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变革、转型的美国——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

时间:2019-05-15 11:0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十世纪变革、转型的美国——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十世纪变革、转型的美国——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

第一篇:二十世纪变革、转型的美国——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

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

人类的文明向来都是在不断的革命,变革中发展前进的,二十世纪的世界尤其如此。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经济结构的主导地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定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竞争的加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到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由自有资本主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结构的过渡。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

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这种变化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化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不断深化,资本主义必须找到一个自身范围内调整、适应的方式,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部分质变,是适应时代发展,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变革。因此,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整、变革。

然而纵然资本主义如何变革其生产关系以解决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避免,资本主义自身的根本矛盾无法避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其阶级表现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个人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产品却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化程度;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资本属性的必然性,却像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阻碍着生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不允许生产资料正常地发挥作用,不允许工人合乎人性地劳动和生活。大河奔流、坝垒横截,不是大河被阻就是坝垒崩塌,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就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有自由阶段过渡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各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对外进行经济侵略,争夺原材料,商品市场,抢占殖民地,瓜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国与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矛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也是一战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各资本追国家内部垄断资本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加深。随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组织的矛盾也变得不可避免。这种种矛盾说明,资本主义有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私人垄断阶段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至善至美境界,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矛盾,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而解决这些就需要不断的变革。随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凸显。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坚信“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然而在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的日子降临了。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随着股票巿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很快产生:人们疯狂挤兑现金、银行不堪重负,大量倒闭、工厂停产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据统计,这次经济危机导致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在危机来临的短短前两周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中,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一片凄凉大萧条景象所代替。

美国股市的暴跌及由其产生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欧洲工业国家进而演变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代由此开始,并持续了四年。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有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它带了如下影响: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为摆脱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殖民的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商品倾销,转嫁危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矛盾;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抢夺商品输出地而矛盾重重;有些国家法西斯势力开始上台;开始出现国家干预经济。导致在经济上是生产力的倒退,人民生活的下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下降40%以上,对外贸易萎缩60%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倒退30年以上。美国等进行改革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如罗斯福的新政;政治上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加深,为应对危机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独裁统治,资产阶级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渐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走上扩军备战侵略扩张之路。美法和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运动猖獗,美英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进行改革以应对警觉经济危机及尤其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各国人民和民主进步力量联合加强与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大危机加速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到来;社会上,各国的阶级矛盾,社会危机加深,失业严重,罢工增多,要求变革走社会主义道路或者法西斯道路,这也加剧了各国的政治危机。

面对经济危机,党政的胡佛政府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当时的美国政界思想界就救济、负心和改革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社会政治层面来说,分歧在于先考虑企业家的利益,先复兴公司,再重新雇用工人,还是先救济或扶持广大的劳动者;从经济政策上说,是继续坚持放任主义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之争。胡佛政府在危机初期的漠然,当政的胡佛政府属于美国的保守派,认为“政府管的少才管得好”,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不应该插手自由的市场经济,他的理由则是认为美国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健全的。在这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胡富为代表的共和党政府一直采取不承认主义和驼鸟政策。他认为,纽约证卷市场崩溃引起的金融危机,同1907,1913和1920年等过去历次小规模危机一样,是一种暂时现象,很快就将过去。因此他把这次危机称之为萧条,因为它看上去不像“恐慌”和“危机”那么吓人。他坚持认为,危机只是一种“心理现象”,比给美国制度和美国经济除了什么毛病。他对大萧条的解释很简单:认为“美国制度”是基本健康的,只是由于偶然的和意外的影响才带来了暂时的灾难,它主要来自国外。据此,胡佛政府向全国保证,危机将在60天内被克服。一直到1932年,经济情况一直在螺旋式下降,饥饿现象最严重的时候,胡佛仍然认为问题出在心理上,说什么:国家需要笑话去洗刷萧条,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饥寒问题。胡佛政府基于自愿原则的反危机措施,胡佛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坚持自愿原则,他在第一阶段采取的局部反危机措施,都是以这个原则为前提,在工业方面,胡佛主要指望通过企业主与政府的合作和劳资双方的合作维持工业的稳定,劝说工商界雇主们维持生产和现行工资,同时要求劳工界领袖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在社会救济方面,胡佛政府不予重视,没有制定出一个救济失业者的方案。第二阶段胡佛政府勉强采取的联邦直接干预政策,反危机政策,把重点转向稳定银行体系,健全政府政策和刺激私人投资方面。主要内容是成立一个由联邦政府直接领导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复兴金融公司。通过这个公司向全国的大企业进行贷款,帮助他们摆脱危机。纵观胡佛政府从危机刚刚开始的漠然政策;到危机长时间持续后,只是采取鼓励企业者自愿增加生产,保持工人工资的消极政策;直到最后,当危机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还只是片面的向企业提供帮助。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胡佛政府在错误的经济思想的支配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而这一错误的决定又符合了其所在阶级的利益,于是被自己的错误搞下了台。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弊端已经无法调和,改革势在必行。在经济上破解需要变革警觉经济危机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政治上为遏制法西斯势力,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人民也要求变革,资产阶级要求变革,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变革,美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了。1933年,以“新政”为竞选口号的罗斯福当选为美工历史上第3届总统。这时留给美国的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那便是新政。接着,便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全面的社会和经济改革。

