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时间:2019-05-15 11:4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第一篇: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对加快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一支新军。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欧美金融危机以来,物联网被视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竞相发展、重点推动的战略性产业。我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重要的物联网产业基地”,邯郸作为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传统工业基地,物联网产业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催化剂,其应用领域广阔,发展前景巨大,应予以重点发展。

一、物联网是当今国内外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

(一)物联网已成为国内外竞相重点布局的战略性产业。国际上,美国2009年提出了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借此复兴美国经济;同年6月,欧盟公布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四点行动计划。此外,德、法、日、韩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实施计划。在国内,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物联网项目时首次提出“感知中国”理念,并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将物联网产业列入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我国物联网建设以及加强在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等内容。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完成起草,进入最后论证阶段。我国各省市也纷纷“抢滩”物联网产业,目前,全国共有包括广东、江苏、河北、浙江等14个省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无锡等28个城市提出了本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

(二)物联网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物联网不仅是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形容物联网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还将产生更多市场及延伸产业。据有关研究机构预计,国内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年突破万亿,2020年将突破5万亿。

二、我市已经具备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基础。经济规模决定了物联网领域规模的大小。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28个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城市,在2010年全国GDP排名(见图1)中可以看出,28个城市的GDP均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GDP达到5000亿元以上全国排名前17位的城市,全都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可见,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既是需求,也有市场。2010年,我市GDP达到2342.2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第45位,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经济基础。

(二)电信产业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物联网产业的基础,物联网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从今年起,3—5年内,我市还将投入近60亿元谋划和建设11个信息电子产业重点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园区基础。产业集聚与融合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应用的关键。我市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以冀南新区为龙头的“1+4”五大产业聚集区建设将和物联网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总投资2.8亿元的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产学研基地项目落户邯郸经济开发区,已被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五个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将进一步推进我市物联网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并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网络设施基础。网络建设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有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设施才能真正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目前,我市已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不断推进中的3G通信网络又为物联网信息传输增添新平台。2010年,我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31亿元,增长30%。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31万户,增速15%,其中市区150万户,已基本实现人均一部手机。全市互联网用户112.6万户,增速13%,其中市区52万户,已基本普及互联网。全市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支持。

(五)应用基础。邯郸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城市、河北省信息化示范城市、河北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数字河北”首批试点城市和欧盟信息社会援助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数字化的重大应用和示范工程,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经验。此外,物联网技术在我市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如在智能电网领域,我市清华华康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远程电网抄表系统已在成安县得到应用;在公交领域,我市公交公司引进智能公交GPS调度系统,公交电子站牌也即将在市区范围内安装;在消费领域,邯郸移动分公司推出“电子钱包”业务,实现了手机购物的新消费方式。随着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两化”融合速度的加快,物联网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切实重视和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市虽已初步具备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因规模尚小,又是相对陌生的新兴产业,各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二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扶持政策;三是物联网企业少、规模小,尤其缺乏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四是物联网技术研发薄弱,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五是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少,较为分散、集成度不高,市场驱动力不足。

现阶段,我市发展物联网产业应遵循“科学布局、产业聚集,龙头引领、应用带动,加强合作”的思路,切实提高各个层面的重视程度,突出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两大领域,坚持物联网产业的引入与培育相结合、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快产业规划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把物联网产业尽快培育成邯郸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制定规划。发展规划是指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去年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市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全省除石家庄已出台物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外,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市均在积极制定中。建议:我市抢占先机,由市工信局牵头,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家、省及各地市物联网产业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启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发展思路、产业布局、扶持政策、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二)争做试点。根据去年河北省下发的《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2010〕118号),今年准备在全省选择2至3个设区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工作,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家居、电网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议:我市高度重视此次全省试点工作,尽全力争跑全省“智慧城市”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助推邯郸物联网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三)用好平台。一是利用好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这个产学研平台。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是我市唯一一个专业物联网产业基地。主要为物联网产业领域射频识别、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等科研成果,提供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场地。目前,该项目建设整体进展较慢。建议:我市加快推进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主体完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使该基地成为全国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科研平台,成为北方最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二是利用好我市国际会展中心这个产品展示和推介平台。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20余个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城市,均通过举办展会,有效促进了当地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我市以邯郸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全力争跑承办国家级的物联网产品技术展会,在展示和推介企业产品,引进物联网产业项目和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

