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舞》听后感

时间:2019-05-15 11:0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邀舞》听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邀舞》听后感》。

第一篇:《邀舞》听后感

纤细灵巧的手指有条不紊地点落在低音区,激发出柔和、温润、轻盈的序奏。浑厚宽广的曲调回荡于耳际,似有“幽咽泉流冰下难”的百转千回。依寻其背景,是一位绅士登场邀舞女伴却被婉言回绝,不气不馁再三挚意邀请,终得娇人肯首。从容不迫,温暖平静的旋律,恰如其分地渲染了绅士的殷殷期望与女士的滴滴羞赧,也为华丽丽的舞会做下了铺垫。

“画风”突变,欢快、明亮、激昂的琴音呈现出一场盛大、隆重、热烈而欢腾的舞会,绅士与女士跟着音乐的节奏熟练地起脚落地、扭动身姿,边舞动边进行着愉快的谈话。让人如置身于灯光斑斓、音乐恬美的舞池,炽热又祥和、欢快又稳重。有声若无声,仿佛所有的听觉细胞都在跳动而不是聆听。

舞终致谢,纯淡如清醴;转身各回,心中各波澜。一阵速弹,一键定音,尾收全曲。余音缭绕,回荡在空气中,回荡在身体里。给人不及反应,又给人留下许多回味的空间。

《邀舞》是韦伯给新婚妻子的礼物,琴声如诉,是向妻子表述自己期愿执手以偕、相濡以沫的心志。即使千帆皆过尽、白云苍狗,也不离不弃;即使岁月如逝水、沧海桑田,也莫失莫忘。这是一纸浪漫的情书,这是一言浪漫的耳语,全无矫揉造作的乏腻,却是撼人心灵的冲击。如高山流水,心照不宣;又似阳春白雪,典雅华重。

与《邀舞》的初次“会晤”,是在一个静谧的清晨,是一位不晓音律的非专业人士用的愚拙的双耳与她的期遇。虽然她或清脆或铿锵的琴音,已经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不吝向我倾告,但是我笨拙的脑袋不能将它翻译;虽然她或轻快或抑压的旋律,已经将一个浪漫无暇的故事化成一个个精灵在空气中,但是我迟钝的耳膜不能感受到它们的舞动。然而,虽不见滴水但可见汪洋,虽难寻沙粒但在其大漠。塞上耳机,轻靠椅背,闭目凝神,细细咂味。是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似有一场高端的盛会。

在了解了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之后,再次的聆听,便如被牵引到一场别开生面的舞会。男士们西装革履,庄持挺拔;贵妇小姐们淡妆浓抹,花枝招展。霓虹酒绿,溢光幻彩。或轻声细语,各话闲细;或举杯轻碰,清流入喉;或各邀其侣,燕舞曼妙。

这便是钢琴曲了吧?这便是音乐了吧?这便是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了吧?这便是公明仪“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了吧?听着这首浪漫的钢琴曲,内心如镜湖,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几只音符击打在湖心,泛起了阵阵笺渼,那是与作者产生的共鸣罢?

第二篇:音乐教案-邀舞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课时:一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一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聆听音乐,了解我国古代音乐及创作手法。

通过聆听、视唱,感受音乐语言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

通过学习,熟记并掌握《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

教学重点:

欣赏、聆听、分析音乐作品,教学难点:音乐语言的分析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介绍)

3、欣赏音乐片段并回答问题。

(1)你以前听过吗,在哪里或在什么情况下听的。

(2)、听了作品你有何感受。

(3)、听了这个作品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或段,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

(4)、这一段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欣赏聆听音乐并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 小结

《春江花月夜》

• 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名叫《夕阳箫鼓》。这个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被列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类。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传抄琵琶谱及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乐社团将它改编成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此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标题。这些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

尾:

视唱主题

注意乐句的头尾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样的创作手法在古代常用叫”鱼咬尾”

重点片段欣赏

1、听音乐片段“水深云际”思考,音乐运用了什么手段来表现什么样的意境

讨论回答

用一种富于动态的格调(节奏运用了后16分音符和8分音符)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水波由近及远荡漾, 一望无际的江面的意境,听音乐片段思考本段音乐的小标题应该是?为什么?

