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联系是普遍的,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答案要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案要点]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要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答案要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
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答案要点]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三、辨析题
1、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5、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6、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其他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1)空气污染严重;(2)世界性水源危机;(3)森林惨遭毁灭;(4)物种不断减少;(5)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8、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l)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各阶级的收人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而获得这些收人的条件是劳动力的出卖、资本的占有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分配关系在社会表面和资本家的意识形态中却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资本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由于土地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工人获得的工资是劳动这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土地、劳动这三种要素是三种收人的源泉,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人,谁也没剥削谁;这就是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1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混淆这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3.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
16.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17.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产权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最神圣和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了。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20.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念,由于它们在反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请回答,(1)毛泽东论商品生产的论述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3)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答案要点](1)毛泽东对商品生产的认识的意义有:其一,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商品生产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其二,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弥补自给性的生产的不足。其三,希望通过商品生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其四,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2)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l)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3.[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8页)
[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十分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
[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请回答:
(l)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4.[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人差距扩大。[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人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
(l)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案要点]
(l)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施展出来,企业必须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业绩相挂钩,以鼓励多劳多得。
(2)价值规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在竞争中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造成分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此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政府对困难、破产企业的职工,实施救济、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具体表现。
(3)企业追求效率和政府维护公平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所以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其二,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人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5.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l]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双飞,鹏程万里。
[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l)在上述三个材料中,该企业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l)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材料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l月25日)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人30%一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摘自《隙望》1999年第6期)
[材料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了……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人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 2 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联系是普遍的,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附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 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案要点]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要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 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
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 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 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3(附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三、辨析题
1、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5、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6、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其他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1)空气污染严重;(2)世界性水源危机;(3)森林惨遭毁灭;(4)物种不断减少;(5)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8、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 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4(附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l)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 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各阶级的收人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而获得这些收人的条件是劳动力的出卖、资本的占有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分配关系在社会表面和资本家的意识形态中却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资本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由于土地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工人获得的工资是劳动这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土地、劳动这三种要素是三种收人的源泉,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人,谁也没剥削谁;这就是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1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混淆这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3.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
16.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17.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产权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最神圣和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了。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20.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念,由于它们在反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请回答,(1)毛泽东论商品生产的论述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
(3)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答案要点]
(1)毛泽东对商品生产的认识的意义有:其一,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商品生产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其二,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弥补自给性的生产的不足。其三,希望通过商品生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其四,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2)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l)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3.[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8页)
[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十分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
[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请回答:
(l)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
(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
(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
19(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4.[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人差距扩大。
[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人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
(l)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案要点]
(l)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施展出来,企业必须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业绩相挂钩,以鼓励多劳多得。
(2)价值规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在竞争中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造成分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此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政府对困难、破产企业的职工,实施救济、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具体表现。
(3)企业追求效率和政府维护公平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所以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其二,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人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5.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l]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双飞,鹏程万里。
[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l)在上述三个材料中,该企业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l)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材料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l月25日)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人30%一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摘自《隙望》1999年第6期)
[材料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了……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人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卫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为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1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请回答:
(1)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
(2)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所在。
(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
[答案要点]
(l)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做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的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7.[材料]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n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请计算:
(l)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答案要点] 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国部分构成的,即w=k+m
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元)×1.88元×30=7.75×1.88×30=437.10元
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
(l)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2)剩余价值率为1351.58%。
8.[材料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1页)
请回答:
(l)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答案要点]
(l)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
(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9.[材料]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
(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现象时,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3)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10.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2(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11.[材料]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答案要点]
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5(附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辨析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l)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要点]
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四、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根据刘峰、靳立新:《微软垄断始末》,《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1月17日整理)
请回答: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
[答案要点]
(1)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其根本原因: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第二,不存在“绝对的垄断”。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科技创新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1]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2]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人国。大量的外资净流人,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3]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4]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人是30:l,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答案要点]
(l)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就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 巨大收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匾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一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请回答:
(l)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答案要点]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3)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国有化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产生。当时如矿山、港口、河道、铁路、公路等私人资本难以经营的企业和设施就已部分地转归国家所有。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国有化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有化大多是在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发展得较快;一旦战争结束,经济危机过去,国有化企业就会大大收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国有化扩大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实行国有化的主要方法是资本主义国家高价收买私人企业的产权,或由国家向私人企业投资。其形式主要有:国营、国有私营和公私合营等。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法国工业国有化的程度达到了40%,意大利为35%,奥地利为28%,联邦德国为21%,英国为11%。
[材料3]1982年,法国推行国有化涉及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之外,还包括电子、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以及纺织、造纸、建材等制造行业,甚至深人到航空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1982年,法国国有企业在钢铁行业的比重为80%,航空运输行业为87%;在邮政、电讯、铁路运输、烟草以及煤气生产方面,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甚至高达100%;在基础化学、人造纤维、有色金属等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也超过了50%。
请回答: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出现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实质。
[答案要点]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新的变化,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国有制的性质随国家的性质而定。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资本,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构成社会经济的 基础,它决定国家这个上层建筑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由于这种性质的国家实行国有化,占有生产力,毫无疑问仍旧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国有制企业的工人,虽不再受雇于和隶属于某一个别的或集团的资本家,但受雇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和国有企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6(附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三、辨析题(本题有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完全失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确实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许多曾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又回到资本主义的轨道,世界上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国家更少了。但是,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仍然存在,其最根本的社会弊端仍然无法自我消解,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何真正地超越资本主义,或者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事实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形成两大对立的冷战格局不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必须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因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是社会主义获得新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功过。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在列宁去世后,由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探索出来的第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第二次工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2、简述以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与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的社会。
3、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参考答案]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曾作过设想,列宁和斯大林所领导的苏联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此问题也作过相当深入的探讨。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第五,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参考答案]
