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魏书生视频讲座笔记及观后感
名师魏书生视频讲座——让民主与科学走进班级管理之民主化篇
课堂笔记:
班级管理的两大特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四段: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3)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性与个性。(4)决策过程要民主。科学三段:
(1)建立计划系统(2)建立监督检查系统(3)建立总结反馈系统
名师魏书生视频讲座——让民主与科学走进班级管理之民主化篇观后感
中华教育圣坛,人才济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又如美丽的夜空,星汉灿烂,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各领风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他对教育改革所倾注的热情,为众人所景仰!
“相信每位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都积累了许许多多、丰富的经验,建议各位老师„千千万万坚守住自己成功的经验,决不放弃、绝不动摇、一点一点的拓展‟,相信你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越来越好”魏老师是全国的名师,他首先能肯定全国班主任的工作,在肯定自己工作经验基础之上,学习新的经验,这一番话也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学习、今天学张三明天学李四,不要一天一个新花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搞扎实。
一、“松、静、匀、乐”伴我成长。
魏书生老师强调“松、静、匀、乐”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早晨已进校园“松、静、匀、乐”的和同事打招呼,“松、静、匀、乐”的备课,“松、静、匀、乐”的上课,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在生活中我们支付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如:在备课时,一边写一边牢骚„都写多少遍了,不写不行吗?不行校长要检查„‟随便写写不行吗?不行要是让人查出来怎么办‟,一边写一边烦,一边写一边狠、一边写一边怨,这无形中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成本,你想烦也得写,恨也得写,还不如“松、静、匀、乐”的写,你就想备课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啊,一边上着班一边拿工作的时间练自己的字,一边写着字还一边回忆着自己以前上课时最难忘的情景,一边备课还一边看别人成功的经验,用于自己的课堂,这是何等高兴的事情啊。一边备课一边高兴,一边高兴一边备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备课结束“松、静、匀、乐”走进教室。组织教学“松、静、匀、乐”,和后进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挥手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结束“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上街买菜 “松、静、匀、乐”,讨价还价 “松、静、匀、乐”。只有教师“松、静、匀、乐”才能感染学生。
二、班级管理民主化。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魏书生先生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盲目地将一种方法灌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作为老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不问原由,一竿子打死。
2、建立师生互助关系。
魏书生老师常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互助关系,老师既是长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有敢说话、敢问问题的勇气,且不感到紧张和压抑。即使学生有违犯纪律的言行,或者出言不逊,有损老师的„尊严',老师要能宽宏大量,不训斥指责。有时还可轻言细语相劝,讲清道理,提醒注意,防止再犯。只是对那些有影响整个课堂听讲的言行,才提出严厉的批评。”的确,师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学生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榜样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内心的表现,要关注学生的成长。
3、发展学生个性与人性。
魏书生先生说过这样一番话:老师们想想看,咱们到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丈夫那么对付过咱哪?一看咱得病,他来气,你怎么得这么个病啊?这病多难治啊!我就会治感冒,你怎么不感冒呢?这样的丈夫他还能有出息吗?丈夫的医疗技术怎么提高的?是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疗实践中提高的。同理可证,班主任的管理技术怎么提高的?是在治疗各种学生心灵上的疑难杂症的教育实践中提高的。
这确实是一段朴实的而又蕴含了深刻哲理的话,让人警醒。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魏书生认为完善的人性就是每个人既有低层次的需要——衣,食,住,行,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劳动,学习,创造,亲情,友情,爱情,责任感,义务感,直到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
三、决策过程要民主
“班级就是我们的家”。从接手当班主任的那一刻起,我就这样告诉自己和学生。凡是班级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凡是同学的事,就是自己兄弟姐妹的事。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班级,班级的荣誉高于一切。一个班的人数众多,任何一种方案都很难达到统一,每次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甘示弱。刚开始时,很多班规都是我本人说了算,实行霸权主义。但后来发现此霸权不得民心,所以只好有事大家商量。多次通过商量所带来的好结果使我更相信学生的力量,有他们的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会更轻松。
魏老师是一代名师,有如此好的一位教育改革家在前面引路,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走出属于自己的班主任之路。
第二篇: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视频讲座观后感
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视频讲座观后感
--当好班主任是一门艺术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当好班主任》视频讲座,魏书生老师用幽默诙谐,精当干练的语言,睿智的思索,精辟的见解,如磁石般深深吸引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讲座、做记录。这次他提出的主题是:班级管理要民主化、科学化。在他精彩的介绍中,我感觉他不仅是一个称职教师,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他的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对生活和人生的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对学生的一份深深的爱。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为之佩服和学习的地方。
一、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的起点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既为成绩好的学生服务,又为后进生服务。这个班级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也才会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