罗斯福政府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方面来概括 , 即复兴、救济、改革。新政是从金融方面开始,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把黄金的流动权牢牢控制在美国政府手中,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对农业和工业的调节,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限制农业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过剩”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3政府投资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对失业进行救济。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创立公共工程署,工程兴办署等机构,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军队通力合作,付诸实施。形式和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其所承担的工程也是国家所需要的,如修铁路和公路,家电话线,桥梁建设,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植树造林,夜深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实施的结果不但解决了事业问题还使得大量受教育不完全的青年得到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第二年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不仅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而且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调节劳资关系, 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罢工.调节劳资纠纷.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制定《社会保险法》。

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美国的生产力逐渐得到恢复和提高,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工农业生产恢复了正常秩序,失业人数大量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美国的民主制度得到完善和巩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将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向社会底层人员分散,从而使经济逐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从此垄断资本主义诞生 它是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的一种形式 它是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躲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世界民主国家解决经济大危机提供了模板,此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政治上维护完善了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自此资本主义逐渐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高价垄断资本主义有着其深刻内在原因。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同进也迫使私人垄断资本运动依赖于国家政权,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起来,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国家及其职能发生巨大变化,促使国家力量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所以,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新政的施行具有客观必然性。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然而新政只是暂时缓解了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原因,新政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资本主义要想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就必须不断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以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二,三张◆◆◆◆◆◆◆◆◆◆◆◆◆◆◆◆◆◆◆◆◆◆◆◆◆◆◆◆◆◆◆◆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同学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应该还有一定印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是受经济危机最严重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生:三个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那么同学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吗?没错,是美国。那么,如果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危机之中,会有今天的超级大国吗?没错,美国能够成为超级大国,说明它当时一定解决了那次经济危机,那么,美国究竟采取什么政策解决了危机,又是谁领导美国走出危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罗斯福新政。

第四张◆◆◆◆◆◆◆◆◆◆◆◆◆◆◆◆◆◆◆◆◆◆◆◆◆◆◆◆◆◆◆◆◆◆◆◆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

第五张◆◆◆◆◆◆◆◆◆◆◆◆◆◆◆◆◆◆◆◆◆◆◆◆◆◆◆◆◆◆◆◆◆◆◆◆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罗斯福的生平。罗斯福是唯一一位担任过四届的美国总统。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宪法规定每位总统的任期不能超过几届吗?

回答:非常好,二届。所以说,罗斯福实际担任了四届总统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例子。这张罗斯福坐椅的照片,可能同学们以前也见过,因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的时候已经残疾了,所以罗斯福坐轮椅的照片更为世人所熟知。其实罗斯福并不是天生残疾,在1921年的时候,罗斯福参与扑灭了一场深林火灾后导致的残疾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历史上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三位总统是哪三位吗?

