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时间:2019-05-15 02:0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一篇: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在进行对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之前,我们必须简要地介绍一下斯大林模式,它对苏联体制的影响,贯穿了几乎整个苏联的存在时期。很多苏联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在它的体制上找到根源,而整个苏联时期高度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模式,都可以说是在斯大林模式下影响的产物,尽管斯大林之后的领导人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虽然有所改革,但却始终未触及到最根本的中央集权和国家干预,而中央集权和国家干预正是斯大林模式的核心内容。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政治方面的表现

1.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第一,国家的权利高度集中于党,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共产党是整个国家的领导力量。

第二,党的权利高度集中于中央,当党内形成了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而党中央机构则拥有广泛的权利。

第三,中央的权利高度集中于个人,所谓党的权利高度集中于中央,并不是集中到中央委员会,而是更多地集中到政治局,尤其是书记处,最终就形成了由总书记个人专权的局面。2.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当时由党集中统一管理干部和自上而下任命干部,规定了三条标准: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年轻化标准,这种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与党政干部高薪特权阶层的行程紧密相关。3.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由列宁亲自设计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在斯大林时期独立性基本消失,职权范围大大缩小,体现在两个方方面:第一,中央监委与中央委员会的平行地位丧失了;第二,检查机关领导人由选举制改为任命制。检察机关的作用因此变得极其有限,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而失去了自下而上的监督。

4.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前身是在列宁时期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到了斯大林时期,由于建立起高度集中的体制,国家安全机关也就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在地位上凌驾发展成为了滥用专政职于党和国家之上,不受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践踏社会主义法制的特殊机关。

(二)经济方面的表现 1.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绝大部分企业都由中央直接管理,国家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有全面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

第二,职工缺少民主管理的权利,国营企业的职工并没有直接管理企业的权利,只有建议权和形式上的监督权。2.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计划具有法律效力的指令性。

第二,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

第三,计划具有高度集中的统一性。

第四,计划完全排斥市场调节。3.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 国家通过层层行政机关,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指令和决议,对全国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4.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第一,突出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从而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追求数量增长的高速度,为了完成指令性的任务而不计成本代价(有点像我们的大跃进);第三,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由国家集中一切资源,优先满足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需求

斯大林模式同时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的两面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更多地体现出了它的合理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则更多地体现了它的局限性。

(一)历史合理性和进步作用

1.斯大林模式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

2.斯大林模式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谋发展的迫切需要

3.斯大林模式巩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历史局限性和消极作用

1.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

2.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

高度集权体制只发挥了一个积极性,即中央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而地方、企业和职工却没有这种积极性,从上到下把一切都管得过死,以致整个经济都缺少活力,只能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结果导致速度高而效益差,数量多而质量低。苏联经济的发展进程表明,高度集中是英语经济粗放型发展时期的需要,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为工业发展打基础,追求数量增长,并保证国民经济重点部门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高度集中的体制就越来越不适应形势了,再怎样合理的经济学分析都无法把资源最优化最合理地分配到需要它的每个角落,在这个时候市场分配比指令性计划更有效更合理。因此,高度集权体制在战后苏联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3.斯大林模式被理想化、固定化 斯大林在战后继续坚持现行体制及其政策,并把它们理想化,斯大林在战后不仅全面肯定了战前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且提出再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来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后来的冷战美苏争霸时期,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继续成为了前苏联优先发展的工业),斯大林甚至

还走得更远,他不仅把现行体制理想化、固定化,而且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的样板,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

4.斯大林体制过于僵硬,缺乏自我调整能力,甚至连一些应急的变通、调整和改革的能力都不具备了,对现行政策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这向来是政权上层领导集团与社会下层群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产物,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先后经历过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三个模式,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都是一种短暂的、不成熟的体制,而斯大林体制则是一种成型的、持续时间很长的社会主义体制,因此其作用和影响显然不能同前两者相提并论,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病,但它后来却不断地被理想化、固定化,于是,斯大林体制就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体制过于僵化,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虽然在斯大林去世以后,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其他苏联领导人曾花了很大力气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斯大林体制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高度集权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这就使得改革难以深入,体制僵化的状况也很难加以改变。结果是,斯大林体制那些曾经是进步的部分,在二战之后都在逐步走向方面,发挥消极影响。

从理论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那就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因内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演变的外部条件。因此前苏联解体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而且内部原因是主要原因。

内部原因一:经济困难

经济困难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正依靠高新科技的力量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出现了经济困难。进入80年代,苏联已经完全丧失了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又是,其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70年为11.4%,1985年为10.2%。其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也在扩大。根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197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总额相当于美国的67%,而1985年这个数字已经降至66%,1987年又进一步下降为64%。到了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任的时期,苏联已经处于经济危机的边缘,其国民生产总值不仅低于美国,而且也低于日本,综合国力大大下降。在苏联经济日益困难的同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高科技的发展为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使它们的经济从80年代初期的萧条中摆脱出来,并取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苏联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从而为敌对实力煽动群众、制造**提供了条件。