二、建立互助的关系
他对学生说:“凡是普通百姓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要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瞧,这就是魏书生。这也就是他当班主任轻松的所在。对班级一些具体的用品及各项专门事务,魏书生总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发动每一个学生去“承包”,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三、关于“人”字的解读
魏老师对于“人”字的解读体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他说:“人”字一撇一捺,互相帮助,一撇帮助一捺组成一个人,千万别想,我在这里帮着你、撑着你,让你像个人似的,我一定得给你拆台,我走了让你倒下,不是人,人家不是人,自己也不是人了!
四、人生做事的几种境界
魏老师谈到人生快乐与否,关键在于干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处于哪一种境界,人在无心无意的境界时干任何事情,他都会感到灵魂流浪、精神漂泊,这山望着那山高,人一生处于流浪奔波状态,定不下心来,一直品尝不到做人的乐趣,每个人都应该守住自己快乐的阵地和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做着平凡的工作一样快乐、高兴,有滋有味。
魏书生老师的关于如何当好班主任的视频讲座让我深深体会到: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浇灌,让他们的心灵绽放出真诚善良、美好光明、积极向上的花儿。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即使有很多恶习的、心理阴暗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从而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摒弃自己不良行为的强烈愿望,最终被引入一个全新的阳光地带。
第三篇: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执笔者:古定良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周末有幸观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讲座。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关于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一、魏老师讲座中的“松、静、匀、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魏老师说“松静匀乐”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松”是身心放松,“静”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匀”是呼吸调匀,“乐”是乐观向上。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解释得生动幽默有切合实际,他认为,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不能去自寻烦恼,快乐要靠自己去寻找,有些很难办到的事情就要放得下。
听了魏老师的这一席话,我真是受益良多啊。我是一个刚刚进入教育行业的教师,会觉得备课是做无用功,自己所教的学生太顽皮,学校里琐碎事太多„„但是,你该做的事还是得照样做,于事无补。魏老师说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通过魏书生老师的讲话,让我明白了,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老师没有真正的把爱撒播给学生们,没有真正做到魏书生老师说的“松静匀乐”,没有真正的付出又何谈回报呢!魏老师的“松静匀乐”的境界给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魏书生老师的“松静匀乐”的感悟我将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做一个学生心中所期待的老师。
二、“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思想。
魏书生老师口中的民主包括:服务、互动、商量:
首先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其次营造师生互助的氛围,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意识;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紧接着是一系列的自检、互检、他检、师检的检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起到及时督促学生成为主人的作用。魏书生老师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是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
魏书生老师口中的科学包括:计划、监督、总结:
建立计划系统,监督系统,总结反馈系统。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给他们安排专门的职务,如有的管学习,有的管纪律,有的管桌布,有的管粉笔,有的管收作业,有的管课桌摆放„„班上成立一整套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学生还自发地成立班上公安局、班上法院等。让学生主动站出来承包班上的事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功能,每一个学生都不闲着,都得到锻炼。并学会总结自己的得与失。
虽然我现在没有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但是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思想一样可以使用在我们科任老师的上课期间。
总之,我们要向魏书生老师学的东西太多,从现在就要像他那样以一颗平常心快乐生活、工作、学习。
附:本人优点:
孝顺、博学、无私、无畏、细心、坚强、勤劳、勇敢、有担当、坚持、坚韧、善良、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执笔者:古定良
进取、有上进心,能吃苦、孝顺、有责任心、果敢、有事业心、有气魄、会照顾人、、、、、、
第四篇: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李志强
高中时我的老师就时常提起魏书生,幻想有朝一日如果魏老师教我们多好啊!我们的学习就会一日千里,而毫不费劲。今天终于有幸聆听魏老师的报告,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使我感觉豁然开朗,心情舒畅了许多,疑惑也释然了。他睿智幽默质朴的语言再加上数来宝的节奏使人耳目一新;他随和进取的心态是人佩服;他扎根传统而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人感叹。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和魏老师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
听完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一直在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在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在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在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
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他主要讲了四条: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坚持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
