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企业推广管理会计的分析
关于我国企业推广管理会计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而管理会计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就我国现状而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本文旨在对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推广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成本管理;应用
Abstract: Will further integra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nterprise, the enterprise will face the bigger pressure of competition.But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garding raises the business economic benefit, enhancement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playing the vital role, therefore strengthens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without doubt in enterprise's application.But speaking of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management accounting's not to be ideal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pplication.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enterprise application carrying on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s promoti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application measure.key word: Our country Enterprise;Management accounting;Cost management;Using
目
录
一 前言„„„„„„„„„„„„„„„„„„„„„„„ 1 二 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 2
三 影响管理会计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原因„„„„„„„„„„„„ 3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3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4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5
四 推广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6
(一)建立健全经济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6
(二)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7
(三)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7
(四)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8
五 参考文献„„„„„„„„„„„„„„„„„„„„„„ 9 六 致谢词„„„„„„„„„„„„„„„„„„„„„„„ 10
一 前 言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Robert S.Kaplan为首的学者们有针对性地长期深入相关企业收集、分析和研究大量实际材料,实行以现场为基础的研究,系统编写大量的“案例”,并以“案例研究”作为从实践到理论的中介。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管理会计出现新领域是战略管理会计、作业成本管理、环境管理会计、综合计分卡、目标成本管理、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从1982年左右开始起步。李天民教授在1984年出版的《管理会计学参考资料》介绍我国第四砂轮厂、山西机器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等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章。之后,国内权威的会计刊物经常刊登一些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或经验介绍。
二 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管理会计不仅可以全面提供经营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的进行经营管理奠定基础,还可以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可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它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而作为管理会计重要内容的中国式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却已有40余年。所以,现在不少的企业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是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管理。1997年,《会计研究》的专题调查报告较为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结论是:
1、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较前虽有进步,但实务与书本介绍的差距较大,应用现状与实际需要很不适应;
2、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有一定相关性;
3、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应用的要求有距离。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在中国仍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具体来说,管理会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使用较多,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造成管理会计的应用困难。在应用深度上,管理会计还有很多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导致未能在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推广与使用。
三 影响管理会计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原因
事物的发展不仅要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事物自身的制约。因此,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推广、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会计本身的缺陷所制约。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1、经济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管理会计中净现值法的应用,关键问题之一是贴现率的选择,这个贴现率可以是这笔所要投资的资金的资金成本率或所投资项目的同行业过去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若考虑风险问题,就是必要的风险投资报酬率。这些都与金融市场、与同行业的竞争市场有关。因此管理会计的执行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经济体制环境。因为市场健全与否,反映的信号是否及时和有效都对方法的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可是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的错位,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造成企业会计人员仍然是领导者的附庸,对企业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管理会计的方法基础上来制定,而是几乎全凭领导者的指令来决定,难以尽到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责,导致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只是一种口号。另外,国家的投融资体制以及税收、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都对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方法产生重大影响。
2、法律环境的影响
分析法律环境的影响需要从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两个方面进行。
从法律制定方面说,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尤其是经济法律。例如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下降。而管理会计提供给企业经营决策者的有用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从这个层面看,法律的不完善先天性地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从法律的执行方面说,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的现象常常发生。一些非规范的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这使得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不准确,而管理会计的主要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在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只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非准确的信息,从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可见,法律的执法力度不够造成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证。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1、企业领导者重视程度的影响
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企业是否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者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则会继续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而不应用管理会计。正是因为领导者从来没有把管理会计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领导者就无法体验到应用管理会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的体验。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会误认为管理会计对企业来讲是可有可无。由于他们不了解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对其引起重视,也就不可能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致使决策的主观性影响了它的科学性,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我国,虽然表面上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提高,但客观上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表现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我国开办非全日制的函授、电大等形式的教学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为生存或为了满足升迁的硬件要求才去参加学习, 因而对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未达到相应的要求,他们的目标是能毕业不是为获取知识;其二,我国管理会计教材的编写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复
