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

时间:2019-05-15 11:0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

第一篇: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

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

日前,卫计委反击“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说法,称“中国老龄化问题与计生政策有一定关系,但绝非主要原因,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事实真如卫计委所言吗? 表面上看“老龄化”的确是全球现象

老龄化问题席卷全球,在欧洲和东亚尤为严重

如卫计委所说,老龄化确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在几乎每一个国家中,60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增长速度比任何其它年龄组都快。”放眼当今世界,除非洲和中东部分地区之外,老龄化大潮已席卷全球。1950至2010年间,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从8%升至17%,发展中国家也由4%升至6%。来自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2年的一份报告更提出警告,称全球60岁以上老人的总数将在10年内突破10亿大关。并预测到2050年,全球老人的数量将超过1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

全球老龄化是个大趋势,但不同国家的严重程度却有差别,其中欧洲和东亚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日本尤甚,日本目前有30%的人口超过60岁(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0%)。而到2050年,全球有60个国家将和日本一样,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数将超过30%,其中就包括中国。…[详细] WHO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普遍认为预期寿命增加和生育观的改变是导致老龄化的原因

2009年“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老龄化的原因进行了宏观分析。在他们看来,老龄化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医疗技术进步,公共卫生水平提高,各地的人都比过去活得更长一些,这一趋势始于工业革命。第二个是因为现今育儿费用提高、生产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造成生育率不断下降,出现众多丁克族,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倾向于少生孩子,所以年轻的群体越来越小,与老龄群体不相匹配。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每个妇女平均生4.3个孩子,而现在世界平均每个妇女生2.6个孩子。”

但中国老龄化的一些“特色”用普遍原因难以充分解释

中国是步入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且老龄化速度与人均寿命增速不匹配

根据联合国数据,1990-201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但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7年,德国经过了40年,日本也用了24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到今天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由于长期的政策等多种原因,中国应该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就曾这样总结。

但老龄化的如此增速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增幅也赶超发达国家,在《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寿命》中就曾分析过,近20年来,中国的人均寿命增长缓慢,无论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相对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增长率方面都不突出,而且增长率还有放缓的趋势。也就是说,中国在人均寿命和发达国家增速相似的情况下,老龄化速度却远快于这些国家。…[详细]

程度世界罕有:中国老龄化是“跨越式的”,未来将成为世界最老国家

还是联合国的数据,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10年的9.3%,而同期中国由6.1%上升至11.5%。瑞银证券在《亚洲结构性主题——老龄化的亚洲》给出的预测更为严峻。报告显示,2010年后中国老年人口加速上升,老龄化加速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2010-2030年其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66%,2030-2050年年均增长会略有下降。但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1.1%,大大高于届时世界21.9%的平均水平。“目前,中国不仅老龄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而且老龄化增长速度也是世界第一。”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得出的结论。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更认为:“中国或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将成为世界最老国家。”杨燕绥解释,“按照人口学界的共识,老龄化可分为进入、深度和超级三个程度。当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特征是10个劳动人口(15-64岁的人)养活一名老年人;当这一比例达14%的时候则会被认为社会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特征是5个劳动人口养活一个老年人,而当这一比例达到20%时候则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特征即2个劳动人口养1个。杨燕绥分析指,中国将从1990年到2035年从18个劳动人口养一位老人的年轻型社会发展到2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的超级老龄社会,迅速跨越了四个阶段。”…[详细]

对老龄化准备十分不充分:中国是“未富先老”现象最严重的国家

最后就是在应对老龄化方面,中国的准备可以称为“十分不充分”。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人均GNP只有980多美元时,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再看GDP,中国人均GDP当时只有一千多美金,而新加坡进入老龄化时的数据是2.4万。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比,中国也很逊色:2011年巴西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5.84%,低于中国的19.67%;但人均GDP达到12692美元,远高于中国的5450美元。不论以哪种经济指标,与世界平均经济水平比较,中国“未富先老”的特点都异常明显。…[详细]

