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摘要】为了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护理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明确了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护理人员锐器伤和化疗药物危害的防护起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
【Key Word】Nurses;0ccupationalExp08ure;Prevention 目前,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来保护患者,以防止其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够的重视,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性。戴青梅报告,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1],可见护理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各种职业暴露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发生多起医院感染,实质上素‘”。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1.8%[3]。1.1.2负重伤护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背损伤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4],8.4%;长期使用计算机引起的腕管综合征也较多见;护理人员群[5]。行摄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时,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和防护用具等缺乏易受到损伤。另外,电离辐射、微波等均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良李可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E-mail:302yj9166@sina.com生育、放射病等)口]。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可引起眼炎或皮炎[6]。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7]。护理人员每天要接触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和臭氧等)。不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8]。1.2.4麻醉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9]。我国每年报告发生法定传染病450余万例,其中多数可机会多,易发生生物性职业暴露。HBV、HCV和HⅣ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他还有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变异冠状病毒等。HIV的几率为0.1%[10]。护理人员职业角色与多种生活角色的经常性冲突,构成了护理工作的应激因素。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如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超负荷,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漫骂和生命威胁等,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李小妹等报告,护理人员有情绪疲溃感的占59.1%、无成就感者占53.2%,明显高出国内常模(33%)Ⅲ]。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护士缺编问题严重。这与床护比例是1:0.4,但90%以上的医院达不到[拉],平均床护之比只有1:O.33。一些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经常加床,造成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增多,从而增加了职毛秀英等阿1报告,调查167家医院肿瘤化疗药物配置,仅8家医院(占4.78%)采用了集中式管理,其余159家(占95.21%)均采用分散式管理;仅12.15%的医院使用全密闭式输液系统。护士操作时,很少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正确戴手套者仅为9.58%;还有62.26%的医院护士操作时没有穿隔离衣;136毛秀英等n31调查26所护理院校,均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上岗后也缺乏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专科医院的护士调查发现,87.9%护士认为需要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传统的教育中,过分强调护士要有奉献精神,有时给护理人员造成错觉,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不讲奉献,戴手套等防护措施被认为是怕脏嫌弃患者,是不敬业的行为。护理工作中常有被血液或体液泼溅的危险,67.5%护士从不戴防护目镜。进行侵袭性操作时,3.2%护士从不戴手施,原因是遇到的传染病患者少,麻痹大意,洗手及手消毒正确者仅25.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者仅为4.5%。由于医院成本核算,许多医院很难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甚至连防漏、耐刺、密封的收集箱都难以保证。40.36%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因未提供防护用具所致[16]。美国CDC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进行暴露后预防(PEP)可使HIV感染率降低79%,同时PEP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81%的HIV传播的危险[17]。护理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约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碘酒加酒精),能较规范处理的仅占4%左右,有0.33%的护士未做任何处理H矗3;防护评估不到位的占94%[19]。孙伯英等㈨调查22所二、三级综合医院,仅有9所医院有上报制度,1499名发生针刺伤后的上报率为21.15%。注射后针头处理不当(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及重套针帽)所致针刺伤占刺伤总数的62.68%[183;毛秀英报告㈨,432名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士,在操作不同环节的刺伤率分别为操作前25.6%,操作中20.O%,操作后54.4%。王红红报告[笠1护生实习6个月就有72.6%的人被刺伤,其中79.4%的是被用过的针头刺伤。说明护理人员既缺乏管理,又缺乏主动报告意识。所有医院[矧。各级医院应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和教育,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制定各种预防职业损伤的工作指南、防范制度,改变护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把职业安全作为护理人员在管理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仅仅是只给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还包括在工作中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必要的预防接种。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指出:到2007年,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紧张状态。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的投入,改进医疗设备,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帽是导致针刺伤最常见的原因,应禁止污染针头回套针帽内,必须回套时尽可能单手操作;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将头皮针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输液、穿刺失败时,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氏滴管上,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为不合作的患者做治疗时,必须有他人帮助。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传递手术.刀、剪时,不能直接用手接,用弯盘传递。正确选择掰安瓿的方法。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的决定因素,徒手掰安瓿是导致锐器伤的常见原因,应予以禁止。使用硬质锐器收集盒,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值得推广阱]。