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终考试语文(写写帮推荐)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终考试
语文Ⅰ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半亩方塘,一湾溪水,均会引起小小说作者的注意。一些常人易于 ▲ 的小事,在作者看来可能天生就是写作的素材。这样的材料并非 ▲ 的,它的获得往往带有 ▲ 性,并且往往要 ▲ 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这就是创作的“禅机”。
A.忽视
俯拾皆是
偶然
储藏
B.忽略
俯拾皆是
偶然
储存
C.忽略
比比皆是
偶而
储存
D.忽视
比比皆是
偶而
储藏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十九大的召开,描绘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在其指引下,中国这辆顺风车将开得更快更稳,带给世界更多机遇。
B.卡塔尔断交事件加剧了中东分裂。海湾国家应从本地区的历史中总结教训:只有讲求“和”与“合”,相互尊重,才能避免被人利用的命运。
C.西方社会要想真正让民众不再陷入恐惧,除了需要扎紧安全篱笆,更要从暴力文化、歧视心态、对抗思维等根本性病症上进行反思和调整。
D.在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掀起的自强运动在2017年继续呈现成效,为国产飞机装备高性能的“中国心”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3.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作为赠言,下列引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高中以来,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C.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D.希望你时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
。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①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②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 ③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
④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⑤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
⑥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在线上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⑤④①②③⑥
5.下列诗句中,与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B.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C.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D.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人年高目冥
冥:眼睛昏花 B.母常非之
非:批评 C.后重违母言
重:再次 D.而躬自减彻
躬:亲自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文中用在邓皇后的名前,以示尊敬。古时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常用。B.从弟:文中指堂弟。唐代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
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此称呼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唐设太子博士等,后世沿置。D.崩:文中指死,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此处可用 “崩殂、薨、不禄”替代。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3分)
⑵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5分)9.根据第三段,概括邓皇后在临朝主政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守睢阳作 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①。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注释】①鱼丽:古代战阵名。
10.根据诗歌内容,概括睢阳“日渐危”的原因。(6分)11.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默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处。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2)小知不及大知,▲
。(庄子《逍遥游》)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4)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6)中通外直,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7)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我幼小的时候,曾在去过山西的人家见过那个移民旧址的照片,上面有一株老槐树,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的住处。
我的家乡离山西省是很远的,但在我们那一条街上,就有好几户人家以常年去山西做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且一直传下好几辈。他们多是挑货郎担,春节也不回家,因为那正是生意兴隆的时候。他们回到家来,我记得常常是在夏秋忙季。他们到家以后,就到地里干活。他们总是叫他们的女人,挨户送一些小玩艺儿或是蚕豆给孩子们,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其中有一个人,我叫他德胜大伯,那时他有40岁上下。
每年回来,如果是夏秋之间农活稍闲的时候,我们一条街上的人,吃过晚饭,坐在碾盘旁边去乘凉。一家大梢门两旁,有两个柳木门墩,德胜大伯常常被人们推请坐在一个门墩上面,给人们讲说评书;另一个门墩上,照例是坐一位年纪大辈数高的人,和他对称。我记得他在这里讲过《七侠五义》等故事,他讲得真好,就像一个专业艺人一样。
他并不识字,这我是记得很清楚的。他常年在外,他家的大娘,因为身材高,我们都叫她‚大个儿大妈‛。她每天挎着一个大柳条篮子,敲着小铜锣卖烧饼馃子。德胜大伯回来,有时帮她记记账,他把高粱的茎秆儿,截成笔帽那么长,用绳穿结起来,横挂在炕头的墙壁上,这就叫‚账码‛,谁赊多少谁还多少,⑴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拨那些茎秆儿,很有些结绳而治的味道。
他对评书记得很清楚,讲得也很熟练,我想他也不是花钱到娱乐场所听来的。他在山西做生意,长年住在小旅店里,同住的人,干什么的都有,夜晚没事,也许就请会说评书的人免费说两段,为常年旅行在外的人们消愁解闷,日子长了,他就记住了全部。他可能也说过一些山西人的风俗习惯,因为我年岁小,对这些没兴趣,都忘记了。
德胜大伯在做小买卖途中,遇到瘟疫,死在外地的荒村小店里。他留下一个独生子叫铁锤。前几年,我回家乡,见到铁锤,一家人住在高爽的新房里,屋里陈设在全村也是最讲究的。他心灵手巧,能做木工,并且能在玻璃片上画花鸟和山水,大受远近要结婚的青年农民的欢迎。他在公社担任会计,算法精通。
德胜大伯说的是评书,也叫平话,就是只凭演说,不加伴奏。在乡村,麦秋过后,还常有职业性的说书人来到街头。其实,他们也多半是业余的,或是半职业性的。他们说唱完了以后,有的由经管人给他们敛些新打下的粮食;有的是自己兼做小买卖,比如卖针,在他说唱中间,由一个管事人,在妇女群中,给他卖完那一部分针就是了。这一种人,多是说快书,即不用弦子,只用鼓板,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座做鼓架。他们不说整本,只说小段。卖完针,就又到别的村庄去了。
一年秋后,村里来了弟兄三个人,推着一车羊毛,说是会说书,兼有擀毡条的手艺。第一天晚上,就在街头说了起来,老大弹弦,老二说《呼家将》,真正的西河大鼓,韵调很好。村里一些老年的书迷,大为赞赏。第二天就去给他们张罗生意,挨家挨户去动员:擀毡条。
他们在村里住了三四个月,每天夜晚说《呼家将》。冬天天冷,就把书场移到一家茶馆的大房子里。有时老二回老家运羊毛,就由老三代说,但人们对他的评价不高,另外,他也不会说《呼家将》。
眼看就要过年了,呼延庆的擂还没打成。每天晚上预告,明天就可以打擂了,第二天晚上,书中又出了岔子,还是打不成。⑵人们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村里娶儿聘妇要擀毡条的主,也差不多都擀了,几个老书迷,还在四处动员:
‚擀一条吧,冬天铺在炕上多暖和呀!再说,你不擀毡条,呼延庆也打不了擂呀!‛
直到腊月二十老几,弟兄三个看着这村里实在也没有生意可做了,才结束了《呼家将》。他们这部长篇,如果整理出版,我想一定也有两块大砖头那么厚吧。
13.文中叙写了三种说书人,请简要概括各自的说书特点。(6分)
14.文中记述德胜大伯的儿子铁锤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5.请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4分)
⑴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拨那些茎秆儿,很有些结绳而治的味道。
⑵人们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
16.请结合全文,探究“听说书”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慢慢来”的教育应成社会共识
闫 涛
