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1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时间:2019-05-15 11: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3111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3111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第一篇:2003111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郑新立

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 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是 民生之本,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 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 革,是缓解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

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不仅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也关系着社会稳定 的大局。为了稳妥地实现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下岗和再就业,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 决策。经过多年的努力, 国有企业职工总数已经从最多时的7500万人减少到2002年底的 4400万人,净减少3100万人。这样大规模的减员,这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变动,能 够得以顺利地进行, 充分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和大局意识。同时,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 力下, 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从1998年到2003年6月底,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78 0万人, 其中1850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 再就业率达到67%。目前全国 需要重点帮助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约为1300万—1400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中西 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的独立工矿区,集中在军工、煤炭、冶金、森工等行业。就业矛 盾突出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和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老的产业已经消失或 失去了竞争力,而新的产业尚未建立起来。此外,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在尚未实现再就业的 人员中,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有300多万人,失业时间较长的几乎都是大龄人员。他们上有老, 下有小,家庭负担重,由于长期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十分艰难。解决他们的就业问 题,具有更大的紧迫性。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密不可分。今后一个时期,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将面对来自两个方面 的竞争。一是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今年城镇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1000万人, 其中包括21 2万高校毕业生, 加上去年结转的下岗失业人员, 今年城镇需安排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今后几年, 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每年将保持1000

万人的规模, 新毕业的大学生还会有所增加。二是大量农民进城就业。目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已有8000多万人, 但农村仍有1亿以上富 余劳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今后农民进城就业的人数还将增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就 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这三个方面的人流汇合一起, 使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矛 盾非常突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

解决就业矛盾的出路在于改革就业体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必须改革传统的就业体制, 建立起新的鼓励增加就业的 机制。《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这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劳动就业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它的重要意义, 一是把选择职业和 工作岗位的权力交给劳动者个人,由劳动者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 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是劳动者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 要求。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另—个重要意义, 是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由劳动者根据市场和社 会的需要,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自主兴办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在满足市场需要中使自己的事业得以发展, 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还能为其他劳动者提供就 业岗位,为发展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市场调节就业, 就是要形成由市场竞争机制起作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就业调节机制。我们要形成这样一种激励机制, 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创业;同时, 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 者自主择业。在自主择业中, 只有那些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具有更多的被用人单位聘 用的机会,才能获得更优厚的报酬。这会促使人们努力学习,钻研技术,敬业爱岗。市场调节就 业对于创业者来说, 意味着带来更多的机遇。只要善于发现市场需求并努力满足这种需求, 或通 过创新式劳动创造市场需求, 就能成功地实现创业的目标, 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 获得更多的 经济收益。市场调节就业还要求我们建立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切阻

碍劳动力流 动的樊篱都将被拆除。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流动 困难的状况将逐步改变,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实现劳 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促进就业, 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 把维护社会公平、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重要职 责。通过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各方面扩大就业;通过市场监管,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制定 法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具体说来,一是要大 力开发再就业岗位, 包括由政府兴办一些以安排就业为主要目的的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公共设 施建设等工程,实行以工代赈;为就业困难人员安排诸如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维护交通、植树 种草、接送儿童、报刊销售、电话传呼、社区服务等工作,满足社会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挖 掘就业潜力, 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增加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对城镇失业人员资金 投入的重点, 逐步从失业保障转移到促进就业上来。要充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手段, 加大对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通过适当减免税收的办法, 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和吸纳再就业人员, 落实对自谋职业和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贷款。三是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政府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学校、企业、社区和就业服务机构等,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 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 积极开展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培训。四是引导群众转变就 业观念。通过大众媒体和其他多种方式, 在全社会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 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 荣的观念。用人单位招工不能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搞歧视和盲目要求高学历。五是建立再就业工

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切实负起责任,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证到 位。各地应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就业政策、改善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人员就业 的具体目标,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务求实效。

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

为了制定和实施促进就业的政策, 《决定》强调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从扩大就业的要求 出发,提出了“四个注重”的倾斜性政策。

