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11:0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第一篇: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市政府关于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加快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园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有关直属单位: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服务、软件技术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服务外包、动漫研发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网络服务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渗透性强、资源依赖度和污染排放率低的特点,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智力最密集、发展最快的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于我市转变经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鼓励和促进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及其补充政策的精神,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应用为主线、产学研结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体系,大力培育和增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后发优势,实现 速度、规模和效益的快速增长,促进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底,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6亿元,新增载体面积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争取用 5-10 年的时间,使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推动高邮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三、发展重点

1、嵌入式软件。重点发展为新能源、新型照明器具、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等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智能化提供服务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以及精密仪表、精准农业、消费电子、新型能源、移动通信、智能机械、汽车电子等产品提供支撑的嵌入式软件。

2、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在电子政务和城管、卫生、教育、交通、家居、物流、金融、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等领域智能化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服务上取得突破。

3、“两化融合”服务。围绕推进传统制造业设计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化的工业设计、产品外形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等数字设计产业;围绕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重点发展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物料计划管理、作业运作管理、成本管理等软件推广应用产业;围绕推进商务电子化,完善数字认证、电子支付、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体系,以骨干 企业、IT企业为主体,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4、通信增值服务。在产业链合作创新的带动下,引导农业、教育等信息服务企业不断开发专业化、差异化的新型业务;加快发展即时通信类、信息浏览类、个人信息管理类、娱乐类、位置服务类等短信服务;大力发展WAP、CRBT(彩铃)业务、MMS(彩信)业务、语音短信、移动商务类等新型移动增值业务;加速推动可视电话、手机电视、移动办公、企业与行业应用等通信新业务增长。

5、网络服务。突出网络教育、网络传媒、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网上交易、网络电视(IPTV)、文化娱乐、数字家庭等网络运用,推动网络融合环境下网络电话(VOIP)、家庭网络业务、互联网增值应用、多媒体广播、ICT集成服务、数字电视信息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和增值业务发展。

6、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影音、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等,通过数字技术的渗透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和提升。

四、产业布局

加快编制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项目,重点布局在市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高邮镇工业园区。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设产业用房,突出功能性开发,提高专业园区的配套水平、生活环境、服务环境和承载 能力,形成功能性集聚、有机化互动、产业链支撑、生态型发展格局。

五、保障措施

1、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优化提升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和通信保障服务能力的同时,突出金融支持服务、资质认证服务、项目建设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商务服务等公共服务,建设具有数据服务、技术支持服务、信息安全服务、产品检测服务等功能的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信息资源和技术共享的服务体系,把专业园区真正建设成为高科技产业区、高效率配套区和高品质人文区。

2、健全人才保障体系。通过政策激励、产业吸纳、专题招聘等方法和手段,积极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软件研发人才;鼓励社会力量、引进国际国内行业知名培训机构兴办培训实体培训IT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江苏虚拟软件园的网上培训,支持现有企业加强人才自培和送培。

3、健全产业招商体系。发挥园区招商主渠道、引资主战场、项目主阵地的作用,紧跟信息化前沿,结合我市实际,采取资源型、政策型、环境型招商方式,重点围绕“两化融合”服务、互联网服务、数控装备嵌入式软件、城市信息化应用软件等,主动布局和编制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招商项目,制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引进计划,每年在国内、国外产业密集地和人才密集地举行1-2次招商推介会。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招商体系,通过与国际、国内著名公司和各种招商代理企业的合作,形成一套有效的招商路径。

4、健全政策促进体系。加快政策资源的整合、集成和创新,突出产业用地、财政支持、市场培育、投融资等关键环节,形成一套比扬州市门槛更低、支持力度更大的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详见附件《高邮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细则》)。

5、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规定和纠纷协调机制,依法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违法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信誉环境。加快政府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奖励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快创造核心技术,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供可信、快捷、专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信息服务。

6、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大力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保护、行业自律、企业与政府沟通联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授权实施行业统计、调查,发布行业信息,开展咨询、宣传推介、培训等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成立由技术、产业和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企业和应用行业联盟,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 服务。

7、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园区)为成员单位的“高邮市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制度化的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统计体系。细化分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考核推进。

附件:《高邮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细则》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附件:

高邮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加快发展的政策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在执行国家、江苏省、扬州市有关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政策细则。