██提问: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已经学习过华盛顿和林肯,现在同学们回忆一下,华盛顿与罗斯福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先说说华盛顿的历史功绩吧。

第六张◆◆◆◆◆◆◆◆◆◆◆◆◆◆◆◆◆◆◆◆◆◆◆◆◆◆◆◆◆◆◆◆◆◆◆◆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师:你们回忆一下前面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在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比胡佛多705万张,选举人票为472张,比胡佛多413张。这里的选举人票有点类似于咱们的人大代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罗斯福所在的民主党同时也赢得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可以说罗斯福是以绝对优势赢得总统宝座。投票结果既表示了人民对胡佛政府的抗议,又包含了人民对罗斯福的期望。

第七张◆◆◆◆◆◆◆◆◆◆◆◆◆◆◆◆◆◆◆◆◆◆◆◆◆◆◆◆◆◆◆◆◆◆◆◆ 随着罗斯福的当选,新政也开始在整个美国展开了。

第八张◆◆◆◆◆◆◆◆◆◆◆◆◆◆◆◆◆◆◆◆◆◆◆◆◆◆◆◆◆◆◆◆◆◆◆ ██提问:为什么“新政”从整顿银行业开始了?

罗斯福新政是从解决金融危机开始着手开始的,因为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就是金融危机。银行又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银行大量倒闭。我们先来说一下银行倒闭的原因。1929年大危机爆发以后,民众就担心存在银行中的钱不能兑现,就纷纷去银行取款,结果接发生了老百挤兑的风潮,很多中小银行无法立即兑现出这么多现金,只能宣布倒闭。

██你们想一想银行一倒闭了以后,老百姓还能取到钱吗?不能。没错,所以老百姓就更加不信任银行,再没有存钱进去,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回答:对,银行大量倒闭的资本主义经济就如同一潭死水,资金无法正常流通。所以,罗斯福就职的第三天,也就是1933年3月6日,就马上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开始对银行进行整顿。国会很快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这部法案的制定使银行有了充足的政府资金支持。1933年4月,银行的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

██同学们想一想,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是不是说明老百姓对银行,对政府的信心又回来了?

对,这说明金融危机暂时缓和,这给了美国民众很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了罗斯福和美国政府很大的信心,他们得出结论,只要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就有可能缓和危机。██大家听说过金本位制吗?(没有)没关系,其实这种制度实际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基本被废除了。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美国要放弃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是一种黄金直接与货币挂钩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国,美元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但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

██所谓金本位制是一种黄金直接与货币挂钩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国,美元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但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所以,在金本位制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国家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货币。

那为什么美国要摆脱经济危机,就一定得放弃金本位制呢?

刚才已经讲了,之前美国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不能立即拿出巨额的美元兑现给取款的老百姓。而政府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银行倒闭,因为银行倒闭得越多,经济情况就越难以好转。这就要求政府就拿出大量现金借给银行,其实这里不止银行,需要政府帮助的还有很多大企业,这就要求政府大量印刷美元,刚才已经讲过,按照金本位制,美元的数量必须与黄金的数量保持平衡。所以美国政府要想大量印刷美元,就只能废除金本位制了。美元短时期大量印刷,就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这又刺激了美国的出口。为什么美元贬值会刺激出口呢?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不久咱们从新闻里是不是经常可以看到美国要求咱们的人民币升值?有人可能会说,人民币升值了不是好事吗?说明咱们手里的钱更值钱了。其实这里的升值只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升值,对我们平时的日常开销没有多大影响,但这对一个国家产品的出口影响就很大了。(板书讲解)

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印刷美元----1.援助大银行,大企业 2.造成美元贬值,刺激了出口

提高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也就是现在世界上鼎鼎大名的美联储,美联储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主要内容就是给予美联储更大的权力,政府提高美联储的权力,实际意义就在于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就强化了罗斯福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国会还通过《证券交易法》,使政府对证券发行和交易实行管理。这些都是国家稳定金融业的重要措施。

第九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工业,政府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我们先读一下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这部法律刚出台的时候,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资本家纷纷攻击这部法律,甚至有人说罗斯福在走共产主义的道路。(结合幻灯片)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法律的内容。首先,这部法律规定了生产规模与价格水平。在之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胡佛时代,资本家想生产多少产品就生产多少,价格也是由他们自己制定。

