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题型
中考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题型)
一 古诗分类
分类1:按表达方式分类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分类2:按内容题材分类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 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诗歌欣赏基本方法
1、注意作者的创作风格及题注。
2、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及中心句。
3、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及表现手法。
4、组织语言完成相关的问题。
常用句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个)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1、读题目
因为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2、知作者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维◆诗画一体 王昌龄◆雄建高昂 高适◆悲壮苍凉 李商隐◆朦胧隐晦 岑参◆雄浑奇拔 韦应物◆清新典雅 韩愈◆奇特新颖 李贺◆忧郁激愤 元稹◆艳丽浅近刘禹锡◆清峻明朗 李商隐◆清丽俊逸 杜牧◆含蓄绰约 李煜◆伤感细腻 欧阳修◆清丽明媚 范仲淹◆苍凉悲壮 晏殊◆明朗疏淡 苏轼◆旷达豪迈 柳永◆缠绵悱恻,黄庭坚◆自然流畅 秦观◆情真意切 李清照◆婉约凄切 陆游◆雄浑奔放 辛弃疾◆气势雄壮
3、看注释
有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4、寻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5、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 《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6、品意象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莲—爱的象征。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红豆—爱情或相思(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青鸟—信使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4)其它
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7、赏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照应,对比,抑扬变化,烘托 渲染,象征联想,借古讽今,化无形为有形等。◎巧用修辞
答题句式:这句诗运用()修辞,()写出了某物()特点。一)、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二)、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表现手法之象征
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表现手法之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墨 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表现手法之侧面烘托
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 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 效果,即是侧面烘托。如: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析: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形象地描述了昔盛今衰的沧桑之变。◎表现手法之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鹿柴》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莲动”来衬“空山”之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采用了静景(前两句)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表现手法之渲染烘托
塑造意境,渲染氛围,抒发情感
古今诗歌中,先写景后叙事抒情或全篇写景的诗作很多,诗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气氛渲染得浓浓的,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或融情入景中。根据景物的性质可分为喜景和哀景。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渲染了浓浓的愁意,为下文四句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的不胜感伤。②乐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如: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很想回家,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绚丽。如此美景,为何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表现手法之对比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析: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表现手法之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理感情
①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②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③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④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⑤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⑥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⑦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⑧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概括诗词感情常用短语
热爱自然、寄情山水 忠君爱国、建功立业 踌躇满志、乐观旷达 淡泊名利、恬淡闲适 轻松愉悦、激动喜悦 喜爱赞美、向往憧憬 不畏艰难、豁达豪迈 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离愁别绪、凄清哀婉 遭贬愤世、伤感不平借古讽今、感叹世事 怀古伤今、物是人非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忧国忧民、焦虑矛盾 孤寂惆怅、凄苦烦闷 清高孤傲、超尘脱俗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豪放洒脱,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忠心报国,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诗词鉴赏题型
【一】诗词鉴赏题型之一:炼字品析
※提问方式 :“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二】诗词鉴赏题型之二:内容理解
※提问方式:“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三】诗词鉴赏题型之三:描绘画面
※提问方式:“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四】诗词鉴赏题型之四:情感体味
※提问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五】诗词鉴赏题型之五:主旨领悟
※提问方式:“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
【六】诗词鉴赏题型之六:形象感知
※提问方式:“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七】诗词鉴赏题型之七:景物描写
※提问方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等。【八】诗词鉴赏题型之八:意境欣赏
※提问方式是“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九】诗词鉴赏题型之九:名句鉴赏
※提问方式:“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十】诗词鉴赏题型之十:表达赏析
※提问方式:“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
第二篇:中考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题型
Fpg 中考古詩詞賞析(方法、技巧、題型)
一 古詩分類
分類1:按表達方式分類 寫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鄉、親情、友情、愛情、傷時、懷古、愛國之情 敘事:人、事
說理:人生 治國 抱負 理想 分類2:按內容題材分類
田園詩:熱愛、嚮往悠閒平靜自由の生 活,表達恬淡閒適の心情。寫景詩:描繪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達對自然美景の熱愛讚美之情。送別詩:依依不捨の留戀;對友人の思念;勸勉安慰の豁達;坦陳心志の告白。
邊塞詩:渴望建功立業、保家衛國の決心;壯志難酬、報國無門の悲憤;久居邊關思念親人の憂傷、孤獨 行旅詩:遊子漂泊在外(久戍邊關、久宦在外)の孤獨寂寞和對家鄉、親人の思念。
詠物詩: 借某物の特點來表達自己の人格品性或追求。
懷古詩:悲歎懷才不遇の感慨;抒發昔盛今衰の憤慨;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の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の疾苦。
閨怨詩:對丈夫の思念,離別の孤獨寂寞之感;對自由幸福生活の嚮往。
二、詩歌欣賞基本方法
1、注意作者の創作風格及題注。
2、注意詩歌中の關鍵字及中心句。
3、分析詩歌中運用の修辭及表現手法。
4、組織語言完成相關の問題。
常用句式: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寫出了(意象)の(某個)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種)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種)作用。
