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良资产转让创新模式和对银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不良资产转让创新模式和对银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首先要区分不良资产和呆账;前者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自身为管理贷款根据内部评级划分贷款质量的结果。《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
后者则是财务会计的概念,是从会计准则上允许进行核销的定义。依据是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的附件1《一般债权或股权呆账认定标准及核销所需相关材料》进行认定。
不良资产和呆账并没有实质性对应关系。但如果银行希望降低不良资产率,缓解拨备覆盖率压力,则需要通过不良贷款中的呆账进行核销或者进行不良资产转让。而不良资产转让如果是折价转让,折让的部分同样需要核销。
1.不良资产中抵押资产处置周期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因行驶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处分。
超过2年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2的规定,股权资产也是需要在两年内处置,否则将面临惩罚性的资本计提,风险权重为1250%。两年期间的风险资本为400%。
同样不动产在行使抵押权处置期内(两年)风险权重为100%,但超过处置期则按照“其他非自用不动产”处理,风险权重为1250%。
2.不良资产转让或剥离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这里影响的主要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存贷比;先大概介绍一下这四项指标。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这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特种准备金+贷款损失一般准备金)/(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从上述两项比率公式可以看出,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 不良率;其实为方便理解,应该将上述公式重新调整为:贷款拨备率/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对一家银行的风险识别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应付贷款分类的周期性,引入的一个没有风险敏感性的指标。贷款拨备率有别于其他几项贷款损失监管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理论上在不良率低于1.667%(2.5%/150%)情况下可以把贷款拨备率看做一个常量(截止2016年底达标 2.5%),当然不排除部分银行因为谨慎起见维持较高的贷款拨备率;一旦不良率高于1.667%,为维持拨备覆盖率的150%水平,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拨备率。
存贷比 = 各项贷款/一般存款(去年6月份银监会做了一些调整,但不影响本文的不良贷款转让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再来看贷款核销和转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改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主要就两种途径,一是核销,二是转让。
如果是核销,则可以降低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但贷款拨备率反而下降。因为核销会同时将不良贷款可以核销部分和不良贷款账面价值进行冲减,二者等额下降。如下图工商银行2014年核销383.6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其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减值准备都下降383.64亿。但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06%,所以分子分母的同时下降会提高拨备覆盖率。同时贷款拨备率分子是拨备余额,分母是所有贷款余额,工行2014年末是2.34%,分子分母等额下降将导致该比例下降。
如果是不良资产转让,按照平均35%的账面值转让价款,那么另外65%的折扣部分需要核销,所以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因转让而下降65%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账面值全部消除,资产方新增35%不良贷款余额的现金。
所以降低不良率,更大幅度提高拨备覆盖率(分子只降低65%,分母下降100%的转让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同样也会降低。
此外上述核销和不良资产转让都一样,可以改善存贷比,释放银行信贷增长空间。
总结起来,参照上图 “本年核销”不冲击利润表,影响利润表的项目是“本年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反映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
从效率上看,不良资产转让比呆账核销的效率要更高,流程更快。其他定义:
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根据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是指按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需指出的是,央行定义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有别于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定义的一般准备,后者要求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只能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个最大的硬性约束阻碍其他民间参与不了资产盘活。当然在当前的大政治背景下(中央鼓励不良资产的盘活,银监会也是采取鼓励态度,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部分金融机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良资产转让的受让方选择上没有严格执行《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公布的只有10个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承接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尚未取得授权的地方部分公司已经开展类似业务,先通过已有经验为获取未来正式资质奠定基础。1.常规批量转让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规定省级政府可以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区别于4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入不良资产后只能自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该规定也和2012年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一致。地方授权文件应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民营资本只能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现在来看民营资本和外资尚难以直接进入不良资产批量受让的市场。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发布 银监办便函[2014]634号 公布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安徽省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公告另外5家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渝富集团
福建省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批量转让的约束
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
(四)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导致目前个人不良贷款中最主要组成部分的“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转让存在法律障碍。
但因为个人贷款金额相对小,笔数多,如果通过转让途径,只能批量转让。这样的两难处境,一般解决手段是通过等量置换,即通过发放小企业贷款置换“个人经营性贷款”,以符合批量转让的条件。
1.不良资产证券化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话题极具争议性。在目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中并没有明文制度性限制不得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明确约束的主要是三部: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2012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2]127号);2008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三部法规强调基础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和部分产业政策的倾向。2008年因为国外资产证券化及再证券化中涉及大量不良资产引发的金融风险,银监会特地强调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时候要做好违约风险和信用(经营)风险的分散和信息披露工作。
