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沧——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
佤族,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黑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以黑色为基调的服饰。佤族,一个积淀着厚重文化的民族,自古崇尚天人合一,性格豁达,能歌善舞。
临沧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这里聚集了全国61%的佤族人口,沧源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这里,有距今3000多年的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保土遗址,有保留较完整的佤族原始聚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饮食文化。今天,佤族木鼓舞、甩发舞等风靡中外。这里是一块神奇之地,一片树叶、一粒石子、一座山、一条河,都有着自己的神【灵,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重叠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相对封闭的历史,使佤族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木鼓文化
木鼓文化是佤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有学者指出:“木鼓,历史上云南有景颇、哈尼、基诺、佤、布朗等民族都曾使用木鼓,但直到今天仍然保持使用木鼓的仅仅有佤族一个民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木鼓文化即佤族文化。
木鼓文化与“西岗里”文化一脉相承。
关于木鼓的发明,主要流行两种说法,其一,远古时,一个名叫安木拐的女始祖。当时在她居住的洞口倒下了一棵空心的千年古树。白天,她敲响古树,聚众上山打猎采集;夜间她敲响古树,领着大家围着火塘唱歌跳舞。敲响木鼓还可以抵御猛兽的袭击。这样空心古树就是佤族最早的木鼓。其二,传说距今六十代人(约750年),一个名叫牙懂的妇女,让她丈夫达业模仿她的生殖器制作木鼓,这样,就做成了最早的人工木鼓。
以上两种民间传说都把木鼓的发明记在了妇女的帐上,说明木鼓应当是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的产物;换一句话说,木鼓是佤族女性生殖崇拜文化的派生物。木鼓的音槽活脱脱即为女性生殖器模样,其意义正在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木鼓文化与“西岗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可列入生殖崇拜文化的范畴。佤族长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采集和打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木鼓正是佤族物质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结果。
剽牛
佤族的剽牛是以庆贺、接福、结盟、吉祥为内容的一种典礼仪式。佤族剽牛是在庄重、严肃、隆重、喜庆的场合才使用,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剽就剽。剽牛仪式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开始前,牛已被拴在土场中央的木桩上。老人手端一竹杯水酒,庄重地走到场地中央慢慢蹲下,开始念诵祝辞,祈祷丰收,祝福健康,期盼事业成功——在念诵过程中,老人边蠕动嘴唇,边吞下酒滴。诵毕,老人慢慢退下。这时,早已在一旁等候的剽牛手,手持锋利的标抢向牛走去,瞄准牛左肩胛后部猛然刺入。标抢插在牛身上,血流如注。若刺中要害,牛不多时便会倒下。倘若不倒,另一位剽牛手再剽第二抢。牛倒下时,围观的群众欢呼雷动。接着便是剥皮分肉,将牛肉割成小条,小块,分别用竹篾串起,散发到全寨各家各户,每户一串。
神奇的崖画
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1000—1700米海拔的悬崖峭壁上,共发现16个古崖画点。有关人士认为,这里的崖画 是云南史前保存崖画最完整的地区。
沧源崖画最早发现于1965年,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汪宁先生先后几次到沧源对当时发现的10个崖画点进行实地考察,1985年撰写出版了《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沧源崖画的关注,至此,沧源崖画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对古文明抱有浓厚兴趣的人们关注的热点,佤山沧源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沧源崖画的16个点均分布在沧源县东北部的勐省镇和勐来乡境内,崖画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古代先民守猎、放牧、村落、战争、舞蹈、杂技以及宗教祭祀活动等。可辨清图形1000多个,图形分为人物、器皿、房屋、动物、神祗及神话人物、自然物、符号和手印等,人物形象图案约占所有图形的74%,动物图形约占总图形的17%。画面呈暗红色,据说绘画颜料是以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据初步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世界上发现的众多崖画相比,沧源崖画发现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图形密集、题材新颖、连贯意义的画面较多,展示了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宗教祭祀的丰富内容,从而奠定了沧源崖画在世界崖画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佤山艺术团 朵朵花绽放
佤族自古能歌善舞。这一民族特征世代传承,成为当今佤族文化艺术的深深沃土。在这块沃土的滋养下,佤山艺术之花朵朵绽放,如今,在佤山沧源,一个县就有佤山歌舞团、西岗里佤族部落民间艺术团、黑旋风艺术团三个文艺团体。
九十年代以前,沧源县文艺团体仅有沧源县文工队(现更名为阿佤山歌舞团),作为国办文化支撑着佤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地委、行署建设临沧以佤族文化为显著特色的民族文化战略目标的确定和打造临沧佤族文化品牌战略的实施,沧源佤族文化资源开发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西岗里”佤族部落民间艺术团和“黑旋风”艺术团迅速兴起,他们与“阿佤山歌舞团”一道,共同为宣传佤族文化走南闯北,向全国、向世界展示了神秘、粗犷、豪放、迷人的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个佤族文艺团体,虽然都是以宣传佤族文化为宗旨,但从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又各有特点。阿佤山歌舞团以舞台艺术为主,是对佤族文化的艺术再现,是从佤族艺术提升和创新的角度来展示佤族文化。“西岗里”佤族部落民间艺术团又侧重于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是直接反映佤族日常生活的原生型文化。“黑旋风”艺术团是旅游系统创办的表演团体,其节目主要展示民族风情礼仪。三个艺术团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展示佤族文化。
