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教研笔记
幼儿教师教研笔记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运动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速度、灵活性和把握性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动作协调性提高很快,小肌肉动作精细动作能力加强。心理发展的特点表现在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健康感情的萌芽和强烈的好动欲,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内容,实施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生活活动中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幼儿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别人的事情抢着干,这才是能干的孩子。
二、探究活动中的孩子
孩子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如果我们压抑了他们的好动欲,不利于他们探究精神的发展,说不定会为此中国就少了很多发明家、科学家呢!我们平时不光是用故事等引导幼儿了解知识,还鼓励幼儿自己发现。
现在,不论孩子请谁帮忙,最后总有一声甜甜的“谢谢”。我春节放假回学校,孩子们都亲热的围过来:“老师新年好!”“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听了这些暖人肺腑的话,谁都会觉得感动。正如古人所说的“知书答礼”,学习不光是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做人的道理。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常常采用通知和书信等形式,把孩子们的情况,家长中反映的一些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对家长提出要求,对幼儿进行相应的配合教育。使很多平时交流的不多的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也能积极地配合,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和材料等。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同时也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孩子们正在我们的教育影响下健康地成长,我们眼中将呈现一片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幼儿教师反思笔记
幼儿教师反思笔记
老师,你看到了吗?——大班角色游戏
这是一个大班的角色{HYPERLINK “http://www.xiexiebang.com/kindergarten/youxi/”|游戏真实的情景再现:点心店的墙上,高高的粘着一张A4大小的菜单,上面有黑白打印的点心的食物照与标价,们需极力仰头才能看到,上面的点心有的孩子叫不上名(馄饨、寿司),而且更让我惊讶的事,是上一学期过去了,它就这样静静的在墙上待着,有的孩子居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再看游戏,没有锅子、没有铲子,孩子们直接把食物放在灶上,其中有水果、有点心、还有钱。
超市的里,零乱的放着一些外包装,有的有盖,有的没盖;有的已经损坏了,易拉罐张着的口子,且不说与否,口上面积了灰,还有霉点,更看不到标价。
果蔬店,我不清楚那里究竟称之为什么?因为即有蔬菜又有水果,所以暂且起名——果蔬店。那里有三个塑料框,里面的物品种类繁多,不一,混在一起,孩子们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想要买东西的,不用询问、不用,只要一扔钱,在里面挑一些你想要的就可以了。银行里的钱币,散乱的混放在一起,孩子们每领一次钱,都要在里面翻找片刻。而且那里是最最热闹的,晚来的孩子都会大喊:“银行没有钱啦,银行没有钱啦!”
医院里的就像小贩练摊,摆在桌上。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班级,静静的在一旁观察这个“第一次”,小军走过来对我说,你看到了吗?(他指着那几个易拉罐),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去描述当时的心情。
“老师,这些你都看到了吗?”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响起,是呀,老师,这些你都看到了吗?
组织好幼儿的角色游戏的确是一门很难的功课,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材料,是游戏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幼儿应该都不陌生。然而,这样一人在做,人人常做之事,又做得如何呢?上面的情况,基本无法确保此年龄段幼儿的正常游戏发展,更谈不上让幼儿欢迎,认可的程度。虽然,我们的老师也一直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中,或许说起来都能道出个一二。可以上这个情景难道说明了我们真得就对角色游戏放弃了,对我们的孩子不再信任了?
