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康德的幸福观探源
康德的幸福观探源
马 建 省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幸福现在已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如何才算幸福,如何才能配享幸福?康德的幸福观以人的两重性为哲学基础,以理性主义为判断原则,超越了以往的幸福观念,主张德福统一,认为只有与德性匹配的幸福才是有价值的,有德性的人才配当幸福,德性是幸福的至上条件。并强调指出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认真分析康德的幸福观,对当代人如何配享幸福及如何实现幸福有着深刻启示。
关键词:康德;幸福观;当代启示
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都论述过幸福。幸福是什么?康德认为财富、权力、荣誉甚至健康和全部生活美好、境遇如意,只是名为幸福的东西;一个有德性的人也应该得到幸福,并且是所得的幸福与他所有的德性相符合。无功之赏,不劳而获的幸福是无价值的。因此,康德的幸福观主要是研究怎样才值得幸福,才配得上去享受幸福,同时,他也反对一般的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之所以必须排斥,并不仅仅因为这个原则是虚假的。经验已经证明,人的处境良好,他的行为也随之良好的设想,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和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决非一回事。”[1](P63)
一、康德幸福观的哲学基础及判断依据
1、康德幸福观的哲学基础:人的两重性
康德认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首先,人是感觉世界的成员,服从自然规律,以个人幸福为自己的活动目的和准则,即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欲求幸福是人的必然倾向。同时,人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理性,并且能做出目的选择的存在者,可以不依靠自然,能按照自己的目的,把自然作为一种手段。他指出:“然而,有一个目的,是为一切有理性的东西,作为命令的独立对象,所共有的实际前提,它不仅是一个或然具有的意图,而且是他们的确定无疑的前提,根据自然地必然性所具有的完整意图,这就是对幸福的意图。„„,因为这个意图是每一个人所先天确有的前提,属于每个人的本质” [1](P34)。正因为人具有了理性,在任何时候,人绝不允许被随意摆布,所以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服从这一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拥有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1](P86)。简而言之,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能,是人的天赋目的,每个人都在自觉地追求幸福。因此,一切道德法则和义务要求之所以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不是基于其他任何目的,只是为了人本身,以人为“最高绝对目的”,即达到“至善”。
2、康德幸福观的判断依据:理性主义
康德认为,建立在经验之上的道德必然走向虚伪,因为它以个人的好恶为转移,这样真实的德性就会毁灭。“如果使个人的幸福原则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那么这正是德性原则的对立面” [2](P37)。并且指出,个人幸福的原则虽然能够提供准则,但不能提供可以作为普遍意志的法则的准则,因为单单依赖于经验的材料,只能给出一般的规则,绝不能给出普遍的规则。即在一个理智和道德的世界里,如果排除了德性的一切障碍,那么与德性成比例的幸福将是必然的,在这些原则(出自道德法则的义务)指导下的理性存在者,本身就能成为自己和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因为这些道德法则的约束性是普遍存在的,不管遵守或不遵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是基于对满足我们的自然性好的期望,认为希望获得幸福和为使自己配享幸福是必然连接的,那么对幸福的希望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道德的。只有按道德法则行事并且作为我们的最高理性时才可能配享幸福。即是说,我们可以希望幸福,但必须存在最高理性,即一个不是遵从而是命令的“最高意志”。
二、康德幸福观的理性超越及论证意旨
1、康德幸福观的理性超越 在古希腊时期,关于幸福的研究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从感性的层面研究幸福,他们认为快乐就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整个的善,德性居于促进自己的幸福的准则里面。斯多亚学派从逻辑的层面证明了幸福的情感包含在关于自己的德行的意识之中,德性是整个的善,只要拥有德性,就是幸福的。幸福和快乐本身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要拥有德性,就应该摈弃一切爱好和幸福。因此,在这两个学派里,他们都认为德性和幸福是同一的。而康德指出,德性准则与幸福准则就实践原则而言是完全两类的,远非一致的,是两种“在种类上完全相异的元素”,并在同一个主体中相互妨碍。首先,追求幸福的欲望是德性的动机是不可能的,因为对幸福的欲求是在经验世界中,不能作为德性的基础。其次,德行是幸福的原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人仅仅存在于现象世界中,就是不可能的,由于人同时也是理性的存在物,德行就是幸福的有效原因。