(四)培育龙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我市涉及信息产业的企业虽然不少,但专门的物联网企业较少。据统计,我市生产传感器、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涉及物联网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仅有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且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科研力量不足。建议:我市在3—5年内,培育和扶持一批物联网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一是扶持比较优势明显的本地物联网企业。鼓励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等路线,逐步成为竞争力高、带动性强的本地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引进外地优势企业。创新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拥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国内知名物联网企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本地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是鼓励推进我市现有企业转型和业务扩展。我市信息电子企业的许多产品、技术与物联网产业关系紧密,应鼓励和扶持本地信电企业发挥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积极转型为物联网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市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如718所、汉光机械厂、美的集团等,其本身的一些产品已经具备物联网技术特性,如718所研制的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石油测井设备、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汉光机械厂生产的机光导鼓;美的集团研制的物联网家电等,我市应鼓励这些大企业集团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继续扩展物联网业务范围,培育物联网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五)加快应用。由于我市物联网企业少、基础尚显薄弱,因此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研发生产领域来带动,而应更多的注重走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并重的道路。从目前各省市实践看,各地均选取在一些产品、技术较成熟的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发挥应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物联网相关产品技术的生产研发,加快市场培育,推动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建议:我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在我市重点领域以及产品技术较成熟领域,分期分批建设九大应用示范工程。一是在经济领域。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管理和节能减排为目的,推动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等行业中的应用推广,重点实施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以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为目的,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响应、重点区域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实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保应用示范工程。三是在公众服务领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面向公众领域的应用推广,实施智能消费和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工程。

(六)强化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议: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工信局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成立邯郸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方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及技术应用等方面重大问题,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资金保障。(1)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前期投入较多,风险也较大,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地扶持,在我国嘉兴、常州、扬州、无锡等二三线城市,每年用于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建议:我市尽快设立邯郸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可以同我市每年1亿元的企业技改专项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列入重点扶持行业,鼓励和支持我市物联网企业快速成长。(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当前,国家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较大。据了解,仅国家工信部计划在5年内专项50亿元用于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今年7月初首批5亿元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此外,今年6月底,最新修订的《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中,财政部对基础设施贷款新增加了对物联网企业场所建设的贴息支持。建议:积极鼓励我市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申报或合作申报国家物联网专项资金、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以及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等,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支持。

三是人才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高层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我市专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匮乏,短期内引进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的难度大,也不现实。我市须在人才引进的方式方法上想办法。建议:(1)严格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在创新创业启动资金、住房优惠、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继续创造富有竞争力的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在邯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坚持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让外地高层次人才参与到邯郸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来。(3)发挥本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据了解,仅去年,国家教育部就批准30余所高校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我市河北工程大学也正在申报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我市应鼓励和全力支持高校的专业申报工作,通过专业设置,培养和造就一批本地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合作保障。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多样性和上下游关联性较强,因此,各地物联网企业往往采取产业联盟的形式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了本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如北京、武汉、无锡、南京、成都等城市均打造了一支本地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建议:我市借鉴各地经验做法,由政府推动,电子、信息、家电等核心企业牵头,组建由政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网络运营商及产业用户等多方参与的邯郸物联网产业战略联盟,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第二篇:江苏出台计划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

江苏出台计划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

江苏最新出台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提出,立足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发展任务,以百个重大项目建设、百个集聚区提升、百个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为着力点,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十百千”的具体内容是:“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围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咨询、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节能和环境服务、旅游休闲、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这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强化百个服务业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年新增千亿元社会投资;推动百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年新增千亿元营业收入;培育百家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户企年均实现千万元利税,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集聚区发展水平、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消费结构提升。

根据《计划》,江苏将围绕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领域,推动百个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主要集中力量在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推进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江苏电信云计算示范与应用工程等一批具有先导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新兴服务业建设项目,形成一批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推进集聚区提档升级,重点培育形成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将积极引导无锡工业设计园、泰州医药城科技创业园等创意设计和科技服务类集聚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水平。

