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苏州市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讲解版

时间:2019-05-15 11: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1苏州市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讲解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1苏州市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讲解版》。

第一篇:2017.1苏州市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讲解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语文

2017.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2)我们习惯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___ ▲______,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

(3)荔枝的核就是种子,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 ▲ 了。

A.西北望长安

无可非议

蜕化

B.已是黄昏独自愁

无可厚非

蜕化

C.西北望长安

无可厚非

退化 D.已是黄昏独自愁

无可非议

退化

C。(“西北望长安”出自辛弃疾作品,表达了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已是黄昏独自愁”出自陆游作品,表现了梅花的凄苦。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毫无必要多加责备,乱发议论,表示做得太合乎情理。退化:功能减退,由优变劣。蜕化:由动物蜕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或变质、腐化堕落。)

2.下面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四处毛病,对这四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时下,一些营养品厂家①在对产品的微量元素进行标注时②,都不忘一个‚高‛字③,而顾客在选购商品时④,也往往只看重微量元素含量高的产品⑤。但是,根据XX大学营养与食品学教授的研究证明⑥,营养品中添加的微量元素种类和数量多⑦,未必一定就对人体有益⑧。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⑥⑧

D。(①处在“厂家”前加“生产”;②处在“微量元素”后加“含量”;⑥处删掉“根据”;⑧处删掉“一定”。)

3.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对它的词牌名判别正确的一项是(3分)

持杯摇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A.虞美人 B.念奴娇

C.乌夜啼 D.永遇乐

4.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5.小明为爷爷祝寿写了一副对联“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对小明爷爷年纪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十岁 B.七十岁 C.八十岁 D.一百岁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1.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褒城驿号称全国第一。到我亲眼所见,看其池水,浅浊而肮脏;看其船只,破碎而搁沉;庭院台阶十分荒芜,堂房廊屋都很残破,哪里看得到它所谓的宏大壮丽呢?

2.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向管理驿站的官吏询问,他们则说:“忠穆公严震曾担任梁州州牧,用褒城控制着通往两个节度使治所的要道。各式各样的旌节旗帜来来往往,传递公文的人员骑着马,出差的官吏乘着车,或来或去,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所以扩大驿馆建筑,以显其雄伟宏大。褒城驿在当时比其他驿站都壮观。而且一年中到褒城驿站来歇宿的宾客不少于几百人,他们只要夜间得到住宿,饿了能得到饱食,全都是暮来朝去,哪有顾念爱惜之心呢?至于撑船,一定要到篙折、舷破、头碎然后停止;钓鱼,一定要到水干、泥混、鱼尽才肯罢休。甚至还有人在靠窗的长廊或小屋里喂马,把驿馆的中堂作为猎鹰的栖息之所,这些都是房屋污损、器物毁坏的原因。遇上职位低的官吏,其随从虽然气性猛烈,还可以制服;遇上职位高的官吏,其随从则更加凶暴蛮横,难于阻止。因此褒城驿日见破损,与以前大不相同。我们八九人,虽然也曾在供给来往者膳食的余暇,用一小部分时间尽力修缮,但又怎能补救几十几百人的破坏呢?”

3.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 ②①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管理驿站的官吏的话还没有讲完,有个老农在旁笑了,并说:“现在所有的州县都象驿站一样。我听说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财物丰富,人口众多,号称太平,行走千里的人不用携带粮食,养育子孙的人还不知道兵器为何物。现在天下无战争,但有户籍的居民却一天天减少;边境没有被侵占遭蚕食的忧患,但开垦的荒地日益减少,百姓生活日益穷苦,国家财力日益困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凡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的,是那些刺史县令,因为他们直接了解人民的生活,便于贯彻政令。现在政府委派官吏,既已轻率任命刺史县令,而且又在短时间内一再更换。况且刺史县令的任期,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内更换两次,因此州县的政务,如有不利于百姓之处,应该可以出主意改掉那些严重的情况,但在任的刺史则说:‘明日我即离职,何必如此。’在任的县令也说:‘明日我即卸任,何必如此。’他们在愁闷的时候就喝浓烈的美酒,在饥饿的时候就吃精美的肉食,只等囊中放满了绸缎,柜中装足了金银,任期结束就志得意满地离去。

4.呜呼!州县真驿耶?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唉!州县难道果真是驿站吗?况且当新旧官员交替之时,狡猾的胥吏乘机放肆地做奸恶欺诈的事,以欺骗州县呢!像这样下去,却想希望百姓生活不穷苦,国家财力不困难,有户籍的居民不减少,开垦的土地不缺乏,难啊!我送走老农之后,把他的话整理了一下,写在褒城驿的屋壁上。

(选自《四部丛刊》本《孙樵集》)

[注]①劘:磨擦。②鹢: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醲:酒味厚。④矧:况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④

③A.庭除甚芜 除:废弃(除:台阶).B.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视:比较 .C.疆埸无侵削之虞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B.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四海之大,有几人钦(《五人墓碑记》)..C.以其耳目接于民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魏公子列传》).. D。(A“就”表顺承和“却”表转折,B“的”和“定语后置标志”,C“因为”和“依靠”或“率领”,D都是“却”表转折)D.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4分)(2)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3分)(3)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仁安书》)(3分)

(1)我们八九人,虽然也曾在供给(或接待官员,供应饮食)的余暇,用一小部分时间尽力修缮(或逐一尽力修缮,或用一二人的力量修缮),但又怎能补救几十几百人的破坏呢?(一句1分)(2)天下财物丰富,人口众多(或人口繁育),号称太平,行走千里的人不用携带粮食,养育子孙的人不知道兵器为何物。(前两句共1分,后两句一句1分)

(3)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看法。(一句1分)

9.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分)

朝廷轻易命官,(1分)官制不善(调动频繁)。(1分)

地方官吏不理政务,视州县为驿站,(1分)怠惰贪婪(肆意为恶)。(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②③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称。②佳人:指知音。③青眼:表示有好感。

【注释】

1、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太和令时

2、痴儿:作者自指。《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这是当时的清谈家崇尚清谈,反对务实的观点,认为一心想把官事办好的人是“痴”,黄庭坚这里反用其意,以“痴儿”自许

3、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解说】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鉴赏】

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黄山谷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 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

