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研究报告
“高效课堂”建设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调研报告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主要是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或方案,让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教学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确定„六加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开展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加强导学案的研究”、“小组互助学习研究”、“课堂教师提问艺术的研究”、“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和辅导研究”、“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研究”等多方面展开,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君山区的教育局通过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总结、完善、提升近年来的课改经验,君山区教育局提出在全区开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我校提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子课题。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将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的“高效”,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策略”就是能够实现课堂高效的方式、方法或方案。如:“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师生生命成长”“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学习成功”“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教学情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评价,彰显学生思辩能力”“优化时间安排,创建全新学习课堂”“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参与”“优化班风学风,创造和谐学习环境”“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等。
三、研究综述 高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惟一标准。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
1.20世纪初研究的是教师特征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
2.20世纪60、70年代研究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1)关注学生的学习。主要研究人员有加涅、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2)关注师生关系。(3)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3.教学媒体与教学的高效性。
(1)微格教学。六十年代初,发端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微格教学是为培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而设计的。
(2)新技术与教学的高效性。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1999)认为,由于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现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国内近几年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李如密认为,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将教学的速度、收效和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但“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有效教学的契合点”、“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多样化的教学呈现策略”、“巧妙掌控教学时间的运筹”、“掌握教学艺术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等都很重要。
四、研究意义
1.有利于真正减轻愈来愈沉重的教学负担; 2.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有利于迅速适应国家推行的课程改革; 4.有利于提升岳西中学办学品位。
五、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叠加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4)有意义学习理论。迈耶认为,教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帮助学习者选择有关信息、组织信息及整合信息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因此,有意义的学习依赖于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主动建构。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外部条件有:“(1)学习材料具有实质的意义。(2)学习者需要帮助。(3)测验所评估的是有意义的学习。
六、研究目标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七、研究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主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策略。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3.教学评价的高效性策略。
八、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研究法。2.教育调查研究法。3.教育行动研究法。4.教育个案研究法。5.教育叙事研究法。6.教育经验总结研究法。7.教育实验研究法。
九、研究过程和措施
1.制定学校总课题研究计划。
(1)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2)成立课题研究领导机构。(3)具体措施。(4)实施步骤及研究内容。
2.各年级备课组确定子课题。(1)七年级组:“如何实现高效集体备课”;“有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怎样使数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如何通过课堂质疑和评价提高政治课堂的高效性”;“英语朗读训练方式探究与英语口语快速提高”;“反馈的途径和方法”;“如何组织合作探究活动”。(2)八年级组:“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复习课如何实现高效”;“对„数学导学案设计‟的探讨”;“让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有效工具”;“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研究”;“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与串联”研究。(3)九年级组: 复习课如何开展高效学习”;“开放式教学中如何提高自习课的效率”;“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全景式活动与探究题‟的解答效率”;“创设听、说、读、写、译五技并举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如何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理论学习。(1)向教师推荐相关的理论书籍。如: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美)威伦、哈奇森、博斯著,李森、王纬虹译的《有效教学决策》(第6版);由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慎英,刘良华 著的《有效教学论》;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吴松年著的《有效教学艺术》;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李炳亭著的《高效课堂22条》;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王跃编著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邓涛、邓涛、马立、宋乃庆等编著的《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由河南大学出版,刘清法编写的《高效课堂-五环高效教学法》等。(2)翻印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如:如何判断教学的高效性?怎样判断教师教学的无效与有效行为?高效教学的教师素养有哪些?增强教学高效性的几点建议等等。(3)教师自修。教师根据推荐的书籍和翻印的资料进行自学,并要求老师做好学习笔记,学校在每月的常规检查时,将理论笔记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4)专题讲座。课题组每学期对备课组进行课题研究指导。重点跟老师们讲解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如: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个案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经验总结和教育实验研究等。(5)外出学习。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岗位培训,每学期都要派几位教师外出学习,将外校的先进经验和专家的理念带回,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