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㈤。值得注意的是,戴征、洗手方法均有明确规定,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执行。挤压伤口一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黏膜被污染时,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一消毒(2%碘酒、75%酒精)一包扎一报告一相关抗体检测(接种疫苗或预防服药,必要时评估)一心加强化疗药物的职业伤害防护教育,尤其是加强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和潜在的危害相关知识的教育,加强防护措施和化疗废弃物规范处理流程管理等,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设置化疗药配制中心,集中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督促检查。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隔离裤,戴纱布口罩外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必要时穿围裙;操作台面覆盖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溶媒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然后再拔针。输液结束拔针以及处液不慎溅在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遗洒时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将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汹]。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废药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专用(红色)袋(双层)中封闭处理,并注明标记。一次性锐器物用后装入锐器盒内封闭,再装入专用红色袋中集中转运并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隔离衣、裤等)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经高温处理∞]。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建议淋浴。护理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是国家和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正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和护理工作,加强法制化管理,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导原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尤其是国务院刚刚颁布的《护士条例》明确了护士的权益,规范了护理行为,进一步完善了职业防护策略和措施,对于积极依法保障护理人同时,应认真学习并加以贯彻和落实,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防护,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1]戴青梅,刘素美,李法云,等.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92.[2]JC,Elliott聊.Ainjllres“preventaivegie81[J].JomalInfjction,2003,(53):237[3]戴青梅,王立英,刘紊云,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4]miologicalworke竭emplo”dwards[J].B日fety,1999,90(2):28-201.[5]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68.[6]艾秀琴.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J].天津护理,2004,12(1):58.[7]毛秀英,郭娜,于荔梅,等.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09—812.[8]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9]程月娥,叶志曩.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26.[10]王蠢英,李秀霞,保向菊.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J].哈尔滨医药,2002,22(2):90.[11]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渍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5.[12]王社芬.中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75-76.[13]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14]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等.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23[15]花奠,张咏梅,张学敏.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情况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12-13.[16]程雯,唐敏曩.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17]Beh珊锄AJ,shofer黔,McKelIzieexp08ure如dat肌Ⅲb肌te船hiIlg1997[J].JMed,2001,43(4):370-376.[18]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260[19]高丹,王艳芹,王桂芹.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相应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3.[20]孙伯英,李明艳.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调查研究[刀.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62.[21]毛秀英,高秀莉,于荔梅,等.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2):142-1“.[22]王红红,杨敏,何国平,等.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2,9(6):666.[23]建议[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5):318-319.[24]李红梅,李文涛.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1):7—9.[25]Barb哪JF,Del撕Ba1.F他qll明cyof∞n-pa糟nt丑ltrainir堰[J].Am[26]薛幼华.抗癌化疗药物配制的防护[J].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2005,21(1):31.[27]张慧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杜,2000:18l-(本文编辑曹作华)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作者: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杨静,马洪滨
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市,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控制科 刊名:
中华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年,卷(期):2008,43(6)被引用次数:33次
参考文献(27条)1.戴青梅.刘素美.李法云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09)2.Trim JC.Elliott TSJ A review of sharps injures and preventalve strate giesl 2003(53)
3.戴青梅.王立英.刘紊云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07)4.Colombini D Initial epide mlological data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health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maual lifting of pationts in wards 1999(02)
