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常考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理论基础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归宿)。
3,马克思主义产生条件:经济条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对科学理论指导提供了强烈的需求。科学依据: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为代表的科学成就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以及与社会内在联系,从而突破了形面上学的思维认识。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最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5,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6,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7,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维护)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10,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1,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已经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量变——质变——新的质变。
1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3,度是保持是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范围,度的两端叫节点和临界点,超过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4,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式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书p53图 15,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其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结构)
16,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不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对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吧认识看做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
19,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摹写性和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能动性的基本标志。书上p69页到p137页笔记是重点!P140到p150资本主义顺便复习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简答题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什么?(P3)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8)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提出的理论意义是什么?(P31)
答: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P32)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了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存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5、简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P38)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6、新事物为什么一定战胜旧事物?(P41)
答: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45)答: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9、简述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P46)答: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换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0、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47)答: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P56)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2、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P58)
答: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3、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64)
答:第一,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1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P63)
答: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义和客体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1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69)
答: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16、简述认识发展的总过程。(P70)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17、简述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P71-72)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1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77)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定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9、简述价值的特性。(P79-80)
答: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0、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P95)答: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7)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2、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102)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批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2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107)答: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意义:第一。这一规律是人类的普遍规律。第二,这一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24、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P112)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5、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13-115)答: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得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6、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规律是什么?(P99-104)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27、简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P123-124)答: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8、简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P130-131)答: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9、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什么?(P132)答:群众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30、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P132)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二、简答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P141 答: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P143 答: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P144 145 答:二因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正是因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要素。
4、劳动力成为商品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P153 答: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义务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P157 答: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6、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可分为哪两部分P157 答: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生产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P159 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8、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P159 答: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9、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P165 答: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10、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P165 答: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构成。
11、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哪两种P167 答: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P170 答: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3、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有哪两个方面P171 答: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14、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P177 答: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5、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P182 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6、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P144-145 答: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17、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作用。P147-148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还有一些消极作用: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8、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种形式P146。
答: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19、货币的含义及五种基本的职能。P147
答: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69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1、资本积累的本质和源泉。P162 答: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源泉:剩余价值。
22、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哪三个不同的阶段、执行哪三种不同的职能。P165 答: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换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2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P169 答: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4、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P173 答:1 私有制原则。2 “主权在民”原则。3 分权与制衡原则。4 人权原则。
25、什么是垄断?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P183 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产生原因:第一,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竞争: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6、简述金融寡头的含义及其实现手段。P185 答: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家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28、经济区全球化的主要表现P194-195 答:一是生产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2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P202-204 答: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30、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P207-209 答: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主义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将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大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
31、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或人民民主专政,反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32、社会主义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第二,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第四,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33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34、“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3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最高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一、判断正误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Y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Y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Y
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Y
5、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Y
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Y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Y
8、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N
9、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N
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Y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Y
1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N(核心是国家政权)
13、时势造英雄。Y
1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N(没有英雄)
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N(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N(劳动的二重性)
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N(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8、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N(越小)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N(相对过剩)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党制度。N(国家制度)
21、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Y
22、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N
23、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N
24、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N(没有破坏)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Y
二、名词解释: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5、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联系: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章:
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三章
1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设施。
12、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向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3、人名群众: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1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1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5、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16、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8、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第六章:
19、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20、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全体劳动者,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也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第七章
2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然从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简述题: 绪论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P23(具体以书为准)
(1)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 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 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4)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工厂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机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揭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社会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
6、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生活,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73-75)
A.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真理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不能成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
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此,真理具有相对性。
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 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各走一个极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一切真理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完善,所以又具有相对性,必须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反对只坚持不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的教条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三章
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结合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一时反映的能动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个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式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体现我党不断深化经济体质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体质改革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通过改革有利促进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协调我国的国内发展不均衡的发展局面。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案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第三、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2、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4、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实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等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其产生的原因有: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用力量;
3、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用作用。
第六章