4.开展课改活动。(1)制定课改实施方案,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2)确定“六加一”的课堂教学模式。①课前检测②自主学习③合作探究④展示交流⑤穿插巩固⑥达标检测⑦小组评价及作业布置(3)强化管理。实行“条块结合、分层管理、专项专人、包干负责”的管理模式。将目前课改的主要工作分成三大块,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验评组,即学案验评组、课堂验评组、小组建设验评组。(4)及时公示。为加强课改工作的过程管理,加强对课改过程的监管与督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工作,学校实行课改公示制度和信息归类存档制度。(5)主要措施。①学校为各班装备小组展示用的黑板,设立每日课改评价公示栏,设立课改实验场,班级张贴课改宣传标语、学生名言牌、班级评价公示栏、小组牌号、学生展示板面等。②学校成立强有力的课改领导班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上下联动。③学校为老师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定期开展理论培训和专题讲座,成立课改实验场,充分发挥实验场的培训、督导功能。④学校制订与课改工作相协调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课改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5.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2)确定“六加一”的课堂教学模式。(3)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4)开展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5)加强学习小组建设。(6)加强导学案的研究。(7)小组互助学习研究。(8)课堂教师提问艺术的研究。(9)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和辅导研究。(10)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研究。
6.教学比武。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开展一次教学比武。教学比武分为三个阶段:①初赛: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要求人人参加,按30%的比例选拔选手参加复赛。(学科组长负责)②复赛: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按10%的比例选拔选手参加决赛。(年级组长负责)③决赛:由教务处具体进行组织。最后对获得名次的教师进行物质的和精神的奖励,从而大大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另外,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7.学案研究。(1)课前检测(时量5分钟,内容一般不在学案中设计,在二次备课中设计,尽量设计单双号。)(2)自主学习(时量15分钟,如内容难度大,须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此环节可提前在课外完成或部分完成。学习内容包括阅读教材、做习题、解答问题等。设计六个问题或六个习题或六组习题,要求人人都完成。)(3)合作探究(时量10分钟,教师将六个问题随机分给六个小组,各小组内部开展合作学习。)(4)展示交流(时量12分钟,小组上黑板展示,或口头展示。)(5)穿插巩固(时量5分钟,各小组整理并掌握其他五组展示的内容,老师作适当的课堂知识总结。)(6)达标检测(时量3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精选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检测题可在学案上设计,也可在二次备课中设计。)8.撰写论文。为了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得少于1篇课题论文。
十、课题研究的反响及效益
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六加一”教学模式的确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十一、问题讨论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外延相当广泛的课题,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是涉及到了一些表面的问题,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班级文化的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等很多领域我们都只是想过,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教师的思路和视野,从更多角度,对“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第二篇:“高效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报告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行为的
调查研究报告
商洛中学生物教研组:赵少强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一直是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和不断探索的课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学校专题部署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两所学校推行的卓有成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过去的一个学期,结合我校实际,部分教师在部分班级积极进行了“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之一,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该课题主要是针对“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预习、探究、点评和展示等环节的的行为和配合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做出反思并写出总结报告。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配合情况,加强对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教育原理和课改要求,做出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环节,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同学们的学习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最终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
三、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法。通过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对《DNA分子的结构》这节课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针对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及学生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详见附件1:《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附件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课件)
2、调查研究法。针对该课题并结合《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过程设计调查问卷,在高效课堂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写出该课堂模式下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详见附件3:《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调查问卷》和调查数据;附件4:学生谈课后感受书面材料)
3、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查阅和收集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总结归纳出具有指导本校教学实践的文字材料。
四、研究成果
鉴于本课题是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进行的调查研究,首先我们通过查询资料和分析,针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界定,我们认为高效课堂,是指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就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而所谓“高效课堂”模式,是指在学法上借鉴山东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的成功教改经验,以导学案(分为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为载体,实施先学后教,目标分解,做到以学案为引导,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查漏补缺,拓展延伸,形成课堂学习的有效高效性。教法上,则强调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制备导学案,课前发放学生手中预习,教师再根据评阅学生预习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二次备课,形成上课教案。该模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建立起“先学后教--以学导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收集“高效课堂”实验班学生感想体会《高效课堂之我见》67篇,发放学生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发放70份,收回有效问卷67份)、现场听评参赛课《3.2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另外还进行了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针对本课题做出了分析和研究,现对“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如下总结和反思。
1、学生接受高效课堂模式需要一个过程。