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

(1)说说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有何不同?(4分)(2)颈联“朱弦绝”“青眼横”分别运用了哪两人的典故?(2分)(3)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杜诗写的是动景,黄诗写的是静景;杜诗景色沉郁悲凉,黄诗景色明快澄澈。(2)俞伯牙和阮籍

(3)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 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和苦闷; ④对辞官归隐、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盼望。(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住近湓江地低湿,▲。(白居易《琵琶行》)

(2)▲,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3)▲,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4)▲,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诗》有之:高山仰止,▲。(《孔子世家》)(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报仁安书》)(8)《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李将军列传》)

(1)黄芦苦竹绕宅生(2)皇览揆余初度兮(3)逝者如斯(4)艰难苦恨繁霜鬓(5)弃掷逦迤(6)景行行止(7)通古今之变(8)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竹林的故事 废名

1.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2.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

3.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

4.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5.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姨,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6.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7.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人的渐渐走得远了,自已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

8.河里没有水,平沙一片,现得这坝从远远看来是蜿蜒着一条蛇,站在上面的人,更小到同一颗黑子了。由这里望过去,半圆形的城门,也低斜得快要同地面合成了一起;木桥俨然是画中见过的,而往来蠕动都在沙滩;在坝上分明数得清楚,及至到了沙滩,一转眼就失了心目中的标记,只觉得一簇簇的仿佛是远山上的树林罢了。至于聒聒的喧声,却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9.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到底!这没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10.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三姑娘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

11.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12.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已淡得同月色一般。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13.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14.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15.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16.‚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17.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跑了。

18.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19.‚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20.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一九二四年十月(有删改)12.竹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①清幽的竹林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②为小说渲染了一种清新悠远、静穆空灵的意境; ③串联全文,是全文的线索;

④竹林烘托出人物形象,沉静质朴、高洁坚韧的竹子是三姑娘品格的象征。(每点1分)

13.赏析文中画线语段的表达特色。(6分)

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②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角度描写; ③变化视角(移步换景); ④ 反衬(以动衬静); ⑤借景抒情;

⑥展现了农村寂静的美和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环境的喜爱。(每点1分)

14.小说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三姑娘生活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4分)

童年时和父亲捕鱼的片段; 父亲去世后陪伴母亲的片段; 少女时卖菜的片段; 婚后祭扫先人的片段。(每点1分)

15.沈从文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三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6分)

生活环境相同,都生活在民风淳朴之地;

命运相同,都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对长辈有着浓郁的感情; 性格相同,都是美丽淑静,淳朴善良,乖巧含羞,勤劳能干。(一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大家小书‛应方便阅读

朱达志

①目前,人文社科丛书‚大家小书‛已出版发行超过百种。这套15年前由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倡导并撰写总序的图书,收录了夏承焘、顾颉刚、赵朴初、姜亮夫、刘叶秋、竺可桢等诸多大家的学术普及作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如今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人文科普套系。

②在学术界热衷于追求数十万字大部头的当下,由文化学术大家撰写的‚小书‛能够让学问走出象牙塔,有助于让大众走近经典,全面提升大众的人文素养。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小书‛对扭转碎片化阅读趋势,也被寄予了厚望。相关报道称,‚这种‘小书’篇幅虽小,却含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研究价值,读者可以‘小中见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文化经典。这些学术文化在思想上的成熟、精神上的趋向深邃厚重,也必将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

③‚对话‛效果确实有,但扭转碎片化阅读显然不那么容易。该丛书自2002年陆续出版,用32开印刷,便于携带阅读。从开本上看,只不过相比目前较为流行的开本略小而已。这样的‚大书‛,真的能胜过手机吗?

④十几年前,还没有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而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智能手机好处很多,方便阅读是其最大优势之一。而所谓方便,主要还是缘于尺寸小、重量轻、易携带,无论是地铁上还是会场里,甚至在等电梯的一两分钟,都可以掏出手机读上两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家小书‛还坚持十几年前的传统,不适应手机阅读趋势改小开本,反而越弄越大,那么想把读者拉回纸质书上来,就有点难。

⑤很多人惊叹日本及欧美国家的地铁上,看书者多,看手机者少,跟我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除了文化氛围和国民素养等方面的原因外,他们的‚口袋书‛很普遍、很流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口袋书多为64开,一般都能装进外套口袋里,出门揣上一本非常方便。但是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真正的口袋书非常少,专为成年人、白领阶层设计的口袋书更是凤毛麟角。

⑥所以,如果真想扭转碎片化阅读趋势,还是要在‚方便阅读‛上下功夫。很多读者之所以不得不‚读手机‛,并不完全是贪图免费,他们同样会考虑阅读体验和品位格调。如果‚大家小书‛能出64开本‚小书‛,相信很多读者会欣然购买。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6日,有删改)

16.丛书为什么命名为“大家小书”?(6分)

“大家”:①丛书的作者都是名家,②丛书的读者是大众,(3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小书”: ①丛书著作的篇幅短小,②丛书采用32开印刷,便于携带。(3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

17.“大家小书”丛书的出版有何意义?(6分)

①有助于让大众走近经典,全面提升大众的人文素养。②将有助于扭转碎片化阅读趋势。

③将在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每点2分)

18.阐述文章③—⑥段的论证思路(6分)

①指出在现代技术面前“大家小书”丛书阅读中遇到的困境。②与国外情况对比,指出“大家小书”国内出版的不足。③明确“大家小书”要在方便阅读上下功夫。(一点2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伟大的爱国者往往是自己民族的深刻的批判者。——周国平

做一个建设者,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马海祥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21.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四大门类,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作品收录于《楚辞》,故《渔父》列于集部。B.《道德经》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故列于经部。

C.《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故《烛之武退秦师》列于史部。D.孟子为先秦诸子之一,故《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列于子部。22.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苏轼怎样的散文观?(2分)

20.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21.A(B《道德经》又名《老子》,故在子部,C《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故在经部,D《孟子》为儒家经典,故在经部。)22.散文一是要“文”即讲究文采,二是要“达”即言辞要通达。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B.张飞懂得用智斗,并能行仁义。自称“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的张任,也被其折服而投降,因而影响所及,入蜀援玄德一路守关将士,都不战而降于张飞麾下。