但现实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从未有成功实施的案例(有少数金融机构成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原因在于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国内诞生以来,都是逐笔审批的流程,经过银监会和央行的双重审批,不要说不良资产,即便是正常资产在2008年到2012年的4年间也被窗口叫停。2012年重启后,每笔不良资产仍然需要面对银监会的开包检查,对资产质量风险和产业政策等进行审核。
但最近的监管层态度看,2015年5月14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叶燕斐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去年都是用正常类优质资产作为基础资产,但资产类别没有限制,今年考虑将不良资产试点做证券化。这也是官方首次就不良资产证券化表面态度。
同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015年15日也表示肯定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能够拓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现不良资产价格,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水平。
而且自2014年11月份银监会将资产证券化从逐笔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后,同时也不再开包检查,从制度上应该没有了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而且目前的监管环境鼓励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方式。但发起人作为贷款服务机构(一般都是发起人兼任,不良贷款更需要发起人冲当贷款服务机构)一旦将不良打包转让后,如果劣后级又非常低(最新监管规则上没有强制劣后比例要求),是否导致发起人道德风险等问题需要从长远机制设计上考虑的问题。
2.转让+回购或其他风险兜底增信措施
部分受让方由于资源约束仍然依赖于转让方进行催收的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又得委托出让行继续对债权进行管理。受让方委托出让行进行清收情况下,银行或需要通过部分风险兜底来增信。
回购指不良资产打包转让资产管理公司后,同时签订回购协议,回购价格事先确定,银行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费”(也有可能是差价形式体现);该设计可以为银行短期调节监管指标。
对于这种形式的回购,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要求也表示怀疑。此外这种转让方式是否符合127号文关于禁止非标资产回购的规定,也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127号文看,第五条明确规定:“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从该规定看,不良资产应该也在禁止之列,如果受让方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畴。
当然如果转让+回购对象不是金融机构,则不受该条约束。
同样在127号文同业业务中明确卖出回购不能出表(比会计准则更加严格的规定);而风险补充或兜底类似结构分层的设计,等同于不良资产转出行仍然持有劣后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是优先级,只不过这里并没有引入信托公司设计受益权进行剥离。所以笔者的观点不论是回购,还是风险补充或兜底都没有做到风险实质出表。
此外进一步隐蔽类型为“通道+回购”,即通过一家第三方通道(通常不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是一个通道资管公司)按照不良资产等价承接不良资产,同时附加回购协议,通道资金来自不良贷款转出行的贷款。这样的模式,对银行而言成本较低,只需要付很低的通道费,可以降低多重监管指标,如不良率,存贷比,信贷规模,资本计提等。很明显这种模式违规非常明显已经不是灰色地带的操作形式。
3.新增贷款给第三方进行转移,或平移风险
“平移”风险是指通过向担保企业发放等量新增贷款形式收回不良贷款,操作上通过受托支付直接设立专用账户,确保该笔贷款资金可以确定性回流到原先的债务人开在债权行的账户上。
新增贷款第三方,以便第三方企业(实力较强的企业)接受问题企业,或接受问题企业的部分债务来短期化解债务风险。
4.将不良贷款打包通过银信合作理财设立信托受益权分层,优先级对大众理财客户发售
由于信贷资产转让规则规定不允许银行理财直接受让信贷类资产,所以这种模式必须通过信托进行操作,同时必须有第三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承接不良资产转出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的法规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不得投资于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法规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
5、其他非常规处置渠道
《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9]24号)明确对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没有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社会投资者是指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但缺陷在于:向社会投资者转让只能公开拍卖,而且不得是批量转让。如果是批量转让,则必须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批量的定义是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
但是从司法实践看却面临更多的障碍,因为金融债权业务经营需要特殊牌照制度由银监会进行严格准入和监管。这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在具体案件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函时认为,银行只有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债权,而无权自主向社会上的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金融偾权。中国银监会在2009年上述批复中(银监办发[2009]24号)则认为金融债权也是债权,允许银行向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逾期债权(但不可以批量转让)。所以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
6、产权交易所护持 目前信贷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则中对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有严格约束,尤其在风险转移和资本计提,贷款损失计提方面,防止任一试点的落空。而且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不包括不良资产。但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存在一定隐蔽性,尽管实质上仍然是类似模式。如果是通过理财产品承接对方的不良资产,同样需要符合理财产品投资的相关规定,即不得直接受让信贷类产品。
7、不良资产跨境转让
目前仍然不具备可行性。因为整体客户关系维护,母行本来就需要并表核算这些不良资产,转让后并不加大母行的拨备和其他指标,外资行有更高动力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母行;但银行贷款(包括正常类和不良类)跨境转让涉及外债问题,外管局目前的法规体系属于空白,从外管局的规范反馈看也是持否定态度。
尽管外管局当前是否定操作的可行性,但未来随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是否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比如设定转让的不良资产债务人局限于特定区域和特定额度)试点,笔者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
五、不良资产处置的税务问题 1.财政和税收政策协调问题
金融企业核销主要政策是财政部2013年发布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财金[2013]14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2011年税务局发布的新规中没有对金融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做特殊规定。
在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附件1第七项“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但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超过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债权;或者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但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由于执行困难等原因,经法院裁定终结或者终止(中止)执行程序的债权;”
但在税务局发布的《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中:第五项“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在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附件1第十五项明确:“对于单户贷款余额在10万元及以下(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为1万元及以下)的个人无抵押(质押)贷款、抵押(质押)无效贷款或者抵押(质押)物已处置完毕的贷款,经追索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但在税务总局的财税[2009]57号中只列举:“
(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2.核销的税收激励不够
财政部关于税前扣除的最新法规是《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号)明确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此处并没有区分贷款质量,只是按照1%比例允许银行税前计提。
