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史:伟大的历程——历史转折 解说词
大型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
解说词整理(1)
一个时代的精神,常常凝聚在它的代表人物身上。200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四川广安,为刚刚落成的邓小平铜像揭幕。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向一位伟人,一个伟大的时代致敬。30年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尊重人民愿望,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战略抉择,并和人民群众一道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这里瞻仰伟人风采,他们仿佛是在寻访历史的踪迹,解读历史的真谛;又仿佛是在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勇气,牵连从昨天走到今天的历史逻辑。
第一集:《历史转折》
讲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常常要从这样的场面开始。1976年10月,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从首都北京敲到了全国各地,整个中国被喜庆和狂欢的氛围所笼罩。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一场浩劫终于过去。一位参加过当年庆祝游行的亲历者,多年后仍然保持了这样的记忆:“那一天我和剧院的同志们一起参加了游行,等到回来的时候发现食堂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还备了酒。那天后来才知道,好多单位都准备了酒。我这个人平时不喝酒,可那一天很多和我一样不喝酒的人也都举起了酒杯,心里高兴啊!那一天,我就即兴借着酒劲说了几句诗,大家听了都说好。这诗写得好!把它编成歌词吧。于是呢,我就连夜整理了一下,把它写成了歌词寄给了施光南,请他谱曲。”
曲作者施光南久积于心的激情喷薄而出,吐出心中的旋律:“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明日啊上阵劲百倍,……”(歌声起)这首起名《祝酒歌》的歌曲很快流行开来,成为难忘的时代旋律。“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歌词表达出了当时人们共同的心声。实现现代化是那个年代最动人的旋律,即澎湃着时代的精神,更浓缩着历史的情怀,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最热切的期盼,是几代人奋斗牺牲的不懈追求。
1949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有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从而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基本建立起来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那时建设的重点企业,有些至今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背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以 “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更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中国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改善,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为了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1957年2月,他又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西子湖畔的丁家山有这样一方幽静的空间。1959年冬天,毛泽东来到这里,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专门研究一本苏联的著作,这就是毛泽东当年阅读过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一次读书小组的讨论会上,毛泽东拍着这本书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都要认真地读一读,深入进去,边读边议,想一想我们自己身边的事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逢逄先知):“毛泽东他所说的的身边的事情,当然是中国的事情。读了以后,他发表了很多意见,甚至还有批注,总数大概有10万字。这应当说是毛泽东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重要的思想。”带着对中国前途的思考,毛泽东在读书小组度过了自己的66岁生日。
第二年早春时节,毛泽东的专列又出发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逢逄先知):“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曾经讲过,他说:„我们现在今天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的我们把它做起来。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就做这件事。当然,中国要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所以,邓小平这几句话就很好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和毛泽东那代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历史联系。”
毛泽东那一代人的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并非易事,探索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道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指导下,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一搞就是10年,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当中,现代化的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文化大革命‟ 开始以后,1967年、1968年、1969年生产一个劲下降,(周)总理1970年直接来抓,生产好像上来了一点。1973年底„四人帮‟批林批孔批周公,这一下子1974年生产又下去了。1975年,邓小平同志(出)来抓国务院的工作,生产又上去了。1976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生产又下去了。所以,这十年三起三落。”
重庆炼钢厂有两台清朝末年从英国引进的蒸汽式轧钢机,1978年,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时惊奇地发现这两台100多年前生产的设备居然还在使用。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1966年到1967年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我们党给我们国家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在广大的农村温饱问题仍然困扰着无数农民。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人们渴望告别过去,迎来新的变化。然而,告别过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巨轮在惯性驱使下继续在过去的轨道上运行着。1977年2月7日,那个年代意识形态领域最有影响的“两报一刊”发表了一篇社论叫做《学好文件抓住纲》。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句话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怎样才能打破旧的思想束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呢?1975年,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岁月里,大刀阔斧地主持整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再次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