C.镇东将军陆抗奉吴主孙皓之命屯兵江口,以图襄阳,他主张保境安民,乃在江口按兵不动。晋国名将羊祜奉其主之命镇守襄阳,他因江口守将是陆抗,也不敢轻举妄动。

D.《哈姆莱特》第一幕中,鬼魂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一场中)霍拉旭带哈姆莱特去等鬼魂出现时;第二次是(第四场)守城卫兵向霍拉旭谈论鬼魂出现的现象时。E.霍拉旭对哈姆雷特说“我永远是您卑微的仆人。”哈姆雷特却回答说:“不,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和你朋友相称。”表明他崇尚平等互爱,打破传统等级观念。

24.(1)“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简要叙述“目视十行书”所写事件的前因后果。(5分)(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哈姆雷特》,说话者和听话者分别是谁?这段话体现了说话者的什么特点?(5分)还有几句教训,希望你铭刻在记忆之中: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 的批评,可是保留你的判断。

尽你的财力购制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法国的名流要人,就是在这一点上显得最高尚,与众不同。

23.BD(B自称“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的是严颜 D第一次是(第一场中)守城卫兵向霍拉旭谈论鬼魂出现的现象时;第二次是(第四场)霍拉旭带哈姆莱特去等鬼魂出现时。)24.(1)张松(1分)。杨修为了让张松知道曹操的才能,让手下拿来曹操的兵书《孟德新书》(1分),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笑话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小儿都能暗诵如流(1分),并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无一字差错,(1分)杨修大惊赞叹,曹操得知后便命令扯碎其书烧掉。(1分)

(2)说话者:波洛涅斯(1分)听话者:雷欧提斯(1分)

圆滑(通晓世事)、琐碎迂腐(啰嗦)、爱子(一点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大家相信人权主义,拥护投票制度、非孝、自由恋爱。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上层阶级的女人出门系裙,在家里只穿一条齐膝的短裤,丝袜也只到膝为止,裤与袜的交界处偶然也大胆地暴露了膝盖,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从袄底垂下挑拨性的长而宽的淡色丝质的裤带,带端飘着排穗。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领减低了不算,甚至被蠲免了的时候也有。领口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金刚钻形。白色丝质围巾四季都能用。白丝袜脚跟上的黑绣花,像虫的行列,蠕蠕爬到腿肚子上。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装,也同样的千变万化。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女人的衣服往常是和珠宝一般,没有年纪的,随时可以变卖,然而在民国的当铺里不复受欢迎了,因为过了时就一文不值。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选自张爱玲《更衣记》有删改)

26.民国初年的服饰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6分)2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5分)

28.对于时装的日新月异,张爱玲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4分)

25.①时装上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文化政治上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 ②时装大部分的灵感得自西方,舶来品不分青红皂白被接受,文化政治上西方思潮涌入,大家全盘接受,崇洋媚外;

③时装上千变万化,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军阀来来去去,也千变万化。(每点2分,要对应说明)26.比喻的手法,(1分)把黑绣花比喻成虫的行列,显出很难看恶心的样子。(2分)批评了人们在学习西方时的不加选择(或“不分好坏”“不分皂白”)。(2分)

27.①时装的日新月异可以表现文化政治上呆滞的精神与思想(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和新颖的思想);②时装上的日新月异可能是因为政治混乱,人们没能力改变其他状况,只能改变服装。(每点2分,第一点若只答“代表呆滞”不得分)

第二篇:苏教版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专业班级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1.(shān)夷大难 2.旌(huī)南指 3.横(shuî)赋诗 4.负(qiâ)曳屣

一、填充题(10分)

1.《赤壁赋》的作者是,选自《 》。“赋”通常用来,也可以用于。

2.《故都的秋》作者是,原名。散文的特点是。

3.《师说》的作者是,字。祖籍河北昌黎,世称。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倡导者。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 的不良风气,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选择老师的基本标准。

4.《明湖居听书》作者是,清末小说家,节选自《 》第二回。作者运用了烘托映衬、和 的方法。

二、选择题(20分)

1.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厂近邻)C.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D.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2.下列有多余信息的一项是()A.本月23日(星期二)上午八时在会议室召开班组长会议,请准时出席。...B.宾馆服务员接电话:您好,我是天鹅宾馆。..C.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D.我明天到机场送您上飞机。...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文字恰当的一项是()

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但不必为此走向另一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A.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好人。B.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些微。C.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D.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4.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句子是()

一个人的事业怎样才算成功,人们各有看法,我觉得。

A.成功的标志,视乎对社会的贡献,不视乎对社会的索取。

江苏省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B.成功的标志,不在于对社会的索取,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C.成功的标志,要看对社会的贡献,不要看对社会的索取。D.成功的标志,不是对社会的索取,反而是对社会的贡献。5.从修辞的效果看,下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好的一项是()

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作风浮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即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

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水里,实际上还是高高挂在天空中。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睡眠上来。6.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坚持不懈地努力, 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⑵ 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不可能勤奋地去探索和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A.只有 才 如果 就 因而 B.只要 就 果 就 也

C.如果 就 只要 就 因而 D.只有 才 即使 也 也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此事件,我新华社 发表声明。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③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一下。④病人凌晨2点55分的 只有26次/分。A.受权 原型 引见 心率 B.授权 原形 引荐 心律 C.授权 原形 引见 心律 D.受权 原形 引荐 心率

8.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B.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C.他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又想报机电一体化专业,又想报计算机专业,总是见异思迁。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还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B.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桌凳,心理都十分高兴。

C.参加校庆20周年的有同学、师生、家长1000余人。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努力改进落后的工作方法。10.某公司在人才市场面试时,对应聘者提出:“你性格内向,恐怕不适合我们这个职业。”假设你是应聘者,怎样回答这个问题。选择恰当的一项是()

A.人总是有差异的。十个指头伸出来总是有长短的。我会在今后工作中取长补短的。

B.性格内向的人具有很强的内敛性,对自己的言行要比外向的人更负责。C.据说,内向的人往往有专心致志的品质,另外,我善于倾听,因为我感到应把发言的机会多多留给别人。

D.谁说我性格内向,你去问问我的同学、家长和老师,他们会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我”。

三、默写(4分)

1.《赤壁赋》中写“饮酒诵诗”的句子。

2.《师说》中表明老师职能的句子

四、翻译(4分)

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答: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答:

六、阅读《故都的秋》回答问题。(18分)

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⑶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⑷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

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又觉得,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 的地方。

⑸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⑹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⑺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⑻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⑼“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⑽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⑾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⑿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⒀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 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⒁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1.散文的文眼是显示文章神韵的关键。《故都的秋》的“文眼”是。(2 分)

2.作者的记忆中南、北方的秋景是如下九种:

①陶然亭的芦花 ②荔枝湾的残荷 ③廿四桥的明月 ④玉泉的夜月 ⑤钓鱼台的柳影 ⑥普陀山的凉雾 ⑦钱塘江的秋潮 ⑧潭柘寺的钟声 ⑨西山的虫唱

其中属于北方秋景的有,属于南方秋景有。(只填序号)

3.作者描绘 “清晨静观”图时,写到: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在描绘 “佳日秋果”时,写到“┅┅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作者为什么对秋景中的冷色情有独钟?