①有媒体报道,今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委托第三方机构面向15.5万多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和家长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没上过辅导班的孩子到了小学后更有后劲。
②客观而言,上海市的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是符合教育内在规律的,同时也是对许多家庭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抢跑‛这一教育乱象的一种有力回应,具有很强的纠偏意味和警示意义。其实,舆论引导上无论多么卖力地呼吁少给孩子补课,让家庭教育回归本源,都不如白纸黑字的数字调查更有说服力。
③放眼现实,频频‚抢跑‛或者视孩子‚抢跑‛为教育常态的家长比比皆是,长期奔波于各种辅导班的孩子也不在少数。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是,在功利心态、短视思维之下,孩子虽然利用各种证书和特长敲开了名校的大门,但之后便将之废弃一边,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对生活的热爱等可能也随之一起抛掉了。④人生是长跑,比拥有多少证书和特长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是否对自然和生活有一颗好奇心。而且,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考查重点也越来越倾向于是否具有出色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从补习班、填鸭式教学中是学不来的,更多地要在生活中学、在做中学,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探究和思考。对此,家长要做的是,不断完善孩子的知识结构,为孩子创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着力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等,这才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真正的后劲所在。
⑤其实,从不久前颇受关注的阿尔法围棋之父哈萨比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以及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我们能看到有一个鲜明的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宽松的成长环境中,父母没有带他们上各种辅导班,也没有将自己沉甸甸的期望寄予在他们身上,他们的童年生活是自由而快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⑥很多时候,拼娃也好,拼教育也好,不只是拼家庭的经济实力,也是拼家长的教育理念。就像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不上辅导班的孩子或许短期内落于人后,但长远来看,只要教育的理念和大方向对了,孩子就会在日常探索中具备各种能力,未来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学校层面,与其在起跑线上大做文章,不如从一开始就给幼小的心灵松绑,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与体验中逐渐丰满自己的羽翼,认知这个世界。
⑦报道中还指出,今年6月,上海市教委将继续向今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家长,以及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老师赠送《陪着孩子慢慢来——小学新生入学30问》宣传手册。笔者认为,这份手册应分发到全国每位新生家长手中。如果每位家长都有了这种慢慢来的心态,让自主探索成为孩子童年的主题,教育就多了一份从容和镇定,未来的大师也一定可以从这样的家庭中产生。
(原载于2016年3月29日《中国教育报》)
17.请简要归纳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文中列举哈萨比斯、扎克伯格等人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慢慢来’的教育”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某高中名校临近交通要道,上学和放学高峰时期,许多接送学生的车辆都在同一时间停放在道路上,有不少车辆胡乱停放在行车道上;有些车辆不顾路面标志,原地调头,与路过学校正常行驶的车辆挤做一团,造成的秩序更加混乱。虽然学校发出多项倡议,请家长文明行车,但收效甚微。
对此现象,你有何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语文Ⅱ(附加题)
考试时间:30分钟
分数:4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赵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识圣人。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而老苏先生乃作一句读,故作《三子知圣人污论》,谓:‚三子之智,不足以及圣人高深幽绝之境,徒得其下焉耳。‛此说窃谓不然,夫谓‚夫子贤于尧、舜,自生民以来未有‛,可谓大矣,犹以为污下何哉?程伊川云:‚有若等自能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为阿好而言。‛其说正与赵氏合。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四处)(4分)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
22.《容斋随笔》作者是
▲
(姓名),文段中的“老苏先生”是指
▲(姓名)。(2分)
23.对孟子的话,文段中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理解?作者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欧也妮•葛朗台》中庭长德•蓬风和银行家德•格拉桑争着去巴黎替葛朗台的弟弟纪尧姆的商号清偿债务,葛朗台让德•蓬风前去办理,这一行为很符合吝啬鬼的性格。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半路上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逃了回来。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25.简答题(10分)
⑴孟浩然有诗云:“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公是谁?《三国演义》写他镇守襄阳时采取了哪些策略?有什么成效?(6分)
(2)“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根据《茶馆》的剧情,李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资治‛之书,是他学术和思想的结晶。‚日知‛,出自‚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至于成书过程,顾炎武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复改定……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日知录》初刻本完成后,他仍不断新写札记,充实内容,纠正讹误。他说著书当如‚采铜于山‛,而不可‚废铜铸钱‛,急于求成。他看到了明朝末年社会弊病丛生,风气日益衰败,民生凋敝的景象,于是将自己的‚经世‛见解——‚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寄于书中。他引古人言论,必加‚立言之人‛,还说‚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他在《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改朝换代、权力更替,属于‚亡国‛,肉食者谋之,与百姓没有大的干系;而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则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败,属于‚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里提出的‚天下兴亡‛其实已不再是针对反清复明,而是在于捍卫社会的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的命运。他认为以天下之大,仅靠君主一人是管理不好的,而应该扩大民间百姓的权力,重视民众的力量,突出民众的地位,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他以‚封建‛和‚郡县‛制度为例,说封建制变为郡县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当郡县制的弊端又到了极点,就必须顺应时势进行变革,否则,危机将一天比一天严重。‚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阔矣。‛这是他历史盛衰思想的又一基本观点。他还说:‚国家之所以长治而不乱者,人才也。‛缺乏人才,就预示着国家的衰亡。
(节选自钟岳文《〈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有删改)
26.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文中的意思。(4分)
27.简要概括顾炎武的治学态度。(5分)
28.结合材料,分析《日知录》中“资治”的意义。(6分)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 2.(3分)B
3.(3分)D(希望同学“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那么言外之意是同学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此话放在“赠言”这一语境中,不是很得体。)
4.(3分)A
5.(3分)C
6.(3分)C(重:难,难以)
7.(3分)D(不可用“薨”“不禄”替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8.(3分)(1)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评分建议:每句1分,句意通顺。