1、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3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P239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P259-264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名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1.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还是当做行动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研究的方法;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他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本国情况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它们加以适当的调整。3 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3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环节。2 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3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3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的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 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衡论”;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需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构;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牙膏,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的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优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2.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然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2.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3.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势的面貌出现;4.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略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本质和现象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2.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与本质的;3.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绝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在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有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2.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极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2.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长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2.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挥在那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了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有: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任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负责人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2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3用M表示剩余价值量,则M=m/v×v=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剩余价值产生的两种基本方法1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3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在工作日长度不变得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不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2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3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4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1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2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是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它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标准的准则和规范,利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实践的长短。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2.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计算公式为M=m’·y·n;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3.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然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商业资本的作用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有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2产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3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4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数量则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2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3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究竟多高,实际上是有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此外,利息率还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和借贷时间的长短等。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较为重要的一些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有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纪商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垄断与竞争的关系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竞争的目的不同;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4.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自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的统治在其国内不断发展,并积极向外扩张势力。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艺术是资本输出。3.当资本主义的发展跃出国界,在世界上扩展其势力范围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垄断组织,来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由于它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发展日益受到的单个私人资本的限制和束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他促成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物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或阶级统治的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活动;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的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不坚持,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的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的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实现人的自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旧式分工的束缚,接受教育的训练的限制,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问的全面发展为支撑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不可能有事先设计好的完美蓝图,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经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向共产主义过度的主客观条件,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3.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1.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客观要求,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共产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共产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
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
到新阶段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
力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
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 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
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问题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①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心灵、意识、观念
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元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
原:物质和精神。
②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知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
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
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的神的存在和作用。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之后,还必须回答
世界是怎么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不同的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
①它为研究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为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②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恩格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物质性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人的实践活动又改变着原有的历史条件;实践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
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客
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
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1.定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
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特点:前因后果
2.辩证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同时又是不确定的
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③关系是复杂多样的。a.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b.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c.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方法论意义
①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反对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
②指导人类总结经验,预测未来,自觉地从事有目的的活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A.对立表现在: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外部的、次要的原因,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B.统一表现在: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过渡,相互转化。3.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②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首先要立足于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③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现实性: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在不同的程度上有着客观的根据和条件
不可能性: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2.辩证关系
对立性:一个表示的是客观情况,一个描述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
统一性: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不利的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3.方法论意义
①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分析
②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
③进行量的分析,把握可能性的大小
④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五、现象和本质
1.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辩证关系 对立性:
A、现象是个别、片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C、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只能用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统一性:
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现象从属于本质,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 ②对现象及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③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偶然性是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科学探索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
认识必然性,实际也就取消了科学。
7.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想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
配,不管人们是否承认,认识的到,它都客观
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9.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含义:意识能动性指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
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表现:
(1)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4)意识活动对人本身的调控和改造作用。
第二章
1.实践和认知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主题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
经验、和实践的,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
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3.辩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认识过程中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中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修正和发展
②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途径(1)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
(2)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变为群众的行动(3)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原因: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算完成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意义:(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坚持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
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人的认识本性能够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
①从广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
②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3.辩证关系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3)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就真理的本性来说,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才能进行检验。②就实践的特点来说,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充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并加以对照和检验。
7.时间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只有实践能
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实践对真
理检验具有条件性
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1)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
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际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主管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
(2)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3)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4)生产方式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决定力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一切政治、法律思想和一切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多种意识形式。(1)社会存在反映的不同层次来看,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3)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来看,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
(2)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
(4)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4.社会意识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意义
(1)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宣告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
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
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
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
上层建筑
3.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
再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任何上层建筑总是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的,为其服务,因而对它始终起着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当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对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相适应,就能够对它们起着促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起阻碍和破坏作用,甚至使社会经济遭到崩溃。
4.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客观依据。
6.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客观依据。
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
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
于事物规律的知识。
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是工艺技巧、操
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
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4.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2、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凡是顺乎社会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从量上说,它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力量,首先表现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
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第四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用暴力手段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5世纪后30年(开始)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封建专治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继尼德兰革命之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随后,在英国爆发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恩格斯: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特点:
以分工和协作为前提 开放、进取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基本条件)
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性条件)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4.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
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
动。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
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3)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3.交换价值与价值
(1)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交换价值和价值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5.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内涵:
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
(2)抽象劳动: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
动叫抽象劳动
内涵:
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
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当商品卖不出去,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
盾激化。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决定价值
(4)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2.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3.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6.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3)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要求: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消极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
步
第二,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
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
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作用即劳动。条件:
可能性: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必要性: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9.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盛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10.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含义: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
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
所有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含义: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
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补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2.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社会
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
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职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