《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五点关于贷款类债权损失可以税前抵扣,不过没有列举的情形,也可以通过申报税前扣除。但问题是银行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收集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证据,这在现实操作中比较困难,导致实际呆账核销积极性不高。1.抵押物处置
国土资源部2012年修订发布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被定义为“闲置土地”满一年征收20%闲置费。未动工2年无偿收回。在《办法》中第八条列举了一些例外情形,但不包括因执行抵押权而进入处置流程的情形。
2.首封法院对抵押处置权
司法实践中的“首封法院抵押财产处置权”:首封法院实际执行抵押物处置权,尽管抵押物的实际抵押权人在其他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但该法院无法执行,所以在首封权为纯担保银行的时候,可能消极对待抵押物处置。199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涉及题设问题的条文主要是第88条、第90至95条。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由首封法院主持,对查封财产有优先受偿权的,可以申请参与分配程序,主张其优先受偿权,其仍然依照法律规定的顺序优先受偿。
例举部分地方法院层面的处理方法:
【上海】2014年底,上海高院发布《关于在先查封法院与优先受偿债权执行法院处分查封财产有关问题的解答》,该《解答》的具体条文虽略有模糊,但其确定的原则可帮助我们理解及推导处理模式,其本质可归纳为三原则:其一,由财产所在地法院负责处分;其二,由首先进入终局执行的法院负责处分;其三,由有优先受偿权但查封顺位在后的法院负责处分。上海高院并未明确这三个原则如何使用,是并列关系还是有先后重要性?但从其下文的具体条文可以看出其内在逻辑:
情形一:首封法院与有优先受偿权的执行法院均进入终局执行(是指有生效裁判文书作为执行依据的执行阶段),则由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负责处分,不论其查封是否在后。若有外地法院,则按此顺序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报最高院。
情形二:首封法院进入终局执行,但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尚未进入终局执行,则由首封法院负责处分。若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进入但首封法院尚未进入,则由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负责处分。
【北京】北京高院印发的《北京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2013年修订)对此问题的相关条文基本可归纳为: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优先于首封法院(无抵质押等),查封法院中均无抵质押的则优先给予首封人适当补偿。没有规定首封法院进入终局执行但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尚未进入终局执行的情况。3.法律诉讼主体和抵押权变更问题
带有抵押的不良资产转让面临抵押权同步变更登记问题,有些地区非金融机构受让方无法在房地产登记部门办理抵押权登记,或因贷款未结清原有抵押物无法解押。
若相关债权处于诉讼状态,部分法院仍然要求银行撤诉,然后不良资产的购买方再起诉,不仅拖延时间而且还可能面临失去首封权法院地位,处置查封债权对应的财产相对被动。4.法律规范
2009年,最高院出台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发[2009]19号)做了非常细致的相关安排(尽管仍有部分模糊地带)值得参考。
一、关于审理此类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二、关于案件的受理
三、关于债权转让生效条件的法律适用和自行约定的效力
四、关于地方政府等的优先购买权
五、关于国有企业的诉权及相关诉讼程序
六、关于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事由的认定
七、关于不良债权转让无效合同的处理
八、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和相关证据的审查
九、关于受让人收取利息的问题
十、关于诉讼或执行主体的变更
十一、关于既有规定的适用
十二、关于《纪要》的适用范围
第二篇:9种不良资产创新处置方式及对银行影响
9种不良资产创新处置方式及对银行影响
资产3602016-03-15 13:42:42阅读(0)评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一、不良资产定义
首先要区分不良资产和呆账;前者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自身为管理贷款根据内部评级划分贷款质量的结果。《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
后者则是财务会计的概念,是从会计准则上允许进行核销的定义。依据是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的附件1《一般债权或股权呆账认定标准及核销所需相关材料》进行认定。
不良资产和呆账并没有实质性对应关系。但如果银行希望降低不良资产率,缓解拨备覆盖率压力,则需要通过不良贷款中的呆账进行核销或者进行不良资产转让。而不良资产转让如果是折价转让,折让的部分同样需要核销。
二、监管对银行不良资产的苛刻约束
(一)先看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
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要求不良率不应高于5%(不过本文最后介绍央行对财务指标约束中有更严格的要求),但其实该比例要求并非硬性要求,实践中一家银行的不良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除不良资产转让外,银行难以像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那样准确管理不良率,目前银行业的不良率报表体现水平大约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家银行的5级分类标准不完全相同,银监会在2007年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给出了一些定性考量因素和需要考虑的维度,但具体分类并不是完全量化的过程,而是依赖于风险官综合诸多非量化因素综合评估结果。具体可以参见本文第六部分五级分类的详细阐述!
2).货款拨备率:货款损失准备/各项货款余额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4号)正式引入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要求重要性银行于2013年底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放宽至2018年底达标即可。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这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一般来讲,拨备是为了覆盖预期损失,资本金用来应付非预期损失,或者说发生概率较小但损失较大的情形,称肥尾。所以拨备应该对应着一定的风险较高的贷款。贷款拨备率有别于其他几项贷款损失监管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实质上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分类没有充分信心,或者说为应付对贷款分类的周期性,用2.5%的硬性指标来弥补150%拨备覆盖率的不足。
但2.5%指标对银行而言在经济景气的上升周期比较难以达到,因为不良率较低,所以银行不得不被迫额外提取。
3).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次级类货款+可疑类货款+损失类货款)* 100%,对于超过150%的拨备可以计入二级资本,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上述公司分子部分一般称之为贷款损失准备,作为资产的减项,并相应地在利润表上作为支出项,从而减少当期收益。但实际资产损失并没有实际发生,只有当实际贷款核销或不良资产低于面值进行处置的时候才会最终兑现所谓的损失。所以贷款损失准备主要用来应对“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而前面介绍的资本充足率中的银行资本(包括银行普通股权+可减计资本债)用来应对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
(二)再来看贷款核销和转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这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从上述两项比率公式可以看出:贷款拨备率/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对一家银行的风险识别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应付贷款分类的周期性,引入的一个没有风险敏感性的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一般而言银行不会维持较高的贷款拨备率(2016底前达标2.5%),在不良率不高的情况下(不良率低于1.667%),短板是贷款拨备率,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常量。但如果一旦不良率高于1.667%,拨备覆盖率将是那个短板,从而是常量150%。
为何这样,还是看公式:贷款拨备率/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如果不良率超过1.667%,为了维持150%的拨备覆盖率,银行必须不断增加贷款损失拨备,此时银行压力来自拨备覆盖率,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意味着冲击利润表。
如果不良率低于1.667%,那么银行压力主要来自贷款拨备率(2016年底2.5%的标准才正式生效)的2.5%监管水平,银行也必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从而冲击利润表。此时拨备覆盖率将维持在高于150%的水平上,不构成主要压力。
所以此次如果银监会降低拨备覆盖率到120%,其实不良率阀值调整到2.083%(2.5%/120%),从而所有不良率低于2.08%的银行不必担心因为不符合拨备覆盖率而需要额外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当然上述阀值概念主要基于假设时间往前看到2016年下半年,2.5%贷款拨备率即将生效的试点。