(2)(5分)这时刚遭受大丧之事,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箧大珠,邓太后考虑到,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之人。
评分建议:“大忧”“法禁”“亡”“考问”“不辜”每处1分,句意通顺。9.(4分)宅心仁厚,明察秋毫 心忧黎民(或:关注民生疾苦),厉行节约。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6分)(1)作战持续时间过长;(2)叛军包围圈越来越小;(3)守城将士虽顽强抗敌,但伤亡惨重;(4)整座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战况危急,无人上报天子;自己虽有破敌谋略,却无法实现)。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11.(5分)(1)对睢阳这一战略要地日渐危险的担忧;(2)对频繁进攻的敌人的刻骨仇恨;(3)对自己能从容指挥作战的无比自信;(4)对唐军广大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的赞颂;(5)对自己(将士们)坚贞不屈、誓死报国的精神的坚信与赞叹;(6)在孤城将陷、人将殉国之际,为自己振兴国家的建议将“无人报天子”,从而也就无法实施感到遗憾。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5点即可。
12.(8分)(1)辩乎荣辱之境(2)小年不及大年(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5)长风破浪会有时(6)不蔓不枝(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评分建议:每句1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13.(6分)德胜大伯:农闲乘凉时说评书,只凭演说,不加伴奏,能说《七侠五义》等故事,很熟练专业。
职业性的说书人:在麦秋后说快书,不用弦子,只用鼓板,不说整本,只说小段,多半业余或半职业性。
弟兄三人:在秋后的三四个月里每晚说唱,有弦子,用大鼓,有韵调,懂得抓听众心理。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⑴铁锤心灵手巧,能算会画,铁锤遗传了父亲的优点,侧面表现德胜大伯不识字但很很聪明;⑵将文章思路从回忆往事拉回,增强内容的可信度、现实感。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第⑴处借评说德胜大伯记账的方式,表达对德胜大伯聪明能干的赞美。第⑵处运用反复修辞写出人们急切盼望的心理,表达对弟兄三人说书技巧的赞美。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⑴听说书,反映农人虽然物质不富裕,但也重视追求精神生活;⑵说书人懂得将说书与维持生计相结合,具有巧妙的生存智慧;⑶不同的听说书情形,体现农人日常生活的自由状态;⑷听说书,无形中也在传承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3点即可。
17.首先阐明学习兴趣、好奇心比拥有证书和特长更重要的观点;接着论述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等所倾向的能力要在生活实践、阅读探究中获得;最后提醒家长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才是根本。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1)用他们没有参加各种辅导班,最终也都有所成就的经历,呼吁父母应重视营造自由、快乐、宽松的成长环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进一步证明“慢慢来”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孩子更有发展潜力的观点;(3)增强了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1)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不被功利心态、短视思维左右。
(2)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清楚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和考查重点能力的要求,懂得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3)拥有健康的教育心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而不是进度的快慢。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评分参考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和熹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堂弟之女。邓皇后五岁时,太傅夫人很疼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因为年龄大眼睛看不太清,误伤邓皇后的额头,邓皇后忍住痛苦不吭声。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后,邓皇后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邓皇后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她的哥哥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
和帝永元七年,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进入掖庭成为贵人,当时的年龄是十六岁。她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和帝深深地嘉许而喜爱她。邓皇后有病,皇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皇后对和帝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来说让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讥讽,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和帝说:‚别人都以经常能到禁宫走走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元兴元年,和帝去世。殇帝刚出生只百余日,邓皇后就迎立他为皇帝。殇帝尊邓皇后为太后,太后临朝听政。这个时候刚刚遭受大丧之事,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箧大珠,邓太后考虑到,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观察她们的脸色和神情,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太后圣英明哲。等到殇帝去世,邓太后决定迎立安帝,仍临朝听政。因接连遭受大丧之事,老百姓苦于差役,殇帝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事事都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自从邓太后临朝听政以来,水旱之灾共有十年,周边外夷入侵,国内盗贼兴起不绝。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有时通宵不能入睡,亲自减少或撤除生活供给,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太平,年景还得到丰收。
附加题
21.(4分)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 22.(2分)洪迈 苏洵 评分建议:每空1分。
23.(4分)两种不同理解:(1)赵岐、程颐(程伊川)认为宰我等三人虽浅陋,但也不至于投圣人所好,阿谀奉承;(2分)(2)苏洵(老苏)认为这三个人的智慧只能了解孔子浅陋的地方。(1分)
产生原因:句读停顿不同,导致两人理解不同。(1分)
【参考译文】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等三人的智慧足以了解圣人。如果圣人有了污点,不至阿其所好,阿谀奉承。‛赵岐注释说:‚三人的智慧足以识圣人。污,下也,指三人虽小污不平,也不至于投其所好,偏心所爱而违心地吹捧别人。‛仔细审核其文意,可以肯定‚足以识圣人‛后为一句号。‘污,下也’自然是另一句。此处是用‚下‛字来解释‚污‛,其意思非常明白。而苏洵竟认为这两句乃是一句话,因此特意写了一篇《 三子知圣人污论》,文中说:‚三人的智慧无法达到圣人高深幽绝的境界,最多只不过是仅得其下而已。‛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他既然说‛孔子比尧、舜更贤,自古以来绝无仅有‛,可以说是伟大之极了,然而又说他尚有‘污下‛,这是怎么回事呢?程颐先生说:‚有若等人当然能够知悉孔子之道,假使污下,必定不会为投其所好而虚美人。‛这种说法与赵岐的看法正好相同。
24.(5分)AC(A“刘备听后大喜”错,C 项应是庭长要葛朗台负责路费,葛朗台决定让宁愿自己出钱的德•格拉桑前去办理)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1个得2分,2个得5分。
25.(10分)⑴(6分)羊祜(1分)。策略:①以德治军;②审时度势,静观其变;③与吴军和平相处。(3分)成效:①甚得军民之心;②军中有十年之积。(2分)
(2)(4分)清朝改民国,皇帝改没了(1分),但世道比有皇帝时还糟糕(1分):茶馆改良了,多出来的一大堆事都让李三来做(1分),工钱还不涨(1分)。
26.“天下兴亡”不是指改朝换代、权力更替(或反清复明),(1分)而是指民族的兴盛灭亡;(1分)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败(或捍卫社会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命运),(1分)每一个平民百姓都肩负责任。(1分)
27.学而不已,注重积累,精益求精,经世致用,尊重他人学术成果。(每点1分)28.① 为官者应担起国家兴盛的责任。② 民族命运也事关每个平民百姓。③ 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④ 要顺应时势进行改革。⑤ 重视人心风俗。⑥ 人才对国家治乱至关重要。
评分建议:每点1分。