答:。(3分)

4.作者描绘北国秋景图是依据主客观因素来确定取舍的,作者写景的依据是()(3分,多选)A.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B.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C.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D.作家个人气质抑郁善感。

5.第⑿能概括本段意思的中心句是()(2分)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6.课文开头、结尾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答:。

7.将“深沉、细腻、落寞、清闲”四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第四节空格处。(2分)

8.你对结尾一段是这样理解的?(2分)

答:。

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0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B.小学而大遗 ..不敢稍逾越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下面句中画线部分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撰长书以为贽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存在或用现象的是()A.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B.腰白玉之环 ..C.流辈甚称其贤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下面句中补充的成分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A.坐(于)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B.未有(诸生)问而(师)不告 C.撰长书以(之)为贽 D.(马生)辞甚畅达 5.下面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B.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C.岂他人之过哉 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八、写作(30分)

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的一匹走的很快,而后面的一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人们就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的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折磨你。”

来到车马店的时候,主人说:“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马干吗?不如好好地喂养一匹,把另一匹宰掉,总还能得到一张皮吧。”于是他便这样做了。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勤与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写不下写在反面)

参考答案

一、1.芟2.麾3.槊4.箧

二、1.苏轼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写景叙事 抒情说理

2.郁达夫 郁文 行散神不散

3.韩愈 退之 韩昌黎 古文运动 耻学于师 4.刘鹗 老残游记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三、1.D 2.D 3.A 4.C 5.B 6.B 7.A 8.B 9.D 10.C

四、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1.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

2.哀叹我们人生如此短促,羡慕长江却那样无穷无尽。

六、1.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北国之秋:①⑤④⑨⑧

南国之秋:③⑦⑥② 3.作者追求的是“清”“静” 的境界,内心深处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所以他笔下的秋景都以冷色为主。

4.ABCD 5.D 6.采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秋味”,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念之情。

7.细腻,清闲,落寞,深沉 8.作者采用了强喻,将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渲染到了及至,夸张表明秋色胜于生命,是作家当时心灵的折射。

七、1.D 2.C 3.C 4.D 5.C

八、作文(略)

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卷 74分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佻(tiǎo)打烊(yàng)无稽之谈(jī)济济一堂(jǐ)B.驯顺(xùn)慰藉(jiâ)跌宕起伏(dàng)封妻荫子(yìn)C.拓片(tà)癖好(pǐ)引亢高鸣(hàng)垂涎三尺(xián)D.炮烙(páo)逶迤(yí)鳞次栉比(jiã)相濡以沫(rú)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变本加厉

轻举妄动

飞扬跋扈

星罗棋布 B.浮光掠影

锱铢必较

支离破碎

冠冕堂皇 C.不屑一顾

哙炙人口

恼羞成怒

同仇敌忾 D.破釜沉舟

震聋发聩

至高无尚

荒诞不经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摧山坼地(裂开)不暇(空闲)不经之谈(经常)B.另辟蹊径(小路)忖度(推测)强恬不舍(罗嗦)

C.遐思迩想(近)笃嗜(爱好)贻笑大方(有见识的内行人)D.变生肘腋(很近的地方)立仆(倒下)生杀予夺(让人活)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意识记是初级的识记形式,它 没有目的,不使用任何方法。有意识记 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 有一定的任务,还使用一定的方法,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虽然 但也 则 不仅 而且 B.既 又 却 不仅 而且 C.不仅 而且 却 并且 又 D.既 也 则 不仅 而且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大学时代,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③积极 人民革命运动的洪流。

④北京大学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成为 的著名高等学府。A.必需 印象 投身 享誉中外 B.必须 影响 投身 享誉中外 C.必须 印象 投生 名扬四海 D.必需 影响 投生 名扬四海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应灵活掌握,并应用于实践,如果食而不化,和书橱又有什么区别呢?

B.在淡泊名利的爱国知识分子眼中,反动政府许给的高官厚禄不名一钱。C.他每天傍晚茕茕孑立地站在路口,等待着女儿回到他的身边。

D.坐在飞机上,俯瞰苍茫大地,一条条河流萦回如带,一座座山峰摩肩接踵。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B.今日所讲,专为现代有职业及现在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C.王昭君究竟埋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B.看了英雄战士李向群的动人事迹,对我的启发和教育很大。

C.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我们及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改进的措施。

D.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由衷地产生许多感激。9.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B.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C.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D.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10.下列文学形象、作品、作者、国籍(时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玛蒂尔德---《项链》---莫泊桑-----英国

B.奥菲利娅------《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 C.周朴园------《雷雨》-------巴金-----现代

D.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三国 11.下列应用文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计划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超前性和可行性。计划的写作要求是:注意协调、主次分明、随机应变。

B.便条是人们用于临时性事务的一种最简便的书信,而单据则要作为凭证。便条事后丢失不很碍事,单据则要保存,有时还要进行公证。

C.简报一般带有新闻性质,但其写法不同于新闻的结构,基本要求是:简、准、新、快,而且可以虚构。

D.合同具有合法性、合意性、计划性的特点,写作合同要掌握合法、合理、合格、完善、明确具体这五个方面。

12.下列新闻标题中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三个工厂的女工代表奋战在工业战线上的妇女发言,她们的讲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13.下列各字,部首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古 吉 器 回

B.示 祭 祀 崇 C.垄 地 基 坷 D.盯 顶 钉 订

14.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边城》运用纯朴散文化的语言叙述故事,不以塑造人物和设计惊险情节取胜,而以描摹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淳朴的风俗民情见长。

