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镇银行监管试评级定量指标公式(整理版)
村镇银行监管试评级定量指标公式
一、资本充足状况(50分)
资本充足率(权重20%)=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12.5倍市场风险资本)×100%
核心资本充足率(权重15%)=核心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12.5倍市场风险资本)×100%
杠杆率(权重15%)=核心资本净额/(表内总资产+表外业务-无条件可撤销的承诺)×100%
二、资产质量状况(50分)
不良贷款率(权重10%)=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权重8%)=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注:分子“最大一家关联方授信余额”用的是“净额”的概念,即扣除保证金、质押的银 行存单和国债后的净额。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权重6%)=最大一家集团客户表内外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注:“授信余额”指表内外授信已经使用及不可撤销的部分。
全部关联度(权重6%)=(Σ报告期关联方表内外授信-保证金-银行存单-国债)/期末资本净额×100%
拨备覆盖率(权重10%)=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不良贷款期末余额×100%
贷款拨备率(权重10%)=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
三、盈利状况(50分)
调整资产利润率(权重15%)=(税后利润-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缺口)/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资本利润率(权重15%)=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成本收入比(权重10%)=营业费用/营业净收入×100%
风险资产利润率(权重10%)=税后利润/平均加权风险资产×100%×折年系数
注:
1、平均余额的计算用期初与报告期的算术平均值,即(Ao+An)/2;
2、折年系数=12/n
四、流动性状况(50分)
流动性覆盖率(暂不计分)=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100%
净稳定融资比例(暂不计分)=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流动性比例(权重30%)=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存贷款比例(权重10%)=各项贷款余额(不含贴现)/各项存款余额×100%
五、农村金融服务状况(50分)
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权重10%)=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之和/ 各项存款余额×100%
农户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农户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农户贷款增速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比较=涉农贷款增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农户贷款增速=(报告期农户贷款-基期农户贷款)/基期农户贷款×100%
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本年度各项贷款平均余额-上年度各项贷款平均余额)/上年度各项贷款平均余额×100%
农户贷款户数和100万元(含)以下小企业贷款户数之和占贷款总户数比重=农户贷款户数和100万元(含)以下小企业贷款户数之和/贷款总户数×100%
户均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贷款总户数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定量指标口径说明
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定量指标口径说明
一、资本充足状况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一)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二)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二、资产质量状况
(三)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1.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
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各项贷款指农村信用社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2.不良资产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期末余额/信用风险资产期末余额×100%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其中,不良贷款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相同;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四)正常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五)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期末余额/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对信用风险资产预计损失实际计提的准备。
信用风险资产定义与不良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是指依据信用风险资产的质量分类情况应提取准备的金额。其中,贷款应提准备主要依据《贷款损
失准备计提指引》及相关法规确定;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应提准备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包括实际计提的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种准备,定义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一致。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贷款应提准备主要依据《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及相关法规确定。
(六)单一集团客户贷款比例
单一集团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单一集团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100%
资本总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
(七)十大集团客户贷款比例
十大集团客户贷款比例=十大集团客户贷款比例/资本总额×100%
资本总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
(八)不良信贷资产余额下降率
不良信贷资产下降率=(100%-不良信贷资产本期末实际余额)/不良信贷资产上期末实际余额×100%
不良信贷资产期末实际余额=不良贷款期末余额+待处理抵债资产期末余额-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期末余额
三、盈利状况
(九)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利润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余额。