1、讀題目
因為有の詩歌の題目對詩歌の內容有著重要の提示作用,如李白の《送孟浩然之廣陵》、駱賓王の《在獄詠蟬》、杜甫の《春夜喜雨》、張養浩の《山坡羊 潼關懷古》、朱熹の《觀書有感》等。
Fpg
Fpg
2、知作者
一般考試出題選取詩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創作風格の詩作,例如: 陶淵明◆樸素自然 杜甫◆沉鬱頓挫 李白◆豪邁飄逸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維◆詩畫一體 王昌齡◆雄建高昂 高適◆悲壯蒼涼 李商隱◆朦朧隱晦 岑參◆雄渾奇拔 韋應物◆清新典雅 韓愈◆奇特新穎 李賀◆憂鬱激憤 元稹◆豔麗淺近劉禹錫◆清峻明朗 李商隱◆清麗俊逸 杜牧◆含蓄綽約 李煜◆傷感細膩 歐陽修◆清麗明媚 範仲淹◆蒼涼悲壯 晏殊◆明朗疏淡 蘇軾◆曠達豪邁 柳永◆纏綿悱惻,黃庭堅◆自然流暢 秦觀◆情真意切 李清照◆婉約淒切 陸遊◆雄渾奔放 辛棄疾◆氣勢雄壯
3、看注釋
有の注釋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詩歌の思想內容;有の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詩歌の用典或意境。有の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詩歌の寫作風格。所以,同學們答題時一定要仔細研讀注釋!
4、尋詩眼
所謂“詩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詩中最精練最傳神の,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の,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の詞語,它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如陸遊《書憤》中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其中の“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許塞上長城、滿腔報國熱忱卻一直到老仍報國無門の深重の悵惘與悲憤,準確深刻地點明本詩主旨——抒寫悲憤之情;又如宋祁《木蘭花》中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中の“鬧”,運用擬人手法,將春杏怒放,生機勃勃之景生動形象、極具情趣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5、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の句子,一般是議論性或抒情性の句子。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の“一片冰心在玉壺”,朱熹《觀書有感》中の“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蘇軾Fpg
Fpg 《題西林壁》中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詩中都具有畫龍點睛の作用,都可以說是詩中の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準確地理解詩歌の中心內容。
6、品意象
(1)自然景觀類
月—思鄉思親,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 夕陽、落日—淒涼失落、憂鬱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運無常の感傷與哀愁 煙霧、寒霜—哀怨、惆悵、淒苦等情思 春風、東風—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風—惆悵哀傷、遊子思歸(2)植物類
楊柳—離別難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無常の感歎與哀愁 梅、蘭、竹、菊、松—高潔堅貞之志
梧桐、芭蕉—光陰易逝、身世磨難の惆悵哀愁
蓮—愛の象徵。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の詩句,藉以表達愛情。紅豆—愛情或相思(3)動物類
鴉、猿、杜鵑—淒苦哀傷之情 青鳥—信使
魚—快樂自由 孤雁—孤獨、思鄉 鴻鵠、雄鷹—理想追求 蟬—悲涼、高潔(4)其他
羌笛—淒切(征人思鄉)
7、賞技巧
文學作品の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の內容:
⑴、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⑵、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Fpg
Fpg 描寫:動靜結合、化靜為動、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表現手法:賦、比、興;照應,對比,抑揚變化,烘托 渲染,象徵聯想,借古諷今,化無形為有形等。◎巧用修辭
答題句式:這句詩運用()修辭,()寫出了某物()特點。一)、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の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の情態特徵。如:
蘭溪棹歌(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月亮の形狀並體現出了它の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の明潔。
二)、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の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の修辭手法,如: 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析:“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の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の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の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の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但傳情の含蓄,給女方獲得の印象是“道是無情卻有情”。◎表現手法之象徵
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の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徵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徵高潔、傲霜鬥雪の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徵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徵富麗等等。
◎表現手法之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の象徵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の一種藝術手法。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 墨 梅(王冕)
Fpg
Fpg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の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の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の堅貞、純潔の操守。◎表現手法之側面烘托
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の 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の描寫來達到反映主題の 效果,即是側面烘托。如: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析:本詩通過烏衣巷周圍景物——雜草叢生,野花點點,夕陽斜照,舊時燕飛入普通百姓家——寫出了烏衣巷已不是昔日の烏衣巷了,今日の烏衣巷一片荒涼,昔時豪門世族已不復存在,形象地描述了昔盛今衰の滄桑之變。◎表現手法之動靜結合
如王維の《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一種閒情逸致。蘭溪棹歌(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戴叔倫の《蘭溪棹歌》採用了靜景(前兩句)動景(後兩句)結合の方法,將山水の明麗動人,月色の清爽皎潔,漁民の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の畫卷中。◎表現手法之渲染烘托
塑造意境,渲染氛圍,抒發情感
古今詩歌中,先寫景後敘事抒情或全篇寫景の詩作很多,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氣氛渲染得濃濃の,為下文抒情作鋪墊或融情入景中。根據景物の性質可分為喜景和哀景。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
“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の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の喜怒哀樂,做到情景の交融。如: 登 高(杜甫)
Fpg
Fpg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析:詩の前四句描繪了一幅蒼涼の秋景——哀景:急風震撼高天發出怒號の聲音,猿猴哀鳴,渚清沙白,飛鳥之影映入寒渚,木葉紛紛凋落,江水奔騰湧流,一片深秋の淒清之色。渲染了濃濃の愁意,為下文四句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の鋪墊。下文四句敘事抒情——哀情:交織著對國運艱難の關注,對淪落他鄉の不勝感傷。②樂景襯哀情 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 如: 絕 句(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析:本詩作於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很想回家,因戰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後兩句の歎息。但詩の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の春日畫面,極言春光絢麗。如此美景,為何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の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表現手法之虛實結合