B.《阿Q正传》通过精彩传神的心理描写,画出了阿Q的灵魂,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

C.《群英会蒋干中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这部分主要通过心理描写 刻画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D.《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者通过黛玉的行踪,借黛玉的所 见所闻所感对贾府的主要人物作了介绍。15.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对偶)B.我的笔墨又怎能更多地为他们的业绩生色?(反问)C.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借代)D.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人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比喻)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你家母托我买的,你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好了。

B.令郎不愧为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认认真真。D.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二、阅读题(三大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一)当一代又一代的人,呼唤着理解与爱并且诉说着孤独与痛苦的时候,其实在这个充满误解的世界上,人类对森林的误解更是至深至久的。

直到本世纪中叶,仍然有不少人认为,森林只是让人砍伐取得木材,用之于建筑或造纸等行业的。林业和伐木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在历朝历代的政权 之后,无 不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盛极一时的富丽奢华都是由森林中砍伐下的木材支撑的。修阿房宫,征召天下70万人,把蜀、楚、湘等地的参天大树砍伐一尽。杜牧 有赋叹道:“蜀山兀,阿房出。”

人类的文明史,相当一部分就是砍伐史。17.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更替 秦始皇 B.延续 秦始皇 C.延续 周文王 D.更替 周武王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杜牧有赋叹道”,这句中的“赋”指《阿房宫赋》。

B.“蜀山兀,阿房出”的意思是:四川的山光秃秃了,阿房宫就建成了。C.“李杜诗篇万口传”一句中的“杜”即指杜牧。D.作者用杜牧语句来作为砍伐森林的证明。

19.下列属于分析阐述“人类的文明史,相当一部分就是砍伐史”这个说法的一项 是

A.修阿房宫时,征召了天下70万人,把蜀、楚、湘等地的参天大树砍伐一尽。B.历朝历代的政权无不大兴土木营造宫殿。

C.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中盛极一时的富丽奢华都是由森林中砍伐下的木材支撑的。

D.人类的文明产物中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野蛮砍伐森林基础上的。

20.下列对“人类对森林的误解更是至深至久的”这句话理解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类对森林的误解完全可以和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不相上下。B.“到本世纪中叶”“林业和伐木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 等直接与“至深至久”相照应。

C.本语段第二、三段就是具体说明“人类对森林的误解更是至深至久的”。D.相对于人类对森林的误解,其他误解几乎不值一谈。

21.对“人类的文明史,相当一部分就是砍伐史”这句话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是写森林中的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

B.这句话从历史的角度对人类破坏森林的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充满感情。它提 醒人们,人类

对大自然的掠夺应该停止了。

C.这句话富有哲理,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森林对人类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庇护,暗示 森林是无法替

代的。

D.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二)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情乘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22.判断下列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②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通感

2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赞宝玉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偏僻情乘张。” C.他不顺从封建统治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

D.“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是正文反作,赞扬宝玉无须学习便才华横溢的才情及英俊潇洒的外表。

24.黛玉在回答贾母的“念何书”时说“只刚念了《四书》”,而回答宝玉的“可曾读书”时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造成这一行为的原因是()

A.两次回答的不同缘于黛玉年龄小,初来乍到过于紧张所致。

B.黛玉知道宝玉读书少,她不谈读书,而是说“认得几个字”是为了避免宝玉难堪。

C.因对贾母的亲近而诚实地回答,因初见宝玉而虚心的回答。

D.因为贾母的话“读什么书,不过认向个字罢了!”黛玉的改口正是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征的反映。

(三)比我们年轻的,大概可以分作两种。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以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尊严。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的女孩子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冲突。一切人事上的关系,只要涉到年辈资格先后的,全证明了这个分析的正确。25.“比我们年轻的人”一句中“我们”是指()A.知识渊博的长者 B.地位显赫的高官

C.对年轻人缺乏传统美德深感痛心的人 D.惟我独尊,不肯承认他人的长处的人

26.从作者的角度看,下列人物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后生-小辈-长者-我们 B.后生-小辈-我们-长者 C.小辈-后生-长者-我们 D.小辈-后生-我们-长者

27.“我们”厌恨以至于嫉忌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的原因是()A.“我们”有渊博的知识,而年轻人却不尊重知识 B.“我们”年事已高,而年轻人却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 C.“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 D.年轻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28.对“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跟在他们后头,模仿年轻人的样子 B.跟在他们后头,虚心向年轻人请教

C.我们不能卖老,应当与年轻人相互取长补短

D.我们目前还不可以卖老,应该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

29.这节文字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说明道理,其中与“十八九岁女孩”不同类的是()

A.“和我们年龄相差得较多的小辈” B.“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 C.总能讨大人喜欢的小孩子 D.产生《伊索寓言》的古代

三.文言文

3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出自()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柳永《雨霖铃》 D.李清照《声声慢》 31.所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一项的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完璧归赵 劳苦功高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秋毫无犯 指鹿为马 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秋毫无犯 劳苦功高 D.刎颈之交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秋毫无犯

3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未可明昭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军霸上

3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无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4.下列各句与文章名对应正确的是(D)A.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论》

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之战》 C.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向辞为——《赤壁之战》 D.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列传》 35.下面句中加点的“一”字作数词的一项是(C)A.冀幸君之一悟 B.俗之一改也

C.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6.下列各句中,没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一句是(A)A.竖子不足于谋 B.辇来于秦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7.下列无通假字的一句是(B)A.举酒属客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8.下列“师”的用法与“从而师之”的“师”相同的一项是(C)A.圣人无常师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孔子师郯子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3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A.大将军邓 奇其才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军惊而坏都舍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40.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D)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忌不自信 C.大王来何操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往往有得 41.下列特殊句式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C)A.我,子瑜友也 B.田横,齐之壮士耳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此为长江之险令已与我共之矣。42.对“比亡秦之续耳”这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A.这些秦国逃亡的人去继续干吧!B.这是被灭亡的秦国的延续罢了。C.这些逃亡到秦国去的还连续不断啊。D.这是继续走已灭亡的秦国的老路罢了。4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