接着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以及工作条件,这些规定实际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美国工人的待遇。也很好的缓和了阶级矛盾。同学们想一想,罗斯福真的是想走共产主义道路吗??当然不是。你们说这时美国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哪个阶级?没错,仍然是资产阶级。美国的大部分的银行,工厂仍然为资本家所占有。所以说这些措施是为了挽救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整,他并没有触动资本家的根本利益,而是变相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也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命运,只是受剥削的程度较以往比较轻了。

。打一个比方,如果去年猪肉的价格很贵,那肯定有利可图,那所有人都去建养猪厂,那今年的猪肉肯定会多得吃都吃不完,也不会有人买。这部法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类似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是结束市场上企业盲目无序生产。

到了1935年初,里面囊括的关于“公平竞争”的法规多达750个。这些举措很好的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到1935年初,有200万失业者重新就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

第十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三个方面是农业。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颁布《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美国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农产品的价格迅速下跌,这里成立的农业调整署的主要功能就是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而克服生产过多的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在当时的罗斯福政府看来就是摧毁“多余”的农产品,上节课讲到过,很多资本家为了担心牛奶降价就把牛奶白白倒掉,这里大家觉得政府的行为与资本家的行为是不是很像。对,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政府并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因为如此,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十一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四个方面社会福利。

经济危机带来的大量失业人口必须得到安置与救济,所以新政中贯穿始终的措施之一是救济工作。在颁布《农业调整法》的同一天,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据此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联邦紧急救济署最初是直接向贫困的人们发放紧急救济金。

██提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单纯的发放救济金,是不是仍然没有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回答:不错,所以从1934年开始,开始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让人们有了工作,又使全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政府雇佣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修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

到二战前夕,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这是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

第十二张◆◆◆◆◆◆◆◆◆◆◆◆◆◆◆◆◆◆◆◆◆◆◆◆◆◆◆◆◆◆◆◆◆◆◆ 田纳西水利工程是以工代赈的成果之一。在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之前,田纳西地区农村家庭能够用上电的只有10%,工程修好以后,农村家庭能用上电的达到了90%。

第十三张◆◆◆◆◆◆◆◆◆◆◆◆◆◆◆◆◆◆◆◆◆◆◆◆◆◆◆◆◆◆◆◆◆◆◆ 这是罗斯福新政中政府所制定的部分法律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政府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方面制定的法律,是不是代表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也就是国家干预经济。那胡佛政府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是什么?(自由放任)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政策最大的不同——一个是。。一个是。。

第三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篇一:人民版《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篇二: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

院系:文理历史100班 主讲人:曹扶阳 联系方式:6188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效果以及影响。

2、增强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提高掌握、理解、分析、反思历史的能力。

3、提高从历史中探求未来发展航程的能力。“以史为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罗斯福新政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从而切入主题———罗斯福新政。

2、通过提问,逐步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通过讨论的方式,谈谈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和影响。

4、简单的回顾总结,回答课前思考题,留下课后讨论题,完成教学目标。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让我们了解国家干预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也让我们明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没有社会性质的区别,只是经济建设的手段,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教学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效果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教学方法】

1、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讲课主题,并留下思考题。

2、通过板书演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提问、设疑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勤于思考的习惯。

4、回答课前思考题,结束教学,并留下课后作业。【教案布局】 首先:指出本节课的课题;

其次:列出提纲,并标明重难点; 再次:分别予以讲解; 最后:总结 【教学媒体与工具】 “人教版”高二上册教材 【课时安排】 20分钟

篇三: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民版 专题六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吴桥中学 祁秋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可以说是本册书的重点,不管从考试或从其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这一课都至关重要,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重大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没有在二战中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为美国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做了铺垫。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政的内容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对于文科生来说基础较差,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结合学案提纲解决,;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思路】

本节第一目内容讲述实干家罗斯福,教材内容比较散,通过此目学习把握住新政的含义,并学习罗斯福身上可贵的品质;第二目是新政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明确罗斯福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危机,通过材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新政是如何起作用的,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图片与材料,并适当精选一部分课外材料。对于新政的影响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前面已经详细的分析了新政内容,作为总结,学生可以得出部分结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第三目是新政的结果,学生要分清三个阶段,通过图示加深理解。一定要利用好学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标要求 】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通过通过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这一阶段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1【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屏幕上展示罗斯福总统的图片]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 他就是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克服危机,渡过难关。