在产业类型上, 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发展就 业容量大的产业,如轻纺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软件产业等,进一步扩大出口。要发展先进制造 业,包括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机械工业等。要通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替代进口,并 力争成为出口的拳头产品, 以扩大就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 识密集并存,就业容量大。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 人员的比重仅为28.6%, 与发达国家60%—75%的比例相差甚远, 与一些发展中国家4 0%—50%的比例也有很大差距。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这个明显缺陷, 是造成当前就业 矛盾突出的症结之一。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尽快扭转其长期滞 后的局面,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在企业规模上, 注重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中具有重要作 用。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了 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实践证明, 凡是中小企业多而且发展比较好的地方, 就业压力就小;凡是中小企业少而大企业多的地区,就业压力就比较大。因此,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同 时,一定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 培训等方面,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他们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 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到2002年,个体工商业已达2377万户,从 业人员4743万人, 注册资金3782亿元;私营企业已达243万户, 从业人员3409万 人,注册资本24756亿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20%以上, 吸纳就业近1亿人, 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 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中发挥 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清除对 其发展的歧视性、限制性规定,在市场准

入、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使非公有制企业 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平等竞争。

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要大力发展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多种就业形式, 开发社区服务特别是家政服务的就业潜力。要积极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鼓励发 展家政服务业,以灵活的形式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

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 要采取多种形式分流富余人员。由于国有企业已不再设立再就 业服务中心,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将成为今后国有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的重要形式。这

种政策既能使企业集中有限资源将主业做大做强, 又能使大多数富余人员不用下岗, 只变更劳动 关系就能在由辅业改制的企业中继续就业,寻求新的发展。这样,就将“安置”机制转变为发展 机制。各地政府应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 稳步地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 到这项政策的实施范围中来。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

在今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深 入分析了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势, 总结了再就业工作的经验, 提出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 利国利民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并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他提出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 设,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抓好这件事情,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解决就业 问题, 不应作为一个被动的安置劳动人口的过程, 而应看作一个主动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提 高人口素质,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 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把人口多的压力转变为巨大的财富创造力, 使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 强国,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人力资 源能力, 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础教育,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 形成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

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 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投人, 加 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 尽快改变目前高级技工普遍短缺的局面。各类教 育机构应以培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方向, 把培养专业技能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求是》 2003年第 22期, 11月 16日出版

第二篇: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维护社会稳定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马列部 2011级 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 张月

摘 要: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就业市场仍存在弊端,需要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就劳动就业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关 键 词: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012年的两会刚刚闭幕不久,会上对2011年的就业工作取得的新成绩予以了总结。同时还指出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第三项就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2012年提出的就业目标与上年基本一致,但是完成指标的工作难度要比上年大,因为2012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要比上年有所降低,预期提供新的劳动就业岗位的能力不如上年,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变化,因此除了就业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之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新的一年中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深刻认识促进就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通过促进就业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就业问题越发突出,劳动就业体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基本被废除,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建立逐步。这里解释一下“劳动就业体制是指为了使劳动者获取就业岗位和引导劳动者在不同岗位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机制。它的准确含义是指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配置方式。” “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是指国家通过计划调配来实现劳动者就业的一种就业体制,它包括劳动者、计划和国家三个构成要素。”①这种体制下,国家在保证所有劳动者实现就业的目 ① 刘铁明.论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发展趋势.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第39页 标下,包揽全体劳动者就业之后把劳动者有计划地分配到各个经济单位就业。劳动者一旦被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所吸纳,就处于一定的就业岗位,取得相应的报酬,终生没有失业之忧。所以,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政府用计划手段统一安排所有劳动者就业;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保持稳定的劳动关系;三是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取得相应的收入。“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则是指通过劳动力市场来配置劳动力的一种就业体制,包括劳动力市场、雇主、劳动者和政府。”①其中,雇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组织生产购买劳动力;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生活资料,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买卖场所,它联系劳动力供求双方。政府的作用是免不了的,特别是最低工资立法、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职能对就业所起作用越来越大。需要指出的是,计划型就业体制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我国的就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其弊端,而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是一种以追求就业效率为主旨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因此雇主购买劳动力严格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所以失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一、我国劳动就业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劳动就业体制取得的成就

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主导我国的就业市场,这种体制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它的弊端就逐步暴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失业问题。目前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也逐步发育起来。“截止2007年,我国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已经达到65.7%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也已达到59.4%。”②这表明我国近2/3的劳动力资源已由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配置。

第二,非正规就业迅速扩大。1978年之前,我国非正规部门在吸收新增劳动力方面的比率可忽略不计,1978年之后,在市场导向下我国非正规就业在劳 ①② 同上

冯菊香 徐长玉.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09(8)第134页 动就业体制改革中迅速扩大。“据托马斯·G·罗斯基的研究 , 20世纪80年代 ,我国非正规部门对新增劳动力的吸收率为50% ,1995年以后,我国非正规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比例迅速增加,仅1996-1997,就达到81%。①”