江苏将强化政策支持,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优先支持百个重大项目建设、百家集聚区提升和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建设。同时,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省“双创计划”向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倾斜,支持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先纳入境内外人才培训计划。

第三篇: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部署,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物联网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的互联网报告中,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并预言“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美国把“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确定为振兴经济和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发布了下一代全欧移动宽带长期演进与ICT(信息与通讯技术)创新战略,组织制定并着手实施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提出“泛在网”国家战略,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韩国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提出,在加快部署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时,重点推进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

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与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当前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国之一。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国内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光子和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技术、传感网技术、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演进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器网络实验室、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开展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应用项目。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无锡、深圳等地都在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从全国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

1.产业基础。XX是国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和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和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2.21%。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53%,在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处于西部领先地位;RFID(射频识别)产业已具备芯片设计与封装、读写器产品制造和应用系统集成等研发生产能力,2009年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市场10%;电子科大红外成像传感系统、川大智胜视频处理和模式识别系统、国腾集团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惯性器件和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和芯微电子数模混合Ip核(知识产权核心)和编解码器芯片等在国内视频识别与定位跟踪行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此外,千嘉科技在光电直读式远程数据系统方面、安可信电子在智能型气体检测设备制造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研发基础。XX是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物联网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技优势。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光电所等在光纤传感技术、MEMS传感技术、自组网技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传感器核心芯片与RFID芯片设计、天线设计、应用软件、中间件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中电科技30所在物联网信息安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电科技10所、29所、总参57所、九洲电子等在物联网技术军转民应用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

3.信息设施基础。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通信枢纽要求,开展了骨干传输网、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城市、互联网网际同城直联、数据存储灾备、高性能云计算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满足数据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基础体系,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4.应用基础。XX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较早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重大应用和示范工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我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食品安全溯源、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物联网试点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为更大范围开展物联网综合应用、以市场换投资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我市物联网产业薄弱环节。一是缺乏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二是物联网上下游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科技成果尤其是军转民技术的产

业化水平还不高,不能满足物联网应用发展的需要;三是物联网公共技术平台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四是物联网应用分散、集成度不高,缺少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应用,市场驱动力不足。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原则

(一)总体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技术突破、产业同步”的发展思路,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以应用示范为切入点,以标准研制为突破点,以产业集聚为落脚点,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拓展市场应用空间,促进研发与生产互动,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集群,努力把XX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物联网产业高地。

(二)发展原则。

1.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物联网产业高端流动,支持物联网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

2.应用牵引、市场导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促发展,鼓励企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发产品、提供服务。

3.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军转民技术创新,结合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研制和验证,努力在关键技术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上取得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4.优化布局、集聚发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各产业功能区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快速聚集、生产要素配套、产业协作便捷的产业空间布局。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12年,初步实现“三中心、两基地、六体系和一高地”的“3261”战略目标。即:基本建成物联网应用中心、物联网研发中心和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初步形成物联网成果孵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初步构建起物联网产业创新体系、应用推广体系、标准研制与验证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基础体系和产业要素保障体系,打造以物联网企业为核心、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联盟为支撑,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

(二)产业规模。到2012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规模达300亿元以上。在RFID、定位跟踪、传感器件、信息安全以及物联网相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龙头企业20家以上、集聚骨干企业100家以上。

(三)产业结构。以RFID与定位跟踪、新型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为核心产业,以新型电子材料、通用集成电路、专用芯片、信息安全为支撑产业,打造物联网产业体系,带动通信传输、计算处理、数据存储和行业应用同步发展,形成重点突出、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的产业链。

(四)产业布局。以XX高新区为高端研发区,建设XX物联网产业科技园,重点打造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形成覆盖物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和产业标准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双流县为制造产业区,建设XX物联网产业园,重点打造物联网产品制造基地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形成物联网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生产制造基地。