(二)讲授新课

一、提出问题:联系第一节知识,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危害(2)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上台————实干家罗斯福(“狮子”和“狐狸”)结合教材和材料认识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当选,并如何让他的国家和人民摆脱危机?116页材料使学生加深理解,作出如下总结:恢复信心,战胜恐惧;大胆实验,坚持不懈;重用人才,确保正确。(通过对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学习罗斯福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投影问题:“试验”指什么?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的含义。

二、实施“新政”

带领学生回忆第一节经济危机的表现:金融领域崩溃,工农业生产下降,失业率激增,贫富悬殊严重等等,进而说明罗斯福新政就是从这些方面入手解决问题的。

1、内容

1金融领域: ○

多媒体显示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在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信用已经崩溃。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先从金融领域开始?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问题:政府如何做的?想达到什么目的?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银行信用 2农业: ○

多媒体显示材料一: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材料二: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让学生理解大危机期间,农民面临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低的问题,罗斯福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减少生产过剩现象。可向学生渗透罗斯福致力于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3工业:学生阅读教材○117页第二段思考: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调整工业?调整了谁与谁之间的矛盾?要达到什

117业第三段,知识链接二和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图片,思考:政府么目的?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劳资矛盾,企业之间的矛盾,达到减少盲目生产和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阅读教材○

为解决失业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目的。在解决失业问题、扩大内需、拉动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新政在当时发挥的作用。5保护劳工权利:根据教材○ 经济发展。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多媒体显示材料: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 2 117页第四段的内容,学生能比较直观的感受到这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进而促进者提供救济。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

提问:材料反映的新政内容是什么?目的何在?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问题探究】:盲目扩大生产而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新政是如何缓解这一矛盾的?这样让学生能够认真分析新政内容,从而巩固对新政的理解。(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思考)a 从减少生产看,减少农产品产量,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b从扩大消费(市场)看,规定最低工资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费能力,规定最高工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给农民提供补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行“以工代赈”,可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2、特点:

从内容可以看出运用立法、建立相应的行政机构手段应对危机,从而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新政“新”在: ① 新的政策:新的理论和政策

② 新的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③ 新的起点: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3、实质:多媒体显示材料: 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部分美国资本家 新政“一视同仁地既为资本家造福也为产业工人造福”。——美共负责人白老德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分配。联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会对比类似事件。

4、评价 争鸣: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史学界的观点却是截然不同:有的完全肯定;有的完全否定;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你的理由。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给予具体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组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多媒体显示积极影响:

a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b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学生结合教材118页资料卡片和119页阅读与思考的材料,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即无法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

(三)、渡过难关

多媒体显示生产恢复柱图和失业率下降图。提问:“1933年至1940年美国的生产和失业率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新政的影响在教材中已有非常明确的表述,但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新政的影响,图表和图片则让学生从中很直观的感受到新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问题探究:新政为什么成功?学生分组讨论 3 新政是“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家在美国的翻版”,“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胡佛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要求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2)经济基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3)政治传统: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他国经验: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5)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 6)群众态度: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7)个人素质: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危机得以缓和并由此开创了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先练习基础题,再做提高题。【教学反思】

此部分内容初中已经接触过,但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阶段通史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而且高中知识量大,这是记忆的一个难点。教师应根据重点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以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学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从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入手,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师生交往、学生发展、智慧展现的场所。

【视野拓展】罗斯福的生平:

罗斯福全名: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18岁时考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历史和新闻专业,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后来从政,先后任过纽约州参议员和州长。中年时,他因患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polio),双腿瘫痪,只能以轮椅代步。他任美国总统期间,实行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领导美国参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

投影:我向你们保证,也向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这是一种进军的命令。----罗斯福竞选演说 【视野拓展】 蓝 鹰 运 动(117页知识链接)

nra代指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国家复兴管理局)we do our part译为:我们都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和责任。标志的中间部分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其中蓝鹰的右爪抓着齿轮,左爪踩着闪电。“齿轮”象征工业,表明工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闪电”则喻指蓝鹰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无往不胜的威力,同时也暗示了当时“雷电交加”的社会环境,蓝鹰的左翅下的是u.s代指美国,中间部分可以理解为:在蓝鹰的保护下,美国定能重振工业,摆脱危机。正是有了蓝鹰这面旗帜的号召,点燃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灾难,眼泪、躲避和转嫁危机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满怀信心,才能共渡难关。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4

