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文自
虚领顶劲的空间
发现新的中药剂量应用经验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我会更新到本帖,大家一起共勉,希望有新发现的爱友不要私藏,跟帖一起分享嘛,副作用比较大的中药大剂量使用时请适当加入反佐药或者反制药!
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
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
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
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
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
赤芍疗急黄120克起;
芦根降温120克无虑。
葛根降糖3两无毒;
桔梗治咽1两安全。
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降糖迅速.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常一剂知,二剂已。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代赭石 9~18 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 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大黄 1~5 g有致泻作用。其致泻成分为葡萄糖甙元,番泻叶甙A、C,主要为蒽醌衍生物。3~6g可止泻,9~15g可泻下; , 两许--疔毒之毒热甚盛者 二两--癫狂其脉实者--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肝炎,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大黄粉0.3 g以下有止泻作用。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的致泻成分的作用。鞣质的D-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
茯苓 研究结果发现,在 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 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附子 1枚-轻量-阳虚 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半夏 止呕、除湿 10~15g 开胃 15~30g 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浙贝母 9~15 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 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槟榔 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相等,剂量是: 10g:10g,临床 常见能发大汗; ,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剂量是: 18g:6g;苍术四倍于麻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剂量是: 12g:3g。药物之间的比例, 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量越大,疗效越好。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夏枯草的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三棱为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深得《金匮要略》用升麻之真谛,临床重用升麻治疗病毒性肝炎,也是取其解毒之偏性《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
《小品方》中以单味川芎治疗妇人崩漏,每日剂量用至八两,折合公制115.36克,也明显是属于超大剂量应用。
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
附: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属于临床中药学研究范畴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刚刚起步,许多内容还是未知数。目前尚不能明确地回答每味中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超大剂量应用,剂量超出权威规定剂量上限多少时最适宜,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是否对机体有潜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支持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古代及现代医家的临床用药经验,现代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结论尚未反馈用于临床指导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对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应持谨慎态度。具体应用时,必须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一、适应症要准确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超大剂量用药,适应症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药重病轻,二是药轻病重。例如,中药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二、剂量递增原则
剂量递增原则是有毒中药应用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特别是在经验不足时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避免因盲目超大剂量而引起毒性及不良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超大剂量用中药必须做到剂量递增,切忌生搬硬套,剂量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严格炮制、制剂规范