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因此,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并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五、材料分析题(10分)
1.[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材料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材料3]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它插手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摘自陶德林、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
[参考答案]
(l)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上述材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来回答这一问题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因而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有着客观的发展规律,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其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就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依次替代,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客观规律代为依据的,因而具有必然性。当然,马克思又承认,社会主义出现的必然性并不意味当下的实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中,资本主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社会主义只能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因此,资本主义当下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是永存的,而只能说明它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一旦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主义就必然出现。
(2)阿尔温·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没有意识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差异,割裂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具有客观性,但与自然规律运行的盲目性不同,社会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社会主义却不会自发地实现,而要有赖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积极的革命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7(附答案)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辨析题(本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与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符合社会规律的事物必然要得到实现。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已被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它必将被更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合规律的。同时,社会规律是在人们社会活动中起作用的,而人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因而社会规律的实现和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既然一国或少数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一国或少数国家也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它混淆了实现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之间的区别。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社会关系高度和谐,阶级和国家都将消亡,“三大差别”也将消失,因而共产主义只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那么,怎样才能从一个有阶级有国家的社会发展到一个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性质迥异的社会,以及资产阶级将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资本主义直接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因此,又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不是从发达资本主义,而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建设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一种手段,一个必经阶段,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的实现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社会主义是要从资本主义世界为实现共产主义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因而在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情况下,得一国或少数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并建设社会主义;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却是世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自然结果,意味着国家的消亡,不存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问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答案要点]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社会的基本前提,是马克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示来新世界的特点,是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2、简述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自由王国就是指人类的解放,即人类掌握了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力量,成为了自然界真正的和自觉的主人,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相应地,必然王国就是指未能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力量还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受着自然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的支配。其实,不论在自由王国,还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同样在起作用,只不过,在必然王国中,人民臣仆于这些力量之下,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的;而在自由王国,由于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这些力量,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完全的体现。也就是说,自由不是对必然性的完全超越,而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自由王国不仅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还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从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人类最终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理想王国,而这一过程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即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自由王国。
3、简述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答案要点]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所决定的。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同时,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另外,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当然,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答案要点]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决不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现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起来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依据都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密切联系起来的:根据“两个必然”,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而根据“两个决不会”,我们要明白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离开“两个必然”而谈“两个决不会”,也不能只讲“两个决不会”而忽视“两个必然”,必须要将二者统一起来。
五、论述题(10分)
1、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答案要点]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全的产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足发展,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就是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d)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c)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bcd)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BCD 3.ABC 4.BC 5.AB 6.ABC 7.CD 8.AB 9.BCD 10.ABCD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
A.唯物主义B.二元论
C.唯心主义D.怀疑论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d)
a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d)
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b)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d)a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
d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c)
d d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
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c)
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属于(d)
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25.度是(b)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c)
d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D.时空性
28.实践是指(d)
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d)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A3.C4.C5.D6.B7.B8.C9.C10.D
11.D12.D13.A14.A15.C16.D17.D18.A19.D
20.D21.B22.B23.B24.D25.B26.D27.B
28.D29.B30.D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C)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BCD)CDE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BCD)ABCD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E.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5.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某种时尚开始流行
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C)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使统一体分解
7.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E)
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CDE)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9.辩证的否定是(ABCDE)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
E.既克服又保留
10.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D)ABD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2.ABC3.CDE4.ABCD5.BCD6.ABD
7.CDE8.ACDE9.ABCDE10.ABD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联系是普遍的,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附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c)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c)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b)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c)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b)D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a)B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b)C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c)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c)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c)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bcde)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E.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E.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E.理论优于实践
8.“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E.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E 5.ABCD 6.CD 7.ABD 8.ABD 9.BCD
10.ABCE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案要点]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要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
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3(附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E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
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E.社会形态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的
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指出阶级斗争只有暴力革命一种形式
1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22.C23.A24.C25.D26.C27.B28.D29.A3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CD 4.ABCD 5.ACDE
6.ABCE 7.AB 8.AB9.CD 10.ACD
三、辨析题
1、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5、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6、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其他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1)空气污染严重;(2)世界性水源危机;(3)森林惨遭毁灭;(4)物 种不断减少;(5)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8、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4(附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
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
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D 3.B 4,A 5.B 6.A 7.D 8.C 9.D 10.A 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B 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
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5.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6.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7.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9.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1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2.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13.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14.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1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6.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D.创造出剩余价值
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2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1.借贷资本的特点是()
A.一种资本商品B.一种商品资本
C.一种所有权资本D.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
22.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人有()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D.银行利润
23.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A.成本B.工资C.利润D.利息
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2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6.剩余价值规律()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27.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
2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30.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3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竞争规律决定的35.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6.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37.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3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39.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40.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41.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个别资本增大B.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平均利润率下降
4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4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A.立法司法职能B.对内职能
C.对外职能D.行政职能
45.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
A.资产阶级政党B.军队、警察
C.监狱、法庭D.政府机构
46.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A.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B.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C.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47.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
A.政治上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
B.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C.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
D.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
4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 C.选举制度D.政党制度
49.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
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论
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博爱
50.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主权在民
C.人们当家作主D.分权制衡
5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B.管理权C.行政权D.司法权
52.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
A.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会
B.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C.操纵选举
D.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
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5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
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5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6.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
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
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
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 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2.ABCD3.CD 4.AB 5.ABD 6.A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11.ACD 12.CD 13.BCD 14.AC 15.ABD 16.AD
17.BC 18.ABCD 19.ACD 20.ABD 21.ABCD 22.ABD 23.CD
24.AC 25.ABCD 26.ABCD 27.AD 28.CD 29.AC30.ABD31.ABCD
32.BCD33.AD34.CD35.CD 36.ACD 37.BC 38.BCD 39.AB
40.ACD 41.BCD 42.ABC 43.ABCD 44.BC 45.BCD 46.AB 47.CD
48.ABCD 49.ABCD 50.ABD 51.ACD 52.ABCD 53.ABC54.ABCD
55.CD 56.ABCD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l)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各阶级的收人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而获得这些收人的条件是劳动力的出卖、资本的占有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分配关系在社会表面和资本家的意识形态中却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资本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由于土地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工人获得的工资是劳动这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土地、劳动这三种要素是三种收人的源泉,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人,谁也没剥削谁;这就是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1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混淆这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3.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