2、康德幸福观的论证意旨:德福统一 康德认为,德行和幸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对至善的拥有,并且认为与德性极其精确地相比配的幸福构成了至善,无论是依照同一性法则还是依照因果性法则,德行与幸福都是必然的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德行与幸福的这种连接就可以做两种理解:或者成就德行的努力和对幸福的合理谋求远非两种各别的行为,而是完全同一的行为,„„或者那种连接被放置
在如下一点上:德行将幸福作为某种与德行意识不同的东西产生出来,犹如原因产生结果”[2](P122)。因此,康德是非常希望德行与幸福两者统一及其统一的重要性,并竭尽全力地歌颂至善,呼唤至善,为达到这一论证目的,树立了两个道德公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让上帝来主持人间正道,用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来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
同时,康德认为,德性和幸福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谋求幸福不能产生德性,但追求德性有可能就会带来幸福,因为德性是至善的第一条件,幸福是至善的第二条件。“感性世界中作为意志规定后果的幸福,并不必然的取决于意志的道德意向,而是取决于对自然规律的知识和将这种知识用于自己的意图的身体上的能力,因而不可能指望在现世中通过严格遵守道德律而使德行与幸福有任何必然的和足以达到至善的连接” [3](P156)。也就是说具有德性从另一种意义上可能是幸福的。人们也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意向的德性作为原因,与作为感官世界中的结果的幸福拥有一种即使不是直接的,但却是间接(借助于一个理知的自然创造者)也就是必然的关联” [3](P157)。因为,“倘若某个人拥有某物或某种境况的情形与至善符合一致,他就配当拥有这种事物或状态” [2](P142)。以上表明,只要具备了德行,就是幸福的。因为最高的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配当幸福与事实上的幸福的统一。
三、康德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成就,都想寻求有个幸福的人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心,事业有成。关于什么是幸福,如何配当幸福以及配享幸福的条件这三个日益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康德的幸福观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1、什么是幸福
“幸福总是这样一种东西,虽然对于拥有它的人是愉悦的,但就它自身而言,并不是绝对地和在所有方面善的,而是在任何时候都以道德上合乎法则的举止为先决条件” [2](P122)。在此,康德把德性看作幸福的首要因素,并且指出,幸福是世界上理性存在者凡事皆按照愿望和意志而行的状态,是依照自然与人的整个目的,并且与他的意志本质的决定根据相一致。因此,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康德指出,幸福是个不确定的概念决定了幸福在每个有限的理性存者身上不可能达到一致,也不可能前后一贯地对自己说他在追求着某种
确定的幸福状态,原因在于“幸福概念所包含的因素全部都是经验的,它们必须从经验借来”[1](P36)。“所以,就是一个洞察一切,无所不能然而有限的东西,也不能从自己的当下愿望里造出一个确定的概念来” [1](P36)。然后举例说明,长寿也可能会造成长期的痛苦,财富会带来烦恼、嫉妒和危险。“简而言之,他不可能找到一个使他真正幸福的、万无一失的原则” [1](P37)。因此,关于什么是幸福,康德并没有明确指出,更多的强调是一种追求的过程。
2、如何配享幸福
“德行(作为得到幸福的配当)是所有向我们显现为值得想望的东西的无上条件,从而也使我们对于幸福的全部追求的无上条件,因而也就是无上的善„„盖缘为了成就至善,还需求加上幸福,这不仅在将自己当做目的的人那有偏私的眼里是需要的,而且在将世界上一般之人视作目的本身那无偏私的理性判断之中也是需要的” [1](P121)。幸福虽然作为人的自然目的,但并不因此说明幸福原则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原则,因为人的理性本质决定只有德性原则才是道德的判断标准,“一切配当皆取决于德性的举止,因为这种举止在至善的概念里构成了其余东西的条件,也就是分享幸福的条件” [1](P142)。同时,康德认为“善良意志甚至是值不值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 [1](P9)。因为善良意志是自在的、自为的善,是无比高贵的。反之,“一个理性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因为经过策划,无论他们得利多少,„„事实上他们所得到的始终是无法摆脱的烦恼,而不是幸福” [1](P11)。康德指出,作为理性的人,只有出于对道德律的敬重,其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配当幸福”在理性世界里,德与福是统一的,有德就有福,德性是人获得幸福的资格。“我们不能宣称道德能担保一种幸福的生活,但可以说,一个人的道德的行为会导致生活中在给定的环境中可能达到最大幸福” [4](P326)。因此,只要我们做了道德的事情,我们就有资格配当幸福。也就是说,康德把幸福当作一种信仰,更多是强调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虽然这种过程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希望。
3、配享幸福的条件