1977年3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尽管他们的提议被从简报中删去,但这一消息却不胫而走,引起强烈反响。几个月后,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在政坛沉寂已久的邓小平出现在一场足球赛的看台上,这一刻,欢呼的人们或许已经意识到以后的岁月,中国的命运将和这位容光焕发的老人紧紧连在一起。人民的意愿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们期待着邓小平的复出能给中国带来新的变化,而此时的邓小平和他的战友们则冷静地思考和寻找着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文化大革命”期间,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蓬勃展开,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教育大大落后了。当时,美国有科研人员120万,苏联有90万,中国只有20多万,而且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科教领域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对于中国的科技教育现状,邓小平十分忧心。中国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严建琪:“1977年5月,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恢复工作,就对中央的两位同志说:„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气力,那么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决定从科技教育入手推动拨乱反正的展开。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一批学者强烈要求中央下决心恢复高考。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我讲了以后呢,邓小平同志说„高等学校恢复高考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今年恐怕来不及了吧?‟他说完了以后,我们就说今年还来得及。虽然招生会议开过了,但是还没有正式开始招生,所以只要下决心还来得及。我们跟他说,假如是一年早一点纠正过来,就是关系着几十万人的问题,这样一个情况。那个时候我记得,刘西尧就坐在小平同志的边上,当时小平同志还是考虑今年是不是来不及了。”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我讲要是推迟开学呢?今年也还可以。小平同志听了这话(说)好,那就决定就从今年恢复高考。他当时就拍板了。”
邓小平一锤定音,中断11年的高校招生制度得以恢复。由于新的招生制度10月才能批准,1977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新生于1978年2月前后入学。1978年春天,全国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这一政策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改变了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被耽误了的一代人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青春、热血、责任和希望,在他们心中激荡。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学子们的共同心声。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30年后的今天,这些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莘莘学子,已经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中坚。七七级大学生、现任中青网总经理刘学红:“30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当时恢复高考是中国历史转变的第一声春雷。它不仅改变了我一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当时千千万万知识青年的命运。现在看来,没有任何一个事件能像当时恢复高考这样具有社会变革和历史转折的这种象征性意义。”
当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时候,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的邓小平有着更深的思考,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必须把人们的思想从过去“左”的教条框框里解放出来。1977年11月18日,根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旗帜鲜明地肯定了知识分子是革命力量而不是革命对象。知识分子的形象由此发生变化。1978年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此前默默无闻的数学家陈景润因此成为了全中国最为轰动的新闻人物。人们从他的奋斗和追求中捡拾起失落太久的理想,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可敬和可爱。
这一年的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们从各种媒体中又看到了这些熟悉而陌生的面孔。邓小平:“科学和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已经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这段对于知识分子的公正评价激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一听说科学大会可以来参加了,到北京来参加会,你想再听到小平同志那样讲话,心里头能不受感动吗?(那时候)离科学太远了,今天一下忽然间有了机会回来了,说老实话,我跟你说这是现在想起来都有点热泪盈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宋健:“1978年3月召开的那次全国科学大会,对当时的全国人民来说,特别对科技界、知识界来说,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联系起来,这的确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以后不久,小平同志又加了一句,说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搞现代化,首先要把科学技术现代化搞起来。”
欢聚一堂的科学家们切切实实地体会到春天来了。(恢复上映的影片《洪湖赤卫队》)与此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开始复苏。(恢复上映的影片《早春二月》)这些久违的艺术作品仿佛一朵朵重放的鲜花进一步唤起了人们(恢复上映的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思想解放的渴望(恢复上映的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短篇小说《班主任》、《伤痕》等一批作品,展示了“文化大革命”烙在人们心里的创伤,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触摸伤痕到反思历史,文学创作感应着思想解放的脉搏。人们透过文学来感悟时代,是在用特殊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要彻底告别过去,还必须从根本上把人们的思想从“左”的理论框框里解放出来。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修改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新华社向全国转发。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这篇5000多字的文章锋芒直指“两个凡是”。时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宣传唯物主义,就是宣传实践第一,就是宣传实事求是。那么它的目的就是要求人们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对待 „文化大革命‟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重新认识„文化大革命‟。所以这就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思想武器。”这篇理论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在全国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哲学命题。为什么对这么一个最基本的、最普通的哲学命题进行讨论?而且还石破天惊地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呢?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为了把全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争论不断升温引起邓小平的高度关注。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确实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任务。”此后,他又多次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驳不倒,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
1978年9月,争论最激烈的时候,邓小平开始了著名的东北之行。他先后到了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一路上,他动情地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希望全党的工作重点能尽快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东北之行,他谈得最多的是解放思想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他这一次就是到处点火,一路上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强调思想僵化就不可能搞现代化建设。他认为实事求是很不简单,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他说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