A.《六国论》的主旨是讽谏统治者勿施暴政,应“爱其人”。B.《张衡传》重点介绍了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C.《察今》的主旨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D.《病梅馆记》以梅花比喻天下人才,以文人画士喜欢病态梅花的“孤僻之隐”来影射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44.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是(C)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③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⑤使秦爱六国之人,则逆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②③⑤⑥④①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④②⑤③⑥ D.②⑤①④③⑥

45.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B)

A.《赤壁赋》中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之句,描述了三国时代周瑜英姿勃发的风貌

B.成语“刻舟求剑”出自《察今》,作者是左丘明 C.“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日

D.“五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易》

第二卷(共76分)

一、简答题(5小题,共计10分)

“雅舍”之陈设,只当的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式旧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是张八仙桌,一边一把桌椅,两旁是两把桌椅夹一把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拒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1、以上语段出自哪位作者的哪篇文章?(2分)

2、文中所记的“雅舍”之“雅”体现在何处?你如何理解这种“雅”?(3分)

3、中国式旧家庭厅内陈设一般是怎样布置的?作者喜欢怎样的陈设?(2分)

4、从作者对“雅舍”的陈设安排上,可看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3分)

二、口语交际(6分)

三个朋友郊游,迎面遇到一株苍劲的巨松,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站住了。这三个朋友一个是木材商,一个是植物家,一个是画家,他们面对这株松树怎么说呢?请拟出三个人的话,要求 符合每个人特定的身份。

木材商说:

植物学家说:

画家说:

三、小作文(10分)

有位作家在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中写道:

有年春天,家里孵小鸡,我天天盼着小鸡早点出世。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有一个蛋出现了一 个小小的洞。不久,那个洞变大了一点,里面露出了小鸡的光光的脑袋,小鸡在蛋壳里拼命 地挣扎着。见此情景,我想,小鸡这么小,蛋壳那么硬,它什么时候才出得来呢?它能出得来吗?我帮它一下吧,于是拿来一根棍子,照着那个阻止小鸡出来的蛋壳敲去,一下,两下,蛋壳破了,但蛋壳破裂的边缘把小鸡的身子弄破了,光光的身子上渗出了星星点点的鲜血。小鸡挣扎了很久,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小鸡后来怎么样了?请你展开合理想象,从这只小鸡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对此进行 描述,不超过250字。

四、大作文(50分)

古今中外一切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伟大的读书者”。马克思仅为写《资本论》就细读了1500种书籍。顾炎武11岁就读完《资治通鉴》,到40多岁,家乡昆山已找不到他没读过的书了,留下“昆山无书”的美谈,这才有著名的《日知录》问世„„你喜欢读书吗?就你有关读书方面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思、所感,写一篇以“读书”的话题的文章。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卷

一、选择题

1.B 2.B 3.A 4.D 5.B 6.A 7.C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C 15.D 16.B

二、阅读题

17.A 18.C 19.D 20.A 21.B 22.C 23.D 24.D

25.D 26.D 27.C 28.A 29.B

三、文言文

30.B 31.C 32.A 33.D 34.D 35.C 36.A 37.B 38.C 39.A 40.D 41.C 42.D 43.A 44.C 45.B

第二卷

一、简答题

1.本语段出自梁实秋的《雅舍》

2.文中所记的“雅舍”之“雅”体现在陈设简朴。陈设简朴与作者可读可写可睡即安的心意正相契合,所以“雅”不在客观,而在主客观的统一。

3.中国式旧家庭正厅布置一般是: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是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桌椅,两旁是两把桌椅夹一把茶几。作者认为陈设摆放要有“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

4.对“雅舍”的陈设安排,表现了作者坚守独立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的处世态度。

二、略

三、略

四、略

太仓职教中心校制卷

第三篇:职教中心高二语文期终试1

职教中心高二语文期终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不足恃(chì)红缯zēng紫绡xiāo龟裂jun

B.醴酪li啖dan萌蘖nie山岨qu

C、暧昧mei敕造chi裉 ken觚gu

D、宫绦tao惫懒bei罥烟眉 juan靥ye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B、咱们通过并探讨了中队规划。

C、经过这次报告,对大家教育很深。

D、这次会议对于节约原材料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3、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4、下列语句与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D、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辛弃疾

5、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将进酒》作者白居易,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其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映出李白独特人格魅力。

B、《诗经》又名《诗三百》,《采薇.小雅》是其中的第一篇。

C、“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下列作者、作品、文学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雨霖铃》——明代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

C、史铁生——《合欢树》——当代

D、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清代

7、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

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

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 B、因为就即使才

C、只有就如果 才D、只有才即使就

二.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__________描写,用的是的手法;②是 __________描写,用的是 ________的笔调,突出宝玉的 _____;③是模拟 _______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 _______性格,这是宝玉的________ 特点,用的是的手法。(每空一分)

2.“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2分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3.“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他人诽谤”是说:()2分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4.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项是()2分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作了反语

(二)回忆李白的(将进酒)完成1——3题(每题2分)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3、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四、应用文写作(10分)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它将会影响我们学习或工作,为此,我们就得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请假,需要办理请假手续,请你以你个人因家中有事为理由(理由随自己订),写一份请假条。

五、作文(30分)

著名的作家冯骥才曾说过:“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在我们的经历中,总有那么一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

请以“愧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

第四篇:驻马店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驻马店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A项对应的是文本第一句话,国家凝聚力的产生是有两个条件的,其一是共同基础,其二是满足需要。本选项只提到了第二个条件,没有说第一个条件。)

2.B(本项对应的是第二段的第二句,原文说“国家凝聚力具有非均衡性,这种特性为加强国家凝聚力建设提供了重点和方向”,不能说“就能实现国家凝聚力的均衡发展”,说法太绝对。)

3.D(物质凝聚力是其他四种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础属于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B(完:修缮,修筑)

5.D(二十三年,入见天子,会藉田毕,即酺燕为守珪饮至,帝赋诗宠之)

6.A(“武功高强”“曾一人杀敌一千多”于原文无据。)

7.(1)张守珪曰:“(遭受)创伤之后,岂可用箭和垒石相对抗,需要用权谋来战胜他们。”

(大意2分,“讵”“确”“权”各1分。讵:岂,难道。用于表示反问。讵可:岂可。确:竞争,较量。权:变通,用权谋。)

(2)王悔趁机离间劝诱他,在夜里斩杀了屈剌及可突于,并消灭了他们的全部党羽,率领众兵归降。

(大意2分,“因”“夜”“以”各1分。因:趁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以:率领。)