内部原因二:特权阶层对党和国家侵蚀

干部阶层蜕变为一个与人民对立的特权阶层,而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倾向于牺牲下层人民的利益来解决上层权贵的问题,这使得人民与党形成了鸿沟,出现了人民对与党的信任危机和对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信仰危机。

特权阶层的形成:从斯大林时期开始,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苏联各级党政干部拥有了巨大的、不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力,这使他们拥有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基础。在这种体制下,他们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只要讨得上级领导的欢心,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追求个人利益,所以,尽管斯大林时期苏联国内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以权谋私,成为特权者(还有没有形成特权阶层),而且,斯大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对那些不同意他路线、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的人进行无情打击;同时,对那些忠实于他的人给与各种好处。尽管赫鲁晓夫时期进行了多项改革,但并没有在行政体制中建立和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特权者的队伍仍在扩大。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苏联党政干部队伍内部特权者的人数不断膨胀。在他们当中一个大体一致的政治文化心理也逐渐形成,在苏联社会中终于出现了一个特权阶层。特权阶层的出现与勃列日涅夫的政策和执政风格有关。原因如下:第一,勃列日涅夫单纯地追求干部队伍的稳定,“如果说赫鲁晓夫赠给苏联权贵的礼物是人身安全(赫鲁晓夫时期没有斯大林时期那样的大清洗也没有搞个人崇拜和路线一致),那么勃烈日涅夫则保障了它的职务稳定”;第二,勃列日涅夫时期不断扩大党政干部队伍,使得苏联的党政机构瘫痪臃肿,如当时的黑色冶金工业部,共有部长一人,第一副部长三人,副部长15人;第三,勃列日涅夫时期停止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尝试,赋予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以不可动摇的地位将,从而使党政各级干部拥有了稳定、巨大的权力;第四,一些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包括勃列日涅夫本人在内追求奢侈享乐,起了不光彩的“个人榜样”作用。

特权阶层对党和国家的侵蚀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声誉的损害,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苏联共产党中出现了一个特权阶层,这无疑对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美好理想就是人人平等和公正,没有贫富分化的社会,当普通人民看到那些特供商店,高级轿车,高级别墅,又有谁会不质疑社会主义的平等和公正呢!(当下中国社会的也有官僚特权阶级)第二,制造了党和人民群众间的巨大鸿沟,苏共特权阶层不是现代经济和社会正常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种政治权力作用的结果,而权利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敏感的东西,一部分人因为把握了权力而成为特权阶层与普通大众分离开来,无疑会形成巨大的社会鸿沟(这个比当下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更会造成社会鸿沟);第三,特权阶层对改革阻挠,作为现行权力高度集中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要极力地阻扰改革进行,尤其是当改革触及到体制的时候,体制的弊端和漏洞正是这些特权阶层特权获得的根本原因,而体制却正是苏联诸多问题的核心,最亟待改革。

内部原因三:民族问题没有妥善解决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虽然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由于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苏联未能妥善处理好民族问题,当苏联国内出现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时,民族问题发挥一部分作用。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由129个以上的民族组成人口总数为2.8574亿人,苏联各个民族人口数量相差很大。俄罗斯民族是苏联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为1.45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8%,其余49.2%为少数民族,苏联各民族使用130余种语言,信奉10多种宗教。各民族的历史、文华、传统和风俗习惯以及经济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苏联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还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苏联的国家结构形式为:苏联由加盟共和国组成,加盟共和国内又包括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专区,如此复杂的民族构成是世界上少有的,苏联因此成为世界上民族关系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苏联历史上是民族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列宁曾形象地称沙皇俄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在列宁时期,民族平等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一贯基本原则;到了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从法律形势上规定各民族平等到主张民族间事实上平等;从联邦制向实际上的单一制演变;从主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到主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从允许各民族语言自由发展到强调推行俄语;把民族矛盾归结为阶级矛盾,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从1986年春季雅库特大学民族冲突和同年12月阿拉木图民族骚乱事件开始,民族冲突连续不断地发生,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外高加索地区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民族冲突中的两个“热点”地区。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中,戈尔巴乔夫应对不及时,把阿拉木图事件简单归结为“民族主义表现”和“反革命”,直到1988年才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民族问题,而这次会议却一拖再拖直到1989年9月才召开,而这时民族纠纷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整个苏联大地;在民族主义抬头的重要关头,戈尔巴乔夫缺乏对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缺乏认识,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甚至忽视了民族因素;政治改革方向的错误对民族关系也造成了损害。