与此同时,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也纷纷发表谈话、文章或通过其他形式,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应当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由此迅速走向深入。到1978年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领导和部队各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先后通过报纸公开表明了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立场和态度。
1978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通过卫星录播了第十一届世界杯决赛实况。通过小小的足球,人们开始放眼全球。人们第一次实时地感受到了世界性的竞争,看到了世界的脚步。1978,年世界也开始感受中国的脚步。这一年,中国政府派出了好几个代表团赴国外访问和考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访问了法国、瑞士、德国等五个国家,参观了众多的工厂、矿山、港口。这个代表团后来被称为中国向西方开放的“先遣队”。西欧的高速公路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样30多米宽,车速在80、1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当时的中国连一公里都没有。将目光投向世界的中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那个时候我们管经济工作的,看看国际的形势,看看我们自己的历史,觉得我们不发展得快一点不行。”
从这年9月起,邓小平开始频繁地出国访问。两个多月内,他访问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六个亚洲国家,对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经济开始起飞的情况有了亲身的感受。
这是一幕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情景:邓小平乘坐的是时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记者:“怎么样,乘新干线以后有什么想法?”邓小平:“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坐这个车。我们现在更合适坐这样的车。”在神奈川的一家汽车制造厂,邓小平了解到这里的劳动生产率居然比当时的一气高出几十倍。他感慨地说:“我知道什么是现代化了。”后来他解释说:“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中国应该怎么办?”
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会前,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会议先用三天的时间讨论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这次会议本来是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一个例行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经济问题。但是,一个看似意外的发言,却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冲:“当时的报告是农业学大寨的问题,结果第二天就没人听了,被他们这几位老人给批掉了。报告还没讲完,就让陈云同志给轰下台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原来呢,实际上这个会就是按部就班讨论农业问题的决议。陈云一讲以后呢,就向思想路线问题、政治路线问题、平反冤假错案问题上来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云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建议引起强烈反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慕华:“那么,你不平反这些冤假错案,不把他纠正过来,人心不顺,你就达不到安定团结的目的,因此,你就没有办法来搞经济建设。”历史转折的来临,有时看似不经意,其实背后已经承受了蓄势已久的推力。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则中国就没有出路;不真正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原定半个月的会议,一直开了36天。在激烈的争论中,一些曾被视为禁区的问题,一些最敏感的话题摆上了桌面。会场内惊雷阵阵,会场外也不平静。
一名叫宗福先的上海普通工人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正在上演。(话剧《于无声处》片断)话剧讲述了1976年,一名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青年遭到“四人帮”通缉的故事,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痛恨和对“两个凡是”的蔑视。《于无声处》片断:“党心、民心不可侮,于无声处听惊雷。”11月14日,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210多名代表也集中观看了这出话剧。当天,北京市委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中央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对这次会议应该作怎样的总结?应该怎样引导人们面对未来呢?这是会议结束20多年后才被人们偶然发现的邓小平的一个讲话提纲。(讲话提纲原件)三张16开的白纸,400字左右,邓小平亲笔写下了提纲。看来,这次讲话在邓小平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邓小平:“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的这篇讲话,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12月18日,本来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与持续了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相比,这次会议只开了5天,顺利得令人吃惊,仿佛瓜熟蒂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这次会议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增选陈云同志为中共中央副主席,选举他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这次会后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金冲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历史常常在曲折中寻找方向,经过失误开辟新的道路。“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灾难,但也正是在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中为中国的历史转折,为我们的改革开放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善于总结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这样把曲折当作财富,在反思中抓住了机遇,确立了未来的方向。
1978年12月22日,白雪消融,空气新鲜,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人们都是那么的严肃和认真,因为他们知道,在做出了重大的抉择之后,中国的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
30年过去了,镜头中的这些人今天大多已离开了我们,但历史将永远记住正是他们和人民群众一道推动和实现了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篇: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一、概述
1、面向学生:八年级
2、学科:历史
3、课时:1
4学习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看到中国的转变。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我共教三个班历史,每个班平均42人,男女生人数基本持平。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较高,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课下查找资料,探究历史的能力相对较弱。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office程序,幻灯片设计软件,百度收索视频和图片,参考资料书等。
六、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教师播放“文化大革命”**视频片段
2、【教师活动】: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亲自发动、被两个反革命集团所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利用的政治运动。这场历时十年的内乱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民主法制被践踏无遗,整个社会出现严重混乱的局面。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之后,历史走到了三岔口,我们国家又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历史抉择。
3、【教师活动】让我们先听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奇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中的那位老人又是谁呢?他画了那个圈圈是现在的哪座城市?