5.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期刊论文]-实用护理杂志 2003(01)6.艾秀琴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04(01)7.毛秀英.郭娜.于荔梅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11)8.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 2000(09)9.程月娥.叶志曩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1(08)10.王蠢英.李秀霞.保向菊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 2002(02)11.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渍感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0(11)12.王社芬中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期刊论文]-实用护理杂志 2002(04)13.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02)14.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7(01)15.花奠.张咏梅.张学敏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情况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南方护理学报 2004(02)16.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期刊论文]-现代实用医学 2006(07)17.Behrman AJ.Shohr FS.McKenzie J G Trends in blood borne pathogen exposure and follow up at an urban teaching hospital:1987 to1997 2001(04)
18.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03)19.高丹.王艳芹.王桂芹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相应对策 2005 20.孙伯英.李明艳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6(06)21.毛秀英.高秀莉.于荔梅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3(02)22.王红红.杨敏.何国平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2(06)23.滕涛对公共卫生部门职业性暴露艾滋病病毒后的预防疗法的临时性建议 2000(05)24.李红梅.李文涛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 1999(01)25.Barbara JF.Deloris EK.Steven MB Frequency of non-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universal.precaution training 1991
26.薛幼华抗癌化疗药物配制的防护 2005(01)27.张慧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 2000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玉珍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7)目的: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自行设计半开放型问卷,行现场调查
并分析调查结果,筛选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50例护士均发生过职业暴露,且2次及以上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主要暴露途径是针刺伤和 病人分泌物喷溅;职业暴露后护士行正确紧急处理的人次有25例(50%);26例(50.1%)护士职业暴露前有不良情绪,100%的护士担心职业暴露后会感染相关疾 病.结论:针刺伤和病人分泌物喷溅是护士职业暴露最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
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2.期刊论文张玉珍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2)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自行设计半开放型问卷,行现场调查
并分析调查结果,筛选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50例护士均发生过职业暴露,且2次及以上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主要暴露途径是针刺伤和 病人分泌物喷溅;职业暴露后护士行正确紧急处理的人次有25例(50%);26例(50.1%)护士职业暴露前有不良情绪,100%的护士担心职业暴露后会感染相关疾 病.结论 针刺伤和病人分泌物喷溅是护士职业暴露最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
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3.期刊论文何夏君.陈淑德.黄芳玲.卢玉贞.HE Xia-jun.CHEN Shu-de.HUANG Fang-ling.LU Yu-zhen护士职业暴
露后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分析-护理学报2010,17(1)目的 了解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职业暴露的情况、暴露后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设职业暴露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
方式问卷对79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98名临床护士回顾1周内的职业暴露情况,发生职业暴露者519名,发生率65.0%,26.7%为被患者体液、血液、脓 液污染,13.4%被锐器、针头刺伤.519名护士职业暴露后,躯体症状、焦虑、强迫、抑郁等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或P<0.05);职业暴露后多采 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如自责、退避等,较少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不 同程度影响,职业暴露后护士应对方式多表现为消极、被动.提示暴露发生后护士应积极应对现实;医院管理者在重视预防及减少职业暴露的同时,更应关 注护士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变化,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医疗帮助.4.学位论文赵俊文广东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06 研究背景:在SARS暴发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高感染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医护人员的职业损伤与防护也成为当今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突出 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职业安全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病源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医 院的特殊环境使护理人员面临着许多不安全的职业损伤因素。护士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 样的危险之中,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普通中、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将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 护理学及职业损伤防护等知识列入教学计划,临床工作中职业性防护和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欠缺,导致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贫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这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是一种极大的潜在危险。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杜绝职业性损伤、提高健康维护意识是护理管理的当务之急。在临
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就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 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而在护士职业伤害中,化疗药物首当其冲。化疗药物的作用非选择性,在破坏患者异常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制剂,具有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的研