第四篇: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大力整顿银行 B.大力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多项社会保障 D.对工业的调整

4.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6.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被人称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针对哪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了民主党是美国惟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7.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

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美国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 8.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 9.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10.美国国会于1933 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B.最高法院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 》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

吸纳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2.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15.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形式不同

17.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19.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 材料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 雇佣条件。——美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 一抄录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 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是什么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采取这一态度的理由。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做法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同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CADDB CCCAD 11——19 DDCCD CCDC 二 材料题 20:

(1)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政府在工会组织、工时工资标准、雇佣条件方面给了工人太多的权利。

(2)缓和阶级矛盾,扩大国内市场需求。(3)工人运动受到挫折,没有冲破资产阶级两党制度。

(4)不存在根本厉害冲突,都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何长远利益出发。策略不同,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政策。21.

(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保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定额。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危机。

(2)刺激了出口,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减轻了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罗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国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罗斯福去世时,中美正在合作抗日,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赞赏。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所讲史实,进行探究学习。

㈡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课堂教学应尽量生动形象,展现故事性,使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①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②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目标设计

㈠知识目标

⒈帮助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实行的背景、罗斯福面临的问题、新政的主要内容。

⒉使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㈡能力目标

⒈学习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⒉引导学生分析“新政”措施对促进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㈢过程与方法

依据体验式教学原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使学生经历罗斯福上台、困境、推行新政等的过程,直观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各方面内容。

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感受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残疾人总统罗斯福辉煌的人生及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

⒈乐观豁达、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⒉实事求是、敢于臵疑、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课堂教学

㈠导入

2008年底,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们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时至今日,这场危机仍未过去,一些国家仍在危机中挣扎。08年的这场危机与80年前的大萧条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今天的我们能从80年前那些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启示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罗斯福新政。

㈡新课

【课件】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图片

【过渡】这张图片比较直观地展示出这节课的主题。好,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在这场危机袭来时的情况。

【课件】大萧条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危机加深

谁来拯救美国?

【过渡】就在危机引起美国矛盾丛生,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时任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出来竞选总统。

【课件】罗斯福与胡佛竞选总统情况

【过渡】当时胡佛打出的竞选口号是“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还是他一贯的“自由放任”主张。而罗斯福给选民的承诺则是“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们哪个对选民更有吸引力呢?当然是罗斯福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早已在实践中失败了,美国人民改革的要求十分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选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罗斯福。

在全民投票中,支持罗斯福的选举人获得了2280万票,是胡佛的1.4倍。在之后的选举人投票环节,罗斯福更是获得了472票,是胡佛的8倍!这样,罗斯福最终于1932年11月8日,在美国人民的翘首期盼中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

【课件】一.背景

1.1929年空前经济危机爆发

2.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过渡】罗斯福虽然当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总统,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美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问】同学们想一下,此时的美国都有哪些问题呢?(提问)

【答】略

【课件】二.面临的问题

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3.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猛跌

4.就业危机——失业人数激增

5.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过渡】我们看到,危机从美国经济的中心,金融业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波及到美国的各国角落,波及到全社会。面对这些十分严峻的问题,第一次当上总统的罗斯福先生还很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那些前任能够给他些什么建议呢?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柯立芝总统和胡佛总统的建议。

【过渡】柯立芝总统说:“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胡佛总统则说:“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两个总统没有任何办法。胡佛私底下一定会说:“我要是有办法我自己早就用了,哪还轮到你当总统啊!”

罗斯福没有从前任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建议,反而觉得经他们一说,形势更加困难了。但是他并没有灰心和放弃。我们看罗斯福他是怎么办的呢?

【课件】罗斯福的决心和办法。

【过渡】罗斯福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首先表现了自己的面对困难勇气。其实他当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说“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他能做的就是在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之下,不断去探索,找出应对危机的措施。

正是在这种勇气和决心的支撑之下,罗斯福分析了美国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尝试中,终于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

【问】其实我们大家也可以试着站在罗斯福的位臵上想一下,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怎么去解决?(提问)

【答】危机很严重,应对措施刻不容缓。应该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针对危机的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这样才能立竿见影。

【过渡】很好,其实罗斯福也正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他的反危机措施,也就是罗斯福新政。

【课件】三.措施

1.金融危机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过渡】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问】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为什么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呢?