四、发展重点

(一)产业重点。

1.RFID与定位跟踪产业。发展RFID产品,重点发展RFID标签的芯片设计、天线设计、标签封装与测试以及RFID应用软件、中间件和系统集成,加快发展RFID读写器、手持终端以及内置射频通信模块的手机、计量设备等产品制造。发展音视频识别产品,重点发展网络相机、高清数字摄像、红外成像以及高清视频编解码、视频智能处理、行为模式识别等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发展定位跟踪产品,重点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接收器、雷达、声纳等装置,以及相关的智能开关、报警器、连接器等生产制造。

2.新型传感器产业。发展MEMS传感器、微纳传感器,逐步形成传感器设计、加工、封装和测试的产业体系。发展光纤传感器,形成光纤围栏、光纤火灾预警系统、光纤管道安全监测系统等产品批量生产能力。加快传感节点通信、大规模自组网与可靠信息交互等技术研发,重点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器件、数模转换器件和嵌入式通信器件。加快发展光电声化生和碳纳米管等传感器制造所需要的新型电子材料。重点发展传感节点SoC(系统级芯片)、数据信号处理芯片、通用通信芯片,形成传感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的生产能力。

3.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传感网络软件、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软件、M2M(机器到机器)平台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和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和运行维护服务,支持构建M2M应用平台,支持企业面向行业应用开展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运行维护、测试评估、验证认证和人才培训,培育物联网专业化技术服务企业。

(二)产业平台。

1.物联网应用中心。面向物联网应用,建设系统集成与组网测试公共支撑平台,提供物联网体系结构、通信协议、能效设计、网络性能优化、动态能量管理、安全保护与可靠性等系统调试、测试、监控和仿真工具,开展物联网系统架构、信息交互、接口技术、标识技术、协同信息处理等国家标准的符合性验证和应用模拟。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计算处理、信息交换、数据存储灾备和资源互调共享等共性技术服务。

2.物联网研发中心。面向物联网产品研发和生产,建设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结构器件、光纤传感器、RFID与读写器件等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开发测试环境。建设微系统工艺平台,提供产品定型、中试生产需要的净化厂房、工艺装备和测试工具。

3.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面向物联网信息感知、数据传输、计算处理和系统应用,构建覆盖全程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微功耗低成本安全电子标签、传感器专用安全芯片、MEMS安全技术、无线及光纤传感网络安全技术、数据智能处理安全技术和安全中间件等产品研发,形成全国物联网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中心。面向物联网应用,开展物联网信息安全需求分析、安全策略制定、安全技术架构设计,提供安全咨询、产品和系统安全测评、数据恢复、安全加固、应急响应、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服务。

(三)重点项目。

1.产业基础项目。在抓好物联网应用组网与测试验证平台、EDA公共技术平台、信息安全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国电信云计算与云存储西部中心、中国移动M2MXX平台、3G网络、万国数据中心、中立数据中心、曙光公司高性能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实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无线宽带网络体系和面向物联网产品生产、应用的产业基础平台,形成总容量达到40000TB(万亿字节)的数据存储能力和200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

2.产业载体项目。加快XX(高新)物联网产业科技园、XX(双流)物联网产业园建设。以两大园区为载体,抓好九洲物联网工业园、凯路威RFID产业园、红宇科技总部、电子科大红外传感产业基地、金蝶物联网中间件产业基地、中电科技30所物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基地、XX物联网工程技术学院等项目推进。

3.产业化项目。抓好国腾集团MEMS传感器及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川大智胜视频识别系统、千嘉科技光电直读式远程数据系统、电子科大RFID芯片规模化量产、普什RFID扩产改造、和芯微电子传感器芯片设计等项目实施。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科院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和项目引进,着力打造并逐步形成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通信枢纽建设,重点推进与物联网发展直接相关的重大基础工程,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要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在带宽、码号、频率、特服等通信资源、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物联网技术检测、标准验证等方面的支持,尽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快速聚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抓好应用示范。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着力打造物联网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运营体系。2010年,重点在以下6个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

1.智能交通。采用浮动车、视频识别、地感线圈、微波等感知技术,搭建交通信息综合采集系统技术环境、数据应用共享平台和交通运输管理控制系统,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指挥调度、交通诱导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2.食品安全。在生猪等食品安全溯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扩大基于RFID标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物联网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综合食品溯源管理基础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呼叫服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和安全监管。