(三)不良资产核销和转让如何改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
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改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主要就两种途径,一是核销,二是转让。
如果是核销,则可以降低不良率和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变动不确定,多数可能提高拨备覆盖率。因为核销会将不良贷款可以核销部分和不良贷款账面价值进行冲减,二者等额下降。从工商银行2014年核销案例来看,其核销383.6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其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83.64亿,贷款减值准备下降多少可选择,如果也等比例下降383亿,分子分母的同时下降会提高拨备覆盖率,但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06%,会提高拨备覆盖率。同时贷款拨备率分子是拨备余额,分母是所有贷款余额,工行2014年末是2.34%,分子分母等额下降将导致贷款拨备率下降。
如果是不良资产转让,按照平均35%的账面值转让价款,那么另外65%的折扣部分需要核销,所以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因转让而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的65%(如果冲抵减值准备是按照1:1),不良贷款账面值全部消除,资产方新增35%不良贷款余额的现金。所以不良资产转让降低不良率,降低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就此案例会提高(分子降低65%,分母下降100%的转让的不良贷款)。
总结起来,“本年核销”在此前计提非常充分的情况下不会冲击利润表,而肯定影响利润表的项目是“本年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反映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
那么总结起来一句话:银行是否核销其实不一定影响利润表,但影响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几个指标。但银行是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却实实在在影响当年利润。从而降低拨备覆盖率可以释放部分利润空间。此次银监会将拨备覆盖率降到120%,对利润表的影响是释放了0.3单位的坏账准备计提。
笔者乐意进一步探讨,欢迎加微信***讨论。
三、不良资产转让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只能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个最大的硬性约束阻碍其他民间参与不了资产盘活。当然在当前的大政治背景下(中央鼓励不良资产的盘活,银监会也是采取鼓励态度,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部分金融机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良资产转让的受让方选择上没有严格执行《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公布的只有15个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承接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尚未取得授权的地方部分公司已经开展类似业务,先通过已有经验为获取未来正式资质奠定基础。
1.常规批量转让
财政部和银监会2012年1月发布《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规定省级政府可以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区别于4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入不良资产后只能自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
地方授权文件应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民营资本只能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现在来看民营资本和外资尚难以直接进入不良资产批量受让的市场。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发布 银监办便函[2014]634号 公布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公告另外5家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2015年7月份银监会公告第三批5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以及后续共22家省级不良资产名单参见本文附件。
2.批量转让的约束
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四)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导致目前个人不良贷款中最主要组成部分的“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转让存在法律障碍。
但因为个人贷款金额相对小,笔数多,如果通过转让途径,只能批量转让。这样的两难处境,一般解决手段是通过等量置换,即通过发放小企业贷款置换“个人经营性贷款”,以符合批量转让的条件。
实际业务中,是否可以通过批量协商,招标,分包报价和合同值得探讨!
此外地方版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还有如下约束:
1.业务局限于省内。根据财金[2012]6号文和银监发[2013]45号文,原则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AMC,且只能参与本省内的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从目前为止银监会公布的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看,仍然都是严格执行每省一家的规定。
2.处置方式较为单一。根据财金[2012]6号文和银监发[2013]45号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如以资抵债、债转股、债务打折等方式进行处置。这主要为了防止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变成流转平台,从而拉长整个不良资产处置的链条,也避免利益输送。而债务重组一定是最终的处置措施。
相比之下,根据财政部2008年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财金[2008]85号),四大AMC可通过追偿债务、租赁、转让、重组、资产置换、委托处置、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处置资产。
3.金融机构定性
是否是金融企业,其实各监管机构的定义也常常出现一些差异,但一般以是否有金融监管部门(三会)发放的金融牌照为准。是否为金融类企业其实是一个双刃剑,但四大AMC作为金融类企业,可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商业融资。债券融资成本也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非金融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四、不良资产创新转让方式探讨
1.不良资产证券化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话题极具争议性。在目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中并没有明文制度性限制不得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2006年-2008年国内主要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过都是跨境转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全部叫停,不仅仅是不良资产证券化。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明确约束的主要是三部: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2012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2]127号);2008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三部法规强调基础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和部分产业政策的倾向。现实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此前一直难以成行,原因在于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国内诞生以来,都是逐笔审批的流程,经过银监会和央行的双重审批,不要说不良资产,即便是正常资产在2008年到2012年的4年间也被窗口叫停。2012年重启后,每笔不良资产仍然需要面对银监会的开包检查,对资产质量风险和产业政策等进行审核。
但最近的宏观形势和银行资产资产质量逼迫管理层考虑如何为银行解困。为缓解当前经济压力,鼓励银行信贷投放,激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当务之急;显然不良资产问题影响银行多重监管指标(本文后面将详细分析处置不良资产怎样改善银行监管指标),所以成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开放不良资产证券化等都是为银行解忧途径。
目前监管层都肯定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能够拓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现不良资产价格,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水平。也即将在大行中开始试点。
