四)同城票据交换轧差净额清算;

(五)紧急大额支付;

(六)普通大额支付和即时转账支付。

直接参与者根据需要可以对特急、紧急和普通大额支付在相应队列中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

各队列中的支付业务按顺序清算,前一笔业务未清算的,后一笔业务不得清算。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协定和管理需要,可以对直接参与者的清算账户设臵自动质押融资机制和核定日间透支限额,用于弥补清算账户流动性不足。

同一直接参与者在同一营业日只能使用自动质押融资机制或核定的日间透支限额。

第二十九条

同城票据交换等轧差净额清算时,国家处理中心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对应贷记清算账户的差额,作贷记处理;

(二)对应借记清算账户的差额,清算账户头寸足以支付的作借记处理,不足支付的作排队处理;

(三)一场同城票据交换轧差净额未全部清算完毕,不影响当日以后各场差额的清算;

(四)清算窗口关闭之前,所有排队等待清算的同城票据交换等轧差净额必须全部清算。

第三十条

大额支付系统设臵清算窗口时间,用于清算账户头寸不足的直接参与者筹措资金。

在预定的时间,国家处理中心发现有透支或排队等待清算的支付业务时,打开清算窗口。

在清算窗口时间内,弥补透支和清算排队的支付业务后,立即关闭清算窗口,进行日终处理。

第三十一条

清算窗口时间内,大额支付系统仅受理电子联行来账业务和用于弥补清算账户头寸的支付业务。

第三十二条

清算窗口时间内,清算账户头寸不足的直接参与者应按以下顺序及时筹措资金:

(一)向其上级机构申请调拨资金;

(二)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拆借资金;

(三)通过债券回购获得资金;

(四)通过票据转贴现或再贴现获得资金;

(五)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第三十三条

清算窗口时间内,已筹措的资金应按以下顺序清算:

(一)错账冲正;

(二)特急大额支付(救灾、战备款项);

(三)弥补日间透支;

(四)日间透支利息和支付业务收费;

(五)同城票据交换等扎差净额清算;

(六)紧急大额支付;

(七)普通大额支付和即时转账支付。

第三十四条

清算账户禁止隔夜透支。在清算窗口关闭前的预定时间,国家处理中心退回仍在排队的大额支付和即时转账业务。对直接参与者清算账户资金仍不足的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按规定提供高额罚息贷款。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可查询所管辖的直接参与者的清算账户余额,并可通过设定余额警戒线,监视清算账户余额情况。

第三十六条

各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可查询本行及所属直接参与者清算账户的余额,并可通过设定余额警戒线,监视清算账户余额情况。

行间不能相互查询,同级行之间不能相互查询,下级行不能查询上级行清算账户的有关信息。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根据防范风险和管理的需要可以对直接参与者和特许参与者清算账户实行余额控制和借记控制。

实行清算账户余额控制时,清算账户不足控制金额的,该清算账户不得被借记;超过该控制金额的部分可以被借记。

实行清算账户借记控制时,除人民银行发起的错账冲正和同城票据交换等轧差净额外,其他借记该清算账户的支付业务均不能被清算。

第三十八条

直接参与者申请撤销清算账户的,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国家处理中心发送撤销清算账户的指令。

撤销指令生效日起的第三个营业日日终,清算账户余额为零 9 时,国家处理中心自动进行销户处理。

清算账户余额不为零时,国家处理中心顺延清算账户的销户日期。

第四章 日终和年终处理

第三十九条

日终处理时,国家处理中心试算平衡后,将当日有关账务信息下载至相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会计营业部门和国库部门。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和国库部门收到国家处理中心下载的账务信息后,进行试算平衡。试算不平衡的,可向国家处理中心申请下载账务明细信息进行核对。核对不符的,以下载的账务明细信息为准进行调整。

第四十一条

各城市处理中心与国家处理中心核对当日处理的业务信息。核对不符的,以国家处理中心的数据为准进行调整。

第四十二条

直接参与者与各城市处理中心核对当日处理的业务信息。核对不符的,以城市处理中心的数据为准进行调整。

第四十三条

年终,国家处理中心完成日终处理后,立即将大额支付往来账户余额结转支付清算往来账户,并将支付清算往来账户余额下载相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会计营业部门和国库部门核对。

第五章 纪律与责任

第四十四条

大额支付系统的各参与者和运行者应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不得拖延支付,截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不得因清算账户头寸不足影响客户和他行资金使用;不得 10 疏于系统管理,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不得泄露密押和密钥,影响资金安全;不得有疑不查,查而不复;不得伪造、篡改大额支付业务,盗用资金。

第四十五条

参与者和运行者因工作差错延误大额支付业务的处理,影响客户和他行资金使用的,应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档次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计付赔偿金。

第四十六条

参与者违反规定故意拖延支付,截留挪用资金,影响客户和他行资金使用的,应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七条

参与者和运行者的工作人员在办理大额支付业务中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的,应按规定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篡改大额支付业务盗用资金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直接参与者在清算窗口时间内未及时筹措资金,造成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供罚息贷款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对其清算账户实施控制。

第四十九条

直接参与者因清算账户头寸不足,导致排队支付指令未及时清算,延误客户和他行资金使用的,应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

参与者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和答复业务查询,造成资金延误的,应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参与者和运行者应妥善保管密押,严防泄露。因保管不善泄露密押,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应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故意泄露密押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各银行在规定金额起点以上的跨行支付业务 11 未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的,汇入行应当予以退回;造成资金延误的,汇出行应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汇出行予以处罚。

第五十三条

大额支付系统出现重大故障,造成业务无法正常处理,影响资金使用的,系统运行者应按准备金存款利率对延误的资金向有关银行赔付利息。

第五十四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有关当事人均有及时排除障碍和采取补救措施的义务,但不承担赔付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对核定日间透支限额的清算账户发生透支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在计息时点根据透支金额和规定的利率计收利息。透支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并在系统中设臵。

第五十六条

直接参与者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业务,应按规定缴纳汇划费用。

第五十七条

系统参与者接收大额支付来账业务,应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支付系统专用凭证,并纳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支付系统专用凭证格式由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制定和印制。

第五十八条

国家处理中心联机储存支付信息的时间为30个营业日,城市处理中心联机储存支付信息的时间为7个营业日。支付信息脱机保存时间按照同类会计档案的时间保存。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修改。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大额支付系统运行之日起试行。

下载《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