“求得幸福,必然是每一个理性的然而却有限的存在者的热望,因而也是他欲求能力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决定根据” [2](P24)。追求幸福是每一个有理性但却有限的存在者的愿望,但如果把个人幸福原理作为意志的动机,是直接违犯道德原理的,因为它不仅靠单纯的经验资料,还依靠不同的主体需求。作为一个具有“善良意志”的理性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中,应该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进行自我约束和克制,并且使自己的行为能够完全从责任出发时,就能达到一种身心愉悦的道德境界,“增进幸福并非出于爱好,而是出于责任的规律仍然有效,正是在这里,他的所作所为,才获得自身固有的道德价值” [5](P15)。所以,康德并不反对幸福,他把幸福从属于“善良意志”,认为,只有从善良意志出发,并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之后,那种欣慰才是真正的幸福。“纯粹实践理性并不希望人们应当放弃对于幸福的要求,而只是希望一旦谈到职责,人们应当完全不瞻顾幸福。从某些方面考虑,关怀人们的幸福甚至可以使一种职责;这部分是因为幸福(敏捷、健康、财富均在其中)包含着实现人们职责的手段,部分是因为幸福的匮乏(比如,贫穷)包含着使人触犯职责的诱惑” [2](P101)。因此,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义务,康德始终坚持我们出于义务而行事,因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只要按心中的道德律行事,提高自己的人格,“因为这个条件依赖于理性存在者的人格,[2](P95)而唯有凭借这个人格他们才是目的本身。”达到至上的德性,那么幸福就会作为德性的结果而为人类所拥有,从而达到德福德协调统一。或者有权被奖赏幸福,因为我们履行义务虽然有可能取消了我们现在世上的幸福,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希望来世被奖赏真正的或道德上的幸福。“义务和职责是我们惟一必须给与我们对道德律的关系的称呼” [3](P113)。这种出自义务的德性原则要求我们消除一切,将幸福当成人心中一切道德性的生活原则。
总之,康德的幸福观为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提供了方向并确定了对德性的要求,他告诉我们,“人是一种两重性的存在,作为感性存在物,它的欲求的满足是一种正当的要求,非但如此,人对感性幸福的追求也还是人的一种责任,因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生活上的忧患和困苦,往往导致不负责任” [5](P48)。反思社会现实,部分人片面的追求个人生活享受,置责任或义务不顾,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重温康德的幸福观,“道德学根本就不是关于我们如何谋得幸福的学说,而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配当幸福的学说” [2](P142)。也就是说,康德承认人作为感性存在物,有追求幸福的合理性,但更强调人的理性本性赋予人类的更高的生活目的即怎样去配享幸福,配享幸福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周仲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单位:郑州大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校区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2008级伦理学
邮编:450001 电话:***
0371—61022876 马建省(1979—),女,山东单县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第二篇:幸福观
什么是幸福?对人们来说,幸福是主观性概念,来自于自身的心理体验,是一种对生活满意度的切身感受。一般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什么是幸福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对幸福的基本看法或态度。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联,一个人的幸福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追求。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其言行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示范与表率作用。领导干部正确的幸福观,应既反映党的主张,又体现时代风尚,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为此,应当做到“三个统一”: 一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构成幸福的要素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领导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离不开基本物质条件。因此,不能一概否定领导干部追求物质生活幸福。但领导干部在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精神生活幸福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持久的幸福,把精神生活幸福作为人生的基本追求。
二是奋斗与奉献相统一。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幸福不能靠主观臆想,而要付诸实践。奋斗是幸福的源泉,创造是实现幸福的途径。这句话还说明一个道理:对自己奋斗的事业应甘于奉献,这样才最幸福。领导干部首先应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积极创造,同时又应把奋斗和创造的成果用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使奋斗与奉献统一起来。
三是个人与人民相统一。马克思指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求领导干部把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个人幸福和实现社会价值、追求人民幸福统一起来,既关注自身发展,更强调造福人民。