许多中药在超大剂量应用时,在炮制、煎药和制剂技术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应用时应该严格遵守。附子、乌头类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特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现代药化、药理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炮制、制剂规范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它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这类中药的毒性。
四、特异性的配伍
从古籍和名老中医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常有一些比较特定的配伍关系。如半夏配生姜、甘草;马钱子配甘草等。其目的是防止和减少超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
五、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
在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时,应对各种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与剂量密切相关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该熟悉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中毒解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第二篇:中药药剂之浸出制剂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第八章
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中医药保健事业和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主要介绍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重点掌握以上各剂型的制备方法与注意事项。以药材提取为原料制备的颗粒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丸、膜剂、软膏剂等剂型将另外专章叙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含义:
浸出药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由于浸出药剂既保留中药传统的制备方式,又采用现代去粗存精的提取工艺,因此,浸出药剂是中药各类新剂型的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特点:
1.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符合中医药理论 例如: 阿片酊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除具有镇痛作用外,还有止泻功效,但吗啡虽然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无明显的止泻功效。2.减少服用量
去除了部分无效成分和组织物质,减少了服用量,增强其稳定性及疗效。3.部分浸出药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4.浸出药剂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汤剂久贮后发霉变质;
药酒、酊剂、流浸膏产生浑浊或沉淀; 浸膏剂吸潮、结块。
三、浸出药剂的种类 1.水浸出剂型 2.含醇浸出剂型 3.含糖浸出剂型 4.无菌浸出剂型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5.其他浸出剂型
第二节
汤剂
一、概述
汤剂是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汤剂主要供内服,也有煮汤供洗浴、熏蒸、含漱等外用,分别称为浴剂、熏蒸剂及含漱剂等。
汤剂能保留至今,是基于其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证加减处方,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汤剂主要缺点是:
需临用新制,久置易发霉变质;不便携带;直接服用容积大。脂溶性和难溶性成分难以煎出,不易提取完全等.二、汤剂的制备
汤剂系按煎煮法制备,一般先在药材饮片或粗粒中加适量的水浸泡适当时间,然后加热至沸,并维持微沸状态一定的时间,滤取煎出液,药渣再依法重复操作1~2次,合并各次煎液即得。影响质量因素: 煎药火侯 煎煮用水 煎煮时间 次数
特殊中药处理: ⑴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②有毒的中药,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③有些植物药先煎才有效。⑵后下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均应后下 ②不宜久煎的中药 ⑶包煎 ①花粉类中药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②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 ③附绒毛中药
⑷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中药 ⑸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
⑹冲服 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 ⑺榨汁 一些需取鲜汁应用的药材
三、汤剂剂型改进的研究进展 1.汤剂的剂型改革:
煮散,袋泡剂,合剂,糖浆剂,颗粒剂。2.汤剂的饮片改革:
①中药配方颗粒------免煎中药饮片
将单味中药经水提,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浸膏颗粒剂或散剂,将其定量包装供临床配方使用。存在问题:
单煎与复煎化学成分一致? 单煎与复煎疗效等同? ②中药颗粒饮片
由于饮片配方煎汤存在煎煮麻烦,药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将传统饮片由过去的切制饮片规格,改变为粉碎成一定粒径和粗末,经干燥灭菌、单剂量包装,供汤剂调配入药的原料。优点:
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大大节省了药材。使用方便卫生 疗效好,用量少。缺点:
药材粉碎后缺乏外观鉴别特征 挥发性成分易损失 煎液浑浊,不易滤过
含淀粉多,黏液质多的药材煎煮易糊化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
一、概述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中药剂型。其特点:
保证制剂的综合疗效; 吸收快,奏效迅速;
免去临用煎药的麻烦,服用量少,口感好,适宜的防腐剂,并经灭菌处理,密封包装,质量稳定;
但中药合剂不能随症加减,故不能代替汤剂。
二、制备方法
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成品。1.浸提 可水提、双提、醇提、煎煮、渗漉、回流结合应用。
2.净化 中药合剂质量标准中规定,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为此澄清与滤过工艺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3.浓缩 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日服用量在30~60ml为宜 合剂和口服液可根据需要合理选加矫味剂和防腐剂。
4.分装 按注射剂制备工艺要求粗滤、精滤后,灌装于无菌洁净干燥的容器中密封。
5.灭菌 一般采用煮沸灭菌法或流通蒸汽灭菌法或热压灭菌法进行灭菌。亦有在严格避菌操作条件下,将灭菌药液灌装后不经灭菌,直接包装者。举 例
例 小青龙合剂
[处方]麻黄125 桂枝125 白芍125 干姜125 细辛62 甘草(蜜炙)125 法半夏188 五味子125 [制法] 以上8味,细辛、桂枝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液另器收集;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
法半夏、干姜按照渗鹿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浓缩后,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到1000ml,加入防腐剂适量与细辛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第四节 糖浆剂
一、概述
1.含义: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中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60%(g/ml)。2.分类:
单糖浆 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不含任何药物。
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
3.质量要求:
含糖量符合要求,澄清,在贮存期内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二.制备
1、热溶法:系将蔗糖溶于沸蒸馏水中或中药浸提浓缩液中,降温加入药物,搅拌溶解、滤过,再通过滤器加水至全量,分装即得。适合于热稳定性药物和有色糖浆制备。
2、冷溶法:系将蔗糖溶于冷蒸馏水或含药的溶液中制成糖浆剂。适合于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易污染微生物。
3、混合法:系将药物与糖浆均匀混合制备而成的。含糖量低,注意防腐。制备时应注意问题
1.药物的加入方式: p163 2.应在洁净级别的环境中制备,各种用具.容器应进行洁净或灭菌处理,并及时灌装;5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3.应选择药用白砂糖;4.加热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控制;5.糖浆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第五节 煎膏剂(又称膏滋)含义:系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特点: 1.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2.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滋.3.多用于慢性疾病.4.受热易变质及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中药不宜制成膏滋.制备工艺: 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成品 例:益母草膏
[处方] 益母草2500g 红糖适量
[制法] 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5(80~C-85℃)的清膏。清膏每100g加炼糖200g,加热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
[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用于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log,一日1—2次。
第六节 药酒与酊剂
比较二者的异同点进行讲解:
药酒:又名酒剂,系用蒸馏 酊剂(tincture):系指药物 酒浸出中药饮片或粗粒中成 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 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内服,也可外用 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制法 1.冷浸法 2.热浸法 制法 1.溶解法 2.稀释法 3.渗漉法 4.回流提取法 3.渗漉法 4.浸渍法 浓度: 无特殊规定 浓度:一般药材20%(g/ml)毒剧药物为10%(g/ml)矫味剂着色剂 可加糖或蜂蜜 矫味剂着色剂 不加
第七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一.比较异同点 流浸膏剂
定义: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剂型。
溶剂:不同浓度的乙醇,少数以水为溶剂,成品应酌加至20~25%的乙醇量防腐。浓度: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1:1)。制备:渗漉法,稀释法
使用:很少直接服用,也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浸膏剂
定义: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剂型。
溶剂:不同浓度的乙醇或水
浓度:除另有规定外,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或经含量测定后调整至规定标准.制备:渗漉法,煎煮法
使用:很少直接服用,也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二.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要求
1.流浸膏剂应符合各该制剂含药量规定;成品中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应装于棕色避光容器内,贮存过程中,若产生沉淀分层现象,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1)滤过或倾泻除去沉淀,测定含量,适当调整后,使符合规定标准。