第三 ,关于劳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这为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1994年7月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和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提高了对员工的保护力度。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体制的重要法律,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四,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的就业促进效应凸显。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就业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以2007年为例,我国城乡就业总量为 76990万人 ,比1978年增加了36838万人,年均增长近1270万人。二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1980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是69.9:18.5: 12.6,到2006年的则为40.8:26.8:32.4,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三是国有和集体就业企业人员逐渐减少,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比例在1978年仅为0.2% ,而2007年增长到75.7%。四是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0024.3%的较低水平。

(二)我国劳动就业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由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转为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业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所以我国的劳动就业体制仍存在问题:

第一,国有部门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不到位,制约着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国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固定工和临时工制度,但在许多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这一制度。二者的社会地位、享有的劳工权利、工资、奖金以及福利等待遇都不同,从而导致同工不同位、① 同上 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酬等现象的发生。《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某些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仅不与“临时工” 签订劳动合同,反而辞退了单位的全部“临时工”。这样不仅没有保护“临时工”的合法权益,反而使大批“临时工”走向失业。改革不到位还表现在不少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仍采取领导“暗箱操作”的办法,而不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这就导致“拉关系”、“走后门 ”和“以职谋私”、“以钱谋职”等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而且造成就业竞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制约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第二,非正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非正规就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劳动关系松散,就业极其不稳定。很多非正规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随时可能终止,非正规就业人员常处在就业和失业的边缘。二是劳动条件恶劣,工资待遇过低,劳动保护较差。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条件普遍较差,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较高的职业病发生率。而且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普遍过低,甚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且经常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此外,超时劳动、无法定休息日、被随意解雇、个人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维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更谈不到其他福利保障。三是缺乏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但却很难得到来自企业、政府或社区的良好的职业培训。四是缺乏国家对非正规就业的规范管理。一方面,国家缺乏相关方面立法,导致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无法可依;另一方面,国家缺少对非正规就业统一的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

第三,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不健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能力并不高:一是政府促进就业的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是各级政府迄今仍然没有把充分就业真正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高增长、低就业” 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二是政府促进就业覆盖的目标人群不具有普遍性。近年来,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三类城镇人员,即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这三类人员无疑需要政府的特殊“关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特别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几乎所有劳动者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大学生、中学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农民工、妇女、“三无”农民(指丧失土地、没有职业、无正当收入来源的农民)等等,都是当前及今后政府在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时需要关注的对象。三是政府对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0.4%。而经合组织国家大都采取了积极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每年由财政预算拨付给劳动力市场的经费一般都占到GDP的2%以上,有的国家如丹麦甚至占到6.5%。相比之下,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明显严重不足。四是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力度不够。在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方面 ,存在体制不顺、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等突出问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较低、受益面较小,导致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就业援助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好。

二、对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解决就业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对就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第一,进一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形成由市场竞争机制起作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就业调节机制。我们要尽快废除国有部门存在的“正式工”和“临时工”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要形成一种激励机制,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创业;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者自主择业。

第二,加快国有部门用人机制改革,杜绝国有部门用人腐败现象的发生。健全国有部门用人机制,要坚持国有部门用人的市场化导向,完善国有部门的用人程序。从国有单位“制定用人计 → 面向劳动力市场招聘→ 笔试→ 面试→ 上会”的用人程序上看基本是合理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猫腻现象。所以必须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完善国有部门的用人程序。还要实行领导用人问责制。为了切实体现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反对国有部门用人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应当对国有部门领导用人实行问责制。

第三,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鉴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加之非正规就业具有多反面灵活的优点(用工灵活、工作时间灵活、劳动报酬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门槛低等),应该将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长期战略。因此,必须以规范和保护为前提,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一是要尽快出台非正规就业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类型、地位及用人单位与非正规就业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关系,依法规范非正规就业行为。二是要加大劳动行政监察力度,维护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切实维护非正规就业的灵活性。比如,允许非正规就业人员与两个或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允许非正规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或以口头协议方式确定劳动关系,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要建立符合非正规就业特点的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非正规就业人员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四是要为非正规就业机构提供政策性的银行,保护和促进其发展,带动就业。五是要实行就业补贴。包括给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非正规部门发放就业补贴,也可以给部分非正规就业人员提供低于失业救济的就业补贴。

