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哲练习答案第五章
马哲练习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钥匙是(A)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C)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3、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D)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
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4、人类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思想关系
D、法律关系
5、社会存在(C)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A、全部自然界
B、人口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多要素的总和
7、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B)。A.它不是引起社会革命的根源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不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D.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E.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8、国家的职能是由(BE)。A.民族的特点决定的 B.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统治阶级的愿望决定的 D.文化传统决定的 E.国体决定的
9、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 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D)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0、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是(D)
A.把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混为一谈
D.否认了人类同自然界的区别
C.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辩证的本性
11、社会规律的特点是(D)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不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
C.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D.同人的意志和意识无关
12、经济基础是指(A)
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13、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
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B)。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自然规律是完全一样的 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无需人的意识参与
E.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14、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活动,因此(D)A、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人们可以改变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15、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C)A、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创造或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社会发展的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16、自然和社会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A)A、生产方式
B、劳动 C、生产力
D、经济基础
17、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B)A、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C、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可有可无的偶然因素 D、决定社会变革的力量
18、唯物史观认为人口因素是(A)A、导致社会革命的主要原因
B、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D、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
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A、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 C、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D、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20、社会存在主要指(A)A、全部社会生活
B、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生产方式 C、地理环境
D、人口因素
2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C)A、绝对对立的 B、绝对统一的 C、既对立又统一的 D、彼此孤立的
22、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3、地理环境是(D)
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C、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4、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A)
A、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 B、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C、对人的心理影响而实现的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25、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D)A、世界所有人们的总和
B、某一阶段的人们的总和
C、某一国家有劳动能力的人们产总和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
的人们的总和
2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A、它是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它是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无关的因素 D、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28、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来实现的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29、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C)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0、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31、生产方式是(B)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 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统一
32、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C)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33、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因素是该社会的(A)A、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 C、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的状况
34、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D)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 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3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B)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体系
D.分工协作关系
36、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C)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37、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B)
A.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C.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38、道德是指(A)
A.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C.上层建筑的核心
D.最抽象的意识形式
39、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在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A.他们人数众多,力量强大
B.被统治阶级处于无权的地位 C.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D.他们掌握了宣传机器
40、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C)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思想体系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CD)。A.逻辑学 B.哲学和宗教 C.自然科学 D.语言学 E.政
C)
治学和法学
2、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四类因素是(ABCD)。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E.生产资料因素
3.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是(ABCD)
A.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D.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
4.以下属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是(ACD)A.创造历史的个人作用的合力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有关 C.社会发展结果不同于人们的预期目的 D.人们不能决定或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5.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ABCD)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社会规律同社会发展的始终、进程不可分离
6.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要求人们(AC)A.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B.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
7、劳动是(AB)
A、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基础 B、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C、孤立的个人活动,不具有社会性 D、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
E、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精神活动
8、人类劳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表现有(ABC)A、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C、是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D、可以不受任何自然规律的支配 E、一开始就是社会性活动
9、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在于(BD)
A、它不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活动来实现的 B、它不依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C、人的活动对它不起作用
D、它制约着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E、它有着自己的最终目标
10、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BE)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C、自然规律没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E、自然规律是较低级运动规律,社会规律是高级运动规律
11、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是(BE)A、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人的活动不能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C、人的活动对社会历史不起任何作用 D、人对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驾驭的
E、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社会发展规律
12、人的自觉活动作用的发挥要(ABCDE)A
、以尊重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B、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客观规律为基础 C、特别重视人的精神作用 D、努力挖掘人的精神潜力 E、充分利用人的主观意志
13、劳
动发展史就是(BD)A、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史
B、劳动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 C、英雄人物的发展史
D、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史 E、政治生活的发展史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BC)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B、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是从猿到人转化的决定性环节 D、是由人的自觉活动的决定 E、受英雄人物活动的制约
15、“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A、劳动是人的生存的基础和源泉 B、劳动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C、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D、劳动是社会各种生产的表现形式
E、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1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它的主要内容有(BC)A、地理是生物圈
B、指的是劳动资料 C、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D、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子构成 E、指的是全部自然界
1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AC)A、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B、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的资源 D、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C)
E、地理环境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18、地理环境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原因有(ABD)A、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D、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E、它对社会发展的加速或延缓不起作用
19、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有(CDE)A、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B、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它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E、它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0、人口因素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ABC)A、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它本身受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
D、它对社会发展的加速或延缓不起作用 E、它不是发生社会革命的原因
21、当前我国实行正确的人口政策是为了解决(ABCDE)A、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
B、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 C、人口
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的矛盾 D、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之间的矛盾 E、人口增长过快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的问题
22、劳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在于(ABDE)A、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B、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C、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D、劳动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E、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3、“地理环境决定论”错误认为(BC)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性质 B、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E、地理环境对劳动生产率、对生产布局、对社会生产产生影响
24、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据是(AE)A、关于人口发展与社会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 B、超过生产发展民提供的消费保证的过高人口增长,会延缓社会发展 C、适度的人口数量可加速社会的发展 D、人口过剩是一切社会灾难的根源
E、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与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规律
25、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BCDE)A、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
B、劳动创造了社会
C、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与社会生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E、劳动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26、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ABC)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2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AC)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D.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三、辨析题
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3、“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4、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5、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6、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社
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缺陷和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篇:马哲试题(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9、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1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2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2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010年自考网上辅导招生方案
2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29、“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就是说()a.只有出现了货币,商品价值才得到了外在表现 b.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外在尺度必然是货币 c.货币可以将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准确表现出来 d.价值的内在尺度只有通过外在尺度才能表现