(2)应先调整乙醇含量,然后再按上述处理沉淀方法处理。
2.浸膏剂应符合各该制剂含药量规定;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贮藏。特别是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干浸膏剂极易吸湿,更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第九节
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
提高浸出制剂的质量对保证浸出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极为重要,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浸出制剂的质量:
一、控制药材的质量
二、严格控制提取过程
三、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
1.鉴别及检查
2.含量控制:
(1)药材比量法
(2)化学测定法
(3)生物测定法
本章内容小结
1.熟悉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种类;2.掌握常用浸出药剂的概念,特点;3.熟悉常用浸出药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
思考题
1.单项选择题
1)关于糖浆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浆的浓度为85%(g/g)B.热溶法配制糖浆时,加热时间一般应在30分钟以上,以杀灭微生物C.糖浆的制法有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等
D.糖浆剂中含较多的糖,易染菌长霉发酵,故多采用热压灭菌 2)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A.0.5~1g B.1g C.1~1.5g D.2~5g 2.何谓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 3.何谓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8
江西中医学院
《中药药剂学》讲稿
第八章
浸出制剂
4.浸出药剂质量检查中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5.酊剂的概念?酊剂的质量要求有何规定?
第三篇:民间三百年的风水不传之秘
易经是门最古老,最著名,最神秘,最深奥,最权威,的一部经典著作。易经由于涉及学术过于宽广,以致上到帝王将相,中到文人雅士,下到平民百姓,对他既好奇又感叹!其中的风水术最能拨动人们的好奇神经。
今天主要我向大家公开一些旷世秘传,例如:阳宅催财法,有篇报道是北大风水教授于希贤在地下埋入物品招财,阴宅催财法,阴宅诸侯阵法,阴宅状元阵法,凶宅调理大法,祸害宅调理,五鬼宅调理,绝命宅调理,六煞宅调理,我的“状元阵法图”想必大多数人已经看过,那只是九牛一毛,上述有的是皇室秘传,有的是我祖秘传,有的是我师秘传......由于此术产生于民间,只有极少数人悟出其中的奥妙玄机。又有古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多数父传于子,爷传于孙,师传于徒,大多口耳相传,好多都视为自己的金饭碗。
有些人自吹是某某嫡传,有的自称某某大师,更有甚者自创某某风水体系定律,可悲啊!没有前人的基础经验你能创出来,累死你,自己在那里王婆卖瓜,嘴角都是唾沫星,一点都不谦虚,甚至相互鄙视,攻击,谩骂,我要让那些 所谓的“大师”与不学无术的东西看后无地自容......今人多妄谈宅之吉凶, 抛弃宅主,一概吉宅宝地,世上没有万年吉宅,吉宅是随命主而产生的.前一阿克苏的柳氏让我勘测其宅,我看过家人说“不旺子孙,况且多病’。宅主说'前家人住十几年人财两旺,我搬来三年伤儿子”我说 “ 此金门对你不利。说起缘由,他恍然大悟,我小丫头还在住医院,我讲其调理之法:八白大运缺东北角,无山自然人不旺矣!(山主人丁)镇法:在艮山埋青石一块上朱书'东岳泰山’ 四字 砒霜二钱即安。一岁余太平。
1:儿媳不孝顺法;取猪肝四两和土泥灶即可。
2:阳宅催财;在宅内埋大象两只,古钱一枚即财旺。
3:家里不顺老出事,官司,去青砖一块上书'天安二字”埋宅中即可。
4:欲求大富取天富土一斗与鹿骨埋自家之宅,来年大富。
5:牌坊附近,神庙附近居住大多人丁不旺,多出绝户,在屋山做一“泰山石敢当”对神位即破之。还有秘法更验。6:阴宅催官法;取龙亭土一升,安息香两钱,乾坤髓两钱,海龙一条,天龙地虎各六钱,(家传催劲散)埋阴宅官位即可。此法家里有人做官可升官,家里无官,生子必为官。
7:蒋大鸿引龙秘法;红纸一张上书“引龙归墓”和引龙丹齐用即可。
8:败风水术;无德之人用之,急招祸害,取黑猫血,雷丸四粒,砂仁四粒,雷劈虫四只掺和埋四角即破,三年不调整龙脉即废,神仙难救。
9:阳宅旺丁法;取柏子仁九十九粒,心红六钱调和埋子孙位。
10:阴阳宅被歹人破龙脉补救法;破邪消灾符一张,新汲水桃枝洒即安。
: 秘法之“下石改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奠基石,具体是指:在已建好的房屋范围内,找一合适的地方,下一块“石头”,以改变整座、整栋、甚至整片房地产风水之朝向。
方法为:择日(非常重要,非通书所言吉日)在放在的适当位置(这个要根据阴阳宅原有的坐向具体而定)埋下一块青石,在石头上用朱砂注明所要的坐向分金,并配之于雄黄、朱砂等物件。用道法祭奠后,用奏表告知于各方神明即可。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非主流文化,如《鲁班经》里面记载的许多压镇之法,也许是人的心理影射,也许是磁场的五行反应。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结晶。
例如:古代人在家里有怀孕的孕妇时,不让修房补瓦,说易动胎神。美国资深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在怀孕期间,婴儿对磁场是成人的十几倍。孕妇如果改变休息的方向,婴儿明显的变化。
古人的经验也未必都是迷信,只是缺乏科学的验证。
1.在阳宅屋角下方一块孝巾,主家人横死
2在门槛下面放小刀缠头发,主人会出家
3在床里面放两个小孩抬个尿痛,人会在梦中如厕在床上
4.在屋山下方一双筷子一个碗。家中代代会讨饭
5在阳宅屋山放小刀缠红绳。三年家里男子会死三个
6在家屋角各埋七个古钱,家里会出将才
7将一个人的名字和黑猫一起煮。此人也会死
8在自家房毛笔藏梁下,下代会出才子
9在墙里画一个蓝面鬼,再画一个半跪得红面鬼手指,妙诀二字此家人会中年害病
10.盖新房时,在院基下面撒朱砂和麦麸。此家人会慢慢变富
11在坟上用大针和镜子四块砖。此乃万仙落马镇家里几年就破败
12.三个核桃,荔枝,桂圆配合中药。此皇家密传'三元及第”大利学子高考
13秘传状元散:菖蒲九节,枣仁四钱,当归四钱。。。撒在自己床下或装枕中,共六味药。大利科甲,过去高考状元必备。
14养鬼法"未满十岁死尸,剪下四指和头发,将心和肝割一小块。每天晚上烧纸,四十九天以后就大功告成
还有许多秘法只待有缘人,威力你试过就知道古文化并不是伪科学。
如果你有好的建议请不吝赐教。欢迎交流!