杂的理论和单一的假设缺乏应用的土壤,没有结合中国的本土案例分析,造成学员在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把握,更别说在实践中灵活加以运用。而作为一名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及有关管理学、经济学方面和本行业技术经济方面的知识,可见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中国多数企业很少运用管理会计,即使运用,效果较差。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为管理会计有些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内部机制比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因此这些企业具有内在驱动力去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这种驱动力通过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专门为现代企业进行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好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而现在中国多数企业尚未达到这种较高的管理层次,造成管理会计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一些先进方法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1、管理会计信息获取的成本较高
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如果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那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成本就越高。这些成本也包括信息无效给使用者带来的损失。管理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及时性,这些特征就对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企图减少信息获取成本,则可能难以保证信息质量,甚至增加信息无效所造成的损失。同时,管理会计的应用涉及组织制度变革等问题,期间产生的转换成本导致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短期内成本效益的顾虑是妨碍管理会计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2、目前的管理会计可操作性差
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并且国外著述针对国外的情况研究,而实际上中西方在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许多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西方的管理会计生搬硬套用到中国,管理会计在我国就只是为研究而研究,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另外,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大多为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令人望而生畏。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理论层面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在实务上,我国的管理会计应用始于70年代,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于成功的经验没有加以及时总结进而研究,并形成一套实务知识,导致今天的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还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会计学术界与实务界的脱节。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苍白的。由于缺少学术界的参与,实务人员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从而妨碍其经验进行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专长,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情况,学术界的调查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因而开展的管理会计应用研究就难免出现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四 推广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经济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给予支持。如果营造一个适合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那么管理会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就可以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管理会计在自身的实践中不仅得到充分应用与发展,而且为理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因此应加快健全金融体制、价格体制,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当市场是健全的,市场提供的信息才及时有效,才能为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业需要努力减少影响企业管理部门决策的行政因素,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主决策。
在完善相关法律方面,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台管理会计准则,规范了管理会计实践,在管理会计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美国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本会计准则中,就标准成本做出专门的和具体的规定。考虑到我国会计工作乐于应用法律规范的惯例, 制订相关法律来引导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我们应规定管理会计的原则,因此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或制订。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看到管理会计准则在管理会计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出台管理会计准则,对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加以指导和规范,必将极大地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普遍应用。只有良好的法律保障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减少或杜绝会计虚假信息,管理会计的执行才有可能性。
(二)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改革现行的陈旧教材,不片面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组织编写队伍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实用便于操作的教材,增加一些中国的管理会计本土化案例。(2)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学的管理会计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知识的不断更新。可以设立每年一次面向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执业资格考试。
(三)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管理会计从其作用来看,实质上是一种管理,管理会计的应用是贯彻管理思想的表现。要增强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植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包括人力资产的价值、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财务价值也不会逊色。当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必须借助管理会计进行价值测量。管理会计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营造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准备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自然管理会计得到企业领导应有的重视。
2、在高校里属于管理专业的都增设管理会计科目,扩大管理会计的知名度。通常企业的领导是由管理层提拔上来,因此,管理层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是非常必要,也有利于增强未来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并且高校里的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大多数是从事管理工作,为他们增设管理会计科目能为他们日后的管理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四)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
西方的管理会计研究在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子有值得借鉴之处。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理论的研究深入到企业当中去,既使研究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又使企业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鉴于我国的学术界研究人员很难深入到企业中调查研究,因此发表的成果与企业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偏离。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的中国管理会计师职业组织或者定期举行大型的管理会计学术论坛,使其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与实务人员交流工作经验的场所,以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技能培训,并组织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定法规规定取得资格后才能在企业中担任会计职位。这样,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管理会计人员,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影响,让人们更加关注管理会计,积极投入到管理会计的学习研究中去,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沃土。
参考文献
[1] 黄惠琴.管理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温 坤.《管理会计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 张福荣.《商业银行会计实务》.第一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8月 [4] 克里斯马腾.《银行资本管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5]唐有瑜.《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难点、重点和突破点》.四川会计,2001年02期
[6]陈 晨.《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7]王德中.企业战略管理[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 孙伯良.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段从清.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致谢词
感谢老师对我的论文的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第二篇: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极速进程中,许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扩张,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甚至已切身感受到了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企业都能成功,有的案例不但没有享受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所带来的任何好处,反而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系统科学地研究供应链并付诸实施势在必行!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有效性;产销平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背景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linkage)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发展来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极速进程中,许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扩张,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甚至已切身感受到了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企业都能成功,有的案例不但没有享受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所带来的任何好处,反而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系统科学地研究供应链并付诸实施势在必行!