(十)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所有者权益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余额。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十一)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十二)风险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风险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加权风险资产×100%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加权风险资产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四、流动性风险
(十三)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表中各项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应收账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随时可抛售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各种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十四)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期末余额/总负债期末余额×100%。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
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总额。
(十五)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具体内容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中“基础报表资产负债表附注G01附注V”
(十六)(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各项存款
各项贷款口径同不良贷款率中的各项贷款
各项存款包括各项存款包括活期存款、银行卡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应解汇款和结算保证金存款。
(十七)拆入资金比例
拆入资金比例=拆入资金/各项存款×100%
拆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
各项存款同存贷款比例中的各项存款。
第三篇: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标准
信息科技风险(Information Technology Risk)
(一)信息科技治理(15分)1.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8分)
(1)是否确立董事会、高管层信息科技管理职责。(2)是否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管理制度体系。
(3)是否建立完善合规的信息科技“三道防线”以及信息科技三道防线的实际运作。
(4)是否明确信息科技治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司治理。
评分原则:(1)考察董事会、高管层的信息科技治理职责是否完整,信息科技发展战略不经董事会审批,或者本年内董事会会议不形成信息科技工作决议的此项最高得分4分。
(2)考察是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制度的起草、发布、修订等工作流程,信息科技管理制度是否涵盖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系统运行、信息安全、外包管理、业务连续性等领域。
(3)考察是否明确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监督的“三道防线”职责,“三道防线”部门设置是否合规;是否设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成员来自高管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并定期向高管层汇报工作。
(4)考察商业银行是否以正式制度(文件)明确信息科技治理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司治理;是否制定了信息科技治理运作效果考核指标并定期进行评价。
2.信息科技对业务发展的专业支持和匹配度(7分)(1)信息科技战略与业务发展战略的匹配度。
(2)信息科技人员、信息科技投入等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定量)。
(3)董事会、高管层等决策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信息科技专业知识能力。
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建立明确、可实施的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是否定期评价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实施效果,建立信息科技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协调一致机制。
(2)考察信息科技人员数量、信息科技人员占比、信息科技投入占比与商业银行发展水平是否匹配,低于同质同类商业银行平均值的此项酌情扣分;考察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支撑与匹配程度。
(3)考察具有信息科技管理经验的高管人员在董事会、决策层是否具有一定的占比;是否设立首席信息官,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重大决策,首席信息官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科技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12分)1.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6分)
(1)是否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2)是否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制度。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职责仍在信息科技部门的此项得分不超过3分。
(2)考察风险管理部门中是否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人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
(3)考察是否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覆盖是否全面。
2.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日常运作(6分)(1)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流程和方法是否完善。(2)是否建立常态化的风险识别和监测机制。(3)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结果是否得到合理运用。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建立信息科技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处置等工作机制;信息科技风险评级和风险分析工作中是否开展业务影响分析工作,是否进行风险级别划分,并有风险级别划分标准。
(2)是否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监测关键风险点指标,风险监测指标是否定期评审、改进,风险监测结果是否向有关部门及高管层报告等。
(3)是否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损失评估及处置机制。