一个“敢”字,走出一个粗犷、豪爽、能歌善舞的佤民族;还是一个“敢”字,正在努力向世界展示佤族文化品牌。
从祖国西南边陲走向大江南北,从乡村走向都市,从阿佤山走向首都北京。古老的木鼓锣让来宾感受悠远、深邃,豪放的甩发舞让观众领略到了清新、飘逸,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在北京国际民间艺术节,在上海中华鼓宴,在泰国,在新加坡,在法国……木鼓一次次在中外艺术节上敲响,黑头发一次次在文化交流中飞舞,佤族文化更以其坚定的步伐,走出沧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佤族演员用他们狂放张扬的舞姿,迎得了“东方的黑珍珠,亚洲的野玫瑰,云南的黑牡丹”的美誉。在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舞台上,佤族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风格创造着自己的品牌。
第二篇:佤族舞蹈文化特征
浅谈对西盟佤族民间舞蹈的几点认识
西盟县民族小学 实习教师:陈东方
摘 要: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虽然之前我做过教师,但我没有教过音乐,同时也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可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着佤族的歌舞文化,从小就被这高亢、深沉、粗狂并能让人为之振奋、为之陶醉的音乐舞蹈而深深打动。我也是一名佤族,我深深的爱着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入
到开发、挖掘、继承和弘扬这项文化的工作当中。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唐、明代就有望蛮、哈瓦、古刺、哈刺、哈杜等记载,这些均为佤族祖先的不同称呼。自古以来,佤族就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主要聚集在西盟县境内)。由于历史等原因,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形态不仅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解放前,佤族社会始终停留在带有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的奴隶社会,只有少部分杂居区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佤族聚集区的社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广大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身穿兽皮芭蕉叶,吃的是山茅野菜枇杷果”的悲惨生活。尽管如此,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及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了带有浓重民族地方特色文学和歌舞艺术。就文学而言,就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叙事长诗、抒情长诗、短歌、民谣、谜语、谚语等。而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裁中,歌舞形式则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独到一方。诸如佤族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以及生产劳动、上山打猎、下河捉鱼、进新房等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展现形式,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佤族——逢事必歌舞,歌舞必逢事。这里,我仅以个人的拙见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浅谈一谈对佤族民间歌舞的一些认识。
西盟县境内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
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煮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佤族舞蹈《木鼓欢歌》、《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 “魔巴”的一路领唱下,由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随着历史的进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崭新面貌,成为阿佤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来。人们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反复,动作规律而平稳。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以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为内容。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现在,人们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除木鼓祭祀活动外,各种各样的“祭鬼”活动也有舞蹈,丧葬仪式也有舞蹈,如“棺材舞”、“竹竿舞”等。他们以歌舞来迎神驱鬼。他们认为,人死后要为其“超度”,要让他高兴兴地去,要以唱代哭,让死者的亡灵高兴。
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佤族的祭祀活动逐步减少,其祭祀舞蹈也逐步从原始愚昧的信仰中解脱出来,赋予了新的内容,使这类舞蹈逐步演变为自娱性质。
佤族民间舞蹈较多的是自娱性舞蹈。佤族自娱性舞蹈以模拟鸟兽动作的组合最为形象和丰富,它通过各种动物的虚拟动作来诱发真情,以此表示狩猎有获的喜悦。这些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追寻到佤族先民狩猎生活的轨迹。除模拟鸟兽动作的舞蹈外,表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舞蹈也极为生动形象,它朴实地模拟生产生活动作,简单形象地表现生产生活过程,除自身的娱乐功能外,还具有一定传授生产知识的作用。
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代相袭的佤族民间自娱舞蹈风格独具。从