内部原因四:戈尔巴乔夫应对危机失利

有人把戈尔巴乔夫上台时的苏联比作一艘满载军火却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行将沉没的旧船,作为船长的戈尔巴乔夫确实一个相当不称职的船长,他在应对苏联国内出现的种种危机时缺乏深谋远虑和妥善应对,盲目进行改革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苏联领导层应对危机失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初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他的经济改革一开始虽然没有引入市场经济的概念,但仍致力于扩大企业的权力,削弱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经济权力,以求解除行政命令体制对经济运行的束缚。这样的改革会相应地减少特权阶层对企业的控制力,削弱他们的权力地位,随着经济改革带来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特权阶层当中主张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越来越多,资本主义是维护和扩大他们特权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人(主要是特权阶层,但是只有他们握有改革的权力)主张放弃原来的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

戈尔巴乔夫只进行了一年多的经济改革,就在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效的情况下匆忙地转向政治改革,在改革开始的初期,戈尔巴乔夫曾经将矛头指向苏联社会中的特权阶层,但是戈尔巴乔夫有两点认识偏差,第一,特权阶层是一个社会阶层,一个社会阶层必须通过政治、经济和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并通过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才能完成;第二,他自己就是特权阶层的一分子,享受这不该享受的特权,行使着许多超出他职责范围的权力。在这两个认识偏差下,戈尔巴乔夫尽管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但他的这些改革的主导者始终是包括他在内的特权阶层,这些特权阶层又怎么会为了改革而牺牲掉自己的种种特权呢!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没有消灭特权阶层却消灭了苏联。

同时,在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戈尔巴乔夫也进行了一系列不和适宜的改革,其中包括推动社会民主化,社会民主化实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如何评价苏共在70年执政时期出现的偏差乃至严重的错误,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历史“不应当有被遗留的人物和空白点”,苏联社会“不应当有不受批评的禁区”,结果,社会舆论开始大张旗鼓披露历史真相,公开宣传苏共“阴暗面”,由此引发了一股从否定斯大林、否定斯大林模式,到否定列宁,甚至否定十月革命的思潮,在这个思潮中,苏共没有对舆论加以正确导引,最终苏共成为了所有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遭到人民质疑,苏共的威信收到严重削弱,人民的信仰危机加剧。

外部原因一:西方为消灭苏联的“和平演变”战略

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颠覆的一种战略,即以武力为后盾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同时,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或明或暗地支持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和民族分立主义势力,加速美国式的所谓“全球民主化”进程。

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主要是以下四种形式(1)西方利用经济实力为诱饵,对东欧国家软硬兼施,迫其就范。东欧国家的反对派五一不是靠西方的支持才得到发展的。从波兰的团结工会,到民主德国的新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论坛,到保加利亚的生态公开性组织,他们的活动经费绝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他们的主张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和宣传(2)利用宣传媒体打攻心仗(3)利用人员来往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以影响东欧国家向“自由世界”演变(4)搞秘密间谍活动,拉出去打进来,窃取情报,搞策反,支持**。

然而自称是铁杆反共分子的尼克松曾说:“我一生都在批评莫斯科的共产主义。。。我被恰当地冠以毫无悔改之意的冷战斗士和共产主义之敌的头衔”,对苏联来说,“美国的军事集结和强硬外交促成了苏联的奔溃。但奔溃的主要原因在莫斯科”。

外部原因二:美苏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将苏联经济拖垮

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迫使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导致国家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轻工业和农业的落后也是苏联人民长期生活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美国在里根总统时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诱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不仅如此,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实行全球扩张斩落,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

总结:苏联解体是外因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但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过很多错误,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很多弊病,比如,在经济上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改革经济体制;在政治上,决策过于集中,民主发扬不够,法制不健全;在名族问题上,存在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在加盟国地区甚至出现了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关系处理不当;在国际问题上,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推行霸权主义。这些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对苏联进行思想渗透、经济诱迫,在国内支持反对派,培植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对苏共制定正确路线和战略进行干扰。这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如何看待苏联解体(我的观点)

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不可行性,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带来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相对会社主义具有优越性。苏联在二战前包括二战中的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在将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时,比资本主义优越,但在工业社会甚至多元化社会的建设中,苏联在实践社会主义时犯下了很多错误,有偏差地理解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实行了错误的政策,没有把本国实际和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但这些错误在正确的引导和路线更正下是可以避免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正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中共将社会主义理论和本国实际结合是根本原因。因此,苏联解体只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失败,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

苏联解体对我国发展的借鉴意义(我的观点)

1.继续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努力避免和以美国为首西方世界政治军事对抗,不能够以全球称霸作为国家发展定位,在保障本国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提升。

2.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在保障国内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将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高度集权会带来腐败,行政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势在必行。

3.加强党内廉政建设,杜绝官员腐败,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是前车之鉴,不仅导致了社会鸿沟的出现,加剧了社会矛盾,还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巨大阻力。

4.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理论,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继续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东欧国家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是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所致,没有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