以上乃江湖失传几百年的东西,所有华人会的也不过就七八人。还有许多匡世秘法待续
第四篇:道家不传之秘--招财法术
道教招财法术
旺店招财法:请天官五路文武财神帮忙,针对有开设店面之店家所施作,目地在於收集旺气,招来客户用,施做后一般客户会对此店产生较好的感觉,而达到店家招财之效用。
五方贵人法:请到东、南、西、北、中,五方显贵大人,及财帛星君,童男贵人,招财童子,进宝童郎助利,对於业务性质,或无定点做生意者,或贵人客户欠乏者,宜施此法以达显助顺心如意。
补财库法:请三界公,即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帮忙,针对有财却无法顺利将财源守住者,即是人们常在说明的有财无库型。本宗做法除了补三界库外,另加补阴库财,为乙套补财库法。
香炉生基法:此法是方便又实用的生基法,主要针对招财补运用,不必到外选地,造生基、做寿坟,也不用等到三年五年才开始转运,是一种方便又快速的生基法。各行各业大众皆适用,亦可除小人。
五鬼运财法:此五鬼非一般凶恶五鬼,因为五鬼种类分为七种,此种五鬼是五方生财鬼,将善鬼请来,将恶鬼驱离,此五鬼在鬼类中,专管人间生财事,命犯五鬼或年犯五鬼者最适合施作此术,效果也比一般人来得好。
民间招财秘术
招财法术1 在端午节的时候,拿一张红纸写上(对我生财)四个字,然後将这张红纸贴在艾草旁边,到了黄昏,把艾草和(对我生财)的红纸包在一起,放在家里,财运就会跟著一起来了!求财法术2 拿十个五十元的硬币,和写有一张自己农历出生年月日的纸包在一起,再放入有装满水的铁碗中,放入冰箱结冰,找个有太阳的日子,拿到屋外晒成温水之後,将水洒在屋子四周,再将硬币用红包袋装起来,放在皮包里,随身携带即可。
招财法术3 准备一个竹子做做成的存钱筒,每天存入一元,直到存入六十元止当存到六十元时用一小块红纸,写上『小财进,偏财出』贴在竹筒上六天,六天後,将竹筒中的钱每日花掉三元,等到六十元花完,就会有偏财运到来。
财源广进法术4 买一个新的玻璃花盆(形状是圆形),再准备一颗小型的圆形水晶;将水晶放置在花瓶正中央,水晶周围放19枚硬币,再在花盆中放入阴阳水,将花盆放置在办公室的左方,这样便可以招来财运喔!
招财法术5 将一颗白萝卜中央挖一个如十元硬币大小之孔,并剪一圆形之红纸写上”金银财宝 ”四字,将红纸塞入白萝卜中央,白萝卜周围再黏一圈红纸,上午八点挂在门旁上方挂十二天即可.每日对喊一次”招财进宝”,如此便有意想不到之财运。
1、在一张红纸上写上聚宝盆三个字,将纸放在碗中,再放在家中隐密的脚落在每天下班回家后把身上不用的零钱丢到碗中,这样持续三个礼拜,然后将零钱拿到银行换新钞,每天带在身上,如此就可以财源滚滚来!
2、在门前入口的地毯或脚踏垫下,放入一百元以上的纸钞,进出时口中念着~双脚踏入来,富贵带进来~如此便可带进满坑满谷的钱财!
3、拿一个圆形低平的盘子,里面摆上六个反面朝上的一元硬币,围成圆形,再用十二个五元的硬币,正面朝上围在外圈,然后在中心点点上朱砂,平时放在太阳照得到的地方,每月十五日拿出去照月光,连续三个月,自然招财进宝,财源滚滚而来!
符咒招财术
1.文武财神招财符 利工作加薪,兼职得财。
2.博彩通吃符 利买彩、赌局横财,大小通吃。
3.开店旺血财符 助开店旺财,生意兴隆。
4.五鬼运财符 调用东西南北中五方生财鬼,在法旨下搬金运财,催来偏财横财
第五篇:正宗三盘大力法 中国古代不传之秘
正宗三盘大力法!!中国古代不传之秘!!