4、决策过程多商量。我们作为老师如果有了“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就不会因学生的调皮而生气,也不会因学生的懒惰而无奈,更不会因学生完不成作业而大动肝火,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把学生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三、善待后进生
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有出息,更会赚钱。虽然学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如果是老师你自己,你能做到吗?魏老师做到了,他对待后进生是从他们身上找点而不是缺点。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后进生找不到自己有什么优点,只有缺点,魏老师让他自己好好找一找,两天后学生找到了一个优点,魏老师却为他找了许多优点,并且让他写一篇日记,“从七个角度看一口井”,七个角度是,从井底看,从井沿上看,从山脚下看,从山顶上看,从云端上看,从月球上看,从太白金星上看。学生写完了,对老师说“老师原来我自己是如此渺小啊。”魏老师的教人方法很巧妙,他引导这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物体,你会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听了这个故事,我敬佩魏老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觉得真是汗颜,自己对待后进生从没有如此做过,从没有像魏老师那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也没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自己也从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接进他们。我们真的应该像魏老师那样,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善待他们,力争站在学生心里,发现他们的长处,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找到自信。
魏书生老师那高超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一个人,要想征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靠的就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魏书生的言语,真诚朴实催人奋进,陶人情操;让所听者都沉醉其中。
第五篇: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寒假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和魏老师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
魏老师在报告里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强,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与大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对待环境要积极适应,少发牢骚,多干实事。对待生活怀着感激之心,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2、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建立互助关系。对待同事有善意,互帮互助。对学生,也要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
3、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要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第二育人,一是民主化,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建立互助的关系,发展学生的个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好学上进的一方面;二是科学化,要有计划性,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第三教书,首先在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磨练意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最终使学生能学会自学,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
听完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一直在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在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在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在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
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他主要讲了四条: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坚持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
4、决策过程多商量。我们作为老师,如果有了“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就不会因学生的调皮而生气,也不会因学生的懒惰而无奈,更不会因学生完不成作业而大动肝火,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把学生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三、善待后进生
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有出息,更会赚钱。虽然学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如果是老师你自己,你能做到吗?魏老师做到了,他对待后进生是从他们身上找优点而不是缺点。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后进生找不到自己有什么优点,只有缺点,魏老师让他自己好好找一找,两天后学生找到了一个优点,魏老师却为他找了许多优点,并且让他写一篇日记,“从七个角度看一口井”,七个角度是,从井底看,从井沿上看,从山脚下看,从山顶上看,从云端上看,从月球上看,从太白金星上看。学生写完了,对老师说“老师原来我自己是如此渺小啊。”魏老师的教人方法很巧妙,他引导这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物体,你会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听了这个故事,我敬佩魏老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觉得真是汗颜,自己对待后进生从没有如此做过,从没有像魏老师那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也没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自己也从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接进他们。我们真的应该像魏老师那样,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善待他们,力争站在学生心里,发现他们的长处,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找到自信。
魏书生老师那高超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一个人,要想征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靠的就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魏书生的言语,真诚朴实催人奋进,陶人情操;让所听者都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