第二篇:驻马店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驻马店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A项对应的是文本第一句话,国家凝聚力的产生是有两个条件的,其一是共同基础,其二是满足需要。本选项只提到了第二个条件,没有说第一个条件。)
2.B(本项对应的是第二段的第二句,原文说“国家凝聚力具有非均衡性,这种特性为加强国家凝聚力建设提供了重点和方向”,不能说“就能实现国家凝聚力的均衡发展”,说法太绝对。)
3.D(物质凝聚力是其他四种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础属于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B(完:修缮,修筑)
5.D(二十三年,入见天子,会藉田毕,即酺燕为守珪饮至,帝赋诗宠之)
6.A(“武功高强”“曾一人杀敌一千多”于原文无据。)
7.(1)张守珪曰:“(遭受)创伤之后,岂可用箭和垒石相对抗,需要用权谋来战胜他们。”
(大意2分,“讵”“确”“权”各1分。讵:岂,难道。用于表示反问。讵可:岂可。确:竞争,较量。权:变通,用权谋。)
(2)王悔趁机离间劝诱他,在夜里斩杀了屈剌及可突于,并消灭了他们的全部党羽,率领众兵归降。
(大意2分,“因”“夜”“以”各1分。因:趁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以:率领。)
附:【参考译文】
张守珪是陕州河北人。身躯魁伟,为人豪迈崇尚节义,善于骑射。凭借平乐府别将的身份跟随郭虔瓘守卫北疆。突厥入侵轮台,郭虔瓘派遣张守珪前往救援,途中遭遇贼军,张守珪率众苦战,斩杀一千多人,生擒颉斤一人。开元初年,虏人再次进攻北庭,张守珪抄捷径到京城奏事,趁机上书谈论利弊,请求率兵从蒲昌、轮台出发夹击贼军。二次升迁为幽州良杜府果毅。当时卢齐卿任刺史,很器重他,拉他同坐榻上,对他说:“不过十年,你当做这个州的节度使,成为国家的重要将领,希望把子孙托付给你,怎么能以下属来看待你呢?”(他)逐渐升任为建康军使。
王君绰战死,河西一带震惊恐惧,(皇帝)下诏任命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督促余部修缮旧城。筑城的版筑刚刚搭起,敌军突然到来,众人惊慌失色。张守珪曰:“(遭受)创伤之后,岂可用箭和垒石相对抗,需要用权谋来战胜他们。”于是在城墙上设酒,聚集众将士作乐。虏人怀疑有防备,不敢进攻,引兵退去,张守珪发兵追击打败了贼军。于是修复官署,招抚流散的百姓令他们恢复旧业。朝廷有诏在瓜州设置都督府,随即下诏任命张守珪为都督。瓜州土地沙化贫瘠不能种植,以往曾储存雪水灌溉农田。这时,渠壩被虏人毁坏,修复没有材木。张守珪暗中向神祈祷,一天洪水突然到来,大树数千根顺流而至,因而获得木材,修复堤堰,恢复耕作,州人认为他有神通,刻石记载此事。张守珪升任鄯州刺史、陇右节度使。转任幽州长史、河北节度副大使。不久加授采访处置等使。
契丹、奚连年侵扰边境,牙官可突于,是胡人中有谋略的人,前几任长史赵含章、薛 高二语文答案 第1页(共3页)
楚玉等都不能制服他,张守珪到任后,每次交战都能取胜,虏人因此大败。皇帝很高兴,下诏有关部门祭告九庙。契丹酋长屈剌及可突于恐惧,于是遣使者前来诈降。张守珪得知内情,派右卫骑曹王悔到军中议事,屈刺没有归降的意思,军营逐渐迁往西北,暗中勾结突厥众将士准备杀死王悔反叛。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于争权不和,王悔趁机离间劝诱他,在夜里斩杀了屈剌及可突于,并消灭了他们的全部党羽,率领众兵归降。张守珪进驻紫蒙川,大规模演习军队,犒赏将士,把屈刺和可突于首级用专车送到东都。
二十三年,张守珪入朝拜见天子,适逢天子举行藉田仪式完毕,就设宴又为张守珪举行饮至之礼,皇帝赋诗表示对他的恩宠。加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赐给金彩,授二子为官,下诏为他立碑记功。
8.前三句描写了尽日狂风呼啸、木叶脱光、天山耸立、白雪皑皑的边塞景色。(3分)作用:渲染一种苍凉凄悲的氛围,为后文抒情作铺垫。(2分)
9.下片前三句先摆出一种假设,行人的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用朱颜无法常在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愁无法消除。(3分)后面两句为设想之语(或“用对写法”),设想闺中人望月思念“我”这个远在天山的人,表达自己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3分)
10.(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每句1分,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B项,真正使他认识到“开天目”危害的,是“天目开时,能超前看到为发财挖宝而自掘坟墓的一幕”; D项“展现了一个生活的悲剧”错,本文并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一个讽刺喜剧;E 从文中看,“现代解剖医学证明”的内容是人“有第三只眼”,而后面紧接着指出的是“训练有素的气功师”“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些不能作为开天目的科学依据。)
(2)①按照杂志上的方法练习,练到“额前三寸处有一团火球,金光闪闪”;②在王大师的指导下,不断开灯熄灯,“天目处突然跳了几下”,“眼睛紧闭,居然能隐约分辨出室内的东西”。③每天早晨凝视初升的太阳,天目处好像嵌上了一颗蓝宝石,宝石外围数百道七彩光环在高速旋转,而且瞬息万变,④用橡皮棍子敲天目,敲得他头昏脑涨,天目还是没有完全打开;⑤睡了三天三夜,在第三天夜的三更开了天目。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6分)
(3)作者运用了夸张荒诞的想象手法,虚构了小松“开天目”后的情形。(2分)作用是:①使故事情节在夸张与荒诞中得到进一步发展;②使小松贪婪的品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突出人物形象;③荒诞的情节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性,更加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任意两点即可)
(4)小松“开天目”的经历让我们对一些伪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分)
①现实生活中中,总有一些人或急于升官发财,或对他人的隐私充满好奇,或渴望马上摆脱眼前的困境,而一些所谓的“大师”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用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骗术来骗人。②小松“开天目”的经历,反映了有些人思想上的愚昧与无知;③要想不被骗,就必须学习文化知识,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使自己远离愚昧与无知。
(每点2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高二语文答案 第2页(共3页)
12.(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B并不“突兀”,文章第④段有交代;D“与昆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应该是在文革后;E“该剧团成立不久”无中生有。)
(2)①热爱昆剧,为《牡丹亭》演出“兴奋”“热泪盈眶”,“从来没有这样操过心”;②无私奉献,“真的不要一点利益”;③“殚精竭虑”,“完全投入”;④心境纯粹,无“一丝杂念”。(意思对即可。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3)①早期梅兰芳先生对他的艺术启蒙,印象深刻,影响深远;②首次来大陆时,深刻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和传统的惊人生命力;③为了让世人了解昆曲这一中国的瑰宝,决心振兴昆曲,使其发扬光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①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培养,从白先生关于台湾和大陆的对比中可以感受到; ②传承经典,倾力打造精品;
③加强宣传,尤其要注重借助网络媒体,这可以从白先生重视青春版《牡丹亭》的宣传得到启示;
④需要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和资金投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运营。
(言之有理即可,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A(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不恰当的事,以致弄巧成拙。根据语境应为“节外生枝”更好。“毋庸置疑”是“用不着怀疑”,而“无可辩驳”指“不可争辩反驳”,两词虽然都起对被陈述对象加以强调的作用,但前者强调的程度更深。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与后文配合更为贴切。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14.C(A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留守儿童问题”与“绝非家长单方能力所及”不搭配,应在“留守儿童问题”后加上“的解决”。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D项“做出”缺少宾语,应在“经济改革”、“金融改革”后加“决策”等词。)
15.D
16.①主要用于耕作;②而中国只是偶尔使用马耕;③狗的作用变为了看家(护院)。
17.介绍:这是一幅名为《创意油灯》的作品。(1分)由一个灯泡做成的油灯,下面是个底座。(1分)灯泡内装上油料,插入灯芯,点燃灯芯,创意油灯燃起了明亮的火苗。(1分)
创意:油灯,在电灯泡上点燃,传统在现代中坚守。(2分)(油灯代表传统、灯泡喻示现代。根据对作品的创意解读,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
18.写作提示:
农民为了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对蕨菜加工处理,他们认为这是在走捷径,结果却再无生意可做。生意场中、职场中、学习中、生活中,一样如此。看似捷径,走了以后可能却是一条不归路。唯有脚踏实地,诚实做事,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作文评分,参考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二语文答案 第3页(共3页)