【答】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的,银行业破产,资金链断裂,才会导致工、农业破产和失业。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又是处于核心地位,整顿金融,保证储户存款,才能为工、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工、农业才会复兴、发展。

【过渡】不错,打蛇打七寸,可以说。罗斯福首先应对金融危机,正是抓主了反危机的关键。第一部棋就表现出与胡佛的不同。从这一个英明决策,我们其实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罗斯福新政的的结果了。

【课件】2.工业危机加强工业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过渡】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通过将生产的各环节臵于国家监督之下,把工业生产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有序的轨道上来,防止了盲目竞争,工业生产开始恢复。

【课件】3.农业危机调整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

【过渡】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通过这些措施,克服了农业生产过剩,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保证了农民利益,农业开始复苏。

【课件】4.就业危机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过渡】社会救济:是指直接通过发放粮食等方式救济穷困人民。

以工代赈:是指用国家的力量投入资金,进行公共建设。“以工代

赈”不仅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社会保障: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

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通过这些措施,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增加了就业缓,解了阶级矛盾。

【过渡】我们知道除了上面四个,美国当时还有一个危机,就是“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这个危机罗斯福是怎么解决的呢?

这个危机其实已经解决了。它是由上面四个危机引起的,所以当上面四个危机解决之后,这个危机也就自然地消弭了。

【过渡】我们在这里把罗斯福新政说的很好,那现实中它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有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呢?来看这两个统计。

【课件】四.结果

1.生产恢复柱状图

2.失业率下降柱状图

【过渡】通过上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说罗斯福新政的表现堪称完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美国逐渐从危机的泥淖中走了出来。

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它们的效果,那么现在请大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对比他与以前各种经济思想的不同,思考一下,罗斯福新政,它“新”在哪里?

【课件】探究一:考察一下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新政“新”在哪里?

【答】【课件】

1.理论新: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

2.模式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起点新: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新起点。

【过渡】很好。可以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它不仅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而且同时也让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这样的人、这样的政策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理应获得高度赞赏的,那当时的人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课件】五.评价

材料1: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

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过渡】那罗斯福真的是共产主义者,在美国悄悄地搞颜色革命吗?我们看来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课件】材料2: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过渡】第一段,罗斯福已经表露出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誉,那他的那些措施怎么解释呢?

【问】大家读一下第二段,看一下罗斯福所说的“严重缺点”、“彻底的革命”、“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呢?

【答】【课件】严重缺点:自由放任政策;

彻底的革命计划: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旧民主秩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过渡】从罗斯福同志的自白中,我们其实已经看出了他的新政的实质:

【课件】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问】那么罗斯福对资本主义的这种调整带来了那些影响呢?大家可以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当时和后来的国际形势,按照逐渐扩大范围的方式,从对美国-对资本主义-对世界的角度,分析其的影响。

【课件】2.影响

【答】【课件】

(1)对美国: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2)对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

(3)对世界:避免了美国动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过渡】很好。到这里,罗斯福新政我们就讲完了。我们看到,罗斯福以其坚定的信念、勇猛的决心和英明的领导,带领美国摆脱了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同时也成就了他一生不朽的传奇。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人的一生:

【课件】罗斯福从小到大的图片和解说。

【过渡】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们留一道探究题让大家课下思考:

【课件】探究二:结合大萧条以来的史实,分析一下,我们能够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结束】下课。

下载二十世纪变革、转型的美国——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十世纪变革、转型的美国——浅论罗斯福新政的必然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东阿一中 郜周杰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运用具体......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三门峡市卢氏一高宋瑞华 指导教师: 段小田《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一、理论依据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模......

    美国现代化和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政策

    美国现代化和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政策(文字稿) (《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专题》第九讲) 主讲人: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主讲时间: 2007年8月19日上午 限于时间,本讲不可能逐......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教学背景】 1、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必修模块(Ⅱ)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着重阐述罗斯福新政的......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提问: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主要: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 吴福海 一、课前部分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