这种“未富先老”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缺乏,最明显的就是老年人养老难。就在不久前,中国老龄委公布的最新数据还显示,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2.224张,而在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发达国家两年前这个数据就已经达到了8%。

总结来看,计划生育与“老龄化危机”的关系很难撇清

在人均寿命和GDP都大幅落后的情况下,加剧老龄化的似乎只能是计划生育 先回看一下日本的情况。表面上,日本在没有计划生育,甚至促进生育的情况下,老龄化程度仍然十分严峻,这点似乎应证了“计划生育不是主因”这一说法。但日本有两个变量不得不提,一是人均寿命,2012年,日本人均寿命达到了83岁,连续20年世界第一。而直到最近,中国的人均寿命才达到76岁,且长期处于世界中下游。二是日本的人均GDP也常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正是在“最长寿”和“高度现代化”下,日本社会才产生了如此严重的老龄化危机。…[详细] 生育率水平是决定人口老龄化的主因(图表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而中国,在人均寿命和人均GDP都大幅落后的前提下,却在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直追甚至赶超日本。很多学者都认为原因只能指向计划生育。而且概念上,老龄化是一个比例问题。计划生育无疑减少了年轻人的数量,增加了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数量。这一点无可辩驳。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也认为,“生育率水平和预期寿命的变化是决定人口老龄化的两大主因,前者又比后者影响大得多。”来自日本的学者Yoshikami的结论也相同,他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

以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程度和低生育率,未来中国或许面临人口坍缩

来自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从中国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总和生育率水平来看,全国各地都处于一个很低的生育水平,生育率还不到1.5(发达国家生育率为1.6),最低的北京的总和生育率仅0.71,最高的广西也仅为1.79,都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更替生育率是指维持每一代人人口数量不变的生育率)。1.5以下的生育率,意味着下一代比上一代人少了30%。一份由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梁建章和北京大学教授李建新共同完成的报告《中国人太多了吗?》甚至认为如果保持目前的生育率,再加之目前已经很严峻的老龄化形式,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人口将坍缩至5亿,届时,15岁以下人口将不到10%,而65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0%。

此外,在老龄化各国中,中国是唯一仍限制生育的国家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却仍限制生育,中国的表现令人口学者费解

如今的世界,很多老龄化国家都把促进生育,提高生育率当做应对老龄化的最重要的举措,包括德国,新加坡和日本都是如此。

而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催进生育的举措也是最强的。根据日本共同社的今年8月底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作出初步决定,在2014年度预算申请中记入140亿日元支持生育,这一数额远超2013年度94亿日元的预算额度。预算申请拟加强对怀孕、分娩及产后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开展让分娩后母子疗养的“产后护理中心”示范项目,及增加怀孕分娩相关咨询的人员,并将加强对日渐增加的不孕不育治疗的支持。除此之外,还将开展由有育儿经验者或年长者为产后母亲排忧解难、一同外出等“产后伴侣项目”等示范项目。而在此之前,日本就已经采取了 “产后关怀”、提高儿童补助、延长产妇产假和提高生育费用的补助等多项政策。在德国、新加坡和俄罗斯等国,还会对多次生育父母给予直接的经济补贴。

严格的人口政策是造就“中国老龄化危机”的原因之一。

但中国却反其道行之,仍然坚持计划生育。这一点令很多学者费解。最终,这些学者都倾向认为支撑计划生育继续的原因不是科学而是政治。《纽约时报》认为成立于1981年,拥有50万全职雇员和600万兼职员工的计生委,每年能征收的罚款达数亿元,这一切使得“计生政策”大而难倒。美国人口理事会Demeny的分析更加直接,“一旦计划生育组织成立,它的管理者与专业人士就会形成一个天然的集团,有强烈的意愿为计划生育的存在而辩护。唤起公众对降低生育率的兴趣,以此作为其长时间存在的关键理由。”…[详细] 结语

分析中国老龄化成因远不是一句“和国际接轨”可以解释的。若要真和国际接轨,面对如此严重的老龄化危机,欧美和日本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斥巨资鼓励生育的措施是不是也该学学? 分享