归纳小结

休止符,箫和打击乐器的使用好象一个人非常悠闲自在的在边摇橹

唱歌的情景,3、听音乐片段思考,本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音乐又在描绘什么情景?

归纳小结

通过音乐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变化表现了渔舟竞渡的欢快场面,是整个音乐作品的高潮所在,完整的欣赏

配以画面

课堂小结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现实了大自然景色的变换无穷。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激动人心。这段音乐描绘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达到了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转入尾声。

尾声的音乐是那样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课时:一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一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聆听音乐,了解我国古代音乐及创作手法。

通过聆听、视唱,感受音乐语言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

通过学习,熟记并掌握《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

教学重点:

欣赏、聆听、分析音乐作品,教学难点:音乐语言的分析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介绍)

3、欣赏音乐片段并回答问题。

(1)你以前听过吗,在哪里或在什么情况下听的。

(2)、听了作品你有何感受。

(3)、听了这个作品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或段,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

(4)、这一段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欣赏聆听音乐并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 小结

《春江花月夜》

• 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名叫《夕阳箫鼓》。这个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被列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类。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传抄琵琶谱及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乐社团将它改编成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此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标题。这些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

尾:

视唱主题

注意乐句的头尾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样的创作手法在古代常用叫”鱼咬尾”

重点片段欣赏

1、听音乐片段“水深云际”思考,音乐运用了什么手段来表现什么样的意境

讨论回答

用一种富于动态的格调(节奏运用了后16分音符和8分音符)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水波由近及远荡漾, 一望无际的江面的意境,听音乐片段思考本段音乐的小标题应该是?为什么?

归纳小结

休止符,箫和打击乐器的使用好象一个人非常悠闲自在的在边摇橹

唱歌的情景,3、听音乐片段思考,本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音乐又在描绘什么情景?

归纳小结

通过音乐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变化表现了渔舟竞渡的欢快场面,是整个音乐作品的高潮所在,完整的欣赏

配以画面

课堂小结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现实了大自然景色的变换无穷。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激动人心。这段音乐描绘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达到了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转入尾声。

尾声的音乐是那样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

第三篇:指导青年教师邀 舞教案

教学过程: 欧洲音乐发展的几个时期

①古代音乐

②中世纪音乐 ③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④巴洛克时期音乐 ⑤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⑥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⑦印象主义时期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音乐语言生动贴切,表情细腻,题材广泛,曲式多元,表现个人情感,表现生活,不拘泥于形式。

介绍浪漫主义音乐作品《邀舞》

1)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邀舞>,这是一首圆舞曲形式的作品

那么什么是圆舞曲呢?他的产生风格和形式是怎么样的呢 ⑧20世纪音乐

圆舞曲:一译华尔兹 ,舞曲的一种.三拍子,快慢不等.)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乐曲和作者

韦伯: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出生于旅行剧团领班的家里.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受贝多芬晚期浪漫主义因素影响,最早建立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也创作了很多其他音乐体裁的音乐作品,如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等.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钢琴曲<邀舞>,被伯辽滋改编成管弦交响乐后,就象流行音乐一样广为流传.邀舞是韦伯1819年写的一首回旋曲形式的华丽圆舞曲,在他妻子生日晚会上,作为

生日礼物送给他的妻子卡洛丽.3)邀舞整体的结构分为三段体

引子-----舞曲-----尾声 分段进行欣赏和分析作品

1)欣赏引子部分音乐

(大提琴)0 5 5 5︱ 5 1 1 3 5 1 ︱ 3 – 2 1 ︱7.1 2 3 ︱ 4--

(单簧管)5 4 3 0 3 2 1 0 1 1 7 6 6 0 2

引子部分音乐在速度、力度、及演奏等方面有何特点?音乐在表现什么情景?

