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一条严禁”重大违规问题解读
“二十一条严禁”重大违规问题解读 重大违规问题是指容易造成案件或风险事件的违规操作。二十一条严格禁止的重大违规行为涉及前后台个人业务操作的相关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未执行定期轮岗制度
解读:该条规定指邮政金融从业人员未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实施细则》(鲁邮银[2013]804号)和《关于业务操作风险点、风险管理盲区调研发现问题明确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通知》(鲁邮银[2013]809号)的规定,执行定期轮岗或轮换岗位不符合要求。处罚县(区)行/局负责岗位轮换人员或相关领导。
二、代客户保管现金、存单(折)、卡、有价证券、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
解读:该条规定指柜员、综合柜员、营业主管、理财经理、客户经理、销售主管、机构负责人工作期间,在办公场所代客户(指除自身以外的其他任何人)保管现金、存单(折)、卡、有价证券、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行为。处罚代保管人。
三、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
解读:该条指邮政金融营业机构从业人员当班期间不论客户是否知情、是否在场违规代客户填写资料、签字、输入 密码、存取现金、转账等行为。处罚操作人员及授权人员。
四、使用本人或他人账户过渡银行、客户资金 解读:该条指柜员将客户资金或企业资金临时存入其本人或他人账户的行为(不论客户是否知情)。处罚操作人员及授权人员。
五、存在不合理兼职或互控权限一人掌握
解读:该条指存在《关于业务操作风险点、风险管理盲区调研发现问题明确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通知》禁止的兼职情况,还包括一人同时掌握互控关系的权限,且能够对自己操作的业务进行授权。处罚网点负责人及转授权人员。
六、网点负责人、综合柜员、客户经理临柜办理业务 解读:网点负责人、综合柜员、客户经理使用普通柜员号亲自办理业务。处罚操作者和柜员号拥有者。
七、柜员当班期间为个人办理业务
解读:柜员上班期间私自操作终端为自己或他人办理各类业务。处罚操作柜员。
八、使用他人柜员号办理业务或将本人柜员号、密码、名章交他人使用
解读:使用他人柜员号办理业务,将自己柜员号/密码/名章交他人使用,个人密码公开以及超过期限不及时更换密码。处罚操作者和柜员号拥有者。
九、单人临柜 解读:现金区内只有一个人,且临柜办理业务。根据问题原因明确责任人,责任岗位包括后台相关管理人员、网点负责人、营业人员。
十、挪用库存现金
解读:挪用金库、尾箱、ATM、网点过夜现金以及所有非法挪用、侵占企业资金行为。处罚责任人。
十一、违规操作套取重要空白凭证
解读:使用违规手段套取重要空白凭证行为。处罚责任人。
十二、在无真实业务记录的凭证、空白业务合同和空白业务协议上加盖业务印章或公章
解读:在空白凭证、空白业务合同、空白协议提前加盖业务印章或公章行为,以及借用银行名义违规对外承诺、对外担保。处罚责任人。
十三、金库、ATM钥匙密码未双人分管
解读:金库、ATM机存在钥匙、密码一人掌握,以及ATM机密码公开情况。处罚相关责任人。
十四、空存空取或空存实取
解读:没有现金收付的空存空取行为,以及空存后实际支取现金或转账的行为。处罚责任人。
十五、空缴空拨
解读:没有实物现金实际缴拨的,单纯在系统内做上缴 划拨的行为。根据问题原因处罚网点负责人或县(区)行相关责任人员。
十六、私自打印存单(折)、伪变(编)造业务凭条或手工填写或涂改机用存单/折等凭证
解读:利用微机私自设计存单(折)、业务凭条样式并打印,以及手工填写或涂改机器打印的存单/折。处罚责任人。
十七、修改分户账、大额/双挂失、挂失后续处理、电子银行注册、电子银行手机号码修改、密码重置等业务非客户本人办理
解读:修改分户账、大额/双挂失、挂失后续处理、电子银行注册、电子银行手机号码修改、密码重置等应由客户本人办理的业务,除制度规定的特殊原因或上级行批准同意的特殊情况非客户本人办理。处罚操作者和授权者。
十八、柜员未经审批擅自对客户账户进行取消、冲正、止付、冻结、解冻结等特殊操作
解读:未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储蓄业务制度》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鲁邮银[2009]411号)规定审批,进行操作的行为。处罚操作人员和授权人员。
十九、私自外设终端或现金区外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 解读:在现金区外私自设置邮政金融各类系统的系统终端,并办理存取款、转账实际交易的行为。处罚机构负责人和操作人员。
二十、办理业务未按规定录入系统账外经营或其他方式体外循环的
解读:办理储蓄、代收付中间业务、基金、理财、保险等业务,收到客户资金后,未按规定录入系统,在系统内进行相应操作的行为。处罚责任人。
二十一、擅自关闭监控录像的,擅自删除部分监控录像内容
解读:为逃避处罚和监督检查,人为的非正常的关闭监控录像、切断电源、删除监控录像行为。处罚机构负责人和操作人员。
第二篇:严禁教师违规补课责任状
严禁教师违规补课责任状
根据《营口开发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假期工作安排,以预防、遏制在职教师利用假期进行违规补课的风业不正之风,经学校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与各位教师签定责任状。每位教师要严格执行下列有关规定:
一、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营口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八条禁令》《营口市教育局关于假期严禁有偿补课的通知》等文件,充分认识到教师有偿补课的危害性。
二、不以任何名义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做家教,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