(三)信息科技审计(10分)1.信息科技风险监督体系(4分)
是否建立信息科技审计体系,以及信息科技审计体系的合理性。
评分原则:(1)商业银行是否将信息科技审计工作纳入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范畴;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纳入信息科技审计相关内容,包括审计依据、标准和方法等内容;是否定期开展信息科技审计活动;发生信息科技重大突发事件时,内审部门是否介入调查;是否对信息科技重大项目实施财务审计。
(2)考察信息科技内审工作独立性和汇报路线的合理性。2.信息科技内外部审计(6分)(1)信息科技审计覆盖率。(定量)(2)信息科技审计整改率。(定量)(3)信息科技专项审计占比。(定量)
评分原则:(1)考察近三年信息科技审计覆盖率,包括信息科技内外审一级分支机构覆盖率及重要信息系统覆盖率。
【一级分支机构覆盖率】=【已开展全面信息科技审计的一级分支机构数】/【一级分支机构总数】*100% 【重要信息系统覆盖率】=【已开展信息科技审计的数据中心、重要信息系统、重大项目数】/【数据中心、重要信息系统、重大项目总数】*100%(2)考察近两年信息科技内(外)审整改率。
【信息科技内(外)审整改率】=【信息科技内(外)审报告中发现问题已完成整改的问题数量】/【信息科技内(外)审报告中发现问题的总和】*100%(3)考察近两年内(外)审工作中信息科技专项审计占比。【信息科技专项审计占比】=【信息科技专项审计次数】/【全部审计次数】*100%
(四)信息安全管理(14分)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8分)(1)是否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3)电子银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建立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及制度体系。
(2)考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完整,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善。
物理安全:中心机房及重点区域是否有环境监测、巡检、报警等安全防控措施,环境监测覆盖范围是否完备等。
网络安全:是否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访问控制策略,是否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是否有完备的网络边界策略等。
数据安全:是否有重要或敏感数据的定义标准和访问控制策略,是否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是否有生产数据提取、使用、销毁等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
终端安全:是否有终端安全防控措施,桌面终端是否安装病毒防护及防火墙软件,病毒库是否定期更新,桌面终端移动介质使用管理,设备管理,行为审计等。
访问控制:是否建立物理和逻辑访问控制策略;中心机房等重要区域门禁系统认证方式及进出访问安全控制策略是否合理;重要信息系统逻辑访问控制策略是否完善,包括权限管理、密码策略等。
(3)电子银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电子银行系统是否定期开展渗透性测试;是否有客户端安全防控措施;是否有强制双因素身份认证;是否有客户敏感信息防护措施等。
2.信息安全管理执行力(6分)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当年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情况。评分原则:(1)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定期评价并修订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各项措施是否严格落实,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2)当年发生的信息安全事情情况,事件发生次数可与同质同类机构平均值比较,并根据事件的负面影响程度进行酌情扣分。
(五)信息系统开发及测试(12分)1.信息科技项目管理体系(6分)
是否有完善的信息科技项目管理组织和信息系统开发测试管理制度;是否有规范化的信息科技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建立了规范的项目管理组织、制度和流程,明确需求管理、开发管理、质量保障、问题管理、版本管理、项目后评价等职责;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严重缺失的此项最高2分。
(2)考察信息科技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是否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或外购、测试、试运行、部署、维护和退出等环节,系统开发方法是否与信息科技项目的规模、性质和复杂度相匹配。
2.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6分)
(1)信息科技项目生命周期各重要环节是否开展风险管控。(2)信息科技项目重点环节的风险管控情况。评分原则:(1)考察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是否涵盖信息科技项目生命周期各重要环节,如需求分析阶段是否有业务部门提出明确的风险控制要求,是否有应急恢复目标、灾难恢复目标、数据管理目标等要求,信息科技审计人员或信息安全人员是否参加项目阶段评审,风险管理组织是否开展阶段风险评估等。
(2)是否建立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包括生产系统与开发系统、测试系统的有效隔离,生产系统与开发系统、测试系统的管理职能相分离,应用程序开发和维护人员未经允许不可进入生产系统等。
(3)考察业务部门在信息系统开发及测试各阶段的参与度。业务部门是否参与需求分析、测试、项目各阶段质量评审、用户验收测试、项目后评价等;已完成开发和测试环境的程序或系统配置变更应用到生产系统前是否经业务部门批准。
(4)考察重要信息系统源代码控制率(定量)。【重要信息系统源代码控制率】=【机构拥有全部源代码且具备后续自主维护开发能力、外部机构人员未经授权不能访问系统源代码进行功能定制扩展的重要信息系统数】/【重要信息系统总数】*100%
(六)信息科技运行及维护(15分)1.信息科技运行及维护管理体系(8分)是否建立信息科技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有规范的信息科技运行及维护管理流程,并制定详尽的信息科技运行操作说明。
(2)信息科技运行及维护管理流程是否涵盖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容量管理、变更管理、服务水平管理、可用性管理等。
(3)信息科技运行及维护管理体系是否定期评价并修订完善。
2.信息科技运行维护运作(7分)
信息科技运行及维护管理各流程运作是否规范。
评分原则:(1)是否采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措施提高运行与维护管理效率,完善运行与维护管理流程。
(2)信息科技内部是否有岗位制约机制,如信息科技运行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分离等。
(3)是否有容量规划,重要信息系统性能和容量设置是否恰当,性能和容量变更机制是否合理。
(4)考察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可用率(定量)。
【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可用率】=【计划提供服务总时间-计划停止服务时间-非计划停止服务时间】/【计划提供服务总时间】*100%(5)考察核心业务系统交易成功率(定量)。
【核心业务系统交易成功率】=【核心业务系统生产交易成功笔数】/【核心业务系统生产交易总笔数】*100%(6)考察重要信息系统监控覆盖率(定量)。
【重要信息系统监控覆盖率】=【实施应用级监控的重要信息系统数】/【重要信息系统总数】*100%
(七)业务连续性管理(12分)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7分)
(1)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健全;