而且自2014年11月份银监会将资产证券化从逐笔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后,同时也不再开包检查,从制度上应该没有了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而且目前的监管环境鼓励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方式。但发起人作为贷款服务机构(一般都是发起人兼任,不良贷款更需要发起人冲当贷款服务机构)一旦将不良打包转让后,如果劣后级又非常低是否导致发起人道德风险等问题需要从长远机制设计上考虑的问题(最新监管规则上没有强制劣后比例要求,发起人可以将劣后的95%出售,如10亿资产支持证券,6亿劣后,那么发起人理论上只要持有其中的3000万即可;当然实践中多数仍然发起人持有)。
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还有评级以及关联交易。对于稳定现金流的基本预测相对更难,不确定因素(如国内破产重组流程人为干预因素)较多。关于关联交易,目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流通,关联交易适用普通债券的关联交易准则,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公告9号文进一步放松关联交易约束。但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使得整个风险脱离银行集团甚至脱离金融集团表内体系,是否需要严格的关联交易制度,而且需要重新考虑“关联方”的定义,防止集团内部消化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阻碍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真正市场化运作市场化定价。对于合格投资者,在银行间因为都是机构客户相对可控。如果跨市场发行(央行在今年4月份的资产证券化上市交易备案制改革中允许跨市场运作),交易所则需要考虑制定相对更严格的合格投资者准入标准。
不良资产由于其风险特征,对信息披露和估值要求更高,最为资产证券化最核心要素的“稳定现金流”不确定性较普通资产支持证券更高。所以不良资产证券化笔者认为更多是市场基础而不是法规障碍。此外从资本计提角度,按照目前规则,B+及以下风险权重为1250%,不良资产证券化自留比例如果较高的情况下也对资本形成一定压力。
此外在林华许余洁黄长清、李耀光在《金融会计》2015年12 期发表的《中国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的相关思考与建议》提议过PE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发起人模式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讨论。从目前法规层面仍然需要对社会资本批量处置不良资产,以及非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打破“自行处置不得转让”的法规体系约束。
2.转让+回购或其他风险兜底增信措施
部分受让方由于资源约束仍然依赖于转让方进行催收的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又得委托出让行继续对债权进行管理。受让方委托出让行进行清收情况下,银行或需要通过部分风险兜底来增信。
回购指不良资产打包转让资产管理公司后,同时签订回购协议,回购价格事先确定,银行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费”(也有可能是差价形式体现);该设计可以为银行短期调节监管指标。
对于这种形式的回购,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要求也表示怀疑。此外这种转让方式是否符合127号文关于禁止非标资产回购的规定,也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127号文看,第五条明确规定:“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从该规定看,不良资产应该也在禁止之列,如果受让方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畴。
当然如果转让+回购对象不是金融机构,则不受该条约束。
同样在127号文同业业务中明确卖出回购不能出表(比会计准则更加严格的规定);而风险补充或兜底类似结构分层的设计,等同于不良资产转出行仍然持有劣后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是优先级,只不过这里并没有引入信托公司设计受益权进行剥离。所以笔者的观点不论是回购,还是风险补充或兜底都没有做到风险实质出表。
此外进一步隐蔽类型为“通道+回购”,即通过一家第三方通道(通常不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是一个通道资管公司)按照不良资产等价承接不良资产,同时附加回购协议,通道资金来自不良贷款转出行的贷款。这样的模式,对银行而言成本较低,只需要付很低的通道费,可以降低多重监管指标,如不良率,存贷比,信贷规模,资本计提等。很明显这种模式违规非常明显已经不是灰色地带的操作形式。
3.新增贷款给第三方进行转移,或平移风险
“平移”风险是指通过向担保企业发放等量新增贷款形式收回不良贷款,操作上通过受托支付直接设立专用账户,确保该笔贷款资金可以确定性回流到原先的债务人开在债权行的账户上。
新增贷款第三方,以便第三方企业(实力较强的企业)接受问题企业,或接受问题企业的部分债务来短期化解债务风险。
4.将不良贷款打包通过银信合作理财设立信托受益权分层,优先级对大众理财客户发售
由于信贷资产转让规则规定不允许银行理财直接受让信贷类资产,所以这种模式必须通过信托进行操作,同时必须有第三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承接不良资产转出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的法规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不得投资于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法规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
5、其他非常规处置渠道
《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9]24号)明确对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没有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社会投资者是指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但缺陷在于:向社会投资者转让只能公开拍卖,而且不得是批量转让。如果是批量转让,则必须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批量的定义是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
但是从司法实践看却面临更多的障碍,因为金融债权业务经营需要特殊牌照制度由银监会进行严格准入和监管。这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在具体案件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函时认为,银行只有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债权,而无权自主向社会上的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金融偾权。中国银监会在2009年上述批复中(银监办发[2009]24号)则认为金融债权也是债权,允许银行向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逾期债权(但不可以批量转让)。所以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
6、产权交易所护持
目前信贷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则中对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有严格约束,尤其在风险转移和资本计提,贷款损失计提方面,防止任一试点的落空。而且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不包括不良资产。但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存在一定隐蔽性,尽管实质上仍然是类似模式。如果是通过理财产品承接对方的不良资产,同样需要符合理财产品投资的相关规定,即不得直接受让信贷类产品。
7、不良资产跨境转让
目前仍然不具备可行性。因为整体客户关系维护,母行本来就需要并表核算这些不良资产,转让后并不加大母行的拨备和其他指标,外资行有更高动力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母行;
当日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境外进行不良资产转让,外汇管理依据《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处置不良资产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5]3号)是允许操作;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尽管外管局的法规中留有余地:“经主管部门批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外的其他类型境内机构对外处置不良资产可参照执行”;但根据实际和外管的接触看,银行贷款(包括正常类和不良类)直接(即不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跨境转让涉及外债问题,外管局的反馈是持否定态度。
尽管外管局当前否定操作的可行性,但未来随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以及缓解银行不良资产并释放银行放贷空间将是政策方向;是否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比如设定转让的不良资产债务人局限于特定区域和特定额度)试点,笔者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
8、不良资产债转股
这是最近热门话题,主要源于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厂熔盛重工(现更名为华荣能源,01101.HK)的一则公告,拟向债权人发行最多171亿股股票(向22家债权银行发行141亿股,向1000家供应商债权人发行30亿股),以抵消171亿元债务。财新记者独家获悉,在此次债转股完成后,熔盛重工最大的债权人中国银行将变成其最大股东。
财新报道揭示,截止今年2月,熔盛重工在金融机构的负债总额已经上升到226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是其最大的债权方,债务总额为63.1亿元。熔盛重工将向中国银行发行27.5亿股股票以抵消27.5亿元债务。
Q&A
第一个问题:银行债转股或其他持有工商企业股票是否一定违反商业银行法?