第三篇:康德著作 读后感
从康德谈起
——读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有感
经02 班 王远韬 2010012633
花了总共近10个小时,才算是读完这篇只有21页的短文。这其间自然也掺杂着我的思考,不只是停留在评论该书的层面,而是上升到历史观和价值观层面的思索,以及对于意义的追寻。
康德这篇著作在我看来,其根本的立足点在于论述人类的行为必定会受到自然支配这一观点,即在所谓的“大自然的隐藏计划”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在开篇康德就提出了人类的优越性在于何处这一问题,并论述了利己性所带来的种种悖论。然后就引入“历史的线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强调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是依循一定方式的。而推动这一前进的具体人物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赖于这种规律性这种前进时必然会发生的。
在命题一中,康德提出:自然禀赋的存在必然会具有目的性这一观点。他采用的是反证法的方式,即通过“合法则的大自然”这一观念来论述目的不存在的矛盾性。如同启蒙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他强调了“理性”的必要性和“偶然”的令人绝望,即一种把世界的结果置于理性下的妄图。
在命题二中,康德指出:自然禀赋的存在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类自身固有的理性,而且这种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种整体上的成果,而不可能是个人的成就。一个人的单独行为并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整个社会的运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色。至于这个角色,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自身是无从得知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选择这样做,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这样去做(至于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后面)。教导,这一过程是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由于有了这种行为,人类的经验就有了一种累加性。当然,这里的经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行为上的经验,而是一种广义的,深层次的,社会宏观发展上的经验。而这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在于人类的目标充分的与大自然的目标相契合。在命题三中,康德论述了人类,或者说理性的优越性:即这种优越是完全由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人类的成果都是由理性而造。在这里康德继受了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的思想——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情。这也抛出了为什么在形体上处于劣势的人类可以在大自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问题。康德把这种成就归功于理性:一种强有力的,自源性的工具。所有一切的人为的东西,一切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的东西,都不是所谓的人类“天生的本能”,而是一种依靠自身努力,自身理性而得到的成果。
在命题四中,康德通过引入“非社会的社会性”这一概念,揭示了社会的形成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康德认为:一方面人类想进入社会,因为在社会里人类自身可以产生一种“类归属感”——即在同类的集合中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另一方面,人类又由于自己的私欲,即“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摆布来一切”,阻碍了自己完全的融入社会,成为了众人的“阻力”。而正是这种阻力,这种不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充分激发了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中,以满足自己天生的,日益膨胀的私欲。每个人都想享受更多,但是整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否则人类社会就像康德所说的“绵羊”一样始终处于一种低等的状态。而这又反过来促使人类留在这个社会中,并且充分地发挥理性的作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里康德和亚当·斯密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都看似,或者实际上就是在为了满足自己,实际上却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达到
社会的最优,不过康德“看不见的手”是大自然“隐藏的计划”,而亚当·斯密的是市场上的价格罢了。而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欲望的出现所导致的人类对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利用,也极大的锻造了,磨砺了人类的理性——一种“大自然的纷争不和”促使人类提升和前进。