(2)是否开展业务影响分析,并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演练及改进情况;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评分原则:(1)是否建立日常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是否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和制度,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职责是否清晰完善。
(2)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参与部门设置是否合理;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为信息科技部门,且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不包含主要业务部门的此项得分不超过2分。
(3)是否完成所有重要业务影响分析,明确业务恢复优先级和恢复目标;是否制定所有重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计划,相关资源建设是否到位;是否定期开展业务连续性演练,并评估改进,是否对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进行审计;是否有健全的信息科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2.业务连续性管理日常运作效果(5分)(1)业务连续性资源建设是否与业务发展匹配;(2)重要信息系统灾备覆盖率。(定量)
评分原则:(1)考察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是否满足当前及未来几年业务发展需要,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建设是否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2)考察重要信息系统灾备覆盖率指标。
【重要信息系统灾备覆盖率】=【纳入同城/异地灾备、灾备级别为应用级/数据级且演练评估结果为真实接管生产的重要信息系统数】/【重要信息系统总数】*100%
(八)信息科技外包管理(10分)1.外包管理组织架构和外包战略(2分)
是否建立清晰、合理的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制定外包战略。
评分原则:(1)考察是否建立清晰的外包管理组织架构;是否明确高管层、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是否定期开展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的评估和审计工作。
(2)是否制定与自身规模、市场地位相适应的外包战略;是否有针对性地获取或提升管理及技术能力,降低对服务提供商的依赖。
2.信息科技外包管理(4分)
(1)是否开展外包风险评估及外包服务商尽职调查。(2)外包合同内容是否完整。(3)外包服务监督与评价。
评分原则:(1)考察外包项目立项前是否进行风险评估;是否有合理的外包服务商准入标准;重要的服务提供商是否开展尽职调查。
(2)是否签订外包合同,外包合同内容是否包括对外包服务商的必要约束条款。
(3)是否对外包服务过程进行持续监控,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评价,督促不断提升外包服务水平;是否建立恰当的应急预案,应对外包服务商可能出现的重大缺失。
3.跨境及非驻场外包管理(2分)(1)跨境外包风险管理。
(2)非驻场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及执行效果。评分原则:(1)存在跨境外包服务的,考察外包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跨境外包带来的国别风险,风险处置措施是否恰当。
(2)存在非驻场外包服务的,是否建立非驻场外包服务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标准和机制,在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质量监控、法律合规等方面是否有对服务提供商的风险管理要求。
4.重点外包服务机构管理(2分)(1)重点外包服务商的认定。(2)对重点外包服务商的管理要求。
评分原则:(1)是否制定重点外包服务商认定标准,建立明确的重点外包服务商清单,是否对重点外包服务商的组织架构、服务管理体系、技术服务能力、资质等进行考察和跟踪。
(2)是否对重点外包服务商的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九)信息科技监管重大关注事项 1.信息科技治理结构重大变化
出现信息科技管理组织架构、信息科技高管层和科技部门负责人异常调整、信息科技战略重大变动等情况,对商业银行产生不利影响的,视负面影响情况,每种扣3-5分。本指标最高扣10分。
2.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
发生一起《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银监办发„2008‟53号)定义的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或两起(含)以上较大突发事件的,且认定商业银行在突发事件中负有管理责任,评级最高为三级。
3.涉及信息科技的案件
发生涉及信息科技案件的,视认定的商业银行责任和案件负面舆情影响,每起案件扣5-10分,最高扣20分。
4.存在严重违反相关信息科技监管法规制度的行为 对于在遵守信息科技监管相关规章制度方面存在重大问题的商业银行,如在评级内因信息科技事件受到20万元以上的监管处罚,评级结果最高为4级。
5.现场检查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
本现场检查工作中发现重要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等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可能对商业银行业务正常开展造成重大影响的,评级最高为三级。
第四篇:农发行贷款定量指标测算公式及说明
定量指标测算公式及说明
一、资产负债率
1、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指标解释:是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综合指标。它反映企业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的比重,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程度和企业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也越小。一般情况下,站在银行的角度,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但究竟保持多大的资产负债率,才能保证债权人的安全,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衡量标准参照农发行总行《CM2006系统评级授信模块》中相关行业标准。
二、营业净利率
1、计算公式: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2、指标解释:是企业销售的最终获利能力指标。它反映企业营业收入创造能净利润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但是它受行业特点影响较大,通常来说,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营业净利率就越高;反之,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其营业净利率也较低。
从公式可以看出,只有当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时,营业净利率才会上升。在分析该比率时应注意,营业收入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利润的形成也并非都
由营业收入所产生,它还受到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的影响。要注意的是,净利润是否受到了大额的非常项目损益或大额的投资收益的影响,在分析报告中另加说明,金额不大可以或略不计。当然,利润应主要来自于营业收入,才具有可持续性。