第二条 本政策所奖励扶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是指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在我市境内经工商注册登记并报备的信息服务业企业,具体包括从事软件开发服务、软件技术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服务外包、动漫研发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网络服务等业务的企业。

第三条 市财政设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每年安排300万元,滚动使用。财政补助和奖励项目申报的条件、程序、所需材料、时间和补助、奖励的审查、管理、绩效评估等按另行制定出台的《高邮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理。

第二章 政策措施

第四条 提供行政审批和工商登记便利。

从事信息外包服务的,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不涉及前置审批的项目,由工商部门根据企业申请,直接予以核准登记;对需要前置审批的,有关前置审批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工商部门按照其取得的有关许可核定经营范围核准登记,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涉及土地、规划、建设审批事项,由市政府明确牵头单位(部门)即时专题研究,设立“绿色通道”,重点跟踪,及时办理。

第五条 确保土地供应和优惠。

对引进的国内外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总部(含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等建设用地项目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对新建或新购买的研发场所,自建成或购置之日起,3年内免征房产税或城市房地产税。

第六条 依法放宽外汇管理。

1、从事外包业务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其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外汇资金不足时,可根据需要提前购汇存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2、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从事外包业务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可将外汇收入的20%留存在境外,用于企业海外市场 的开拓和业务发展。

第七条 实行劳动特殊工时制和社会保险补贴。

1、根据行业特点,按照协商自愿的原则,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出申请,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可实行特殊工时制。

2、对经报备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月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为期三年的补贴。具体为:第一年按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补贴;第二年补贴2%;第三年补贴1%。对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费率可按照一类行业基准费率核定缴费。

第八条 大力培育本土市场。

1、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设立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对有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强制采用外包的方式优先选用我市企业或扬州市企业提供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2、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我市企业或扬州市企业;对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工程竞标中胜出的外地企业,在合同条款中增加“成立本地子公司”的限制条件。

3、将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推荐目录,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推行政府首购制度。

4、建立发包项目信息和接包企业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将涉及信息技术咨询、运营维护、软件开发、系统测试、数据处 理、系统集成、培训等不涉及秘密的可外包业务发包给本地专业企业,扩大内需市场。

第九条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入驻高邮。

对我市新设立的具有实际税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实收资本在2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实收资本2%的奖励;实收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实收资本2.5%的奖励;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实收资本3%的奖励;实收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部分一次性给予3.5%的奖励;实收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部分一次性给予4.5%的奖励,实收资本在1亿元以上部分一次性给予5.5%的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 万元。

2、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和奖励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对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或经报备的信息服务业企业年收入首超500万元的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对上年度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含)-1000万元,且增幅在30%以上的企业,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增幅达到50%(含)以上的,给予不超过60万元的奖励。对上年度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含)-2000万元,且增幅在30%以上的企业,给予不超过80万元的奖励;增幅达到50%(含)以上的,给予不超过110万元的奖励。对上年度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含)以上,且增幅在30%以上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20万元的奖励;增幅达到50%(含)以上的,给予不超过150万元的奖励。

对软件企业销售其自行研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其增值税按国家优惠政策执行的同时,对其产生税收后三年内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对软件企业在享受国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后三年减半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3、支持企业和产品的认证认定。

对企业开展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予以全额补贴;对通过系统集成资质三级及以上的(含升级),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IS027001(信息安全管理认证)、IS020000(IT服务管理)等相关国际认证的企业,按照省有关部门现行奖励标准予以等额奖励。

4、支持创建产业品牌。

对被列入国家、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优秀软件产品奖的产品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

5、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对参加由上级部门指定的招商推介会和专业展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给予80%的展位费补助。

6、支持企业争取国家和省专项扶持。对获得国家、省专项扶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以及获得国家、省人才培训补贴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市财政将根据项目情况予以配套奖励。

7、支持企业租房。

市区范围内新设立的实收资本在200万元以上且有实际税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对其租赁的自用研发场所和办公用房予以补贴,补贴的具体面积和额度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财政局审核确定。

8、支持人才引培和使用。

对符合扬州市“绿扬金凤”引才计划的,我市按扬州市《“百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规定进行奖励。

软件服务业人才租购房按照市政府人才租购房有关规定执行。

对经认可的、培训周期在3个月以上、培训合格人才在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录用率达到60%以上的本地培训机构,按照录用人数一次性给予培训机构800元/人的补贴。