二、国际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率先由美国人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在美国很多大的企业已经将供应链管理付诸于实施,但不是所有企业都得到了预期效果。2000年,美国物流服务研究机构研究发现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供应链渠道中存在严重问题。在美国已经实施的供应链管理案例中,有的非常先进,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销售商直到消费者,可以实行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也有一些物流经营人,尽管也在高喊“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但实际仍停留在设想和规划的水平上,具体操作不过是储运公司的老一套,仓储、远洋运输及航空货运等各物流环节之间相互脱离,没有任何协议或承诺用于保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机制。
目前,供应链管理风靡全球,但凡有一定积累且有雄心抢滩供应链关键环节的企业纷纷试水。部分尝到甜头的企业如戴尔、IBM、丰田等国际大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专业的咨询团队,为中小后继者提供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参考和管理建议。
三、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具体到本土企业,受改革开放年限等客观因素影响,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仍占国内企业总数90%以上,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供应链中各环节“低级博弈对抗阶段”。少数大企业处于生存和长远发展考虑,已经跨出了寻求“供赢链”的征途。
供应链由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环节衔接而成。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物理功能、市场中介功能和客户需求功能)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有效性供应链(EfficientSupplyChain)和反应性供应链(ResponsiveSupplyChain)。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 1 / 2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创新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客户需求功能,即根据最终消费者的喜好或时尚的引导,进而调整产品内容与形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2
第三篇: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情况分析
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情况分析
赵春梅
(邯郸市中心血站,河北邯郸,056001)
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全面预算管理已被企业广泛应用,并成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才逐渐被我国企业所认识和应用。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环境
二十世纪初,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飞跃发展,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而逐渐形成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演变,全面预算管理已发展成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因此,是否采用预算管理及其实施效果如何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上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与国家惯例接轨及我国加入WTO,全面预算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最高管理者所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和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提高经营质量。这是管理者在我国经济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预算管理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但还存在一些误区。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侧重生产,甚至出现在编制预算时销售部门都不参与,这样的预算很难在实践中有较强的执行力。其次把全面预算简单地理解为财务预算,其实全面预算是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及管理费用预算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能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信息、人力资源、科研开发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是财务部门所能左右和确定的。我们常常讲“观念决定行动”,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观念来认识和对待企业预算,这是企业制订预算并推行预算管理制度的最基本制约因素。
1、预算编制方法不到位,预算程序不合理
在预算编制方法方面,在西方国家全面预算管理根据预算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预算编制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等方法。我国多数企业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地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作相应的加减;以为预算期,预算后期经济活动情况的预算和实际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对那些生产型企业和面临市场环境变动剧烈的企业,不确定性的事项太多,其可能会因与实际相差太远而失去其作为控制和考核业绩依据的意义。(2)在预算编制程序方面,绝大多数企业还是采取从上至下的方式,因缺乏民主性,容易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利润虚假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缺乏下级参与的预算往往容易脱离生产的实际,造成预算的准确性差。
2、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目标置换的倾向,即责任部门将预算目标取代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领导往往只注意如何使本部门的预算得以完成,而忽略了公
司总目标的实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预算指标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缺乏更直接、更明确的联系,使各责任部门无法看到自身行为对企业目标的影响和作用,从而过多的遵循预算要求,而忽略了企业的总体目标。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的预算负责机构仅在预算编制发挥作用,甚至有的企业不设置预算组织机构,缺少预算管理委员会,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作用不大,尤其是预算的执行差异分析与控制往往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
3、缺乏有效的预算考核激励制度
预算考评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实际经营业绩)的考核和评价。,期末的预算考评和激励不到位使相关部门和员工对执行预算积极性不够高。据实际调查,很多的企业考核的对象仅是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几乎没有涉及。很多大中型企业职工奖金与预算执行好坏没有明显联系,从中可以看到预算执行的奖励不够明确及约束不严,没有把预算当成行动目标考核的依据,必然导致预算管理没有效果。
三、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1、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分析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全员参与是指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要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预算管理过程。这是因为企业预算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所以,我们应当动员企业全体员工主动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此外,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动员企业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也可以减少企业的管理当局和企业其他员工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做出改善企业管理的决策。