5.针对现有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必须通过改革,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改革政治体制来解决。如果不及时解决,问题积累下来形成更大的问题,到时候解决起来就会困难得多,甚至有可能在一定的气候下被敌对势力所利用。

6.关注民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位,努力解决社会贫富差距分化等问题,把社会矛盾解决了,人民安康幸福了,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稳定持续发展。苏联时期虽然国内生产总值很高,但国家军事工业建设一直放在国民经济建设只上,导致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引发了苏联人民对苏共的不满,甚至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质疑,在后来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人民的不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篇: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黄泰岩 《光明日报》(2016年04月27日 15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为了达到共享的目的,中央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这一重大战略是我们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何实现全面小康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补短板的经济性质

补短板,从理论上讲,通常直接想到的基本原理就是木桶定律或短板效应,即木桶盛水量的多少是由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按此原理,补短板改变的是水的数量,并不改变水的性质,以此来解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补短板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补短板不仅要增加经济总量,而且还要经济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这就意味着补短板是我国经济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是经济社会质的根本性变化:

第一,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来看,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是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但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高达0.46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73倍,东部人均GDP是中西部人均GDP的1.7~1.8倍,按我国现行标准,至2014年底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因此,补低收入群体的短板,补农民收入的短板,特别是补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全体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转型。

第二,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到2008年为止,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根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典型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要实现成功跨越,必须使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从低端迈上中高端。补技术创新的短板,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短板,补服务业的短板,将是我国从中高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的根本转型。

第三,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容易改的已经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补短板应该是补重点领域改革的短板,补关键环节改革的短板。

综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补短板,表现出两大基本特征:

一是通过补短板推进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跨越,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把补短板提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

二是补短板是补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的短板。因此,对什么是我国经济要补的短板,必须置于国家宏观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层面加以认识和认定。否则,从各省市各地区各自局部层面认定的短板,可能不是真正的短板;各省市各地区各补各的短板,就会出现新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二、补短板的理论逻辑

为什么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补短板?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补短板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依据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组合会依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安排上经历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阶段性演进。

纵观公平与效率关系组合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主要是强调通过拉开收入差距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进入新世纪后,开始转向逐步强调更加注重公平,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近几年,随着我国强调更加注重公平,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然而基尼系数虽然到2015年下降到0.462,但仍是世界上偏高的国家。这不仅会阻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而且还不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今天我国强调补短板,就是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更加注重公平,重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组合。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将主要依靠增进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民,这就需要增进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二是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增进公平,使 3 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三是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的增长来自于全体人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和安全感的获得,这就需要增进公平,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在新旧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补短板的核心或关键是补公平的短板。

三、补短板的体制设计

体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而言,就是必须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基本原则下,对具体领域的市场与政府组合关系,要依据具体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要设计补短板领域市场与政府的组合关系,首先需要弄清楚短板形成的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改革的推进过程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和强化的过程,虽然目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以增强市场的作用,但就经济体制的整体而言,市场已经在对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了。经过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短板,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该属于市场做不了或市场做不好的领域。因此,补短板的体制设计就总体而言,需要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补短板中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重点就是解决政府的缺位和不到位问题。解决政府作用的缺位,一是要补提供公共服务的位,不仅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量,而且还要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要补提供社会保障的位,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

解决政府作用不到位,一是要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约束性,如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凡是约束性的指标都是需要补短板的指标,比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和资源环境的各项指标;二是要强化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度,如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各级政府都立下了军令状,不惜用行政手段强化执行。

四、补短板的思路转换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为了提高经济效率,通常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分工或构建分工协作网络规避各自的比较劣势,推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理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扬长避短,但为什么不“避短”而要“补短”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据资源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可以将短板分为两类:可置换的短板和不可置换的短板。对这两类不同的短板,补的途径和方式也不同。

可置换的短板,就是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常情况下这类短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自动解决,无须专门强调补短板:一是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用别人的长板置换自己的短板,如通过收购世界矿山资源补我国的资源短板;通过进口粮食补土地和水资源短板等;二是通过合资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如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

不可置换的短板,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不可能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补这类短板,比较优势理论是失效的,只能依靠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了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管理、技术、资源、市场等一系列短板,实现了30多年近10%的快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但随着经济总量的 快速提升,一方面我国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必须依靠自己来解决。因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短板,主要是不可置换的短板,补短板的思路需要适时地从以往发挥比较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转向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补短板。

依据上述思路补短板,就需要:一是创新宏观调控体制机制,从大水漫灌转向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切实补低收入群体的短板,特别是补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二是创新技术进步的路径,一方面走以我为主,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整合产官学研用等各方力量进行协同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方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姓名: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量的不足百分之四。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越来越快,由于采用了效率更高的技术,使得许多原来在岗的工人失业。扩招虽然不是造成就业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扩招使社会就业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大学生身上。而近年来出现的“技工荒”、“本科生回笼技校”等现象又使一些人对“扩招”的维护和辩解变得苍白无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限度内是一个教育问题,但更进一步就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若干年的积蓄投资在大学生身上,如果失业或过分委屈就业就无法收回投资,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大学生就业情况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分析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问题;政治经济学;本质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