(1)速度、力度的特点表现了彬彬有礼的男士形象,休止符的运用使女士的形象显得非常害羞。

(2)两种乐器音色的交替出现表现了男士的邀请和女士的应答。)学生活动:进一步理解引子部分,创造情景,设想如何用语言把引子旋律表现出来

【课堂提示】

①男士如何做出邀请女士的动作,女士做出如何拒绝男士的邀请,然后如何应邀。

②乐曲开始,大提琴演奏出了低音区的旋律,表示男士的邀请。接下来的高音区的旋律表示女士对邀请的婉言谢绝。一呼一应,好似两人的对话,然后,又出现对话式的旋律,表示男士更为恳切。女士的旋律结束在主音上,表示终于同意男士邀请,于是两人翩翩起舞。

第1—5小节:邀舞者初次出现。第6—9小节:女子婉言谢绝。

第10—13小节:男子坚决请求。第14—16小节:她同意了。

第17—19小节:他开始和她交谈。第20—21小节:她回答。

第22—23小节:谈得热闹起来。第24—25小节:互相非常投机。

第26—27小节:他请她跳舞。第28—29小节:她答应了。

第30—31小节:各就各位。第32—35小节:等待音乐开始时起舞。

3)欣赏舞曲片段一

3 1 0

2 1 7 6

5 3 1 5

设问:舞曲一在力度、速度上与引子音乐相比有何变化?描写了什么场景?

归纳:(1)力度、速度明显加强、加快,是号角式的音乐,强健有力。

(2)3/4拍圆舞曲的特点描写了盛大、华贵、热烈的舞会场景。

4)欣赏舞曲片段二

0 0 2 0 0 3 0 0 1 0 0 5 0 0 4 0 0 5 0 0 0 0 3 0 0 6 5 5 4

舞曲一和舞曲二在乐器的演奏及力度上有什么不同?此片段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讨论

归纳:

1、力度的变化和乐器对答式出现,仿佛两人边舞边聊。

2、旋律中休止符和#号的运用,描写了舞者轻盈、摇摆的舞步)

欣赏乐曲尾声.这段尾声又出现了男女对话

跳舞结束,男子道谢,女子回答,然后各自离去.

5再次欣赏全曲,深层次地品味

学生小结

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下去写一篇欣赏邀舞后的感想

浪漫派音乐欣赏

——《邀

舞》(教案)

执教者: 保康一中

苏红玲

指导教师:保康一中 王

教学理念:

高中的音乐欣赏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审美教育为重点,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应用音乐所呈现的特点(各类音乐要素),构建起自主、探索、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感受、体验音乐在表达内容与情感中的作用,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热爱音乐,为终身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1、浪漫派代表作《邀舞》的欣赏。

2、浪漫派音乐特点。

3、介绍德国音乐家韦伯(1786—1826)教学思路:

针对当前学生对欧洲19世纪前后的古典音乐及浪漫音乐了解较少的实际,本课选取与现代生活较近的《邀舞》,拉近学生与浪漫音乐的距离,让学生以自主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基本知识与音乐的听赏、理解、分析相结合,充分发挥音乐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形象、音乐场景、音乐情绪所带来的审美愉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欣赏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韦伯的代表作《邀舞》,体会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

2、通过欣赏《邀舞》,感受和品味浪漫派音乐在表现内容、场景与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3、通过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高雅音乐的热爱,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简析:

韦伯(1786-1826):欧洲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出生于旅行剧团领班的家里。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音乐,他是受贝多芬晚期作品浪漫主义因素影响,最早建立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也创作了很多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如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等。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被伯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后,就象流行音乐一样广泛流传开来了。他开拓了标题音乐的表现方法,在浪漫派作曲家的舞蹈音乐体裁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邀舞》:由一个引子、四首圆舞曲和一个尾声构成。它用生动的音乐语言描述了在舞会上,男士邀请女士跳舞的过程。它是舞曲音乐和生活性内容相结合的一个典范,开创了标题音乐的先河。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音乐语言生动贴切,表情细腻,题材广泛,曲式多元,表现个人情感,表现生活,不拘泥于形式。