对经认可的培训机构培训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合格人才,与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正式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一次性给予个人2000元补贴;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所聘用的软件架构师、系统分析师等高级专业人才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缴纳部分的40%由市财政连续奖励5年;对在市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类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获一、二等奖的本地 选手以及来我市软件企业就业并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外地选手,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

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引进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分析师等高级专业适用人才和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中级专业适用人才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由市财政全额奖励给个人;引进的程序员等初级专业适用人才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由市财政50%奖励给个人。

9、鼓励金融和担保机构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优先提供贷款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初期设备及系统软件、开发工具等软件投资贷款3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按贷款时银行基准利率给予两年50%的贴息支持。

鼓励担保机构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市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担保机构经有关部门认可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担保造成的坏账按一定比例补贴(每笔最高金额不超过50万元)。

10、鼓励产品出口。

以海关出口统计或外汇管理部门的出口结汇数据作为奖励依据,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当年出口新增部分,按照1美元奖励人民币0.1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当年出口额在30万美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一次性给予其当年租用 国际数据专线费用50%的通信费用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余额不超过30万元。

第十条 对一次性投资1亿元以上或两年内从业人数超过500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不受上述政策限制,可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鼓励扶持。

第三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政策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二条 本政策实施细则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扬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扬府发„2010‟163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日

产业规模:到201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300亿元,载体面积200万平方米(广陵区80万平方米、邗江区50万平方米、维扬区40万平方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3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5万人以上。其中,2011年实现业务收入110亿元,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50家;2012年实现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80家,力争获得国家级相关荣誉称号。

软件出口:到201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出口超过2亿美元。

培大企业:实施“211”培育计划,力争到2015年培育2家企业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10家企业业务收入超亿元,100家企业业务收入超千万元。

三、发展重点

1、信息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应用托管、IT咨询、设备维护等;业务流程外包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研发设计、数据处理、呼叫中心等,按照“着力发展境内外包、带动发展离岸外包”的工作思路,做到境内外包与离岸外包并举。

2、嵌入式软件。重点发展为机电装备、汽车船舶、石油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智能化提供服务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以及精密仪表、精准农业、消费电子、新型能源、移动通信、智能机械、汽车电子等产品提供支撑的嵌入式软件。

3、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在电子政务和城管、卫生、教育、发展即时通信类、信息浏览类、个人信息管理类、娱乐类、位置服务类等短信服务;大力发展WAP、CRBT(彩铃)业务、MMS(彩信)业务、语音短信、移动商务类等新型移动增值业务;加速推动可视电话、手机电视、移动办公、企业与行业应用等通信新业务增长。

9、网络服务。突出网络教育、网络传媒、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网上交易、网络电视(IPTV)、文化娱乐、数字家庭等网络运用,推动网络融合环境下网络电话(VOIP)、家庭网络业务、互联网增值应用、多媒体广播、ICT集成服务、数字电视信息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和增值业务发展。

10、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影音、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等,通过数字技术的渗透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和提升。

四、产业布局

加快编制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引导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项目,重点布局广陵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邗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维扬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谷”。推动四大产业基地加快产业规划和布局规划修编,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建设专业园区,彰显产业特色,领先行业水平。江都、仪征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紧规划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业园区。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设产业用房,突出功能性开发,提高专业园区的配套

型、政策型、环境型招商方式,重点围绕信息服务外包、互联网服务、数控装备嵌入式软件、城市信息化应用软件、智能电网支撑软件等,主动布局和编制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招商项目,制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引进计划,每年组织举行1-2次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或行业年会、峰会,每年在国内、国外产业密集地和人才密集地举行1-2次招商推介会。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招商体系,通过与国际、国内著名公司和各种招商代理企业的合作,形成一套有效的招商路径。

4、健全政策促进体系。加快政策资源的整合、集成和创新,突出产业用地、财政支持、市场培育、投融资等关键环节,形成一套国内最优惠、最专业、最坚决的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详见《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细则》)。

5、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规定和纠纷协调机制,依法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违法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信誉环境。加快政府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奖励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快创造核心技术,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供可信、快捷、专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信息服务。

6、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大力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保护、行业自律、企业

附:

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加快发展的政策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实现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政策细则。

第二条

本政策细则适用范围为邗江区、广陵区、维扬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补助和奖励资金由市财政预算统筹,按财政体制分担。其它县(市)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政策所奖励扶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是指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在市区经工商注册登记并报备的信息服务业企业,具体包括从事软件开发服务、软件技术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服务外包、动漫研发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网络服务等业务的企业。