第三篇: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月考
高 二 语 文 命题人:陆春娟 试卷分值: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音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可以 国外政治文明有益的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可以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否则,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A.吸收 邯郸学步 画虎画皮难画骨 B.借鉴 亦步亦趋 画虎画皮难画骨 C.借鉴 邯郸学步 画虎不成反类犬 D.吸收 亦步亦趋 画虎不成反类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
B.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C.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D.海绵城市指的是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3.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三代鼎彝昭日月
一堂图画灿云霞 ②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 ③有迹可寻模传墨本
无体不备意在笔先 ④白首壮心写大海
青春浩气画高山
A.①古董行
②刻印社
③碑帖馆
④书画社 B.①古董行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碑帖馆 C.①碑帖馆
②刻印社
③古董行
④书画社 D.①碑帖馆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古董行
4.下列诗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C.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
称
之
为
“
好
读书”。。?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 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 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 A.⑤④②①⑥③ B.②④③⑥①⑤ C.②④⑤⑥①③ D.④②⑤①⑥③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彭汝实传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疏言:“九江盗起,杀伤官军。操江伍文定不即议剿,应城伯孙钺拥兵不出,俱宜切责。”帝从之。
吕柟、邹守益下狱,汝实抗章救。又因灾异上言:“迩者黄风黑雾,春旱冬雷,地震泉竭,扬沙雨土。加以群小盛长,盗贼公行,万民失业。木异草妖,时时见告。天变于上,地变于下,人物变于中,而修省之诏无过具文。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长鲸巨鲕决网自如,腴田甲第横赐无已。陛下春秋已逾志学,而经筵进讲略无问难,..黄阁票拟依常批答。弃燕闲于女宠,委腹心于貂珰。如此而望天意回,人心感,不可得矣。” ..大学士费宏以子坐事被论不出,礼部侍郎温仁和以庆王台浤事听勘。汝实言宜听二臣避...位,以明进退之义。
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汝实言:“邦奇先后两疏,始为惶骇之语,终杂鄙亵之辞。中.所引事,多颠倒淆惑。陛下即位之初,廷和裁省冗员数万,坐此丛怒罢去。今其长子业以狂愚发遣,亦可已矣。而群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复下狱。夫诬告之律,视其所诬轻重反坐,此国法也。愿追究主使之人,与告人同罪,毋令苟免,贻讥外蕃。”不听。
汝实数言时政缺失,又尝力争“大礼”,为璁、萼等所恶。以亲老再疏请改近地教职,而举贡士高任说、王表自代。章下,吏部承璁、萼指,言:“汝实倡言鼓众,挠乱大礼,且...与御史方凤、程启充朋党通贿。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遂夺职闲住。与启充及徐文华、安磐皆同里,时称“嘉定四谏”。
(选自《明史·彭汝实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省之诏无过具文 省:反省 .B.以庆王台浤事听勘 勘:平定 .C.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 讦:攻击,揭发 .D.吏部承璁、萼指 指:意图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志学: 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B.黄阁: 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后世用黄阁代指宰相。
C.侍郎:官名。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各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D.贡士:明清两代每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称作贡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4分)
(2)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4分)
9.第四段中,彭汝实给皇帝提出了哪些建议?请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10—11题。
忆秦娥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①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②浙河西面:指宋代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地方。③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6分)
(2)赏析词的最后两句“宣和宫殿,冷烟衰草”的艺术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语录》)(2),任重而道远。(《孔子语录》)(3),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5),来着犹可追。(《论语》《孟子》选读)
(6)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求仁。(《论语》《孟子》选读)②
③①
7)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孟子》选读)(8)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河流最蓝的地方(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那段时间,连最简单的食品都受到诡计和掺假的威胁。没有哪一天报纸不提到在市场上又有惊人的发现,奶酪是用塑料做的,蔬果类含砷杀虫剂的浓缩比例比所含的维他命还要高。
马可瓦多每次在公司或咖啡馆听到别人说这些事情,就觉得好像有一头骡子在胃里面踢腿。在家里,当他太太买完菜回来,以前那些让他雀跃不已的芹菜、茄子,还有杂货店粗糙多孔的面包,现在却引起他的恐慌,就如同有敌人潜入了他的住宅。
“我要尽我所有的努力,”他自我期许,“以供给我家人那些没有经过不可靠的投机者之手的食物”。早晨他去上工时,好几次遇到一些带着鱼竿,穿着长统靴的男人往沿河公路走去。“这是一个办法。”马可瓦多对自己说。但是城里的河流是垃圾、排水管的集中地,引起他莫大的反感。“我要找一个地方,”他自言自语道,“那里水是水,鱼是鱼,我才愿意垂下我的钓竿。”
骑着机动脚踏车,马可瓦多下工后便去探勘城市上游的河流,还有小河的支流。他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远离柏油路面的河段,他取道小径,穿过柳树丛,直到他的脚踏车不能再前进为止,然后把车留在灌木丛中,步行到有河流的地方。有一次他迷失了路,在灌木丛和陡峭的河岸边打转,既找不到任何小路,也弄不清河流是在哪个方向。忽然,拨开一些枝叶,瞥见下方几步之遥,那宁和的水波——那时河口,几乎成为一个小而幽静的深潭——呈现出就像是山上湖泊的蓝。
激动的情绪并没让他忘记细看水流轻柔涟漪的下方。终于,他的顽固得到了奖赏。啪嗒一声,直鳍在河面上明显地一闪而过,然后另一次,又再一次,他如此地欣喜以至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是整条河流鱼的汇集地,钓鱼者的天堂,也许除了他以外还没被其他人发掘。回头走时,天色已经暗了,他停下来在榆树皮上刻画记号,在某些地方堆几块石头,以便能再找回小路。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准备用具。说实在的,他早就想好了。在邻居和公司同事中他已经设定了十来个钓鱼爱好者。半透露半提示地答应说只要一确定那个只有他知道的游满了丁鲈的地方,就会通知他们每个人,便成功地从这个人借一点,那个人借一点地备齐了一大仓库前所未见的完整的钓鱼设备。
这时,他什么也不缺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从六点到八点——在上工以前,游着丁鲈的河流有可能钓不到鱼吗?事实上,只要把鱼线丢下去就可以拎起一尾鱼:这些丁鲈毫不迟疑
网里去了。
当他的鱼篓装满时,也到了该离开的时侯了。他溯流而上,想找一条小径。
“喂,你!”在河岸一个转角的杨树林中,直挺挺地站着一个戴着警卫帽子的家伙,瞪 着马可瓦多。
“叫我,什么事?”马可瓦多觉得有一股不知名的威胁冲着他的丁鲈而来。“你哪里抓的鱼,篓子里的那鱼?”警卫问。“啊,怎么啦?”马可瓦多的心已经跳到嘴巴里了。
“如果你是在这下面钓的,赶快把鱼丢掉。你没看到上游有座工厂吗?”指着一栋长而矮的建筑物。现在马可瓦多转过了河流的拐弯处,才看到它在柳树的那边正向空中吐烟,向水中排放浓密的云团,是可怕的青绿色和紫色。
“起码你看清楚水是什么颜色吧!油漆工厂就是那个:蓝色毒害了河流,还有鱼。赶快把它们丢掉,不然我得把鱼扣押起来。”
马可瓦多想:“虽然我很想扔掉这些有毒的鱼,但是在警卫面前,我不能丢这个脸。” 于是他回答道:“如果我是在上面钓的呢?”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不但要扣押鱼,还要给你开张罚单。工厂上游是钓鱼保留地。你看那块牌子!”