附:【参考译文】

张守珪是陕州河北人。身躯魁伟,为人豪迈崇尚节义,善于骑射。凭借平乐府别将的身份跟随郭虔瓘守卫北疆。突厥入侵轮台,郭虔瓘派遣张守珪前往救援,途中遭遇贼军,张守珪率众苦战,斩杀一千多人,生擒颉斤一人。开元初年,虏人再次进攻北庭,张守珪抄捷径到京城奏事,趁机上书谈论利弊,请求率兵从蒲昌、轮台出发夹击贼军。二次升迁为幽州良杜府果毅。当时卢齐卿任刺史,很器重他,拉他同坐榻上,对他说:“不过十年,你当做这个州的节度使,成为国家的重要将领,希望把子孙托付给你,怎么能以下属来看待你呢?”(他)逐渐升任为建康军使。

王君绰战死,河西一带震惊恐惧,(皇帝)下诏任命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督促余部修缮旧城。筑城的版筑刚刚搭起,敌军突然到来,众人惊慌失色。张守珪曰:“(遭受)创伤之后,岂可用箭和垒石相对抗,需要用权谋来战胜他们。”于是在城墙上设酒,聚集众将士作乐。虏人怀疑有防备,不敢进攻,引兵退去,张守珪发兵追击打败了贼军。于是修复官署,招抚流散的百姓令他们恢复旧业。朝廷有诏在瓜州设置都督府,随即下诏任命张守珪为都督。瓜州土地沙化贫瘠不能种植,以往曾储存雪水灌溉农田。这时,渠壩被虏人毁坏,修复没有材木。张守珪暗中向神祈祷,一天洪水突然到来,大树数千根顺流而至,因而获得木材,修复堤堰,恢复耕作,州人认为他有神通,刻石记载此事。张守珪升任鄯州刺史、陇右节度使。转任幽州长史、河北节度副大使。不久加授采访处置等使。

契丹、奚连年侵扰边境,牙官可突于,是胡人中有谋略的人,前几任长史赵含章、薛 高二语文答案 第1页(共3页)

楚玉等都不能制服他,张守珪到任后,每次交战都能取胜,虏人因此大败。皇帝很高兴,下诏有关部门祭告九庙。契丹酋长屈剌及可突于恐惧,于是遣使者前来诈降。张守珪得知内情,派右卫骑曹王悔到军中议事,屈刺没有归降的意思,军营逐渐迁往西北,暗中勾结突厥众将士准备杀死王悔反叛。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于争权不和,王悔趁机离间劝诱他,在夜里斩杀了屈剌及可突于,并消灭了他们的全部党羽,率领众兵归降。张守珪进驻紫蒙川,大规模演习军队,犒赏将士,把屈刺和可突于首级用专车送到东都。

二十三年,张守珪入朝拜见天子,适逢天子举行藉田仪式完毕,就设宴又为张守珪举行饮至之礼,皇帝赋诗表示对他的恩宠。加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赐给金彩,授二子为官,下诏为他立碑记功。

8.前三句描写了尽日狂风呼啸、木叶脱光、天山耸立、白雪皑皑的边塞景色。(3分)作用:渲染一种苍凉凄悲的氛围,为后文抒情作铺垫。(2分)

9.下片前三句先摆出一种假设,行人的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用朱颜无法常在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愁无法消除。(3分)后面两句为设想之语(或“用对写法”),设想闺中人望月思念“我”这个远在天山的人,表达自己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3分)

10.(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每句1分,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B项,真正使他认识到“开天目”危害的,是“天目开时,能超前看到为发财挖宝而自掘坟墓的一幕”; D项“展现了一个生活的悲剧”错,本文并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一个讽刺喜剧;E 从文中看,“现代解剖医学证明”的内容是人“有第三只眼”,而后面紧接着指出的是“训练有素的气功师”“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些不能作为开天目的科学依据。)

(2)①按照杂志上的方法练习,练到“额前三寸处有一团火球,金光闪闪”;②在王大师的指导下,不断开灯熄灯,“天目处突然跳了几下”,“眼睛紧闭,居然能隐约分辨出室内的东西”。③每天早晨凝视初升的太阳,天目处好像嵌上了一颗蓝宝石,宝石外围数百道七彩光环在高速旋转,而且瞬息万变,④用橡皮棍子敲天目,敲得他头昏脑涨,天目还是没有完全打开;⑤睡了三天三夜,在第三天夜的三更开了天目。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6分)

(3)作者运用了夸张荒诞的想象手法,虚构了小松“开天目”后的情形。(2分)作用是:①使故事情节在夸张与荒诞中得到进一步发展;②使小松贪婪的品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突出人物形象;③荒诞的情节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性,更加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任意两点即可)

(4)小松“开天目”的经历让我们对一些伪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分)

①现实生活中中,总有一些人或急于升官发财,或对他人的隐私充满好奇,或渴望马上摆脱眼前的困境,而一些所谓的“大师”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用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骗术来骗人。②小松“开天目”的经历,反映了有些人思想上的愚昧与无知;③要想不被骗,就必须学习文化知识,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使自己远离愚昧与无知。

(每点2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高二语文答案 第2页(共3页)

12.(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B并不“突兀”,文章第④段有交代;D“与昆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应该是在文革后;E“该剧团成立不久”无中生有。)

(2)①热爱昆剧,为《牡丹亭》演出“兴奋”“热泪盈眶”,“从来没有这样操过心”;②无私奉献,“真的不要一点利益”;③“殚精竭虑”,“完全投入”;④心境纯粹,无“一丝杂念”。(意思对即可。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3)①早期梅兰芳先生对他的艺术启蒙,印象深刻,影响深远;②首次来大陆时,深刻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和传统的惊人生命力;③为了让世人了解昆曲这一中国的瑰宝,决心振兴昆曲,使其发扬光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①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培养,从白先生关于台湾和大陆的对比中可以感受到; ②传承经典,倾力打造精品;

③加强宣传,尤其要注重借助网络媒体,这可以从白先生重视青春版《牡丹亭》的宣传得到启示;

④需要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和资金投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运营。