沧源崖画的舞蹈图形上看,它的围圈、拉手,抬腿,提襟等,与现在佤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相似,许多模拟劳动生产,鸟兽动作的舞蹈,往往带有佤族先民狩猎穴居,围火取乐的原始痕迹。佤族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古老遗风,使流传至今的佤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
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与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婚嫁喜庆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时节,任何场合都可跳此舞。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西盟地区还流传象脚鼓舞、大鼓舞,沧源地区流传芦笙舞等。这些舞蹈有与周围傣族、彝族等民族交流借鉴的因素,多年来,经佤族人民的融合吸收,已具有了佤族舞蹈的特征,也己成了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寓娱乐于祭祀活动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是佤族民间舞蹈的特殊功能。
第三篇:初中生应掌握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
一、文史典籍: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稷(jì)、黍、麦、菽(shū)、稻)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豕)、狗(犬)、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殿试第一名)。11.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2.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3.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5.“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17.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1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19.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0.“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21.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拂教名词,指佛、法、僧。
2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2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五、古代别称: 1.桑梓:指家乡 2.巾帼:指妇女 3.须眉:指男子 4.鸿雁:指书信 5.社稷:指国家
6.汗青:指史册。例如: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轩辕:指祖国。例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8.“三尺”:指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老衲)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太子、王子、公主: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六、古代年龄称谓
01、襁褓(qiǎng bǎo):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科举考试的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03)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4)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5)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6)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7)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08)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09)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0)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1)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第四篇:中国各地年夜饭荟萃
中国各地年夜饭荟萃
华北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心思,比如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除了准备过年必不可少的饺子外,从腊八就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寓意十足又美味的年菜。等到除夕那一天,红烧鱼、烤鸭、炖羊肉、四喜丸子等摆上餐桌,随便拿来一个,绝对可以独当一面,代表着华北地区浓浓的“年”味!
西南
西南地区的人们酷爱吃腊味,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灌香肠。用松树叶、柏树枝和花生壳熏制,熏上一周后,腊肠就可以挂在灶头上或者屋檐下了。到了春节,腊肠的水分挥发得刚好,蒸熟之后就成了年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除腊味外,西南春节菜式中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内容。如传统锅料“毛血旺”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香烤桂鱼”“水煮鱼”等寓意年年有余;“酒酿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含猪耳、牛尾的菜(汤)则代表“有头有尾”。
炒菜比较费时费力,西南地区年夜饭里不少人选择吃火锅,有人认为,过年就要“火”一点。火锅热气腾腾,火辣辣,用猪骨头熬汤,麻辣调料,蘑菇、青菜、豆腐、粉丝、羊肉、鱼头等,内容非常丰富,吃起来很过瘾。此外,凉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家庭都会做上一两盘可口的凉菜,如麻辣肚丝、卤水牛肉、熏鸡翅、姜汁皮蛋、凉拌鱼腥草、酸辣白菜心等,让辛劳了一年的家人吃得舒心又健康!