“说真的,”马可瓦多急急地说,“带着钓竿,只是为了让朋友信以为真,其实这些鱼我是向附近乡镇的卖鱼人买的。”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只需要付税,就可以把鱼带回城里,我们这里是在城外。” 马可瓦多已经打开篓子把鱼倒回河里了。应该还有一条丁鲈是活的,因为它一扭鱼鳍快乐地游走了。
12.小说开头两段有哪些作用?(4分)
13.联系全文,分析马可瓦多的人物形象特点。(6分)
14.小说最后一段画线句有哪些含义?(4分)
15.小说以“河流最蓝的地方”为题,请探究意蕴。(6分)
(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
葛金松 虞吉
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由封闭走向全球化并被纳入到新的全球场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世界以不同的形式发生着关联。
②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美国意识形态渗透,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不断被解构。以传统儒家文化和乡俗文化为参照,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则成为了世纪之交进行“美国想象”的基点。
③“美国想象”作为一种电影文化现象出现并非偶然,这与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当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又给观众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力度,而且它形成的张力与应力也给“大国情结”的宣泄搭建和扩大了路径。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百年近代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种失落感和集体性精神创伤,中国的大国身份被历史暂时性“潜移”,但中国始终对大国身份和历史性无法释怀。《大撒把》、《北京人在纽约》等表面上探讨的是亲人情感的跌宕、家庭生活的起伏和文化对立问题,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大国情感、观念的纠葛和冲动,特别是屈居于美国篱下的焦虑感。由此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与成就所遗留并积淀下来的“世界中心意识”以“美国想象”来呈现,这倒有一点古人词句里“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意思。
④电影作为一种话语媒介,它导入了民族心智、思维和性格,就像王德威学者所说:电影和文学是对社会思维和社会心态的想象,它们成为“想象社会思维和心态”的方法。遵照电影的这一艺术特性,按照固有的思路和逻辑来进行“美国想象”的电影能够为触摸“大国情结”提供一种抚慰和想象性解决。
⑤新世纪大电影中的“美国想象”不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而是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对中美平等关系进行构置,实现两种文化的连接。被称为“现象电影”或“话题电影”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无不给予两种文化平等对话的想象,《中国合伙人》中三次高考失败、经历困厄、磨难的底层青年成东青,通过自己勤奋和努力成为拥有财富和地位的成功者,而且最终在国贸大厦谈判中实现翻盘。这种“美国想象”,不仅是中国人“潜意识”下“大国情结”的凸现,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国家言说”。在模糊了两种意识差别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成功”、“新的圆满”给人一个
⑥“美国想象”在中国电影的呈现也许只是作为一种有效的、隐含商业策略的以“文化差异”为噱头,为永无餍足的欲望服务,也许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强势裹挟下的处境,但从“大国情结”契入的阐释分析,显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作者为西南大学传媒大学教授,内容录用时有删改)
16.文中“美国想象”的含义有哪些?(6分)
17.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请结合文章,对最后一段中“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分)
七、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加试 命题人 谢林
试卷分值:4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乾隆癸卯科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获售者鲜登第,时称“逸民榜”。丙子科题“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所取文皆动宕发皇,登第者独多,时称“响榜”。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审法宜密,而笔不可枯。必也以沉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
(节选自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21.文中“癸卯”属于________纪年法,在“乡试”中考中的人,称作________。(2分)22.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影响考生“登第”的因素。(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丫头,后被贾母派去服侍黛玉,改名紫鹃,她一心一意为黛玉着想,敢于直接指出黛玉的过错。
B.在行酒令时,黛玉情急之下引用了《西厢记》和《会真记》中的句子,被宝钗发现,两人来到蘅芜苑中,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
C.紫鹃敢试宝玉,首先出于对黛玉的关爱,她把自己当成黛玉的亲姐妹,希望宝黛能早日成亲;其次出于二人的共同的命运,黛玉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到紫娟,可以说二人荣辱相关,休戚与共。
D.71回中巜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中,贾母80岁寿辰,南安太妃要见大观园中的众小姐们,贾母于是叫“把史薛林以及三姑娘”带来见客,这引起了“嫌隙人”邢夫人对王夫人产生了“嫌隙”。
E.85回中,在贾母和薛姨妈基本同意宝玉和宝钗婚事的情况下,贾芸给宝玉写了个帖子报喜,宝玉看罢,气的撕了帖子,直摇头,皱眉,并说贾芸混账。所以说宝玉宝钗的婚事其实最先是由贾芸通报给宝玉的。24. 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41回中,妙玉引黛玉、宝钗、宝玉去栊翠庵品茶,就制茶所用之水,妙玉和黛玉有如下一番对话,请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6分)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楼梦》第67回中,“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颦卿”是谁?“土仪”为何会引发她思故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文学与乡愁 陈少聪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以乡愁为主题的书写,俯拾即是。拿起一本唐诗宋词汉赋来,每三两页必有一篇写乡愁。有写流放离愁的,有写出塞征人的悲怆的,更有无数写闺中怨妇的凄怆和游子的羁旅思归。凡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背诵出几首来。“乡愁”恐怕早已成了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了吧。
古人出门是大事,往往一别经年,山川阻隔,千里迢迢,那种乡愁摧肠揪心。几千年前《诗经》里就充塞着书写乡愁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诗里高适的《燕歌行》写征人的苦辛,少妇的悲怆,又是多么动人心魄。杜甫写昭君出塞的千古名句,读了更是令人心碎神销。随手拈来,便有如许之多沉重的乡愁之作。
“乡愁”在英文里译为nostalgia,指对过去的眷念之情。纯粹古典的乡愁因地理的隔离而引起,是种痛苦;而nostalgia则属于一种甜蜜的忧伤。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所表述的几乎全是这种对过往的眷念之情。记忆往往于人们最不经意之际猝地来袭,常因某种音符、某个旋律或某种气味等等感官的刺激而骤然之间勾起浓烈鲜明的回忆。