(言之有理即可,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A(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不恰当的事,以致弄巧成拙。根据语境应为“节外生枝”更好。“毋庸置疑”是“用不着怀疑”,而“无可辩驳”指“不可争辩反驳”,两词虽然都起对被陈述对象加以强调的作用,但前者强调的程度更深。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与后文配合更为贴切。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14.C(A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留守儿童问题”与“绝非家长单方能力所及”不搭配,应在“留守儿童问题”后加上“的解决”。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D项“做出”缺少宾语,应在“经济改革”、“金融改革”后加“决策”等词。)

15.D

16.①主要用于耕作;②而中国只是偶尔使用马耕;③狗的作用变为了看家(护院)。

17.介绍:这是一幅名为《创意油灯》的作品。(1分)由一个灯泡做成的油灯,下面是个底座。(1分)灯泡内装上油料,插入灯芯,点燃灯芯,创意油灯燃起了明亮的火苗。(1分)

创意:油灯,在电灯泡上点燃,传统在现代中坚守。(2分)(油灯代表传统、灯泡喻示现代。根据对作品的创意解读,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

18.写作提示:

农民为了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对蕨菜加工处理,他们认为这是在走捷径,结果却再无生意可做。生意场中、职场中、学习中、生活中,一样如此。看似捷径,走了以后可能却是一条不归路。唯有脚踏实地,诚实做事,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作文评分,参考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二语文答案 第3页(共3页)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学科期终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学科期终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结果

本班应考41人,实考41人,平均分67.3分;及格26人,及格率是65%;优秀8人,优秀率是19%;低分人数3人,低分率为7%;最高分95分,最低分23.5分。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一)基础知识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是基础中的基础,10个词语都是要求掌握的词组,掌握得较好,书写基本能做到正确端正清楚。但是书写笔画的规范正确不够到位,该出勾的地方没有勾,该是捺的地方写成长点,书写很随意,如环绕的绕多了一撇。在拼写上也较随意,主要是因为习惯性拼读,见到前面的就想当然。

第二题形近字组词完成的不太好,“钮”和“垮”很多学生不会组词。第三题画去不正确的字,正确率较高。

第四题按选词填空,前面三个题有些学生区分不了,后面两道题学生完成的较好。

第五题补充词语,这些成语都是书中的,但是正确率不够高,说明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第六题关联词填空,正确率较低,大部分学生不会做,不会运用关联词。

1、字词笔误多,字型混淆。除了第一题说到的,还有如:第五题中匆匆的匆少一点,复习的复多一横,温暖的暖中“日”写成了“目”。

2、关联词区别不清,如何运用,在什么地方运用怎样的关联词心中没数。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完成率及低,很多学生不会写。

第八题补充诗句并解释词语,这是书中的知识,平时训练的很多,可是正确率却不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他们审题不够认真。

(二)阅读

短文中的第1小题给多音字组词的第一个字,学生回答得都还不错,说明学生平时对这方面的积累还不错,第二题的正确率也较高,但第三题和第四题学生出现的错误较多,把握不住文章的要点,丢分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题不明,缺乏回答问题的基本技能。

第二,信息筛选整合能力较差。或不能按要求筛选信息,抓不住主要信息,部分学生根本没看题目就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答题。当然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找出相关的词语,然后还要进行语言的组织。我想问题还是在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的以有的语言进行有效的组织,其实就是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而表达的欠缺直接反映出学生阅读能力的缺乏,而这种训练更要平时的积累。

第三,阅读不透、理解有误。首先可能学生不认真看短文。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分考生根本没有读懂文章,语言组织也很随意,让人不置可否。

(三)作文题分析

从审题看,大部分考生都能抓住作文的要求,围绕“我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来写,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来。但是,富有文采的、有个性的文章很少见到,模仿例文的迹象很明显。

另外,绝大部分考生都重视了文面规范、清楚、整洁。作文水平是衡量语文程度的客观标志。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4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些学生还做不到。

对于习作教学反思:

1、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1)片断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2)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

2、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三、反思与建议

1、加强学生汉字书写训练。

从试卷书写来看,虽然比较清晰,可是大多书写字迹还不够规范,工整,缺乏美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严格要求,加以训练。所谓“正确”,即:不缺笔画、不添笔画、不改变形状、按笔顺规则书写。“端正”:间架合理,大小匀称。“整洁”:全篇字高低整齐,大小适宜,行款合乎规范,字迹清楚,纸面干净。

2、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增加积累。

从学生的试卷中不难看出,很多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如多音字,看拼音写词语文中都出现并书写,还有反问句的句式训练,都不待提高,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因此,在倡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的今天,千万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

3、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教师重视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喜爱读书的习惯、专心读书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读书笔记的习惯、精读略读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爱护书籍的习惯等。

另外: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2、充分发挥朗读的熏陶感染功能,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形象的感受。把教师分析、讲解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朗读课文。

3、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

4、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

5、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1)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

6、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

(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下载2017.1苏州市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讲解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1苏州市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讲解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一、根据拼音写一写。(6分)cuò wùào yùnlǐ màoshī ziyī shɑnɡxùn sù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8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云朵( )的麦浪( )的太阳( )的天空( )的......

    中国旅游文化——期终考试

    中国旅游文化 一、比较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关键在于它的味。中国人注重 “色、香、味、形、器”,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 西方是一......

    高二生物期终工作小结范文

    高二生物期终工作小结周四期终考试,意味着这学年的结束。回头看看这一年的得与失,平心而论,我内心里是忐忑的。 本想到了高二,能把基础夯实,可是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教育方法的实践......

    高三语文期终测试题

    高三语文期终测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园圃/逮捕 烘托/哄骗 记载/超载锋镝/贬谪 ........ B.伛偻∕佝偻 积攒∕攒动 剽窃∕剽......

    一年级语文期终试卷

    一、照样子,先把下列各字的音序(大写字母)填写到括号里,然后再把各字的音序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抄写到横线上。(12分)煮()赢()盆()傲(A)概()餐(C)吞()翻()AC二、下面每一组词语中......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1.默写(8分)每题2分,错一字扣一分 (1)开窗放入大江来 (2)气蒸云梦泽 (3)山色空蒙雨亦奇 (4)纸上得来终觉浅 (二)2. (2分)《......

    高一语文期终考试作文讲评(5篇材料)

    高一语文期终考试作文讲评(2006、6) 一、作文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

    高二开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高二开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D(ABC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是地球内部存在的 “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