东北
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下馆子吃年夜饭的潮流自然很多人追捧,但总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选择最传统却最具年味的过节方式。春节最重要的三十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忙活才有节日气氛。通常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小鸡炖蘑菇、红烧鲤鱼、酱排骨、油焖肘子,还有外焦里嫩的锅包肉、管够的猪肉炖粉条、香喷喷的萝卜炖牛肉和火候到位的拔丝地瓜,再拌上个酸辣爽口的凉菜,想想就流口水。一般家庭年夜饭在下午四点左右开始,全家人围坐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西北
西北菜泛指我国西北地区的菜系,大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方风味。西北菜总的特色是“三突出”:一为主料突出,二为主味突出,三为香味突出。在西北年夜饭中,羊肉往往是年夜饭不可或缺的主角,如手抓羊肉、羊蝎子、烤羊肉串、孜然羊肉等都是具有浓浓西北味的佳肴。另外,面食也是西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如拉面、炒面、烩面、拉条子、馍馍、油炸米糕等,形式多样,口味独特。
江浙
江浙两地经济繁荣,名人云集,更是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南料北烹”“口味交融”,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江浙菜肴”,以选料严谨、注重本味、清鲜爽嫩、工艺精细、菜式典雅而闻名海内外。在江浙一带,年夜饭除了要讲究色香味俱全外,还喜欢每个菜都有好意头,与吉利、发财挂上钩。人们都坚信,年菜寓意吉祥,吃着这道菜的每一个人,在往后的生活中一定大吉大利、一帆风顺、好运连连!
珠三角
珠三角地区的地方风味菜以粤菜为主,粤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等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代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用料广博而杂著称。据粗略估计,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粤菜最讲究的是“意头”,年夜饭更是喜欢充满喜庆气氛的“意头菜”,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寄托一家人的美好祝愿。
第五篇: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一
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一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 “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26.“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27.无事不登三宝殿: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28.溢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二
语文常识
(一)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2.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3.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4.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5.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6.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7.三代: 夏 商 周
8.《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9.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10.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11.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12.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13.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14.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15.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16.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17.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18.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19.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20.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21.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语文常识
(二)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3.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4.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6.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7.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8.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
9.书法四体:真(楷)草 隶 篆
10.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1.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2.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3.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4.兄弟四排行:伯(孟)仲 叔 季
15.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6.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7.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18.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19.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0.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1.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2.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3.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4.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25.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26.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27.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28.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29. 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0.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31.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32.十二时:夜半 鸡鸣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33.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三
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另:喜寿:七十七岁;
米寿:八十八岁;
白寿:九十九岁;
茶寿:108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
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 拜
(2)升官:迁 擢
(3)降官:谪 左迁
(4)免官:罢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文学常识荟萃四
一、中国古代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收录从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世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表现手法为赋(敷陈其事而直言)、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开创文学“现实主义”先河。著名篇目《氓》《无衣》《静女》《伐檀》《硕鼠》《关雎》
2.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1)先秦历史散文:
①《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传为左丘明所著。《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勾践灭吴》
②《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殽之战》《烛之武退秦师》
③《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
(2)诸子散文:
①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语》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大成至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齐桓晋文之事》。“亚圣”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著有《荀子》,代表作《劝学》
“四书”、“五经” :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尚书》、《礼》(《周礼》)、《易经》、《春秋》。
②墨家:
墨子,名翟,战国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代表作《非攻》
③法家: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代表作有《五蠹》《扁鹊见蔡桓公》。
④道家,又称“道德家”:
老子,春秋末年,《老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庖丁解牛》《望洋兴叹》《秋水》《安知鱼乐》《庄周梦蝶》
⑤杂家:
代表人物战国末期吕不韦,著有《吕氏春秋》(《察传》),又称《吕览》
⑥纵横家: 《战国策》,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离骚》(中国古代最长抒情诗,开创浪漫主义先河),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4.司马迁,别称太史公,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贾谊,西汉,《过秦论》
6.乐府,原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府双璧指《木兰诗/辞》《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阶段。
吟、歌、行、引等都是乐府诗体,如《长恨歌》《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的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立风格,被人们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
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短歌行》等乐府歌辞。