三、销售货款回笼归行率
1、计算公式:销售货款回笼率=【报告期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票据–期末应收票据)-(期初预收账款–期末预收账款)】/(农发行贷款余额÷客户贷款总额)×100%。
2、指标解释:是反映企业销售货款实际回笼归行的衡量指标。也是农发行检验企业的配合及贷款第一还款来源保证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比率应达到90%以上。
四、贷款物质保证率
1、计算公式:贷款物质保证率=【(存货+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预付账款+1年以内应收账款)–(借款人其他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余额+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农发行短期贷款余额×100%。
2、指标解释:是反映企业库存物资对农发行贷款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应不低于100%。
五、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率
1、计算公式: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率=实际收回贷款本息额/应收回贷款本息额×100%。
2、指标解释:该指标是企业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的数额与同期应归还银行贷款数额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和企业的银行信誉。该指标应不低于100%。
六、贷款担保覆盖率
1、计算公式:贷款担保覆盖率=实际办理贷款担保额/应办理贷款担保额×100%。
2、指标解释:是衡量贷款第二还款来源保障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发生风险时清偿银行贷款的能力。因此无论哪种贷款担保形式,都必须是建立在合法有效的前提上。该指标原则上应达到100%。
第五篇: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
银监发〔2007〕46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
各银监局:
为促进村镇银行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现就加强村镇银行的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一、监管原则和目标
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坚持属地监管和联动监管、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法人监管和并表监管、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对村镇银行实施以资本为基础的风险监管,促进村镇银行合法、稳建运行,把村镇银行真正办成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社区性银行。
二、市场准入监管
(一)机构准入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根据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农村金融服务状况和金融监管资源配置情况,合理确定村镇银行设立地域和数量的计划,逐级报银监会备案。要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按照成熟一个、审批一个的原则,严把市场准入关,不得擅自放宽市场准入标准,确保村镇银行的准入质量。要坚持自愿原则,积极引导培育,防止行政不当干预,避免盲目追求机构数量。银行业监管机构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监管,重点审查村镇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品行、经营管理能力和工作业绩,切实把好任职资格准入关。要强化对村镇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监管,采取谈话、考核等方式,开展履职行为监管评价,根据履职评价结果,对有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胜任工作的人员,责令村镇银行予以纪律处分、解聘或罢免,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任职资格。
(三)业务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村镇银行的业务监管,督促村镇银行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内依法合规进行经营。设在县(市)的村镇银行不得跨县(市)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对违法违规经营、超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经营的村镇银行,要严格按照有关金融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四)股权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村镇银行股权监管,对股东资格和股权结构进行审查,特别要加强对关联股东的资格审查,防止被企业法人及其关联股东控股和操纵。对存在隐瞒关联关系并超过规定持股比例的股东,村镇银行应督促股东限期三个月之内转让超持的股份,并终止其超持股份的表决权。要探索建立村镇银行股权或股份转让机制,促进村镇银行的股权或股份的有序转让和股权结构的不断优化。
三、资本监管
(一)资本约束机制。属地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村镇银行资本及其充足率监管,督促其建立资本约束、评估和补充机制,并根据资产变化和业务发展规律等情况制定资本充足率规划,使风险资产规模的扩张能够控制在资本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8%。
(二)资本提示机制。鼓励村镇银行持有高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资本。属地银行业监管机构应结合村镇银行实际,设立高于8%的资本充足率提示值,当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提示值时,及时进行提示,督促村镇银行启动资本补充和控制风险资产机制,防止资本充足率下降到8%以下。
(三)资本纠正机制。对资本充足率不足8%的村镇银行,属地监管机构要采取限制市场准入、资产扩张、利润分配和责令调整资产结构等措施,督促其启动资本纠正机制,实行股东定向增资和引入新的机构投资者,在规定整改的期限内达到监管要求。
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监管
(一)公司治理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督促村镇银行按照“股东参与、简化形式、运行科学、治理有效”原则,因地制宜建立市场导向、职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设立董事会的,要完善董事的选举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决策科学性。不设立董事会的,必须设立独立董事,并由利益相关者派驻专职人员或聘用资质较高的社会中介机构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对村镇银行主要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股东和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可以向村镇银行董事会或经理反映,也可以直接向属地监管机构举报和反映。