2、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
预算的作用有:(1)明确企业预算期内经营活动的目标;(2)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3)控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4)评价实际工作业绩。我们认为预算除确实具有这些作用外,编制预算、实施预算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即通过预算管理全过程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利地完成预算任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
预算是预算管理的工具,预算是否准确、可靠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预算不仅要全面,而且也要可靠。
采用概率预算提高预算值的准确性。在编制预算时,所涉及的变量,如业务量、价格和成本等,有的时候可以准确地预计其数值,有的时候难以确定其数值。在后一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客观条件,对有关变量作一些近似的估计,估计它们可能变动的范围,分析它们在该范围内出现的概率,然后对各变量进行调整,计算期望值,编制预算。
为了使整个预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在企业内部专设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实施、控制、协调和指导。它通常由企业领导、供产销和财务等部门主管人员以及总会计师或财分总监等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制订和颁布有关预算制度的全盘政策,审查和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申报工作、处理有关方面在编制预算时可能发生的矛盾和争执最后,最后批准预算,下达指标,并随时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处理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让企业内部有关各方一起参与预算决策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方法。具体步骤:一个部门的预算案首先由其基层人员提出,然后逐级传递,由部门内的各级主管人员补充、修改或删改,其他与该预算有关的部门也可提出意见,然后将方案交由以财务部门牵头的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预算专责小组来集合整理,再呈交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并由这些高层经理按企业的总体目标分析和裁定,直至最后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为首的企业预算委员会集体决策审批,形成企业预算约束的基础。假如预算方案必须作重大修改,执行过程中也可以按上述基本程序随时上报复审或下传征求意见。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充分参与预算的制订和修改过程,符合行为学家研究的人的行为心理,其结果是让企业内有关各方都知道原预算修改的理由,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也可及时提出。
第四篇:管理会计推广运用经验总结
管理会计推广运用经验总结
很高兴参加我们清华大学举办的这个论坛。这个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时代的会计变革和管理创新”,这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参加中国总会计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时财政部楼继伟部长的讲话,楼部长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低产出、低效率、低效益、低科技含量、高能耗层面徘徊,除了体制、机制、结构、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外,会计工作管理滞后也是问题之一”;“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
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既是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会计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也是会计行业自身实现由单一算账记账到积极参与管理决策,“转型升级”的需要。我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除了传统的监督、反映功能外,至少还应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实现与业务紧密融合,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摆脱孤立,实现融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二是由侧重于向外部使用者提供信息转变为支撑内部管理决策,向内部管理者提供相对综合、全面的决策支持信息;三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工具,强化企业发展环境分析,紧紧围绕市场,推进资源配置优化调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兵装集团也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进的。兵装集团是1999年7月由行政性总公司改组而成的军民结合型企业集团。为改变成立之初的先天不足,集团公司砥砺奋进、创新发展,先后实施了“622”和“211”战略,而与之相伴的,就是我们逐步构建形成“SRRV”集团化财务管控模式。在此期间,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工具得到较好应用,有力支撑了兵装集团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11年,我们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以助推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做强做优。这些年,我们围绕价值创造,深化管理会计工具运用,强化人才培养,完成了管理会计体系框架的基本搭建。前期的工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按照选工具、定方案、编手册、树典型、渐推广的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1.选工具。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要求,系统导入全面预算、经营预测、EVA体系、内部管理报告、投资决策、标准成本、价值链成本管理、客户盈利能力管理、平衡记分卡和作业基础管理等十项工具。这十项工具在兵装集团层面都要应用,同时考虑成员单位实际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前七项工具作为必推内容,而客户盈利能力管理、平衡记分卡和作业基础管理等三个工具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先行先试,逐步推广。
2.定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全面调查各单位管理现状,了解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基础、推进现状和应
用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管理会计推广运用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机制、阶段目标、运用效果、时间进度等方面对管理会计工具推广运用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行了部署。
3.编手册。编写《管理会计工具运用指导手册》,设计相应的管理会计报表,为企业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提供工具指南以及大量的表单、流程图、分析模板等“半成品”,使成员单位能在短时间内将管理会计工具融入业务中,真正用起来。
4.树典型。注重“标杆”企业的综合示范效应,按照每项管理会计工具选取2-4家典型示范单位,集团公司给予重点指导和支持,通过这些单位的成功实践,积累和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成员单位学习交流,充分发挥标杆示范效应,促进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整体推进。
5.渐推广。根据成员单位的不同业务特征和管理特色,建立子集团管控型、批量生产型、项目管理型、资源再配置型等多版本的管理会计推进方案。在每个版本内,选取有代表性且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先行一步建立比较实用、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实现全面推广。
第二方面是从机构配置入手,强化人员培训,为顺利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知识和能力保障