从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只有超过1/3的学生愿意接受或是认同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有超过1/3的学生还是认同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还有不到1/3的学生处于迷茫观望状态。另外从收回的实验班的学生关于高效课堂的感想体会《高效课堂之我见》内容中我们了解到,不接受该模式学生的主要理由是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将近10年来的学习一直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突然的改变让他们难以接受。16班冀程同学明确的地在个人感想中提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十年来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始阶段包括自己很多同学还是不适应,接触时间太短大家一下子改不过来,很不习惯,所有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还有方伟同学提到“高效课堂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对他感到迷茫,高效课堂与以往的教育模式截然不同,以前是老师教学生听,课堂我们只要按照老师的命令行事即可,但高效课堂把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我们毫无准备”。王倩同学明确表示“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逐步的实施,毕竟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所以一下子就完全转变教学方式,似乎有些困难”。
参考以上的调查结果,经过我们的分析发现,不接受该模式或是存在迷茫的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而且该群体多为为平时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喜欢独立思考的同学。
鉴于以上学生的现状,我们认为部分学生存在不接受或是质疑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纵观历史,任何新事物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部分学生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尽量缩短这个接受过程的时间,让学生尽快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行列中来。我们认为及时开会沟通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运行的必要保证。开会包括教师的培训会和学生的培训会。首先要加强老师的培训,最重要是要加强教学观念转变的培训。同时培训内容还要包括上课模式,引导学生的方法,上课的节奏、评价的及时等等。只有老师充分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精髓和能熟练运用该模式教学,学生才能更好更快的被引导进入学习状态。其次还要培训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同时培训还应该包括自学习惯,讨论的投入,展示的书写,点评的语言规范;小组长的职责;学科班长的职能等等。只有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该怎么样做,学生才能亲身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和收获,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学生通过在实践中的取得收获,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逐渐认同和接受该模式。
2、学生充分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是课堂良好运行的重要前提。
“高效课堂”模式主要强调课堂以导学案(分为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为载体,做到以学案为引导,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引导、督导和辅导为核心,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课前认真备课,精心研究,以备课组为平台集体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以及对疑难问题的索引和提示。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也是思考问题的路标。
值得肯定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很重要并能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预习案的内容。16班郭娟同学在感想体会当中提到:“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自己上课前必须独立自主地将导学案完成,做好知识的预习,另外要把自己不会的不理解的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谈论”。冀若瑶同学写到“同学们利用自习课和其他时间主动学习提前预习很重要,其中导学案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通过导学案中基础知识填空,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训练的完成就解决了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前提前解决,带着问题听课,效率很高”。
另外参照《3.2 DNA分子的结构》这节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参赛课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和学生座谈的结果来看,像李旭、白延龙等完成导学案情况好的同学明显在课堂中如鱼得水,收获良多,预习认真的同学带着问题参与讨论和听课的收获明显比没有预习的同学要好,效率更高。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和信息反馈,充分说明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课前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导学案的指导进行认真预习。首先必须完成预习案的内容,以便教师及时回收批阅发现问题二次备课,形成上课教案。其实要独立思考探究案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此种方式师生构成相同的经历,学生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的课堂,才能是有效的和高效的课堂。
但是学生也反映了一些具体的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包括导学案的质量有待提高,探究问题数量过多时间不够用,还有重点不突出和难度过大的问题等,都给他们积极主动完成导学案造成了困扰,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反思和总结导学案的编制问题。比如降低难度,突出重点,适当减少内容等。另外还要注意导学案的发放要提前和及时,以便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和预习。
3、学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是解决探究案问题的关键。
据调查结果显示53%的学生认为探究案中问题恰到好处,确实起到引导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作用,但是还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缺乏对问题的准确把握或是自主探究有难度。同时结果显示77%的学生认为问题应该和组内成员讨论,但实际只有34%的学生会主动和组内成员讨论,其他53%的学生则会根据情况而定是否参与讨论。
姜欢同学在个人体会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本来整个班的同学之间学习能力有差异,可能学习能力较强的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本来就强,而对于较差的同学来说自主学习却是难上加难“。王永同学提到”在小组讨论环节让人感到课堂秩序的混乱,很多同学不是在讨论而是在说闲话,如果同学们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强,参与讨论不认真,那么这种模式只能耽误学生的学习“。
作为《3.2 DNA分子的结构》这节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参赛课的授课者和指导员,我亲眼目睹和见证了这节课中学生谈论的情况,我们必须得承认讨论环节确实存在学生反映的问题,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讨论或是形式上的参与,并没有真正以探究案中的问题为目标展开讨论,存在消极抵制,不配合小组谈论的情况,自然这些学生课后座谈回馈的信息是这节课没收获或是收获很少,甚至认为效率很低,不如以往传统的课堂。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高效课堂中高效的实现的突破点就在于导学案中的探究案,所谓探究案就是教师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精心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且当堂解决问题。探究案的问题将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和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积极参加小组内的讨论。具体的建议是多鼓励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对于认真讨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加强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强化学习小组组长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帮助老师督促成全全面参与讨论。
4、学生展示是高效课堂检验效果的关键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展示环节又是是高效课堂又一关键,因为它是对高效课堂效果的及时反馈。之所以要求学生把预习的成果和问题在组内展示,再以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一方面目的在于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才能自己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展示过程,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实效和给予学生明确的指点。课堂如果没有学生充分的展示,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可能实现高效。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7%的同学认为展示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主动参与展示的同学值得敬佩和学习。但是有55%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展示的能力,32%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站起来的勇气。在研读学生的感想体会中我发现有同学反映展示环节过多挤占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白延龙同学就提到“我认为学生展示太浪费时间会影响课程进度,因为有时候学生花了很长时间但是展示不到位结果老师还要在讲一遍,时间就不够了,所以我认为小组讨论完后老师应该直接讲评“。