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就业问题加剧的根本原因。据世界银行《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从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全球工业经济体开始出现经济增长减速,2010年以来减速趋势依旧,GDP增长预计为0.8%,经济远没有回到正常的增长轨迹上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产能制约及出口需求疲软等综合原因,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一直处于低迷的状况,加之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压力,制约着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经济的不景气使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严重。正如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的:“世界正面临一场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就业危机,这场危机成为最紧迫的政治问题,它同时威胁着世界安全、经济发展和民主进程。索马维亚指出,2011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不会高于2%。而就业增长率更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有10亿人失业或没有足够的收入,仅有50%的青年得到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老大难”问题。例如“在英国,2008~2009的毕业生中,有67%的人找到了全职或兼职的工作,26%的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还有7%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在日本,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四分之一找不到工作,即使辛辛苦苦通过各种考试找到了工作,但因感觉不理想在工作3年内辞职者就达30%。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运行不景气,长期严重的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对劳动力的吸纳不足。由此看来,未来几年全球的失业现象会更加严重。“我国国土面积仅占世界的7.2%,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9.5%,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3.7%,而人口却占到20.8%,劳动力占到25.6%”,要在这种状态下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为5.39亿,1995年为7.09亿,2009年为9.4亿。按照2009中国就业白皮书的预测,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这对中国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挑战。2005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为8.6亿,而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加起来也只有4.3亿个就业岗位,由此可预测我国将是全球就业压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我国大学生就业日益艰难是从1997年开始的。尽管这么多年来我国的GDP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但就业危机依然不断加剧。“近几年每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有2700万人,但2009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其中的600万属于技术工人,也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2100万人在竞争其余400万个工作机会”。从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截止2009年9月1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1.6%”。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总量平衡,供给大于需求则会出现劳动力过剩,需求大于供给则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由此可见,就业问题的总根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需关系失衡造成的,其实质是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的深层涵义又是一种社会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量的不足百分之四。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越来越快,由于采用了效率更高的技术,使得许多原来在岗的工人失业。此外,科技发展虽然会使脑力劳动者的就业得到部分增加,服务部门和妇女的就业也会有所增加,但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总量会相对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政策应该根据我国现代化的特点,选择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教育模式,并将就业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1993年开始,我国城镇下岗职工开始激增,由300万人增加到1996年底的892万人,而大学生就业危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1997年以来“私有化”和“国退民进”使下岗职工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庞大,因而也使大学生就业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教育方针应该重点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更新换代和效率升级上,方能有效化解市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的矛盾,并推动经济良性发展但这一政策并没有实施。

由于没有社会保障,1990年代末激烈的“下岗运动”产生了大批下岗人员,不但影响社会稳定,也反过来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内需。1998年,亚洲开发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先生提出建议:“扩大大学教育是一个可以拉动内需的消费点。如果高校每年扩招30万学生,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0万学生实际消费将近30亿元。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增加学生在学校中的消费,二是缓解就业问题,三是从远期而言可以培养人才,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这一建议被决策者采纳,“教育产业化”开始在中国实施,结果高等学校收费以每年平均高达50%的环比增长率快速上升。在“教育产业化”的名义下,部分学校大幅提高学费、杂费等各种费用。有的学校甚至在“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下违规招生,违规收费。“教育产业化”政策造成在校大学生中15%以上的学生沦为“贫困生群体”,而许多地方政府为贫困生设立的助学贷款却是杯水车薪由于高等教育产业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财政危机,因而,绝大部分学校的不断扩招成为一种冲动。这种冲动甚至逾越了教育发展的阶段,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连研究生教育也演变成了一种“快餐式”、“放羊式”教育,这一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回顾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扩招虽然不是造成就业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扩招使社会就业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大学生身上。而近年来出现的“技工荒”、“本科生回笼技校”等现象又使一些人对“扩招”的维护和辩解变得苍白无力。现在可以很显然地看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为所谓的拉动内需和化解财政困难,将“高等教育产业化”仓促推上阵,过分扩招,过早跨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阶段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就业难变得不可避免。就业压力的增大还造成两个奇特的现象:一是考研究生虽然成为“就业问题缓期三年执行”,但报名和扩招仍急剧上扬,2009年报考人数已达到140万,博士生的数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研究生就业薪水却直线下滑。二是“公务员热”盛况空前,2009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报名人数接近160万,录取比例53:1,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中国第一大国考。由此可见,企图通过教育产业化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它不但不能缓解内需,反而还会造成更长时期内的内需不足,并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后果

从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比较严重。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其父母辈一般都经历了“文革”,未能接受充分的高等教育,且承受了“文革”和当代“下岗运动”两次就业挫折;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在面临就业危机同时还承担者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处理不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很快会凸现出来:

(一)“就业歧视”现象将愈演愈烈

近年以来的种种迹象显示,普遍存在于供求双方博弈中的“就业歧视”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话题”。除去隐性的“就业歧视”,公开的如年龄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生理歧视、健康歧视,婚育歧视、经验歧视甚至方言歧视、姓氏歧视、血型歧视等等已经屡见不鲜。在用人单位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各种歧视现象,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对其心理上造成的损伤是无法愈合的,很可能引发社会形成一种偏激的不满情绪,还会导致一些求职者的畸形心态,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另类求职方式也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和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有序,有的甚至成为用人单位徇私舞弊的借口,使得“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了一句空话。此外,学历歧视、户口歧视给了造假证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制造、贩卖假证件活动猖獗。

(二)拉动“内需”政策将进一步受阻

我国经济中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主要源自消费不足。而消费不足,一是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二是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人们不敢消费。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本属于拥有科学知识文化的群体,同时拥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因而最有可能成为消费的主流。但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的消费能力低得可怜。一是19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基本将农民家庭和工薪家庭的储蓄消耗殆尽,甚至不少家庭还负债累累,而且整个社会保障制度非常不健全,这就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需要还债或者为家庭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二是大学毕业生往往处于成家立业的阶段,但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最近几年,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不升反降,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现象。而房价近年来暴涨,其它生活成本也不断上升,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更是显得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缓解“通货紧缩”自然也将进一步受阻。

(三)大学生就业危机使高等教育进一步庸俗化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里,公共决策对社会生活一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公共决策把教育对人的培养置于从属于社会市场对人力资源消费需求的框架下,教育就在事实上成为社会个人谋生的手段,并完全成为一种追求个人利益和目标的活动。随着实用主义的负面影响和就业危机的加剧,大学将日益沦为培养各色市场所需要的现代劳工的场所,具有社会公益心和道德感的人日益稀少。由于就业艰难,大学生竭其所能利用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资源”为其就业开路;亦有大学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领导送礼、请客,求之帮其“推荐”工作;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不惜牺牲自尊与人格委曲求全,求人托关系谋职,将自身能力与素质搁置其次,而对“关系”顶礼膜拜。当更多的大学生对求职时“托关系”现象司空见惯并受到此种不良风气同化后,“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便成为“真理”,从而进一步加重社会“信仰危机”。而随着就业率成为考察高等院校的第一指标,高校必然进一步向用人单位让步,高校担负的作为社会“道德标杆”的职责将进一步弱化。以就业率为杠杆造成的就业泡沫也会增长,高等教育进一步庸俗化的趋势几乎不可避免。

(四)大学生就业危机破坏社会和谐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限度内是一个教育问题,但更进一步就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若干年的积蓄投资在大学生身上,如果失业或过分委屈就业就无法收回投资,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从当前沿海城市以房价为代表的生存成本暴涨的现状来看,生存的危机的确存在,并且还比较严重。另外,失业的负面影响与失业期长短有关,失业期越长,给人造成的身心和物质损害就越大。大学生在从业初期便经历失业,可能会永久损害大学生的创造潜能,错过合适的就业机会。如果长期失业,不仅对青年一生的从业和收入将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此时形成的行为观念也将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的另一严重后果是阻碍青少年向成人期的过渡,特别是影响他们建立家庭,使他们难以融入社会,甚至引发他们的道德败坏。大学生失业与社会问题有着紧密联系,高失业率能够引起青年对社会的逆反情绪,出现如犯罪、吸毒、毁坏公物的行为,甚至造成社会动荡。这种对社会安宁和个人财产的威胁往往又会反作用于大部分青少年,并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当前国内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大学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对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最终引发社会**,那么我们期盼的“和谐社会”将成为“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简讯:《世行发布<20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放缓》,《人民日报》,2009年11月30日,第1版;

[2]何林:《国际劳工局局长称全球面临就业危机》,《国际金融报》,2009年6月13日,第4版; [3]王艳红,何德功,何光海:《大学生就业已成全球老大难》,《成功月报》,2008年第8期; [4]熊祖辕,喻东:《中国失业问题的简便测量》,《统计研究》,2008年第6期;

[5]简讯:《教育部: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1.6%》,中新网2009年12月9日电; [8]莫林浩:《“教育产业化”始作俑者为何改弦易辙》,《新京报》,2005年9月6日,第1版。

第四篇:苏联解体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观后感

近日,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有三个层次: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亡党亡国的直接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而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

在苏联亡党亡国的戈尔巴乔夫因素和戈前时期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是根本原因。因为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苏联传统体制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在此以前矛盾已长期积累,达到只需一根导火线的程度。第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执行的是一条右倾路线,右是“左”的反动,是因为“左”的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致于能让右倾路线祸国一时。