3.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环境质量智能监测系统、水资源监测系统、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警系统、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监测管理系统,构建环境智能监控(测)体系,实现对各类环境要素信息的自动获取和智能处理。

4.现代物流。推进RFID、视频识别和传感技术在企业生产、配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主要作业环节的示范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采集、标识与识别以及货物可靠配送、安全保管和可视化跟踪。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货物、运输、仓储、堆场等物流资源的统一协调和优化配置。

5.城乡管理。围绕市容环境、城市安防和城市资源管理等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强化监管部门对管理服务对象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反馈,实现物联化的实时监测、数字化追踪和智能化管理。

6.安全监管。综合应用RFID、视频识别、定位追踪、传感器组网等技术,在重大危险源、城市燃气管网、电力高压走廊和其他危险环境等领域建立安全监测信息体系,实现对危险源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和状态监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控应用。

实施应用示范工程要坚持以用兴业、以市场换投资,促进物联网企业在我市聚集。鼓励企业围绕我市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开发应用市场,拓展产品市场。

(三)政策扶持。

1.财税政策。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设立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物联网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我市物联网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申请并获得国家和省级物联网项目支持,或被列入国家级、省级物联网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按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贴、资助和配套。

我市物联网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经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免征营业税。

物联网生产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及相关技术(含软件)、配套件、备件,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XX高新区、双流县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鼓励产业布局区内的物联网企业发展。

2.投融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物联网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和上市融资,对成功融资和再融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物联网企业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合同质押、资质抵押、信用保险、科技保险等试点。对在产业布局区投资建设物联网重大项目的,可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或提供融资担保。

3.科技创新政策。在重大科技专项中,重点支持物联网领域的技术攻关。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申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组建联合实验室,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企业的认定服务工作,激励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高层次技术经纪公司和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进入产业园区。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实验资源和信息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园区集聚并对企业全面开放。

4.产业政策。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做大做强。采取“一企一策”的措施,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快速聚集发展。

(四)完善推进机制。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协调、督促检查产业推进和应用示范工作。制定出台并组织实施物联网示范应用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术语解释附件

术 语 解 释

物联网:本规划中,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感应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

ICT: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缩写。

泛在网:英文Ubiquitous Network,即无处不在的网络。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通信为目标。

RFID: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俗称电子标签。

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的缩写。

Ip核:知识产权核心(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的简称。Ip核是一段硬件描述语言程序,与集成电路工艺无关,可移植到不同的半导体工艺中去生产集成电路芯片。

3G:第三代移动通信(3rd-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国际上主要有CDMA2000、WCDMA、TD-CDMA和WIMAX四种标准。

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级碳材料,具有超常的强度、热导率、磁阻,应用前景广阔。

SoC: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的缩写。

M2M: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的缩写,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手段。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

TB:Trillion byte的缩写,即万亿字节,是计算机常用的存储单位。

第四篇:市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部署,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物联网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电信联盟在XX的互联网报告中,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并预言“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美国把“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确定为振兴经济和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发布了下一代全欧移动宽带长期演进与ict(信息与通讯技术)创新战略,组织制定并着手实施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提出“泛在网”国家战略,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韩国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提出,在加快部署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时,重点推进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

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与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当前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国之一。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国内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光子和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技术、传感网技术、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演进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器网络实验室、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开展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应用项目。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无锡、深圳等地都在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从全国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

1.产业基础。xx是国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和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和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201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2.21%。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53%,在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处于西部领先地位;rfid(射频识别)产业已具备芯片设计与封装、读写器产品制造和应用系统集成等研发生产能力,2011年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市场10%;电子科大红外成像传感系统、川大智胜视频处理和模式识别系统、国腾集团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惯性器件和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和芯微电子数模混合ip核(知识产权核心)和编解码器芯片等在国内视频识别与定位跟踪行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此外,千嘉科技在光电直读式远程数据系统方面、安可信电子在智能型气体检测设备制造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研发基础。xx是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物联网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技优势。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光电所等在光纤传感技术、mems传感技术、自组网技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传感器核心芯片与rfid芯片设计、天线设计、应用软件、中间件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中电科技30所在物联网信息安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电科技10所、29所、总参57所、九洲电子等在物联网技术军转民应用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