我想,没有哪个老师的会是“是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当真的与孩子一起玩,一切终会改变。
有时与其对孩子厌其烦的说“物品要分类摆放整齐”“点心店应该是怎么样的?”等等,还不如直接与孩子一同动手,一起玩。用纸板十字并插放于蓝中,很快就能隔出几个,孩子们立刻就知道了,自觉地将钱币、果蔬分类整理。一句“咦,锅子放哪儿了呢?”,孩子立马就找来了两个塑料大碗,当锅子。一个抬手就能把高高在上的菜单回到幼儿自己的手中,他们很快就拿着它,请你点餐。一个数马相机,就像一面镜子,照下了孩子们不曾或者无意关注到的情景,他们会盎然地参与到游戏的分享中,“咦,钱怎么随便乱放呢,多了可以存到银行里,这样银行里就不会没钱了。”“点心店的座位不够多,客人多人没地方坐,明天要多搬几张小椅子”,“桌上太乱了,要整理一下了。”“西瓜怎么可以放在锅里煮呢”“医院里的三个人都分不清谁是医生了,医生要穿上白大袿,带上帽子。”
提供材料,支持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这是老师的份内之事。教师要在适当时候,为孩子的游戏提供支持性的材料,并鼓励孩子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其实,教师工作的快乐就来源于孩子的快乐而引发的那份快乐。所以,老师,请你看到这些吧,并且当真的和孩子一起玩。
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尝试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绚丽多彩的阳光照耀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游戏着。孩子们拿好小推车,神气地站在起跑线上,随着我的一声“开始”,孩子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我为他们的成功欢呼着。正当孩子们满怀信心地准备第二轮比赛时,一旁调研的周老师提议:“你们谁想和姜老师比赛?”“我想”、“我来比”、“姜老师我跟你比”„„孩子们一下子像开锅的蚂蚁一样热闹起来,个个都想一显身手。我内心一片疑惑:周老师想干什么呀?小拖车这么矮,估计我不是孩子的对手啊!于是我怀着“狐疑”的心情加入到孩子们比赛的队伍中,排列到起跑线上。
周老师:“现在没有裁判了,你们谁想做裁判?”
幼儿1:“我!”
幼儿2:“我来做裁判。”„„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尝试。
周老师:“这么多人都想做裁判,可裁判只有一个,怎么办?”周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来解决。
幼儿1:“可以轮流做裁判。”
幼儿2:“可以请一个最棒的小朋友做。”
„„
此刻,我恍然大悟,终于领会了周老师的“用心良苦”。是啊,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想到让孩子自己做回裁判呢?为什么我总是居高临下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指挥和控制孩子们的游戏甚至学习呢?为什么我剥夺了孩子们本该有的尝试与机会呢?我是真正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吗?是真正尊重了孩子吗?又是否是真正领会到“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了吗?想到这里我不禁面红耳赤,赶紧心神领会地接过周老师的提议:让孩子做回裁判!
我:“那我们今天就采取小朋友的意见,轮流做裁判。谁先来?”于是浩浩小朋友神气地走到裁判的位置。
浩浩:“老师,你们不在一条线上。”
我:“不在一条线上时,裁判要怎么做?” 浩浩赶紧走到各位选手面前提醒他们不能超过起跑线。
我:“当裁判喊‘开始’时,声音要怎么样?”
小选手们齐声说:“声音要响,不然听不见。”
“预备——开始!”随着浩浩响亮有力的号令,我与其他小选手们便飞快地冲向终点。
我:“裁判,我是第几名?”
浩浩:“你是第三名。”
其他小选手也一拥而上,都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于是我乘机引导:“比赛结束后,裁判要干什么?”
幼儿:“宣布谁赢了。”
我:“对了,裁判要宣布成绩,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绩呀!”接下来那“庄严”的阵势让我仿佛看到了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原来我们的游戏也可以这样有趣,我满意地笑了。一轮孩子做裁判的比赛结束了,尽管同样是一场小推车比赛,孩子们的激情却异常高涨,现场气氛也越来越热烈。随着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的顺利开展,我突然发现,孩子们可以自己组织一场圆满的比赛了,他们在相互协商中进行着,这是我原本没有想到或者简直不敢相信的事实,原来是我低估了可爱的宝贝们!同样的游戏,孩子们不仅收获到技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与社会性情感,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协商,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体现了“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小细节的改变,仅仅是因为老师的一个“退位”,也仅仅是因为让孩子做了回“裁判”。
有了这次的收获,我反思到班级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是否有时候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尝试以孩子的发展为基准适当隐退自己,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尝试呢?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具和玩具、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等,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只有我们肯放手,孩子才有机会锻炼自己;只要我们放手了,用心引导他们,相信孩子们也必然会交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幼儿自己进餐
情节描述:
阳阳是我们班的开心果,活泼开朗的一个小男孩。阳阳在激励吃饭从来不动手,就是等着爷爷奶奶来喂他,不喂他他就宁愿饿肚子。于是我想个办法改变阳阳的这一行为。今天我看见他旁边的小朋友在大口大口地吃饭,可是阳阳就看着这份饭菜一动不动,突然我看到了眼前的旺仔小馒头(阳阳非常喜欢的零食),于是我就跟他说:“你今天自己吃饭我就奖给你小馒头。”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评价分析:
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在家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刚离开家人的照顾很多还不是很适应。作为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然后根据的情节严重给孩子一个慢慢纠正的过程,千万不能批评,这样会使幼儿进餐的食欲。在盛饭菜的时候请保育员注意不要一次性盛的过多,给幼儿自己自己吃完饭的成就感。事后也要和多、沟通,以便家园一致,促进孩子的进步。