4、【学生活动】:
学生听优美动听的歌曲,当老师提问时,学生齐答
5、【教师总结】:
这一切的变化,都应归功于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是他们果断地结束了这场长达十年的内乱,是他们领导了中国人民掀起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第二部分:学习新课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教师活动】: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是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的时期。这期间,中国经历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那么,这一转折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2、【教师活动】:
出示“两个凡是” 视频资料片段。
3、【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举生活事例和“文化大革命”事例,理解“两个凡是”的错误、实质和不合理性。
3、【教师活动】:大屏幕出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书影,并简单介绍文章内容,由此引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生用生活经验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此场讨论帮助人们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由于当时“两个凡是”依然束缚人们的思想,人们还没有从“文革” 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不否定“两个凡是”,就不能为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障碍。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逐渐摆脱了“两个凡是”左倾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十一届三中全会
1、【教师活动】:
下面,大家先来看一段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
2、【学生活动】:学生专心致志地看。
3、【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理解、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4、【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后,分析、理解、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并回答
5、【教师活动】:
6、【学生活动】:通过讲解,学生逐渐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7、【教师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从上述关乎全局的三大路线上纠正了长期的“左”的错误,在共和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结束了过去,开拓出未来,成为共和国现代化起飞的划时代起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促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3)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
1、【教师活动】:提出要求,指导阅读课文。
2、【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回答:
第一,从1979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平反和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第二,特别是,平反了刘少奇这一最大的冤案。第三,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历史地位。
3、【师生活动】播放中共中央给刘少奇开追悼会的影视资料,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及意义。
4、【师生活动】播放《社会主义好》视频片段,学生深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学生活动】:共同探讨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增强。
第三部分:学生巩固本节内容,提出疑问。第四部分: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进行小结。第五部分:课堂练习:《新课堂同步活动与探究》64页1——9题。第六部分: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知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发生了伟大的转折。同学们大部分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而你们的父辈,他们则大部分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就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你们和你们的父辈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经历。你们都是这两个时代的见证人。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地跟家里人聊聊天,做一下访问调查,从吃、穿、住、行、受教育等各方面了解一下两个时代的差别,并做一定 的思考,好好体会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七 板书设计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理论基础:真理标准讨论
1、背景
2、结果
3、意义
二、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三、时间、地点 1978年底,北京
四、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2、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3、总方针:改革开放;
4、领导核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五、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八 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语言方面:我的这一节课力求语言简洁,说短句,便于学生理解,语调富于变化,逻辑性强,前后联系紧密,课堂节奏紧凑
二、设置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历史认识的过程。
三,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学习历史不仅能够使人明智,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判断力。
四,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五、不足之处:其觉得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直入,指令性语言多了些,过渡性语言偏少。
第三篇: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篇,题目中《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承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旧革命的总结,旧思想的发展;下启本单元《改革开放》等相关内容,是新革命的曙光,新思想的肇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本课安排了三个学习内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三者的关系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巩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
初三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理念:
正确的处理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堂丰富多彩。学习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教师在引导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达到教学相长。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宏观的历史感悟能力,逐步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分为三个篇章:“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春回大地——一桩最大冤案昭雪的反思”。以语言叙述或举例子、看图片材料、视频、数字故事等形式展现历史;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等形式深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与体会历史,加深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以对历史的感悟和反思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不因人取言,不因人废言”的理性态度和健康情感;
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了解邓小平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初步了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去理解其决策,从决策中去体会和分析伟大的历史意义;把内容和意义结合起来,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增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两个“凡是”和真理的关系,真理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通过剖析两个“凡是”的错误,最后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是多种的,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
展示美国《TIME》杂志封面,出示问题:中国有一位伟人曾七次登上《TIME》杂志的封面,并两次被选为人物,他是谁?