16.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17.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产权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最神圣和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了。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20.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念,由于它们在反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请回答,(1)毛泽东论商品生产的论述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
(3)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答案要点]
(1)毛泽东对商品生产的认识的意义有:其一,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商品生产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其二,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弥补自给性的生产的不足。其三,希望通过商品生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其四,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2)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l)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3.[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8页)
[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十分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
[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请回答:
(l)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
(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
(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
(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4.[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人差距扩大。
[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人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
(l)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案要点]
(l)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施展出来,企业必须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业绩相挂钩,以鼓励多劳多得。
(2)价值规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在竞争中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造成分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此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政府对困难、破产企业的职工,实施救济、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具体表现。
(3)企业追求效率和政府维护公平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所以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其二,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人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5.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l]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双飞,鹏程万里。
[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l)在上述三个材料中,该企业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l)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材料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l月25日)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人30%一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摘自《隙望》1999年第6期)
[材料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了……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人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卫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为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1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请回答:
(1)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
(2)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所在。
(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
[答案要点]
(l)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做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的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7.[材料]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n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请计算:
(l)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答案要点]
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国部分构成的,即w=k+m
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元)×1.88元×30=7.75×1.88×30=437.10元
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
(l)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2)剩余价值率为1351.58%。
8.[材料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1页)
请回答:
(l)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答案要点]
(l)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
(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9.[材料]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现象时,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3)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10.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11.[材料]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答案要点]
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5(附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A.发展缓慢不稳定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D.“参与制”
19.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2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 的迅速发展
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2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2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
2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9.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D 5.C 6.D 7.C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国营企业
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8.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9.垄断利润是()
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11.垄断形成的原因()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12.垄断竞争的特点()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13.垄断价格()
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违背了价值规律
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
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
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
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
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
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
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BCD 3.ABCD 4.ABD 5.AD 6.ABCD 7.ABCD 8.ABD 9.ABD10.ABD 11.ABCD 12.ABCD 13.BC 14.ABCD 15,ABD 16.ABCD 17.ABD18.ABCD 19.ABCD 20.ABCD 21.ACD 22.ABCD 23.ABD 24.ABD 25.ABCD 26.AB 27.BCD 28.ABCD 29.ABCD 30.ACD
三、辨析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l)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要点]
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四、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根据刘峰、靳立新:《微软垄断始末》,《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1月17日整理)
请回答: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
[答案要点]
(1)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其根本原因: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第二,不存在“绝对的垄断”。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科技创新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1]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2]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人国。大量的外资净流人,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3]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4]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人是30:l,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答案要点]
(l)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就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匾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一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请回答:
(l)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答案要点]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3)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国有化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产生。当时如矿山、港口、河道、铁路、公路等私人资本难以经营的企业和设施就已部分地转归国家所有。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国有化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有化大多是在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发展得较快;一旦战争结束,经济危机过去,国有化企业就会大大收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国有化扩大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实行国有化的主要方法是资本主义国家高价收买私人企业的产权,或由国家向私人企业投资。其形式主要有:国营、国有私营和公私合营等。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法国工业国有化的程度达到了40%,意大利为35%,奥地利为28%,联邦德国为21%,英国为11%。
[材料3]1982年,法国推行国有化涉及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之外,还包括电子、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以及纺织、造纸、建材等制造行业,甚至深人到航空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1982年,法国国有企业在钢铁行业的比重为80%,航空运输行业为87%;在邮政、电讯、铁路运输、烟草以及煤气生产方面,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甚至高达100%;在基础化学、人造纤维、有色金属等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也超过了50%。
请回答: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出现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实质。
[答案要点]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新的变化,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国有制的性质随国家的性质而定。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资本,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它决定国家这个上层建筑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由于这种性质的国家实行国有化,占有生产力,毫无疑问仍旧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国有制企业的工人,虽不再受雇于和隶属于某一个别的或集团的资本家,但受雇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和国有企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6(附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1.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2.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
1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
15,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6.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17.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1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
1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2.C3.A 4.C5.A6.B7.A8.C9.B10.D
11.D12.A13.B 14.D 15.A 16.B 17.C 18.A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空想社会主义者()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
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E.生产力高度发达
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
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E 2.ABCD 3.ABCD 4.ABCDE 5.ABD
三、辨析题(本题有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完全失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确实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许多曾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又回到资本主义的轨道,世界上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国家更少了。但是,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仍然存在,其最根本的社会弊端仍然无法自我消解,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何真正地超越资本主义,或者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事实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形成两大对立的冷战格局不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必须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因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是社会主义获得新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功过。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在列宁去世后,由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探索出来的第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第二次工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2、简述以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与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的社会。
3、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参考答案]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曾作过设想,列宁和斯大林所领导的苏联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此问题也作过相当深入的探讨。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第五,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德国古典哲学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C)A、亚当·斯密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康德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D)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B)
A、革命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阶级性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C)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不相适应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矛盾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B)
A、美国爆发的 B、英国爆发的 C、德国爆发的 D、法国爆发的
15、在19世纪40年代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是(B)
A、列宁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圣西门 D、欧文
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B)
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精髓 D、核心
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BCD)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A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ACD)A、傅立叶 B、康德 C、欧文 D、圣西门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ABCD)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
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
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ABD)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 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AC 2)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 C、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俄国的十月革命
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体现在(AC)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16、马克思主义是(ABCD)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7、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的革命实践有(ABC)A、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 B、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 C、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 D、十月革命
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AD)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理论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BCD)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0、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ABCD)
A、学习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和发展 D、解放思想
三、判断说明题
1、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错误
2、“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错误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错误
4、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错误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而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有空想成为科学。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 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时代的需要本身即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 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五、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历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稳定的,而它的具体学说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辩证的方法。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不搞少数人的利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搞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就是在发展、变化、联系中看问题的方法,不搞形而上学。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学说是要发展、变化的。道理很简单,时代发展了,社会背景变化了,无产
阶级面临的阶级关系、矛盾状况也会随着发展和变化,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当然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如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不能实现无产阶级在新历史条件下的阶级使命和阶级利益。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就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相继出现。他们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2、谈谈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 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 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B)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实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
A、学习理论知识 B、参加社会实践 C、研究历史资料 D、进行社会调查
2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C)
A、人们的良好愿望 B、先进群体的要求 C、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D、正确的指导思想
22、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D)
A、主观性和个别性 B、可造性和可变性 C、稳定性和不变性 D、客观性和普遍性