第四条

财政补助和奖励项目申报的条件、程序、所需材料、时间和补助、奖励的审查、管理、绩效评估等按另行制定出台的《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理。

偿居住”政策,对程序员等专业人才实行“低偿居住”政策。

第七条

依法放宽外汇管理。

1、从事外包业务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其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外汇资金不足时,可根据需要提前购汇存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2、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从事外包业务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可将外汇收入的20%留存在境外,用于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和业务发展。

第八条

实行劳动特殊工时制和社会保险补贴。

1、根据行业特点,按照协商自愿的原则,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出申请,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可实行特殊工时制。

2、对经报备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月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为期三年的补贴。具体为:第一年按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补贴;第二年补贴2%;第三年补贴1%。对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费率可按照一类行业基准费率核定缴费。

第九条

大力培育本土市场。

1、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设立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对有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强制采用外包的方式优先选用本地企业提供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2、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我市企业;对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工程竞标中胜出的外地企

1集成资质三级及以上的(含升级),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认证)、ISO20000(IT服务管理)等相关国际认证的企业,按照省有关部门现行奖励标准予以等额奖励。

4、支持创建产业品牌。对被列入国家、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优秀软件产品奖的产品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

5、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对参加由上级部门指定的招商推介会和专业展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给予每个标准展位1万元补助(光地按标准展位面积折算)。

6、支持企业争取国家和省专项扶持。对获得国家、省专项扶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以及获得国家、省人才培训补贴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实行1:1的配套奖励。

7、支持企业租房。

市区范围内新设立的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且有实际税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对其租赁的自用研发场所和办公用房,且租期在3年以上的,第1年给予房租全免优惠,第2-3年房租每年减半收取。

8、支持人才引培和使用。

对符合我市“绿扬金凤”引才计划的,按《“百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规定进行奖励。

对经认可的、培训周期在3个月以上、培训合格人才在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录用率达到60%以上的本地培训机构,按

3部分,按照1美元奖励人民币0.1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当年出口额在30万美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一次性给予其当年租用国际数据专线费用50%的通信费用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金额不超过30万元。

11、对软件企业销售其自行研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后,按当年实际入库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从第二年起,每年按当年新增入库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对软件企业在享受国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后三年减半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12、对顶尖软件人才和领军软件人才、在软件服务业综合体专家楼中提供120平方米以上成套住房,由其个人及其直系亲属长期居住。

对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中级以上专业适用人才,在软件服务业综合体人才楼中提供100平方米左右成套住房,三年内免收租金。

对一般软件研发人才和操作性、管理性人才,在软件服务业综合体人才公寓提供20平方米以上的单间住房,三年内免收租金。

第十一条

对一期投资在10亿元以上或两年内从业人数超过1000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不受上述鼓励扶持政策限制,可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第三篇: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高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水平,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健康产业、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和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服务业。支持发展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会展、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支持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试点。支持郑州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

第四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最终版)

附件

2018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专项(软件部分)指南

一、产业发展类:

1、重大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

支持面向电信、交通、电力、能源、医疗等重大行业领域应用,形成模块化程度大、设置配置灵活、功能完善、安全性高,以及具备面向新型系统架构及应用场景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的软件产品与服务。项目执行期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2、云计算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支持具备弹性伸缩、动态调整功能的PaaS平台研发和应用;支持适用于各种业务场景、部署模式的SaaS化应用软件研发和应用;支持满足EB级存储规模的云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面向金融、商业、制造业、能源等重点领域的行业云计算平台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执行期内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3、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软件研发及产业化

支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等新一代算法的机器学习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研发面向机器人、智能家居、无人机、无人载具等智能硬件的软件工具包、中间件与通用软件产品。支持运用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知识图谱等技术研发智能程度领先、识别准确率高、技术方案面向前沿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4、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突破高性能建模、内容采集与智能生成、开发引擎、集成工具、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以及内容分发平台;面向工业制造、商业营销、健康医疗、教育培训、娱乐休闲、办公、建筑和安全等领域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服务和应用

支持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主开源平台,开发新型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构建区块链技术底层基础架构,支持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数据存证、大宗产业链金融、供应链(溯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流程,加强信息交换。