面对以上学生反映的问题,我们认为是正常的,学生是站在单纯学习知识和课程进度而言,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面对时间有限和能力培养的矛盾,我们认为应该着眼长远目标,努力克服时间的问题,经过反思和分析,我们认为问题的解决在于教师,首先要解决展示不积极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对积极参与展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满腔热情地激励,适时的为成功者喝彩,为优秀者加油,为进步者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保持强大的、持久的内驱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展示的积极性。其次面对学生展示不到位大量占用课堂时间的问题应该是教师要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展示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另外教师课外还要加强对分组的指导,适当按组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分类编号,以便展示环节的有目的安排学生展示或是提前分配点评任务等,这样就大大解决了学生展示不积极,不到位,超时等问题。
5、学生点评不能完全替代教师讲解。
点评是高效课堂又一个重要环节,“高效课堂”高效的实现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所以重难点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教于同学,其次才是求教于老师。学生对问题的点评是对探究案中问题解决的进一步概括和升华,是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拔高。
到底学生点评能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对问题的讲解呢,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学生认为不能,原因是点评学生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存在点评不到位,知识点总结不够精炼等问题,还有超多50%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替代,但还是需要老师重点点拨。另外在学生的体会感言中提出点评时是小组内部点评好还是各组互相点评好的疑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在课堂点评环节的定位,课堂上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也不是纯粹的倾听者,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当学生点评出现偏颇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点评受到阻碍时,教师要开渠引流;学生点评异彩纷呈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学生争论不休、答案不清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道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部分学生点评不到位问题耽搁课堂时间的问题,教师自己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举两得。
另外关于点评是组内点评还是组外互评的问题,通过本人上课的实践来说,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互相弥补,互通有无,只要是能解决探究案中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课堂的效率和效果,不存在哪个好与不好的问题。
6、学生全员参与是避免两极分化的重要保障。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和学生感想体会的内容我们发现了目前影响高效课堂效果的主要问题就是讨论环节实际只是少数学生参与,并没有全员参与。
“高效课堂”在我校本土化实践的过程中,起步阶段我们更多的是模仿,或者说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模仿,所以无法避免效果上的折扣,调查结果显示59%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各个环节没有全员参与。
同时在《DNA分子的结构》这节参赛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执教者,我发现在预习,探究,展示和点评环节确实存在部分学生消极等待和依赖教师的情况。
贾园同学在感想体会中表示担心“对于自学能力差的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往往部分学生会被主动学习的学生拉的更远,导致成绩两极分化,如果这样下去,高效课堂是不是就失败了“。
对于贾园同学担心的问题,我们确实必须警惕,通过对实行高效课堂模式的13班和16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确实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现象。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高效课堂”的高效必须是全体学生参与的高效而不是部分学生的成功。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参与;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相信在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下,学生参与度不够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总之,我们认为,实现“高效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主动参与,而在各个环节学生行为的落实则离不开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精心组织和必要调控。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能严密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加强以上6个方面的指导,我们的课堂必定能取得有效性和高效性双重效益,我校的教学效率和高考成绩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篇: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结构的研究报告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单位: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中心学校
课题组长:胡中云
组员:宋银、赵利强、冯海生、李立松、王庆礼、杜不景
结题时间:2011年4月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我课题组组织开展的《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课题是焦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的(课题立项批复:编号为100647)市级课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正式接到立项批准书。一年来,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研究活动,重点对新课标下“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中探索了一点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课题组按期完成了实验任务,现将实验情况作如下汇报: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中国的教育,多年来因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上,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入手。
意义:通过研究,获取事实,发现规律,丰富理论;
通过研究,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我校现状来看,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还存在着许多弊端,远不能发挥教师的优越性,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目标。为此,拟确定这个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优化课堂结构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着重教法研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和革新,努力创设和构建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比较新颖的、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结构。
具体分解为:
1、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2、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与方法;
3、构建优质高效的化学课堂结构的研究;
4、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研究;
5、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6、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主要思路: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开展研究。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2月)