2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C)
A、社会规律是人为的规律,自然规律是客观规律 B、社会规律是可变的,自然规律是不变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具有偶然性不稳,自然规律是必然的
2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
A、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B、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C、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D、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
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BC)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BC)
4、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BC)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BCD)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B)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B)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BC)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D“欲擒故纵”
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D)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CD)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CD)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BC)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辩证的否定是(ABCD)A、事物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环节C、事物联系环节 D、扬弃
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ABC)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2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BD)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BD)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CD)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24、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有(CD)
A、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干 B、只要决心大,没有办不到的事 C、没有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再干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25、下列说法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判断有(BC)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是终极真理 B、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C、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D、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哲学。
三、判断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
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错)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错)
7、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错)
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错)
10、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错)
11、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对)
12、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错)
13、在实践中有正确思想指导就不会犯错误。(错)
1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对)
15、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列宁的物质定义不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最终认识。(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是,首先,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内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列宁的“物质”概论及其理论意义。
答: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简述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相互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三,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看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4、简述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
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即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空。时空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特点、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大基本特征。实践三大基本形式是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6、如何从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7、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为:其一,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⑵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首先,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在同一性之中。
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0、简述意识能动作用。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答: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首先,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例如(适当举例)„„
其次,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在社会领域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是不可战胜的。发展观的原理要求对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例如(适当举例)„„
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
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例如(联系改革开放现实适当展开)„„
3、试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4、试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路径,事物的发展只能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
⑵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曲折性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时代总是要前进的,不能因暂时挫折而动摇。其次,发展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变革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情;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事业不断的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 D.人的意识 2.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事物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等感性活动
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生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6、“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C)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1、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上(A)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纸上得来终觉深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识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任何真理都具有(ABC)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多元性
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能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5、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A)
A.反映论 B.可知论 C.先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BCD)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染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7、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9、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0、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BD)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错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错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错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对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对
5、(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2)这一原理是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武器。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二者各执一端,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克服了它们的片面性。
(3)这一原理也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轻视科学理论,从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给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就可以克服这两种主观主义。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⑴、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B)
A、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条件是(A)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D)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生活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BCD)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4、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CD)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决定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7、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CD)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9、“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观,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0、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3、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学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4、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上午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5、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简答题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以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内容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规律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3)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以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前提,即上层建筑要变不适合为尽可能适合。(4)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这一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原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5、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由以上可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五、论述题
1、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的大转变的时期,许多不好的思想就会传入中国,比如拜金主义,和平演变。。。
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的转变,有不好的因素,就会给中国当今的思想带来不好的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
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质),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起阻碍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对经济建设不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政治建设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概括为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应从社会内部去寻找。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由生产力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并以生产关系为中间环节,构成两对社会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这两对矛盾为社会所独有,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着其他的社会矛盾,它们的性质规定着社会的本质;这两对矛盾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其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更为根本,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也制约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后一矛盾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前一矛盾的解决。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表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其中经济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的、思想的动力是不可缺少的,但却是第二性的,属于反作用的性质,它始终是实现经济必然性的工具,而不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它可以决定历史斗争的形式、历史事变的外貌和历史进程的速度,在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中,也可以成为直接的、主要的导因,但从根本上说,它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整个社会的性质,它本身作用的方向、范围却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因此,要全面地、辩证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既要揭示社会发展的总的动力系统,反对把社会发展动力单一化,又要突出历史进程中主要的、决定性的方面,反对把各种动力等量齐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价值规律是(A)
A.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 B.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2.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B)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商品竞争规律 4.利润在本质上是(D)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特殊在(D)
A.能保存资本价值 B.能转移价值
C.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D.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创造使用价值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
解析: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D)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 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C)
A.剩余价值 B.剩余劳动 C.资本积累 D.可变资本 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1.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D)。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1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4.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的结果
C.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或增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15.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C)。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厂房 D.商业设施 17.具体劳动(C)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自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18.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C)A。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
1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C)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2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固定资本之比 D。流动资本之比
二、多选题
1.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与价值不一致,这说明(CD)
A.价值规律有时不发挥作用
B.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的供求关系可以改变价值规律 C.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趋势 2.资本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ACD)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
C。反映人与
C.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运动 D.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3.资本的本质是(CD)
A.以货币、生产资料和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D.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CD)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 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BCD)
A.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 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 D.生产剩余价值所必要的物质条件 6.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CD)。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量的大小由使用价值来决定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7.最早奠定和提出劳动价值论基础的学者是:(A 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8.剩余价值(BCD)
A.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B.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D.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9.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那么(BD)
A.资本家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大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小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资本有机构成具有平均水平的部门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致;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内容包括(ABD)
A.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B.财富大量集中
C.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 D.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贫困之中
解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相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C是错误选项
11.商品是(B C D)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12.产业资产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 C D)
A.货币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1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B C D)
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 B.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C.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 D.用于消费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 B C)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 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A D)
A.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布波动 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17.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 B D)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B.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C.表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有不同影响 D.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8.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 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包括(B C D)A.滞胀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 20.商品二因素是指(A C)
A.价值 B.固定资本 C.使用价值 D.价格
三、判断说明题
1.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被商品生产者或商品使用者同时兼得占有。错 2.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错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错 4.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对 5.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哪些作用?