还有一种乡愁,境界更加抽象,它除了追念既往,也遥想无穷的未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正是这样一首诗。崔颢的《黄鹤楼》所写也是类似的境界,诗中的“乡关”未必指家乡,更像泛指人生的归宿。诗人对生命世事兴起无限感怀:人生何其渺小,人生当何去何从?这种乡愁,不限于诗人,是人类自古以来共有的感怀。人生短暂,似白驹过隙;在宇宙间,人永远只是一个过客。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不也正有同一种感慨吗?诗人在接触到这旷古的大寂寞后,也是接触到终极的乡愁的时刻,而这刹那的悲情与颖悟,往往启发了伟大文学作品的诞生。
25.以乡愁为主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 ▲ 2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如何表现乡愁的?(4分)
▲ ▲ 27.材料中写到了哪几类乡愁?它们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 ▲
2017--2018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1.C(吸收:吸纳。借鉴: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或教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亦步亦趋: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难。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老虎不像,却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本题第一空,两个备选词“吸收”“借鉴”均可用;第二空,“邯郸学步”与语境中“放弃”“葬送”等词更吻合;第三空,“画虎不成反类犬”从语义上看更合适。)
2、C(A不符合逻辑,应该是六分之一在前,五分之一在后。B并列词语语序不当,“论证与调研”应改为“调研与论证”;成分赘余,删去“在……后”或“经过”D成分残缺。可在“利用”后加“的城市”。)
3、选A
4、B
5、(3分)C(解析:由前文语境可以推知,后两句先说“要读书”,再说“好读书”,可以选定②④;由后文可以选定③;⑤⑥①有直接的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6.B(勘:调查,审查)7.D(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8(1)朝堂之中,忠奸不分,把讨好迎合当作符合礼仪,把恪守正义视为故作正直猎取名誉。(4分,“廷陛、逢迎、合礼、沽直”各1分)
(2)(彭汝实)自知不能被考察接纳认可(或译为“无法通过考察”),于是想辞去高官而就卑职(或“甘居低位”),不应当听任他侥幸免于追责。(4分,“不容、尊、卑、听”各1分)9.查明真相并停止对杨廷和家人的迫害,依法惩治诬告之人,追究主使者的罪责,要有免于外蕃讥笑的意识。(4分,每点1分。有关王邦奇两道奏章的内容和杨廷和获罪的原因,不属于建议的内容,不能作为答案。)【参考译文】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的进士。授官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上疏说:“九江盗贼起事,杀伤官军。操江伍文定不立即商议剿灭,应城伯孙钺按兵不动,都应该严加责罚。”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吕柟、邹守益入狱,彭汝实上奏救援他们。后又因灾变而上言说:“近来出现黄风黑雾,春季干旱冬季打雷,大地震动泉水枯竭,尘土飞扬。加上众小人人多势众,盗贼公然横行,千万百姓破产。木怪草妖,时闻上报。上有天变,下有地变,当中又有人物之变,而修身反省的诏书不过是一纸空文。朝堂之中,忠奸不分,把讨好迎合当做符合礼仪,把恪守正义视为故作正直猎取名誉。权贵宠臣如巨鲸大鲕冲破渔网自由自在,肥田大宅赏赐不断。陛下年
在票签上的重要意见却依常规批答。将空闲休息的时间浪费在宠爱的妇女身上,而将宦官视为亲信。如此做法却希望上天回心转意,人心感动,是办不到的。”
大学士费宏因儿子犯事被批评不出仕,礼部侍郎温仁和因庆王朱台浤事听候审查。彭汝实上书说应该让二位大臣离任,用来彰明官员进退的意义。
对于奸人王邦奇攻击杨廷和之事,彭汝实上言说:“邦奇先后上了两道疏章,以惊恐之语开始,以粗鄙猥亵之词结尾。疏章中引用的事,大多颠倒事实混淆不清。陛下当初即位时,杨廷和裁减政府数万冗员,因为激怒这些人而罢官离任。现在他的长子已因狂妄而被发配,此事也应结束了。但是众小人心中蓄积的怨忿,却依旧滋蔓不已,他的次子和女婿又被一同投入监狱。诬告之法规定,视诬告者所诬之罪轻重将其罪反加在诬告人身上,这是国法。希望追究主使的人,与上告的人一起治罪,不能让他们侥幸免罪,让外国蕃邦讥笑。”皇帝不听从。
彭汝实多次评论时政的缺失,又曾经争议“大礼”,被张璁、桂萼等人憎恶。后因父母年迈一再上疏请求改任靠近家乡地方的教职,并推举贡士高任说、王表代替自己。疏章下发,吏部秉承张璁、桂萼的意图,上言说:“彭汝实建言惑众,阻挠破坏大礼,并与御史方凤、程启充等人结党营私、互相贿赂。自知无法通过考察,于是想辞去高官而就卑职,不应当听任他侥幸免于追责。”于是,彭汝实被剥夺官职闲居。因为和程启充及徐文华、安磐都是嘉定同乡,时称“嘉定四谏”。
10.(1)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挂念慰问;(2)对南宋当局苟且偷安,防务废弛的指责;(3)对中原残破,百姓生活荒凉的伤痛;(4)对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2分一点。答到任意三点得满分)(2)对比,(1分)将昔日的繁华盛世和今日的衰败凄凉作对比;(1分)融情入景,(1分)将国家衰亡现状,自己的悲愤之情寄寓在眼前破败的景象中,(1分),含意深远,耐人体味。(1分)(纯用名词意象,画面感强,也算一点。)
11、(1)学而不思则罔
(2)士不可以不弘毅
(3)萧关逢候骑
(4)属引凄异
(5)往者不可谏
(6)无求生以害仁
(7)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8)曾益其所不能
12、(4分)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生活背景,使小说进入叙事更舒缓、自然(1分);
②为下文马可瓦多努力寻找安全食物的情节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 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丑陋现象的谴责(1分)。评分细则: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1分);
②为下文马可瓦多努力寻找安全食物/钓鱼的情节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分)(答术语1分,联系文章内容具体答题1分);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丑陋现象的谴责(1分)(答“表达了主人公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厌恶/担忧”亦给分)。
13、(6分)
①对投机商人不满,说明他不甘被损害,有正义感;
②因为担心食物危害健康他决定自己去为家人寻找放心食物,说明他有责任心; ③不辞辛劳找到了“最佳”犯错误钓鱼地,说明他做事执着;
④想方设法不让别人知道钓鱼地点,却从别人那里备齐了一大仓库前所未见的完整的钓鱼设备说明他小心眼,耍心机。
⑤在警卫面前狡辩、说谎,说明他好面子,虚荣。
(写出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每点只写结论,没有联系文章内容的,得1分)
14、(4分)
满篓的鱼只“还有一条是活的”,展示了现代人在污染、罚单、税收等重压下生存环境恶劣、生活空间狭窄的现状(2分)。
“应该”和“快乐地游走”象征着生活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马可瓦多一样的人,在痛苦中不失希望,从而给文章增添了一些亮色(2分)。
15、(6分)
①“河流最蓝的地方”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也象征人们对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追求。②工业文明让“河流最蓝的地方”成了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是对“文明”的讽刺。③引发读者反思,警示世人不要以牺牲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幸福生活为代价追求工业发展。(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评分细则:
①在文中的意思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2分);
②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对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追求(2分);
③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如“反思”、“警示”、“批判”、“讽刺”、“呼吁”等,有态度用词并
2分,没有写到工业文明(生产、发展)破坏,只笼统地说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之类,就算有情感态度用词,也只给1分。
16、(1)不同文化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意识;(也可答成:对美国文化的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2)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产生的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感。(3)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实现中美两种文化的连接和平等对话。
17、首先,指出“美国想象”的出现与“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其次,分析产生“大国情结”的原因;接着,以《大撒把》等作品为例作具体解说;最后总结上文,引古人词句生动说明“美国想象”与“大国情结”的关系。(层次划分正确2分,每层意思概括1分,共6分。)
18、从“大国情结”契入的阐释分析,基于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背景,基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根源,基于电影作为话语媒介的艺术特性。(三个“基于”的内容每点各2分,如学生答:基于在电影艺术中开拓新视野构建新的“国家言说”的需要,也可给2分)
七、作文(70分)
19、评分参照2017年江苏高考评分细则。
【立意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因为“缝隙”不单可以实指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还可比喻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现象)
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应“留一道缝隙”。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意义)
以此可以留足空间,避免出现问题。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方法)
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缝隙”应该注意什么?(告诫)
该疏则疏,恰到好处。如此一问,思路定然豁然开朗。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1.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
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
5.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
语文附加题
(时间:30分钟 满分:40分)
加试题答案
20、解析:考生可利用虚词和固定句式来断句,如“也”作为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还可利用句式结构来断句,如“沉实之思”与“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与“声调合于今”句式一致。
答案:必也/以沉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每处1分)
21、答案:干支 举人(每空1分)
22、解析:由材料中的“所取文皆动宕发皇”“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以沉实之思……而声调合于今”等可知,影响登第的主观因素是考生的才华和所作文章的风格。另外,由癸卯年和丙子年浙江考生登第情况的不同,还可分析出影响登第的客观因素是试题的质量。
参考答案:①试题的质量;②考生的才华;③文章的风格。(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乾隆帝癸卯年科试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考中乡试的人很少有考中进士的,当时被称为“逸民榜”。丙子年科试题为“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被选中的文章都气势动宕恣肆、主旨显豁,考中进士的人特别多,当时被称为“响榜”。大概科场文字,体察道理应该精要,而才华不能收敛;详究方法应该严密,而文笔不能枯竭。一定要运用深沉笃实的构思,运用高贵华美的才气,风骨接近古代,然而声调与当今相合,这是应对科举考试的锋利的武器。
23、答案BD。(B、牡丹亭和西厢记;D、王夫人改凤姐)
24、(1)拿出珍贵的茶招待黛玉等人,体现妙玉对他们的认可;妙玉嘲笑黛玉来显示自己的高雅;与妙玉的结局形成巨大反差,更加突出人物的悲剧性。(每点2分)(2)黛玉(1分)宝钗所赠土仪是来自黛玉故乡之物,引发了黛玉的故土之思(1分);土仪是宝钗哥哥薛蟠所送,而黛玉没有兄长(1分),更增加了寄人篱下的她对故土已逝
1分)。
25、体裁多样;数量多;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表现了许多阶层/人群的生活);流传广泛(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感人至深;形成传统。(一点1分,答五点给满分5分)
26、今昔对比,借景抒情。(每点2分)
27、“纯粹古典的乡愁”,因长期远离故土(2分);“对过去的眷念之情”,因感官刺激而骤然勾起浓烈鲜明的追忆(2分);“终极的乡愁”,因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人生归宿的不确定(2分)。
第四篇: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1.默写(8分)每题2分,错一字扣一分
(1)开窗放入大江来
(2)气蒸云梦泽
(3)山色空蒙雨亦奇
(4)纸上得来终觉浅
(二)2.(2分)《白鹤堂集》彭端淑
3.(2分)凭借、倚仗边远的地方
4.(4分)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5.(3分)略
6.(2分)同“返”,返回离开
7.(2分)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
(或“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8.(2分)要认真向别人学习
二、现代文(25分)
9.愧皱(一字1分,共2分)
10.坐车逃票(2分)
11.4分(1)感到委屈并怨恨父亲
(2)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
12.3分教育儿子明白“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的道理。
不认得路,回家晚并无大错;
而坐车逃票和偷拿人家东西本质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父亲对两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言之成理即可)
13.2分父亲教给我们的做人要具备的美好品质的道理,使我们受益无穷。
(言之成理即可)
14.3分疼爱子女,严格要求子女,正直、廉洁。
三、作文(50分)
15.可参照中考作文评分的标准,侧重于中心材料的选取和语言表达的通顺,写字分包括在内。
第五篇: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终复习计划
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终复习计划
根据期终复习要求,特制定如下期终复习计划:
结束新课:元月6日
1、元月7日—8日:字词(错别字)名句默写
2、元月9日:口语交际、仿写(对联等)
3、元月10日:名著阅读指导
4、元月11日—12日:文言文阅读
5、元月14日:诗歌赏析、、图表漫画表格类指导
6、元月15日:说明文阅读、7、元月16日:修改病句、新闻概括导语设计类指导
8、元月17日:成语运用、专题设计
9、元月18日:小说阅读
10、元月19日:散文阅读
11、元月20日:议论文阅读
12、元月21日:作文指导
13、元月22日—23日:查漏补缺,迎接期终考试。
初二语文备课组
2012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