實景是詩人描寫の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の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の情思。如:塞上聽吹笛(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
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の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の季節到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の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の夜景裏,不知哪座戍樓裏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の《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の不是笛聲而是落梅の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の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の濃濃の思鄉情。◎表現手法之對比
畫眉鳥(歐陽修)
Fpg
Fpg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裏,不及人間自在啼。
析:這首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の畫眉)與後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の畫眉)構成對比,結構明晰。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象の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の嚮往。◎表現手法之卒章顯志
詩人往往在詩歌の結尾表達自己の心志或情懷。《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實現理想の豁達。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8、理感情
①送別類: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敘寫別後の思念。
②懷古類:或表達對古人の緬懷之情,或表達昔盛今衰の感歎。③思鄉類:或表達對家鄉の思念,或表達對親人の牽掛。④戰爭類:或表達對戰爭の厭惡,或表達對和平の嚮往。
⑤閑時類:或表達清閒恬淡の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の嚮往。⑥借景抒情類:或借景表達自己の美好志向,或借景體現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の品質,或借景抒發對人生世事の感慨。
⑦托物言志類:或托物顯示自己の高潔品質,或托物抒發懷才不遇の傷感。
⑧愛情類:在古代詩詞中占の比重相當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豐富の內容、美好の情感、多樣の手法,被人們世代傳誦。概括詩詞感情常用短語
熱愛自然、寄情山水 忠君愛國、建功立業 躊躇滿志、樂觀曠達 淡泊名利、恬淡閒適 輕鬆愉悅、激動喜悅 喜愛讚美、嚮往憧憬 不畏艱難、豁達豪邁 思念家鄉、想念親人 離愁別緒、淒清哀婉 遭貶憤世、傷感不平借古諷今、感歎世事 懷古傷今、物是人非 懷才不遇、壯志未酬 憂國憂民、焦慮矛盾 孤寂惆悵、淒苦煩悶 清高孤傲、超塵脫俗 詩歌中の人物形象
(1)豪放灑脫,如李白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Fpg
Fpg(2)憂國憂民,如杜甫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3)樂觀豁達,如劉禹錫の“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4)慷慨悲壯,如範仲淹の“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5)忠心報國,如蘇軾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6)躊躇滿志,如辛棄疾の“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詩詞鑒賞題型
【一】詩詞鑒賞題型之一:煉字品析
※提問方式 :“某字用得妙,妙在何處” 【二】詩詞鑒賞題型之二:內容理解
※提問方式:“某個詞,指の是什麼”“某個詞,包含哪些含義”或“寫出某句詩の大意”等。
【三】詩詞鑒賞題型之三:描繪畫面
※提問方式:“用自己の話,描繪某一句(聯)所展現の畫面” 【四】詩詞鑒賞題型之四:情感體味
※提問方式:“抒發了詩人怎樣の情感”“詩人情感變化の原因有哪些”等。
【五】詩詞鑒賞題型之五:主旨領悟
※提問方式:“某句蘊涵了怎樣の道理”“作者の寫作意圖是什麼”等
【六】詩詞鑒賞題型之六:形象感知
※提問方式:“整首詩(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畫)了怎樣の人物形象”
【七】詩詞鑒賞題型之七:景物描寫
※提問方式:“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怎樣の美麗景色”等。【八】詩詞鑒賞題型之八:意境欣賞
※提問方式是“請用自己の語言生動地描述某一句の意境”“某一句渲染了怎樣の氛圍”
【九】詩詞鑒賞題型之九:名句鑒賞
※提問方式:“某一句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其妙處” 【十】詩詞鑒賞題型之十:表達賞析
※提問方式:“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語言有什麼特點”
Fpg
第三篇:中考古诗词赏析
参考答案:
1、①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②对故乡无限依恋(或对故乡的思念)
2、①“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②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①“浮云”是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是比喻义。②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①开轩面场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②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5、①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②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回答中要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7、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到乡翻似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②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8、①《阳关曲》《阳关三叠》②“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③(1)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2)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
9、(1)北方的寒气传递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铁衣(战衣)。
(2)①1)行军时神速2)出征路线长3)条件艰苦4)木兰的义无反顾
②1)木兰的儿女情思2)条件艰苦3)军情急迫
10、①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②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2、(1)主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僻壤的同情和关切。
(2)借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景物表达作者对被贬僻壤的王昌龄的同情和悲痛。
(3)运用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寄托诗人对遭遇不幸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13、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主题: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诗人运用黑、红、金、紫、燕脂等颜色,烘托了素杀而悲壮气氛,表达了将士高昂士气和爱国感情。
14、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主题:写出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1)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15、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主题:这首诗表现了爱国志士文天祥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
颔联用 风飘絮 和 雨打萍 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痛的感情。
16、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主题: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生疏。
17、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主题:世途艰险,诗人进退失据,极度苦闷,但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反映了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18、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主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1)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要像孙权一样建功立业;“何日遣冯唐”一典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比喻、典故;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201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古诗词
参考答案