6、金融信息行业应用领域的风险控制及服务支撑系统 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不含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信用体系等支撑金融活动的服务系统,防范金融信息行业遇到的信息、信誉、安全、法律、信用等各类系统风险。项目执行期内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7、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服务和解决方案 支持利用移动互联网、高级人机交互、新型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研发面向新农业、便捷出行、新零售、现代物流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支持运用大数据、高精度位置服务、物联网等技术,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享经济服务和O2O融合服务。

8、互联网教育领域的软件产业化项目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个性化教学的学习分析工具和各类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体验的辅助教育教学软件产品;综合运用软件、互联网技术,面向教育场景、跨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平台;基于移动互联、云计算,支持实时互动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项目执行期累计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9、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软件产业化项目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健康数据的智能判读、分析和处理,提供互联网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及软件产品。项目执行期内用户规模达到10万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10、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对接国家战略,支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以及面向农业、建筑、交通运输、金融、水利、中国元素的文化等行业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项目执行期内形成可推广的示范应用案例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11、网络空间安全应急方案及在金融、政务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支持网络空间安全监测预警、态势感知和应急恢复相关安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重点鼓励网络安全应急智能化解决方案在金融和互联网服务等领域规模化应用。项目执行期内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二、应用示范类

1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应用 聚焦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全产业链流程,解决各环节信任机制,构建供应链金融绿色生态圈。

三、公共服务平台类:

1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共性技术平台 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建立产业推进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各领域应用产品组件化、标准化开发工具;与浏览器、硬件、行业应用软件之间的系统适配产生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面向各类企业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平台。

14、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城融合园区

提升产城融合度,鼓励空间整合与功能融合,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园区智能停车、智能园区管理、企业大数据平台等园区公共服务项目,提升园区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服务的能级水平。

附:项目指南解释人:

条目1

炜,23112795 条目2、13、14

孙德功,23119358 条目3、7

文,23119453 条目4

杨立哲,23119356 条目5、6、10、12

琳,23119340 条目8

夏益飞,23119348 条目9

叶月明,23119359 条目11

敏,23117603

第五篇:安徽加快服务业意见

安徽:[皖政„2009‟11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 2009-12-11 12:00:00来源:安徽省政府网站字体选择:[大 中 小]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促进我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当前服务业发展重点

1.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物流配套能力,建设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将合肥、芜湖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建设安庆、蚌埠、阜阳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强物流园区建设,支持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核心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本土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通互联,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

2.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以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强力推动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节能环保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平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服务、计算机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促进社会服务信息化。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支持合肥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

3.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会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就业和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支持合肥、芜湖等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提高高端服务业比重。在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著名商务服务企业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本土事务所或中介法人机构。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商业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业。

4.金融服务业。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支持合肥建成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探索建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证券和投资性公司。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支持徽商银行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农村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信托、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证券、保险、期货、租赁、典当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服务性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开展并购

重组和整体上市,推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代办股份转让扩大试点园区。完善产权市场功能,争取建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加强“信用安徽”建设,构建社会信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5.文化和旅游业。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建设城市文化服务功能集聚区,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产品,推动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跨所有制发展。推动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向立体式、集约化、高科技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网络服务、动漫游戏、现代传媒、数字创意等新兴文化业态,重点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体育和健身产业。立足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经营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把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商品销售体系,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旅游企业集约化发展,构建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

6.房地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把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作为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等房地产开发。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7.居民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便民利民家庭服务和社区卫生保健、公共餐饮、文化体育教育、绿色回收、保洁保安等公益性服务类社会组织,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廉租房供应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8.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要,做好种子统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资供应,加强农村金融、技术和信息服务,健全乡镇农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等服务机构。注重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加大对农村村镇建设、交通通讯、安全饮用水、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民居住、出行等条件,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系统建设,支持农村中介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增值。积极引导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二、抓好服务业发展示范工程

9.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服务业由点向面发展。3年内选择10个经济基础较好、总量规模较大、服务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县(市、区)作为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开展省级试点的同时,积极争取具备条件的市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10.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管理高效、辐射力强的原则,3年内规划建设100个具有一定规模、集聚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包括现代物流园、信息软件园、科技创意园、文化产业园和旅游服务区、服务外包区、金融服务区、中央商务区等,打造高端服务业发展平台。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管理办法。