3.信息设施基础。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通信枢纽要求,开展了骨干传输网、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城市、互联网网际同城直联、数据存储灾备、高性能云计算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满足数据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基础体系,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三)重点项目。

1.产业基础项目。在抓好物联网应用组网与测试验证平台、eda公共技术平台、信息安全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国电信云计算与云存储西部中心、中国移动m2mxx平台、3g网络、万国数据中心、中立数据中心、曙光公司高性能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实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无线宽带网络体系和面向物联网产品生产、应用的产业基础平台,形成总容量达到40000tb(万亿字节)的数据存储能力和200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

2.产业载体项目。加快xx(高新)物联网产业科技园、xx(双流)物联网产业园建设。以两大园区为载体,抓好九洲物联网工业园、凯路威rfid产业园、红宇科技总部、电子科大红外传感产业基地、金蝶物联网中间件产业基地、中电科技30所物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基地、xx物联网工程技术学院等项目推进。

3.产业化项目。抓好国腾集团mems传感器及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川大智胜视频识别系统、千嘉科技光电直读式远程数据系统、电子科大rfid芯片规模化量产、普什rfid扩产改造、和芯微电子传感器芯片设计等项目实施。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科院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和项目引进,着力打造并逐步形成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通信枢纽建设,重点推进与物联网发展直接相关的重大基础工程,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要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在带宽、码号、频率、特服等通信资源、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物联网技术检测、标准验证等方面的支持,尽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快速聚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抓好应用示范。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着力打造物联网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运营体系。2011年,重点在以下6个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

1.智能交通。采用浮动车、视频识别、地感线圈、微波等感知技术,搭建交通信息综合采集系统技术环境、数据应用共享平台和交通运输管理控制系统,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指挥调度、交通诱导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2.食品安全。在生猪等食品安全溯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扩大基于rfid标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物联网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综合食品溯源管理基础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呼叫服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和安全监管。

3.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环境质量智能监测系统、水资源监测系统、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警系统、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监测管理系统,构建环境智能监控(测)体系,实现对各类环境要素信息的自动获取和智能处理。

4.现代物流。推进rfid、视频识别和传感技术在企业生产、配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主要作业环节的示范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采集、标识与识别以及货物可靠配送、安全保管和可视化跟踪。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货物、运输、仓储、堆场等物流资源的统一协调和优化配置。

第五篇:关于加快物联网发展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物联网发展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号)、•工信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信委关于加快物联网发展意见的通知‣(###政办发„####‟###号)精神,加快促进我市物联网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扶持,注重应用牵引,保障信息安全,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全市物联网发展。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年,初步培育、扶持#-#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龙头企业,形成物联网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等初级产业链条,形成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雏形,重点行业示范应用明显;重点示范区域智能管理和民生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提高全市物联网应用水平。

二、发展重点

(一)技术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物联网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发展新型射频识别技术、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软件、应用集成及智能计算处理技术、共性支撑技术和物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形成物联网产品系列和物联网技术体系。

(二)产业领域。结合物联网产业发展,按照关联度大小,重点培育核心产业,鼓励发展支撑产业,将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应用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核心产业。重点培育发展与物联网产业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运营与服务四大核心领域,着力打造各类传感器、新型传感网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产业,加快物联网核心产品及高端服务产业集群的形成。

#.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扶持和引进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新能源、新材料、计算机、软件等物联网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支撑产业。

#.带动产业。重点推进带动效应大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消费电子及其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

(三)应用示范工程。在工业、农业、物流、交通、电力、环保、医疗、旅游、社区管理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全市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

#.智能工业示范工程。在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材料、食品等行业选择一批物联网应用成效明显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促进工业产品、基础设施、关键装备、流程管理的智能化,在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

#.智能农业示范工程。以设施农业和农田远程管理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和推广物联网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养殖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产品溯源等方面的应用,实现日光温室规模化生产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管理和预报,以及卷帘机、排风口、浇灌等作业的自动化控制。开发应用农业专家智能系统软件,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远程诊疗。