究,本课题就广东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的现状作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并对职业接触化疗药物情况作了专项调查分析,以期掌握护士职业暴
露、损伤及防护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为职业防护政策及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提供依据。
目的:掌握广东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职业损伤的现状。了解针刺伤的发生频率、易发生环节以及护理人员采取的防护态度和措施。分析护士职业 接触化疗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于2005年9月至12月间进行,采用整群抽样调查,分别从广东省一甲、二甲、三甲医院各抽取10所医院共1800名护士进行回顾性 问卷调查,共计1548份有效反馈(86%)。职业接触化疗药物专项调查共有993名护士接受调查,除去删失数据,其中接触组护士717名及对照组213名进入 分析。已婚育护士共有1300名护士接受调查,有效反馈778名,孕次908次。其中接触组护士379名,孕次467次及对照组399名,孕次441次进入分析。
研究方法:
1.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职业损伤、职业防护的情况。
2.本调查所指职业损伤包括锐器伤、肌肉骨骼损伤;职业暴露包括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接触消毒灭菌剂、长期接触麻醉废气、长期接触化疗药物。
3.本调查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是指自调查之日前1年中工作日每天都接触危险因素。4.本方法所指的锐器伤主要指刀片、玻璃碎屑及其它非针刺的锐器所致损伤。5.本调查将所调查的12项防护行为分别赋以序号代表,分别是 防护1:接触病人或污物后用肥皂或清洁剂洗手; 防护2: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或暴露伤口时戴手套: 防护3:静脉穿刺时戴手套;
防护4:接触诊断未明病人戴口罩;
防护5:接触可能血液/体液外溅的病人戴眼罩、面罩、隔离衣; 防护6:接触需隔离的传染病患者主动穿隔离衣; 防护7:被利器刺伤后挤压出血后再彻底清洗消毒; 防护8:皮肤粘膜沾到病人血液或体液立刻清洗;
防护9:医用物品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后用消毒剂消毒;
防护10:注射及抽血用过的针头,放入坚硬防渗漏的特制容器内; 防护11:配制化疗药物时戴手套; 防护12:配制化疗药物时穿防护衣;
护理人员对于每一项所调查的防护行为的执行态度或现状分别赋以字母表示,依次如下:
A是B有时是有时不是C无设施、用具或不足D认为太麻烦或没有必要或传染病人少E无接触或未遇到此类情况
6.化疗药物接触组是以护士自调查日起过去1年中有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非接触组护士是绝对未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
7.已婚育职业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是指孕前半年或孕期有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对照组为孕前或孕期绝对未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均排除爱人有接 触理化因素、有抽烟习惯的护士。
8.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和处理。结果:
1.普查共发出问卷1800份,有效反馈1548份,回收率为86%。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暴露中三级医院的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01),都以三甲医院 的暴露率最高。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到一甲医院依次分别为:长期接触放射线6.5%,3.3%,1.9%;长期接触消毒灭菌剂为69.1%,71%,48%;长
期接触麻醉废气为8.1%,4.3%,2.3%;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为18%,9.1%,3.5%。
2.本课题职业损伤调查包括锐器伤和肌肉骨骼损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三级医院间差别不显著(P>0.05),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到一甲医院依次分别
为78.%,76.2%,76.3%;肌肉骨骼损伤率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到一甲医院依次分别为依次为:14.3%,25.3%,27.1%(P<0.001)。
3.职业防护主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做静脉穿刺时,21.6%~24.5%的护士认为太麻烦或没有必要戴手套,49.5%~56.3%有时戴有时不戴;在配
制化疗疗药物时1.1%~1.9%的护士认为太麻烦或没有必要戴手套,14.8%~17.5%的护士有时戴有时不戴,接触可能血液/体液外溅的病人时,有 44.4%~50.4%的护士是因为没配备足够的眼罩、面罩、隔离衣而发生职业暴露;有37.9%~54.1%的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时没有防护衣可利用致使职
业暴露;接触需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时有6.1%~12.5%的护士也是缺乏隔离衣产生职业暴露。一甲医院、二甲医院仍有10%、13.9%的护士因手套供应不 充足而形成职业暴露。
4.本调查显示:广东省护理人员针刺伤共计5670人次,年发生率为88.9%,人均4.12次。工作中发生针刺伤各环节情况:在吸取药液、配药加药时
35.4%;给抽好的动脉血气针头封上胶塞0.1%;抽血时将血注入试管0.08%;在拔针时12.7%;在取下针头时3%;肌肉注射时0.22%;重套针帽时
26%;毁形浸泡时、收废弃、清洗器械针时21.5%;在静脉穿刺时1%。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占65.3%,不知道的占21%,被无菌针头所伤占13.7%。三级 医院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5.护士有无接受针刺伤防护知识培训,针刺伤发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三级医院护士接受针刺伤培训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6.护士所在医院有无上报制度,针刺伤发生有显著差异(P<0.001)。三级医院护士所在医院有无针刺伤上报制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7.对于针刺伤的防护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针刺伤后立即挤血+冲洗+碘伏消毒的占34.2%,其余为非正确处理或不处理。针头用后放在特制的标志
明显的硬塑料盒里的护士占51.0%,放在专门盛放针头的内衬污物袋的桶里的护士占48.3%,放在普通垃圾桶里的护士占0.7%。接种了乙肝疫苗的护士 占77.6%;接受锐器伤知识培训的护士占86.4%;有登记上报制度的占48.9%。8.职业接触化疗药物护士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组护士产生不良反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对接触组护士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经调整混杂因素后,处理溢出、输液次数是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
9.接触组护士妊娠并发症除妊高症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5);妊娠结局中足月产率非接触组显著高于接触组(P<0.05);自然流产、死胎产、先天畸形接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范围广,人数多,长期接触消毒灭菌剂的护理群体大,需加强对这方面的防护研究及措施。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接触麻醉废
气的护理人员占总数的比例不高,但绝对值大,应注重这部分特殊群体的防护。2.护理人员职业因素导致锐器伤发生率高,需加强对锐器伤的防范;肌肉骨骼损伤以三级医院发生率高,二级医院发生率次之。3.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对危险性认识不够。
4.防护设施及用具配置不足,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防护用品的供给。5.对针刺伤防护不够,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及建立针刺伤上报制度在三级医院中差别明显,三甲医院相应的管理及培训率高。