所思所悟:
现在的幼儿都在优越的条件中长大,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得不让人感慨。我们要组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或者家园联系栏,告诉家长几个的方法,如:学小兔、大嘴等,让家长也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告诉家长孩子自己吃完时要及时给他表扬,如小红花等。希望在家长和幼儿园的一起努力下,让孩子慢慢养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当然也适当改变幼儿的挑食习惯。
生命的故事
案例描述:冬季的告别,迎来了一个美丽新鲜的春天,们在我们的带领下寻找着春天的气息,泥土中探出一点点“小脑袋”的小草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偶尔蝴蝶的飞过总能激起孩子们纯真而又俏皮的笑脸,最近的植物角也热闹了很多,孩子们纷纷带来自己喜欢的植物。
贝贝一早来到园就迫不及待的要和我分享她的新发现:“,我来了就去看小鱼了,它们也想和我一起寻找春天”。“小鱼”?一时间我还未反应过来,其他孩子就已经被这个话题吸引了,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琪琪说:“那是河里不结冰了,小鱼开心就出来了”。强强说:“不会是小鱼想和我们做朋友吧,可是今天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统统都游走了。”妙妙这时插上来还抱着我的肩膀兴奋地说:“老师,要不我明天给小鱼带好吃的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只有璐璐和航航一声不响坐在座位上,表情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介于他们两个内向的性格我也没有多加留意!
第二天一早先是璐璐带着小金鱼来了,我和孩子们都很开心小金鱼的到来,璐璐悄悄的告诉我:“老师,能把我的小金鱼放在我的植物旁边吗?我想让小金鱼和我一起照顾植物”我为她的想法感到骄傲,一整天她都很开心,只要有空就会去看小金鱼。同时也很意外内向的航航和妈妈一起带来了两条小金鱼,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分两个鱼缸呢?我再怎么问他,他都不回答我,也不许我把小鱼放在一个鱼缸里。
下午的时候传来了孩子们的叫喊声:“老师,璐璐的小鱼死了”当时我并未特别重视,只是疏散了孩子和他们说明情况小金鱼有可能吃得太饱了,草草就把小金鱼处理掉了。没过多久又传来孩子们的叫喊声:“老师,璐璐哭了”,这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璐璐虽然内向但却很懂事也很能干,从来不会没缘由的乱哭!我走过去轻轻抱住她:“你怎么了?老师抱抱好吗?”抽泣声好久没有停止我只能询问原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想妈妈了?”。。。。她都摇头表示不是!还是孙老师问了一句:“是不是小金鱼死了?”她哭得更加伤心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金鱼却牵动了孩子们的善良心灵,顿时我感到百感交错,除了紧紧地拥抱住她给予安慰,我想我还要为孩子们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得让他们明白生老病死是正常的,潜意识里让他们知道生物是有有限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共同了为什么小金鱼会死掉呢?进而结合本班特色我们讲述了绘本《生命的故事》。整个中璐璐都表现出了一份强烈的探索欲望。
孩子们都沉浸在此次活动中,只是航航时不时就去看他的小金鱼们,还会傻傻的露出笑容。我隐约知道他肯定藏着自己的小心思,于是晚上放学我悄悄问了他的妈妈,他妈妈告诉我,家里的小金鱼因为放在一起死掉了,他爸爸告诉他是因为打架了!原来孩子,你的善良不因你的沉默,你的纯真只因你的善良。
只是双休日的时候,门卫告诉我,小鱼一条被猫打翻了,一条被猫吃了。我知道作为一名,孩子们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
分析与
孩子们的心里藏着的秘密呢?这些秘密都来自于孩子的善良与纯真,只是由于孩子年龄特点,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他们只能用细微的变化传达他们的情感,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要做的就是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孩子们的情绪表现。“蹲下来”和孩子去,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看待,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我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和他们玩耍在一起的孩子,但是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
小鱼的死对于璐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那是她很心爱的东西,她不能很好的接受这个事实,同时潜意识中她认为原来最心爱的东西总有一天也会消失,所以让璐璐感到很是伤感,我的及时拥抱与关心让她有了一丝安慰,但是我们不是要一直做一个大树妈妈,我们的小鸟总有一天要自己飞出他们的天空,我们必须要让她们勇敢,要有一定的承担,于是我结合本班特色绘本选择了《生命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凡事生物都是有着一定的有限生命,包括我们人类。
没有朋友的孩子
案例描述: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一次进行语言《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吐水。接着又有几个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
案例分析:
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与小朋友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2、波波在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虽然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