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价值规律内容:第一,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第二,价值规律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还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价值规律作用:第一,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第二,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第三,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的,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后果?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后果是: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5.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二因素关系: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 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⑵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⑶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五 论述题:
1.如何正确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内容: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揭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第二,从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
第三,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第五,从价值的展示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利润(包括商业利润、银行利润等)、利息、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其来源都是雇佣工人的的剩余劳动。
2.。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并对资产阶级学说中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加以继承和借鉴。(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即使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El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D)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4、金融资本是由(C)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6、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C)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C)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C)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D)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B)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14、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C)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1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D)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19、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C)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4、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5、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6、垄断价格是(ABD)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8、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9、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 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 D、违背了价值规律
10、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 A、可能相互交往 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11、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13、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16、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实行部分国有化
C、实行职工持股 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17、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D)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1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七十七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1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三、判断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1、此观点正确。(1)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2、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3、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4、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5、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6、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7、.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7、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首先,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形成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不可能消除竞争。其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维持。垄断组织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最后,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不同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8、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
8、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它是成本价格和垄断利润之和。垄断价格包括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高价和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低价。从本质上说,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垄断价格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从全社会看,商品价值仍然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而只是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与商品价值总额相等。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9、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出现了变化。
9、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使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从根本上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维护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各种具体形式本质上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10、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10、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法人股东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是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基于雇佣劳动的社会资本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四、简答题
1、为什么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垄断。
1、答案: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和日益集中,这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利润;规模巨大的企业造成的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企业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为什么说金融寡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2、答案: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
业的制度;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这种联合有多种途径可以是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可以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也可以是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社会政治生活。
3、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实质。
3、答案: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在国家资本所有制中,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通过国有企业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国有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是一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4、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新变化的表现。
4、答案: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行政机构权力得到加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更加集中到政府首脑。第二,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通过个人或团体、政党,以集体行为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第三,法制建设得到强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5、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5、答案:从根本上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要求调整和变革与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不适应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出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和否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资本占有社会性提高,但资本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并没有改变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基础,资本主义财产占的鸿沟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五、论述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1、答案: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之前的生产主要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又来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的生产都是以获取使用价值为主要目标,生产手段简单、技术水平低下。而资本主义生产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不受财富的使用价值形态的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同时,激烈的资本主义生产竞争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和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虽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在经济上保护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正义平等,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2、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
2、答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首先,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地位,控制着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规则和主导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得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以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其次,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有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
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目前世界上仍有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经济全球化所带来这些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A)
A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6世纪以莫尔(英)、闵采尔(德)、康帕内拉(意)为代表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47年10月底至11月,恩格斯写成《共产主义原理》的发表。C.1845年,马恩在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D.1844年《神圣家族》的发表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是:(A)A 暴力革命 B和平过渡 C 议会斗争 D游行罢工
4.宣布苏联的成立和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的年份(时间)分别是:(A)A 1922年和1936年12月; B 1917年和1936年12月。C 1917年和1933年初 D 1922年和1933年初;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6.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C)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B)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8.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的政治前提是:(A)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1.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2.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A)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13.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C)
A.1917年11月 B.1918年春 C.1921年春 D.1936年12月
14.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17.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8.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9.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2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 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AB)
A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成功; 2.空想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AC)
A 16世纪初; B 17世纪初 D 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C 1516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 3.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ABC)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 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 4.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BCD)
A 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单凭主观臆想(要)摈弃资本主义制度,而却找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或理论根据;
B 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实现社会变革、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
C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把未来社会看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看成理性、正义的表现。
D 它们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通往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而也不可能给无产阶级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或革命的思想理论武器。它们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5.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意义在于:(ABCD)
A为新社会的诞生“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B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C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D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6.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于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是:(AB)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剩余价值学说
C 1845年,马恩在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 D 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 7.对无产阶级革命的 理解,正确的是:(ACD)
A是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手段或获实现方式; B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在全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8.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因为:(ABCD)A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C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D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9.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这些国家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ABC)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俄国
10.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应该由下列情形来决定:(AB)A只能由该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自己来决定;
B 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C只能选择和采取暴力革命这种形式来进行。因为资产阶级是决不会自愿让出国家政权的。因此别无选择。D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11.之所以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是因为:(ABCD)A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B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C 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
D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12.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ABC)A.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B.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1921年3月以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时期 D.1921年3月以后的和平经济建设时期 13.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理解主要有:()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B 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
C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D 发生在1918年夏天到1921年3月期间,主要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14.列宁晚年在“政治遗嘱”中,对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ABCDE)
A 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B 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C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D 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E 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苏联模式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按照斯大林的旨意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15.“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从政治体制方面来看,主要有:(ABCD)
A 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B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C 自上而下的干部的委任制和终身制;
D 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16.“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主要有:()
A 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B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C 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D 排斥市场机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17.“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ABCD)
A.集中过多 B.管得过死 C.否定市场的作用 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18. 20世纪,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B.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也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
C.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组织在世界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D.它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19.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ABCD)A.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B.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结束了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C.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D.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2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ABCD)A.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B.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
C.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三.判断(改错)题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修改: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旨在推翻1830年7月上台的七月王朝,推翻了国王路易·菲利普,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并把1848年欧洲革命推向高潮。)修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3.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可以理解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
修改: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4.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进程时,没有注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一现象,是后来列宁首先注意到这一现象的。
修改: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已经注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现象。5. 列宁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的观点(正确)
6. 列宁认为 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落后国家内(在俄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正确)
7.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没有出现观点和意见的分歧与争论,一致拥护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修改: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8. 1928年10月--1932年底,苏联实行了以优先发展民用工业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修改:将“民用”改为“重”
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正确)
10.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吸收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且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修改: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民普遍受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公有制占主体,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思想领导。其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再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3.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5.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主义正当的先进性建设。五.论述题
1.为什么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需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无论任何时期,无产阶级事业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试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2.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面对现实,是从本国国情出发的理论,而认清了国情,就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4.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D)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B)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C)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BCD)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CD)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BCD)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ABCD)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7、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BCD)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8、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BCD)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CD)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BCD)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2、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BC)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BCD)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BCD)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1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BD)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4.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对预见未来持慎重的态度,力求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处理未来社会的认识问题。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依据规律预测未来。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是立足于对社会规律的探求的,是以历史规律为依据的。
第二,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他们在考察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当然也会继承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思想和猜测,但他们主要是立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来提出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他们不是凭空想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反面来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资本主义社会有剥削,那么就设想未来社会没有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就消灭私有制,实现私有制等,这些都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相对立而提出未来社会的观点。二是从正面引申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即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中,资本主义社会中自我否定的因素中,得到未来社会特点的认识。
第三,只讲一般特征,不作细节描绘。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细节的描绘。因为具体的情形只能用那时的条件来说明,预见未来主要是指出大的方向和基本的特征,应把细节留给历史。
2.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二,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三,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含义是什么?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4.什么是“自由王国”?