一是配备相应组织人员。从集团公司到下属各企业都成立了企业负责人任组长的管理会计工作领导小组,集团层面,总经理
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同时由财务部门牵头,配备专门力量推进管理会计工具运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专门部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集团下属的长安汽车就成立了管理会计中心,配备了20余名各专业人才,系统推进管理会计工作。
二是设置考评指标,推动人员转型。编制下发了《管理会计岗位及职责设置建议》,为成员单位管理会计组织机构建设提供指引。2013年底,集团公司财务机构中管理会计人员占比达到40%,到2015年,成员单位财务机构中管理会计人员占比应不低于60%,并将这一指标纳入成员单位总会计师重点工作。
三是组织安排多层次的培训。对成员企业领导班子开展以导入管理会计理念为主的高层培训;注重学用结合,集团公司向成员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开展管理会计报告专题培训,让单位主要领导成为管理会计的需求方和推动者;对财务、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开展关于各种管理工具方法实操培训。
四是借助相关平台,促进学习提高。引入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培训认证体系,组织骨干财务人员参加CMA培训认证。截至目前,兵装集团参加培训人数近300人,已有85人获得CMA认证资格。
第三个方面是面向企业管理层,建立分层级、有重点、模型化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支撑企业经营决策。
一是在传统财务分析报告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实际管理需求,设计了以《盈利结构分析》、《盈利路径管理》和《EVA驱动路径》分析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将在传统财务报告中很难直接找到答案的决策信息,通过管理会计视角进行直观展现。
二是按照主要指标全覆盖、个性项目有重点、管控范围分层级的思路,修订完善集团总部、各专业公司(事业部)经济运行分析模板,基本建立了分层级、有重点、模型化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
三是强化内部管理报告的使用效果。以总会计师重点工作任务书的形式,要求成员单位每月编制内部管理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并在成员单位管理层内部通报分析。通过《盈利结构分析表》分产品进行产销平衡分析、成本性态分析、边际利润分析,通过《盈利路径管理表》分析企业增盈减亏路径,明确责任,引导预算执行。在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最大程度引起各级经营者的共鸣,促进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认同和使用。
四是在方法上突出对标管理,编制落实《经济运行对标改进方案》,将对标改进要求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体系, 将对标结果纳入经营业绩进行附加评价,促使成员企业突出优势、突破短板,引导企业与市场博弈、与主要竞争对手博弈。
十年来,集团公司不断探索管理会计实践,工具整合运用效果不断显现,全面预算的管理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注重设计源
头、工艺质量提升、班组持续改进的兵装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深入运用支撑了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过去十年集团公司利润、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47%和22%,2013年经济增加值率超过5%,连续七年获得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
但是,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积累和更新不足。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即使是科班出身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管理会计应用时也难以适应,这既反映出原有会计教育体系在知识结构层面的不足,更反映出对现有财务会计队伍“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相应的后续教育、在职培训、交流研讨等力度需要加大、加强。
二是支持管理会计运用的信息系统比较欠缺。一方面国产财务信息系统对管理会计运用方面的开发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国际知名品牌的财务信息系统或ERP系统也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且价格不菲,军工集团还面临保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制约。同时,支持决策的管理会计信息更多的需要与业务系统有机融合,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是管理会计知识框架体系尚需完善。企业在实际的管理会计运用中,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仍不够清晰,实务界迫切需要理论界给予进一步的支持。同时,由于不同国家、不同
行业、不同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体现出较强的个性特征,我们建议应立足于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实际,加快完善我国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并在框架搭建过程中体现开放性,增强包容性。
第五篇: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运用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运用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
来源:http://
【摘要】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和普及。分析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影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原因,最后就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现状 原因 对策
我国从开始引进管理会计,到某些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的不断应用,这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会计所具有的解释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职能,无疑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所以,加快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步伐,将管理会计更好地融合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1979年,西方管理会计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传人我国,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目前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中的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变动成本法等在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本量利分析等方法在我国企业并未被普遍采用。而且早期在经济发达国家所兴起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平衡卡等)就更知之甚少。人世后,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前我国企业能源利用率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另外,我国企业的管理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普遍较高,单个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亦会被劳动人数总量多所抵消。因此,普及管理会计知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影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外部原因 第一,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会计要真正发挥作用,给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处于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二,缺乏管理会计准则。管理会计之所以在我国企业中得不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就是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会计准则。