(一)1、D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二)3、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4、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三)5、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6、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四)7、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9、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五)10、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故乡。
11、A.√,B×,C×,D×。
12、“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六)13、破 深
14、忧国忧民,眷恋家人
15、望 山河 草木花鸟
16、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七)17、D
(八)18、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19、⑴、略(言之有理即可)⑵、略(言之有理即可)20、离愁;志愿(或“志向”)。
21、略。
(九)22、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3、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24、D
25、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26、C
27、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十一)28、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29、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0、D
31、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十二)32、“秋思之祖” 思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3、C
(十三)34、坟墓 海峡 家国之思
35、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36、“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
(十四)37、C
38、A
39、①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②(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40、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41、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十五)42、《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十六)
43、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44、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45、倾城
46、C(十七)
47、“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48、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十八)
49、一会儿;通(彻夜、通宵)50、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51、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52、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十九)
5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4、“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第四篇:中考古诗词赏析
品味古典诗词
——备考2017中考古诗词赏析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古诗词赏析常见典型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
一、考点解析
要点一:中考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考查要求与命题特点
(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
1、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目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2017年潍坊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要求
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具体为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品析诗歌语言包括整体语言风格和炼字炼句、品析诗歌意境、品析作者情感主旨、品析诗歌表现技巧及举例。
要点二: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经典考点梳理及解读
中考考查要点主要可梳理为以下四大考点:(1)、领悟情感
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体会意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赏析技巧
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4)、锤炼语言
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方法归纳
针对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的解答方法可总结如下:
(一)、领悟情感
【典型例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提问变式】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题型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刻画了诗人自己的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在竹篱笆边上采摘菊花,无意中抬头看见南山的宁静优美的景色。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二)、体会意境
【真题回放】
兰溪棹歌①(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第9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
【题目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描绘图景要注意四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四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
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参考答案】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三)、赏析技巧
【真题回放】《旅夜书怀》第9题“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等任一种)及表达的情感。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注意:
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答题格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评分:2分,答出一点即可)
(四)、锤炼语言
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典型题型有:⑴分析语言特点、风格;⑵炼字;⑶题眼。
【真题回放】
1、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题目形式】
1、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技巧】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明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析例句(特色语句)+析感情 【参考答案】(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题型示例】
1、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3
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示例】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参考答案】:“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题目形式】
3、欣赏诗眼、词眼
“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它常常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
【答题技巧】①.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②.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③.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④思考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题格式】: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题型示例】3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示例
(一)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汇总
(一)、评价思想内容、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 联描写了