谓自由王国,就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
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但并不是说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就是“自由王国”,只有当人类把自己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才有真正的自由王国。
5.“三大差别”指的是什么?
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五、论述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割裂了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联系,是错误的。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首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项工作。
其次,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精神支柱;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其精神动力。
忽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统一,就会导致共产主义“渺茫论”和“空想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立足当前,把握未来,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C.提供了普遍使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E.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空想社会主义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BCD)。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E.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英国的经验论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托马斯·莫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E.沙尔·傅立叶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心史观
8.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E)。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科学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4.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A)。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D)。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7.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C)。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8.我国的古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表达了(D)。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B)。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C)。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C)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
15、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D)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反映
16、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是(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二元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17、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割裂了(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1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往往是一种突变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突破事物度的界限的变化 D、量变是连续性的,质变是非连续性的 20、辨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21、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D)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C)A.包括一切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一切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D.不包括旧哲学 2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B)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2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5.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D)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现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C)
A.唯心主义 B.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2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D)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及解为对象性活动
30.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3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B)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B.“绝对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统一世界 32.“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B)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
3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C)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B)A.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35.实践是(B)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性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36.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D)A.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3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D)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的
3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A.合乎逻辑的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
3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A)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D)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41.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D)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4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倒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44.“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D)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 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 4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4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
4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B)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48、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的观点
49、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D)
A、是联系的 B、是变化发展的
C、具有整体性 D、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内因 50、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D)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教条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1、黑格尔说的“割下来的手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的观点,这是(D)
A、客观唯心主义 B、绝对主义 C、诡辩论 D、辩证法
52、“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是(B)
A、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B、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5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D)
A、辨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5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B)
A、对立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趋势 C、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不可分离的趋势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55、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C)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56、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D)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57、规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D)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事物的内部矛盾
5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5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B)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60、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A)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6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B)
A、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C、内外因的的辨证关系原理 D、可能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6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6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C)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64、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B)
A、事物的度决定的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C、事物外部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决定的 65、事物的质变是指(D)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性质的变化 66、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C)
A、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 B、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C、质变依赖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67、事物的任何一点量变都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C)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绝对化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8、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指(B)
A、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B、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非根本属性发生了变化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增减 69、质和量的关系是(D)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 7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71、辨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72、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根据在于(D)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73、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74“是就是是,否就是否,除此之外全是鬼话”的说法属于(B)
A、相对主义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 C、折衷主义否定观 D、形式主义否定观 7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D)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7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D)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7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8、下列说法属于可能性的是(A)
A、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 C、石头变小鸡 D、制造永动机 7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A)
A、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B、事物自身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C、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D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 80、判断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主要依据它们之间是否是(C)
A、同时发生的 B、前后相继的 C、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根本和非根本的关系 8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D)A.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B.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C.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科学。82、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B)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83、所谓联系是指(A)
A.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B.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D.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 84、条件是指(D)
A.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为各种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B.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c.事物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范围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85、将普遍联系歪曲成“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B)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辩证法 D.庸俗唯物主义 8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寓言故事体现了(A)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D事物都是对立面统—的观点 87.“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这是(C)
A.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B.符合事物普通联系的原理 c.主观臆造的联系 D.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88.所谓过程是指(B)
A.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B.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的波浪式前进 89.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A)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条件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90.所谓新事物是指(D)
A.新出现的事物 B.正在运动变化的事物 c.在矛盾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进步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东西 91.所谓旧事物是指(B)
A.过去了的事办物 B.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c.静止不动的事物 D.正在发生变异的事物 9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C)
A.出现时间的早晚 B.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存在矛盾 9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D)