有人认为苏联亡党亡国主要原因是“苏共严重脱离群众”。这个说法没有时间概念,容易否定苏共70年历史首先,多数俄罗斯民众现在已经为当时他们对国家解体 “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了忏悔。据俄罗斯最近若干次的民意调查表明,高达70%以上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其次,笼统说“苏共脱离群众”不够准确。什么时期的苏共脱离群众?列宁时期,如果“苏共脱离群众”,能够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恰恰利用“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相反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则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当然也不会是斯大林时期,那时没有苏共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够取得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当时苏共在执政为民方面确有不少甚至是严重的错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党群关系,但从总体上看,苏共奉行的政策和苏联人民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苏共真正丧失群众支持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苏共一系列的错误路线,造成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使人民丧失对苏共的信任。最后造成国家的亡党亡国。“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思想僵化,缺乏理论创新”这也是目前社会上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同样不能说这种观点不对,但似乎仅仅说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在苏共70年的思想领域内,既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面,也有背弃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面;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也有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的教条主义崇拜„„往往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有时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至于什么时期什么倾向占上风,则要具体分析,绝非用“教条主义”一种表现就可以概括苏共全部思想特征,更不能把它说成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指导思想的最明显特征是背叛和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苏共28大制定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修改苏联宪法、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最明显的证明。这一时期当然也有“教条主义”,主要表现在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的教条主义崇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当然要吸收全人类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经验成果。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对资本主义的一切顶礼膜拜,甚至把其糟粕当成精华,后果必然是毁灭性的。

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考虑,从解决根本问题的角度考虑,重点应是分析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源,分析传统体制的弊病,提出相应对策,确保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

二〇一四年三月三十日

第五篇:苏联解体观后感

苏联解体观后感

苏联解体>观后感

(一)今天我们看了关于苏联解体的纪录片,了解到了苏联解体的悲惨事件的前因后果,令我深有感触,而且对社会主义制度,苏维埃共和国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70多年中,历经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及世界大战的磨难,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抗衡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国,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令帝国主义胆寒,令世界人民向往。曾经的老大哥却从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源在于苏共执政模式的种种积弊引发的矛盾和危机,而戈尔巴乔夫所犯的急进主义错误加速了危机的爆发,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我看到戈尔巴乔夫要大力实行多党制,大力推举民主化,部国家中心移到政治上等等不正确的措施时,内心非常的纠结。一个总统连国家的利益也不顾,人民及共产党利益不顾,在解体的当日还不知悔改,任由国家的衰败,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问自己的养老金以及别墅问题!

苏共执政后,党担负起了国家发展的经济任务、政治任务和文化任务。但是,在党的战略思想中,却形成了重政治、轻经济,使经济战略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战略的局面。这一切,使得人民的福祉销匿在了个人政治奢望的围栏下。

人们对物质状况恶化的不满,导致对苏共失望情绪的增强和对改革的不信任,社会上对改革者的支持减弱了。苏共党内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也充分利用了社会上对市场供应状况的不满,这一切加速了苏共的瓦解。

正是苏共执政模式的种种积弊,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使党内和整个苏联社会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不仅表现在可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标上,而且隐藏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群体意识中。而在改革进程中,苏共和戈尔巴乔夫所犯的急进主义错误,毫无节制的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与革新苏共的进程,恰恰迎合了社会心理和社会群体意识中那些对苏共的疏离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当的措施不仅未能逐步地缓解与化解矛盾和危机,相反却加速了矛盾和危机的总爆发。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曾经伟大的苏联覆灭在所难免。

我相信各个国家领导一定会以此为教训,好好治理国家,不为个人利益所动而牵连自己的人民!

苏联解体内幕观后感

(二)1991年,拥有93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具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体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总爆发的结果。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效果,是苏联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强国。但是,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是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比如说,苏联用于军事方面的支出过大,导致民众极为不满。而且,苏联的经济状况一度出现危机,通货膨胀率高于1000%,简直难以想象。从结果来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失败的,但从过程中来看的话,其实其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完全可以在这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改正,但是很遗憾,苏联并没有实现,不过这倒是可以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很好的经验和教训,也不能算是彻底的失败。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推行了>国际政治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偏离的马克思学说,偷换概念,而且,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并没有给人民带来更高的实惠,使得人民逐渐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民心涣散,经济衰退,这大大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同时,也暗示的解体的到来。

西方的和平演变

逐渐的,时代主题开始向和平与发展转移,苏联这种僵化,发展缓慢,过于集权的体制进一步暴露了弊端,很明显,这种体制已经不能使苏联得到很好的发展了,苏联在世界的竞争当中处于了劣势,这种体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渐渐失去了人民的拥护,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教训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得偏离甚至违背。

2、必须以民为本,不可以一味的为了统治国家而不顾百姓感受,应将较大的财政支出用在人民福利上,而不是军事储备上。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做好国家的经济建设,不能出现大的经济波动,要让百姓生活的轻松。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防止资产阶级和平演变