(景、人、事、物),创设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二)、体会意境 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诗中人物形象)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赏析技巧 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四)、锤炼语言 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一)、题材内容与主旨情感:
(1)咏物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局部特征着意描摹,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4
情的手法,表达某种精神或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例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
(2)思乡怀人诗:古人行旅在外,常有思怀之情,或羁旅之思,或故乡之思,或亲友之思,这类诗歌主要借助悲凉萧瑟的意象传达作者内心的感伤。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
(3)送别诗:离别是中国人的特殊情结,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诗成了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的淋漓精致。此类诗歌有的是谢别之意,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勉之情,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到唐代发展为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此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表达出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5)边塞诗:盛唐时期积极用世的时代气氛,催生了边关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这类诗歌通过对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的描写,抒发了对建立功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6)怀古诗:这类诗歌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用以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的作用。例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7)闺怨诗:哀怨之作分为“宫怨”、“闺怨”、“春怨”等几类,主要以女性的的口吻,表现对征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易逝青春的哀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李清照的《武陵春》。
(8)即事感怀诗:就是针对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生发感慨,常见的有怀亲、送友、思乡、赠别、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例如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熹的《观书有感》。
(9)哲理诗:顾名思义,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此类诗歌将抽象的哲理蕴含在鲜明直观的景象当中,深沉而含蓄。例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朱熹的《观书有感》。
(二)、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有诗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杜鹃 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云:“枯藤,老树,昏鸦。”
猿啼 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郦道元《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羌笛 由于发音凄切,有凄凉之意。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水
和愁丝连在一起,比喻忧思和愁绪。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鸿雁 与雁书、鱼雁等泛指书信、音讯。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月亮 对月怀人,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煜《虞美人》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柳树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白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青鸟 传书的信使。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白描、工笔、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忧国忧民等。
(6)语言特点: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等。
(7)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平淡、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等。
(8)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
(四)、锤炼语言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苏轼的豪放旷达,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郊寒岛瘦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第五篇: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
《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中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提高为宗旨,以新课标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切实解决师生在赏析古诗词过程中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开展研究,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的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日益席卷各地,各国的民族文化也都变换不同的方式融入其中。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包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知识,对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来说非常重要。但同时古诗文因为离我们时代较为久远,要读懂它并不容易,面对陌生化的语言,学生往往也无从下手,而且古诗文作为古代的一种文学存在,作为最精粹的汉语言文学,又包蕴有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手段,因此,学会赏析古典诗文有相当难度,尤其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也时常面对费时费力地教,学生能力却难以提高的窘境。而且,课改的全面实施也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课题背景及界定
1、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篇)掌握一首(篇),没能举一反三去赏析古诗词。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2、当前古典诗歌教学中,过分重视字词注释和简单吟诵,再加上信息技术的滥用,导致教学方法的迷失,把一首首充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代诗歌支离破碎了。
3、古典诗词是最灿烂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诗经开始,唐诗、宋词、元曲,无数诗人骚客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情感的铭心感悟宣泄在字里行间。诗歌是情感的寄托,是思想的结晶,是生命的载体。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融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体,是初中、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4、古典诗词,不仅能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开拓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古典诗文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和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它们包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砺志怡情、明理启智等多种多样的作用。学习古诗赏析是开发智力,丰富词汇,掌握知识,提高语言修养的最好途径。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6.课题的界定。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诗词赏析就是对古诗词中的语言、形象、手法、意境等进行鉴赏。其中,“形象”可理解为诗歌的“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语言”通常指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含蓄性和凝炼性,以及语言的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手法”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思想内容”是指作品表现的具体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观,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习俗、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等。“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明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 云栖 修篁夹道,意境殊胜。”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从而达到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①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引作用;②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③突出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④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成。