A.联系和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9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命(C)题
A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 c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95.任何事物都是(A)
A.质和量的统一 B.主体和客体的统一c.客观与主观的统— 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6.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指(D)
A.事物中的基本成分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规定性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97.所谓属性就是指(A)
A.一事物和它事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B.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事物得以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98.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C)
A.人们主观确定的 B.可以脱离事物而存在的 C事物本身固有的 D只有在人们认识到时才具有的 99.事物发展的状态是(C)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质和量的统一 100.庸俗进化论在哲学上是(A)
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01.19世纪生物学上的“激变论”观点在哲学上是(B)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02.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这是事物之间(B)
A.量的差别的表现 B.质的差别的表现c,由量变而引起的表现 D.条件差别的表现 103.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是(B)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04.所谓矛盾是指(A)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D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0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D)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c.前进性和曲折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C)
A.相同性 B.对立性 c.相互吸引的性质 D.相互排斥的性质 107.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D)
A.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斗争性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C、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 D.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10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C)
A.事物是绝对不变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D.外因对事物的变化不起作用 109.“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体现了(D)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D.矛盾—方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 1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是(B)
A.事物的相互制约 B.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c.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对旧事物的不断否定
111.我党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及“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D)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酌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1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A)
A、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D.矛盾的同—性是有条件的 113.普遍矛盾是指(A)
A.同类事物所共有的矛盾 B.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c.处处有矛盾 D.时时有矛盾 114.特殊矛盾是指(C)
A,内部矛盾 B.不规定事物和过程基本性质的矛盾 c,各个具体事物所特有的矛盾 D.外部矛盾
11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矛盾的主要方面 B.对抗性矛盾 c.主要矛盾 D.内部矛盾 116.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B)
A.贯穿于事物和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的本质的方面 B.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c.事物的本质方面 D.矛盾双方中的否定方面 1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姓的相互联结表现在(B)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体现着普遍性 c.特殊性是普遍性的部分 D.普遍性决定特殊性 11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B)
A、折衷主义 B.辩证法观点c.矛盾调和论 D.机械唯物论 119.“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是典型的(C)
A、重点论 B.两点论 c.一点论 D.均衡论 120、“麻雀虽小五脏皆全”、“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个别中包含着一般
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两点论,反对均衡论 1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C)
A.源泉和动力 B.基本形式和状态 C.方向和道路 D.不同趋势或趋向 122.把肯定和否定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A)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23.所谓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A)
A.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发展的方面 c.事物中积极的方面 D.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124.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肯定方面是(B)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封建残余势力 125.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A)
A.量变状态 B.质变状态 c、绝对静止状态 D.非爆发式飞跃状态 126.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做到“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这种观点符合(C)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 c.辩证的否定原理 D.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127.把一切运动变化看成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否认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趋势的观点是(A)A、循环论 B、直线论 c.教条主义 D.相对主义
128.辩证的否定即扬弃的含义是(C)
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全盘抛弃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旧事物永无止境地被新事物否定 12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B)
A.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B.前进的上升运动 c.向过去的复归 D.量变引起质变
130.在植物界中,“种子—植株—种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47.事物的本质是(A)
A,相对稳定的 B、易逝多变的 c.丰富生动的 D.不可捉摸的 148.假象是指(C)
A.同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事物的本质相反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 131.现象是事物的(A)
A.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B.外部结构和表现方式 c.内部各要素的总和 D.发展中的不确定趋势 132.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揭示了(C)
A.“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B.事物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性
c.普遍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D.事物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关系 133、事物发展中具有必然性趋势的原因在于(A)
A.事物的根本矛盾 B.事物的非根本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内部的对立和差异 134.现实性这个范畴是指(D)
A.个别事实和个别现象的存在 B.包含在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 D.客观实在的事物及其种种联系的综合
135.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人们常看到的现象,似乎太阳是绕着地球旋转的,而实际上,地球和其他行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这一事例说明(B)
A.现象和本质是没有联系的
B.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是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C.现象不表现本质 D.现象总是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
136.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句话的意思是(C)
A.事物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只有对立,没有统一B.现象和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c.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科学研究总是从现象的反面去看本质
137.恩格斯说:“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句话的含义是(C)
A.原因和结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B.在因果联系的一个环节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既可以前因后果.也可以前果后因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AB)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E.前者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后者是人生的意义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C)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的问 E.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3.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ABCDE)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E.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4.哲学的民族性是指(ABCD)A.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中心 B.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C.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价值目标
D.不同民族的哲学使用的哲学范畴、表述方式不同 E.不同民族的哲学之间没有任何共性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CD)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6.在下列合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现.点的有(AB)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7.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是(ABCE)A.片面地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未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 C.否认了意识能动作用 D.由于唯心主义的狡猾和诡辩 E.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AD)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因为(BCDE)A.它是“科学之科学” 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C.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D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 10.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BCE)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天才 E.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1.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BD)A.可以直接感知的实物 B.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C.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
D.对许多不同的、可以感知的事物从其共同属性来把握 E.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12.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BDE)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思维领域以外的一切变化 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E.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ABCE)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认为物质的一般 C.不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4.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ACE)A.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 C.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 D.地理环境优劣根联系 E.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 15.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在于主张(BCD)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E.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16.“风定花此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BC)A 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E.动不是静,静也不是动
17.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AC)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是离开物质而存在的形式 18.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ABCDE)A.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客体是客观的 C.实践手段、途径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E.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1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CD)A.实践具有观念的特性 B.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C.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D.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20.人类世界在内容上是指(ABDE)A.人化自然 B.人类社会 C.劳动 D.人的对象世界 E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统一体 21.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关系为(ABDE)A.人类世界不能脱离自在世界 B.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世界就是自在世界 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 E.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性 2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BCDE)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 D.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E.社会形态的发展自然历史过程
2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对有人的痕迹。”(CDE)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CD)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平同的
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CD)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平同的
26.下列哪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CE)
A.按图索骥 B.人为自然立法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意见支配世界 E.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7,下列各项对无限的含义正确理解的是(ABDE)
A. 无限大 B.无限小 C.在有限之外 D.在有限之中 E.对有限的超越 28.下列说法属于规律的是(CD)
A、交通规则 B、政治制度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 E、太阳东升西落。29.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的规律是事物的(ABC)