6.职业接触化疗药物导致急性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增加。研究发现,处理溢出、输液次数是护士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7.职业接触化疗药物先兆流产、妊娠剧吐、妊娠贫血及自然流产、死胎产、先天畸形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5.期刊论文刘小雯.LIU Xiao-wen血站护士职业暴露的干预效果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1)目的 分析血站护士职业暴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防范护士职业风险.方法 从职业安全教育着手,建立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 ,采取预防措施(防护用具使用、针刺伤预防、医疗废物处理、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职业暴露
干预提高了护士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使护理操作行为更加规范,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结论 对职业暴露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血站 护士职业风险.6.期刊论文杨玲护士HIV职业暴露的防护-中国实用医药2007,2(2)AIDS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而护士的职业技术操作常直接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本文通过分析护士HⅣ职业暴
露的危险因素,讨论HIV职业暴露的方式,提出在医疗护理环境中,护士HⅣ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从而强调护士对HⅣ职业暴露的认识,提高自我主动防护的 意识,避免和减少HⅣ职业性感染对护士安全的危害.7.期刊论文金学兰.JIN Xuelan护士职业暴露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7,22(20)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暴露漏报率及其原因,以寻求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要求102名轮中夜班的临床护士按常规上报
2006年1~6月的职业暴露情况,6个月后由专人采用自制问卷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向102名护士了解实际职业暴露漏报率及其原因.结果 102名护士中发生 职业暴露74名(72.5%),124人次漏报48人次,漏报率为38.7%.漏报原因依次为患者的检验结果正常,无需上报;暴露较轻,已经过消毒处理;工作繁忙,忘了上 报;认为上报对已发生的暴露无帮助而未上报.结论 护士职业暴露漏报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并采取积极防护措施.8.期刊论文孙建芳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护理2010,10(3)目的 通过了解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现状,分析发生的原因,探讨进一步防范对策.方法 2009年10-12月对我院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
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 42名被调查者中,30名有职业暴露的经历;妇产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临床工作中一般 防护和皮肤黏膜破损后防护的A级防护率均不及50%.结论 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 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能有效避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9.期刊论文陈小(王争).胡鹰鹰.CHEN Xiao-cheng.HU Ying-ying2004~2008年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目的 了解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为护士职业暴露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医院
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2004~2008年护士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护士共发生职业暴露86名;其中23名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占 ICU工作护士的22.77%;63名发生在普通病房;占普通病房工作护士的12.96%;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54名,占62.79%.结论 医院护士工作量大、人力不足、操作多、使用后锐器处理不及时等是导致护士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群体;对其应进行定期、系统、规范的职业暴露相 关知识培训.10.期刊论文杨红叶.刘琼.那文艳.王志英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需求与实践-中国护理管理 2008,8(10)
目的:了解护士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态度及培训需求状况,为培训提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本院220名各科室护士
进行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和技能的认知状况、培训需求、培训效果调查.结果:①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率较低;②培训
前后护士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技能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应制定出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程序及实践标准,拓展培训面,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引证文献(30条)1.肖玉华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10(6)2.张红霞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10(9)3.唐费娟.蒋佳英实习护生不正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0(1)4.崔红.王讯.宫国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害因素及防范措施[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3)5.崔红.王讯.宫国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害因素及防范措施[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3)
6.程明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静脉输液法操作比赛的思考[期刊论文]-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2)7.刘变叶.黄文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4)8.刘小雯血站护士职业暴露的干预效果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0(1)9.马春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期刊论文]-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1)10.苏丽东.苏永平.唐鸿玉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进展[期刊论文]-护理学报 2009(24)11.陈超男6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1)1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期刊论文]-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3)13.钱正荣护理人员面临的传染病危机及管理现状[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9(17)14.张艳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09(23)15.齐晓彦.吕礼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分析[期刊论文]-浙江预防医学 2009(7)16.李铁英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期刊论文]-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3)17.何志慧.丁爱国护士职业暴露现状与防护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18)18.方藕环.方立君就位小儿静脉输液护士体位改变的探讨[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 2009(11)19.王兰芝.柴翠萍.邵巧云.