第四,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保障机制,加大政府促进就业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一是要切实提高政府对促进就业重要性的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和谐之本。没有充分就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和执政观念,充分认识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和政府在弥补劳动力市场缺陷中的重要作用,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是要扩大政府促进就业覆盖的目标人群。从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逐步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失业人员、学生、农民工、妇女和“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最终扩大到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使政府促进就业的阳光普照全体劳动者。三是要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机制,扩大政府对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国家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政府促进就业不经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还要把把维护社会公平、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各方面扩大就业;通过市场监管,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制定法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三、实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和谐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内存在的隐性失业也逐步变为显性失业,加之外来移民的竞争,就业问题越发严峻。因此必须改革劳动就业体制,以促进就业。

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目的和手段。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就业的实现,只有实现充分的就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产滞后,市场发育不完全,经济不够活跃,各种经济成分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为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就业岗位就会缺少,就会出现大量待就业人口滞留,人力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反而被浪费,这样就使得经济没有得到好的发展,如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社会发展只能逐渐停滞甚至是倒退。社会的各个反面得不到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提高,就会产生不满情绪,长期以往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是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动力。通过改革可以消除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缺陷,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制,促进充分就业,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就业的前提。一个稳定的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与发展无从谈起。

所以就业的实现对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只有社会的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就业问题才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须正确处理劳动就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1] 刘铁明.论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发展趋势[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

[2] 冯菊香 徐长玉.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09(8)

[3] 杨素青.非正规就业呼唤正规化[J].中国改革,2007,(10).[4] 谢茂拾.关于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发展,2005,(2).[5] 刘铁明.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研究 [J].湖南社会科学,2004,(3).

第三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是我们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目标任务,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习近平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破解难题,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重要意义:

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执行。因此,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统一、正确、严格实施,已经成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司法机关作为执行法律的专门力量,不仅自身应该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保证公正司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才能在全社会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法治秩序,才能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只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和谐。当前,我国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多年来,司法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群众广泛认可。但是,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的问题仍然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影响,损害了司法权威。必须加大司法体制改革力度,拓展司法体制改革深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遇事“找法律”、“讨说法”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汇聚到司法领域,法律手段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人民群众关注的权益保障、公共安全、公平正义三大问题,都与司法密切相关。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要求实体公正,而且要求程序公正;不仅要求享有知情权、表达权,而且要求享有参与权、监督权。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步伐,深化司法公开,推进司法民主,完善保障人权的司法制度,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四项基础改革:

一是进一步把中央政策和各地探索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体制改革之路。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情况差异大。在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各地区要大胆探索、创新。各地政法机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善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中央政策和基层所盼、群众所需的对接,确保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四项改革整体效能。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目标。目前,有的地方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过多,造成司法职能碎片化,既不利于司法责任制的落实,也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一些试点地区配套推进内设机构改革,保障了法官检察官办案权,还促使一批业务骨干回归一线办案。要重点推进设区市和县级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整合基层法院检察院内部资源,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三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司法人员积极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利益调整的过程,也是观念变革的过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引导司法人员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对待利益调整,大力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四是进一步加强跟踪指导,推动四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可委托第三方对重要改革事项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成效进行评估,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四项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领导干部中的人治现象、公民中的非法治现象、社会上轻视和无视法治的现象,在有些地方、部门、领域和群体中有所抬头和蔓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实际上被统一于党委的“一把手”,法治被“人治”所弱化,依法治国从党领导人民实行的“治国基本方略”,演变为某些地方和部门“维稳”以及发展经济的工具。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立法质量需要不断提高。立法中存在的部门利益、特殊群体利益问题,部门立法争权夺利问题依然存在。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现象仍未消除,一些明显带有部门或集团利益痕迹的立法,把畸形的利益格局或权力关系合法化,行政部门借立法扩权卸责、立法不公等从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法律的实施。

三、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许多法律形同虚设。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时有发生;法治缺乏权威,司法缺乏公信力;公民“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信关系不信法”,“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等问题。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四、政府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频发。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少数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执法寻租、贪赃枉法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执法倾向,如钓鱼执法、寻租性执法、非文明执法、限制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疲软式执法、滞后性执法等等;粗暴执法激发冲突,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恶性事件,突出表现在征地拆迁领域。