2.2 企业内部原因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不仅要懂得经营,更要懂得管理,尤其是会计和财务管理。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第二,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一方面,将会计管理定性为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传统做法仍比较普遍,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的“长官意志”,依靠所谓的“实践经验”进行管理的习惯势力也比较严重。
严重地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推广。第三,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与管理会计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管理会计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会计工作者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对
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也是关键性的。由于我国引进管理会计理论的时间短,应用的时间更短,会计工作者的理论知识结构层次不合理,会计职业水准不高,致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
2.3 管理会计本身的缺陷 管理会计本身的缺陷也影响着管理会计的普及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管理会计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第二,管理会计的发展不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现在的管理会计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的,研究领域比较狭隘,不能很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3.1 建立机构,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进程 管理会计实行职业化,一是要建立管理会计的组织机构,可以是管理会计协会或者单独设立的管理会计协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管理会计师开展管理会计实务工作;规划和指导管理会计师不断研究管理会计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组织执业管理会计师们进行专业培训,拓宽和夯实专业知识,促使管理会计师们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建立管理会计师的资格确认制度,对于从事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可以依一定程序免试确认为管理会计师。三是在企业中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
在西方企业里,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部门,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部门并列,独立于财务会计部门,使它能够独立地、完整地发挥参谋作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一直没有设置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工作往往被忽略,使管理会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3.2 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提高决策效率“管理就是决策”是著名经济学家西蒙的观点。可见预测和决策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应用电子计算机可以更及时、更有效地开展预测和决策,促进管理会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近年,电子计算机在管理会计领域的运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在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开发适用与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不同经济活动、不同专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输入各种已知的信息资料,由计算机自动给出分析结果,减轻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再结合经验分析,提高分析的可信度、可行性,促进管理会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3.3 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在我国,管理会计无论是教学,还是理论研究,很多的内容体系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西方管理会计的一些新兴理论,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众所周知,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如果理论上存在问题的话,势必影响到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对管理会计的目标、对象、假设、职能、原则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为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论研究时,需由过去单纯的规范理论研究转向多种研究方法互补,通过实证研究、实地研究等方法总结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中新的模式和方法。
3.4 制定管理会计准则,推行管理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管理管理会计之所以不能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会计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管理会计准则。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准则的制定可以将管理会计的原则、观念和实际应用方法融为一体,可以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5 深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构建适合我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发展时间不长,缺乏完整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学的管理会计教材内容使学生感到很空洞,缺乏具体应用性,学生难以学习和掌握。为此,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概念、基本特征、服务对象、职能作用、目标、假设、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内容的研究,形成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理论研究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善于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更应注重总结提高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实际经验,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提炼、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3.6 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管理会计的应用最终是通过会计人员来实施并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离不开管理会计教育。管理会计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在高等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在会计学专业中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而且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中也应加强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同时,还必须改革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内容,开展案例教学,增强管理会计实用性的教育。第二,应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后续教育,使其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第三,培养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企业领导人不具备管理会计意识,即使会计人员的素质再高,也不能很好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