命题五到七康德指出了人类发展的——也是大自然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及其在现阶段未被实现的原因和其实现的一个充分条件——国家的对外关系,一个虽然比个人层面要高一个维度,但是本质是一样额问题。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前提在于要有一种合适的社会条件,因为人类的非社会的倾向使得在没有一种约束这种自然性的倾向的权力下泛滥的自由会导致社会纽带的不稳固,更不用说社会的发展了。从而为了使人类的非社会性的自由能够被一种外在力量的方式所约束,以使得这种强迫的共处得以维持,一个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可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却是非常的困难,因为个体的利己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之间冲突是如此之大。自然性的根深蒂固给这一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于是康德就借此引出了人治这一观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约束的问题。于是维持社会的纽带这一问题可以转化为寻找一样事物来约束个人自由的问题。前人的尝试就在于君主——即通过一个人来对整个社会进行约束。但是康德也指出,统治者也是人,其自身也不能克服人类本身就具有的问题,更不要指望他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藉此,康德批驳了人治观念的不合理性。而所谓的宪政的实现,必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正确的概念,足够的经验,和变革的决心。通常意义下的社会是很难做到三者合一的,而人治下的改革正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尝试”。而这体现在国家层面上便是国家之间的战争,抗衡。如同人类社会终将走向发展一样,康德同样认为,在这种冲突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到最后终将会达到一种寻求平衡的状态,一种寻求和平的状态。而这种寻求的意识,也会反过来影响自身内部的公民社会的发展,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道德层面的,是一场内心改造运动的进行。
命题八和九就再一次强调了这种目的的必然性和一种以这种观念为基础的世界的历史哲学观念,在此就不再赘述。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于理性的过分的膜拜,是一种对人类尊严的蔑视。按照康德的观点,人类自己一切的活动都会是具有意义的,而且历史学也正是为了挖掘出这种内在的意义的联系。那么,我倒是想知道,这种把人类的活动归结为大自然的隐藏的计划中,那么康德把人类的尊严置于何处?康德看到的是人类的劣根性,并且通过对这种劣根性的论述得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把这个归功于大自然,这不就是对我们人类自身实践所创造的历史的功劳的抹杀吗?当然,不同于以往的机械决定论,康德加入了人类自身的情感和思想的因素进去,可是其本质上依然没有跳出这个框架,还在妄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一种“理性”的态度进行“解释”和“预言”。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有意义的吗?按照康德的观点,历史似乎就是在一种普遍的观念下的对社会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人自身内在的心灵的选择有关。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事情,无论它最后达成了一个怎样的最终的结果,它也终究是一个结果而已,而不是一个目的!
正如中国传统的思想:心之所向。又或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里无一例外不强调“心”的作用。可以说,不同于宪政,我们提倡的是“心治”;不同于宗教,我们信仰的是“良心”。这正是我们东方文明的优越之处——不以一种死的,冷冰冰的框架框住这个社会。毕竟,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
我,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其他人,为了社会的发展。康
德所论述的社会的终极发展模式,怕是就会像是社会学的经典例子——蚂蚁罢了。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信仰的问题。理性的发展,理性的胜利,让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价值观扭曲,信仰缺失,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以及没有节制的行为。正如康德所述,理性以自生为源,不断的像病毒一样疯狂的发展。结果呢?我们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吗?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只是因为我们的维度实在是太低,所以没有办法看到它们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丝一缕的意义?我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隐藏的计划!
什么是隐藏的计划?是经济大危机?是苏联大清洗?是纳粹大屠杀?是日本人对国民的奸淫掳掠?是建造可以毁灭地球上千次的武器库?把这套理论跟那些深受其害的人们去说吧!奥斯维辛和南京至今依然在哀号!这就是伟大的计划!
曾经的我们虽然不富足,虽然蒙昧,但是我们至少敬畏自然。现在呢?
谁更无知?谁更蒙昧?是那个无法解释自然的人,还是不敬畏自然的人?