欣赏图片,并指出:七次登上《TIME》杂志封面并两度当选人物的是邓小平。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提高兴趣。
新课:
(一)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展示“文革结束”与“两个凡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个凡是”。
展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图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伟人的话”是真理还是“实践”出真理。
得出认识:“文革”是毛主席的错误决策,我们应该反对,“两个凡是”实际是左倾错误的延续。
举例说明:比如“小马过河”、“伽利略的斜塔实验”等,都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引导他们认识到“两个凡是”思想的错误性,从而加深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作铺垫。
(二)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
通过视频再现会场,走入会场,从记者和代表两个角度报道大会。
点评、分析并举例说明大会的转折含义。
播放《复兴之路》中的配乐诗朗诵《沉思与抉择》。
从不同的身份出发学习全会的内容,报道大会的盛况。
共同感悟转折的含义。
欣赏诗歌朗诵,感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用记者采访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用对比的方式显而易见。
烘托气氛。
(三)春回大地——一桩最大冤案昭雪的反思
播放数字故事,提问:刘少奇冤案说明什么问题?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如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欣赏数字故事,并指出: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烘托气氛,再现情境。
小结:
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开启了春的序曲;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声惊雷,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春天;民主法制建设带给我们春意盎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指出: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新的领导人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决策,并指出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相信春天的故事将会一直讲述下去„„
各抒己见,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党有错必纠,与时俱进,不断走向胜利!
把条条框框的知识和自我感受相结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第四篇: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与反思
芦溪镇中学 周利萍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较高,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课下查找资料,探究历史的热情也很高,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及其主要内容,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理解邓小平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3、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
4、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的评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本课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摘要)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好年头、好兆头》。教师提问:此歌歌唱的是我国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 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什么时候?以什么事件为开端?教师由此导入新课。学习新课: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文化大革命”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口述史料。教师简略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于是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教师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新闻资料片断,要求学生归纳会议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思想路线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前提)
2、组织路线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保证)
3、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总方针:改革开放。
教师展示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的有关图片,帮助学生感性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我国的改革首先从什么领域开始的?
2、哪个地方最先进行改革?
3、改革采取了怎样的形式?取得怎样的效果?由此导入第二子目。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请学生上台交流收集到的材料。教师提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解放前的“单干”有没有区别?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强调和让学生认识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公有制,并不是分田到户了,这与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相符合的。
教师用当今农村的巨大变化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1、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
2、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村经济好转,农民开始走上富裕。
教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教师提问:歌词中的“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由此导入第三子目。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外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是从哪些城市开始的?
2、经济特区为什么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教师归纳总结,展现未填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与学生共同填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以此使学生形象、生动的了解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课堂小结:略 巩固练习:略 【教学反思】
上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节课,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对历史课的课堂教改进行了一次实践,如何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本人有一点感想。充分运用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像资料和报刊文章进行教学,充分的教学情境预设,使历史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第五篇: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历史)
光裕初级中学
袁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联系中共八大历史,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3)举例说明文革中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民主法治方面的建设,让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理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方式:情景教学,问题探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为何决定发动文革”? 文革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革的**。但是“左”倾错误并未纠正,文革遗留的政治、思想、和经济上的混乱,还尤为严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这关头,一位伟人力挽狂澜,一次会议拨乱反正,使中国摆脱了**,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两年徘徊
教师:阅读课本上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探究
教师:哪一事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师:找一学生阅读第一段小字后,补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具体情况。师生: 明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用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当时什么的? 学生:“两个凡是”的方针(并让生齐读其具体内容)教师: 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找代表作答。
教师:归纳“两个凡是”的方针的危害性,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凡是”的方针——阻挡系统纠正文革错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由胡耀邦等领导人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结合课文内容,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并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其主要内容。学生: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
A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教师: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并作答
教师:明确共同点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 教师:这次会议的召开又有何意义?
学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哪次会议? 学生:遵义会议
教师:A思想纠错: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德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B领导核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的正确领导。
C历史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可文革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若不解决,社会仍很难向前发展。因此,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是大势所趋。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教师: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了“文革”的教训,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教师:播放《刘少奇同志追悼会》视频片段 学生:平凡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
教师: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在“文革”中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学生:加强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全国人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了那些法律?哪些与你密切相关? 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展示(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教师:举你身边的一个例子,说明人们提高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或不遵守法规的危害。学生:举例并交流法治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课堂小测
1.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自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2.1978年9月,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邓小平提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不久,中共中央召开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古田会议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4.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6.“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
真理的标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地点
思想上:彻底否定 重新确立
内容 政治上:停止使用 工作重点 实行
组织上:形成以 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