五、司法权威不足、司法公信力缺失。具体表现为:1.裁判终局性难实现。司法裁决的终局性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法裁判终局性这一重要原则面临着来自再审制度、信访制度、舆论审判等制度困扰和现实困境。公民“信访而不信法”,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各类信访活动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洪峰”,涉法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部分群众宁可放弃正常的诉讼渠道,而把“信访”作为维护自身权益更为有效的途径,表明部分公众对司法公正和权威缺乏信心,对司法认可度和信赖度的低下。2.判决执行率难提高。司法权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司法裁决作出后,能得到诉讼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的自觉遵从和自愿执行。目前司法裁决仍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司法裁决得不到自觉执行,需要法院强制执行的比例依然很高,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和司法成本高昂。3.腐败增存量难清除。“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只有司法人员的公正廉洁,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认同,才能树立起司法的权威。王岐山同志要求,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六、司法机关为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但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司法行政化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判审分离,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判工作内部层层审批,权责不明,错案责任追究难以落实;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行政化报批,影响审级独立。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具体对策:

一、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宪法的明确规定,是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关键。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一是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先将省以下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财物由省一级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经费由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保障部分经费。二是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从现行宪法框架内着手,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通过提级管辖、集中管辖,审理行政案件或者跨地区民商事、环境保护案件。

二、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我国在司法人员的招录、遴选、培养、任用等方面,实行与普通公务员相同的模式,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一要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司法队伍职业化水平。二要完善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选任招录制度。三要完善法官、检察官任免、惩戒制度。四要强化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的职业保障制度。为保证实现司法公正,对绩效考评制度应当作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考虑司法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降低数字化指标在绩效考评中的作用。二是调整、完善目前的数字化指标体系,使其更加符合司法的现实和规律。

三、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公正司法、高效司法、廉洁司法的必要保障。必须遵循司法规律,着力健全司法责任制,理顺司法权与司法行政事务权、司法权与监督权的关系,健全权责统一、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建立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审判委员会主要研究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推进完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或审判委员会直接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制度。明确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探索充分发挥一审法院明断是非定分止争、二审法院案结事了、再审法院有错必究、最高人民法院保证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能。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上下级法院的审级监督,确保审级独立。

四、深化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保障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增强有效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能力,树立司法公信,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

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推进审判公开,除法律规定不宜公开的以外,都应公开审判。大力推进检务公开,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予提起抗诉决定书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实现当事人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流转和办案流程信息。健全公开审查、公开答复制度,对于在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或在当地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拟作不起诉、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申诉案件,检察机关主动或依申请组织开展公开审查、公开答复。不断推进警务公开、狱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创新公开方式,畅通公开渠道,依托现代信息手段确保各项公开措施得到落实,实现以公开促公正。

五、规范大案要案的办案程序。大要案因其重要性,常常采取“特事特办”方式,法律准绳执行不严格、办案活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经常发生。推进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其中一个重点问题应当是关注在大要案件办理上完善办案程序制度,提高依法办案水平。第一,专案组的组织和活动应该加强规范。以成立专案组的方式体现对重要案件的专人专办和高度重视,尚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专案组的组成和办案方式应当符合法治要求,不能以便宜行事的行政程序代替严格的司法程序。第二,建议取消设在各级公安机关内统一协调打黑活动的“打黑办公室”,使打黑活动按法定司法程序进行。要求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依照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确认此类案件性质和被追诉人员,也是推进司法权力运作机制改革需要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三,大要案件的审理和裁判更应当注意严格依法办案。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作出裁决,均应严格依法定程序运行。

六、树立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权威,建立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语境下,重塑司法权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念层面如何切实落实法律至上或法治;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面的再造,即如何重新构造司法权力。具体而言,实现司法权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优化崇尚法治的司法环境。弘扬法治精神,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和法律权威,崇尚法治与司法权威的社会氛围。突出司法的裁判性和专一性,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坚守法律底线,确保司法公正,保护人民权益,伸张社会正义。构建法院和新闻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和理解法院工作,从内心树立起对司法权威的认可和尊重。构建公正高效的审判机制。优化审判组织,科学分配审判权,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转变审委会讨论案件的程序与方式,变会议制为审理制;强化司法的程序性,规范诉讼模式和司法礼仪,树立司法活动的庄严与神圣。提高法院干警的队伍素质。司法的权威性有赖于司法的公正性,而司法的公正性维系于法官的高素质。因此,要严格法官职业的准入机制,强化法官职业道德素养,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以消除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建立法官的高薪和任职保障机制,有效提升法院和法官的地位待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法院系统“不严不实”的问题,不断改进司法作风,提升司法形象。