(二)内部控制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督促村镇银行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借鉴其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者(以下统称持股银行)内部控制要求,建立与其业务性质、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村镇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管理为重点,设 1 定组织架构以及部门职责,建立覆盖全部业务、岗位和人员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存款、贷款、投资、会计等主要业务的经营政策、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内控机构的作用。村镇银行要建立独立的向董事会或监督机构报告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在加强日常内部审计的同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估,检查内部控制贯彻落实情况,提升内控质量和水平。董事会或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应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评价。
五、风险监管
(一)信用风险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督促村镇银行根据小法人机构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和组织机构,着重防范信用风险。一是村镇银行要建立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特点和微小企业相匹配的信贷管理制度,实行审慎、规范的风险资产分类制度,全面准确反映资产形态,提足拨备并始终将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保持在100%以上。二是村镇银行发放贷款要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实施严格授信管理,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切实提高资产质量。三是村镇银行要防止信贷集中风险,坚决杜绝对单一借款人和单一集团企业的超比例授信和贷款,严格控制除农业以外的单一产业信贷投放比例。对股东和内部关系人的关联授信应报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同意,条件不得优于非关联方同类交易条件,授信金额不得超过其对村镇银行的投资额。村镇银行不得对异地股东及其设在注册地的关联企业授信。
(二)流动性风险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督促村镇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建立流动性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在任何时点保持充足的资金头寸,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引导村镇银行与持股银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确保持股银行对村镇银行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当村镇银行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属地监管机构要及时向持股银行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管机构进行通报,要求协助督促持股银行加强对村镇银行流动性支持,共同防范流动性风险。
(三)操作风险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督促村镇银行按照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和防范操作风险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在保持有效制约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制定并执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制度办法,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有效防范各类案件。要加强合规风险建设,构建有效合规机制,设置合规风险岗位,着力培养合规经营意识,培育优质合规文化,做到自觉遵规守法,坚决杜绝账外经营。
六、支农服务监管
(一)市场定位。属地监管机构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探索建立灵活、便利的信贷管理与服务模式。在内控先行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村镇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满意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支农服务评价。属地监管机构要建立支农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构建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定期对村镇银行的客户贷款覆盖面、客户贷款满意度、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其综合评价、行政许可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
七、信息披露监管
(一)信息披露规范。属地监管机构要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和《关于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报告内容的通知》要求,督促村镇银行在服务区域内,采取媒体披露、张贴公告以及其他便于公众获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公开披露信息,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二)信息披露责任。村镇银行董事会或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为信息披露工作的主体,并对信息披露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承担责任。董事会要增强信息披露自觉性,按照规定要求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保证村镇银行披露的信息准确、完整并具备可比性。对信息披露不规范、不真实、不完整的,属地监管机构要督促董事会或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实施问责,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应严格按照银监会信息披露规定进行处罚。
八、持续监管
(一)设置主监管员。属地监管机构应为村镇银行配置主监管员,每名主监管员负责监管的村镇银行等法人机构原则上不得多于3家(含)。主监管员负责收集、审查、分析、汇总和上报村镇银行的监管报表和统计信息等资料。主监管员每月应到村镇银行进行现场走访,与村镇银行董事长、高级管理层进行磋商,向相关人员了解村镇银行情况,每年组织审慎监管会议。村镇银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的,主监管员应组织进行三方会谈。要参照《商业银行监管评级指引》开展监管评级,撰写监管报告。主监管员要与负责持股银行的主监管员建立对话机制,加强监管信息沟通,共享监管信息,确保对村镇银行实施全方位的有效监管。
(二)建立非现场监管统计制度。按照严格监管和持续监管要求,建立村镇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村镇银行在试点期间暂向属地监管机构报送5张非现场监管报表,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及附注第Ⅱ部分、《G04利润表》、2 《G14授信集中情况表》、《G41资本充足率汇总表》和《G42表内加权风险资产计算表》,具体报表格式和填报要求另行下发。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纳入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按照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要求报送监管信息。