三、执行一次性收费各项要求,教师不准组织学生或宣传订购书刊、练习册等。
三、不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化补习班提供场所和生源,不接受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邀请为其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化补习班授课。
按照省市县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对有违反上述规定行为的教师根据事实情节,报请教育局给予以下处罚:
1、取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资格或荣誉称号;
2、取消三年内的评优、评职、评骨干和晋级等资格,3、对违规人员职称低聘一级。
4、情节十分严重者将直接列为待岗直至解除聘任关系。
校 长 签字:
责任人签字:
鲅鱼圈区新港小学
2013年1月10日
第三篇:严禁违规操办酒席承诺书
严禁违规操办酒席承诺书
为严格执行思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思唐街道办事处《关于严禁违规操办酒席借机敛财的通知》要求,积极参与整治城乡滥办大办酒席借机敛财不正之风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本人作如下承诺:
1、办理婚丧事宜坚持从简节约,根据有关规定控制规 模,绝不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并按程序报批、备案;
2、办理婚丧事宜时不向职权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发出邀请;
3、不巧立名目违规操办除婚丧事宜之外的其他各种酒席(如乔迁酒、搬新居酒、生日祝寿酒、升学酒、满月酒、参军入伍酒、工作调动酒、开业庆典酒、门面酒、立碑酒等);不化整为零、异地操办、假借他人名义操办违规酒席;
4、对他人违规操办酒席,本人有责任和义务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并不得参与帮忙执事和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
5、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积极正面宣传,带领家人和亲人抵制违规酒席,不参与违规酒席的请吃和赠送礼金(人情)。
6、本人如违规办酒和参与执事帮忙、赠送礼金(人情),自愿接受离岗处分和收缴礼金、罚款的经济处罚。
承诺人: 2016年2月1日
第四篇:严禁违规操办酒席承诺书
严禁违规操办酒席承诺书
为严格执行修文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违规操办酒席借机敛财的通知》要求,积极参与整治城乡滥办大办酒席借机敛财不正之风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本人作如下承诺:
一、办理婚丧事宜坚持从简节约,根据有关规定控制规 模,绝不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并按程序报批、备案;
二、办理婚丧事宜时不向职权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发出邀请;
三、不巧立名目违规操办除婚丧事宜之外的其他各种酒席(如乔迁酒、搬新居酒、生日祝寿酒、升学酒、满月酒、参军入伍酒、工作调动酒、开业庆典酒、门面酒、立碑酒等);不化整为零、异地操办、假借他人名义操办违规酒席;
四、对他人违规操办酒席,本人有责任和义务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并不得参与帮忙执事和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
五、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积极正面宣传,带领家人和亲人抵制违规酒席,不参与违规酒席的请吃和赠送礼金(人情)。
六、本人如违规办酒和参与执事帮忙、赠送礼金(人情),自愿接受村规民约的处分和收缴礼金、罚款的经济处罚。
承诺人:
年 月 日
第五篇:严禁干部职工违规操办酒席实施办法
严禁干部职工违规操办酒席实施办法
严禁干部职工违规操办酒席实施办法
为了全面、彻底、有效纠正大操大办酒席借机敛财不正之风。
为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沿党发[2009]62号文件精神,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严禁干部职工违规操办酒席之规定
1、党员、干部、教师工和退休人员除婚、丧事宜可严格按规定办理外,不能以其他形式和借口操办酒席收受礼品礼金。
2、婚事是指本人及子女的婚事,丧事是指配偶、父母、岳父母的丧事。婚事涉及领导干部的,除按有关文件规定办理外。不能影响学校上课。
3、丧事操办人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炮竹,播放高音喇叭,送丧队伍,不准在街道上绕行。
二、严禁干部职工违规操办酒席处理办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制止本单位干部职工违规操办酒席,自觉抵制违规操办酒席的陋习,积极弘杨新风尚。
2、发现苗头,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将及时上门制止,并作好记录。
3、学校将操办酒席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凡违规操办酒席的教职员工,考核时确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当年评聘,晋级,30%绩效工资一票否决。
4、对不听劝阻、不服从管理,造成重大影响的干部职工,学校坚决上报,建议上级部门调离本单位。
5、本办法从宣布之日起施行,长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