正宗三盘大力法!!中国古代不传之秘!!三盘大力法,系台湾武术名家王凤婷先生所传
王凤婷先生,河北沧县人,出生于武术世家。幼学家传功力拳,并兼习燕青、八极门拳术。后旅居上海,投师于武术前辈董忠义先生门下,学摔角和技击,对武术有较深的造诣和独特的研究心得。大陆解放前夕,王凤婷先生迁居台湾,在台的几年里,王凤婷曾一度活跃于武术界,参加一些重大的武术表演,还在武术爱好者的请求、同道的敦促下,开办了若干期太极拳,摔角术,功力拳等三个训练班。近年来,王凤婷先生深居简出,利用这一段时间,将半生所学的各种武术,参照研究心得,编著成书。先生在台出版,深受海外武术界所注重,是台武术界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
徒手基本动作真诀
练习基本动作时,最要记住此一真诀的真。真者不妄也,练功时一念真诚,万意不染,是为正宗。若生一丝杂念,便有一丝妄伪,妄伪一起,精气神立倾,如此练功,其成也难。三盘大力法 上盘大力法: 预备势: 面东而立(立正),吐出浊气之口,吸气沈住下丹田(一念不起,万缘皆空)。将双手左右平行展开,手心向下,高与肩平,舌抵上腭,自然呼吸,目视前方。折腰势
双腿、双臂均不动,仍保持原状。将上身缓缓后请60度,成折腰势。面部朝天,呼吸自然,周身松而不软,舌抵上腭,切忌开口,如此静止3分钟。鞠躬势:
将身体还原成预备势,静止3分钟。再将身体向前缓缓倾弯60度,成鞠躬势。唯头部抬起,面部向前,两腿仍保持立正势,双臂开展如前述,如此静止3分钟。
向后挺身如预备势,继而做折腰势、鞠躬势,如此反复共做五次,如不间断练功,二十八天可达上盘(头、胸、手)大力之目的。唯在练功期间,一不可近色,二不可酗酒,三不可发脾气,四不可动坏念头。千万记住,不可轻犯。四犯其一,则前功尽弃,此乃经验只要嘱。这段功夫,是领气血充行两手的法诀,练武之人可以此奠根基,体弱之人可以此强健身体。
中盘大力法:预备势:
面东而立,停止杂念,意注丹田,周身放松。齿叩舌顶,切忌开口。打躬势:
双腿成立正式不动,将身体徐徐向前倾探,边倾边用双手去握自己的双脚脖,握住脚脖后稍停一分钟,再徐徐挺身恢复成预备势,以下动作时徐徐向前倾,一分钟后,再徐徐上挺,如此循环连做五次。
练功时精神内守,呼吸自然,绝对不要勉强做作。全身应放松,莫用拙力。排打势:
前组动作练完后,仍如预备势站好。此时精神务要凝注在肚脐一带,而后用左拳在肚脐稍上方,用八分劲,以拳心朝里捶打十下。
捶时由口内向外呼气,随呼随吸、随吸随打为要诀。切忌捶打时,裤带必须放松,以免妨碍聚气
。呼时用哈字诀,要快要有声、有利,不可存畏惧心理,只要捶下肚内,自有真气抵抗,毫无关系。
捶时不可太快,约两秒钟打一次即可。左拳打完十下,置于左侧,再用右拳捶打十下,如此双拳循环各捶五次,共计百拳。这段功夫在初学阶段,用八分劲捶打,三个星期后,可用十分劲捶打,自忖若嫌过重,仍用八分劲,到第五个星期可使用时而奋进。倘若十二分劲捶打无碍时,可用木板或木棍捶打,此段排打法,适用于胸、臂、腿、背等部位的练习。下盘大力法:预备势: 练功前,先将两块砖朝东摆放,略比肩宽。然后以双足尖踏上两砖,把身体重心稳定。站牢莫动。舌抵上腭,周身松而不软,意存下而不助,反观内视。双手向前缓缓搂抱(如环抱树状,与胸同高,手心向内,中指尖微微相触,呼吸自然,目视前方)骑马势:
两腿缓缓下蹲,双手不变,蹲至高马步桩时,即可停止。如此静止3分钟。两耳听气下行,自觉足心部位,阵阵跳动,渐渐发热为正宗。此非一日两日之功,需耐心静蹲,功到自有奇迹。还原势:
两腿再缓缓上升,站直为止,双臂环抱不变,如预备势,仍静止3分钟。以下动作仍是缓缓下蹲3分钟,再缓缓上升,如此循环连做三次。
到了49天,两腿自然强劲异常。如若功夫加深,可在第二个49天内,每次再增加1到2分钟,不过在练功期间,要绝对注意身心修养,不能熬夜,应按时睡觉,到时起床。邪事不可做,恶心不可存。如此练功,自有立竿见影之效。
练习三盘大力法时,规定每次静止3分钟,时间虽不多,初学者恐怕仍难支撑,可以采取渐进法练习,即在第一星期为1分钟,第二星期为2分钟,第三星期为3分钟,直到功成为止,此虽是变通之法,而功力仍是可观。每天锻炼10分钟,坚持下来也不容易的。习者感悟:
1.其实习练现在社会上传的所谓易筋经,不如花3个月练习三盘大力法效果好多了!第一式如果不习惯直接改为双手平伸从一分钟到十分钟赛过任何易筋经!
2.练了一段时间三盘大力,明显感觉两肩灵活异常,练卧虎功好几年了都没感觉这么灵活过!卧虎功容易练成僵劲,三盘绝无僵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