#.智能物流示范工程。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商贸服务中心等各类物流模式中的集成应用,建设库存监控、配送管理、安全追溯等现代流通应用系统,建设跨区域、行业和部门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一体化管理。

#.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开展智能化公交、出租车调度及安全管理、城市交通安全智能化管控以及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道路运输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人、车辆、道路以及交通与运输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重点实施车辆电子标签工程,实现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 程监测与服务、车辆协同控制,建设开放的综合智能交通平台。

#.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围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柔性输电、电能质量治理,重点研发用于风电及光伏发电接入的技术、装备及装置,争取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电子核心器件方面取得突破。重点发展应用于电力设施监测、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智能用电、智能调度、远程抄表等方面的物联网技术,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智能电力网络。

#.智能环保示范工程。强化数字环境管理,开展污染源监控、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生态监测及企业环保设备管理等,建设智能环保信息采集网络和信息平台,实现集监测、监视、监控和监管“四位一体”的环保物联网应用,实现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提高企业节能减排设施技术水平,培育能源综合利用、污染源(物)监控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智能安防示范工程。在军事设施、党政机关、国家动力系统、广电系统、通信系统、重点文物单位、银行、仓库等重要区域和场所推广建设周界防入侵系统示范项目。开展重要桥梁、建筑、轨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水利设施、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实现社会治安监控、危险化学品运输监控、食品卫生安全监控,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联网平台。

#.智能医疗示范工程。重点推广、部署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就诊“一卡通”、药品供应链管理、重要医疗器械(高价、放射性等)追溯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药产品、医疗器械物联网示范与应用。以人体生理和医学参数采集及分析为切入点,面 向家庭和社区开展无线(移动)远程医疗与医疗监护、有线电视网络家庭远程医疗与服务、远程健康管理等远程医疗服务。

#.智能旅游示范工程。通过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高度整合和深度开发旅游信息资源,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实现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和实时互动,为游客提供路上“导航”、城市“导览”、景区“导游”服务,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升旅游品质,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

##.智能社区示范工程。在全市社区逐步建设“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公共平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整合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搭建涵盖教务、学生、财务、网络教学、移动图书馆等多项内容的校园一体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教职员工在校学生之间全面、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

三、重点任务

(一)立足产业支撑,加快产业布局。各县区要充分利用现有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条件,积极引导本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促进物联网产业与已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结合现有产业基础,立足产业支撑,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个以上物联网应用示范区。要集聚物联网优势企业,形成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合力,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雏形,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互动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县区要制 定具体的物联网发展支持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作用,加快物联网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交换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高速宽带网络、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超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建设物联网标准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保障物联网产业与应用规范化发展。

(三)建立产业基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在全市选取#-#个工业园区作为物联网产业基地,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积极引进优势企业,加快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重点打造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集成电路和物联网服务产业等园区。

(四)营造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引入师资力量,在我市院校增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建立物联网技术培训中心,培养当前急需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产业发展。市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物联网建设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统筹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资源,指导推动物联网发展。组建物联网研发应用专家小组,为物联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支持产业联盟发展,以横向联盟推动技术和工艺攻关,以纵向联盟加快 产业化进程和推动建立应用市场。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二)注重规划引导,培育优势企业。加强对国内外物联网发展情况的研究,积极做好政策预研和产业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引导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及时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三)强化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各县区要积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定、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积极协助具备资格的单位申报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推进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银企合作项目融资平台,逐步完善推进物联网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

(四)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技术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继续优化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技术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和生产基地,拓展技术与市场合作领域。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快物联网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有计划地加大物联网中、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引进人才的住房、户口 管理、子女入学、基本养老和基本医保等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创造适合人才需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制定激发人才创造力和贡献力的奖励政策,切实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下载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联网发展与应用

    物联网的概述及应用 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延展与归......

    物联网对环保产业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环保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特点,当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存在整体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法律法规急需完善、各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2010)》: 何谓物联网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作者: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 2010 )》由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余周军 2009年8月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物联网智慧谷——物联网门户网站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5月9日 巨大的应用空间,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多位业内人士......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12)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摘要:物联网被世界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本文从物联网的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

    物联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物联网现状与发展分析概述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