第四篇:《贝多芬》邀舞观后感

《邀舞》赏析

——测绘学院2008301610375徐万猛

韦伯的代表作《邀舞》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它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现代生活意义的作品。曲中看到了绅士邀请女伴共舞和舞会中欢腾热烈的气氛,以及舞蹈结束时男女落座的情景。三个部分:引子(邀请)——圆舞曲(跳舞)——尾声(答谢)。《邀舞》的引子就是戏剧或电影的一个场景,有人物、地点、对白、表情、动作,甚至连邀舞的绅士所戴的白色手套都清晰可见。开始先由大提琴奏出彬彬有礼、温和热情的旋律,仿佛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士向女舞伴发出邀请,随后由单簧管奏出典雅轻松的旋律,表示女舞伴羞答答地表示了拒绝,这样的对话经过几次之后,女方终于点头同意。随后是欢乐的舞蹈场面,先是全乐队奏出情绪轩昂的圆舞曲,极快板,音乐粗犷而雄壮,紧接着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典雅和谐的旋律。经过一段飘逸的独奏舞曲之后,音乐描绘了急速的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舞蹈场面,舞会达到了高潮。随后,一切全都安静下来,舞蹈结束了,接着就是尾声,这是开头一段的简略重复,表明在兴尽舞歇之际,这对青年男女殷切地相互致意。曲子可以说是天籁,大提琴和单簧管生动塑造出绅士与贵妇的形象,再现了他们非常有趣的相识——交谈——跳舞——致谢——告别的舞会场景,好一派轻歌曼舞、清新脱俗的美景。

第五篇:听后感

听曾先生的讲座也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让人收获匪浅。我在敬佩其成功之余,更被其新颖而具实效的教育思想魅力所折服。现简要总结归纳如下:

关于师德

曾先生提到:一个人最崇高的地方是能够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地方是爱自己的学生,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能够被学生爱。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同时,把关爱倾注到整个教学中,善于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每位同学交朋友,多展开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各方面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位学生的信赖。爱,包括了教师工作所有的内涵。教师需要多给学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的去赞美他们,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范。只要教师能够热爱并且尊重学生,学生能够把老师看作最信任的人,那么师生之间就能够建立起一座桥梁,教育也才能生效。反之,一个不爱别人的人不得爱。作为一名教师,得到学生的爱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一个失去学生爱的教师是最不幸的。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启发他的心智,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感悟另外一个不太理智的心灵,学生的心灵是水库,教师的心灵是闸门,一旦开展平等的对话,学生的心灵之水将会喷泄而出。没有人指明过教师应该怎么样去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教师的每个行为,甚至于每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榜样是最好的教员。曾军良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这种无形的力量教会了人们许多课本上学生无法得到的知识。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的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

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鼓励人,他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对于学生来说,眼睛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身边的老师的行为会非常接近。人是奔着希望前进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是帮助者,是引导者,是开发者,是促进者。教师的职责是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教师是万万不能断了学生的希望之路的。教师的话语应字斟句酌,不注意就会伤害到学生。所以就要告诉他们人人有希望,个个有发展。

曾先生说到:人活一辈子,先甭说活出光彩,就是活着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糊里糊涂的教一辈子书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干工作不怕累,不怕苦,就是怕累得不值,苦得冤枉,怕的就是把宝贵的精力用错了方向。也许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该好好的反思了。

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非常重要。所以,每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可以总结为:改善和提高自己。曾军良先生用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做的报告,使人反思,使人进步。

关于读书学习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而且学习的速度只有大于社会前进的速度,才可能是进步者。见不到新东西,目光自然会短浅。克服教师傲慢与霸气的方法是开放,体验一下别人的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意识,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名家请教。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阅读。阅读的广度改变你生活的内涵,阅读的深度觉得你思想的高度。且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月读5.3本;犹太民族每个14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和成人一样,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其次是前苏联,为55本,平均每人每月读4.6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50本的计划,即每人每月读4.2本;而中国――2005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 ;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 “世界读书日”)。搜狐读书网站 2004年社会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还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国民保持阅读习惯的仅占5%。国人不读书,国家难以强盛;教师不读书,教育难以兴旺。尤其处在新课改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读书显得更为重要。教书的先生都不读书了,想起来就让人吃惊和惶恐不安。以其不读书的形象去影响学生,以其空空如也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以其匮乏的信息去与人交流,以其贫乏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教育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不读书,教学没有什么好方法,没有什么新内容,头脑里没有什么新问题,就容易自以为是。见不到新东西,目光自会短浅,言谈举止自然庸俗。