策略与措施: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健康心理和各种良好的行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等观念。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她一生的发展。因此,波波这些事情虽很小,但是反映的是自私、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比较普存在在幼儿当中,只是个别幼儿较为突出而已。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和老人的溺爱更加加剧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对此,我制定了以下措施,在对波波进行重点引导的同时,也对其他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首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游戏活动以及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
1.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帮助波波学习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文明礼貌,互相谦让,团结合作,告诉波波只有这样才会被大家喜欢,才真正有自己的好朋友。
2.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波波与同伴之间合作,逐渐体验到友好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各种行为,让自己变得被大家接受,喜欢。
第三篇:幼儿教师观察笔记
观察笔记
观察时间:2015年9月 观察对象:中一班全体幼儿
观察目的:和班后,两班幼儿相处情况 观察实录:
场景一:在吃饭时后,老师允许孩子们玩一会玩具,只看到张宇卓、可可在玩积木,卞姝画江艺淳在玩小熊穿衣,而在风火轮那里,围着刘贤锴、范厚翔、余胡正。
场景二:早餐后,孩子们在老师的许可下自行选择看书,孩子们选好书后做到自己的小板凳上安静的看书,而在另一边,曹若曦、江艺淳、余胡正正在讨论绘本《蒂妮的长头发》。
场景三:在课间的户外活动时,所以的孩子激烈的讨论着玩什么游戏,最后,一致决定一起玩“123木头人”。分析与措施:
虽然中班所有的孩子是由小一班、小二班两个班级幼儿组成的,不止是家长,就连老师一开始是都有些担心孩子们之间的团结,会不会产生冲突,矛盾之类的问题。而事实证明,是大人们多虑了。在开始时,孩子在互相的交往及关系的融洽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这是必然的。因为开始孩子们互不相识,所以老师设置了多种活动,例如:在上第一节课是,让孩子们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多进行集体游戏或是请家长在幼儿园以外的地方多让孩子们互相玩耍。这不仅是孩子间的互相磨合,也是促进家长之间互相熟悉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篇: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爱的教育(张晓欣)
| [<<] [>>]
池塘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教育没有情感,也就不成其为教育。
班上有位男孩名叫张凯琪,自控能力差,个性倔强,常常是整天不管上课下课就走来走去。集体活动时缺乏兴趣和主动性,遇到写数字的时候总是嚷嚷:“老师,你来给我写,我不会。”
一次,刚写完数字7,小朋友都拿着自己作业本,围着我,让我看,我忙得应接不暇。无意中,我发现张凯琪也拿着他的作业站在旁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又跑下去了。于是,我连忙走过去,接过他的作业。虽然那是几行写得很不规范的数字,但我从那里看到了他的进步,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并当着小朋友的面亲了他一下。没想到第二天,他的妈妈对我说:“张凯琪昨天高兴地说,王老师亲我了,说我写的数字有进步。”听了这话,我很欣慰。现在,张凯琪已经进步了很多,数字也写的规范多了,做手工也能独立制作了,要去哪里,他会跟你说,如果你不同意他也不再象以前一样他跑,你追了,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更愿意和我说话„„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们需要在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
第五篇:教研笔记心得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弟子规》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幸福的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入则孝、出则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述。我们只要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就会在工作中有正确的思维判断,就会不迷失方向,就会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孩童时懂得的道理。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很严,在用餐时如长辈不上桌之前,晚辈是绝不可以动筷子先吃;“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要让长辈先吃,有剩余时我们才可以吃。我才明白自己的过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机会学习中国圣贤的学问,对我来说毕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始,就有进步,就能学到圣与贤的德行和智慧了。要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工作、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并通过这一次的学习之后,觉得经典的教学真的太不简单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真是一点都不能少,现在才觉得自己以前在教学中落下了许多应该教好的东西,在这一次的学习中,我尤其喜欢静定这样的教学。在静定的过程中,能让幼儿把心静下来,来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并能很好的掌握,这是我们任何一位老师的最大希望。在静定的过程中,我们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联想到许多平时不曾想到的东西、并且在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自我控制,大多数较为好动,对现在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总之本人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敖日玛
20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