A、本质联系 B、必然联系 C、内在联系 D、一般联系 E、现象与本质的联系。30.只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具备,人们就能够(AE)
A、认识规律 B、改造规律 C、创造规律 D 消灭规律 E、利用规律。31.在联系观点问题上,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BC)
A、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B、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D、只有辨证唯物主义者才有联系的观点 E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事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 3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ABCD)
A、事物本身固有的本性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一种必然的联系 D、具有稳定性的联系 E、具有直接性的联系
33、要真正做到用联系的观点观测分析问题,就应该把握(ABCDE)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条件性 E、联系的具体性
34、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AE)
A、对立面的统一是暂时的 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 C、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 D、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 E、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 35.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是(CDE)
A、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B、每一矛盾都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C、每个不同的事物及其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 D、每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 E、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36.对抗与矛盾的关系是(BC)
A、等同 B、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 C、矛盾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分 D、对抗消失矛盾也就消失 E、矛盾消失了对抗依然存在
37.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AE)
A、必须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C、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必须反对割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形而上学观
D、只须坚持重点论 E、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8.对立统一规律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系在于(AC)
A、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B、对立统一规律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补充 C、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论的实质和核心 E、对立统一规律包含辩证法其他规律 39.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ABCD)
A、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 B、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C、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任何共性都是个性的一部分 E、共性与个性没有明显的界限。40.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DE)
A、保守与革命的关系 B、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C、落后与先进的关系 D、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E、相互联系的关系。
41.割裂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可能导致(AB)A、一点论 B、均衡论 C、宿命论 D、诡辩论 E、循环论 4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BCE)
A、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E、相互联结的关系 4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可以表现为(BDE)
A、量变不是纯粹的量变,渗透着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C、质变不是纯粹的质变,渗透着量变 D、质变过程中新质因素有量的扩张 E、质变过程中旧质因素有量的消亡 44.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AE)
A、多样性的 B、都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C、固定不变的 D、由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的 E、客观的 45.质变的基本形式有(CD)
A、阶段性部分质变 B、局部性部分质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46.下列现象中属于质变的是(CDE)
A、植物茎叶的增长 B、人的体重增加 C、由手工工具生产到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 D、浪子回头 E、果树开花后结果。47.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说明(CDE)
A、量变中包含着质变 B、量变和质变没有区别 C、量变的复杂性 D、部分质变不同于单纯的量变 E、部分质变不同于根本质变
48、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BDE)
A、甲被乙否定,乙被丙否定,丙被丁否定,如此等等的无限运动过程 B、事物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实现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C、在原有基础上周而复始、往返循环的运动 D、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E、在新的基础上和更高阶段上的前进运动 49.辨证的否定观认为(AB)
A、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C、在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D、在否定中不含肯定 E、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 50.否定之否定规律深刻地揭示了(ABDE)
A、事物的自我发展 B、事物的自我完善 C、事物的自我循环 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E、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51.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我们(CDE)
A、对旧事物要进行彻底的否定 B、不间断的实行对社会形态的变革 C、反对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D在对待外国的文化既不要排外主义,也不要盲目照搬 E、对待任何事物坚持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52.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CE)
A、周期是封闭的 B、周期是开放的 C、周期的终点和始点具有某些共同性 D、周期的终点和始点完全相同 E每一周期的终点,同时也就是下一个周期的始点 53.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在于(ABCD)
A、现象是外露的,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易逝多变,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C、本质比现象深刻,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D、现象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只能靠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 E、现象是由事物的内部联系引起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外部联系引起 54.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现象是指(BCD)
A、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B、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C、事物的外在表现 D、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 E、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
55.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BCE)
A、确定发生的趋势 B、并非确定发生趋势 C、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趋势 D、只能出现,或只能不出现的趋势 E、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 56.在工作中对待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上,错误的做法有(ABCDE)
A、把不可能性误认为可能性 B、把可能性当作现实性 C、把抽象可能性当作现实可能性 D、不承认有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E、认为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是没有条件的 57.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CDE)
A、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 B、同一内容只能有同一种形式 C、离开内容就无法把握形式 D、只有具备充实的内容,才会有完善的形式 E、内容的变化迟早会引起形式的变化
58.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而他 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BDE)。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5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60.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DE)。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BCD)。
A.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C.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 E.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三、判断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X)
2、否定之否定会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种特征。(√)
3、存在就是被感知。(X)
4、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随人的意志而变化的。(X)
5、“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6.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的规律性(X)。
8.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是二元论(X)。
9.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0、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X)
11、实践的本质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1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社会领域中的阶级斗争(X)
13、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14、假象是指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X)
15、“扬弃”是指全盘抛弃(X)
16、实现共产主义最高阶段,这是非现实的可能性(√)17.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18.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19.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X)。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X)。
三、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1)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第一方面是主要的,决定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反应第一方面.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事物的矛盾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矛盾双方有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斗争使矛盾双方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推动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结合中实现的。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答:(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就是说,否定是事物内部包 含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我发展的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发展。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对之改造使其成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辩证的否定又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4)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发展中非连续性的体现,保留是发展中连续性的体现。因此,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第一,要正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性质。意识的能动性是物质决定作用前提下的能动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第二,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破除消极无为的被动心态,发扬积极努力刻苦探索的精神,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第三,把个人能动性和群众的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群众掌握科学理论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社会条件,是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答: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
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四、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答[答案要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矛盾学说的主线。
(2)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
(4)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
2.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并用以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答[答案要点]: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第四,否定是“扬弃”,既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批判,又 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于新事物发展有利因素的肯定、保留和继承。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由于矛盾具有客观普遍性,辩证的否定观也具有客观普遍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以辩证的否定观为指导,才能正确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第一,联系是普遍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是必要的。第二,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即既包含精华,又包含糟粕。
第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吸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四,同时,又要剔除、批判和克服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东西,弃其糟粕。这就是我们要采取的正确方针。第五,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只讲继承、不讲批判的全盘肯定的方针。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原理关系,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答:(1)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共性即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可见,共性和个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表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的个性一定要与社会主义共性相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有社会主义的共同特点。如坚持发展生产力,所有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人民的政权,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第二,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共性在中国只能通过中国特色的个性而存在。我们必须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找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规律。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就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如反对“全盘西化”的错误观点等;二是要反对脱离我国的具体情况,盲目搬用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的教条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