2013-09-13 第2549期腾讯网今日话题

第二篇:中国梦 老龄化

中国梦•我的梦

——改善我国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就任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深情阐述了“中国梦”。在中国梦的内涵中,“人”是最关键要素。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正是中国梦最富活力和生命力的构成。作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一员,“我”的梦是:实现“老有所养”,让所有老人能够含饴弄孙,儿女承欢膝下。而在当下的老龄化危机之下,这一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完善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据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7亿增加到2.21亿。届时中国人口中将有16%的人是老年人,不仅如此,老龄化还有加剧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化对中国提出的挑战是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将给我国的养老保障和服务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伴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子女赡养条件和能力不足,社会负担日益加重,老龄化已经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

首先,基础性保障制度不完善。在宏观层面,社会保障尚未作为上层法纳入法律体系中,而且目前还未将养老保障纳入政府公共预算之中;而在各基层政府中,老龄办的机构编制少、人员少、经费少,乡镇级老龄服务机构更是尚未建立,这也使得国家的养老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

其次,老年服务网络不健全。当前城市社区中为老人服务的专业程度低,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设施简陋,社会公益服务落后;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遇到的医疗及生活救助等方面困难时,社区没有的相应服务组织响应并有效解决。

再次,农村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我国农村老龄化率为15.4%,高于全国平均的13.26%,而同时,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资源不均,造成农村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受限,进而使得农村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生活保障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最后,城镇化发展致使新的老年人群体面临更大危机。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量青年劳动力的流动也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城市“留守老人”等的形成。他们普遍面临生活质量低,家庭情感氛围差,心理孤独等问题。

老龄化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在几年前中央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2012年末的十八大也首次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而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作总体要求,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统一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老年人口现状,组建完善的老龄工作服务机构,尽快制定老年事业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纳入制度化的工作轨道。同时发挥老龄委、财政、民政、残联、发改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明确发展目标,抓好责任落实,形成多部门多主体的联动机制。此外还要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宣传和倡导养老传统和养老文化意识,弘扬尊老、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养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此外还应晚上养老金体系的建设,尽快将“双轨制”并轨,让全社会能公平享受养老福利。

(二)大力扶持发展养老事业。政府应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多渠道加快养老院和敬老院的建设,同时根据不同类型老年人的期望建造各类老年公寓,满足当地养老的老年人需要。同时加快建立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联动老年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服务项目和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再次是关注特殊老年人的需求,例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贫困、特困老人的生活质量,对这些老人多加以关怀和帮助。同时加快老年人供养设施、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整合,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养老服务对象信息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三)加快老年人医疗卫生网络建设。要在现有的卫生、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专门的老年病诊治专科,对老年人就医实行低廉和优惠收费标准。要加大财政投入,多方吸纳民间资本,加快健全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就近解决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问题。进一步强化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老年人群的医疗保险改革,整合医疗保险资源,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老年人医疗健康。

(四)完善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突出抓好城市社区及农村乡镇养老机构的建设,同时提高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档次,开辟和增加服务内容,让老年人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更好地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社区应当设计并建造适合老年人的宜居住宅,修建更多的老年人健康娱乐活动场所。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和奉献老龄事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号召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老龄化危机是我国必须面对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中国梦,国家要尽早实现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社会要对老年人加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家庭尤其是作为子女要协调好与父母的关系,维系代际亲情,最后是老年人个体在各个主体的帮助之下要能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让自己有一个更幸福的晚年。

第三篇: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 对策调整

摘要:近20年,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普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途径。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却又其自身的历史和制度根源。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根据分析的内容,总结了三点政策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 “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1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2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3 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3.1 “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3.2 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宝昌.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 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4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 李建新.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中国未来人口[J].人口研究,1997(1)6 李建新.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J].人口研究,2000(2)

第四篇:一亿有多大教案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 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 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2、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纸、多媒体、计算器、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教师指出:我们已经知道1亿是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

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1亿粒大米有多重?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

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

(1)让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2)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3)以100张纸为例。

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

问:你们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学生如不了解“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

第三步: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第四步:表达交流

(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①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②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3、直观感受