李慧系统管理干预对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影响[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9(9)20.刘世华.廖妙英.周士林.杨凤英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5)21.梁彩荣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调查与对策[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09(11)22.赵家菊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09(9)23.钟昆英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自我防护[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8)24.单红霞.杨志英乌鲁木齐市护士职业暴露相关内容认知状况调查及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医学 2009(2)25.付群波.罗恋秋传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09(7)26.林芳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1)27.陈栩浅谈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期刊论文]-中华民族民间医药 2008(11)28.杜琳莉.田海霞.孙彦永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8(32)29.李凤娟.白毅.李惠敏.罗艳产房新助产士职业暴露与防护[期刊论文]-中国保健 2008(21)30.杜秋焕.王江滨.朱桂玲.张伟滨护士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培训[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19)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hlzz200806038.aspx 授权使用:西安分公司(xavip),授权号:f6d8e23c-9f87-4c11-9a7d-9e500117f45b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8日
第二篇:护理职业防护
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念:1.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2.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常暴露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如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电磁辐射等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即称为护理职业暴露。
3.普及性预防:即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也不论其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资都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策略。
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
1.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2.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3.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1.概念 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2.原因 引发锐器伤的常见原因包括:
(1)准备物品的过程中被误伤。(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误伤。
(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
(7)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3.防护措施
(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护士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器械传递时要娴熟规范,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使用安 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
(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防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护理工作中应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
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④禁止用手回套针头帽;
⑤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物; 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为护士进行体检,并接种相应的疫苗。建立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建立医疗锐器处理流程;建立受伤员工监控体系,追踪伤者健康状况。
(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为不合作或有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人协助配合,尽量减少锐器误伤自己或病人。
(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障护理工作质量。4.紧急处理方法 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锐器伤,应迅速采取下列紧急处理措施:(1)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除伤口部位的血液,避免在伤口局部来回挤压,避免产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回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2)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5min。(3)用0.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4)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5)请有关专家评估锐器伤并指导处理,根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的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
第三篇:护理职业防护制度
二十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
职业环境通常包括理化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及职业习惯、行为方式等。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分为四类: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和心理危害。
1.生物危害。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如护士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临床最常见的为针刺伤(含锐器伤)所致的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
2.化学危害。护士职业中的化学危害主要来自抗肿瘤药物和消毒制剂。临床常用化学消毒制剂有一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产生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肿瘤等。
3.物理危害。护士职业中的物理危害可分为运动功能性损伤和物理刺激。运动功能性损伤最典型的是腰背痛,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而临床的物理刺激主要包括锐器伤和人体电磁波、射线暴露等。
4.心理社会危害。护士职业的心理社会危害主要指工作压力,主要压力源是专业及工作本身,如护患关系等。高压力工作容易产生各种身体或心理疾病。
(二)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一)生物危害
WTO提出的职业接触中特殊感染控制的预防措施: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体的损伤;避免接触开放的创口和粘膜;避免通过污染器械的传播;防止血液或其它液体外溢到身体表面;对废弃物作出妥善的处理;要求所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的员工在培训期就应该接受系列乙肝疫苗免疫注射。
1)呼吸道飞沫传播
A.注意病房及工作区域通风,保持环境整洁。
B.护理人员在进行任何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口罩。
C.吸痰时,戴口罩、手套,面部不要垂直于患者口鼻及气道切开处。