回答:不是。
银行其实可以被动持有股权,一般而言被动持股主要指股权质押因主债务合同项下违约银行取得的股权,但并没有排除其他形式银行为维护其债权所获得的股权,这其中笔者认为包括债转股。
资本处理如何计提是中行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根据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持有股权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商业银行被动持有的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在法律规定处分期限内的风险权重为400%。
(二)商业银行因政策性原因并经国务院特别批准的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为400%。
(三)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其它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为1250%。
(四)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未扣除部分)风险权重为250%。
除有国家另行规定外,笔者认为债务重组或股权质押形成的被动持股其风险权重应该是400%;但所谓法律规定的处分期内在债务重组或前面提及的中行案例中很难定义,要视具体债转股的推出安排或监管层批复。
显然此类债转股应该不是纯市场化运作结果,需要监管层深度介入,比如转股后持有期限,相应资本安排。后续能否常态化操作笔者持有怀疑态度,或至少等相关文件出台,如《企业金融债务重组管理办法》或能提供更多视角。
此外《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0 市场风险标准法计量规则,规定了股票投资的市场风险,指交易账户中的股票及其衍生品头寸。这里的资本计提要求非常低,只要求按照股票头寸的8%(类似风险权重100%)计提市场风险。即便加上一般市场风险和特定市场风险两种不同的股票投资市场风险,最高也就面临200%的风险权重(交易账户需要逐日盯市)。但国内银行的交易账户不存在股票投资组合,上述附件10的市场风险资本计提关于股票投资部分纯粹只是来自巴塞尔体系,确保国内资本管理框架完整性没有做删除处理而已。当然如果监管层深度介入并允许此次重组按照资本管理办法市场风险交易账户规则计提资本则另当别论。
第二个问题:如果银行因持有债转股的股权而承受400%风险权重(一般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只有100%),银行能否有其他选择,或者说银行从自身风险加权收益考虑银行选择将被动获得股权纳入表内是否明智?
这其实需要结合下面第三个问题一起来看,以中行对熔盛重工债转股案例来看,转股之前熔盛重工的估价类似于0.16元人民币左右的股价,转股方案是1股抵债1元。显然如果按照市值核算,中行需要大幅度计提减值准备(如果此前债务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在转股之后可能需要首先冲回再计提);如果计提减值准备后,笔者认为中行可以按照股权投资面值减去减值准备后的部分乘以400%来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如果按照被投资企业净资产来核算,则需要计入长期股权投资,但银行被动持股纳入长期股权投资显然不合适。目前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只适用于金融机构股权,因为商业银行法只允许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
第三个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各家银行实际如何对此笔债转股进行减值准备计提,尽管债转股因为存在股权/股票价值低于此前的债权需要做大幅度计提,但在计算拨备覆盖率的时候,此前的不良贷款或转为可供出售股权资产,反而减轻拨备覆盖率150%的压力。笔者此前在另一篇文章中分析过,在不良率超过1.667%的情况下,银行主要压力是拨备覆盖率而不是贷款拨备率。
贷款拨备率/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如果不良率超过1.667%,为了维持150%的拨备覆盖率,银行必须不断增加贷款损失拨备,此时银行压力来自拨备覆盖率,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意味着冲击利润表。
如果不良率低于1.667%,那么银行压力主要来自贷款拨备率(2016年底2.5%的标准才正式生效)的2.5%监管水平,银行也必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从而冲击利润表。此时拨备覆盖率将维持在高于150%的水平上,不构成主要压力。
也反映出目前银行目前的拨备覆盖率体系设计本身并不合理,因为目前的拨备覆盖率分子为计提准备,但分母仅仅为信贷资产,所以很多银行为了达到拨备覆盖率要求,通过不良贷款打包转让再同业资产接回。同样本案例中中行的债转股虽然被纳入信用风险资产,但一旦转为股权也可以减轻银行拨备覆盖率的压力。
9、不良资产代持
这里需要同业银行、券商或基金专户发行资管公司,实质上仍然需要安排回购或其他风险兜底方式。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来源:微理财 作者:宋星火
第三篇:会计国际化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会计国际化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
编辑整理: 出纳工作内容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会计国际化必然会对各国的经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有效应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会计和银行监管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协调会计与银行监管之间的关系,保证银行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一、会计国际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
第四篇:电子银行营销模式创新分析
电子银行营销模式创新分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摘要: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电子银行成为银行业产品创新和服务渠道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电子银行以其突破时空限制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电子银行的客户数量和交易量快速发展,对银行传统物理渠道的替代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银行的创新速度也十分迅猛。电子银行一方面正在更多客户接受,但另一方面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营销推广的困难。如何让更多的客户能够在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成为电子银行的忠诚客户已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个营销难题。
本文从电子银行业务本身的特点出发,按照电子银行业务的客观规律,结合当前各种创新营销模式和实际营销案例,来探讨各种适用于电子银行业务的新兴营销模式。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及其营销模式
电子银行是指银行通过电脑、电话、手机、ATM和POS等电子终端和渠道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业务。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和安全技术高的优势,网上银行成为应用范围最广和发展最快的电子银行。本文主要以网上银行为主展开论述。
电子银行本身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同时又是其他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通过电子银行提供的电子支付手段,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交易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资金结算和货物交割等环节涉及到的信息、资金和商品货物的流动才能更加顺畅和高效,可以说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
电子银行具有以下特点:
1、超越时空限制
客户通过网络、手机和电话等电子终端接入银行服务系统,无需亲临银行网点,并且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访问银行业务系统和账务系统,进行金融交易和查询,完成与银行的信息交互。这为经济全球化和商务活动的无限延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2、成本低廉
由于电子银行不需要物理网点和人员处理业务,可以帮助银行节约大量的运营成本。据测算,我国通过营业网点进行交易的单笔成本为3.06元,ATM的单笔交易成本为0.83元,网上银行的单笔交易成本仅为0.49元。电子银行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银行可以将节约的成本用于开发新的产品和开展各种促销活动。从户角度看,电子银行帮助客户节约了往返银行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消费者也能充分享受电子银行成本低廉的好处。
3、安全级别高
传统银行业务主要通过印鉴和签字来控制业务风险,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多数金融诈骗人员都是通过仿造印鉴和签字来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的。电子银行尤其是网上银行采用了高科技的身份识别和安全控制措施,在身份验证上采用数字证书来检验客户身份的合法性,尤其是USBKEY移动数字证书更是具有较高的安全级别。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常采用128位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加密技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尽管目前仍不能根本杜绝电子银行案件,但相比传统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的案件发生比率要低的多。
4、交互性强
客户和银行系统可以实现实时交互,及时获得交易结果。此外,银行可以在网上银行中发布各种产品和服务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解答客户疑问,帮助客户更好的使用电子银行服务。
5、创新速度快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与之相关的电子银行创新速度也要比传统银行业务快得多。
电子银行以上特点决定了其营销模式与传统业务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注重体验
由于电子银行是客户自助式的服务方式,客户亲自操作银行业务,在完成交易过程中基本没有与银行人员直接的交流,所以客户需要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事实上,多数客户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就需要银行在营销电子银行业务时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客户的体验,让客户迅速掌握电子银行的操作。
2、形式活泼,形象生动
由于电子银行技术含量较高,一些技术手段很难被客户理解,所以电子银行营销需要将抽象的技术用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客户易于理解和掌握。