曹植,字子建,《白马篇》《七步诗》《洛神赋》
②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王粲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心雕龙》称他为“七子之冠冕”著有《七哀诗》
陈琳,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
8.建安时期,品评文章的风气逐渐形成。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的《文赋》。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9.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实表现“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课文学过《归去来兮辞》
10.谢灵运,南朝诗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其诗清新自然。《登池上楼》
11.郦道元,南北朝,《水经注》
12.李密,《陈情表》
1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代表作品:《出师表》。
14.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
“王谢”:王羲之,谢安
唐宋
1.唐代诗歌分古体和近体。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格律诗格律较严,每首四联八句,中间两联要对仗,古体、近体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2.初唐四杰: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代表作为《在狱咏蝉》,《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3.盛唐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作品《过故人庄》《春晓》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被称为“诗佛”,“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作品《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鹿寨》《辛夷坞》
4.盛唐时期边塞诗人
高适:《短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王龙标):作品《出塞》《从军行》,“七绝圣手”
5.李杜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韩荆州书》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人称诗圣,其实被称作诗史,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抑顿挫。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春夜喜雨》《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小李杜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文学家。《过华清宫》《阿房宫赋》《清明》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代表作有《无题》、《夜雨寄北》《锦瑟》
7.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写作准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 8.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宋代欧阳修,明代归有光和清代的“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樾、姚鼐的古文,都是以韩柳为首的唐宋古文运动的新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①韩愈,字退之,自谓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原毁》《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文成于思毁于随)。苏轼对韩愈的美誉:“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②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9.刘禹锡,字梦得
10.李贺,唐朝诗人
1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
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洛阳牡丹记》
②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家。著有《六国论》.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③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诗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作品《赤壁赋》《定**》《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继承发展苏轼的豪放词风。
④苏辙,字子由,北宋散文家。
⑤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生前封 “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北宋文学家,中 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⑥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
1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另有秦观、柳永、晏殊)有《漱玉词》传世,她的词风格独特,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武陵春》《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
13.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军事家。作品《苏幕遮》《岳阳楼记》《渔家傲》,属豪放派。
14.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世称“涑(su4声)水先生”,追封“温国公”,谥号“文正”。《资治通鉴》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二十四史:纪传体,除《史记》为通史,其余皆为断代史 国别体:《国语》《战国策》 编年体:《资治通鉴》《左传》《春秋》
15.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代婉约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作品《雨霖铃》。
16.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代表作品:《正气歌》、《过零丁洋》
1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作品:诗:《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词:《钗头凤》。集子《剑南诗稿》
元明清
1.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关汉卿(号已斋叟):《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
马致远(号东篱):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
2.王实甫,元代元曲作家,作品《西厢记》
3.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明代戏曲家,“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4.徐霞客,明代《徐霞客游记》
5.小说:
魏晋南北朝代表作:干宝《搜神记》
唐人的传奇标志着我国小说的成熟: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莺莺传》
宋代小说叫“话本”讲故事人用的底本
明代长篇小说:施耐庵《水浒传》(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三国演义》; 吴承恩(字汝忠)《西游记》;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家庭生活为题材。)
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代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的丰碑); 曹雪芹(名霑zhan1声)《红楼梦》;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二十四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 海花》
6.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二、外国 英国
1.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
2.夏洛蒂·勃朗特,著名英国女作家。代表作品:《简·爱》。
爱·勃朗特,《呼啸山庄》
3笛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代表作品:《鲁宾逊漂流记》(英国第一篇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4.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5.达尔文,《物种起源》
6.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十四行诗》;历史剧《查理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美国
1.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2.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名》
3.马克·吐温,美国作家,《竞选州长》《百万英镑》
4.斯托夫人,《汤姆叔叔书的小屋》
俄国、苏联
1.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奠基人。《一朵小花》《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罗斯文学的太阳”
2.果戈里,俄国,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死魂灵》
3.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第六病室》《万卡》《装 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苦恼》《带阁楼的 房子》
4.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5.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6.屠格涅夫,《父与子》《前夜》《罗亭》
法国
1.莫泊桑,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羊脂球》《一生》《俊友/漂亮朋友》《项链》。被誉为 “短篇小说巨匠”。(还有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
2.巴尔扎克,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等。《守财奴》节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世界四大悭吝人:《死魂灵》——泼留希金(果戈里 俄国)《悭吝人/吝啬鬼》——阿巴贡(莫里哀 法国)《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 英国)《欧也妮·葛朗台》——老葛朗台(巴尔扎克 法国)
5.法布尔,法国,《昆虫记》
6.莫里哀,法国,《伪君子》(《答尔丢夫》);《吝啬鬼》(《悭吝人》)7.罗曼·罗兰,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克里斯多夫》
8.司汤达,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
9.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10.都德,《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11.左拉,《娜娜》《萌芽》
12.伏尔泰,《俄狄浦斯王》《老实人》
1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14.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