(1)师: 1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500克,1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提示:100粒大米约重2克。学生自己解答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2)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需62天。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我国移动电话用量去年已突破2亿多部。

⑤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数学日记。

2、从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题材开展活动。(也可自定题材。)

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吨?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五、板书设计:

一亿有多大

100--1厘米

------2克 1000--10厘米

-----20克

10000--100厘米--1米

-----200克

100000

------

10米

-----2000克---2千克 1000000-------

100米

----------20千克 10000000------

1000米

----------200千克 100000000------10000米

----------2000千克 大胆猜想——反复验证——得出结论

第五篇: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

授课时间:9月17日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由局部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领悟研究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教学关键:利用想像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硬币、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交流、猜测,引出课题。1、1亿与每个计数单位的关系。

2、猜一猜:

展示1亿的事例,让学生初步感悟。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 结合具体事物描述。

学生各抒己见,肯定学生的想象。

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

二、探究活动

1、操作验证。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09张、1158张呢?

小结: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第二步:操作实验

1、通过分别量数学书、新华字典,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各自的方法,交流汇报。

师肯定利用计数单位进率或计算器或相除几种方法。① 测量高度:约1厘米。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3、推算结果,直观感受 一亿张纸的高度大约是1万米。

问:你们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也可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

(4)以1000张纸为例。(方法同上)

①测量高度:约9厘米。

②提问引导。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9000米。

(5)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基数越大,误差越小。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取1亿张纸来进行测量,还会不会有误差。)第三步: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第四步:表达交流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2、活动记录表,总结小数量推算大数量的方法。

三、自主探究实验1亿有多大。

1、师:你们还想实验关于1亿的什么事物?

给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

强调活动要求(课件)

2、商量方案,需要工具的小组去前面拿。

3、学生活动,师指导。

4、重点交流,展示记录表。

同时,师提问谈话,延伸资料,学生感悟。

(1)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2)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

问: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转几圈?(3圈)⑤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四、身边的一亿。

由此说明数学的简洁、高度概括性。

五、寻找一亿的“身影” 课件出示。

师:看完后,你有何感受?

六、总结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还要用所学的方法去推算,验证。

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教后反思:

《1亿有多大》一课是大数认识这一单元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我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我注重以下三点

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的导入和1亿有多大的感悟中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硬币的高度,如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和交流活动的空间。密切关注学生合作、交流、测量、概括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讲完从一粒米到一亿粒米的重量计算后,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他们惊叹一亿粒米够一个人吃223年时,教育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感知农民劳动的艰辛。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

1.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不周,预设太少。如使用计算器的情况,分组,学生的思维特点,表达能力等,以致本节气氛不够活跃,调动没有十足的积极性。我对学生的启发能力欠缺,学生主体地位没体现。

2.自主探索环节仓促,急于完成任务,正因为前面的重点不透彻,这里出现困难,目标没有达到。

3.课件应该多审查,安排每个环节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当课堂出现与设想不一,要灵活调控安排。

下载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划生育和中国老龄化有多大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其发展呈现这样五个基本特征:一,老龄化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三,人口未富先衰,对经济压力很大,而且......

    浅谈中国老龄化问题

    浅谈中国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社会性的问题。关注老龄问题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中国已于1999年......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推算、操作、讨论、交流、猜测、 验证,提高信息技术......

    1亿有多大终极教案

    1亿有多大 竹山县张振武小学方军 教材分析: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注重数感的培养。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所以,教材安排综合运用,旨在使学生......

    学习易经有多大好处

    学习易经有多大好处 学习《易经》是为了让它辅助你的人生,让你的人格更完善,让你的人生更顺畅,让你的家庭更和谐,让社会更安定,让经济更稳定发展。 对于商务人士,在生意之余,开拓......

    舞台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舞台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是我想说的是 舞台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每个人的心都很大,在内心深处都渴望着很多,想要成功,财富、权利、幸福……但是事......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讲授,我主要采用了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具体分以下三部分。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金河镇小学龚元丽 《一亿有多大》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