30、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2、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33、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3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3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3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3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4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20分)
41、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42、哲学的物质范畴是()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
43、意识是()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c.神的启示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4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b.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c.必须通过实践
d.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46、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
47、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
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
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48、“白马非马”的命题()是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9、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
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 50、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
5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a.唯心主义认识论
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52、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53、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
a.阶级斗争 b.人民群众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5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 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55、纸币作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它的基本职能包括()。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56、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
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
d.价值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57、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集体领导
58、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是()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5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有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60、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6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63.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6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65.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66.试分析国际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及其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c 6.a 7.d 8.c 9.d 10.a 11.c 12.c 13.b 14.b 15.c 16.b 17.d 18.b 19.a 20.d 21.a 22.c 23.c 24.a 25.c 26.c 27.b 28.c 29.b 30.c
31.c 32.a 33.a 34.c 35.a 36.d 37.c 38.b 39.d 40.d
二、多项选择题 41.ac 42.cd 43.bd 44.abcd 45.abcd 46.ad 47.bc 48.bd 49.abcd 50.abcd 51.ab 52.abcd 53.abcd 54.abcd 55.ab 56.abcd 57.abc 58.ad 59.bc 60.cd
三、简答题
6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6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答案要点:
(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矛盾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差别,在每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把握这个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63.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答案要点: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与知识性的认识以“求真”为目的不同,评价性的认识以“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因此,对于同样的现象,不同的价值主体所形成的评价往往无法达成共识。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上述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从马克思义主的观点来看,任何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6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答案要点:
(1)由于商品生产者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它们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各不相同。(2)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
(3)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四、论述题
65.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案要点:
(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66.试分析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及其作用。答案要点:
(1)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中,为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全球化经济危机,就有必要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经济协调机制。
(2)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二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经济协调加强了各国间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
(4)国际经济协调从根本上说是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
第三篇:马哲考题与答案范文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马哲考题与答案
2009级文科类“马原”复习提要
(注:★表示是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的重要考点)
一、试卷题型:
单选题,25个×1分 =25分; 多选题,5个×2分 =10分; 简答题,5个×6分 =30分; 辨析题,2个×5分 =10分; 论述题,1个×15分=15分; 材料分析题,1个,计10分。
二、考试要点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P16)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P8)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P16)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共同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19)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P2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5)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客体(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特点、发展的实质(P40-41)⑴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⑵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⑶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P4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这样,事物的发展才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45)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⑴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⑶方法论意义: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原理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P46)
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辩证的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
9.意识的能动作用(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力与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4)
2.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P68)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P68)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真理与谬误的含义与关系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P71)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P 75)
真理与谬误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P76)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意义★★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P77)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这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价值及其特点(P79)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5-97)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
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
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三方面: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生产力的构成要素★(P100)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P10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P10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即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P100):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P10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P107)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P1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P123-124)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使劳动力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人们的劳动方式走向智能自动化、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变革;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学习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6.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P128)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P130)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思考题P136页1题★★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考题P136页2题★★
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第四章】 1.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其主要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7-148)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觉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P151)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P154)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⑴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即产生剩余价值
5.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P157)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P167)★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值过程,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剩余价值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界限,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关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165)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167)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资本)——售卖阶段(商品资本)。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只有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69)、经济危机的实质(P170)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P173)及其本质(P17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第五章】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P182)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垄断不能消灭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的原因是: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其作用★(P187)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四种:⑴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⑵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⑶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⑷ 宏观调节与微观规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加快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总利益的。
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表现与作用★
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过程。(194)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96):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194):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生产活动不再孤立进行,而是成为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但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198)
㈠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㈡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开始采用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如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和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等。㈢ 社会阶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是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者;三是知识性和服务性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㈣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㈤ 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202):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P207)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六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⑴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⑵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⑶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
⑷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⑸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⑹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P229)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第一,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
展阶段决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236)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的原因 ★(P233)
一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三是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第七章】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P267)“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指的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四篇:马哲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3:38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世界观就是()。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
2、人生观是人们对()。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 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
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
5、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哲学()。
A、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具有时代性 D、具有民族性 E、具有阶级性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推进哲学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正确 错误
?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正确 错误
?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正确 错误
?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正确 错误
?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5:19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
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
3、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A、虚幻反映 B、歪曲反映 C、主观反映
D、正确反映
?
