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意识哲学依据和方法论要求
创新意识
(1)内涵: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是批判和发展。
(2)哲学依据:①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辩证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③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论(怎么创新):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②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③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思想和行为。
创新意识
(1)内涵: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是批判和发展。
(2)哲学依据:①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辩证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③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论(怎么创新):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②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③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篇:创新的哲学依据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能动作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辩证法:
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认识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篇:10哲学生活--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
(2010浙江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回答27—28题。
29.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B.②③C. ①④D.③④
【解析】创新是“扬弃”,是既否定又肯定,故①错误,②正确;从材料看,中国通过创新,取得了技术成果和生产力发展,而未涉及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故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010江苏卷)
(1)请你再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解析】从①、○2问主要探讨的是世博的意义。从经济和文化。在三问的设计中,理念应该是世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用哲学原理分析。理念+行动。作答过程中要去学生的理念要正确,理论选择要到位,材料结合要准确。综合能力考查达到顶峰。解答时要扣住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答案参考】
答案要求:列举的理念要吻合所列材料中反映的信息,依据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要贴切,践行举措要联系自身实际、具体可行。
①创新理念。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要不断优化学习方式,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②合作理念。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和社团活动,提高合作能力。
(2010山东卷)28.(25分)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裁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材料三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赌徒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1)描述图9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9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
解析: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本题实际要求回答两方对面的问题,一是图9提供的直观信息,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二是图中两条曲线即文化产业与GDP之间的内在联系。审好题答案即可迎刃而解。
答案:(1)图9显示,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为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消费奠基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2)加入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6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职责,结合材料联系课本基础知识答出即可。
(2)答案一:人大代表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通过形式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答案二:政协委员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3)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5分)
解析:本问考查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但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否定,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回答时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答案: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②《沂蒙》等“红色”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4)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
解析:本问考查的题型是“为什么”,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作答;内容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答出民族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各民族文化的共性。
答案: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1.(2009江苏)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设计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回答2—3题。
2.(2009辽宁、宁夏文综)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009辽宁、宁夏文综)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2009山东文综)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司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利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2009上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华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50年来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梁祝》的成功表明
A.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B.艺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C.艺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D.艺术创新离不开辩证思维
6.(2009天津文综)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
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7.(2008重庆卷)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①认识创新②制度创新③实践创新④思维创新
A.①②
8.(2009福建文综)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乙同学:今非昔比,我们不能一味地“萧规曹随”,应根据形式变化适时作出反应。当前我B.①④C.②③D.③④
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实力。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目前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措施,请看我收集整理的措施对照表(见下表)。
我国应对来那个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者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判断。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是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何时的新措施。
9.(2008山东卷)材料五: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另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6)结合材料五,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7分)
①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③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④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10.(2007江苏)古人云: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辨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我们要立足
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1.(2008重庆卷25)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监管方式创新属于C
①认识创新②制度创新③实践创新④思维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第四篇:符合新课标 创新的哲学依据 补充全面
符合新课标 创新的哲学依据 补充全面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能动作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唯物论依据: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 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
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辩证法依据: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精神;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精神
认识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论依据——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依据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哲学依据。
第一,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原理来看,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说明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此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化的世界观,总结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在《马克思主义》总结的客观规律面前,中国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中国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解放了全中国,给中国人民谋福利。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来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此原理要求我们,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中国根据自身的具体实践,不断进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虽然《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但由于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第四,《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原理,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事物通过辩证的否定来实现前后相继的联系和不断向前发展的。其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不断创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