具体目标:注重学生“审美、情操和价值观”的启发和培养,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涵泳,接受审美欣赏、情感熏陶,感受感情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和人生理想,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增进对祖国文化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研究内容:
(1)通过对我校师生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困惑。
(2)征求了学生及教师对古诗词学习和教学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以课堂为阵地,探索一套新的适应课改理念的有效的诗词赏析方法。
(3)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观看诸多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录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
(4)在校园里组建了“诗词社”,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和赏析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古典诗词爱好者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为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索契机。
A、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
B、定期开设诗词讲座,主要是专题学习的讲座,如“唐朝边塞诗与盛唐气象”“诗人笔下的梅、松、菊、竹”等,主讲者先是教师,然后培养学生成为主讲或主持,强调师生互动、自由活跃,突出自主、合作、对话、情感与理性结合、具体与抽象结合。
C、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
D、引导学生指物诵诗、感怀吟诗、即景背诗。尤其是在中华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举办诗词诵读大赛,激发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E、开展总题为《生活因诗而精彩》的系列写作活动。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5)结合与学生个别访谈中了解到的学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的原因,以语文课堂和晨读课堂为阵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摸索不同的古诗词赏析模式与方法,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教学实践,并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3、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4、研究过程:
(一)成立课题小组,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2017.09)
申请课题后,我们成立了课题小组,确定了立项课题的名称及具体的负责人,并组织课题研究的教师认真学习课题《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的内容,并研讨了课题方案: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方案制定后,各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了古诗词赏析方法的相关资料,确保课题研究内容充实,及顺利完成。并在此时撰写了开题报告,研究了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范围、方向、内涵,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及任务。
(二)开展调查研究(2017.10------2018.06)(1)走进课堂,实际了解
首先,我们的重点任务是:走进课堂了解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学生是否能掌握一些赏析古诗词的方法。这期间,我们语文组组织了一轮以“古诗词赏析”为主题的讲听评课活动,一共听了7位老师的课。了解我校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2)调查问卷阶段
根据前一个阶段听课的情况,我初步制定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各位语文教师商议并进行详实的制定及修改,内容充实,面广,很有针对性。制定好后印刷并发给学生,对七、八、九年级九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后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实际情况及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撰写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3)举办“朗诵”“征文”比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便于古诗词教学,我们语文组在各年级学生中举办了一次“古诗文朗诵汇报”活动和“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征文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兴趣浓厚。
(4)分工协作、分类编写 古诗词内容较多,各位负责教师分工协作,分类归纳讲授古诗词赏析的方法,做好实验课例、课件、论文等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定期研讨、交流;根据各人负责的的内容,组内讨论,修改,再编写;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
1.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实现开放式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扩大了学生活动与交流的空间。而且由于师生间的互动,使教与学呈现出开放、可控、有序的整体态势。把教师的激励、组织、指导作用和教学过程中的定向、行为、反馈的机智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促进了学生认知的良性循环,使“主引”与“主体”的结合得到了最佳体现。实现整体优化模式,形成了师生互动、和谐共振的有效机制。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古诗文教学教学模式。
2.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的解题能力。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热情。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更加深刻得体会到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古诗文阅读能力也自然随着提升;同时让学生明确在高考中古诗文考察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古诗文解题方法,建立正确的答题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解题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课题对古诗文教学进行提升,将其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的文章富有内涵、富有文采。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我们对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所涉及的深度还可以再深挖,现阶段还只是经验的积累与总结,还没有上升到达到推广实施的高度。而且研究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很多方面都有待于继续进行更深的研究。
2、由于科研水平有限,在研究中很难做到宏观协调把握各种研究资料和数据,对课题的感悟往往较多停留在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好多经验很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希望的得到专家推荐的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我们的学习消化,以资借鉴。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有所提升。
3、由于平时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诗词教学受到课时限制,对学生古诗词学习诵读平台不足的问题,以组建诗词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阅读和诵读及赏析活动。从而在获得更多诗词教学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古诗词赏析方法。
4、老师的理论水平还有有待于提高。理论指导实践,老师们只有更好更及时的学习到更新更先进的教学理论才能更好的更科学的开展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