①分析教情、学情,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②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论及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材料。③每个实验教师优化研究,形成个案报告,课题组总结分析,形成课题级阶段总结。④开展公开课展示活动。⑤组织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汇总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始终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焦作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我课题组以此活动开展为契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培训,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认真学习、实践外校的先进课改经验,深入了
解不同学科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流程,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正确理解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结合博爱县2010年9月开展的“教育质量月”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和研究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2011年3月,博爱县教育局开展了教学名师评比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行动,人人讲课,将“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理念和思想带到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2010年王庆礼和赵利强老师参加了焦作市在市实验中学组织的北师大教材专家组成员回访活动,回来后及时给课题组成员做了反馈。下面谈一下我们课题组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1、教师备课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在备课中要研究课标、教材、以及其他参考材料,依据实际情况修订教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将具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写入教案,为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研模式,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奠定基础。.教师上课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上课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师变导师、灌输变探究、教室变学室”,保证学生用脑由记忆升华到思考;用手由抄写升华到实践;用眼由看升华到学会观察;用口由读书升华到口语表达;用空间由校园拓展到校外。实现“课堂开放,课堂自主,课堂合作,课堂情感,课堂高效”。
保证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一是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预习自学、课堂交流和拓展训练,学生课前要预习、课堂要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积极交流探究,发挥自己的才智。二是做好保证教学成功的四个环节(先学后教、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交流、当堂训练)。三是课堂教学坚持“四凡四不”(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
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3、保证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和预习、课堂的学习、课后的作业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真正体现“教”和“学”的双向互动,尤其对学生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变过去重知识传授为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光是要传授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好、接受和掌握文本知识。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教师重在参与“导”,学生重在参与“学”。
(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理解知识,促进思维,提高能力;在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内化中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从而终身受益。
(4)、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师生参与互动,教师以“知”促“能”,学生以“智”提“能”。在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势必带动学生的“情、意、行”,这样,以本导情,以智力因素带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反过来,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因素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六、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成果及评价
(1)我们自从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以后,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课题组长胡中云在2010---201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统考中,担任的思想品德课名列中心校第一名,平均分高于学校20分;课题组成员李立松在博爱县2010年12月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中,化学名列孝敬镇中心校第一名,在博爱县农村学校排名第一;课题组成员宋银任的七年级品德课平均分比其中测试提高了12分;王庆礼担任的九年级历史名列中心校第一名。
(2)我们自从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以后,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对学生课堂状态产生的积极影响。
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课堂上主动参与,发言积极,思维灵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增多了。学生已经能够更加广泛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在讨论时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本质,大部分学生对不同类型及难度的题目能够完成要求,落实教学目标。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有较好的心态,参与度提升较明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增强,课下学习目标明确。
七、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价值
(1)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为学生高效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2)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够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松高效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4)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中心校课题组
2011年4月
第四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减负担,和谐评价促能力
宋桐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评价,日益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从自身做起,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的原则,从构建和谐高效英语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运用和谐评价模式入手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高效课堂减负担
教学中发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它消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丧失了学习动力。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的“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所
第五篇:高效课堂
积极深化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13年继续教育培训高效课堂专题
主讲:张来生
一、视野:本周十张
二、参照:数所学校
三、欣赏:一部短片
四、观点:几个话题
1、坚守与创新;(孙家村、虢小、共同体;341、342;不同的校情不同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创新。)
2、减负与高效;(高度一致性;高效要集中体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作业过程的设计与创新非常重要;坚决摆脱传统教学思想桎梏。)
3、备课与上课;(要不要;备课备什么;)
4、自主与合作;(重点:自主学习发展习惯,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5、困惑与办法;(硬件、软件、大班额等)
6、提质与发展。(赛教与评价)
五、反思:两个体会
1、语文教学理念。
2、专业成长三个一。
六、祝福:一个愿望。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