七、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和监督司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长期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驻庭陪审”、“编外法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要扩大人民陪审员数量和来源,建立随机抽选的机制,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利。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从群众最关注、监督较薄弱的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入手,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要进一步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规范化。

八、严格规范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程序。

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是刑罚变更执行的重要制度,减刑是对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将原判刑罚适当减轻;假释是对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附条件提前释放;保外就医是对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分子,经有关机关批准,由保证人取保在监外医治,对其刑罚暂予在监外执行的形式。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激励罪犯改造,促进罪犯回归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从申请到裁定、决定各环节,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特别是强化对裁定、决定程序的监督制约,实行执行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网上协同办案,防止刑罚变更执行环节腐败现象的发生。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名言佳句: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期实现改革目标,需要处理好科学认定行政审批事项、处理好审批与监管的关系、厘清权力清单的适用边界等三方面问题。

2.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司法保障。司法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机遇和挑战并存,司法工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影响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典型案例:

1.中国高度重视在司法活动中保护人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2004年第四次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要求,将其列为司法改革的重大目标任务,并加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也依照法定程序得到了系统清理。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后,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规范性意见,牢固树立起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观念,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

第四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并赋予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以上改革部署涉及到财税体制改革自身,更关联一系列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难题与协调配套问题。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财税体制,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财税体制改革是服务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让市场对资源配置优化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建设。那么,如何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战略目标,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略定位呢?

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与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目前我国预算审批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规模与政策,《决定》指出,审核预算的重点要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这一原则命题揭示的重大政策转向是,税收不再是各级政府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预期目标。这有利于税务机关按照法律征税,避免为了完成任务多收或少收的体制弊端。不仅如此,这一原则规定打破了各级财政固有的“重收入、轻支出”的倾向,有助于推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纳税人判断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另外,《决定》指出要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以及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以期为增强预算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提供重要机制保障。

二是完善税收制度。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存在与公共治理的基础,也是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工具。《决定》提出深化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乃至将增值税推广到全部服务业,把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推进消费税改革,调整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三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一些应由中央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地方,一些适宜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了较多的支出责任。而中央通过大量转移支付对地方进行补助,客观上影响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因此要由粗到细设计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明细单,列明各自专享事权以及共担事权的共担方案,并在今后渐进优化与细化。在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余缺,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在此基础上,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五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赵玖梅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

一。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没有健康便没有“小康”,没有卫生事业的充分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元,接近2016美元,全区已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0年我区的快速发展势头还将继续保持。这意味着,我区将会拥有更加便捷的出行、更为宜居的环境、人们将会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群众会有更多的余钱投向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人希望享受优质的卫生服务,国家和省内投向医疗卫生的公共经费也会继续增加。因此,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提前谋划卫生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医疗和卫生应急保障。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0个,其中区级公立医院5个(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凉市中医院、平凉中医骨伤医院、崆峒区红十字会医院、平凉精神病医院),乡镇卫生院17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村卫生室233个,农村个体诊所172个;全区卫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488人,其中,有在职职工1228 人,在职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756 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93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6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充分发挥财政对卫生投入的主渠道作用,2006年以来区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6 %,投资总额达到 2.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500 %,公共财政支撑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到2010年是“十一五”期间全区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快的两年,总投资1.1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医医院住院部楼、市二院医疗综合楼和放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卫生项目15项,累计完成投资4468万元。目前,区、乡两级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总数达到了 967个和513 个,每千人拥有床位 2.6张。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42 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

1.8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69台。为顺利开展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化村卫生所达到30个,今年规划再建标准化村卫生所51个。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竞聘上岗,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工资待遇与工作量、工作成绩挂钩,考核发放。深入开展行业作风整治活动,有效杜绝了部分医务人员的“生、冷、硬、顶、推”现象,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通过积极努力,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区级医疗机构共接诊门(急)诊患者 44.54万人次、住院 1.95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70.1%,乡镇卫生院接诊门(急)诊患者19.24万人次、住院 8400多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32.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诊门(急)诊患者 9.08万人次。

(三)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各类卫生宣传活动。城乡医疗机构均建有独立的健康教育咨询室,全区开通健康教育咨询热线17个,有专