(三)实施现场检查。属地监管机构要根据非现场监管情况,结合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合理确定村镇银行的现场检查计划。现场检查计划要报银监局备案,由银监局综合辖内村镇银行风险情况,统一制定印发现场检查计划和方案,属地监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要创新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现场检查方式,专项检查、后续跟踪检查可以与主监管员的现场走访相结合,探索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对村镇银行实施现场检查的方式。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应侧重对村镇银行的规制建设、内部控制、合规经营,特别是信贷管理、资产分类真实性等方面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按照《现场检查操作规程》执行。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属地监管机构应严格进行处理,并跟踪落实整改,切实提高现场检查实效。现场检查结束后,属地监管机构应及时将检查报告、查处结果和监管意见逐级报银监局。
(四)并表监管。对符合并表监管要求的,持股银行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对村镇银行实行并表监管。持股银行应按照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并表监管要求,向属地监管机构报送监管信息。负责并表监管的银行业监管机构要与村镇银行的属地监管机构建立每月对话机制,加强监管信息沟通,实施对持股银行有效监管。持股银行主要履行以下监督指导职责:派遣合格人员到村镇银行担任董事并进行监督和考核,促进其依法勤勉履行职责;对村镇银行实施合并报表审计,严格监督资金外流;指导村镇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健全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编制报送监管报表;向村镇银行提供风险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培训、产品开发、建章立制等方面援助,建立对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持股银行所在地的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对持股银行监督指导职责履行情况实施监管。
九、风险处置
(一)日常风险处置。属地监管机构要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测机制,加强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状况分析,根据资本充足和不良贷款状况对村镇银行进行分类,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实施递进式分类处置。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和不良贷款高于15%,且在限期内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村镇银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对其进行兼并重组。
(二)支付性风险处置。属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村镇银行支付风险预警,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督促村镇银行启动风险处置应急方案,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筹集资金应对支付危机。当村镇银行出现支付风险时,要指导村镇银行及时向人民银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和争取其他资金支持,并要求持股银行启动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协助处置支付风险。
(三)高风险机构处置。对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及以下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应适时接管或对其实施撤销或破产。对符合撤销条件的村镇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应依法予以撤销,并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组织实施。申请破产的村镇银行,应报银行业监管机构同意。
十、监管工作要求
(一)职责分工制度。在试点期间,村镇银行由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实施监管。银行业监管机构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共同加强对村镇银行监管,切实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银监会负责制定村镇银行监管制度办法,汇总分析非现场监管信息,撰写综合监管报告,对撤销村镇银行作出决定。银监局负责制定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实施细则,汇总分析辖内村镇银行非现场监管信息,撰写综合监管报告,组织制定现场检查计划,指导银监分局开展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工作,并负责对所在地村镇银行实施属地监管。银监分局负责对辖内村镇银行实施属地监管,具体监管工作可授权监管办事处实施。
(二)资源配置制度。属地监管机构要建立科学的监管资源调配制度,进一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根据辖内村镇银行的机构数量、资产规模、风险状况和监管要求,科学合理配置村镇银行的监管人员,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不到位。
(三)监管培训制度。属地监管机构要结合村镇银行监管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确保辖内村镇银行监管人员每年参加业务培训,并通过考试和实践检验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提升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监管预警制度。属地监管机构要针对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科学运用监管通报、座谈、质询、诫勉谈话等方式,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管通报和风险预警,指导村镇银行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内控制度,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五)监管举报制度。属地监管机构要建立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的监管举报制度,在村镇银行营业场所公布举报联系方式。属地监管机构应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情况和线索进行核查或现场走访了解,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六)监管问责制度。各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按照监管职责分工要求,细化监管岗位职责分工,建立属地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负责,相关监管部门、岗位、人员职责明确的正向激励监管工作机制,强化监管工作考核,开展监管效果评价,对监管失职、渎职行为实施严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