4、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它()。A、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
B、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C、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D、认为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分割的
E、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为一谈
?
2、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
3、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
?
4、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A、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B、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
C、它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类似于人的创造性
D、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
E、电脑的功能在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人脑
?
5、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E、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世界统一于存在。正确 错误
?
2、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 错误
?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确 错误
?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正确
错误
?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0:22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
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和存在方式是()。A、认识 B、实践 C、感性
D、理性
?
4、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属于()。A、人工自然 B、人化自然 C、人类世界 D、自在世界
?
5、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A、人的实行或行动
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的存在方式
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2、下列活动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A、公安人员办案 B、渔民出海捕鱼 C、农民培育新品种 D、运动员比赛 E、教师教书
?
3、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A、生产实践 B、教育实践 C、医疗实践 D、科学实验
E、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
4、实践是()。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D、具有直接现实性
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
5、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正确 错误
?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确
错误
?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 错误
?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正确 错误
?
5、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46:29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
2、相对静止是()。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不变的事物 D、绝对运动的状态
?
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
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
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
?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
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E、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
?
2、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是()。A、内部联系 B、本质联系 C、必然联系 D、直接联系 E、主要联系
?
3、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量的大小
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
4、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B、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C、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E、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
5、规律具有如下特点().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随意性 E、重复性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为自然界立法。” 正确 错误
?
2、“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正确
错误
?
3、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正确
错误
?
4、“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正确 错误
?
5、“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42:05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
2、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
3、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
?
4、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
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 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唯心主义认识论()。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
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 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
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
3、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是()。A、自然性 B、社会性 C、实践性 D、被动性 E、意识性
?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
?
5、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A、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部分 B、无穷的绝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C、过去实践业已达到认识成果 D、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
E、是认识过程的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正确 错误
?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正确 错误
?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错误
?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正确 错误
?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41:56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来实现的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
2、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 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
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
?
3、社会存在()。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
4、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
5、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 B、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E、实践是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性活动
?
2、生产力的一般特征是()。A、属人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自在性 E、历史性
?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4、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是()。A、艺术 B、道德
C、政治法律思想 D、宗教 E、哲学
?
5、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功能在于()。A、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的功能 B、知识传承和文明传递的功能 C、认知功能 D、教化功能
E、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
错误
?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正确 错误
?
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正确 错误
?
4、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正确 错误
?
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0:03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 B、发展生产力
C、搞好阶级斗争
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成分
?
2、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
3、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A、人们可以改造和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超越主观条件的制约 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
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
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
2、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A、它可以改变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B、它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D、它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E、它可以使革命阶级受到锻炼和改造 ?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有()。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E、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4、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有()。A、认清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B、用阶级分析方法
C、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D、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E、古为今用,为现实服务
?
5、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 B、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 E、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正确 错误
?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正确 错误
?
3、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正确 错误
?
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 错误
?
5、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正确 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8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8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1:52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时自由 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
2、人的本质在于他的()。A、生物性 B、社会性
C、自然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
3、认为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必然所注定的观点,必然导致()。A、唯意志论 B、宿命论 C、唯物论 D、历史唯物主义
?
4、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人的解放程度总要受到()。A、生产发展的制约 B、生产关系的制约 C、社会进步的制约
D、上层建筑的制约
?
5、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B、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全面的发展 C、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D、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E、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指()。A、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自由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在阶级社会主,自由总是指一定阶级的自由
C、必须实际地驾驭客观必然性,通过实践而实现的自由 D、超阶级的自由
E、不受经济条件制约的自由
?
3、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有()。
A、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 B、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
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E、人类社会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
?
4、人的个人价值是指()。
A、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
B、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的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 C、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肯定关系 D、个人对社会的索取 E、个人对社会的占有
?
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A、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 B、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C、认为人的本性是天赋的,先天就有的
D、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E、看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正确 错误
?
2、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正确 错误
?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正确 错误
?
4、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正确 错误
?
5、“人性自私”。正确 错误
窗体底端
第五篇:马哲感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感受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有利于更好的完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因此想更的体会其中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的在生活中去探索、去感知。同时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过渡性。就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我觉得通过这个学期仅有的一点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有很大收获了,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总之,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对我们对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很大。让我们在应对困难,处理问题等方面给予了诸多的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