是信仰,而不是理性,支撑着这个社会。充分利用理性可以创造出很多奇迹,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用。
内心没有一种敬畏的人,就会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责任感。我们应该,或者说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而支撑着这种负责的,正是信仰。
无论是耶稣基督,安拉,还是我们的“良心”,都在提醒着我们,还有着一种超越我们理性的存在。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只因为你这样的灵魂,我才祷告到现在。”
第四篇: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当时没看懂,现在也不记的。
其次是数学和物理学。数学是完全纯粹的理论知识,物理学是混杂的(不纯粹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说纯粹数学是多此一举,说纯粹物理学则不是指所有物理学,而是纯粹的部分。
数学在古希腊成为科学,逻辑是一出现就成为科学的,数学不是。这涉及科学史的问题了。依据自己的概念加在图形上数学就走上科学道路了。这个说法在数学上究竟有多少正确性呢?康德所举的例子是指什么?不管怎么样,康德是为了引出哥白尼革命。
物理学所谓一个半世纪推算一下应该是说十七世纪开始。培根的天才的建议指什么,大概是说重视经验归纳吧。康德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正如赵敦化老师说的哥白尼的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康德的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原话不是这样)。符合的是仔细体味古
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恰恰是限制人的力量的,因为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稳定的,不求变化的。近代科学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是要追求控制的,是不稳定的。康德哲学也有这种味道。可是康德也有限制人的思想。可见问题异常复杂。绝不能简单化。另外,康德也许不知道数学的逻辑的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视经验可就是缺少数学的抽象。
这里康德的思想很深刻,很能与证伪主义合拍。假设先行,而不是观察先行。可是康德的并没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按照他的体系,他恐怕没有体会到证伪主义的思想。这是康德论及经验科学的地方,也就是康德的科学哲学。可以引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可惜康德没有详细展开,因为康德关心的主要是形而上学。也许康德是明智的,因为科学不需要这么多哲学说明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发展了。科学哲学很象个累赘。也是因为康德时代纯哲学还没彻底衰落,我们的时代应用哲学大行其道了。
哲学还未成为科学。玄学在一切学问被破坏后仍然可以存在,比如黑暗时代。这个事实说明哲学的顽强生命力,哲学是人性的必有之义。哲学的问题是(比较第一版序论哲学的危机)哲学在常识上都会陷入困境,哲学家们没有一致意见。哲学仅在概念中盲目摸索。
哲学是否能够成为科学,如果不能为什么有这种探求哲学的禀赋,如果能,该当如何?
康德也是符合论者,只是传统的符合论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康德把他转过来。康德的论证却很成问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说明先天知识是怎么可能的,这是把先天知识的存在作为预设了。这个到导论里再谈。
注释:康德反复说经验知识用经验可以检验,超验的哲学不能用经验检验。显然他认为经验可以证明知识是普遍必然的,只是不能说明这种普遍必然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经验不能证明全称命题是必然的,这个休谟就已经指出了,休谟把经验知识称为或然的知识,在原文中实际上是knowledge和probablity这样两个词,或然性知识不被叫做知识。不知道康德为什么还这么认为。康德这里说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元划分。感观和悟性所经验的对象是现象,理性的对象思维对象是物自体。做了这种区分就可以避免矛盾。
这里所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太清楚指的是什么。大概是分析论和辩证论。只是这里说的是玄学的两部分。批判并非玄学,但康德用词未必准确。分析论说明先天知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超验如何之不可能。康德接着说明为什么必须区分现象和物自体,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康德认为我们可不可能以某种方式有与物自体相符合的知识。综合前后的说法大概是认知是不可能的,思维是可能的。物自体的确不可知,但可思。这个思是否只意味着实践中,那康德致力于理论形而上学的建设根据何在?