兼职工作人员43名。深入开展全民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利用集会、集日等群众相对集中的时间,结合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防治等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发放资料、节目表演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城乡群众对各类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城乡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切实增强。

(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适龄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全区适龄儿童建卡(证)率达到98%以上,接种卡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一致率、准确率和完整率均达到98%以上。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全区共有疫情专业报告人员19人,城乡医院均设有发热门诊,按规定对发热和肠道传染病疑似患者采取了分离诊断措施。加强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妇幼保健院配备工作人员34人,建设业务用房860多平方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建有妇幼保健室。认真实施“降消”项目,积极做好孕产妇婴儿死因调查、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与报表质量控制工作,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42.93/10万,基本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44%,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 99.03%,新生儿死亡率为13.09‰,3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6%以上。区委、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崆峒区卫生系统地质灾害应急救治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24种,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公布、事件举报等各项制度,成立了区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区卫生应急专家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和卫生防疫队等5支应急专业队伍,形成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全区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健全。

二、加快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我区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城乡占有卫生资源特别是公共卫生资源不平衡,因区级财政困难,加之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自身效益和发展能力有限,乡村和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乡村和部分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落后,部分村卫生室仍使用六、七十年代添置的桌、椅,药柜,医疗器械残缺不全,一些群众不能就地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特别是乡村地区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较差。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需再完善。目前,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相比,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一是疾病防控不够科学规范。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对疫苗相关知识掌握还不细,疫苗管理、发放、使用、登记还不够规范。二是卫生服务一体化程度低。现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运作不够规范,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乡村医生年龄偏大,乡村卫生工作人员学历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一人多责、一人多职”现象普遍,人员流失多。三是卫生执法监督难度大。2002年,平凉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对市、区事权进行了调整,崆峒区卫生监督职能及人员连同设备、资产上划市卫生监督所,区上的卫生监督职能由市上设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承担。2004年,市卫生局明确划分市、区卫生监督区域:城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交由市卫生局审批,日常监督管理由市卫生监督所承担。城区范围外的医疗机构(即崆峒区所辖的乡、村医疗机构)仍由崆峒区卫生局负责审批、管理。目前,崆峒区农村范围的医疗机构监管职责只能由区卫生局医政股2名工作人员兼职落实。2009年6月1日国家《食品安全法》颁布实行以来,国家对县(区)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区卫生监督工作无相关执法资格、执法人员、执法取证工具影响,无法正常开展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辖区食品卫生监督、农村个体诊所监管不到位。

(三)卫生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再加强。部分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培养没有做到科学统筹,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一些医护人员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欠缺,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等专业医务人才不足,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人才少,神经、传染、五官、心理等专科人才少。乡镇卫生院缺乏管理人才和妇产、外科、放射、检验等专科医学人才;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所缺乏知识全面、年富力强的全科医学人才,尤其是乡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突出。

三、加快发展的思路及重点

随着我区“116”工作计划的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的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优秀精神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为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推动卫生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一)编制“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区卫生局应提早介入,与国家、省、市、区总体规划和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相衔接。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具体工作上,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卫生资源配置规定,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确保编制的规划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能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二)逐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加强与市卫生局衔接,尽快研究解决我区卫生监督工作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及相关资格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用药指导和监管职责,确保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配备全部基本药物并优先使用,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全区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并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全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等的要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习和培训。区级医疗机构都要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并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3年内为全区培养大专学历紧缺中医药人才15名以上。二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五年以上的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方面给予倾斜。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逐步落实村医补助政策,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经考核合格后,给予补助,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三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转变服务模式,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病例和地方病病例管理、人群防治指导、结核病病例管理等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职责。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制度。四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临聘人员人事代理制和派遣制。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在全区推进人员竞聘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资格准入制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重点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完成全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所建设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造任务,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医疗设备。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扩大门诊统筹试点范围,探索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确保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并保持在90%以上。逐步提高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今年,力争全区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2011年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有计划、分步实施。逐步在全区统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逐步实现定期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控烟、控酒、控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要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教育频道,加

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力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为平凉市崆峒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下载2003111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3111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

    深化征管体制改革(★)

    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其中明确,合理划分国税、地税征管职责,并将在纳税服务等环节实施国税、地税深度合作。 我国现行的征税体制确立......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需要把握的重点1、把握正确方向,把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的正确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公益事业投入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共大东区委员会 大东区是沈阳市五城区之一,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孟建柱:准确把握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现行的财税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