5、关心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加强党建,增加凝聚力。

车辆081 吕程 0807070305

苏联解体观后感

(三)视频的最后,列宁像被推到,共产党员被被赶出办公楼,有的甚至被杀害,看到这里我举得很心痛。这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们的功绩被全部否定,多么的不公平,但却又无力改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产主义国家的苏联和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党的苏共,仿佛在一夜之间走进了坟墓。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维埃之所以下场如此亦并非着一夜的改变,可以说苏联淤疾已久。从斯大林的激进式改革,苏联的发展已经埋下了不定时炸弹,后继人无所作为,即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就直接引爆了这颗炸弹。

但是换另一个角度来想,苏联时期,人民并没有得到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现在的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明显比苏联时期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留恋苏联社会的原因,也正因为此苏联才走向了尽头。这样来讲苏联的解体也就没什么好心痛的了,当一个政权的存在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甚至于损害人民的利益时,等待他的必然是灭亡。从片中我真的感觉到人民实在是很实际的,谁给他们好处谁就是上帝,前一秒无比崇拜的人,下一秒就可能被唾弃,这一切只与利益相关,人民追求>幸福的力量是可怕的,所以说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绝不是个人意思或个人英雄主义能够决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来都应该是政治家的座右铭,想巩固一个政权一定要让人民得到实惠。

那么究竟是原因什么导致苏联的解体呢而作为世界上另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国可以从苏联的问题中得到什么经验呢

首先,民族矛盾。苏联的领导人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在实际情况与理论不相适应的条件下,就主观的认为一切的民族矛盾都已经解决。而接下来的一系列加快民族融合的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民族矛盾,在民族关系中潜伏下巨大的危机。从苏联建立、发展和解体的实践来看,由于执政党及其领导人的过失,不断出现新的民族矛盾和问题被人为地掩盖起来,而最终在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改革政策诱发下,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民族分离运动,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生活习惯,这些东西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得到彻底改变。

只要有不同民族的存在,就会不断出现新的民族矛盾和问题。而民族问题一般都具有长期又复杂的特点。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正确认识本国实际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关系发展状况,这不仅对解决民族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必须遵循民族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民族矛盾和问题的长期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坚持科学决策,运用民主和法律手段,正确引导和妥善解决民族关系问题。从这一点看,中国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官僚主义和腐败。自斯大林上台后,苏联由列宁时期的相对民主的政治环境逐渐转变为个人集权、专行独断的政治体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苏联的这种集权体制客观上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有学者认为带头搞垮苏共和苏联的,就是他们本身的官僚特权阶层。官僚特权阶层的子女,凭借父辈的特权地位,能够轻易地进入最好的大学,毕业后再进入最优越的部门,并很快走上显贵的权力岗位。为了解决干部工资不能无限制提高的问题,甚至公开出现了'红包'现象。而苏联的领导人,像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更是带头搞起了腐败之风。改革派与反帝派日益激化的斗争,让党内与国家都乌烟瘴气。最终泛滥的官僚特权与腐败,引起了人民群众对苏联党和政府的强烈不满,而后被人民抛弃。历史证明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政党将毫无立足之地。

对于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强调要保持党内的纯净,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但不得不说,无论是在党政军企内部,还是在其他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内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腐败。近年来,一批中高层腐败分子的相继被揭发,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根除腐败的决心,但另一方面也反应出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我们必须要从思想上改变。

再者,改革要讲究策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失去平衡。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出路无疑是利于中国发展的。我们不能像苏联一样盲目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要知道任何道理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步一个脚印,摸索着前进,工业农业要平衡发展。苏联那种牺牲农民利益而换来的重工业的的发展,使其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后盾。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得不说,中国农民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大程度上中国也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来换取经济的增长。这一点从城乡人民的收入,生活水平等可以轻易看出。现在中国也实行多项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农业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基础,要发展的更好,首先就应该解决基础的问题。

苏联的解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的来说,击垮苏联这个巨人的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我们求发展,求进步,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让腐败腐蚀了我们自己。任何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和制度都将失败,任何脱离人民群众的政体都会腐朽。

劳记前人的教训才能更好的走自己的路,希望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七年制

08级六班

王欣

下载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联解体读书笔记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已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

    政治经济学

    简述题 1, 简述商品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同类型的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授课教授:陈宁论文题目姓名:陈默学号:2012211961院系:社会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12级 (七校班)成也公司,败也公司------当代公司的发展之道前言: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

    1、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

    政治经济学

    关于课程 很荣幸,能够在川大的这半年给同学们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一点帮助! 很感谢,同学们能够在这半年里支持我的工作! 很高兴,能够和同学们共度这半年学习时光很遗憾,由于出差......

    政治经济学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性质,这......

    政治经济学

    12.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经济因素是(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