注释一:所谓还元不知什么意思,与现在化学上的还原反应恐怕意义不同。这里综合是综合命题的综合吗?以辨证方法联结关于现象的知识和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来与理念相调和,这个不解,总是说经验知识与道德知识并行不悖,三个理念得以存在,不遭自然因果性否定。注释二:这里康德说明序言中提到的只是假设,整个书才是论证。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分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说做的实际上是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目的是形而上学革命,也就是哥白尼革命。这段说明他预示着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但没有说只有实践的是可能的。这里再次强调了批判的体系性和由此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好处。
这里明确说理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着重说的确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为实践形而上学的建设扫清障碍。这里凸现了康德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自由的问题。注释:康德将知识限定在经验领域,可是并不是说对于物自身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不能认知物自身,却可以思维物自身。这里有一个注释来解释这里的认知与思维。认知要证明可能性,思维只要不矛盾有可能性就可以了。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这无疑表达了康德对于认为如果是逻辑上矛盾的那么连思维都不可能,但只要逻辑上可能即便没有实在的可能也可思维,有意义。这种理性的主观的(ideal)立场表露无疑。
说明为什么不能否认自由,科学的因果性对道德的最大威胁是自由成为不可能了。我怎么都觉得康德无非是说我们要有道德所以不能否认自由,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道德呢?抱定了为信仰论证的目的其论证还可能是不偏颇的吗?莱布尼兹就致力于维护信仰,康德也是。不过康德是道德先于宗教的,并且不会想莱布尼兹那样在论证中搬出上帝帮忙。
这段里有那句留地盘的名言。前面说明自由问题,实际上上帝存在,灵魂不朽也是如此。单独说是个自由问题不妥当,当为信仰问题较好。但自由问题在信仰问题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事实。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限制知识。康德其实也是实践优先的,如同后来的德国哲学家一样。他们从唯心的(idealism的广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唯心不同)角度发展康德也是符合康德的意向的。
以上是第二部分批判对于道德信仰的意义。不清楚第二版什么时候出的,那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否已经出了。若是则这里强调了道德意义很合理,康德对整体体系考虑更多了。
上面一段末尾说独断论是无信仰的根源,这下面一部分讨论本书的价值,第一个就是消除独断论的恶劣影响,第二点是保卫信仰,第三点是消除独断的学派对信仰的独占权。这一段说了前两个,第二个详细的见于前面。
批判不会使人类之关心事项受到损失,但会使学派的独占权受损失。这其实是不反对上帝存在等信条但反对传统的论证。这很与宗教改革的路向相一致。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上帝。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休谟也是。传统的学派是无用的,一是繁琐,二是对公众不起作用,当然还有不正确,所以抛弃它不会有什么可惜的。可是康德接着说批判绝不能通俗化,也没必要通俗化。对我们来说就是哲学的通俗化没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新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不懂还不敢说它是错的,老实说是懂了也不敢说是错的,要装出不懂的样子来。唯有批判不遭批判这大概就是康德的意思。可是如此说来上帝存在也可以批判了,批判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存在主义者面对着没有上帝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状况时存在主义哲学就诞生了。康德却避开这个问题,不愿意认上帝存在。康德也许觉得上帝不存在象孩子没有母亲一样荒谬。可是应该看到这里面也有理论考虑,因为没有上帝道德的确岌岌可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确欠考虑。
这一段区分了独断(的)和独断论两个概念。我以前说康德本质上是独断论者,这话显然错了。但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独断的。两者的区别是是否进行批判。独断是自先天原理产生严格证明,这再次体现康德的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康德绝不沦入否定一切形而上学的怀疑论。“形而上学应该完全先天的成就其事业”,康德对沃尔夫仍然有很高评价——一切独断的哲学家中的最伟大者。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许对沃尔夫太苛刻了。不了解沃尔夫体系就不好理解康德。康德对于哲学显然抱有一种很神圣的形态,觉得是很伟大的事业。于是他追求一种超越个人意见的普全真理,这些近代特色在现代都遭批评。
最后是关于第二版与第一版的不同之处的说明,这些我结合正文看较好(包括一个长长的注释)。总的看康德对自己的体系十分自信认为论点、证明和结构都不需要变。变的只是阐释方法,这个与证明的区别似乎是证明是没错的,问题在阐释证明的方法。是如何说的问题。最后康德再次强调体系性的问题,认为哲学著作细节错误难免,但重要的是体系。
第五篇:康德名言
康德名言大全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 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 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 要哲学家。
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3、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律。
4、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5、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7、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8、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9、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0、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11、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2、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13、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4、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15、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16、“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17、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18、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19、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20、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1、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22、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23、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24、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5、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26、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27、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28、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29、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30、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内省不疚,不怕良心谴责吗?
31、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32、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