11.加大服务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3年内选择100家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服务业企业,作为全省服务业重点扶持企业,带动提升全省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在政策、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12.突出服务业重点项目带动。瞄准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谋划一批物流、会展、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现代流通等服务业项目,3年内优选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强引导扶持。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列入“861”项目投资计划,符合要求的,在独立选址用地、环评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其中规模大、带动性强、行业领先的项目列入省政府重点调度项目。

13.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和知名品牌培育。重点做好物流、运输、旅游、商贸、餐饮、金融、邮政、电信、体育、行政服务等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推进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加大服务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和安徽省名牌的工作力度,切实采取措施挖掘、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品牌,力争3年内形成100个省级以上知名服务品牌。省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服务标准化建设和知名品牌培育实施办法。

三、加大服务业政策扶持

14.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未做规定的服务业企业登记前置许可项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律停止执行。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可实行分期到位。支持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设立服务业企业,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70%。

15.落实税收优惠。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负责研究制定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实施办法并尽快组织实施。

16.完善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对用电容量100千伏安以上的商业零售企业,暂缓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用水、用气价格实现与一般工业同价。经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在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免收征地管理费。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服务业收费减免政策,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17.优先保障服务业发展用地。各级政府要将服务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用地计划和供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要保持服务业用地合理比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省服务业重点计划的项目,各市要优先安排供地。各地收储的土地、依法处置的闲置土地、“退二进三”腾出的土地要优先供给服务业项目用地。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开发区内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行与工业企业同等的用地政策。

18.加大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对于供水、供热、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允许企业以建设项目的收益权、收费权及受让后获得的经营权申请质押贷款,或以项目资产折价为抵押申请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重点服务业企业和项目在信贷及其他融资方面给予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和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服务业领域兼并重组,培育重点服务业企业。

19.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优势和特色明显、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拉动地方主导产业发展、行业领先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对这些企业上交税收的本地财政留成部分,可视财力情况,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支持企业发展,具体企业和返还期限由各地自行确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省财政逐步增加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各市、县政府应在2010年底前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引导资金。

20.深化服务业改革。积极推动省属国有服务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战略性重组,鼓励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服务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加快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社会法人、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文化科技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采取资产划转、合并重组等方式,引导鼓励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成立独立的服务业法人企业,在继续做好母体企业生产性服务的同时,拓展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试点,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的支持政策。

21.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外资投向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新兴服务业,吸引跨国公司、跨国采购中心、国际会展公司、市场中介公司在安徽设立分支机构,引进服务业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通用标准。大力发展国际运输、国际旅游、劳务输出、对外工程、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我省有一定优势的国际服务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技术开发、采购分销、物流代理等机构,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快服务业融入长三角的步伐。

22.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省教育厅要支持和引导各类院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加快培养信息咨询、现代物流、动漫游戏、软件服务、工业设计、会展等服务业专业人才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服务业管理人才。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高校、企业、园区等开办服务业人才实训基地,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加快优秀人才引进,对引进的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经费、个人所得税、住房补贴、家属随迁、子女入学、职称评聘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引进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

四、加强服务业发展的领导

2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任务,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省政府成立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服务业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政策研究,协调解决全省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工作。各市、县政府也应建立相应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指导协调。

24.建立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省统计局作为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建立并逐步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做好服务业统计监测和信息发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要求及时向统计部门报送行业统计资料。县级以上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配备必要的服务业统计人员。各级财政将服务业统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做好服务业统计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业考核制度。2010年起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考核各市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视情况逐步扩展至县(市、区)。省政府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市、县(市、区)政府和省政府部门给予表彰。省统计局、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

25.强化政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本意见要求,对照各自职责,对已明确的政策要抓好落实,对需制定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抓紧研究出台。针对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各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促进措施,加快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各市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贯彻意见。各市、各有关部门要将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及时报告省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下载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

    陕西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 记者2011年12月24日获悉,经陕西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转发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提......

    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 人社部发〔2014〕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财务)厅(局),副省级市人力资源......

    县加快文化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

    遵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为切实加快推进我县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确保组织落实,县文广局成立了《促进文化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并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积极培育发展市场各......

    呼和浩特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快首府服务业发展,增强综合服务功能,确保实现市委九届五次全委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特提出如......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省老龄委 省发展改革委 省人口计生委 省民政厅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劳动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建设厅 省卫生厅 省环保局 省国税局 省地税......

    2018年陕西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

    2018年陕西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 评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04号......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申报有关问题解答 1、今年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只有六大类,以通知为准,2014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兰州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