3、互动性要求高
客户在使用电子银行过程中随时会遇到问题,所以对客户的售后服务尤其重要,银行必须提供实时交互的服务渠道和手段,与客户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电子银行创新产品更需要及时的告知客户,帮助客户正确使用,及时解决客户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二、营销模式创新的应用
根据上述电子银行的特点和对营销模式的创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能够很好的适应其客观规律的营销模式:
(一)娱乐式营销:
娱乐营销就是借助娱乐活动与消费者实现互动,将娱乐因素融入产品或服务,从而促进产品或服务取得良好的市场表现。往往越是高科技的产品,越是需要用时尚活泼的娱乐方式来包装和营销,这一点在其他IT产品,如电脑和手机的营销中经常被运用。
对于那些不了解电子银行的客户群,特别是年轻的客户,娱乐营销会起到很好的营销效果。娱乐营销适用于浅层营销,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客户对产品产生好感和愉悦联想,了解产品的主要特点,但是传达的信息相对较少,不适合进行深层营销。
案例A:
2007年10月某商业银行邀请了150多名企业代表和10多家媒体记者,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银行推介会。推介会采用舞台剧的形式,通过话剧的形式对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以及公司网上银行业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全新的展示,将一场视觉盛宴呈现给与会者,让大家在轻松愉快和互动参与的融融气氛下,深刻了解了我国网上银行10年走过的历程,也感受到了网上银行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功能和别具一格的产品特点,同时也对该行网上银行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生动的诠释。这种创新的形式获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推介会。
(二)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Experential Marketing)是通过让目标客户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随着消费型态的改变,经济演进的过程已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至体验经济时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美国知名学者约瑟夫·派因(B.Joseph Pine)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时代来临》(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中指出: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时代已来临。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体验经济时代的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网上银行通过网络将银行产品和服务直观的呈现在客户面前,是一种客户自助式的服务方式,客户亲身参与银行业务操作,直接体验银行业务处理的过程,所以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客户使用习惯以及客户在操作中的感受将直接决定客户满意度。体验
营销正是让客户快速掌握产品操作的捷径,同时也可以在体验营销过程中收集客户的使用感受,作为产品优化和升级的依据。
案例B:
某银行在推出其网上银行的一个新版本之后,在第一时间组织了10名客户参加“抢鲜体验”活动。这次活动采取了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操作真实账户和交易的方式。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银行提前准备了生产账户和真实用户,并搭建了网络环境,编写了详细的体验案例。通过讲解、演示、体验和交流四个环节,使客户充分了解了新产品的特点、优势、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客户也结合自己的操作感受和其他银行的网银优点,对新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体验活动的客户对此次活动的形式表示高度认可,也对银行注重客户感受的服务理念表示赞赏。
(三)数据库营销
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 Service)是运用IT、Internet与Database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营销手段,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消费者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营销信息,引导消费者去购买产品。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根据美国Donnelley Marketing公司的调查,56%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有营销数据库。从全球来看,数据库直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维系顾客、提高销售额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子银行拥有完整的客户数据库,可以根据客户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客户的交易习惯,有针对性的向客户营销电子银行新的产品和功能,实施精准营销。案例C:
某银行将网上银行新产品介绍制作成FLASH和电子邮件,然后向签约客户的邮箱发送,及时通知客户新产品的推出及其使用方法,使现有客户在第一时间了解了银行的新产品,并迅速使用新产品。一些产品说明被制作成有趣的FLASH,老客户接受到这样的邮件之后,还主动向其好友发送,这样银行新产品信息就从现有客户向目标客户进行了有效扩散,起到了病毒营销的效用。
(四)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属于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营销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
电子银行尤其是网上银行本身就是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银行业务,此外,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平台本身就是一个网站,可以承载大量信息,也可以与客户进行实时互动。
案例D:
某银行打破传统思维,在网银交易平台上开发了具有客户服务和产品营销功能的综合社区网站,在社区中不仅可以单向发布信息,包括财经信息、银行产品信息和各种促销活动信息,而且将在线客服、论坛、留言板、在线聊天等网络社区功能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双向互动服务功能。网银社区使网上银行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办理银行业务的需要,更在此基础上将网银社区发展成为一个专业性网站和论坛,增加了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依赖,使客户在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专业资讯,和银行以及其他客户进行互动交流,增加了客户对网银的滞留时间和网银本身的人气。由于非网银用户也可以注册用户身份甚至是过客身份浏览信息和参与社区活动,网银社区也成为一个有效的营销宣传阵地。
该社区网站还通过网络广告和搜索引擎向更广泛的人群推广,社区本身成为一个服务品牌,与网上银行产品互相呼应,共同打造网上银行的品牌。
(五)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就是企业以关心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在产生公益效果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并由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营销行为。企业通过公益慈善活动体现了自己高度的社会贵任感,并由此建立社会大众的信任,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电子银行产品作为银行创新产品,改变了传统业务模式,大大降低纸张消耗,明显减少外出交通所引发的碳排放。根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假如全美所有家庭都使用无纸支付的网上银行,每年就能节约1650万颗树木,能减少260万BTU的燃料消耗,足够给旧金山那样规模的城市供应一年的家用能源。”可见电子银行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作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E:
某银行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促销活动。活动主题为:绿色畅享计划-科技支持环保。活动SLOGON是:释放网络力量,畅享绿色未来。活动宣传口号:少用一张纸,少出一次门,多用一次电子银行,用您的实际行动建设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一片蓝天。
活动内容包括:
1、邀请相关媒体记者召开以“电子银行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研讨会。
2、制作以“环保知识”、“环保文化”、“环保责任”以及“电子银行与环保”为内容的环保手册,通过网点向客户派发。
3、结合国家6月1日起禁止免费塑料袋这一事件,制作带有活动标识和口号的环保布袋,向全行电子银行新客户免费赠送。
4、利用网银客户服务平台开展“网上植树、网下成林”的在线公益活动,客户可以网银交易积分在线认领树木,达到银行设定积分的客户可参加银行组织的公益植树活动。
5、在媒体公布本次活动成果,包括活动期间的减碳数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碳明星企业和个人。
活动各个环节均请媒体配合,以扩大社会影响。通过环保主题的公益活动达到了在推动产品促销的同时提升银行品牌形象的目的。
电子银行是高科技含量的新兴商业银行业务,其发展前景广阔,必将逐步替代传统银行业务,改变人类未来的投资理财和商务活动的方式,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有力支持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子银行的发展也必将彻底改变银行业的服务、营销和管理模式,并将对银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电子银行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进行不断的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的银行,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把握未来制胜之路。(来源:和讯)(编选:中国B2B研究中心 方盈芝)