2)针刺伤(锐器损伤)
预防措施:
A.在进行注射、抽血、输液、输血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B.绝对不要将针头帽套回针头,一定要套回时,请运用单手套法。
C.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用钳子夹住针头
拔,不要用手将其折断毁坏。
D.收集箱有牢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装置,有明显的危险品警告标志。E.手持无针头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他人或自己。F.操作后立即处理周围环境,如切开包、拆线包、穿刺包的整理。G.锐器和针头与普通垃圾严禁混放。
损伤后处理原则:
A.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是部分鲜血排出,相对减少受污
染的程度。
B.用流动自来水和消毒肥皂液清洗(如溅出,清水冲洗鼻、眼、嘴和皮肤
等直接接触部位)。
C.用碘酒等皮肤消毒液涂擦伤口处理。
D.确定感染源患者并记录在案,同时进行可靠的HIV、乙肝、丙肝等化验
检查。
E.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接受医学观察45天。
3)体液、排泄物等接触性传播
A.当预料到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时,须戴手套进行操作,手套
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B.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器械、各种废弃的培养
基及标本以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后须严格洗手。在不方便洗手的情况下,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C.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D.灌肠时,应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
(二)化学危害
1)抗肿瘤药物
A.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须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
时更换。
B.冲配药场所有抽风和排风设备。
C.冲配规则:使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出,用水
剂代替粉剂以减少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
D.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容器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
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使用后的物品应放于专用袋
内集中封闭处理。
E.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里,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
果溢出到桌面,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表面。
F.处理患者化疗后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必须戴手套。
2)化学消毒剂
A.使用挥发性、刺激性大的消毒剂时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
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
B.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
C.科学的对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
D.遵守医院或部门的剧毒、有害物质的保管规定:集中存放,容器密闭,有显著标志。
E.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容器加盖。
F.使用消毒剂集中的特殊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处理等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G.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三)物理危害
1)运动功能性损伤
A.确保所有体力处理操作在首次进行前,就有关工作的安全及健康风险,作初步评估。
B.应用正确的方法搬抬患者和帮助翻身。
C.尽量正确使用各种设备进行搬抬等工作。
D.需要长时间弯腰进行操作时,首先考虑调节床体的高度。
2)物理性刺激
电磁波和射线损伤防护参照放射科防护要求,如摄床旁片是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10米以上,或用铅板屏风阻挡放射线。
(四)心理社会危害
1)增强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规范护理行为。
3)加强护士应对暴力能力的培训。
4)医院环境及工作场所的设置中,护士站与医院保安部门之间有监控和报警系
统。
第四篇:《护理职业防护》测试卷
《护理职业防护》培训测试卷
姓名得分:
1至6题为单选题,;7题。
一、单选题(每题10分)
1.关于护理安全的描述不妥的是(A)
A.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B.主要关注病人的安全 C.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D.是医院护理质量提高的基础E.有利于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 2.护士发生锐器伤后容易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是(B)
A.结核病B.肝炎及艾滋病C.梅毒 D.疟疾E.弓形虫病 3.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不妥的是(C)
A.养成操作后正确洗手的习惯B.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 C.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应装满并严密封口 D.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E.护理人力配备合理 4.护士工作过程若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D)A.肥皂水清洗伤口 B.消毒液消毒伤口 C.及时上报护士长 D.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E.做血清病毒学检查 5.下列关于化疗药物给药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A.使用不带排气孔的输液器 B.为病人静脉穿刺时徒手操作 C.排气时将药液排入弯盘中 D.从茂菲滴管加药时快速推入 E.药粉不慎撒落地上应先清扫
6.护士小李在为艾滋病病人输液拔针后,不慎被针头划破其左手,其处理措施不妥的是(E)
A.用肥皂水、流动自来水反复冲洗伤口B.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处的血液C.0.5%碘伏消毒伤口D.立即抽血做相关病毒血清学检查E.立即按揉伤口,减少出血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
案例:护士小杨,在手术台上传递器械时不慎被刀片划破手指,稍有出血,由于手术正在进行,简单用碘伏棉球消毒伤口、更换手套后继续手 术。术后查阅病历,发现该手术病人是乙型肝炎病人。
1、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小杨被划伤后应如何正确处理。
2、结合案例,请阐述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第五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锐器伤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联系电话:
职业: 医生 护士 护理员 保洁员 检验人员 其他人员
其他既往传染病史:
免疫情况:疫苗注射 是()否(),种类()
暴露时间: 年 月 日(时 分 —— 时 分)
暴露地点: 治疗室 病房 其它()
暴露方式: 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
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 针头 缝合针 刀片 剪刀 玻璃 其他
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
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住院号
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
疾病情况:无传染病 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
不清楚暴露源: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经过:
紧急处理情况: 冲洗 挤血 局部消毒 未处理暴露
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 二级 三级
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