曾校长阐述了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习惯。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要适应明天的社会。如果教师不读书,那一定是教育的致命伤痛。教书先生不读书了,想起来就让人吃惊和惶恐不安。又怎么能去给学生深远的影响?人常常是到了不熟悉的领域,才能估出自己的价值;而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往往会夸大本身。克服傲慢与霸气的办法是开放自我,去体验一下别人的生活。人们因物质而傲慢,因傲慢而更无知。在学生面前傲慢是最没有出息的表现。曾先生说得对:不读书的教师是可怕的。我不能让自己变成“可怕的”,不能让自己变成自大、傲慢型的教师,因此,我要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动手。曾军良教授还说过一句让我震惊的话:“教师因为不读书,教学没有什么好方法,没有什么新内容,头脑里没有什么新问题,就容易自以为是。见不到新东西,目光自会短浅,言谈举止自然庸俗。这样的教师怎能教书育人呢、传道解惑呢?”

当然我们所讲的学习不仅是读书,还有学教学方法、学做人技巧、学怎样与学生相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授业者的重任,对照曾校长的所言所行想想我自己,真正感到了一种作为教育者该有的恐惧,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是很恐惧的,但不去发现自己就如“盲人骑马夜半临池”,虽然感觉不到恐惧,事实却是很恐惧的,我不是盲人,但有

时感觉自己现在的状况近乎盲人,因而,更感觉到学习对于成长的需要。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让研究成为工作的习惯。我们教师研究的对象除了教材,还应该把学生放在重点位置。学生是不完善的、发展中的独立个体,是需要引导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成为不断进取的人。小才靠智,大才靠德,育人先育德。鉴于此,现代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诊断者、学习指导者、思想与心理的辅导者、教育研究者、组织者、评价者、激励者、教育共同体的协调者。这种角色的转换需要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细节中,比方说写学习审计,总结自己一年中或者一学期中的收获和思考;比方说写教学日志,记下自己成功与失误,并学会总结经验、归纳教训;比方说写案例剖析,在一定的教育背景下,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反思其成效,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以此指导以后的工作实践。

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该有一桶水。只有大量的知识背景,大量的教育改革的背景,教师才能有创造力,教育也才能如春起之苗,日新月异。决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学习的速度小于社会前进的速度,就会成为失败者;学习的速度大于社会前进的速度,才有可能是进步者。教师应作真人。真人不是完人,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他可以知识不丰但必须有学而不倦的求知精神。

当我们还怀揣着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现身边的人都已经走远,远到只能望其项背!创新需要智慧,我们的智慧在哪里?它已被懈怠懒惰所幽闭!打开门窗吧,放阳光进来,让阳光激活它,让智慧迸发出绚丽的光芒。

关于合作学习

讲座中提到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我印象深刻。为改革传统的“说教”、“静听”的课堂教学,力求把枯燥的内容阐述得生动、明白,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智慧型方式。教育名家也倡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的探索求知活动为主线。就这一点,我结合自己在课堂中的实践现状,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然而,在实 践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滥用合作学习的现象,一些教师常常将“交 流”与“合作”混为一谈,以至于一提到合作学习,就让学生“团团围坐,分 组交流,出现组内个别学生滔滔不绝,其他学生充当”收音机“;或者七嘴七 舌、各执一辞,而没有小组的一致意见。课堂看似热闹,而实效不大,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未真正体现出来。

要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应注重以下 几点:

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什么意义”。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之初,就应该给学生讲明,“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什么意义”。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观念,自觉主动地参 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共同取得并分享合作学习成果,共享与共创 相随!