第五篇: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企业文化创新对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剧烈。这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发展,以此提高自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也是核心环节。至此,本文就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从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点出发,进而分析企业文化的功能。最后探讨了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希望可以为众多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创新、健康发展、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建筑行业也如火如荼的不断发展,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是,这也使得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增大,需要施工企业不断的自主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博得一席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全面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创新就十分必要。企业文化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看做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那么,作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于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范围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就给企业自身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盲目效仿国外企业文化建设,忽略自身实际。导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理念脱钩,与社会市场需求脱钩,严重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对于企业的管理及发展都有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1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点概述 1.1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首先由美国提出,又可以称为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建设的精神支柱。它能够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分享,是企业公认的有利于企业建设的基本信念。同时,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及组织行为。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符号、管理制度、经营文化等综合一体的组织文化形式。1.2企业文化的特点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个集符号、信念、价值等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换而言之就是一种隐形存在文化价值,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次,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受社会市场需求、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并且,作为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再者,企业文化是一个集企业建设、员工培养、发展目标等于一体的组织行为。要求职工文化意识与企业发展意识相结合,引导员工将个人努力目标有效的融入到企业发展目标中,最大程度的促进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其具有很强系统性。最后,企业文化建设归根是对人进行文化建设,通过尊重和关怀对员工进行激励,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所以,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本化特点。1.3企业文化的功能
由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本化特点。那么,对员工激励及尊重员工的自身建设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轻松地工作环境,有助于员工之间和谐交流。再者,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员工感受很强的自我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升员工的责任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源源不尽的动力。再者,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范畴,这也就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影响。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外在形象的表现,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都积累着丰富的隐性资源。2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 2.1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管理的正确引导。再者,企业发展及成长道路不通,文化的建设也就不同。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市场环境相统一的渠道。这就需要相关企业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接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革新自我企业文化。避免出现程式化、理想化、僵硬化的管理问题。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企业为保证在高竞争的大环境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国际接轨,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新。同时带动企业管理、建设、技术、制度的方面的创新,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2.2企业文化创新对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2.2.1提高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力
从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隐形性。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念。同时,企业的规章制度也属于企业文化中的一种。那么,在如今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就要有效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激励、规范,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施工企业要借助企业文化创新将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从而让员工积极的为企业未来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提高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带动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2.2.2为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指引方向
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定位,较为清楚地表现施工企业发展现状。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自身发展树立正确方向。所以,鉴于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的特点,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较好的为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2.2.3促进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外在形象。那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较好地吸引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且人本化的企业文化创新理念可以较好的尊重员工的心理建设,刚柔并进的管理模式可以较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感。那么,鉴于施工企业的特点,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工作的负责态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而人本化的企业文化可以较好的获取员工的认同,使员工更加自觉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通过提高的企业文化创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3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管理的正确引导。再者,企业文化创新也是企业在如今经济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那么,施工企业要得以壮大、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接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革新自我企业文化。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正确的方向。并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创新理念来调动企业的一切资源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带来活力。带动企业管理、建设、技术、制度的方面的创新,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1]原惠群,张昭华.中小型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03)[2]谭陈翔,袁醒.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6)[3]王建设,刘志峰.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J].政工研究动态.2009(Z1)[4]孙倩,杜宏伟.浅谈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实践[J].学习月刊.2009(08)[5]张海燕.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8)