其次,让学生明白怎样合作学习。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国外学者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

生放在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应当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小组合作技巧等 方面指导学生”。“学生需要有在社会背景下合作工作意味着什么的意识,需 要学习这样做的技巧”,“合作技巧需要直接授予”。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1、学会倾听,彼此尊重。认真仔细倾听同组同学的意见,是合作学习得 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学生善于倾听、吸收他人的意见进行反思,汲取他人的新 颖观点,支持自己的灵感,懂得彼此尊重。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身心、意 志、品质等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学会讨论,共同探究。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 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 方法,讨论是听、说、思的综合训练。学生在讨论中,既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 想,又从同学的见解中得到启发。在讨论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 炼,个性得到张扬。可以采用答辩、对辩、反问、反驳的方法,让学生摆事 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让课堂成为学生们探究、争论的竞赛场,时时透露出 生机与活力。

3、方法多样,量力而行。课堂合作学习如果总是以讨论的形式出现,老 是“涛声依旧”,学生难免感到厌倦。针对不同的内容,合作的方法可以灵活 多样。如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等,但在运用这些方法 时,组内成员一定要分工明确,量力而行。否则,发挥不了群体作战的优势!

再次,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及师生合作学习这 三种组织形式。个体自主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中介,是让全体同学参 与实践活动的保证。操作流程一般设计为: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全班交流)。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和谐组织,是实现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和谐统一的重要保障。

最后,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太难的会使学生感到无从下 手,失去兴趣和信心;太容易的又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意义。只有那些“跳起 来摘到桃子”的内容,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产生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师一定 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才能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 培养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享受到合作的学习的快乐!课堂合作学习既是学生 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碰撞的过程,又是学生被肯定被欣赏的过程,是智慧产生 的根源所在。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深思,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吸引学生,让学生的 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同步发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与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并非教师展示自己的地方。获取同样的成绩,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获取,不提倡老师灌输。每一位教师要将自己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落实到底。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多一份“油然而生”的痴迷,多一份 “纯粹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义”的疯狂,多一份内心的沉静与高贵气质的沉淀。智慧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人”字的一撇伸向过去,积累经验,注重反思;“人”字的一捺指向未来,拥抱理想。教育活动是一项创新活动,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曾军良先生的报告如醍醐灌顶,惊醒了梦中人。对照曾校长的所言所行想想我自己,真正感到了一种作为教育者该有的恐惧,因而,更感觉到学习对于成长的需要,在往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学习,争取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我知道,每个人都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而雕刀就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您想雕琢自己,随时随地,握刀即行!

下载《邀舞》听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邀舞》听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后感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团听后感 今天上午,中庄镇中庄中学、各完小及教体办全体教职工在中心小学听取了沂源县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团的巡回演讲。我有幸先后听取了援疆教师赵......

    听后感

    听《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 新县福和希小 扶荣 2014年3月14-16日我有幸到郑州大学礼堂参加第三期“新课标”及当代名家教学艺术培训会,聆听了徐长青为团队的姜琨老师、叶鸿......

    听后感

    关于此次培训活动课后研讨会的会后个人感想首先,感谢公司领导组织这一次课后研讨会的活动,也感谢各位同事们积极的发言和无私的分享让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有感而发,促使我能写......

    听后感

    等不是办法,干才是出路 ——听十佳大学生村官代表事迹报告会有感 杨朋(物电) 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匆匆结束,离开会堂后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一直在......

    听后感

    法 律 讲 座 听 后 感今天听过了法官的讲座后,心中感慨颇多,本以为作为一个十五岁的高一学生,法律什么的对我们来说貌似遥不可及,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法律,这一堂精......

    听后感

    班主任培训讲座听后感 陶华安 从我踏入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时,校长就让我担任了班主任,到现在已经11个年头了,曾经为学生哭过,曾经和学生一起笑过,也和学生一起玩耍过;有过成功,也有过......

    听后感

    学习心得2012年10月8号,我有幸到盘锦辽化小学听课学习,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感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深深感觉来这一趟真值。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一共听了四节......

    听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听后感 采石小学:谭春勇 一、案例背景: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是属于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